朱熹的名言
朱熹的名言有:
1、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4、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能够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5、满江红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席。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过里社,将儿侄。谈往事,悲陈迹。喜尊前此刻,镜中如昔。两鬓全期烟树绿,方瞳好映寒潭碧。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
6、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能够有得也。
7、活到老,学到老。
8、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朱熹的名言
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思索,譬如穿井不懈,便得清水。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不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 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可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有过则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 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 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活到老,学到老。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当务为急,不求所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守正直而佩仁义。( 名人名言 geyan123)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如用兵相杀争得些儿小可一二十里地,无济于事,须大杀一番,方是善胜,为学之要亦是如此。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然亦各有次序,当以其大而急者为先,不可杂而无统也。 为学,极要求把篙处着力,为学,正如上水船,方平稳处,尽行不妨,及到滩脊急流处,舟人来这一篙,不可放缓。直须着力撑上,不一步不紧,放退一步则此船不得上矣! 为学须是痛彻恳恻做工夫,是饥忘食,渴忘饮,始得。 须知气禀之害,要力去,用功克制,裁其胜而归于中乃可。 浣溪沙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百学须先立志。 才既难得,而又难知;则当博采,多而蓄之。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凡人便是生知之资,也须下困学勉行的工夫方得。 国君好仁,则必无敌于天下也。 节食以去病,节欲以延年。 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 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人,不俭则妄费。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亡。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为政,不在于用一己之长,而贵于有以来天下之善。 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自古无不晓事底圣贤,亦无不通变底圣贤,亦无关门独望底圣贤。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稀。 弱植不自持,芳根为谁好?虽非九秋干,丹心中自保。 国以民为车,社稷亦为民而立。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 兴者,先富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 所谓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说到透彻处,何止十年之功也。 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读这一章更不看后章,读这一句,更不得看后句。 学不可邋遢、不可草率,先立大本。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人之病,只知他人之说可疑,而不知己说之可疑。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须要切己体验。 读书,须是详、下、拙、近、毋、略、高、巧、远。先要熟读,更须反复玩味贪多,须看得一书彻了,方再看一书,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读书之道,用力愈多、收功愈远,先难而后获,先事而后得。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如果您喜欢《朱熹的名言》记得分享给更多好友噢!
朱熹读书名言
1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2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3 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朱熹4 人之操履无若诚实。——朱熹《宋名臣言行录》5 志者诗之本也——朱熹6 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朱熹7 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朱熹8 朋友,以义合者。——朱熹9 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朱熹10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11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
朱熹读书名言
朱熹读书名言有:1、读书的方法,循序渐进,读而思之。2、学习就是思考;思考就是明辨是非。3、所谓共君子言,胜读十年书,若说至彻处,十年功也。4、读书无疑要有疑问,毫无疑问,到这里就是进步。5、读书的方法,首先要了解他的外表,还要了解他的骨髓里面。6、学习的道路,不在前穷 ;缺乏贫穷的理由,必须先读书。7、读书是毫无疑问的,必须教有疑问的,有疑问的,但要向无疑问的,到这里就是进步。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9、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1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