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拂教

时间:2024-02-28 08:48:02 编辑:阿旭

佛教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便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佛教的核心是缘起,也就是诸法由因缘而起,其中的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起”。佛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他是对宇宙人生究竟实相的揭示,同时也是对众生的脱离苦海做出最究竟指导的方法论。佛教可以从教义角度归纳成几部分:1、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这就是“三法印”,指出了世界一切现象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断变化的;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自我”,因而也没有自有永有的神明,人也不应该执著于灵魂的说法,因为这一切都如同梦幻泡影,是因缘和合而成;只有究竟的涅磐圆寂才是真正的寂静和平安。2、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是一切诸佛教导众生,尤其是人,正确对待因果的态度。尽管一切如镜花水月,但业报昭彰,丝毫不爽。所谓“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3、既然我们得到了宝贵的暇满人身,就应该万分珍惜这个生命,利用它来修学佛法,所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根据佛陀所教诲的“十二缘起”法,参破无明业障,勤修“四正勤”、“八正道”,皈依三宝,依戒起修,最终证得无上正等正觉。4、在自己修学的过程中,还应当发“菩提心”,效法佛菩萨的大悲、大慈、大行、大愿,自利利他,普度众生,虽说力不遂心,但发愿十分重要,总要尽力而为,在此过程中,要勉力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度万行”。扩展资料:佛教观点:一、否定宿命论佛教否定宿命论,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坏的命运可以借着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命运既然可以因为行慈悲、培福德、修纤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种种的修持而加以改造。相反地,好的命运不知善加维护,也会失却堕落,所谓‘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惧谨慎!二、缘起论《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又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既然是众缘所生,就是无自性的,就是空的。佛教认为,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空”。那么,什么是因缘呢?因者是主要的条件,缘者是辅助的条件,主要的条件和辅助的条件都不具备的时候,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备主因和辅因。当因缘具备的时候,事物就存在;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佛教是什么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创立。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蓝毗尼,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关于他的生卒年,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间。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涅槃。简介佛教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从此遍传南亚次大陆的很多地区。同时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东至缅甸,南至斯里兰卡,西到叙利亚、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佛教理论

佛教有五种深奥的理论体系:

一、瑜珈(藏传佛教)。

二、般若。

三、真如。

四、中观。

五、唯识。

楼主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资料,在此就不赘言。

注意「济南的清真寺」,从此人的言论可见,此人应该是基督徒或者伊斯兰教徒,有关此人的见解,不可靠。敝人从佛学中证明他不懂佛学。

一、佛于何时在证得佛位时说过他「寻找真理」?请指出经典,否则无出处,就是无中生有,作伪证!

无数经典中,佛开示佛所证得是「无上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宇宙上下十方,没有比此正觉更高!佛更在他证悟真理时发豪言说:「我最上最胜,不着一切法。诸爱尽解脱,自觉谁称师。无等无有胜,自觉无上觉。如来天人师,普知成就力。」(《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六)于《大智度论.卷四》佛说:「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二、佛陀于无量劫已经成佛,学佛之人,尤其是大乘佛教之人皆知。由此可见「济南的清真寺」对佛学知识的贫乏。佛陀于《法华经•如来寿量品》中开示曰:「我成佛以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劫,常住不灭。」

佛陀刚出生之时,便脚踏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唯我」之我就是大道。)这证明了佛陀未出世之前,他已经是「道成肉身」。因为他早已成道,故能发此豪言。

佛陀为了示范给世人看,他能从凡人而修成就佛果,因此把佛性覆盖,变现为凡人,从凡人一路修到最后成佛。他的示范,比一开始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意义更大,因为他的示范鼓舞了古往今来的行者,人人皆知,凡夫皆可成佛。相对的来说,基督徒,永远是门徒,是上帝的子民,是上帝卜人。两者相较,学者能知何者为优。

第三、不知「济南的清真寺」在此要表达何意,因此敝人就无意见。

第四、佛陀以及他无数弟子,在生时候就成道了,古往今来,中外各国,有无数学佛在生就得大成就者,这些成就者正好证明了阁下「济南的清真寺」的这句话「借着死的解脱」是无的放矢。


佛教有哪些基本理论?

四圣谛:苦、集、灭、道。
八正道:正见、正念、正语、正思维、正精进、正业、正意、正行、正定。
十二因缘:无明、识、行、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死。
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五蕴:色、受、想、行、识。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三毒:贪、嗔、痴。
三学:戒、定、慧。
十不善道:杀生、偷盗、邪淫、诳语、绮语、妄语、两舌、贪、嗔、痴。
大致想起来这些,就说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