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谁说的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说的,最早刊登在李大钊创办的《晨钟报》上。原句出自于明朝杨继盛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张子秋撰写的一篇报告文学也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题,发表于2010年6月17日《北方周末》。
李大钊的介绍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介绍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是一篇报告文学,以纪实文学的手法诠释了学者王克煜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人生经历,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一个自强不息、勇于学术研究的学者的精神风貌。
副题为记山东省十大自学者标兵、泰安日报高级编辑王克煜。发表于2010年6月17日《北方周末》新闻观察。后多家报刊、网站转载。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出自哪里?
李大钊撰写的名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原是明代文化名人杨继盛所作,李大钊只是在原对联上改了一个字。明代文化名人杨继盛,因抗御强暴、反对权奸严嵩,而惨遭严嵩杀害,杨继盛就是在临刑前写下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上联中的“道义”是指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向,“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动军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主义的作品。“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铁肩担道义什么意思?
铁肩担道义是一句名言名句,出自杨继盛《杨忠愍公集》,意思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为民的理想和志向,体现出宣传革命的精神。明嘉靖年间,杨继盛出任南京兵部员外郎中,笃实刚正,不畏权势,因勇敢弹劾大奸臣严嵩未果,反而惨死在严嵩的屠刀下。杨继盛就是在临刑前写下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乡民崇敬他,把他安葬在河北容城县以东。明万历三年,又迁葬到河北定兴县东引村侧至今,立有墓碑,上题“明忠臣杨椒山之墓”。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关故事1916年9月的一天,李大钊的一位朋友请他题写一副对联。他想起了这副楹联,于是奋笔疾书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十个大字,与朋友共勉。只是李大钊巧妙地将“辣”字改成“妙”字,“辣”“妙”一字之差,李大钊的为人谨慎和写文章的严谨的特点,都表现出来了。后人不知,以为这幅楹联系李大钊所撰,误会一直相沿至今。从这一个字也可以看出李大钊本人的志向和追求。上联中的“道义”是指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向,“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动军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主义的作品。“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铁肩担道义下一句
“铁肩担道义”的下一句是“生为人杰”,出自明代唐寅的《无题》:“铁肩担道义,生为人杰。巨笔着文章,死亦鬼雄。”革命先烈李大钊曾做过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所以下一句对“妙手著文章”也是正确的。
唐寅诗词赏析:
《言志》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美人对月》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