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icho

时间:2024-03-01 09:07:20 编辑:阿旭

软件和硬件的区别?

硬件和软件的区别:一、软件是一种逻辑的产品,与硬件产品有本质的区别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部件或设备。在研制硬件产品时,人的创造性活动表现在把原材料转变成有形的物理产品。而软件产品是以程序和文档的形式存在,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来体现他的作用。在研制软件产品的过程中,人们的生产活动表现在要创造性地抽象出问题的求解模型,然后根据求解模型写出程序,最后经过调试、运行程序得到求解问题的结果。整个生产、开发过程是在无形化方式下完成的,其能见度极差,这给软件开发、生产过程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二、软件产品质量的体现方式与硬件产品不同质量体现方式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硬件产品设计定型后可以批量生产,产品质量通过质量检测体系可以得到保障。但是生产、加工过程一旦失误。硬件产品可能就会因为质量问题而报废。而软件产品不能用传统意义上的制造进行生产,就目前软件开发技术而言,软件生产还是“定制”的,只能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设计或实现。但是软件爱你产品一旦实现后,其生产过程只是复制而已,而复制生产出来的软件质量是相同的。设计出来的软件即使出现质量问题,产品也不会报废,通过修改、测试,还可以将“报废”的软件“修复”,投入正常运行。可见软件的质量保证机制比硬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三、软件产品的成本构成与硬件产品不同硬件产品的成本构成中有形的物质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就硬件产品生存周期而言,成本构成中设计、生产环节占绝大部分,而售后服务只占少部分。软件生产主要靠脑力劳动。软件产品的成本构成中人力资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软件产品的生产成本主要在开发和研制。研制成功后,产品生产就简单了,通过复制就能批量生产。四、软件产品的失败曲线与硬件产品不同硬件产品存在老化和折旧问题。当一个硬件部件磨损时可以用一个新部件去替换他。硬件会因为主要部件的磨损而最终被淘汰。对于软件而言,不存在折旧和磨损问题,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永远使用下去。但是软件故障的排除要比硬件故障的排除复杂得多。软件故障主要是因为软件设计或编码的错误所致,必须重新设计和编码才能解决问题。软件在其开发初始阶段在很高的失败率,这主要是由于需求分析不切合实际或设计错误等引起的。当开发过程中的错误被纠正后,其失败率便下降到一定水平并保持相对稳定,直到该软件被废弃不用。在软件进行大的改动时,也会导致失败率急剧上升。五、大多数软件仍然是定制产生的硬件产品一旦设计定型,其生产技术、加工工艺和流程管理也就确定下来,这样便于实现硬件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成批生产。由于硬件产品具有标准的框架和接口,不论哪个厂家的产品,用户买来都可以集成、组装和替换使用。尽管软件产品复用是软件界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在某些局部范围内几家领军软件企业也建立了一些软件组件复用的技术标准。例如,OMG的CORBA,mICROSOFT的COM,sun的J2EE等,但是目前还做不到大范围使用软件替代品。大多数软件任然是为特定任务或用户定制的。扩展资料:硬件:计算机的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各种设备的总称。计算机的硬件应包括5个基本部分,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上述各基本部件的功能各异。运算器应能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存储器不仅能存放数据,而且也能存放指令,计算机应能区分是数据还是指令。控制器应能自动执行指令。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输人、输出设备与主机进行通信。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操作人员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送人主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计算机应在不需干预的情况下启动完成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的任务。软件:电脑的外观、主机内的元件都是看得见的东西,一般称它们为电脑的「硬件」,那么电脑的「软件」是什么呢?即使打开主机,也看不到软件在哪里。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听起来好像很抽象,但是,如果没有软件,就像植物人一样,空有躯体却无法行动。当你启动电脑时,电脑会执行开机程序,并且启动系统」,然后你会启动「Word」程序,并且打开「文件」来编辑文件,或是使用「Excel」来制作报表,和使用「IE」来上网等等,以上所提到的操作系统、打开的程序和文件,都属于电脑的「软件」。软件包括:1、应用软件:应用程序包,面向问题的程序设计语言等2、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编译解释系统服务性程序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硬件和软件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互相依存的两大部分,它们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和软件互相依存硬件是软件赖以工作的物质基础,软件的正常工作是硬件发挥作用的唯一途径。计算机系统必须要配备完善的软件系统才能正常工作,且充分发挥其硬件的各种功能。2、硬件和软件无严格界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许多情况下,计算机的某些功能既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软件来实现。因此,硬件与软件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绝对严格的界面。3、硬件和软件协同发展计算机软件随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而软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又促进硬件的更新,两者密切地交织发展,缺一不可。参考资料:软件-百度百科硬件-百度百科

什么是软件和什么是硬件

一、软件是一种逻辑的产品,与硬件产品有本质的区别
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部件或设备。在研制硬件产品时,人的创造性活动表现在把原材料转变成有形的物理产品。
而软件产品是以程序和文档的形式存在,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来体现他的作用。在研制软件产品的过程中,人们的生产活动表现在要创造性地抽象出问题的求解模型,然后根据求解模型写出程序,最后经过调试、运行程序得到求解问题的结果。整个生产、开发过程是在无形化方式下完成的,其能见度极差,这给软件开发、生产过程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二、软件产品质量的体现方式与硬件产品不同
质量体现方式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硬件产品设计定型后可以批量生产,产品质量通过质量检测体系可以得到保障。但是生产、加工过程一旦失误。硬件产品可能就会因为质量问题而报废。而软件产品不能用传统意义上的制造进行生产,就目前软件开发技术而言,软件生产还是“定制”的,只能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设计或实现。但是软件爱你产品一旦实现后,其生产过程只是复制而已,而复制生产出来的软件质量是相同的。设计出来的软件即使出现质量问题,产品也不会报废,通过修改、测试,还可以将“报废”的软件“修复”,投入正常运行。可见软件的质量保证机制比硬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三、软件产品的成本构成与硬件产品不同
硬件产品的成本构成中有形的物质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就硬件产品生存周期而言,成本构成中设计、生产环节占绝大部分,而售后服务只占少部分。
软件生产主要靠脑力劳动。软件产品的成本构成中人力资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软件产品的生产成本主要在开发和研制。研制成功后,产品生产就简单了,通过复制就能批量生产。

四、软件产品的失败曲线与硬件产品不同
硬件产品存在老化和折旧问题。当一个硬件部件磨损时可以用一个新部件去替换他。硬件会因为主要部件的磨损而最终被淘汰。
对于软件而言,不存在折旧和磨损问题,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永远使用下去。但是软件故障的排除要比硬件故障的排除复杂得多。软件故障主要是因为软件设计或编码的错误所致,必须重新设计和编码才能解决问题。
软件在其开发初始阶段在很高的失败率,这主要是由于需求分析不切合实际或设计错误等引起的。当开发过程中的错误被纠正后,其失败率便下降到一定水平并保持相对稳定,直到该软件被废弃不用。在软件进行大的改动时,也会导致失败率急剧上升。

五、大多数软件任然是定制产生的
硬件产品一旦设计定型,其生产技术、加工工艺和流程管理也就确定下来,这样便于实现硬件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成批生产。由于硬件产品具有标准的框架和接口,不论哪个厂家的产品,用户买来都可以集成、组装和替换使用。
尽管软件产品复用是软件界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在某些局部范围内几家领军软件企业也建立了一些软件组件复用的技术标准。例如,OMG的CORBA,mICROSOFT的COM,sun的J2EE等,但是目前还做不到大范围使用软件替代品。大多数软件任然是为特定任务或用户定制的。


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大纲与范围

初赛基本要求
1. 有效数字 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数字运算的约化规则和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实验方法对有效数字的制约。
2. 气体 理想气体标准状况(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常量R。体系标准压力。分压定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原理。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3. 溶液溶液浓度。溶解度。浓度和溶解度的单位与换算。溶液配制(仪器的选择)。重结晶方法以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重结晶和洗涤溶剂(包括混合溶剂)的选择。胶体。分散相和连续相。胶体的形成和破坏。胶体的分类。胶粒的基本结构。
4. 容量分析被测物、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基本概念。酸碱滴定曲线(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以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为标准溶液的基本滴定反应。分析结果的计算。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5.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用s、p、d等表示基态构型(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
6.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系周期。1~18族。主族与副族。过渡元素。主、副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s、 p、d、ds、f区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和原子的电子构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氧化态与族序数的关系。对角线规则。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半金属(类金属)。主、副族的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氧化态及其主要形体。铂系元素的概念。
7. 分子结构路易斯结构式。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几何构型的解释。共价键。键长、键角、键能。σ键和π键。离域π键。共轭(离域)体系的一般性质。等电子体的一般概念。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相似相溶规律。对称性基础(限旋转和旋转轴、反映和镜面、反演和对称中心)。
8. 配合物路易斯酸碱。配位键。重要而常见的配合物的中心离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见的配体(水、羟离子、卤离子、拟卤离子、氨、酸根离子、不饱和烃等)。螯合物及螯合效应。重要而常见的配合反应。配合反应与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定性说明)。配合物几何构型和异构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事实。配合物的杂化轨道理论。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配合物的磁性和稳定性。用八面体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说明Ti(H2O)63+的颜色。软硬酸碱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的软酸软碱和硬酸硬碱。
9. 分子间作用力 范德华力、氢键以及其他分子间作用力的能量及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10. 晶体结构 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晶胞(定义、晶胞参数和原子坐标)及以晶胞为基础的计算。点阵(晶格)能。配位数。晶体的堆积与填隙模型。常见的晶体结构类型:NaCl、CsCl、闪锌矿(ZnS)、萤石(CaF2)、金刚石、石墨、硒、冰、干冰、金红石、二氧化硅、钙钛矿、钾、镁、铜等。
11. 化学平衡 平衡常数与转化率。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溶度积。利用平衡常数的计算。熵(混乱度)的初步概念及与自发反应方向的关系。
12. 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13. 电化学氧化态。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和反应式的书写与配平。原电池。电极符号、电极反应、原电池符号、原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反应的方向及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电解池的电极符号与电极反应。电解与电镀。电化学腐蚀。常见化学电源。pH、络合剂、沉淀剂对氧化还原反应影响的说明。
14. 元素化学卤素、氧、硫、氮、磷、碳、硅、锡、铅、硼、铝。碱金属、碱土金属、稀有气体。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银、金、锌、汞、钼、钨。过渡元素氧化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和两性。常见难溶物。氢化物的基本分类和主要性质。常见无机酸碱的基本性质。水溶液中的常见离子的颜色、化学性质、定性检出(不包括特殊试剂)和一般分离方法。制备单质的一般方法。
15. 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基本类型——烷、烯、炔、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酸、酯、胺、酰胺、硝基化合物以及磺酸的命名、基本性质及相互转化。异构现象。加成反应。马可尼科夫规则。取代反应。芳环取代反应及定位规则。芳香烃侧链的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碳链增长与缩短的基本反应。分子的手性及不对称碳原子的R、S构型判断。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概念、通式和典型物质、基本性质、结构特征及结构表达式。
16. 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化学的初步知识(单体、主要合成反应、主要类别、基本性质、主要应用)。

决赛基本要求
本基本要求在初赛要求基础上增加下列内容,数学工具不涉及微积分。
1. 原子结构 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取值。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原子轨道能量的计算。s、p、d原子轨道轮廓图及应用。
2. 分子结构 分子轨道基本概念。定域键键级。分子轨道理论对氧分子、氮分子、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氮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及应用。一维箱中粒子模型对共轭体系电子吸收光谱的解释。超分子的基本概念。
3. 晶体结构 点阵的基本概念。晶系。根据宏观对称元素确定晶系。晶系与晶胞形状的关系。十四种空间点阵类型。点阵的带心(体心、面心、底心)结构的判别。正当晶胞。布拉格方程。
4. 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力学能(内能)、焓、热容、自由能和熵。生成焓、生成自由能、标准熵及有关计算。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与反应的方向性。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及其应用。范特霍夫等温方程及其应用。标准自由能与标准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热化学循环。相、相律和单组分相图。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
5. 稀溶液的通性(不要求化学势)。
6. 化学动力学基础反应速率基本概念。速率方程。反应级数。用实验数据推求反应级数。一级反应积分式及有关计算(速率常数、半衰期、碳-14法断代等)。阿累尼乌斯方程及计算(活化能的概念与计算;速率常数的计算;温度对速率常数影响的计算等)。反应进程图。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反应机理一般概念及推求速率方程(速控步骤、平衡假设和稳态假设)。离子反应机理和自由基反应机理基本概念及典型实例。催化剂及对反应的影响(反应进程图)。多相反应的反应分子数和转化数。
7. 酸碱质子理论 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典型缓冲体系的配制和pH计算。利用酸碱平衡常数的计算。溶度积原理及有关计算。
8. Nernst方程及有关计算。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pH对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沉淀剂、络合剂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用自由能计算电极电势和平衡常数或反之。
9. 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化学光谱序列。配合物的磁性。分裂能、电子成对能、稳定化能。利用配合物平衡常数的计算。络合滴定。软硬酸碱。配位场理论对八面体配合物的解释。
10. 元素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二级水平。
11. 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环。环境污染及治理、生态平衡、绿色化学的一般概念。
12. 有机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二级水平(不要求不对称合成,不要求外消旋体拆分)。
13. 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的基本概念。DNA与RNA。
14. 糖的基本概念。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糖苷。纤维素与淀粉。
15. 有机立体化学基本概念。构型与构象。顺反异构(trans-、cis-和Z-、E-构型)。对映异构与非对映异构。endo-和exo-。D,L构型。
16. 利用有机物的基本反应对简单化合物的鉴定和结构推断。
17. 制备与合成的基本操作用电子天平称量。配制溶液、加热、冷却、沉淀、结晶、重结晶、过滤(含抽滤)、洗涤、浓缩蒸发、常压蒸馏与回流、倾析、分液、搅拌、干燥。通过中间过程检测(如pH、温度、颜色等)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产率和转化率的计算。实验室安全与事故紧急处置的知识与操作。废弃物处置。仪器洗涤与干燥。实验工作台面的安排和整理。原始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18. 常见容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基本反应及分析结果的计算。容量分析的误差分析。
19. 分光光度法。比色分析。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历届赛事

1968年: 捷克布拉格 6月18-21日1969年: 波兰卡托维兹6月16-20日1970年: 匈牙利布达佩斯7月1-5日1972年: 苏联莫斯科 7月1-10日1973年: 保加利亚索非亚7月1-10日1974年: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 7月1-10日1975年: 匈牙利维斯普雷姆7月1-10日1976年: 东德哈雷 7月10-19日1977年: 捷克布拉迪斯拉发 7月4-14日1978年: 波兰托伦 7月3-13日1979年: 苏联列宁格勒 7月2-11日1980年: 奥地利林茨 7月13-23日1981年: 保加利亚布尔加斯7月13-23日1982年: 瑞典斯德哥尔摩 7月3-12日1983年: 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 7月2-11日1984年: 德国法兰克福 7月1-10日1985年: 捷克布拉迪斯拉发 7月1-8日1986年: 荷兰莱顿 7月6-15日1987年: 匈牙利维斯普雷姆7月6-15日1988年: 芬兰埃斯波7月2-9日1989年: 东德哈雷 7月2-10日1990年: 法国巴黎 7月8-17日1991年: 波兰罗兹7月7-15日1992年: 美国华盛顿 7月11-22日1993年: 意大利佩鲁贾 7月11-22日1994年: 挪威奥斯陆 7月3-11日1995年: 中国北京 7月13-20日1996年: 俄罗斯莫斯科 7月14-23日1997年: 加拿大蒙特利尔 7月13-22日1998年:澳大利亚墨尔本 7月5-14日1999年: 泰国曼谷 7月4-11日2000年: 丹麦哥本哈根 7月2-11日2001年: 印度孟买 7月6-15日2002年: 荷兰格罗宁根 7月5-14日2003年: 希腊雅典 7月5-14日2004年: 德国基尔 7月18-27日2005年:中国台北 7月16-25日2006年: 韩国庆山 7月1-11日2007年: 俄罗斯莫斯科 7月15-24日2008年: 匈牙利布达佩斯 7月12-21日2009年: 英国剑桥 7月18-27日2010年: 日本东京 7月19-28日2011年: 土耳其安卡拉 7月9-18日2012年: 美国华盛顿特区2013年: 俄罗斯莫斯科2014年: 越南河内2015年: 阿塞拜疆巴库

如何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

如果是高中生的话,先参加省赛区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10月举行,全国统一命题,各省自行阅卷评比),若成绩在全省前几名则可进入省代表队(每个省代表队名额多少视该省今年竞赛总体成绩而定),参加“冬令营”(1、2月举行,实质是全国性的数学竞赛,目的是为国家队选拔人才),冬令营评出金银铜牌(金牌由多个人同时获得,相当于一等奖),获金牌者统统进入国家集训队(几十人),在3、4月份参加集训,由全国最优秀的竞赛老师授课,并不断参加测验,最终根据多次测验情况综合选拔出国家队成员(几人)。他们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般都能拿团体金牌,因为中国在这方面很强!!)
初中的情况与高中大同小异;小学嘛,我忘了:P,不过这么小年纪参加国际竞赛,其实意义不大,你说呢?
所以,你要走的路还很长!!作为一个小学、初中、高中数学竞赛一路过来人,我给你加油,祝你好运咯~


美国留学 高中化学哪些国际竞赛

有很多国际竞赛可以参加,比如今年12月9日开赛的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新星挑战赛(RSC3),
1. 考试语言
中英文
2. 组队方式
以 4 人为一个团队比赛,每个团队必须包涵 2 至 4 名低年级学生,以及 0 至 2 名高年级学生。例如可以是 4 名低年级学生、或 3 名低年级学生加 1 名高年级学生、或 2 名低年级学生加 2 名高年级学生,但是团队不能够有 3 名或者4 名高年级学生。(低年级:AP10年级,高一年级,GCSE 的 G1/G2 年级,IB10 年级;高年级:AP11年级,高二年级,ALEVEL 的 AS 年级,IB11 年级;)
3. 比赛形式
A. 预赛:笔试
100 道单项选择题,60 分钟完成,包含高、中、低三个级别难度题型,每个级别分值各不同,团队 4 人共同完成,答对加分,答错扣分。比赛时团队可以内部讨论。低、中难度适合高一年级(IB 10 年级, GCSE),高难度适合高二年级和部分优秀高一年级(IB11 年级, A-Level)

B. 决赛:实验
• 全国五个赛区,每个赛区预赛成绩前 6 名团队进入决赛
• 除赛区前 6 名团队之外,全国余下所有团队预赛成绩统一排名,前 30 名团队进入决赛,全国总共 60 个团队进入决赛
• 决赛包含三轮化学实验竞赛,每轮持续 90 分钟。每轮侧重点不同。一轮侧重考察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与试验操作逻辑与规范,剩余则侧重考察实验结果。每个组有一个评委老师对试验的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评分

C. 难度说明
低、中:适合高一年级( AP 10 年级, GCSE)
高:适合高二年级和部分优秀高一年级( AP 11 年级, A-Level)
4. 时间地点
预赛:
2017 年 12 月 9 日(星期六)下午 14:00-15:00
全国主要城市各考点(报名注册后可以查阅和选择参赛考点)

决赛:(比赛结束后 1 个月内公布成绩和决赛入选名单)
2018 年 3 月 24、 25 日(星期六、星期日)
位于北京市设施一流的化学实验室
以下是报名链接:
http://www.seedasdan.org/RSC.jsp
点击“立即报名”注册思德网账号即可

如果你比较厉害,就可以考虑美国的奥赛啦~
美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由美国化学学会 (ACS) 主办,是美国极具影响力的高中化学竞赛。旨在通过该竞赛培养对化学感兴趣的年轻人,鼓励并激发他们的潜能。每年美国有近 16,000 名美国学生参加该竞赛,所有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均可参加。

从 2018 年开始,美国化学学会决定与 ASDAN 中国办公室合作将美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引进中国,让更多的中国学生体验化学学术魅力和美国顶级的高中生化学学术活动。

比赛语言
英语
比赛时间
2018 年 4 月 7 日(周六) 下午 14:00 - 15:50(110 分钟)
比赛形式
个人比赛,试卷笔试
比赛题型
60 道单选题
参赛资格
高中各年级学生
比赛地点
全国各大城市考点学校(线上注册后可以查阅,并选择参赛考点)
奖项设置
中国赛区奖项
金牌:总分排名前 5%
银牌:总分排名前 10%
铜牌:总分排名前 15%
成绩优异奖:总分排名前 30%
备注:美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在美国仅有各州内部排名,没有美国全国排名与奖项,更没有全球排名与奖项
学术准备
提供美国化学奥赛历年真题供同学赛区训练和提高(18 年)

具体信息参照下面的网址:
http://www.seedasdan.org/usnco.jsp

相信这两个比赛对美国升学有较大好处~

and一个澳洲的化学竞赛,叫ANCQ,上次国内比赛是今年6月24号,明年应该还有相关比赛,下面是关于这个比赛信息的一个网站:
http://www.ancq.com/

emm...我知道的就这么多,希望能够帮到你

如果你满意的话,就采纳吧!


  • 上一篇:ib业务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