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newage

时间:2024-03-01 15:49:44 编辑:阿旭

point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point的意思是得分,表明,句中作为名词和动词使用,既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价动词。一、词汇分析point英 [pɒɪnt] 美 [pɔɪnt] n. 要点;得分;标点;[机] 尖端vt. 指向;弄尖;加标点于vi. 表明;指向二、短语1、Match Point 导演伍迪 ; 迷失决胜分 ; 赛末点 ; 爱情决胜点2、critical point [物] 临界点 ; 紧要关头 ; [流] 驻点 ; 关键点3、West Point [天] 西点 ; 西点军校 ; 美国西点军校 ; 西洋糕点军校4、Focal point 谢林点 ; [光] [数] 焦点 ; 聚焦点 ; 汇点三、例句1、We disagree with every point she makes.我们不同意她提出的任何观点。2、The following account will clearly illustrate this point.以下的陈述将清楚地阐明这一看法。扩展资料point的近义词有core , main , heart , kernel , essential。一、core英 [kɔː] 美 [kɔr] n. 核心;要点;果心;[计] 磁心vt. 挖...的核1、We already have our core team in place.我们的核心队伍已经就位。2、The core subjects are English, mathematics and science.必修课程为英语、数学和科学。二、heart英 [hɑːt] 美 [hɑrt] n. 心脏;感情;勇气;心形;要点vt. 鼓励;铭记vi. 结心1、Alik's words filled her heart with pride.亚历克的话让她的内心充满骄傲。2、The bullet had passed less than an inch from Andrea's heart.子弹从距安德烈亚心脏不到一英寸处穿过。

轻音乐和NEW AGE有什么区别?

New Age,国内俗称“新世纪音乐”。相对于Classic和POP,New Age只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一种音乐形式,但却已迅猛地发展为当代乐坛的一个大流派。它以丰富的音效,华丽的旋律,磅礴的气势,逼真的氛围征服了众多的爱好者,特别是那些狂热的音响发烧友。

60年代末期,德国一些音乐家将电子合成器音响的概念融入原音演奏或即兴表演方式,启迪了许多新进音乐家运用更多元的手法开拓新的领域。该时期的音乐己具备了New Age的发展雏形。到了70年代,在一群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New Age得以正名,他们把这种非流行、非古典、具实验性质的乐风取名为New Age,它指的是一种“划时代、新世纪的音乐”。90年代的今天,New Age音乐呈现出了更多样化的风貌。乐界已形成一股百家争鸣、各拥其妙的新势力。正因如此,New Age不只是一个单纯界定乐风区别的名词,而是象征着时代的演进、形而上精神内涵改良的世纪新风貌。

到底New Age要怎么去形容呢?就以古典音乐中的“四大要素”来归纳出New Age的特性吧!

1.节奏:
New Age的节奏很多是存在于音乐自然的律动与音符的强弱之间。其实,大部分NewAge之所以要摒弃传统的节奏,是因为有了鼓、贝司与打击乐器,音乐的形态就会被限制死了,而New Age是自然而自由的,有着风一般的流线姿态。

2.旋律:
New Age的旋律就与流行乐完全不同,其即兴演奏的味道很浓。聆乐者不仅很难记住旋律,而且更不知道旋律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终止。这也就是New Age音乐结构赋予大家极大想像空间的原因之-。

3.和声:
New Age所用的和声大部分是相当和谐的,不协和音在New Age里使用甚少。这也是为何New Age听起来予人非常祥和之感的原因。

4.音色:
New Age的音色是透明的、神秘的,充满朦胧氛围,老实说,听New Age听到深处时,最大的享受之一便是音色的变幻。

除了这音乐的四大要素之外,New Age最大的魅力就是赋予聆听者一个极大的想像空间,你可以不受形式限制,自由地在无限的想像空间中驰骋。

。。。。。。。。。。。。。。。。。
“轻音乐”是音乐范畴里的一个品种。形象地说,它是音乐中的轻武器,和文学里的小品文、笑话、抒情诗等大致相同。它具有轻便、通俗、小巧玲珑、易懂和易被人接受的特点。它和交响乐、协奏曲、大合唱、管弦乐等大型艺术形式形成鲜明的对照。在人民群众中间,轻音乐十分普及,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精神作用。但是,在轻音乐形式的作品中,也有很多作品是低级黄色的,因此,轻音乐就其政治内容来讲,有好的也有坏的,有进步的也有落后的。
轻音乐的种类较多,它包括一般的生活歌曲、抒情歌曲、诙谐歌曲、讽刺歌曲,还包括一些轻歌剧、圆舞曲、小型管弦乐序曲、小夜曲,以及部分管弦乐曲小品、电影歌曲、舞蹈音乐等。
轻音乐的风格和特色,较之其他音乐形式更为轻快活泼,富有风趣,特别是它的曲调格外动听。一些交响乐、管弦乐、大合唱等作品,在手法上往往要借用和声、配器、复调等技术手段的帮助,而轻音乐除此以外,更重要的还要靠旋律的优美来完成。因此,轻音乐对于曲调优美轻快的要求,比其他音乐形式更为严格。一首抒情歌曲应该是优美委婉的;一个圆舞曲必须节奏鲜明,音调悠扬,一个诙谐的歌曲要给人们以欢乐愉快的感染,一首讽刺歌曲,应该是辛辣犀利的。这些轻音乐独具的表现特色,也就形成了它自身的风格。
走进温馨浪漫的诗意之国——漫谈轻音乐(一)
音乐中的“第三种势力”
所谓轻音乐(LIGHT MUSIC)是相对古典音乐而言的,即用通俗流行手法进行改编诠释,用小型乐队进行演奏,以营造温馨浪漫情调、轻松优美氛围为宗旨,带有休闲性质的一种通俗音乐。众所周知,古典音乐具有厚重的织体,庞大的结构和规模,凝重的乐思,深刻的思想内涵,最主要的特征是严肃端庄。轻音乐则相反,织体轻盈,结构小巧简单,节奏明快舒展,旋律优美动听。它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也不想拥有这种内涵,只想带给人们轻松优美的享受,其主要的特征是轻松活泼。因此,把这种音乐命名为轻音乐是非常贴切的。
但轻音乐也不等同于以流行歌曲为核心的流行音乐。它不像流行音乐那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对社会的批判意识而显得温文尔雅,也不像流行音乐那般媚俗、煽情而具有较高的审美品味,商业气息也相对较少。热门流行歌曲很快就会过时,优美的轻音乐乐曲却会经久不衰。总的来说,轻音乐介于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是对二者鲜明对立的一个折中,可谓是音乐中的“第三种势力”。它古典气息和现代风味兼而有之,华丽而不艳俗,浪漫而不轻浮,抒情而不缠绵,既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又格调高雅、风度不凡。古典乐迷不觉得粗俗,流行音乐爱好者也能够接受,可谓雅俗共赏。
轻音乐的这种特征使得它一出现就受到广泛的欢迎。30年代后期成立的曼托瓦尼乐队是轻音乐诞生的一个标志。该乐队以极为柔和动听、优美醉人的演奏,使轻音乐迅速树立了自己独特的形象和气质,在通俗音乐乐坛上奠定了自己的地位。60~70年代是轻音乐的全盛时期,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轻音乐乐队纷纷建立,如詹姆士·拉斯特乐队、保罗·莫里亚乐队、享利·曼西尼乐队、珀西·费斯乐队、斯坦利·布莱克乐队、贝尔特·肯普弗尔特乐队、维尔纳·缪勒乐队、阿尔费雷德·豪泽乐队、弗兰克·普赛尔乐队等。这些乐队在欧美各地不断举办轻音乐演奏会,录制了大量精美唱片,畅销世界各地。这种小巧精致的音乐让古典乐迷们感到两耳一新,风味别具,就好比穿久了正儿八经的西服后,换上了随意自然的休闲服一般。而流行音乐爱好者在领略了声嘶力竭的呐喊冲击之后,轻音乐就像是一杯清凉爽口的饮料。


马克西姆的音乐属于轻音乐吗

属于NEWAGE类型,现在音乐融入很多元素,我听了这么久电子乐,在我看来其实所谓的轻音乐也是需要节奏感的,我想你也看了下轻音乐的由来,做把电子乐发挥到极致的应该是trance,trance和NEWAGE应属于一家,只是两个分支了。就如你说的马克西姆的,我就介绍点trance吧,也是电子乐,做的好的DJ能把舞曲做成梦幻般的旋律,比一些NEWAGE还出色,ATB是我接触最早的DJ,他做的progressive trace 和chill out 相当有感觉,如果说以电子乐为主的 NEWAGE 音乐,我想做的最好的应该是amethystium吧,呵呵,个人意见。听多以后已经忘了要听的到底是NEWAGE还是trance了,其实只要是电子乐就能营造一种气氛,可能要的就是这样的感觉吧,其他的分类源头长篇大论我就不复制了,百度里面都有,听音乐要知道自己听什么类型的,建议你用电驴找这些音乐,特别是trance一类,我们中国还不是很接受这些。


世界三大新世纪音乐家是哪三位??

三大新世纪音乐家?? 我可是一个对新世纪音乐有相当长历史研究和热爱的传播者, 可从未在国内.包括在国际网络闻所未闻有什么"世界三大新世纪音乐家" 新世纪音乐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音乐流派, 尚未在国际性的音乐殿堂获得正式的地位和认可, 无论在经典或者权威的音乐平台, 它都以其它形式的流派暂定着自己的存在, 更遑论什么" 世界三大新世纪音乐家" !! 这是哪个权威音乐机构, 或者世界艺术平台认定的? 地位目前都未奠定, 何来世界的排名? 英格玛也好( 其实是二人乐队), 恩雅也好, 雅尼也好, 范吉利斯也好, 目前他们所有的成就, 尽管在世界范围内享誉卓著, 但是他们在所有权威的平台上, 都不被打上" New Age "的印记, 而是以已经为传统音乐殿堂承认的其它音乐流派名称出现的. 三大也好,十大也好, 这绝对仅仅只是国内网络音乐社区对世界新世纪音乐卓越成就者的民间称谓或者自称, 并非得到任何具有权威性质的世界艺术机构的任何认可, 我们对他们的喜爱, 仅仅用几大来表现, 是比较狭隘和自称的说法.

什么算new age 音乐

NEW AGE
NEW AGE是种宁静、安逸、闲息的音乐,纯音乐作品占的比重较多,有歌唱的占较少。 NEW AGE可以是纯 ACOUSTIC(即以传统自发声乐器演奏)的,也可以是很电子化的,重点是营造出大自然平静的气氛或宇宙浩瀚的感觉,洗涤听者的心灵,令人心平气和。 NEW AGE很多时与音乐治疗有关,不少NEW AGE音乐说可以治病,也有不少与打坐冥想有关,这与 NEW AGE思潮哲学有莫大关系。 NEW AGE音乐通常被目为颇为中产阶级的音乐, WINDHAM HILL是最具代表性的 NEW AGE唱片公司, NEW AGE代表乐手有 ENYA, GEORGE WINSTON, WILLIAM ACKERMAN, YANNI, KITARO等等。

New Age (新时代) 又指The Aquarian Age (宝瓶座时代),西方神秘学认为现在是一个转型期,正准备进入「宝瓶座时代」。「宝瓶座」象徵人道主义;人类由追求社会的、物质的、科技层面的进步,将演进到注重「心灵」、「精神」层面的探索,找到超越人种、肤色、民族、国籍以及宗教派别的人类心灵的共通点,认知人类的「同源性」和「平等性」,从而达成四海一家与和平的远景。

New Age Music作为20世纪纯音乐的最大发现,来自于一种可以带来内在平静的审美观点。通常来说,它们是一些带着新世纪哲学理念的和谐与非破坏概念的唱片,它们可以鼓舞精神上的超脱和生理上的治疗,其中一些唱片既能给我们以艺术上的享受,又能给我们以精神上的恢复,更有一些音乐家,通过他们特别设计的音波和“无污染构思”音乐理念来使听者的精神境界升华。

新世纪音乐是新世纪哲学的对应,它包容从现代轻松音乐一直到冥想型灵魂探索音乐。

新世纪音乐采用电子乐器,包括西方与非西方的乐器,及偶尔的歌唱,创造缓和的旋律来适应现代生活快节奏。

为寻求精神治疗和超越,新世纪音乐人时常借用非西方音乐的元素--就像新世纪哲学对非西方哲学的吸收一样。

一般认为新世纪音乐(New Age Music) 於70年代兴起,至80年代中逐渐成熟。1973年,一群多半是素昧平生的音乐工作者,因在旧山举办的The San Francisco Festival in Honor of Comet Kohoutek而得以交流。这次音乐节让音乐工作者,如Joel Andres、 Steven Halpem 等人发现即使他们从前末曾交流及合作,但大家的音乐创却有许多共通之处。他们的音乐同时是以冥想与心灵层面为出发点而创作,由於这种音乐风格跳脱过去人类所有的音乐型态,於是人们将这种音乐定名为「新世纪」。

New Age 早期的音乐形态是以环境音乐 (Ambient Music) 为基础演变而成。也有人称环境音乐为自然音乐、绿色音乐等。New Age Music录制过程大多以自然声响及旋律构成,其音乐形态受风行於70年代后期的Fusion (融合音乐,即爵士乐和摇磙乐结合的风格) 乐风所影响,因此New Age Music会如Fusion Music一样,在音乐当中加进了电子合成音效,如使用回音、电子乐的回响(Reverb)以及其他利用空间创造出的声音技巧,营造极其优美的曲风,模拟幻化的空间质感。

80年代之后, 许多年轻乐手 (摇磙派/融合派) 放弃了电子音乐的华而不实,重投Acoustic (即以传统自发声乐器演奏)。人们开始放弃了物质世界的追求,投向追求理性自然的生活,追寻心灵的满足。因此80年代中期,以寻求心灵与自然满足的New Age Music发展已经逐渐成熟, 不仅延续修身的冥想,并且不断加入重视环保、阐扬人文思想、关怀世界的理念,因而奠定它自成一派的宽大视野。

1994年来自德国「谜」(Enigma)乐团推出了一张充满新世纪色彩的葛利果宗教音乐,在全球创下千万张的销售量,奠定 New Age 的地位,和古典乐、流行乐鼎足而立於吒当今乐坛。在当时,可谓音乐界最大的震撼,音乐界人士都认为新世纪音乐的时代终於来临了。

以宁静、安逸、闲息为主题的New Age Music ,纯音乐作品占的比重较多,有歌唱的占较少。New Age Music可以是纯以传统自发声乐器演奏的,也可以是很电子化的,重点是营造出大自然平静的气氛或宇宙浩瀚的感觉,洗涤听者的心灵,令人心平气和。New Age Music 很多时与音乐治疗有关,不少New Age Music 说可以治病,也有不少与打坐冥想有关,这与New Age 思潮哲学有莫大关系。New Age Music通常被视为颇为中产阶级的音乐,Windham Hill 是最具代表性的New Age 唱片公司,New Age 代表乐手有Enya(恩雅)、George Winston、 William Ackerman 、Yanni 、Kitaro(喜多郎) 等等。

New Age的特点

1.节奏:

New Age的节奏很多是存在于音乐自然的律动与音符的强弱之间。其实,大部分NewAge之所以要摒弃传统的节奏,是因为有了鼓、贝司与打击乐器,音乐的形态就会被限制死了,而New Age是自然而自由的,有着风一般的流线姿态。

2.旋律:

New Age的旋律就与流行乐完全不同,其即兴演奏的味道很浓。聆乐者不仅很难记住旋律,而且更不知道旋律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终止。这也就是New Age音乐结构赋予大家极大想象空间的原因之-。

3.和声:

New Age所用的和声大部分是相当和谐的,不协和音在New Age里使用甚少。这也是为何New Age听起来予人非常祥和之感的原因。

4.音色:

New Age的音色是透明的、神秘的,充满朦胧氛围,老实说,听New Age听到深处时,最大的享受之一便是音色的变幻。

除了这音乐的四大要素之外,New Age最大的魅力就是赋予聆听者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你可以不受形式限制,自由地在无限的想像空间中驰骋。

New Age的分类

谈到将新世纪音乐进行分类,要将之分成特别严谨的类别是非常困难的。新世纪音乐是注重感觉的音乐类型。它的分类前提不是音乐上的元素而是听觉上的效果。比如太空音乐,环保音乐,气氛音乐,圣歌,这些都是在听觉上的分类。但新世纪音乐还存在另一种分类的方式,那就是从制作方式划分。而制作方式又分两种,一是制作的器材,是电子乐器还是原声乐器或者混合乐器,还有就是制作素材中的音乐素材,是古典还是民族,是纯乐器还是纯人声。基本上公认的有以下几种:

1、部落(Techno Tribal)高科技音乐与民间音乐相结合的音乐。

2、精神音乐(Spiritual)着重精神感染力的音乐,扩张人想象力。

3、太空音乐(Space)营造无比庞大的空间感,令人飘飘欲仙。

4、器乐独奏(Solo Instrumental)这种风格是真正的新世纪发烧友喜欢的,比较典型的是BANDARI(班德瑞)这样通过乐器来体现心灵对自然感悟的音乐。

5、自助音乐(Self-Help)重视个人化的体悟。

6、新古典(New Classical)欧美古典音乐的现代化,使用电子音效代替原本的大型交响乐团,并且将人声电子处理,进行更新。

7、电子新世纪(New Age Electronic)纯电子制作的新世纪音乐。

8、原声新世纪(New Age Acoustic)人声为主的新世纪音乐,例如法国的音乐家,将人声表现得无一伦比。

9、民族混合(Ethnic Fushion)实际上是将世界音乐与新世纪音乐彻底得融合,有很多这样的专辑,最大好处是保存了许多世界角落里的根源音乐。

10、气氛音乐(Atmospheres)着重于音乐的气氛渲染,象一些与宗教有关的音乐。据说在国外佛教的念佛声都有碍新世纪的版本。

还有新世纪音乐中最大的一支:凯尔特音乐。这是一种纯粹的民族划分。前几年的铁达尼号这样的电影原声也使这类音乐风行。

60年代末期,德国一些音乐家将电子合成器音响的概念融入原音演奏或即兴表演方式,启迪了许多新新音乐家运用更多元的手法开拓新的领域。该时期的音乐具备了New Age的发展雏形。到了70年代,在一群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New Age得以正名,他们把这种非流行、非古典、具实验性质的乐风取名为New Age,它指的是一种“划时代、新世纪的音乐”。如今,乐界形成一股百家争鸣、各拥其妙的新势力。正因如此,New Age不只是一个单纯界定乐风区别的名词,而是象征着时代的演进、形而上精神内涵改良的世纪新风貌。

New Age的四大要素:有存在于音乐自然的律动与音符的强弱之间的节奏,总体感觉自然而自由,有着风一般的流线姿态;其旋律具有即兴演奏的味道,在音乐结构上赋予大家极大想像空间;所用的和声大部分是相当和谐的,给人祥和之感;其音色透明、神秘,充满朦胧氛围。

New Age音乐包容从现代轻松音乐一直到冥想型灵魂探索音乐,所采用的是电子乐器,包括西方与非西方的乐器,及偶尔的歌唱,创造缓和的旋律来适应现代生活快节奏。作为一种涉及范围很广泛的音乐种类,其下又分为——部落Techno Tribal、精神音乐Spiritual、太空音乐Space、器乐独奏Solo Instrumental、自助音乐Self-Help、新古典New Classical、电子新世纪New Age Electronic、原声新世纪New Age Acoustic、民族混合Ethnic Fushion、现代器乐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气氛音乐Atmospheres。

喜多郎——新音乐的先驱

可以说,早在70年代便开始致力于研究电子合成音乐的喜多郎(kitaro),是New Age音乐的首席代表,他的作品有着日本New Age音乐开路先锋的独特风格。将古典、流行、爵士融入电子音乐,这种不同于西方音乐的东方魅力,使得kitaro从首部作品《天界》面世开始,就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听众的肯定(当然很多人对于他的音乐比对他本人更为熟悉)。

《丝绸之路》系列的推出以及佳作《敦煌》的面世,都让国内的听众备感亲切。对中国题材音乐如此情有独钟,难怪喜多郎先生一直坚持“中国文化才是日本文化的根”。

沉浸在喜多郎的音乐宇宙里,你就会发现自己犹如沉醉于自然万物的流动韵律,只要闭目聆听,便有意想不到的美妙天籁应运而生了。

如果此刻你正打开音响感受喜多郎,那么你发现流淌在你周身的音乐给你带来什么变化了吗?请同样好好感受这一次——自己的深呼吸……

雅尼——音乐也讲创新

雅尼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具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之一,他成功地掀起了一阵热潮。他最擅长的事情是通过音乐与人达到共鸣,无论是通过他的音乐会还是通过电视和电台的广播,或者通过他的音乐专辑。

强力推荐的是他的专辑《雅尼雅典卫城音乐会》,作为他的第十个个人专辑包含了他那些最经典的音乐作品(专辑包括了“桑巴林岛”,“给想象钥匙”和他那首白金热门曲“热情的反射”),管弦乐队在新版本中并不是追加的,而是作为整个音乐的整体。作为一个作曲家,Yanni从来不去遵守那些过去确立的规则,在这个专辑里也不例外,他打破了交响乐团那些传统的经验,这么做的结果是产生了丰富的节奏并且优雅的音乐。

班得瑞——自然全接触

班得瑞乐团是由一群年轻作曲家、演奏家及音源采样工程师组成的,1990年发迹瑞士。他们从开始执行音乐制作,便深居在阿尔卑斯山林中,直到母带成品完成。置身在自然山野中,让班得瑞乐团拥有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也拥有最自然脱俗的音乐风格。班得瑞的音乐里,展现了他们独特的编曲手法,以清爽的配乐架构出零压力、零负担的乐曲,他们细酌每一轨声道的解析度,使音域更宽广,音场效果更具空灵感,完全让你融入到大自然中去……

目前,其流行世界的作品有《仙境》、《寂静山庄》、《蓝色天际》以及新推出的音乐情诗《风之羽翼》等。

神秘园——怎能不神秘

神秘园是一支著名的新世纪音乐风格的乐队,它由挪威作曲家兼键盘手(罗尔夫·劳弗兰)和爱尔兰女小提琴手(菲奥诺拉·莎莉)组成。乐队融合了爱尔兰空灵飘渺的乐风以及挪威民族音乐及古典音乐,乐曲恬静深远,自然流畅,使人不知不觉便已融入其中。

其首张专集《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的伤感绝对能杀死人,让人像迷失在神秘的丛林里,黑暗的看不到天,找不到出口。沉溺在这样的黑暗中,像一个人孤独地坐在路边大树的阴影下,静静看路上人来人往,别人看不到你,你也不想被看到,因为你害怕,因为你孤独,你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但只有这样,受伤的心才能感到一丝安全,这样的孤独一直在诱惑你。其中的《田园》(Nocturne)一曲是乐队的成名作,曾获1995年欧洲歌唱大赛冠军。另一曲《来自神秘园的歌》(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在组建乐队前就在挪威发表并流行。迷幻之乐配以天籁之音,整首曲子让人听完后如同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难怪身边总有人按下REPEAT键,一次又一次让这段旋律在耳边回旋。

莎拉布莱曼——纯粹的月光女神

莎拉布莱曼说:我只是尽我所能,发挥上帝赐予我的天赋。在美丽、冷艳的外表后面,她游走于音符之间,放任在流行与古典的边缘。她的歌声充满了个人特质,让人充满迷惑与想象,能给航行在海上的水手带来一种方向感、归依感。她的音质纯净、通透,尤其演唱不食人间烟火的角色时格外惹人怜惜。

作品首推其巅峰之作《LA LUNA》�月光女神 。这是一张以“月亮”为概念的专辑,其中收录了古今欧美知名的与月亮有关的单曲,包括流行歌曲、电影配乐,甚至是古典音乐重新填词,再经过高雅精致的编曲混音,搭配上莎拉布莱曼独一无二的空前美声,该专辑绝对给你一种充满迷惑与想象的轻松飘逸感。

恩雅——天使的声音

恩雅,这位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崛起的爱尔兰女歌手,有着中世纪的幽静和飘逸。身为音乐奇才的她在专辑中集作曲、演唱、编曲和演奏于一身,甚至连混音与合成都一手包办。她周游于流行乐和古典传统乐之间,天籁般美妙的嗓音迷煞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听众。

《星空彩绘》、《牧羊人之月》、《居尔特人》、《水印》、《树的回忆》,她的专辑一度成为唱片行最热销的碟片。其中,《A Day Without Rain》(雨过天晴)获得了本届Grammy最佳New Age专辑奖。

但是这里要推荐的是她为风靡全球的影片《指环王:魔戒首部曲——护戒使者》所作的主题曲《may it be》,该曲给人置身于人间天堂的感觉,飘渺的旋律中所流露出的丝丝惆怅和影片略带忧伤的结尾配合得非常巧妙,浑然天成。难怪《魔戒》在第74届的奥斯卡奖评选上获得“最佳电影配乐”的奖项。

英格玛——中世纪魅力

Enigma(谜)这支来自德国的乐队,是早期准许引进内地的国外音乐之一。对于Enigma来说,他们喜欢用现代电子乐来表现神秘主义的主题,使人产生一种时空交错的奇妙感觉。乐曲中的人声也非常美妙:女声亮丽动人,如夜莺一般悦耳;男声低沉隐约,令人着迷。这是一种天生的美国式的圣歌,一种通过西方流行音乐节奏表现出来的遥远的非洲部落或严肃的宗教的回声。

1990年首张发行的Enigma大碟《神秘古国之声》(Sadness Part)中,有着中世纪教堂唱咏以及极具诱惑力的女声独白,电影配乐式意境在House Beat上,构成宗教意味加神秘色彩的舞曲……

女巫医——梦呓神曲

可能《女巫医》本身远比它的作曲新纪元音乐全才梅德温来的更有名气。该专辑的乐器演奏,运用南美的轻松节奏,直笛、键盘及敲击乐器演出天籁之音,让人闭上眼可以想像出一幅热带雨林的奇异景色,百听不厌。梅德温说:“我的音乐使人们减轻压力并放松精神,它具备某种精神和你心灵深处的灵感,它具有震动的音调,不猛烈的节奏。我的音乐与其说是我的创造,不如说是对灵魂的洗涤。我不想让人们睡觉而是让他们进入能做任何事情的梦境;鼓励他们发挥他们自己的创造力。”

在20世纪80年代初,一位名叫米恰·琼斯的加拿大钢琴家写了一本曲集。那里收进的乐曲,都有很美丽的、画面似的标题,例如《彩虹之后》、《梦境之外》、《阳光谷》、《太空蝴蝶》等。他在前言里面写了一个自己的小传,说他曾想成为一个音乐画家,后来,慢慢地,他找到了自己的音乐语言。这时侯,他不再追求用音乐去描绘什么形象,而是表现感觉,那种静夜里雪花落下轻触地面的感觉;吹过莎草的清风的干燥呼吸的感觉;远天闪电的折纹的感觉;傍晚的湖水拍打着岸边的感觉……

米恰·琼斯的乐曲都很安静,大多数都用一种音型不断地反复着;和声简单,很少有复杂的不和协音响,似乎变格进行和调式风格更多见;旋律纯朴,通俗易懂;音调的个性不强,有时甚至没有旋律。听着,听着,你会忘了这是米恰·琼斯的音乐,而是树叶的悄悄细语。

这位钢琴家在1983年的时候遇到一家音乐出版公司的经理,这位出版商一直想推出一种新鲜口味的、适合人们在休闲时候听听的音乐。两人一拍即合,不久米恰的作品便渐渐在美国流传起来了。最初,这种音乐还不那么起眼,各家唱片店的老板又不知道该把它放在哪一栏里,它像轻音乐,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可又有几分古典音乐的风骨和气派;它是通俗的,可又显示着超脱的情调;它是易于流行的,但是却没有一般的流行音乐那么平庸或骚动。有些唱片店就只好把它列在所谓最新到货专柜下,渐渐的,就成了气候,港台的一些刊物亦随之改译作“新纪元”或“新世纪”音乐。

这种介于轻音乐和古典音乐之间的新样式。它们大致上可分三大类。第一类是用自然乐器演奏的,包括一般听众熟悉的常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等,其中被用得最多的,一方面是接近东方乐器音色的乐器,如双簧管、英国管等,另一方面,民间性质的乐器,如曼多林、手风琴、排箫等也常可听到;有些演奏者特别喜欢东方的打击乐器,如小铃、大锣和钟等,现在还有些新纪元音乐家热衷于把那些非洲的战鼓等原始的乐器掺入他们的音乐中,第二类则是电声乐器,它所制造的音响也偏重神秘的、飘渺的色彩,许多新纪元音乐家都是电脑音乐高手。第三类是前二者的混合。有些唱片商在制作这三类演奏形式时,往往还会加上自然界的音响,如鸟鸣林啸、风声鹤唳等等。

在新纪元音乐唱片的专柜上,还可以找到许多干脆就是把维瓦尔第、考累利等古典音乐家的作品配上瀑布声音作为“新纪元”音乐发售。这多少说明了这种新纪元音乐的倡导者们的意图:听着这种音乐,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换句话说,就是忘记西方现代文明社会的喧嚣和忙碌。因此,除了大自然之外,久远而神秘的古代,纯朴而素雅的民谣,也是新纪元艺术家们所热衷的题材。恩雅之所以能够走红,正是因为她的歌适应了厌倦摩托时代的听众的需要。你怎会想到,一张发黄的小照作为封套的唱片,对于怀旧的人们竟有如此的魅力。

1981年,有一位名为坡·文特的萨克斯的演奏家,更是身体力行:拒乘轿车,坚持吃素,最后躲进森林里去,用他的萨克斯与狼对啸。他被认为是“新纪元”音乐的教父,然而我们完全可以往前追溯得更多些年代找到更多的祖宗。把今日“新纪元”音乐家们的作品,和早期的浪漫派音乐相比,难道不会使我们发现什么有趣的相似之处吗?我们在柏辽兹的《恰尔洛德在意大利》中所感受到的,不也是一种自我放逐的孤独的快乐吗? 能否把李斯特的《降D大调音乐会练习曲》放在“新纪元”专柜上卖呢? 它也不正表现了人们面向大自然时的冷淡和安详吗? 瓦格纳对16世纪骑士时代的缅怀,与恩雅的那些朦胧而神秘的歌声,又有什么不同呢?

的确,从反叛的角度而言,新纪元和浪漫主义有很多相似之处。音乐史上每一种新的风格,都是在时髦与反时髦的斗争中形成的。就像稳健的古典主义是对轻巧的洛可可风格的反叛;感情至上的浪漫主义又是对崇尚形式的古典主义的反叛一样,新纪元音乐是轻音乐领域里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传统审美观念的反叛。所不同的是,古典的也罢,浪漫的也罢,它们的反叛都是在传统的审美范畴中进行的。尽管在风格上、思想观念上有很多变迁,但二者的背后却有着共同的哲学观念,那就是对生命、对快乐的理解: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应当活得崇高而有意义。平衡、和谐、安定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境界。然而二十世纪的哲学新潮--过程主义的拥护者们却认为,过程和终极是对立的两个哲学范畴。生活应当是生命的自由的过程,它是最实际的存在;活着,就应当努力去体会这过程。生命如果被外力---例如种种功名利禄的终极目标---所牵制,就被降低为机械而不自由的过程,这也就否定了生命的价值。因此,为着消除这种异化的最好的途径,就是自我松绑,返璞归真,改变传统的以未来某个目标为生活中心的人生观,把自己从功利目的中解放出来。

伴随着这种哲学,西方出现了反理性的艺术,它的主要观点是,在作品中强调或为着建立一个终极目标--例如高潮或是中心--以及为此所作的种种努力,那是对艺术的本质的束缚。生命既是一种维护和扩展自己的过程,那么和谐、安定、平衡便是不可能永久存在的。追求完美是不切实际的。


引用字百度百科


什么叫NEW AGE

New Age,国内俗称“新世纪音乐”。相对于Classic和POP,New Age只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一种音乐形式,但却已迅猛地发展为当代乐坛的一个大流派。它以丰富的音效,华丽的旋律,磅礴的气势,逼真的氛围征服了众多的爱好者,特别是那些狂热的音响发烧友。

60年代末期,德国一些音乐家将电子合成器音响的概念融入原音演奏或即兴表演方式,启迪了许多新进音乐家运用更多元的手法开拓新的领域。该时期的音乐己具备了New Age的发展雏形。到了70年代,在一群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New Age得以正名,他们把这种非流行、非古典、具实验性质的乐风取名为New Age,它指的是一种“划时代、新世纪的音乐”。90年代的今天,New Age音乐呈现出了更多样化的风貌。乐界已形成一股百家争鸣、各拥其妙的新势力。正因如此,New Age不只是一个单纯界定乐风区别的名词,而是象征着时代的演进、形而上精神内涵改良的世纪新风貌。

到底New Age要怎么去形容呢?就以古典音乐中的“四大要素”来归纳出New Age的特性吧!

1.节奏:
New Age的节奏很多是存在于音乐自然的律动与音符的强弱之间。其实,大部分NewAge之所以要摒弃传统的节奏,是因为有了鼓、贝司与打击乐器,音乐的形态就会被限制死了,而New Age是自然而自由的,有着风一般的流线姿态。

2.旋律:
New Age的旋律就与流行乐完全不同,其即兴演奏的味道很浓。聆乐者不仅很难记住旋律,而且更不知道旋律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终止。这也就是New Age音乐结构赋予大家极大想像空间的原因之-。

3.和声:
New Age所用的和声大部分是相当和谐的,不协和音在New Age里使用甚少。这也是为何New Age听起来予人非常祥和之感的原因。

4.音色:
New Age的音色是透明的、神秘的,充满朦胧氛围,老实说,听New Age听到深处时,最大的享受之一便是音色的变幻。

除了这音乐的四大要素之外,New Age最大的魅力就是赋予聆听者一个极大的想像空间,你可以不受形式限制,自由地在无限的想像空间中驰骋。

许多朋友不了解New Age是怎样的一个音乐范畴,尽管他可能拥有几十张New Age音乐CD,也有朋友把纯音乐的New Age音乐当成古典音乐,把有人声吟唱的New Age音乐当成流行音乐。那究竟什么是New Age呢?New Age音乐是一种注重效果甚于内涵的音乐。有人是这样形容New Age音乐的:这种音乐借助于电子声乐,但更多的造成神秘旷远的感觉,向辽阔清净的大自然回归,和一般的流行音乐尤其摇滚拉开了明显的距离。可以说,它是以电子技术的发展为背景,凭借先进的电子器材诞生成长的。新世纪音乐的制造者们更多地把精力花在这一大堆的电子设备中,将自己从民族民间音乐、自然界声响或古典音乐作品中获取的素材交由这些毫无生气的复杂的设备进行处理,经过剖析、过滤、夸张、添加音效等加工步骤,原本单调、单薄难以忍受的声音片段便合成为一首底气十足旋律优雅的音乐。古典音乐的制作忠于真实,乐于表现演奏时最真实的声响效果。例如许多爱好者喜欢听的早期大师的原始录音,那单声且伴随杂音的音乐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天籁,充满了真实的感觉。而如果把这段原始录音交给New Age音乐制作者,那么它一定会被电子设备除去杂音,再发展为双声道立体声,甚至环绕低音部分将被改进得雄厚爆膨,高音部分也会被加工得圆润顺滑,最后还会被制作者添加上他喜欢的音效,使音乐更加热闹一点。经过这些处理,音乐是更悦耳了,但却失去了真实,因此,很多古典音乐爱好者对New Age不屑一顾,视其为下里巴人。

New Age音乐的共同特点有取材广泛,不循常规,音效丰富,低音饱满,高音圆润等,但其最根本的共同点是崇尚听觉效果。一般会成为 New Age音乐的拥戴者就两种人——音乐发烧友和感官至上者。音乐发烧友为了是自己的“爱机”物尽其用,四处搜罗发烧音碟,New Age是他们不二的选择,换言之,New Age音乐碟只有在发烧音响上才能体现其撼人的效果。感官至上者不在乎音乐的内涵,他们在乎的是听起来舒不舒服,爽不爽;他们基本上不看歌词,因为没那个必要,还好有一半以上的New Age音乐不需要歌词。如雨果颂的一系列产品,均是迎合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口味。特别是“试音天碟”系列产品,将New Age音乐的音效发挥到极至,尽管它因此牺牲了音乐的整体,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听说如今你购买一套数百元的低级音响,厂家都会送你一盘所谓的“试音碟”,姑且不论事实真伪,音效好坏,至少试音碟的“时尚”程度由此可见一般。

New Age音乐的另一特点是包容性强,主题丰富。全球的民族民间音乐都是它的素材。非洲的古典和爱尔兰凯尔特民族的风笛是最流行的音乐元素。大家在音像店里经常能够发现主题如:印度音乐、埃及音乐、南非音乐等等的民族音乐,以及如汽车音乐、酒吧音乐等等的轻音乐,它们是 New Age的一部分。凯尔特音乐(CELTIC)是New Age音乐家爱不释手的元素,最成功的莫过于ENYA (恩雅)。大家应该不会对这个名感到陌生吧,就算没有听说过,相信大家也多多少少有意无意地听过她的歌,因为她的歌时常当成电视电台节目的背景音乐而被播放。而以爱尔兰为基地的凯尔特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的风行主要归功于风笛的魅力。凄美、悠扬、哀惋,风笛似乎天生变带有英雄将之的伤感,但在平静的声音中又浮雕出一丝顽强的希望。《勇敢的心》这部电影中,苏格兰民族起义第一次失败后,领袖华莱士隐居山林,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把他传唱为传奇般的英雄。只见镜头在崇杉峻岭间穿梭飞行,有人在山脊狂奔,此景之下,风笛适时响起,煽情营造的英雄主义气氛,令人感动的一塌糊涂。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也把风笛玩得婉转动人,黯然神伤,使一个永恒更加完美。如今,凯尔特音乐已是New Age中的一个大支,甚至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大的分类。在学生街和图书城CD地摊上,随手便可翻出一堆堆封面上印有“CELTIC”字样的海关碟,种类数量之多可让人目不暇接。但话说回来这类音乐也确实好听。古典音乐也是New Age音乐的元素,创作者喜欢选择协奏曲、室内乐、四重奏等作品中较舒缓轻柔的片段,加以改造,标以季节、天气、地貌等主题,便是一盘主题轻音乐的CD 了。我是一向排斥该类音乐的,认为这种音乐恶俗,对古典大师们是一种侮辱。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我仅仅是表达自己的意见。我有一盘该类音乐的 CD,名是《Country Morning》。唱片的封面很漂亮,但音乐本身是如何表达“乡村早晨”这一主题的呢?制作着只是在大师作品的基础上大量添加了鸟鸣的音效,并使用了部分电子乐器,于是原本严肃的古典音乐作品显得不伦不类,令人大失所望。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等大师的作品都被无情修改,其中名气最大者应是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的《春》,连巴赫的作品也“难逃厄运”。而该CD的作者还作有另外三张CD与该CD成套,包括《Country afternoon 》、《 Country evening》、《 Ocean sound》,不过我已经没有兴趣欣赏了。

New Age音乐的发展对传统音乐特别是地区民族音乐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制作者以自己的立场,以自己的思想处理这些音乐元素,作品就难以保持原汁原味,而带上强势文化的色彩。就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形态的差距:对待同一事物,生活在两种社会形态下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一段地区性的音乐,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考虑到迎合市场的口味,只有这样,产品在市场上才会有人消费;或者也可能是出于个人的喜好问题,制作者按自己的想法修改创作,产品只能带有强势文化色彩。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弱势文化在传播中被强势文化侵略影响,人们接触到的只是变味的文化,还沾沾自喜,而先入为主的思想就更可怕了。现今拿休闲音乐当古典音乐听的人还真不在少数,而许多人自满地说他喜欢听西藏音乐时,他并不知道其实听到的只是带有西藏风格的流行音乐或New Age音乐,如果让他听听藏区牧民吟唱的原汁原味的藏族民歌,他可能就不会那么开心了。

在国内,耳熟能详的New Age音乐家有ENYA(恩雅)、SARAH.BRIGHTMAN(莎拉.布莱曼)、YANNI(雅尼)、SECRET GARDEN(神秘园)、DEEP FOREST(森林物语)等,他们在FANS的心中享有较高的声望,他们的唱片在市场上更是热销不熄。我不是很喜欢New Age,但这只是我个人的喜好问题,不能一棒子打死。不过不能否认的是,确有一些New Age音乐也让我心跳加快,狂喜不已,另一些CD 被爱好者尊为经典,搜集珍藏。以下我推荐的唱片,他们都符合以上两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并符合以下条件:一、在市场上能见到买到;二、我知道的听过的。


NO.1 Paint The Sky With (The Best Of ENYA) —— ENYA

恩雅是我的第一反应,因为是她给了我关于New Age的启蒙。她给当时的我带来一种心灵的惊撼,原来音乐可以这样玩!于是我记住了这一动听的声音。恩雅音乐的特色在于古典交响乐结构式的编曲,深邃飘渺的和声、宏大厚实的配乐、电子乐器的适量应用,亲切优美的旋律以及成功营造的气氛和意境。
恩雅是爱尔兰人,这在她的音乐中已得到体现,她的作品不多,从80年代至今只出版过《Watermark》、《Sheperd moons 》、《The celts》、《The memory of trees》、《A day without rain》5张专辑,我推荐的是已出版的精选《星空彩绘》。其实,恩雅的唱片又有哪张不精彩呢。两度格莱美最佳New Age奖便是对她的肯定。曾经我把这张唱片推荐给我的一位朋友,结果第二天他找到我,说他活了这么多年听了这么多音乐直到今天才知道恩雅真是一种遗憾,他还感激地拉着我非要把他珍贵的初吻献给我……我当然不会让他对我做这种龌龊的事,否则大伙还以为我们是“玻璃”呢,于是他就把唇印在CD封面上方。音乐使人疯狂!!


NO.2 Eden La Lune —— SARAH.BRIGHTMAN

莎拉.布莱曼是已演唱现代歌剧而出名的。有这样扎实的声乐功底唱起流行歌曲自然是游刃有余,演绎方式更是别样清新。同样是撼动心灵的天籁,莎拉.布莱曼与恩雅却是各行其道,两不相争。作家肖复兴在他的《音乐笔记》中是这样描述的:“恩雅的歌声像是一泓平静的高山湖泊,倒映着山岚云影,相看两不厌,静静地倾听着彼此的回声。莎拉.布莱曼的歌声则像是一条从山顶流淌下来的泉水,常常情不自禁地跳跃着,叮咚作响……可以这样说,恩雅如一位质朴而不会多言多语的娴静的乡村少妇,莎拉.布莱曼像一位奔放而快言快语的亮嗓门的城市姑娘。她们一样的浪漫,只不过一个浪漫包裹在蜡染的包袱皮儿里,放在胸前;一个将浪漫如项链闪闪发光地戴在脖颈上,不时摁响嘹亮的汽车笛声……恩雅的歌声是属于你的爱人的,莎拉.布莱曼的歌声是属于情人的……”作家把文字写得动情,是因为莎拉.不莱曼把一曲曲歌唱得煽情,听听她与Andrea Bocelli合唱的《Time to say goodbye》,把呼吸交付给她,让袅袅高音穿透,渗透你整个儿的身心,这里推荐的是专辑《伊甸园》和《月光女神》,在去年,她也发行了精选专辑《金选》,精彩自然不容错过。


NO.3 River dance —— BILL.WHELAN

《大河之舞》是一出现代舞剧的音乐,风笛、提琴、吉他、竖琴,又是凯尔特风格!这音乐实在不一般,带点灵气,带点蛊惑,当乐曲缓缓展开,迷幻的气氛便开始包围向你,而当曲调一转突然变得狂野奔放、热情激荡时,魔力就施展开来——你会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且会怨恨自己怎么不会跳踢踏舞!在这张专辑中,狂放的踢踏舞曲占主打比例,但也不会全是挑动性的歌曲,精彩程度只能用“经典”来形容。数年前,我在朋友家中听到该CD,于是终日牵肠挂肚,魂萦梦系,历经一年半终于觅得数碟,立马带领狐朋狗友一扫而光。该英雄事迹在友人中船为佳话。在这我提个小小的建议:听这张CD时,请抛弃两个小小的耳塞吧,用Hi-Fi音响大声的放出来,这样你才会被那饱满的踢踏舞狂舞的声音笼罩,绝对的现场。


NO.4 The mask and mirror —— LOREENAM.KENNITT

与恩雅和莎拉.布莱曼不同,罗琳娜麦.肯尼特的声线少了几分柔曼,多了几分叛逆、倔强,颇具革命精神。她的CD充满了中世纪欧洲色彩,正如这张《遮麋蔽显现》的专辑,封面包装都体现着欧洲古典主义文化的碎片和片段,连歌词都是中世纪欧洲的古诗。在歌声中,更多地沉淀了一种不屈的顽强。


NO.5 CELTIC —— Universal Music 合辑

凯尔特音乐的大汇集,搜集众多超级凯尔特艺人的作品,绝对响当当。但作为一张合辑,五花八门的罗列,主题便大大削弱了。从我个人角度上讲,听起来就有点茫然失措,感觉没什么内容。当然我不是个New Age的狂徒,大家可以当我在讲废话。因为New Age的发烧友们都尊此碟为天碟,视其为命根子。客观地讲,此碟应是New Age特别是凯尔特音乐的经典之作了。


NO.6 《雅典卫城现场音乐会》——YANNI

雅尼的名气是足够大了,超级的New Age音乐大师啊!希腊钢琴王子,键盘王子!据说他的音乐模式是“电子合成器加管弦乐队加钢琴演奏”,听他的音乐就一种感觉,好听就行,不要想太多。《雅典卫城现场音乐会》是其风格的代表作。
此外,德国的Enigma,日本的喜多朗,挪威的神秘园,英国的陈美,法国的Deep Forest等都是New Age音乐世界中的一股股强劲力量,代表着New Age的主流与方向。他们的唱片总是能掀起一阵阵的飓风,在此就不一一罗列了。


NEWAGE是什么意思?

New Age被翻译为新世纪音乐,也被翻译成新纪元音乐,是种宁静、安逸、闲息的音乐,纯音乐作品占的比重较多,有歌唱的占较少。New Age可以是纯ACOUSTIC(即以传统自发声乐器演奏)的,也可以是很电子化的,重点是营造出大自然平静的气氛或宇宙浩瀚的感觉,洗涤听者的心灵,令人心平气和。扩展资料:NewAge是纯ACOUSTIC(即以传统自发声乐器演奏)的,也可以是很电子化的,重点是营造出大自然平静的气氛或宇宙浩瀚的感觉,洗涤听者的心灵,令人心平气和。NewAgeMusic的代表艺人有:1、恩雅——新世纪音乐女王,天籁美声代言人2、Karunesh――第一个把世界音乐紧密融入新世纪音乐的艺术家3、喜多郎——新音乐的先驱4、雅尼——当今最伟大的NewAge大师神秘园——著名的新世纪音乐风格的乐队5、莎拉·布莱曼——纯粹的月光女神6、神思者——日本NewAge音乐三巨头之一姬神――日本NewAge界的领军人物之一长笛家NICHOLASGUNN――新世纪音乐圈的音乐家马修·连恩MatthewLien――因热爱大自然而四海漂泊的歌手和作曲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NEW AGE

中国的Newage代表人物

中国没有

newage
班得瑞、神山纯一和吉田纪亚子Kokia的音乐都是比较有特色的 newage。也许你喜欢看《魔戒》,也喜欢里面的音乐,那首由恩雅(enya)唱的《May It Be》。而enya亦是newage的代表人物。或许你很喜欢《千与千寻》里面的音乐,那也是由日本的newage大师久石让全力打造的。那么,什么是newage呢?在八十年代初,一位名叫米恰·琼斯的加拿大钢琴家写了一本曲集。那里收进的乐曲,都有很美丽的、画面似的标题,例如《彩虹之后》、《梦境之外》、《阳光谷》、《太空蝴蝶》等。他在前言里面写了一个自己的小传,说他曾想成为一个音乐画家,后来,慢慢地,他找到了自己的音乐语言。这时侯,他不再追求用音乐去描绘什么形象,而是表现感觉,那种静夜里雪花落下轻触地面的感觉;吹过莎草的清风的干燥呼吸的感觉;远天闪电的折纹的感觉;傍晚的湖水拍打着岸边的感觉……米恰·琼斯的乐曲都很安静,大多数都用一种音型不断地反复着;和声简单,很少有复杂的不和协音响,似乎变格进行和调式风格更多见;旋律纯朴,通俗易懂;音调的个性不强,有时甚至没有旋律。听着,听着,你会忘了这是米恰·琼斯的音乐,而是树叶的悄悄细语。这就是最初的newage(新纪元)音乐。newage音乐崇尚以个人内心感受为主,风格多元而自由。不像古典音乐的严肃,也没有流行音乐的浮躁。newage的旋律很美妙,像大自然里清澈的流水亦如蓝天上鹅绒一般的云朵。能给人心灵上慰藉和温暖的newage音乐,绝对会让你不由自主的听,并得到真正的放松——由内而外的。 新纪元音乐家们的灵感的源泉:在他们看来,最微小的事物和最惊天动地的景象都是一样的。他们也讨厌人生伦理的教训。所以newage没有很强的动机(目的),但却能打动人心。淡淡的感动、美好,像梦一样的朦胧。新纪元音乐家们醉心于把自然之声掺入他们的音乐,那种我们久违了的天籁之音不正是在这个嘈杂的人类社会中生活里疲惫不堪的我们所需要的吗?


我想要New Age的几个代表人物的简介

New Age,国内俗称“新世纪音乐”。相对于Classic和POP,New Age只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一种音乐形式,但却已迅猛地发展为当代乐坛的一个大流派。它以丰富的音效,华丽的旋律,磅礴的气势,逼真的氛围征服了众多的爱好者,特别是那些狂热的音响发烧友。

60年代末期,德国一些音乐家将电子合成器音响的概念融入原音演奏或即兴表演方式,启迪了许多新进音乐家运用更多元的手法开拓新的领域。该时期的音乐己具备了New Age的发展雏形。到了70年代,在一群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New Age得以正名,他们把这种非流行、非古典、具实验性质的乐风取名为New Age,它指的是一种“划时代、新世纪的音乐”。90年代的今天,New Age音乐呈现出了更多样化的风貌。乐界已形成一股百家争鸣、各拥其妙的新势力。正因如此,New Age不只是一个单纯界定乐风区别的名词,而是象征着时代的演进、形而上精神内涵改良的世纪新风貌。

到底New Age要怎么去形容呢?就以古典音乐中的“四大要素”来归纳出New Age的特性吧!

1.节奏:
New Age的节奏很多是存在于音乐自然的律动与音符的强弱之间。其实,大部分NewAge之所以要摒弃传统的节奏,是因为有了鼓、贝司与打击乐器,音乐的形态就会被限制死了,而New Age是自然而自由的,有着风一般的流线姿态。

2.旋律:
New Age的旋律就与流行乐完全不同,其即兴演奏的味道很浓。聆乐者不仅很难记住旋律,而且更不知道旋律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终止。这也就是New Age音乐结构赋予大家极大想像空间的原因之-。

3.和声:
New Age所用的和声大部分是相当和谐的,不协和音在New Age里使用甚少。这也是为何New Age听起来予人非常祥和之感的原因。

4.音色:
New Age的音色是透明的、神秘的,充满朦胧氛围,老实说,听New Age听到深处时,最大的享受之一便是音色的变幻。

除了这音乐的四大要素之外,New Age最大的魅力就是赋予聆听者一个极大的想像空间,你可以不受形式限制,自由地在无限的想像空间中驰骋。

许多朋友不了解New Age是怎样的一个音乐范畴,尽管他可能拥有几十张New Age音乐CD,也有朋友把纯音乐的New Age音乐当成古典音乐,把有人声吟唱的New Age音乐当成流行音乐。那究竟什么是New Age呢?New Age音乐是一种注重效果甚于内涵的音乐。有人是这样形容New Age音乐的:这种音乐借助于电子声乐,但更多的造成神秘旷远的感觉,向辽阔清净的大自然回归,和一般的流行音乐尤其摇滚拉开了明显的距离。可以说,它是以电子技术的发展为背景,凭借先进的电子器材诞生成长的。新世纪音乐的制造者们更多地把精力花在这一大堆的电子设备中,将自己从民族民间音乐、自然界声响或古典音乐作品中获取的素材交由这些毫无生气的复杂的设备进行处理,经过剖析、过滤、夸张、添加音效等加工步骤,原本单调、单薄难以忍受的声音片段便合成为一首底气十足旋律优雅的音乐。古典音乐的制作忠于真实,乐于表现演奏时最真实的声响效果。例如许多爱好者喜欢听的早期大师的原始录音,那单声且伴随杂音的音乐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天籁,充满了真实的感觉。而如果把这段原始录音交给New Age音乐制作者,那么它一定会被电子设备除去杂音,再发展为双声道立体声,甚至环绕低音部分将被改进得雄厚爆膨,高音部分也会被加工得圆润顺滑,最后还会被制作者添加上他喜欢的音效,使音乐更加热闹一点。经过这些处理,音乐是更悦耳了,但却失去了真实,因此,很多古典音乐爱好者对New Age不屑一顾,视其为下里巴人。

New Age音乐的共同特点有取材广泛,不循常规,音效丰富,低音饱满,高音圆润等,但其最根本的共同点是崇尚听觉效果。一般会成为 New Age音乐的拥戴者就两种人——音乐发烧友和感官至上者。音乐发烧友为了是自己的“爱机”物尽其用,四处搜罗发烧音碟,New Age是他们不二的选择,换言之,New Age音乐碟只有在发烧音响上才能体现其撼人的效果。感官至上者不在乎音乐的内涵,他们在乎的是听起来舒不舒服,爽不爽;他们基本上不看歌词,因为没那个必要,还好有一半以上的New Age音乐不需要歌词。如雨果颂的一系列产品,均是迎合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口味。特别是“试音天碟”系列产品,将New Age音乐的音效发挥到极至,尽管它因此牺牲了音乐的整体,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听说如今你购买一套数百元的低级音响,厂家都会送你一盘所谓的“试音碟”,姑且不论事实真伪,音效好坏,至少试音碟的“时尚”程度由此可见一般。

New Age音乐的另一特点是包容性强,主题丰富。全球的民族民间音乐都是它的素材。非洲的古典和爱尔兰凯尔特民族的风笛是最流行的音乐元素。大家在音像店里经常能够发现主题如:印度音乐、埃及音乐、南非音乐等等的民族音乐,以及如汽车音乐、酒吧音乐等等的轻音乐,它们是 New Age的一部分。凯尔特音乐(CELTIC)是New Age音乐家爱不释手的元素,最成功的莫过于ENYA (恩雅)。大家应该不会对这个名感到陌生吧,就算没有听说过,相信大家也多多少少有意无意地听过她的歌,因为她的歌时常当成电视电台节目的背景音乐而被播放。而以爱尔兰为基地的凯尔特民族音乐在世界范围的风行主要归功于风笛的魅力。凄美、悠扬、哀惋,风笛似乎天生变带有英雄将之的伤感,但在平静的声音中又浮雕出一丝顽强的希望。《勇敢的心》这部电影中,苏格兰民族起义第一次失败后,领袖华莱士隐居山林,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把他传唱为传奇般的英雄。只见镜头在崇杉峻岭间穿梭飞行,有人在山脊狂奔,此景之下,风笛适时响起,煽情营造的英雄主义气氛,令人感动的一塌糊涂。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也把风笛玩得婉转动人,黯然神伤,使一个永恒更加完美。如今,凯尔特音乐已是New Age中的一个大支,甚至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大的分类。在学生街和图书城CD地摊上,随手便可翻出一堆堆封面上印有“CELTIC”字样的海关碟,种类数量之多可让人目不暇接。但话说回来这类音乐也确实好听。古典音乐也是New Age音乐的元素,创作者喜欢选择协奏曲、室内乐、四重奏等作品中较舒缓轻柔的片段,加以改造,标以季节、天气、地貌等主题,便是一盘主题轻音乐的CD 了。我是一向排斥该类音乐的,认为这种音乐恶俗,对古典大师们是一种侮辱。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我仅仅是表达自己的意见。我有一盘该类音乐的 CD,名是《Country Morning》。唱片的封面很漂亮,但音乐本身是如何表达“乡村早晨”这一主题的呢?制作着只是在大师作品的基础上大量添加了鸟鸣的音效,并使用了部分电子乐器,于是原本严肃的古典音乐作品显得不伦不类,令人大失所望。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等大师的作品都被无情修改,其中名气最大者应是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的《春》,连巴赫的作品也“难逃厄运”。而该CD的作者还作有另外三张CD与该CD成套,包括《Country afternoon 》、《 Country evening》、《 Ocean sound》,不过我已经没有兴趣欣赏了。

New Age音乐的发展对传统音乐特别是地区民族音乐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制作者以自己的立场,以自己的思想处理这些音乐元素,作品就难以保持原汁原味,而带上强势文化的色彩。就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形态的差距:对待同一事物,生活在两种社会形态下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一段地区性的音乐,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考虑到迎合市场的口味,只有这样,产品在市场上才会有人消费;或者也可能是出于个人的喜好问题,制作者按自己的想法修改创作,产品只能带有强势文化色彩。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弱势文化在传播中被强势文化侵略影响,人们接触到的只是变味的文化,还沾沾自喜,而先入为主的思想就更可怕了。现今拿休闲音乐当古典音乐听的人还真不在少数,而许多人自满地说他喜欢听西藏音乐时,他并不知道其实听到的只是带有西藏风格的流行音乐或New Age音乐,如果让他听听藏区牧民吟唱的原汁原味的藏族民歌,他可能就不会那么开心了。

在国内,耳熟能详的New Age音乐家有ENYA(恩雅)、SARAH.BRIGHTMAN(莎拉.布莱曼)、YANNI(雅尼)、SECRET GARDEN(神秘园)、DEEP FOREST(森林物语)等,他们在FANS的心中享有较高的声望,他们的唱片在市场上更是热销不熄。我不是很喜欢New Age,但这只是我个人的喜好问题,不能一棒子打死。不过不能否认的是,确有一些New Age音乐也让我心跳加快,狂喜不已,另一些CD 被爱好者尊为经典,搜集珍藏。以下我推荐的唱片,他们都符合以上两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并符合以下条件:一、在市场上能见到买到;二、我知道的听过的。


NO.1 Paint The Sky With (The Best Of ENYA) —— ENYA

恩雅是我的第一反应,因为是她给了我关于New Age的启蒙。她给当时的我带来一种心灵的惊撼,原来音乐可以这样玩!于是我记住了这一动听的声音。恩雅音乐的特色在于古典交响乐结构式的编曲,深邃飘渺的和声、宏大厚实的配乐、电子乐器的适量应用,亲切优美的旋律以及成功营造的气氛和意境。
恩雅是爱尔兰人,这在她的音乐中已得到体现,她的作品不多,从80年代至今只出版过《Watermark》、《Sheperd moons 》、《The celts》、《The memory of trees》、《A day without rain》5张专辑,我推荐的是已出版的精选《星空彩绘》。其实,恩雅的唱片又有哪张不精彩呢。两度格莱美最佳New Age奖便是对她的肯定。曾经我把这张唱片推荐给我的一位朋友,结果第二天他找到我,说他活了这么多年听了这么多音乐直到今天才知道恩雅真是一种遗憾,他还感激地拉着我非要把他珍贵的初吻献给我……我当然不会让他对我做这种龌龊的事,否则大伙还以为我们是“玻璃”呢,于是他就把唇印在CD封面上方。音乐使人疯狂!!


NO.2 Eden La Lune —— SARAH.BRIGHTMAN

莎拉.布莱曼是已演唱现代歌剧而出名的。有这样扎实的声乐功底唱起流行歌曲自然是游刃有余,演绎方式更是别样清新。同样是撼动心灵的天籁,莎拉.布莱曼与恩雅却是各行其道,两不相争。作家肖复兴在他的《音乐笔记》中是这样描述的:“恩雅的歌声像是一泓平静的高山湖泊,倒映着山岚云影,相看两不厌,静静地倾听着彼此的回声。莎拉.布莱曼的歌声则像是一条从山顶流淌下来的泉水,常常情不自禁地跳跃着,叮咚作响……可以这样说,恩雅如一位质朴而不会多言多语的娴静的乡村少妇,莎拉.布莱曼像一位奔放而快言快语的亮嗓门的城市姑娘。她们一样的浪漫,只不过一个浪漫包裹在蜡染的包袱皮儿里,放在胸前;一个将浪漫如项链闪闪发光地戴在脖颈上,不时摁响嘹亮的汽车笛声……恩雅的歌声是属于你的爱人的,莎拉.布莱曼的歌声是属于情人的……”作家把文字写得动情,是因为莎拉.不莱曼把一曲曲歌唱得煽情,听听她与Andrea Bocelli合唱的《Time to say goodbye》,把呼吸交付给她,让袅袅高音穿透,渗透你整个儿的身心,这里推荐的是专辑《伊甸园》和《月光女神》,在去年,她也发行了精选专辑《金选》,精彩自然不容错过。


NO.3 River dance —— BILL.WHELAN

《大河之舞》是一出现代舞剧的音乐,风笛、提琴、吉他、竖琴,又是凯尔特风格!这音乐实在不一般,带点灵气,带点蛊惑,当乐曲缓缓展开,迷幻的气氛便开始包围向你,而当曲调一转突然变得狂野奔放、热情激荡时,魔力就施展开来——你会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且会怨恨自己怎么不会跳踢踏舞!在这张专辑中,狂放的踢踏舞曲占主打比例,但也不会全是挑动性的歌曲,精彩程度只能用“经典”来形容。数年前,我在朋友家中听到该CD,于是终日牵肠挂肚,魂萦梦系,历经一年半终于觅得数碟,立马带领狐朋狗友一扫而光。该英雄事迹在友人中船为佳话。在这我提个小小的建议:听这张CD时,请抛弃两个小小的耳塞吧,用Hi-Fi音响大声的放出来,这样你才会被那饱满的踢踏舞狂舞的声音笼罩,绝对的现场。


NO.4 The mask and mirror —— LOREENAM.KENNITT

与恩雅和莎拉.布莱曼不同,罗琳娜麦.肯尼特的声线少了几分柔曼,多了几分叛逆、倔强,颇具革命精神。她的CD充满了中世纪欧洲色彩,正如这张《遮麋蔽显现》的专辑,封面包装都体现着欧洲古典主义文化的碎片和片段,连歌词都是中世纪欧洲的古诗。在歌声中,更多地沉淀了一种不屈的顽强。


NO.5 CELTIC —— Universal Music 合辑

凯尔特音乐的大汇集,搜集众多超级凯尔特艺人的作品,绝对响当当。但作为一张合辑,五花八门的罗列,主题便大大削弱了。从我个人角度上讲,听起来就有点茫然失措,感觉没什么内容。当然我不是个New Age的狂徒,大家可以当我在讲废话。因为New Age的发烧友们都尊此碟为天碟,视其为命根子。客观地讲,此碟应是New Age特别是凯尔特音乐的经典之作了。


NO.6 《雅典卫城现场音乐会》——YANNI

雅尼的名气是足够大了,超级的New Age音乐大师啊!希腊钢琴王子,键盘王子!据说他的音乐模式是“电子合成器加管弦乐队加钢琴演奏”,听他的音乐就一种感觉,好听就行,不要想太多。《雅典卫城现场音乐会》是其风格的代表作。
此外,德国的Enigma,日本的喜多朗,挪威的神秘园,英国的陈美,法国的Deep Forest等都是New Age音乐世界中的一股股强劲力量,代表着New Age的主流与方向。他们的唱片总是能掀起一阵阵的飓风,在此就不一一罗列了。


有些音乐,可以撩起内心深处的悸动;有些音乐,可以洞悉心灵...
曾几何时,没有听到如此单纯柔和的心灵乐章...
运用简单的音乐,带你进入一个解脱束缚的冥想世界...
结合了古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三度空间的概念,那就是~~~新世纪音乐。

现在对新世纪音乐的分类有很多种不同的分法,每一种都有它的理由和特点,但是每一种都有它的缺陷和不足,这足以说明新世纪音乐的多类型性和丰富性,以下介绍一种比较常见的分法:

1.电子新世纪
它是依靠电子合成器、电脑的帮助之下来完成创作的。
比较著名的人物有,雅尼、Vangelis、Jean Michel Jarre、 Richard Burmer等。

2.传统类型
与古典音乐想结合的新世纪音乐。一般只要与传统音乐、思想沾上边者都会被列在这一类型中。典型的例子如喜多郎。

3.前卫音乐
广义上来讲,把一切比较前卫的音乐都归为新世纪音乐的范畴,因为所谓的新世纪就是讲求一种创新的精神,一切有别于传统的音乐,前卫的音乐都被归为新世纪旗下。
如一些比较实验性的音乐,或着比较难以被常规理解的音乐。

4.太空音乐
由电子音乐合成,听上去给人一种在太空中梦幻感觉。

5.与其他音乐类型结合的新世纪音乐
冥想音乐,或与爵士结合,或与古典结合的新古典,以及部落音乐。

6.环境音乐和自然音乐
专门在大自然里录制一些风声、鸟声、水 声、雨声、动物呜叫声等。这些音乐已成为促使身体健康的音乐,能够让人好象置身大自然中,舒解工作上的压力。

7.加入东方音乐的新世纪音乐(民族混合)
这类音乐或是利用东方乐器,或是东方音乐思想、东方音乐旋律与西方音乐特点相结合而产生的音乐形式。

8.健康音乐
顾名思义,这一类型的音乐,听过会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还有如精神音乐、器乐独奏、自助音乐、现代器乐、气氛音乐等。


推荐一些newage的音乐,或钢琴曲。

这个专辑里诉说的是爱与别离,铺陈的梦境充满伤感与凄美的爱情。 The Daydream 是作者的艺名,这张《Dreaming》是 The Daydream 的 NewAge 风格的钢琴独奏专辑,曲风缓慢恬静,带着丝丝淡淡的忧伤,聆听这张专辑,也许会想起过去的爱恨离别,或者从前的遗憾……没错,虽然是 NewAge 风格的钢琴曲,但丝毫不比古典钢琴逊色,曲子表达的忧伤可以直达您的心扉,让你有点点伤感,有点点怀念,却又是那么那么的美。

如你在唱片店的陈列架前倘佯,于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唱片中看到了这张《梦》,相信你会忍不住把它拿起来仔细端详一番。这张唱片的封套设计图案很特别,这种类似彩色漫画风格的绘画,与近两年一位引起绘画界普遍关注的另类配文画家“几米”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画面中一男一女漂浮在满天星斗的夜空中,他们安逸的表情和卷曲状的身体似乎正在呼应着专辑名字中的“梦”所暗示的情境。这充满奇幻神秘色彩的概念设计,很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想一探片中音乐的真实面貌。这张以“梦”为题的唱片,是由旅韩华裔New Age钢琴家白日梦(The Daydream)演奏的钢琴独奏音乐。白日梦今年35岁,是一位处世风格神秘的音乐家。据说他从未在大众面前曝光(难怪也没有媒体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从5岁就开始学弹钢琴至今,在大学主修现代艺术课程,而且在写诗方面也相当活跃。深厚的艺术修养,使他的音乐有种特殊的美感。
《梦》中的音乐分为13段,每段均有独立的标题,整体上又是前后互相关联的。白日梦所演奏的是我们生活中的故事,有爱恨离别,有对人生的迷恋,有对幸福的憧憬,也有梦境难圆的悲伤情怀。在白日梦的音乐中,我们很少会有闲暇去留意他的演奏技法如何等琐碎细节,他的音乐天生就像具有莫名的感染力,紧紧扣住听者的思绪。《梦》这张专辑如同一幅下笔不多的中国水墨画,简洁生动之余,给人留下无穷的思维空间。

曲以慢速的节奏为主调,在那双舞动的手下,流转出一个一个澹然的音符,勾勒出一副天凉如水的默默。始终缓缓的弹奏着,犹如溶在秋凉夜幕下的人们,遥望着天边的星群,独自默然着;也若同秋夜无聊的时刻,脑子里不断交织各色想法。但主旋律是不变的,缓缓的节拍,低音弹奏的主旋律,每个变奏中间还有清脆的几声单音,似乎眼睛微雾着,然后仿佛听见清脆的滴落声。有稍快节拍的弹奏,也有慢速的低语。犹如起起伏伏的心情,只为思念的哪个人。他们有时候是似听见走近自己的脚步声的喜悦,有时候会是夜夜思君不见君的浅愁……就在这样一种声音中,静默于一种幻听中,犹如经历着庄周的化蝶之梦,再分不清哪里是自己生活的彼岸,哪里是彼岸生活的自己。

《白日梦》的解说

在圣马克广场看到天使飞翔的特技摩尔人跳舞但没有你,亲爱的,我孤独难耐。
——朱天心《古都》

午夜的时候,我聆听着这个钢琴家寂寞的敲打着自己白天里做下的碎梦。一场如此寂寞的倾诉,细细碎碎的独奏,每一键都清清悄悄的敲打着内心最空荡荡的地方,漾出了一圈又一圈孤单的回声。一共六个钢琴小品,piano solo collection,收集的除了忧伤,还有喜悦,还有梦想。

1,Tear(眼泪)

多年后,如果我们相逢,我将以何来面汝,以沉默以眼泪…… 忧伤的琴键中,我却觉得自己被安慰,泪珠在阳光下凝结成了完美的樱花形状,纵然枯萎仍有暖意。那一刹那真的怕极了自己内心里还有任何怨恨与阴骛,一点点,都会让自己无法与曲中的美丽邂逅。多年以后,沉默的我们正如那些无法启齿的往事,会凝成心里的一滴泪吗?抑或就这么被现实的烈阳蒸发掉了,点滴不剩。至少我为你哭泣过,安静的,无声的,伤心的,在岁月无法触摸的角落里,玫瑰花心渐渐老去。

2,You and Me (我们之间)

为什么这一曲《我们之间》与上曲是如此相象,一脉相承而来的不止是音符更是情感,难道我们之间注定用眼泪来划上句号,还是当一切都已干涸,谁的心底还有泪如倾。是什么横亘了你与我,让我只能安静的聆听,沉默的注视。在这一切意象都被抽空到极至的钢琴声中,我找寻着你的体温。河流两岸,我们曾经逆流而上,相约去寻找交汇的港湾。黑暗、距离不曾阻隔我们,河流哗哗喧嚣中,也听得到彼此的心跳,手心里能够感觉到你的热度。我在黑暗中编制梦境,抚摩过你脸上的每一处轮廓,虽然看不见,也确知那凝然的方向。总在一些散落的瞬间,你的手心从我手里滑落,错过了心脏的一次跳动便再赶不上它跳动的节奏。河流两岸,雾色渐渐被阳光驱散,阳光下,所有的慌乱与尴尬无所遁形,我们那么清晰的面对面了,激情早已被那些无眠的夜荡涤一空,轻轻却有力的扣问,我听见了你心里的声音,我知道你不曾忘却,我也不曾。记忆的河水清清的流,我们只能面对面,丧失了一切言语。安安静静的远走,我们都不要回头?好吗?

3,Beautiful Lady (美丽女子)

我心折了,看着你远远的嫣然而来,连心跳都不敢声,一两个悸动的强音之后,只能是心甘情愿的低伏,低伏。你,只是春日里与我擦肩邂逅的美丽女子,却让我心脏的起伏变做了生命里难忘的风景。我开始明白了,有些情绪的律动必然由生理的形式来表达,而心脏那样奇异的律动却连医学也无法解释。我温柔的注视着你,我的目光爱悦着你,这么一个短短的春日的片段,我学会了用心去爱一个人,去爱一种美丽。

4,Walking With You (与你同行)

欢跃在林间的小鹿。来吧来吧小白兔与乌龟赛跑,让小熊来当裁判。生命化做了一场无止尽的追逐,你追逐我,我追逐喜悦。是追逐也好,躲避也罢,被追的,被寻找的,总是希望被追逐到,被寻找到的。不然这林间的日光,欢笑,鸟鸣,花香,还有何意义?所以,亲爱的,无论我躲在了哪个角落,你都一定要一定要找到我。不然夕阳落山之后,那冷冷长长的回家的路,你让我一个人如何承担?

5,I Miss You (思念)

一滴一滴一滴一滴一滴…… 琴音洒落在思念的湖面荡开了涟漪圈圈。念你细细密密如冰裂,我岂敢揽镜自照。惜你丝丝缕缕如冬蚕吐,深夜有缠断呼吸的痛。我不知还有什么可以这更好的表达,我若是这个钢琴演奏家,在想念的时候,我也只有那样子,一个一个黑键白键的,安静的坚决的敲过去,敲过去,敲过去。而我只是一个拙劣的聆听者和一个不称职的书写者,我也只能这样子,一个一个键的,沉默的心痛的敲过去,敲过去,敲过去。

6,Rainy Sunday (下雨的星期日)

我们争吵了,在这个下雨的星期日。那么重那么沉的音符按断了我愉快的周末,偌大的房间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呼与吸。往日那些没有你的周末,我是如何度过的?赶快在记忆里翻箱倒柜,为自己找一个坚强的理由。窗外的雨瓢泼如注,你在哪里,有没有被淋到,我开始担心。后来我知道,你永远不会回来了。下雨只是流泪的借口,正如争吵只是不爱的借口。那么大那么大的雨,把一颗心洗刷成了纯白。我不爱你了,也不恨你,哪怕偌大的房间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呼与吸。我在学着遗忘一些从小养成的习惯,努力的戒掉一些习惯了的口味。我还是有些担心,你到了哪里,快乐不快,有没有幸福陪伴,下雨的星期日,一定不要像我这样孤单。

7,Daydream (白日梦)

我竟然做了一个好长的梦,在最最枯燥的文艺学理论的课堂上。醒来之后发现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我该如何为自己的走神来辩白,我可以告诉你,我梦见了什么吗,老师?那些比你的讲课要精彩一百倍的梦境,快些,不然我自己都要开始遗忘。是的,我记住了那么多无聊的名词,专业的术语,却那么快的遗忘掉了一个七彩斑斓的白日梦。我记住了你送给我的唱片,书籍,饰物,却遗忘掉了你抱住我唱过的一首歌,你曾为我抄下的满纸动人情话,你为我别在发间的一朵菊。以为那些都只是白日里的一场梦,是在夏日的暑气和课堂沉闷的气氛中酝酿出来的一场好梦。遗忘了,你才来问我信不信。与谎话相比,我还是相信童话,梦总是可以做得如童话一样优美,起码在做的时候,我是信的。

8,Val ntine’s Day (情人节)

他们说,要在情人节之前找到一个情人,不想一个人过这样一个甜蜜的节日。他们又说,至少坚持到过完情人节,再和身边的人分手。寂寞,是一种多么可怕的东西。很多年很多年之前,那个名叫圣瓦伦汀的教士,也是这么想的吗?什么时候才能,大家都度过一个真正快乐的情人节。可是总有那么多淘气的小狗叫汪汪,把你身上掉落的骨头衔走,恶作剧的丢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我们,怎么能因为创口空虚的疼痛而随意找另一块骨头填补?所以,只好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孤单的情人节。人山人海中,我们还是彼此发现了,那一天,世界上多了两个小孩子,那一天,并不是情人节,可从此天天都是情人节。

9,Love is……

10,Wedding(Mendelssohn)

这一曲熟悉的音乐,被按出了些许迟疑,些许欢快,些许调皮,些许温柔。真是愉快呵,我不曾听过如此可爱的婚礼进行曲。

11,Love is……

又是一连串如此急促的发问。何必去管何必去问?你专心的弹你的琴就好,我专心念我的书就好。琴音里渐传来玫瑰的芬芳,若世人不是太爱玫瑰,它原该只艳不俗,若世人不是总要把爱挂在嘴边,它原该比世间的一切都清雅隽永。

12,Questions(问句)

流水一般的宣泄你心中的疑问。越往上游而去,越发现自己无知的好似孩童。有些事情只有存在,没有原因。就像你今日弹下的乐章,明天将漂散何处?我的成长,并不是学会去解答生命里的疑问,而是学会不再去追问,不再去追问那些或愚蠢或刁钻的问题,不再去追问,不再去追问。岁月是一道太难的谜题,等你觅到了答案,才发现,谜面早已遗忘。所以我只是轻巧的涉过你充满问号的河流,去追寻我应该追寻的,不问为什么。

13,Stepping On The Rainy Street(雨中漫步)

不会忘记《雨中曲》中最后一段,金快乐与雨珠共舞,不会忘记《四个婚礼一个葬礼》中,雨中那场热烈的拥吻。心底有那么多激情与浪漫翻涌。走在你的身边,却也只敢扬起伞沿,偷偷的注视你好看的嘴角,你的眉宇之间何时溅入了雨滴,凝视着我的目光,是如此的如水盈盈,如水盈盈。

14,A Comm amour(秋日的私语)

不知道与克莱德曼所奏的相比,在技巧上孰高孰低。仅就单纯的聆听而言,感觉比克的要朴实简约些,没有那么华美,却更加温暖。好像小斑鸠那样,在一起喁喁私语,絮絮言情。秋风吹醒树叶,落叶深吻大地,当这个世界寂静无声的时候,我总是能到你在我耳边低语,宛若天籁,使我常要误以为这世间果有无人之境。

15,Raves D‘amour(梦幻之爱)

16,Les larmes De Joie(喜悦的泪珠)

如何找到那个爱我和我爱的人,变成梦里的情节。有泪就让它像晴天落白雨,干干净净,彻彻底底。也惟有落泪的时刻,才能清晰的感知自己心底的柔软。以眼泪开场,却以喜悦收尾,是不是人生最美的安排。然而这首乐曲的喧嚣并不是我喜爱的收场。何必叹息呢,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依然要感谢它给了我完整的美丽的聆听,十桩之中,有一桩如愿了,人生就不是骗局,而是值得感激的生命的真相。

曲目如下:

01. Tears
02. You And Me
03. Beautiful Lady
04. Walking With You
05. I Miss You
06. Rainy Sunday
07. Daydream
08. Valentine`S Day
09. Love I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