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这两个时期的美术作品的差别?
中世纪的根本特点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正是这个特点,决定了欧洲中世纪艺术的根本特点:艺术作品的主题是神。在中世纪的人们看来,神与人是对立的:神是永恒的,人是暂时的;神是全能的,人是软弱的;神是智慧的,人是愚蠢的;神是至善的,人是有罪的。所以,艺术应当表现神,歌颂神。
文艺复兴的艺术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现实与人文。文艺复兴所有的创作大都围绕着这个主题。这包括了人的感观,人的信仰,人的性欲,以及人的世界观。这时期的作品都要求打破封建神权,打破封建的禁欲主义。打破封建制度对人精神甚至是肉体的封锁。这时期有很大部分的作品以宗教为主,许多评论说是借宗教作为盾牌。我反对这种说法,对西方世界稍有认识的人都知道,宗教信仰在西方是占据着他们很大一部分的生活。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艺术,归根究底可以说是一种人的宗教艺术,而不是封建制度下教会的宗教艺术。这一点要首先明确。
中世纪作品:《查丁尼大帝和他的侍从》。
意大利文艺复兴在艺术发展上大致经历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从13世纪后期至14世纪中期,这一阶段为文艺复兴的预备期。主要以意大利、佛罗伦萨为中心,代表人物有乔托、马萨乔等。第二阶段从14世纪中期开始至15世纪上半叶,为文艺复兴中期或发展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安吉利科、保罗·乌切洛、波提切利等。第三阶段从15世纪后半期至16世纪,为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此时文艺复兴的重心转向了罗马。主要代表人物有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第四阶段从16世纪后半期至17世纪前期,为文艺复兴晚期。这一阶段以威尼斯画派的崛起为代表,其主要艺术家有提香、乔尔乔内等。
意大利文艺复兴最早的两位人物是但丁和乔托 但丁在中揭露教会贪污腐化和分件统治的黑暗残暴.乔托的壁画以刻画人物的复杂个性和真实的世俗世界,誉为"欧洲绘画之父".彼得拉克提倡复兴古典文化,最先提出人学对抗神学,是"人文主义之父".文学家薄伽丘揭露教会虚伪腐化,提倡个性解放,歌颂人对现世生活的追求.美术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马基雅维利以"人"的眼观研究政治学说,冲破神学政治理论桎梏,最早阐述资产阶级国家学说.还有莎士比亚等悲剧,拉伯雷,伊拉斯谟,塞万提斯等
意大利中世纪在绘画上的两个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在意大利美术活动中,最先是在雕塑艺术上出现了新的艺术倾向,然后才是绘画。意大利中世纪艺术家中最早表现出对古典艺术兴趣的在绘画上的两个代表人物是奇马布埃(约1240年—1300年)和杜乔(约1250年—1318年)。奇马布埃的作品以壁画为主,保存下来的不多,他的祭坛画《圣母子》沿袭了拜占庭的传统样式,但又注入了温馨的世俗情感。后人称奇马布埃为“画家之父”。杜乔是锡耶纳画派的创始人,但在风格上与佛罗伦萨画派不同。乔托(约1266年—1337年)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也是文艺复兴艺术的伟大先驱之一。他出身于农民家庭,早年曾在奇马布埃的作坊当学徒,13世纪曾去罗马学习,受到过雕塑家皮萨诺的影响。乔托的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分水岭,他不仅表现出卓越的技巧,同时也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乔托一生作品很多,几乎全部都是壁画,但大都损毁,现只有在巴图亚的代·阿里纳礼拜堂和佛罗伦萨圣克罗采教堂等处还遗存着他的真迹。乔托早期的作品,是在阿西西圣·法兰西斯教堂的壁画。这里的壁画均出自当时大画家杜乔、奇马布埃、卡瓦里尼等人的手笔,在教堂的下部中央四幅壁画被认为是乔托的作品,壁画是以歌颂圣芳济为内容的。>圣芳济,1182年—1226年,原为意大利一富商子,曾当众脱去华服,度其乞丐生活。1209年创立圣芳济教团,散其家财于贫民,凡团员皆度清苦的生活。《逃往埃及》乔托意大利乔托的艺术成熟期是在1305年以后。现存巴田亚的代·阿里纳礼拜堂的壁画可为其成熟期的代表作。在这个规模不大的普通小礼拜堂内,一共画了36幅以基督和圣母生平为题材的连环式壁画,人们可以在这洋溢着庄重静谧的气氛中看到一部完整的关于基督的历史。《逃往埃及》、《犹大接吻》和《哀悼基督》等作品是其中的精品。《逃往埃及》表现的是圣母抱着婴儿耶鲜,为了免受犹太王的残杀,离开家乡而出逃。画中的人物、牲口和背景都是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像是一幅风俗画。《犹大接吻》画中的犹大的伪善与耶鲜的慈祥,义愤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据《圣经新约》里讲:犹大原是耶稣12个门徒之一,当罗马帝国把耶稣视为异端,视为危险人物,四处逮捕耶稣时,犹大叛变了,他为了得到赏钱向罗马政府告密出卖了耶稣。当官兵逮捕耶稣时,他们约定了一个暗号,即犹大和谁接吻,谁就是耶鲜,耶鲜就是这样在叛徒伪善的一吻之下被捕的。《哀悼基督》一画中表现出的悲痛感情,充分表达了人间母子之爱。虽然是宗教绘画,但体现的却是真实人的感情。在这些作品中,乔托成功地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手法:在构图上利用集中统一的规律,使画面上众多的人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而往往又突出画面中的某个人物,形成一个中心,甚至在人物的手势和动态上都与整个画面取得协调;在造型上,他第一个用明暗来达到强有力的效果。拜占庭的壁画和哥特式的抄本画相比之下显得单薄和轻飘了,为了表现真实的生活场面,乔托探索写实的技巧,第一次按照自然的法则拉开了人物之间和人物与背景之间的距离,并有了初步的透视关系。尽管乔托的写实技巧显得比较幼稚、生硬,但在欧洲美术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乔托是当时佛罗伦萨最伟大的画家。1334年4月被任命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工程的总负责人,并授予“大师”的称号。当时的大文学家薄迦丘在他的《十日谈》里说乔托“生而具有超群的想像力,凡自然界的森罗万象,他无一不能运用他的妙笔画得惟妙惟肖,会见者几疑是物的真体”。稍后16世纪的艺术家兼传记作家瓦萨里也认为“乔托是第一个奠定了现代绘画传统的天才”。
杜乔的介绍
杜乔(?—147年),字叔荣。河内林虑(今河南林州)人1。东汉时期名臣,与李固齐名。年轻时为诸生,受司徒杨震征辟。历任南郡太守、东海国相、侍中等职,汉安元年(142年)以侍中职守光禄大夫,奉命与七使巡行天下,弹劾不法。回京后,杜乔接连担任太子太傅、大司农、光禄勋,对梁冀家族擅权不法的行为极为厌恶,多次上疏弹劾梁冀及其亲信,受到梁冀的忌恨。建和元年(147年),杜乔升任太尉,旋即受宦官及梁冀诬陷,下狱而死。(概述内图片来源2)
杜乔的个人轶事
英文名Dolly fox,人如其名,拥有娃娃般甜腻嗓音和狐狸般媚态的眼睛。儿时的杜乔,一度想成为警察。为此还特意学习了骑马,赛车,射击,自由搏击等。波西米亚风格,崇尚自由。不寻常的爱好:曾收集军刀。曾好奇尝试编剧,处女作品《卧虎》随后编写多部微电影《黑拳手》《EX-LOVE》《黑夜罂粟》《Fighting》《盲爱》《男生宿舍311》《沙穴探秘》《我的援交女友》《我不知道我爱你》《蛇皮血祭》等拥有一张欧美人种的厚嘴唇。穿衣风格:实用主义者。衣服色彩多为黑色,灰色。初中时是体校运动员,主修跨栏、跳远。大学时期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演讲比赛,为今后主持事业发展打下基础。《非常了得》开播以来第七位全奖获得者
杜乔的主持经历
杭州西湖明珠频道《求爱上上策》上海极视传媒《一派胡言》《顺风顺水》《完美世界》Dota2游戏解说《Megame迷游戏》主持人乐视TV《欲望厨房》等录制节目CCTV-1《开讲啦》青年代表20140809期CCTV-2《购时尚》明星特别版2014103期江苏卫视《非常了得》20120314期江苏卫视《芝麻开门》20140331期河北卫视《男过女人关》武关主格斗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