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方朝晖

时间:2024-03-03 10:23:29 编辑:阿旭

低温烫伤怎么防?

进入冬季,长江以北的地区是比较寒冷的,如果屋内取暖的设施不好,就会采取一些人为的取暖方式,比如睡觉的时候在被子里放一个电热宝,这样至少可以睡一个好觉,可是在使用暖宝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近日,山东泰安的一个女士就被这个暖宝宝烫伤了,腿上海起了很多的水泡。而医生告诉她这是低温烫伤。这个女士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医生解释说暖宝宝表面的温度不是很高,不会一接触就烫伤,但是,因为暖宝宝温度持续的时间长,虽然温度不高,但是长时间的接触皮肤,同样会把皮肤烫伤,这样就导致了低温烫伤。而低温烫伤是在熟睡的时候发生的,虽然烫伤的严重程度不高,但是至少也可能导致2度烫伤,医生说一般情况下70度的温度持续一分钟,就可能被烫伤,60度的温度5分钟可能被烫伤,冬季是低温烫伤的高峰期,因此,医生提醒大家,在冬季一定要预防低温烫伤的发生。那冬季取暖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就是电褥子和电热宝,现在使用电褥子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很多人已经不再使用,总觉得暖宝宝会更加的安全,结果,稍不留神还是会发生低温烫伤,因此,在使用暖宝宝的时候也不能大意,一定要做好预防的措施,避免在睡觉的时候被烫伤。如何正确使用暖宝宝?1、使用暖宝宝之前,一定要按照说明书进行充电,在进行充电之前一定要看一下插座是否有水珠,如果有水珠一定要擦干才能通电。不能过度充电,以免发生意外。2、充电的时候最好有人在场,避免人离开室内而暖宝宝还在充电,虽然暖宝宝是自动断电的,但是,还是有人看着更安全。3、使用暖宝宝的时候,不要让暖宝宝直接的接触身体的皮肤,要在暖宝宝的外边再套上一层,这样可以降低温度减少烫伤。可以先将暖宝宝在被子里放一会,等到被子温暖了再进去,睡觉的时候最好将暖宝宝放置在身体的一侧或者是脚下的位置,这样就不会被烫伤了。4、孕妇不能使用暖宝宝。孕妇睡觉的室内一定要维持一定的温度,不要给孕妇使用暖宝宝,会影响子宫收缩、胎位,甚至还可能导致畸形胎儿甚至流产。5、暖宝宝也是有寿命的,一般寿命在2年左右,因此,要及时更换,千万不要让暖宝宝过期服役,会非常的危险。6、袋状的暖宝宝在不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妥善保管,上面不能放重东西,金属的暖宝宝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即可。(实习编译:李堃审校:陈加勇)

什么是低温烫伤?该如何预防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顾名思义就是指接触到的温度并不会很高。皮肤接触60摄氏度的温度,但是持续5分钟以上,这种情况就有可能造成烫伤,在医学上面就成为低温烫伤。低温烫伤跟高温烫伤不同,被烫伤的时候疼痛感通常不会非常明显,但是在皮肤上会出现红肿水泡,脱皮的一些现象。如果烫伤的面积不是太大,表面看起来不会非常严重。但其实创伤面可能已经比较深了,而且都属于深度烫伤的范围。有些比较严重的情况,面积比较大的低温烫伤,甚至需要通过手术才能够治疗缓解。发生了低温烫伤,首先一定要用冷水来冲洗。一般要在冷水下冲洗5分钟,这样能够达到降温的效果,并且能够阻断热源继续向更深层次的肌肉传播。以前老人家总是会说用牙膏或者是酱油来涂抹,但是这种方法其实是错的。因为很容易引起感染,而且酱油的颜色比较深,也有可能会影响医生对烧伤程度的判断。低温烫伤刚开始的时候一般就是一个水泡,然后水泡会破掉,接着会结痂长出新的皮,在这整个过程当中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吩咐使用药物,这样才能够加快愈合。因为低温烫伤治疗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所以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减少对伤口的触碰,而且要定期换药。如果医生嘱咐不能够洗澡的话,千万也不能够自己随便碰水,因为洗澡有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如果有必要的话,在伤口好了之后,可以使用一些祛疤产品。

怎样才能很好的度过人生的迷茫期,找到人生的重点,目标,方向?

学习--------------------------------------------------------------------   每个人都有目标 目标不仅有表意识的 也有潜意识和无意识的  任何人 任何时候 只要活着 都需要管理自己的目标  如果目标不清晰 或者目标太琐碎 太大的话  就会对未来和现状迷茫   任何事情不过就是空间的分段和整合(时间的变化)  任何事情的变化 自然形成 开始过程结果 三个分段(目标的内容)  所有的人有意无意的 都在开始过程结果上 对事情进行再分段整合  如果事情不分段就不清晰 事情不整合就太琐碎   学习知识的事情---让所有事情系统化---便于事情本身的分段和整合  小学是基础知识---中学是架构知识---大学是抽象知识  知识的运用需要平台(做事情)  所以 文凭很重要 甚至是赚钱的工具  其实赚钱也只是任何事情中的一种而已 工作--------------------------------------------------------------------   很多问题可以用钱来量化 各类成本支出和收入 都可以量化(生活成本 投资理财)  计算每段时间的资金流量(日 月 年)训练自己对资金 流动的观察  资金的流动远比资金的量更重要(从某种角度上一元和亿元是一样的)  就是所谓的钱生钱 这是老板的思路   如果是职业的话 除了暴利和夕阳行业  一般的月薪标准:1-3千职场初级 5-7千职场中级 万以上职场高级  越是高薪越是拿年薪 一般压力越大一点 控制的资金流动越大一点  越是低薪越是简单的技能 简单的做人做事 简单的行业辐射 简单的体力劳动  可以把赚到的钱 除了生活成本之外 的流动资金  三分之一做流动资金的储备储蓄  三分之一做职业投资 请客吃饭 溜须拍马 请教高手 技能培训   三分之一做股票彩票甚至赌博的风险投资 其中 低等中等高等风险 再各一份   资金的控制 是职业的共性   通过工作能力的提高 能提升自己的 时间管理的能力  穿透事情的本质 让学习和生活 更有意义 不再轻浮 接地气 生活--------------------------------------------------------------------   生活生存压力:养家糊口 亲戚关系朋友关系的维持和来往 都需要一定的资金  个人存在压力: 房子车子购买 个人养老医疗 生活开销 生理心理享受 需要一定资金  个人价值压力:形象护理 媒体服装道具场景 都是判断个人价值的标准 可以用钱买到  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但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管不好钱会反被钱奴役  首先管好自己的情绪 然后才能和周围的圈子 分享自己的爱  钱的本质 只是维系人类之间各类圈子的关系而已 比起爱和正能量来 钱是渺小漂浮的    学习有个 交流语言流动思考表现的圈子(讨论事情的同学同好)  工作有个 交流资金流动做事分工的圈子 (合作事情的同事同伴)  生活有个 交流生理感情神经反射的圈子 (联带事情的家庭亲人)   人与人之间 关系的存在是客观的   就像我们的身体 需要用神经链接各种器官产生关系 形成整体  就像我们人类 用声文图和肢体表情语言 的神经链接 让个体间产生关系 形成整体  关系要么亲密 要么疏远 关系是在动态进行中的 不是静止的 时间--------------------------------------------------------------------   1 . 命运:  动物进化星球演化需要亿万年 人类历史只有渺小的千百年  十次不到的十二年 人生就结束了  5岁前后是父母认同 ---10岁前后社会认知 ---15岁前后是自我认知   20岁前后激情冲动 ---25岁前后社会适应 ---30岁前后想独当一面  35岁前后家庭责任---40岁前后子女延续 ---45岁前后家庭回归  50岁前后知天命 ---55岁前后懂人性---60岁前后耳顺  65岁70岁75岁80岁前后 ------从心所欲不逾矩 面对生死  想象一下自己的人生  假设活到120岁 人生目标就是 十个十二年 十个阶段而已  假设一个三年一个梦想的话 人生一个阶段 有四个梦想  不管你愿不愿意 人生的阶段和梦想 都在进行着 应验着  过去的三年 应验着你现在的 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梦想  未来的三年 应验着你现在的 确定或不确定的梦想    2 . 年目标:  人生各阶段的目标都可以在年目标内规划  各个阶段的目标都有其局限性(少年 中年 老年)  年目标比较长,以三月为单位去构成年 以年为单位规划一些雄心壮志梦想理想  如果梦想和野心太多的话那要年数规划的长一点 那是没办法的  如果目标管理和外在运气好点的话 年数可以缩短 差点的话年数就会拉长  确定好多年的目标之后  要记得把行为注意力集中在最近的一年 远的年目标可以暂时抛在脑后  不要太贪心了 一年做好的话 就已经不错了  一年 有四次三月大量周末和零碎时间 年阶段统筹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领导 都拿年薪的)  三月 能做很多事情 学习的话学术论文 工作的话一个项目 生活的话能搞定一个女朋友  前面三月的事情 会影响当下三月的事情 也会引改变未来三月的事情  所以三月目标 理论上 有时候连带着九个月的变数 ......  但是  一旦确立三月目标 就必须要预测这些变数 克服这些变数   一旦确立三月目标 就必须要实现 不择手段 不达目的不罢休  反正就三个月 要有誓死的决心    3 .月目标:  利用一个月的双休和零星时间做些事情  月目标 能促进三月目标刻意实现 也能促进三月目标自然实现 具体看你怎么操作了  月目标 注重短期平衡规划总结调整 注重事情的情绪忍受爆发  注意 在月目标范围 对情绪的控制容忍 不要影响周目标的执行  把所有的不合理和情绪 转化为事情去消化 然后安排在恰当的时间去执行  比如 把过去和妨碍本周事情的 不合理和情绪  安排在下周或下下周 去消化为事情 然后再执行  月目标 注重周目标的执行 把月目标的任何事情 分段成四周去执行  记得刚开始  不用太贪心四周的任务量 如果每周都很充实的话 月目标就成功了  只要每周有事情做 自然目标就形成了  至于是刻意目标的话 就是事情的完成度  不同事情难度的差异会非常大 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形成  周目标 自然目标为主  不想很多 先做最急的再做最重要的 最后是一件事接一件事的充实   4 .日目标:  上午下午晚上八小时目标 ,三小时一小时此时此刻目标  其中三小时一小时小品式目标为主  可以是吃喝拉撒 休息看病运动健身 交通人际往来 之类的  也可以做任何一件小事情 搞个小作品小爱好 面试赚钱做生意之类的  也可以参加 课堂讲座考试 展览 比赛活动派对之类的  日目标 就是一天时间 给自己设定几个大概齐的小品  开始的时候  日目标比较短,就不要把目标太当回事,不要刻意目标的完成度  不要想太多,只要每天过得充实,睡着醒着做事就行了 ,安排作息比较重要  适当的贪玩放松,也没必要内疚,那是你的一种生理需要而已  如果还是内疚的话 就 对时间进行一下分割  可以想想年目标 想想月目标吧 可以的话最好写下来 最后确定小品式日目标   5 .补充:  年目标为长期目标 月目标为中期目标 日目标为短期目标  日目标的根本 就是没目标  注重当下自然适应 注重身体的潜能和本能 注重动物条件性神经反射的更新  如果神经反射正确了一切就正确了......  可以经常 做些冥想气功之类的 调节自己的神经反射 和神经链接  比如  开始 体会感受 自己的呼吸起伏和全身的神经反射  起先 用神经和呼吸 感受身体的不安 不用刻意压制  然后 顺其自然 很快不安自然就安逸了 但不要睡着了  接着 冥想意念想象 希望成为的人 体会他的神经反射和呼吸 ......

民国时期清华北大著名的学者教授

1911年4月,清政府设立留美预备学校,因校址是在几处清代皇家园林遗址上的“清华园”,而得名清华学堂,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15年冬,梁启超先生来到清华发表演讲,即以《君子》为题,提倡“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他认为清华应该是培养君子的地方,勉励大家“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民国年间,名动天下的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都是谁?陈丹青绘《清华国学院》,左起: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此后,清华即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并制作校徽。这两句话具大气魄,智慧深远,是中华民族魂的体现,与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时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异曲同工、相映成辉,成为当时引领中国大学精神的旗帜。但是,清华建校之后,屡被社会指责为“洋奴学校” ,认为其忽视中国文化和国情知识的研究。因此,1925年,清华学校在成立大学部的同时,又增设了一个国学研究院,成为校内与大学部、旧制留美预备部并列的三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之一。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任为吴宓,并聘请当时学术界最负盛名的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位学者为研究院导师,这就是后来名动天下、流传久远的“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民国年间,名动天下的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都是谁?王国维王国维(1877年—1927年),是我国近代最富创见性的学术奇才,享有国际盛誉的大学者。他学贯中西,在哲学、文学、戏曲史、甲骨文、汉晋木简、敦煌文献、西北地理、蒙元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并在诸多学术领域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梁启超因此称他是“学界重镇” ,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人物,并誉之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金字塔” ,就连一向极少赞誉别人的鲁迅也不得不承认: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在清华大学期间,王国维以其精深的学识、笃实的学风、科学的治学方法和朴素的生活影响了清华学子,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方面的专家学者,被时人称为“教授的教授”。民国年间,名动天下的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都是谁?梁启超梁启超(1873年—1929年),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派”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巨人。梁启超先生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当时,学术界公认“章太炎为南方学术界的泰山,梁启超为北方学术界的北斗。”陈寅恪(1890年—1969年),留洋十六载,于哈佛、柏林等欧美名校转学过很多次,没有拿回来一张博士文凭,却在年仅35岁成为世人公认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是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民国年间,名动天下的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都是谁?赵元任赵元任(1892年—1982年),原籍江苏武进(今常州)。191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赵元任回国后即在清华大学教授数学、物理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乐调和西洋音乐欣赏等课程。在“四大导师”之中,只有赵元任一人获得美国博士学位,还是毕业于哈佛大学。而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格三人,都不是高学历,有的甚至连学士学位也没有。这种现象,使清华大学多了一条被后世广为称道的鲜明特点:即重视真才实学,不慕虚名,不轻信文凭。这四大导师学贯中西文化,倡导教育和学术独立。清华国学研究院正是在这几位国学大师的影响下,很快成为了民国年间“大师时代”的开端,开创出一股研究国学的新风气,成为清华大学学术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


北大清华都有哪些著名经济学教授啊?

北大:
单忠东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
高西庆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公司法 证券法
何小锋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投资银行学 国际投资学
胡 坚 女 教授 经济学院 投资学与资本市场 亚洲金融市场
李庆云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国际金融
李心愉 女 教授 经济学院 公司财务 应用经济统计
刘 力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证券市场与金融工程
孙祁祥 女 教授 经济学院 保险学与金融理论 宏观经济理论
萧灼基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经济发展战略 金融市场
徐信忠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证券市场与金融工程 财务管理
姚长辉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固定收益证券 货币银行
于鸿君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金融制度变迁与绩效 国际金融管理与国际金融市场
周春生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 金融工程
曹凤岐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货币金融管理 证券市场
陈 平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学复杂动力学 金融工程及其应用
王大树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金融学 财政学
黄桂田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产业组织及企业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及制度变迁
刘 伟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比较经济体制 转型经济研究
卢 锋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粮食及农业政策、 应用经济学
孙蚌珠 女 教授 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 当代中国经济
吴敬琏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比较经济制度分析
吴树青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邓小平经济思想
叶静怡 女 教授 经济学院 发展经济学 东亚经济研究
章 政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农业经济政策 环境经济与信用经济
陈德华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社会主义经济 理论
李顺荣 女 教授 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代中国经济问题
雎国余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外经济体制比较研究
郑学益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
晏智杰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西方经济学及历史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萧国亮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明清近代经济史
周其仁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新制度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樊 刚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思想史
胡大源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计量学 福利经济学
李绍荣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现代经济分析理论 市场与经济增长理论
刘文忻 女 教授 经济学院 西方经济学
平新乔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微观经济学及其应用 产业组织理论
宋国青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国际金融
汪丁丁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
王志伟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西方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易 纲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货币银行学 国际金融
海 闻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国际贸易
王跃生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 比较经济研究
萧 琛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美国信息经济 网络经济学
林毅夫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制度与变迁理论 产业与金融发展
姚 洋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农村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 制度变迁
曾 毅 男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人口经济学 市场经济与人口分析
赵耀辉 女 教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劳动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龚六堂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宏观经济学 公共财政
厉以宁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国民经济管理理论
王 益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金融学 管理学
王梦奎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国民经济管理
高程德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与经济运行 企业管理
高尚全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中国经济改革
李善同 女 研究员 光华管理学院 发展战略,区域经济 经济数学模型
秦宛顺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邹恒甫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公共财政 动态经济学
李国平 男 教授 政府管理学院 经济地理学 城市与区域规划
杨开忠 男 教授 政府管理学院 城市与区域经济 发展规划与旅游规划
林双林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公共经济学 中国财政
刘民权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财政学
王大树 男 教授 经济学院
张来武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博弈论
张维迎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企业理论 产权与公司治理 Y N
朱善利 男 教授 光华管理学院 企业融资与企业治理 Y N

清华:
在岗博士生导师名单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姓名
出生日期
批准(或确认)博导时间

0201
理论经济学(一级)
吴 栋
44.04
99.04



魏 杰
52.09
1993

0202
应用经济学(一级)
张金水
46.05
98.05



宋逢明
46.07
98.05



李子奈
46.11
95.02



周小川
48.01
98.05



陈秉正
57.04
06.05



武康平
60.09
00.03



白重恩
63.10
04.09



李稻葵
63.12
04.09



朱武祥
65.05
03.09



宁向东
65.05
06.09



廖 理
66.05
05.09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
赵纯均
41.09
93.10



蓝伯雄
50.03
01.03



刘丽文
55.04
00.03



陈国青
56.10
99.04



陈 剑
62.04
96.07



黄京华
63.07
06.09

1202
工商管理(一级)
张 德
41.08
98.05



姜彦福
43.12
96.07



李志文
44.09
00.03



王以华
46.02
03.09



陈小悦
47.01
98.05



吴贵生
47.01
95.02



仝允桓
50.11
01.03



赵 平
54.04
99.04



雷家骕
55.08
02.04



于增彪
55.09
00.03



金占明
55.09
04.09



张为国
57.01
01.03



夏冬林
61.01
99.04



高 建
62.09
06.09



陈 晓
63.09
04.09



陈国权
67.12
03.09



谢德仁
72.01
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