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非命

时间:2024-03-03 11:12:26 编辑:阿旭

墨子说的非乐,天志,明鬼,非命是什么意思?'

释义如下:非乐: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天志: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非命:否认天命对人事的支配和影响,认为一个人富贵贫贱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努力或不努力的结果。明鬼: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扩展资料:墨子的教育思想:墨子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于人性形成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了著名的“素丝说”,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以素丝和染丝为喻,形象地说明环境、教育对人性形成的重要性。所以,他强调“染不可不慎也”。从“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触发,墨子主张以“兼士”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通过他们去实现贤人政治。兼士应该具有知识技能、思维论辩和高尚道德三项要求。其中道德高尚尤为重要。唯有如此,兼士才能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不分彼此、亲疏、贵贱和贫富,对所有人都能做到“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在教育内容方面,墨子除了主张进行政治和道德教育、文史知识教育之外,还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前者包括生产和军事科学技术知识教育以及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目的在于训练和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与人进行论辩,说服别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儒家主张“六艺”教育相比,这是墨子在教育内容方面的一个重要创造。在教育原则和方法上,墨子不赞同儒家“拱己以待”的方法,而是提倡“虽不叩必鸣”,应该积极主动地去说教。也不满意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方法,而是强调“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今天的教育方法与古代不同,必须重在创造。他重视实践在教育中的作用,认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他还注意到施教过程中应顾及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他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明确提出量力而行原则的教育家。与儒家教育异趣的墨子教育思想,包含了许多合理的内容,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墨子的思想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是什么意思

“兼爱”就是不分等级、不分亲疏的爱天下所有人。“非攻”就是反对侵略战争,坚持正义战争。“尚贤”的意思就是崇尚贤良的人才。“尚同”的意思就是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节用”的意思就是崇尚节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葬”的意思就是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非乐”的意思就是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天志”的意思就是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明鬼”的意思就是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非命”的意思就是否认天命对人事的支配和影响,认为一个人富贵贫贱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努力或不努力的结果。墨子名翟,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出生于今山东省滕州市,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出身低贱,一生中除著书立说和教授门徒外,还参加过一些政治活动。墨子有著作传世,较能代表墨子学说和思想的有《尚贤》、《兼爱》、《非攻》。学说思想主要包括: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贤,节用,生活上奉行“以自苦为极”。墨家在战国时是一个重要的学派,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说的非乐,天志,明鬼,非命是什么意思?

释义如下:天志: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非乐: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非命:否认天命对人事的支配和影响,认为一个人富贵贫贱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努力或不努力的结果。明鬼: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扩展资料:墨子的学说思想共包括以下几点:1、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2、天志明鬼。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3、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墨子的思想

墨子的非命思想,非命是什么意思

 在墨子的“非命”说中,反对儒家所宣称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命定论,否认天命对人事的支配和影响,认为一个人富贵贫贱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努力或不努力的结果;国家的治乱,也不是命定的,而是君主努力或不努力的结果。所以墨子认为真正能够决定国家命运或个人命运的,是主观的“力”。墨子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进取,而不是依靠上天的恩赐,平民也可以改变自己命运,这就是强调人为力量的重要性,反对坐享其成的消极思想。
  墨子提出“非命”的目的,是倡导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哲学,希望人们不要坐等命运的支配,从“天命”的压迫下解放出来,“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让人们发现并运用自身的力量,自主自立,掌握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