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历史简介”
井冈山在东汉年间已开始有人居住。秦朝设郡县制时,为九江郡庐陵县的属地。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年间,为庐陵郡西昌、遂兴两县分治。1927年10月-1939年2月间,湘赣边界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态势,井冈山境内曾设“(永)新遂(川)边陲特别区”,直属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领导。195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井冈山管理局”,属江西省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为“井冈山市”,景区划归井冈山市管辖。扩展资料:景点介绍1、五指峰五指峰位于茨坪西南面六公里处,因峰峦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合,海拔1438米。五指峰峰峦由东南向西北伸延,绵亘数十公里,杳无人迹,人只能站在隔岸的“观景台”上远望,已列为自然保护区。两边巨峰对峙,中间一条深谷,谷底为龙庆河,即井冈山河。2、金蟾望月走进江西井冈山杜鹃山景区(即改名前的笔架山)里,在一片杜鹃密林处,有几块巨石,前后斜立,形态酷似黑框金蟾,日夜抬头望天,人们称其为“金蟾望月”石,是笔架山美景之一。在“金蟾望月”石的对面生长着一丛丛高山杜鹃林。3、大小五井井冈山有五井,指五个位于群山环绕、宛若井状的山间盆地村庄,即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大井是其中最大的村庄,是当年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地之一。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率领部队上井冈山首次抵达大井,此后这里便成为红军常驻之地,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多次在这里部署战斗,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军事“进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井冈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的斗争简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作背景井冈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军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在攻打长沙遭遇严重挫折后,起义部队决定南下,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农村区域转移,10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斗争》一文是毛泽东1928年11月给中共中央的报告。文章分为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割据地区现势、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割据地区问题共八个方面。
井冈山红色旅游介绍,急急急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解放前,井冈山没有独立的行政建制,是一个“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偏僻小山村;解放后,井冈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于1950年在茨坪设立了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撤县设市,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2005年7月成立井冈山管理局。全市现辖21个乡镇场和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4.97万人,总面积1297.5平方公里。
陆定一同志说:“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这是对井冈山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井冈山既具有辉煌的历史,又有绚丽的自然风光,革命的人文景观与优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是一个集观光旅游、传统教育于一体的理想旅游避暑胜地,先后获得“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2001年1月又跨入了“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的行列。
井冈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2度,一月份为最冷月,平均温度3.2度,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仅为23.9度,极端最高温度也只有34.8度;年平均降雨量1856.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213天,年平均日照1511小时,平均雾日96天。茨坪因海拔高度和四面环山的地形影响,具有冬长、夏短、秋早、春来晚的特点。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井冈山地区包括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的酃县、茶陵等县,周围五百余里。
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峻。1927年秋,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因而井冈山被称为“革命摇篮”。山中现存有30多处革命遗址,其中属国家级保护的遗址有10处。
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4%,景区内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其中珍稀树种30多种,稀有动物20多种。由于动物资源丰富,1981年国家在井冈山设立了面积达16.6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1982年,井冈山又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井冈山旅游景点
两天的行程如果是指在景点参观的话是够了的,你可以第一天的早上看看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和茨坪毛泽东旧居,然后下午就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最好三点到,因为这时有定时讲解,然后如果买了门票就可以在博物馆门口坐观光车到五指峰去看,然后第二天龙潭(一上午)—小井—黄洋界—大井;如果没有买票,我建议你第二天晚点起来去笔架山看看~晚上可以出来看看夜景,逛逛天街~
井冈山的门票目前为止没有单卖的,只有套票,包括了井冈山所有景点,全票是156+70,70元是公交费,那其他车,不管是的士,还是自己包车的都不能进景区的,那前面讲的笔架山外面的车是可以到得,因为这个景点是私人的!
如果时间不多的话,最经济的就是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还有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是免费的~同时又都在茨坪--旅游中心所在地,然后在到汽车站做车在行洲下,路费就几块钱,参观笔架山景区,那这样红色绿色景点就都有了~
http://www.jgstour.com/这是井冈山旅游官方网站,如果对景点需要一些了解,可以看看这里面~
跟团的话中青旅吧,不跟团导游也是可以随时请的到的,在井冈山旅游服务中心那里,大概请一个是200左右~
来这边如果是看杜鹃花的话是4月底五月初的样子,然后如果是避暑的话7-8月份~
井冈山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井冈山境内平均海拔达381.5米,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高峰---江西坳海拔1841米。井冈山(Jinggangshan)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红色旅游景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该景区地处湘东赣西边界,南岭北支、罗霄山脉中段。泰井高速、吉井铁路、江西321省道可直达。距吉安市中心城区吉州区约130公里,距井冈山市新城区(红星街道)35公里。是集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高山田园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2015年7月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井冈山-北武夷山(武夷山拓展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井冈山市位于北纬26.34°,东经114.10°之间,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江西省西南部,东邻泰和县,北接永新县,南临遂川县,西接湖南省茶陵县、炎陵县。自然资源折叠森林资源据专家考证,井冈山是亚热带植物原生地之一,具有全球同纬度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次原始森林7000公顷,还有一片被联合国国环境保护组织誉为全世界仅有的常绿阔叶林。井冈山境内有植物3800余种,其中高等植物2500余种,列入国家级保护的野生植物23朴,省级保护的78种,代表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白豆杉、伯栎树、银杏、香果树、半枫荷、观光木等。此外还有很多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植物,如:兰花、石蒜、杜鹃类、深山含笑、乐昌含笑、红润楠、槭树类等等。截至2005年,井冈山有山林面积189.7万亩,其中用材林70.2万亩,经济林10.7万亩,竹林16.2万亩,其它特用林10.5万亩、防护林32.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614.6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2551.8万余根。[4]折叠生物资源井冈山植物、动物区系复杂,区系成分繁多,生物资源丰富。距今约6000万年前遗留下来的,比较古老而又完整的新生代第三纪型森林生态系统,已查明有高等植物280科800余属3400余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的植物有10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的有38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67种,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23种。在中国特有种子植物460种中,井冈山特有种子植物20种,还有列入省级保护的78种。井冈山市已查明脊椎动物有307种,其中哺乳类42种,鸟类162种,爬行类41种,两栖类29种,鱼类35种。昆虫类种类达21000种,区内分布有多种珍稀濒危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有1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有17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37种,在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38种中,井冈山有特有动物25种。代表动物有黄腹角雉、猴面鹰、藏酋猴、水鹿、穿山甲、乌梢蛇、百花蜥、水鲵(娃娃鱼)、虎纹蛙、棘胸蛙等等。折叠水利资源井冈山市流域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6条,干支流总长222.3千米,市内主要河流有龙江、郑溪、拿山河、行洲河、大旺水,属赣江水系,有井冈冲、罗浮、灵坑、仙口、乔林5座水库。水资源总量为11.58亿立方米,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达9.3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储量均为3.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2.25亿立方米。井冈山市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3.2万千瓦,可供开发量11.2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84.8%,至2009年已开发利用8.2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73.4%。折叠土地资源1994年,井冈山市、宁冈县土地资源,分别为66657.0公顷和63095.9公顷,耕地为3877.5公顷和6291.2公顷,林地为59070.0公顷和50982.4公顷;园地337.8公顷和254.3公顷;未利用地为893.0公顷和2246.5公顷。县市合并后,土地总计12.975万公顷,耕地8165公顷,林地109720.9公顷,园地696.9公顷。2010年,土地总面积12.975万公顷,耕地面积9166.38公顷,园地面积739.01公顷,林地面积10.966万公顷。井冈山划定生态公益林地4.97万公顷(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地4.21万公顷)。折叠矿产资源截至2013年,据地质勘测资料和群众报矿,井冈山市有瓷土、稀土、砂(岩)金、铀、钨、锡、铝、锌、镁、铜、硫铁、萤石、石墨、水晶、石棉、花岗岩、铌钽矿等10余个矿种,其中瓷土矿、稀土矿储量丰富,为两大优势矿种,其他均以小型矿点出现。七里船、西眉山一带,下庄至行洲一带的山岭中,发现的铌钽矿,在江西省尚属首次。井冈山的瓷土主要分布在东上乡的高凉寨,荷花乡的大庙、大仓,葛田乡的下古田等地。总储量为2500万吨。稀土主要分布于大塘、下古田、东上、龙市、睦村等地。据初步探明储量约为1200吨,其中大塘矿区储量415吨,下古田矿区309吨,龙市矿区173吨,东上矿区176.6吨,睦村矿区85.6吨。钨主要分布于东上乡泥湖、七里船、白石坳一带,含钨矿体8条,矿脉走长约3710米,平均为463.7米,脉幅平均1.68米,总厚度12.93米,矿体为石黄脉型。下七、长坪储量约3万余吨,纯度达65%。葛田乡有萤石矿,荷花乡有葛藤窝、樟树坡2个砂金矿点,东源水河床及两岩也有发现。在锡坪、桐木岭和白银湖地域查明有金、银、硫磺。拿山乡岩前村有石灰岩。长坪、拿山、东上有大理石。煤铁主要分布在拿山、厦坪、盆地的周边低山丘陵地层之中。添加资料大。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背景和重大历史意义及启示是什么?
1、历史背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毅然改变原定部署,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2、历史意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这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意义是无法估量的。如果没有井冈山这块革命根据地的接应,则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以及后来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部队,都很难立足。3、启示: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正确道路。扩展资料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宁冈,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介于湖南酃县和江西宁冈、遂川、永新四县之交,总面积约四千平方公里。大革命时期,这几个县都建立了党的组织和农民自卫军,群众基础比较好;山由的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庄,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这里离中心城市较远,交通不便,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这里过去长期有"山大王",现有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式的农民武装,各有一百五六十人、六十支枪。王佐部驻在山上的茨坪和大小五井等处,袁文才部驻在井冈山北麓的宁冈茅坪,互相配合,互相呼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斗争树立了榜样,成为中国革命走上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的开端。在总结茶陵战斗经验时,毛泽东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三大任务是: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三大纪律是: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打土豪要归公。与此同时,重建了宁冈、永新县委,恢复了莲花、酃县党的组织活动。一九二八年一月,部队占领遂川,建立了党的县委和县工农兵政府,以及暴动队、赤卫队、农民协会、工会等群众组织。 在遂川,毛泽东对部队提出了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经过三个多月的游击战争,井冈山区和宁冈、永新、遂川、茶陵、酃县靠近井冈山的地区,都为工农革命军所控制。袁文才、王佐领导的两支地方武装,经过团结改造,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2团。二月,工农革命军攻占新城,于二十一日在砻市成立了宁冈县工宵兵政府。至此,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建成。毛泽东点燃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在革命转入低潮的形势下,重新聚集革命力量,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照亮了胜利前进的航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政权的建设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毅然改变原定部署,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
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政权和赤卫队。与此同时,经过团结、教育、改造工作,将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编入工农革命军。至1928年2月底,包括宁冈全县,遂川西北部,永新、酃县、茶陵等县部分地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建成。4月,朱德、陈毅率领工农革命军由湘南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红军第4军。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5月,组成了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别委员会;接着成立了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红军在赤卫队和人民群众配合下,接连打破了江西国民党军的多次“进剿”。至6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宁冈、永新、莲花3个县,和遂川、酃县、吉安、安福等县的部分地区。之后,又打破了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两次“会剿”。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同红4军会师。此后,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根据地不断扩大。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挺进后,留下一部红军坚持井冈山的斗争。
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包括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的酃县、茶陵等县,周围五百余里。这里的有利条件是:远离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还可利用两省敌人既要互相争夺地盘又要各自保存实力的矛盾;党和群众的条件较好,大革命时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党和革命的影响仍然存在,还保存着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地势险要,幅员广大,有游击战争的回旋余地;自给自足的地方农业经济,具有为红军初期发展提供给养的经济力。这个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这里开展游击战争,可以影响湘赣两省乃至于湖北。因此井冈山雕塑园,在这里建立根据地,既有利于红军的生存和发展,又有利于推动全国革命走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