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卡的 d-lux5,D-LUX4,D-LUX3 请教3款的不同!哪个好
听描述的话完全是门外汉了,因此下面的实话实说是否中听是心中无数的,俺只能尽力做到立场公允,设身处地。先说说345。D-LUX3、4、5,分别对应松下的lx2、3、5,两者在外型、技术参数方面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大部分零件可以互换,直接可见的区别仅仅在于商标。虽然在用料做工、固件、画质方面的些微差异往往引起纷争,但以俺的观点仅凭这些几可忽略的差距是不足以支持两者相差将近一倍的售价的,能够解释的唯有品牌。而必须要知道的是,这两系的产品全部是由松下公司在日本国内生产,至多是流水线的不同。对于它们的选择,无忌论坛上有句评论俺认为颇有代表性:徕卡机主认为徕卡的机器好, 松下机主认为两者一样。个中意味自己体会吧。另,仅从售价上就可以知道,345和235是升级产品系,所以新款的5肯定要优于前代基本无疑问。之后是富士。x100可以说是继承了胶片旁轴精神(什么是旁轴自己百度吧,非三言两语可说清)而诞生的新一代产品,无论造型和使用感受都可以说走的是复古路线,画质则是单反级别。由于其定焦不可换镜头的特性,更适于人文纪实的35mm等效焦距,加之体形、使用习惯等因素,俺认为这不是面向普通爱好者的一款产品,而至少是摄影发烧友级别;而即便是发烧友,俺也更为推荐其后续即X-Pro1可更换镜头的数码旁轴,当然其价位目前超过1万(不包括镜头)已接近全幅数码单反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至于X10,无论对外如何宣传,其实质仍然是顶级DC即旗舰卡片,与X100是完全两个概念的产品,而与上面的LUX和LX同属一个范畴。从造型上看,富士在复古这一点上做得更纯粹一点;对比参数的话,俺觉得X10应该要优胜一些,不过操作上看来相对要复杂一点,同样需要个人取舍。题外。看描述似乎lz觉得微单的画质不好,这想必是受到了某些误导,因为无可争议的事实是,再顶级的DC,其画质也是明显不如入门级单反以及松下GF、奥林巴斯EP、索尼NEX这些微单新贵们的——是的,哪怕莱卡也一样——它们的优势仅仅在于更便携一点。微单与入门单反价格相近不是没有道理的,它们确实才各擅胜场。这么说吧,如果俺为女友(如果领导允许的话)选一款随身机,俺会选择GF2或者EP3,综合来看它们更好些。如果仅从拉风的角度考虑,莱卡诚然不错,不过应该指出的是上面所说的莱卡既然根苗不正,那么在不同的圈子里评价是会有不同的。。以俺的体会,目前最拉风的机器大概应属旁轴系或准旁轴系,也就是拿着X100之类在外面才是最让人吃不准的,须知现在真正较为低调的莱卡发烧友乐道的是微单上套老镜头;但对爱好者来说,机器总是以顺手为好——拉风有风险,入手应谨慎。废话了一通。如果非要在提供的型号中挑选,那俺的意见是X10,性价比造型皆可。至于价格,简单的办法是在香港价格网上查询后换算,基本相去不远。谨供参考。
适合徕卡X1 和 D-LUX 5 的UV镜或者保护镜。
uv=紫外线滤镜,原本意义是在于防止紫外线使胶片感光造成成像效果与眼见不符。
在数码上紫外线对ccd和cmos都基本没有影响(红外线才有,由机身内的低通滤镜解决了)。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数码上不需要uv镜。
习惯在镜头前套个uv镜是那些不太爱惜自己相机的,或者粗心大意的,或者需要在极端条件下使用镜头的(比如雨林沙漠等地)才需要的。还有就是镜头口径大且镜片容易污损的需要。所以对于两个小dc,只要lz爱惜得好,不经常用手指头捅镜片就不需要uv镜。
去买个气吹再买瓶镜头水和镜头布才是硬道理。气吹就买最便宜的就行,没有本质区别。镜头水推荐买蔡司/柯达/天芬这三个厂的(别嫌贵,蔡司一瓶一百出头足够你用三五年,不会过期),其他都是垃圾,可能对镜头镀膜产生腐蚀,镜头布就马田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