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梁亮胜

时间:2024-03-05 06:46:31 编辑:阿旭

梁亮胜的个人简介

姓名:梁亮胜祖籍:广东梅州出生日期:1955年学历:博士/本科职务:香港丝宝集团董事长兼行政总裁。主要公司:丝宝集团公司总部:湖北武汉财富:70亿元第一次上市:没有主要行业:洗发水,女性健康用品,化妆品 资产:17亿美元。中国400富人榜:第46名社会兼职:担任全国侨联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湖北省政协常委等多项社会职务。爱好:中国文化及文学艺术最喜欢做的事:读书和思考最欣赏的名言:“既然世界上有100分,99分也包含失败。”

梁亮胜的创业历程

丝宝集团看起来也像一个“神话”。一个没有任何权势与财富背景的人,把它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为拥有十几家公司、上万职工、年产值22个亿、完税1.9个亿的国际性大集团公司,只用了短短不到12年时间。其发展过程似乎也很顺利,少有什么大的波折。其间,其产值以年增幅100%的速度快速成长,有些年份甚至达到200%。它的某些品牌,如“舒蕾”,在市场份额方面,已经能跟世界日化业的“巨无霸”美国宝洁公司抗衡。其独特的创业历程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与其产品在市场上咄咄逼人的态势相比,这个公司及其领导人却很低调,很少在媒体上见到他们的报道。其在大众传媒上的产品广告,也是最近两年才开始多起来。 资本的发展有个原始积累时期,这是资本发展的一个非常时期,在世界范围来说都是这样。但是,从梁亮胜接受过的少有的几次采访和丝宝人的介绍来看,他更强调的是早期生活给他精神上的积累对他后来成功的影响。他强调最多的有这样三个方面:吃苦、学习和沟通(政治思想工作),另外,还有就是永不满足现状的天性。这家集团公司实际上是一家港资公司。但是由于其老板梁亮胜的内地背景,以及这个集团公司主要是在内地发展起来的事实,使人们常常在不经意间把它看做了内地企业。梁亮胜与他的同时代的人有着相似的经历,上过山下过乡干过“革命”,当过工人,还做过基层共青团的领导。但是与许多成功者一样,与许多普通人不同,他从这些经历中得出了不同于常人的人生感悟,这使他走上了一条不同于常人的路。虽然梁亮胜的祖父祖母都是印尼华侨,但父母却都是生活在新中国,都是国有企业的基层干部。他的家庭背景,特别是他的母亲,培养了他争强好胜的上进心,老想做得比人家更好,要给他妈妈争气。他后来总结他的这段生活对他的影响时认为,那段生活给他补了艰苦劳动的一分。那时他是矿山里面的无名矿工,一个小青年,没有任何背景,不可能有任何照顾;其次,他的身体不壮,可工作是强体力劳动,一天到晚腰都直不起来。那是个硫铁矿,用来提炼硫磺的,硫是发热的,很热很热,一进到矿井必须把衣服全部脱光,只穿着个裤衩和双雨鞋。一个班做下来,差不多半雨鞋是汗,一走路整个雨鞋“哗哗”直响。但他从不叫苦,天天抢重活干。由于他能吃苦,并不断地动脑筋,要把事情做到最佳、最好,他就从一名井下矿工变为一名摄影师。 终端营销策略这条特殊的路,就是被丝宝人运用得烂熟的终端营销策略。在市场营销上,丝宝又给那些想创业的人怎么样绕开大公司的优势、发挥自己特长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实际上,丝宝公司在营销上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终端营销的工作。梁亮胜认为这是他们营销工作一贯的特色。丝宝最初直接和国有批发站合作,运用的是其他人没有的模式,别的企业是把商品给了批发站就不管了,剩下的是批发站的事;而丝宝把货给了批发站去批发后,还亲自去做市场、搞宣传,帮批发站去卖商品。梁亮胜认为,“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丝宝每年以翻番的速度飞跃发展,除了天时、人和,与武汉这个地利也分不开,还与我们首创的这种国有批发加私营终端促销的特殊营销方式分不开。”事实证明,这种首创的国有批发加私营终端促销的特殊营销方式,也在丝宝初期起到了关键作用。始终盯住销售终端,同样是舒蕾后来能够傲视群雄的重要法宝。舒蕾的终端促销曾被《中国经营报》做过典型报道。应该说,丝宝选择终端既是明智之举,也是无奈之为。丝宝集团从一开始就必须与宝洁正面相遇,因为洗发水的主要消费群还是在城市,而这一领域正是宝洁重兵所陈。作为一种策略,丝宝找到了宝洁的软肋所在,它并没有像一般的品牌推广一样从高端的广告做起,他们选择了地面战,从卖场做起。这就绕开了当时宝洁重兵把守的“关口”,避免与宝洁这个强大的对手正面冲突——从对手忽视的地方开始做起。不仅仅是这样的气魄,丝宝在卖场上的功夫下得可谓是到了家。在大中城市的很多商场里,如果你注意一下就会发现,舒蕾洗发水总是占据着最好的位置:与顾客身高差不多的那一层货架,顾客先看到的就是舒蕾。当然,这些小小的细节都不是随意偶得的,丝宝集团在其中下得功夫可见一斑。舒蕾的质量保证了不少回头客。当别人还在电视广告上短兵相接时,舒蕾在终端一步步抓住了消费者,用这种全方位、全包围、持续性的“野蛮”掠夺开始壮大和崛起。舒蕾在2000年坐上了宝洁重兵设防的城市洗发水市场的第二把交椅。以舒蕾为先锋,丝宝集团开始突破宝洁对中国日化市场的垄断,接着又推出了一系列品牌,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到2001年,丝宝集团的年产值达到了22个亿。 独特的管理思想1999年出版的梁亮胜的《梅花与剑》,是他管理经验的一个集中总结。从书中可以看出,早期在内地的工作和后来的学习,对他的影响很大。有人认为,家族式管理是东方的私营企业摆脱不掉的一大特色。但是,除了初期梁亮胜的内弟,伴随着丝宝集团的创立和成长的都是些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他内弟在丝宝创立后不久就离开了,所以,丝宝集团没有一点家族式色彩。但是,它也与西方现代企业制度不同。因此,丝宝的管理方式有浓厚的丝宝特色。对这一点,梁亮胜非常得意。《梅花与剑》一书中,他说他很欣赏一句名言:“既然世界上有一百分,九十九分也包含失败。”并说,他的企业就是要善于在九十九分上补上那最后的一分——在中国企业先进经验上再补上现代企业文化的一分。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对他的管理心得做了一个简明而经典的解说。他说,他的经验就是“全力抓好人的思想沟通,抓好队伍建设。这是我在国企里补分学到的。我当过团委书记,搞过工会,还在化工系统里面的各个工厂去搞社教、搞宣传,所以,我对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操作模式都比较熟,而且知道传统国企的思想工作方法的利弊所在,如何进行补分改良。有些香港朋友、海外的朋友在内地办企业,常常说很困难,因为他们完全搬用了外国的那种管理模式,失去了中国的特色,不懂中国毕竟有一种中国文化背景,中国人有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性格,如果全部照搬外边的东西,缺少中国人所要的那种民族性、人性的传统,如中国人讲朋友、讲感情、讲义气之类的东西,就会格格不入。而国企里的思想工作传统,是含有许多中国文化传统的。只有在承认这一点上补充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才可能在中国内地办好企业。”梁亮胜认为他的领导艺术是从国企借鉴来的。国企最值得借鉴的就是做“思想工作。”可惜,现在一些国有企业忘掉了自己的这一优势。但是,在这一借鉴过程中,他也进行了补分,加入了现代行为科学的思想。他把他的政治思想工作叫做“沟通”。以前的“政治思想工作”有时带一种强迫性,而丝宝的“沟通工作”是一种平等交流,心灵倾诉,使人心服,心灵感动。梁亮胜认为这样的沟通,才能建设队伍。丝宝有个“队伍建设办”,它相当于大型国企的组织部,梁亮胜亲自任主任。“队伍建设办”的第一任务是加强思想工作。丝宝创办了对开4版的《丝宝风》,后来又在企业内部网上开设了留言板,作为员工心灵沟通的一个固定园地。在梁亮胜的补分哲学中还非常重视个性的兼容,他叫做性格补分。他在他的企业里,非常重视管理人员和职工个性的充分发展,但他同时也要求他们能兼容他人的个性,注意听取他人的意见,向他人学习,他自己在企业里也是这么做的。可能正是由于他和他的企业具有的这种包容性,使丝宝具有了很大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梁亮胜所谓的补分哲学,实质上就是一种追求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这应该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和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备的基本素质。不过,梁亮胜对成功有他另一种看法,他可能不承认他现在就可以“功成名退”了。他说:“真正达到100分的圆满事物几乎是没有的,所以,我们的任何成功也只是99分,永远需要补分、补分、再补分。”

梁亮胜的人物评价

他饮水思源,为了回报祖国对他的培养,他在湖北兴办丝宝中学、小学,设立教育奖学金,捐巨资救灾,建立科研基地,对促进湖北省经济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2001年他捐款200万元给母校梅州市梅县区松口中学建成秀兰教学大楼,改善松中的教学环境;2002年2月,他捐资1200万元建设梅州市区秀兰大桥,对缓解梅城的交通压力起了巨大作用。2002年8月19日,梁亮胜先生又捐资1000万元,为梅州市人民医院秀兰大楼奠基举行庆典活动。2006年8月,梁亮胜先生再次捐资1000万元,建设具有国际一流视听标准的梅州亮胜客家艺术中心,并于2008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梁亮胜先生的爱国爱乡的热诚行动和炽烈情怀,得到梅州市人民的高度赞扬。丝宝企业的成就,是作为汉民系的梅州客家人所富有的勤奋、开拓、勇于进取精神的具体体现,它像中原亮起的一颗明珠,为家乡人民带来荣誉和光彩。梁亮胜是国内率先推行终端战略和品牌战略的企业家之一,旗下的舒蕾、美涛、洁婷、风影等品牌均位于全国同类产品品牌排名前列,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其领导的丝宝集团已成为洗涤用品领域华人企业的中坚力量之一。“以人为本、德治仁化”是梁亮胜的管理思想。他有一句名言:“管理人,要管理心;领导人,更要领导魂”。

万涛的个人简介

学科专业:材料化学 最终毕业学校:日本国立冈山大学理学院材料化学专业。 2004-2005年,日本东京电机大学先端技术研究所访问学者。 工作单位: 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 实验室:逸夫楼九楼办公室 研究方向: 1、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2、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 3、药物控释材料及药物释放的分析研究。 近五年来主要在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物医用纳米磷灰石的掺杂与改性研究,参与; 2.武汉理工大学重点科学研究基金:靶向药物控释载体的制备及控释机理研究,主持; 3.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生物医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开发”,主要参与; 4.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口腔颌面骨修复材料PDLLA/HA复合骨板的制备和应用研究”,主要参与; 5.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医用聚D,L乳酸/磷灰石多组分复合材料固定件产业化中试生产线的建立和研究”,主要参与。 获奖成果: 1.2004年 “生物可吸收PDLLA/HA骨内固定件的制备技术及应用” 获湖北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三。 2.2004年 “生物可吸收PDLLA/HA骨内固定件的研究及应用”获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和中国硅酸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3.2005年12月获由湖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梁亮胜侨界科技奖励基金理事会联合颁发的湖北省第七次“梁亮胜侨界科技奖励基金”二等奖。

成功的第一要义是什么?

理性,成功投资第一要义 主动地进行理性决策,进行理性训练。意味着在投资时,对所投资的公司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对事实和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依据基本的逻辑进行推理,获得确切的结论,严格根据结论进行买卖 成功投资者最重要的品性是什么呢?很多人会说是善于选时和选股,善于判断大势,但是从投资大师们的经验看来,理性和基于理性的耐心才是成功投资的基石和秘诀。 但是,理性投资并不容易,不然大家就都是成功的投资者了。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难以理性投资有人性的原因还有中国文化的原因。 从人性角度来说,虽然从人类诞生到现在进化了一万多年,但是人类遇到强大的外部刺激时,其直接的情绪反应跟我们一万多年前的祖先没有多大区别。要战胜这种本能的情绪反应很不容易,这就要求助于理性。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理性没有受到训练,往往在强大的情绪控制下,甘拜下风,被情绪击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中国是一个文人文化很发达的国家,历史上的名人很多是文学家和诗人,世人对他们赞誉有加达致崇拜的程度。这些文人舞文弄墨,情感飞扬,多是情感发达、想象力丰富之人,悠久的文人传统导致中国人欣赏情感丰富的人物,而对理性很少像情感和想象那样痴迷。这样的民族性格,使得普通人在做决定时,多依据情感,少诉诸理性。在投资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赌性十足,想象力丰富,而理性不足。 中国人讲究仁义道德,“仁”为根本,美国华裔学者孙隆基说,“仁”是“人”字旁一个“二”字,也就是说,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对任何一方下定义,在传统中国,这类“二人”的对应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个对“人”的定义,到了现代,就被扩充为社群与集体的关系。这种文化,个人的责任融入群体,只见集体责任,不显个人义务,容易陷入羊群效应和群体迷狂,而更少基于个人责任的理性。同时,中国古代很长时期是专制政体,国家代替个人担当所有责任,剥夺个人权利,个人在这种政体中难以通过主动的理性选择来为自己的利益做决定,结果就是个人如果在决策中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其责任都可以推给国家,既然不用负责任,在做决策时自然不用理性。 要想在中国股市做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不可不意识到人性本身的弱点和自身文化的缺陷。主动地进行理性决策,进行理性训练。那意味着在投资时,对所投资的公司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对事实和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依据基本的逻辑进行推理,获得确切的结论。严格根据结论进行买卖,而不是凭主观想象和周围人群的情绪去投资。 有时候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理性。面对大盘上涨,不受市场狂热情绪的影响,依然坚守自己的立场,不因为市场情绪高涨而情绪化买进;面对当前大盘的大幅下跌,人都会有本能的恐慌性情绪反应。受情绪左右的人会在这个时候做出卖出的决定,把很好的公司股票以地板价卖掉。理性投资者要有意识地克服这种本能情绪,依然坚持原来的理性决定。如此多次训练自己,就会面对大盘涨跌不再受情绪左右,完全依据理性做投资决定。 我们很多人知道巴菲特善于寻找优秀公司,但是这种认识只对了一半。巴菲特投资的优势还有一半是理性的发达。那就是不管在何种形势下,以理性做决定,不会被一些恐慌事件所影响做出情绪性的决定。巴菲特有一句话很流行: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但得到这句话的真谛,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那是经过许多惊心动魄的事情之后,理性一次次被训练后才领悟到的真理。只有经过了足够的恐慌事件,当再次遇到突然袭击时,不会吓得丢盔弃甲,反而可能平静买进那些价有所值的公司股票。


梅州谁最有钱????

朱孟依,资产290亿元人民币
数据来源《2017胡润全球富豪榜》
十位梅州籍富豪如下:
1. 朱孟依,1959年生,梅州丰顺人,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资产290亿元人民币,全球排名445(较去年下降104位)

2. 缪寿良,1955年生,梅州五华人,深圳市富源集团董事长,资产240亿元人民币,全球排名562(较去年上升25位)

3. 叶澄海、廖清清夫妇

叶澄海,1943年生,梅州五华人,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夫妇资产215亿元人民币,全球排名642(较去年下降55位)

廖清清,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澄海妻子

4. 王华君、吴兰兰夫妇

王华君,1970年生,祖籍广东梅县,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夫妇资产150亿元人民币,全球排名1037(首次上榜)

吴兰兰,裕同科技董事长王华君妻子,裕同科技创始人,副董事长、副总裁

5. 刘志强、翟美卿夫妇

刘志强,1964年生,祖籍广东兴宁,香江集团董事局主席,夫妇资产135亿元人民币,全球排名1172(较去年下降265位)

翟美卿,1964年生,广东广州人,香江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志强妻子,香江集团总裁

6. 周国辉,1965年生,梅州五华人,深圳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资产115亿元人民币,全球排名1386(较去年下降146位)

7. 冯小华,1956年生,祖籍广东丰顺,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资产85亿元人民币,全球排名1802(较去年下降297位)

8. 梁亮胜,1951年生,祖籍广东梅县,香港丝宝集团董事长,资产75亿元人民币,全球排名1952(较去年下降132位)

9. 李彬兰,1962年生,梅州兴宁人,深圳新一佳超市总裁,资产70亿元人民币,全球排名2114(较去年下降294位)

10. 刘伟,1965年生,梅州大埔人,广州佳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资产70亿元人民币,全球排名2114(首次上榜)


  • 上一篇:梁靖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