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时间:2024-03-05 07:19:06 编辑:阿旭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到底好不好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学院还算可以。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1951年建校,具有64年办学历史。2003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一所公办性质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辽宁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学院隶属于辽宁省林业厅,是辽宁省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学院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青年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园地。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简介: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性质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为辽宁省林业学校,始建于1951年。2003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校地处沈阳市苏家屯区,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   学校是辽宁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首批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先后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被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高校创业教育示范校”。作为中国(北方)现代林业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全国文化育人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学校办学基础雄厚,总资产达8亿元。拥有国家重点实训基地3个,全国林业重点实训基地1个,辽宁省重点实训基地9个,校内实训基地及各类专业实验室和标本室有78个,其中生物技术(园艺)实训基地、家具设计与制造基地为国家级立项建设项目,校外实习基地132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616人,成人教育学生1235人。设有林学院、园林学院、木材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旅游学院、信息学院、人文学院、思政部、体育教学部等9个院(部)。   学校重视就业工作,通过订单培养,学校先后与圣象集团、科宝博洛尼家居用品(北京)有限公司、凯宾斯基酒店集团、希尔顿全球酒店集团、北京科瑞尔思科技有限公司等40余家知名企业进行联合办学,与首都国际机场、辽宁省林业优良苗木繁育中心、上海景域园林发展有限公司等30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每年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66年来,学校秉承“学生为本、人才强校、质量保障、突出特色、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建设“省级示范、行业一流、全国特色”高职院的“三步走”战略为引领,形成了“前校后场产学结合 育林树人”的办学特色。先后荣获 “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林业部先进学校”、“辽宁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林业类高职院校重点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招生专业   林业技术   林业信息技术与管理   工程测量技术   工程测量技术(工程测量与监理)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森林资源保护   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   园林技   园艺技术   园林工程技术   园林工程技术(园林规划设计)   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   风景园林设计   木材加工技术   家具设计与制造   数控技术   会展策划与管理   建筑室内设计   建筑工程技术   建设工程管理   工程造价   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艺术工程)   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动画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森林生态旅游   森林生态旅游(马术休闲骑乘)   旅游英语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西餐工艺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动漫制作技术   电子商务   软件技术   家政服务与管理   家政服务与管理(儿童服务与管理)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   社区管理与服务


教育,院校信息。

如果想学工科,建议去合肥工业大学。两所学校的综合排名相差不大,长安大学略靠前,其特色是公路、建筑方面比较强,两所学校都是国家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从城市和上学方便来说,位于西安的长安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相信自己的选择,不必纠结,以后还可以报考研究生呢,关键是入学后好好学习,加油!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林业教育是什么?

(forestry education)(范济洲)专门培养各种林业专业人才的教育事业。包括研究生教育、大学本科和专科教育、中等林业教育,以及各种方式的在职成人教育。世界林业教育林业教育最初包含在农业教育领域,以后随着林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逐步走向专门化。17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木材日益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林业已发展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需要培养经营管理林业生产的专业技术人才。德国于18世纪初,首先创办了林业技工学校,1763年在哈兹山建立了林务官学校,1787年在符来堡大学设立了林科。1816年德国又建立了塔兰特高等林业学校,凡志愿当森林官吏者,需在该校受4年以上高等林业教育,经考试合格者,授以林业工程师称号。俄国在1803年于彼得堡建立了林业学校,后来逐步发展为高等林业学院、系。美国1827年在哈佛大学设立了中等林业学校,1892年在耶鲁大学和康乃尔大学设立林学系,1907年在华盛顿大学设林学院。日本于1892年建立了东京山林学校,不久又在综合大学设立林科。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学和工业高度发达,林业教育不仅在规模上扩大、层次上发展(包括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大学教育及研究生教育等),而且学科领域上也有所拓宽(包括营林、森工、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养殖及林业经济等)。如欧洲现有独立的林学院或在大学和农学院设立的林学院、系达76所,并在一些院、系设立了硕士、博士学位。苏联现有152所林业职业和技工学校,74所中等林业专科学校,30所林学院、系,一些院、校设有副博士及博士学位。联邦德国在70年代新建立了两所自然风景保护学院,开设与林业有关的课程。美国有40多所中等林业学校,77所短期大学(学制1~2年),50多所林学院、系(70年代以来有的已改为森林资源学院或环境学院等),绝大多数院校设有可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教育。在日本除有79所中等林业学校外,还有24所大学设有林学科和林产科,并在一些综合大学里设置了大学院(即研究生院),可授予修士(即硕士)、博士学位。日本有林科的综合大学有东京、京都、北海道、九州等大学,在全日本各地都设有演习林(实习林场)。在拉丁美洲各国有中等林业学校52所,大专林业院校(系)53所。在非洲各国有30多个国家设有林业专科学校,有18个国家在大学农学院设有林学系。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也设有林学院、系。中国林业教育中国林业教育起步较晚。最初是在农科学堂内讲授林业课程,清宣统元年(1909年)京师大学堂才规划设置林学等课。清末设置的高等农林学堂共5所,包括设在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的两所农林学堂、设在江西南昌的高级农业学堂、山东济南的高等农林学堂及湖北武昌的高等农务学堂,招收普通中学毕业生,培养传播农林技术、经营公私农林产业的技术人员,并培养农林学堂师资及管理人员,学制3年。中等农业学堂的林科,学制2~3年,招收12~15岁高小毕业生,传授农林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毕业后择优派往各农事试验场,从事农林生产,如湖南长沙的农林学堂、广东省农林试验场附设的林业讲习所等。初级农业学堂的林科,附设在中等实业学堂及普通中学之内,招收初等小学毕业生,学制3年。以上称为“三级制”,是清代末年农林教育体制的重要部分。此外,还有一种农林小学堂,设在边远山区或牧区。1911年辛亥革命后,林业教育进一步普及和提高,但未独立成一个体系,仍然是和农业教育在一起。高等林业教育方面,全国共有4所大学,其中设置林科最早的是北京农业专门学校(1914年)和江苏南京私立金陵大学(1915年)。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随着农学院的增建和农业专门学校的升格,先后在北京农业大学(1923年)、广东大学农科(1925年)、中央大学农学院(1927年)、山东大学农学院(1926年)、浙江大学农学院(1929年)、四川大学农学院(1931年)、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34年)、安徽大学农学院(1934年)和东北大学农学院(1946年)分别设置了森林系或林学系。在抗日战争时期,上述大学有的停办,有的内迁。解放战争期间,未能得到发展。与此同时,解放区于1948年在华北大学农学院下设一所森林专科学校。中等林业教育是在甲、乙两种农业学校内设林科。1922年起甲种农业学校改为高级农林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4年;乙种农业学校改为初级农业学校,招收高小毕业生,修业3年。到1932年以后,才有单独林校的建立。有林校及设林科的农校共19所,分布在安徽、浙江、湖北及四川等14个省内。抗日战争期间林校处于停顿状态。到1949年全国共有高等林业学校19所(不包括台湾省)、中等林业学校9所,培养林业专门人才不足3000人。中国的林业教育,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有较快的发展。1950年教育部指示北京农业大学及南京、金陵、武汉、中山、四川及西北等7所大学举办林业专修科,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如安徽、浙江、河南大学及山东、平原、东北、广西农学院等7所院校也相继举办了林业专修科。1952年根据院系调整的要求,合并一些学校的森林系,成立了三所独立的林学院:北京林学院、东北林学院及南京林学院,其他农学院中的森林系仍保留,并在疆八一农学院设立了林学系。同时,中等林业教育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到1957年中等林业学校已达20所。1957年,高等林业院校在校学生达到6065人,中等林业学校在校学生14300人,均为1949年的11倍。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林业院校在校学生增加了76%,毕业生增加了3倍;中等林业学校又增加了6所。“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少院校迁到边远基层地区,高、中等林业院校基本上停止招生。直到1976年后林业教育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迁出的学校搬回了原址,开始了统一招生,调整、恢复和重新发展了一批林业院校和干部管理学院。截至1985年,各级林业教育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林业教育体系。其中,有独立的林学院11所,北京、南京及东北林业大学和中南、西北及西南林学院由林业部所属,河北、内蒙古、吉林、浙江及福建林学院由省或自治区所属;农学院中有林学系或园林系的18所;林业管理干部院校2所,林业教育学院3所。高等林业院校下设系,系下设专业,专业按学科划分,共分为6类21种。林学基础类包括森林生物学、木材学两个专业;营林类包括林学、森林保护、经济林等专业;资源、环境类包括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园林、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等专业;森林工程类包括森林采运工程、森林道路与桥梁工程、林业机械等专业;林产加工类包括木材加工、林产化工、木材保护与改性、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经济管理类包括林业经济管理、木材贸易、林业信息管理等专业。此外还有数学、物理、化学、外语、道路工程、自动化电器化及财务管理等专业。1985年在校学生12520人,专任教师3803人;有条件的院校都招收了研究生,共有研究生43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5人)。中等林业教育也得到了发展,共有中等专业学校49所,其中中等林业学校41所、卫生学校3所、师范学校4所、警察学校1所;在校学生20048人,专任教师2465人;共设有林业、森林保护、经济林、园林绿化、森林调查设计、森林采伐运输、木材加工、林业机械、林区土木工程、物资管理、林业经济、财务会计等几个专业。列为重点林校的有7所:辽宁、浙江、福建、山东、湖南、洛阳及广州林业学校。林业职业中学全国共有24所,在校人数28113人,占林区普通高中人数的54%。在南方集体林区有以教育部门办学或教育部门与林业部门联合办学,以教育部门为主的办学方式;在北方国有林区一般是企业、事业单位办学。林业系统的技工学校有78所,是林业企、事业单位根据生产发展需要而成立的,由其劳动部门管理。此外,近年来还加强了林业干部培训和职工教育,到1984年林业部已培训南方集体林区林业重点县和“三北”防护林地区的县长、县委书记1000余人次,林业系统县级以上领导干部2000余人次,太行山区林业领导干部160人次,少数民族林业干部245人次,技术干部1.6万人次;并开办了林业企业厂长、局长培训班等。为加强林业职工正规的林业教育,部属6所林业院校中设置了两年制的干部专修科;各省、自治区林业部门分别开办了干部管理学院、干部管理学校、职工大学、电视大学、职工中专及刊授林业学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