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龙泉刀剑

时间:2024-03-05 12:24:52 编辑:阿旭

龙泉宝剑的产地龙泉在哪里

  龙泉剑
  龙泉剑创始于春秋战国时代,至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历史。民间广泛流传着欧冶子铸剑的故事。龙渊剑是龙泉剑最初的名字。据传有一次欧冶子汲水淬剑,忽然出现了“五色龙纹”,七星斗像,人们就将铸剑的地方称为“龙渊”,把剑称为“龙渊剑”。至唐代因避高祖李渊讳,便把“渊”字改成“泉”字。

  铸剑大师欧冶子。在龙泉市的南溪村,今天还有一座欧冶子将军庙,供奉着这位铸剑大师的塑像。

  传说欧冶子是福建闽侯人,他铸造刀剑的技艺,闻名遐迩。为了给勾践铸剑,他来到龙泉。在冷兵器时代,剑是战场上决胜的利器之一,它的品质至关重要。

  古人用天上飞来的陨石来制作剑的刃部。因为陨石中所含的铁质远比青铜坚硬,但这种陨铁非常稀少。欧冶子一直在寻找一种与陨铁性能相同的替代材料铁砂。

  就是在瓯越之地的秦溪山,欧冶子发现了他苦苦找寻的铁砂矿。之后,秦溪山就成了他的铸剑基地。
  注解:七星剑:

  “七星剑”也作“七星龙渊”,为战国铸剑大师欧冶子、将干联手所铸,相传曾为伍子胥的随身佩剑,唐初时,由于“龙渊”这个名字犯了唐高祖李渊的忌讳,所以改成了“龙泉”,有传说此剑曾为李渊的佩剑,李渊死后随李渊葬于献陵,也有传说李渊曾将此剑传于太宗李世民,后与李世民一起葬于昭陵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浙江省龙泉市的沈新培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中国目前有哪些制造刀剑的地方?除了浙江龙泉!

河南西平,
 西平,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冶铁铸剑的圣地,春秋归楚,战国属韩。《战国策》曰:“韩之剑戟,出于棠溪。”《史记》载:中国九大名剑皆出西平:“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溪,二曰墨曜(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由此可见,人们熟知的“龙泉宝剑”其实也出自西平,并排名第六。
棠溪宝剑,名冠中国九大名剑之首,诞生于春秋初期,至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在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冬,棠溪宝剑的冶炼铸剑绝技失传。1986年,失传千年的冶炼铸剑绝技再现人间,棠溪宝剑也终于在1987年恢复了生产


古代和神话传说中有哪些名剑宝剑

(0)轩辕剑 黄帝所铸 首山之铜 天文古字 广黄帝东行纪云帝崩葬乔山五百年后山崩室空惟剑在焉一旦亦失去画影


(1)腾空 颛顼所有 拾遗记曰颛顼高阳氏有此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在匣中常如龙吟虎啸


(2)禹剑 夏禹所铸 腹上刻二十八宿面文明星晨,背记山川 藏之会稽山


(3)启剑 夏王启铸 铜 三尺九寸 后藏之秦望山


(4)太康剑 夏王太康铸 铜 三尺二寸 太康在位二十九年辛卯三日铸


(5)夹剑 夏王孔甲铸 牛首山之铁 铭曰夹 四尺一寸 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甲辰铸一剑铭曰夹


(6)定光 殷太甲铸 文曰定光古文篆书 二尺 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甲子铸一剑曰定光


(7)照胆 殷武丁铸 铭曰照胆古文篆书 三尺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戊午铸一剑曰照胆


(8)含光 殷代 列子曰卫周孔其得殷之宝剑童子服之却三军之众一曰含光二曰承景三曰脊练
承景脊练


(9)镇岳尚方 周昭王铸 铭曰镇岳尚方古文篆书 五尺 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壬年铸五剑各投五岳铭曰镇岳尚方


(10)昆吾剑 周穆王时西戎献 链钢 长欠有咫 用之切玉如泥


(11)骏 周简王铸 铭曰骏大篆书 三尺 简王在位十四年以元年癸酉铸


(12)干将 吴人干将莫邪所造 铁 吴越春秋载吴王闯庐使干将作二剑其妻莫邪断发翦爪投炉中剑成雄号干将雌号莫邪 莫邪


(13)越五剑 越欧冶子造 铜锡 越绝书载欧冶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铸成五剑一曰湛卢二曰纯ぬ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14)越八剑 越王使工人所铸 采金 拾遗记载越王以白牛白马祀昆吾之神以成八剑名曰掩日断水转魄悬翦惊鲵灭魂却邪真刚


(15)龙渊 楚命欧冶干将所造 铁英 越绝书载楚王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命风胡子往见之使作铁剑因成龙渊


(16)太阿工布铁剑三枚太阿工布诫 秦昭王铸 铭曰诫大篆书 三尺 昭王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丙午铸


(17)定秦 秦始王铸 采北祗铜 铭曰定秦小篆书李斯刻 三尺六寸 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丁巳铸


(18)神剑 汉太公所得 命诀载太公微时有冶为天子铸剑指太公腰间佩刀曰若得杂冶即成神剑可以克天下太公解投冶中剑成授太公


(19)赤霄 汉高帝所得 铁 铭曰赤霄大篆书 三尺 高帝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贵常服之斩蛇即此剑


(20)神龟 汉文帝铸 三尺六寸 同时铸三剑刻龟形故名 帝崩命入剑玄武宫


(21)八服 汉武帝铸 铭曰八服小篆书 三尺六寸 以元光五年铸凡八剑五岳皆埋之


(22)茂陵剑 汉昭帝所得 上铭直千金寿万岁 昭帝时茂陵人献一宝剑故名


(23)毛 汉宣帝铸 二剑铭皆小篆书 三尺 以本始四年铸一曰毛二曰贵以足下有毛故为之贵


(24)衍 汉平帝所得 上有帝名大篆书 平帝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辛酉掘得上有帝名衍因服之


(25)乘胜万里伏 王莽铸 铭曰乘胜万里伏小篆书 三尺六寸 莽造威斗及神剑皆链五色石为之


(26)更国 更始刘圣公铸 铭曰更国小篆书


(27)秀霸 汉光武所得 铭曰秀霸小篆书 未贵时在南阳鄂山得之


(28)玉具剑 光武以赐冯异 七尺 冯异传赤眉暴乱三辅以冯异为征西将军讨之车驾送至河南
赐以乘舆七尺玉具剑


(29)龙彩 汉明帝铸 永平元年铸上作龙形沉之洛水中水清时常有见之者


(30)金剑 汉章帝铸 金质 建初八年铸投入伊水中


(31)安汉 汉顺帝铸 铭曰安汉小篆书 三尺四寸 永建元年铸


(32)中兴 汉灵帝铸 文曰中兴小篆书 建宁三年铸同时铸四剑铭文皆同后一剑无故自失


(33)孟德 曹操所得 上有金字铭曰孟德 三尺六寸 献帝建安二十年操於幽谷得之


(34)思召 袁绍所得 上铭曰思召 古今注袁绍在黎阳梦神人授一宝剑及觉果在卧所铭曰思召
解思召为绍字


(35)蜀八剑 蜀昭烈帝铸 采金牛山铁 三尺六寸 一备自服余赐太子禅梁王理鲁王永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各一


(36)镇山剑 蜀后帝禅造 一丈二尺 廷熙二年造此巨剑以镇剑口山故名


(37)倚天 其利断铁如泥一自佩一赐夏侯恩青虹 魏武帝铸魏


(38)三剑 魏太子丕造 一曰飞星一曰流采一曰华铤


(39)文士剑 杨修献魏文帝 文士传杨修以宝剑与魏文帝帝佩之语人曰此杨修剑也


(40)吴六剑 吴大帝所有 古今注载吴大皇帝有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41)大吴 吴大帝孙权铸 采武昌铜铁 文曰大吴小篆书 各三尺九寸 黄武五年共作剑千口


(42)流光 吴王孙高铸 文曰流光小篆书 建兴二年铸


(43)皇帝吴王 吴主孙皓铸 文曰皇帝吴王小篆书 建衡元年铸)


(44)步光 晋怀帝铸 铭曰步光小篆书 五尺 永嘉元年铸


(45)五方单符 晋穆帝铸 铭曰五方单符


(46)隶书 以永和五年於房山造剑五口神剑 晋孝帝铸 铭曰神剑隶书 以太元元年埋此於华山顶


(47)定国 宋武帝铸 铭曰定国小篆书 永初元年铸此剑后入于梁


(48)永昌 宋废帝昱造 铭曰永昌篆书 元徽二年造於蒋山之巅


(49)梁神剑 陶弘景造 金银铜锡铁五色合为之 文曰服之者永治四方小篆书 长短各依剑术
法 梁武帝依普通中庚子命弘景造神剑十三口(镇山 北魏道武帝造 隶书 登国元年帝於嵩阿铸此二剑 )


(50)沉水龙雀 夏赫连氐造 铭曰大夏龙雀 魏志赫连百链为剑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


(51)太常 北魏明元帝造 铭背曰太常


(52)四尺千金剑 唐晋公王铎所有 剑侠传唐晋公有千金剑以获李龟寿


(53)火精剑 唐德宗所有 杜阳杂绵载夜见数尺光明斫铁即碎


(54)酉蕃宝剑 宋 宋监载右相都督张浚请御前降西蕃宝剑给赐有功将士以为激劝


(55)古铜剑 宋苏轼所得 东坡集载郭祥正遗古铜剑东坡谢以诗云一双铜剑秋水色两首新诗争剑


(56)楚铜剑 宋郑文所得 方舆志载宋奉官郑文尝官楚武昌江岸裂出古铜剑文得之冶铸精巧非人工所能成者


(57)安定剑 明初安定王所贡 咸宾集载洪武甲寅安定王遣使贯异剑赐以织金文绮命其酋长立为四部岁入贯为常




越五剑 越欧冶子造 铜锡 越绝书载欧冶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铸成五剑一曰湛卢二曰纯ぬ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据《三海经》、《越绝书》、《太平御览》和《东国列国志》等史书记载:越王勾践得五柄闻名天下的宝剑,一日越王请著名的宝剑鉴赏家薛烛来宫中鉴定宝剑,越王命左右取剑,薛烛接过一看,就说:“此乃胜邪,但不是宝剑,因为凡是宝剑必须是五金颜色并现,不能此强彼弱,参差不齐,现在胜邪五色黯淡无华,已失去原有的名望了,所以不能称宝剑。”

越王命取第二柄剑。薛烛接剑端详一番,然后说:“巨阙也不是宝剑了,大凡宝剑的材质必须是优质的青铜合金,经过锻炼之后,其晶体组织应是密致均匀,所以剑的外观看去才能呈现‘气如云,神如虹’。而今的此剑也失去原有的光芒,所以也不能称宝剑。”

越王命取鱼肠,薛烛细看而说:“宝剑者金精从理,至本不逆,而今‘鱼肠’倒本从未,逆理之剑也,为臣者,服此剑必弑其君。为人子者若佩此剑必弑其父。当初,吴国公子光得此剑,就指使专诸刺王僚,因而吴公子光夺取王位。是凶器也,在敌邦小试过,但未见过有更大作用。”

越王又命取第四柄剑,薛烛接过轻弹后,放在耳边细听,开头好像残败之声,经过深思,突然醒悟过来,因而走下台阶,脱下外衣挥舞了一阵。但见华光四射锋利无比,然后奏越王说:“此乃宝剑名曰纯钧是也,剑出鞘,如芙蓉出水,泱泱如水消溶,光芒如高山清泉泻入深潭,剑身的纹彩,如群星灿烂,剑柄和剑格都像玉石一般,是一柄精湛的宝剑。”越王说:“对,现在有人出价,要用三十个乡村、一千匹马和干户以上的都城两个,向我换取此剑,你说可以吗了”薛烛说:“不可,鱼肠剑凶器,尚值万金,何况纯钧宝剑。”

越王又命取出第五柄剑。薛烛一看,脱口而出连声叫好,并说:“此剑湛卢,衔金铁之英,吐银锡之精,涸若耶溪之水出铜,雨师为之洒扫,雷电帮其鼓风,蛟龙前来捧炉,天帝亲自装炭,太乙真君下界督造。欧冶子运用这些天时地利,使出他全部技巧铸成这五柄名剑,其中这湛卢剑集中了所有宝剑的优点,且有游出之神,故名列诸剑中的魁首。”后来,此剑为楚王所得,秦王知道这事,兴师伐楚,并指出要其献出湛卢剑,即班师回国,否则就袭扫楚国。在此危难之时,楚王急召风胡仔:“此剑价值几何?”风胡仔说:“赤谨之山之合,若耶溪之水深不可测,帮助铸剑的诸神都上天上去了,欧冶子也死了,即使有倾城的金银珠宝,千匹良马,万户都邑,也换不来这柄宝剑了。”所以楚王顶住不给。可见湛卢剑是稀世之宝.


龙泉剑的材质分类

龙泉剑的材质分类:一、装具:有合金装具、蜡模铜装、手工铜装、铁质装具,其中合金装具最便宜,其他材质的根据装具的复杂程度价格各异。二、鞘材:有鸡翅木、红木、酸枝木、黑木、黑檀木、紫檀木等,其中以紫檀木最贵。三、剑身材质:有中碳钢、高碳钢系列、花纹钢(百炼折叠钢)、不锈钢。高碳钢包含T10钢、1095钢、锰钢等,花纹钢包含普通花纹钢、花纹钢夹钢、花纹钢包钢、高碳花纹钢等等,根据工艺用材的不同价格也相差很多


龙泉谁家的刀剑好

如果您是不差钱的高端收藏者,那么肯定要奔着名家亲制作品去,国内名气最大的铸剑师是陈阿金,他也是目前龙泉剑行业里唯一一位获得认证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其子陈栋经营“金字号”剑铺,并登上过央视《非凡匠心》节目,其亲手打造的宝剑每一把都是天价,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铸剑大师。陈阿金如果您只是普通爱好者,只想买一把砍东西玩,那么500元左右的锰钢刀剑就足矣,便宜又经折腾,只要不劈石斩铁就没问题。文玩鉴赏的话,可以考虑千元以上的花纹钢刀剑,龙影、拙匠、德匠堂算是口碑相对较好的店铺。

龙泉宝剑的传说

一、春秋时,名将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荒不择路,逃到长江之滨,只见浩荡江水,波涛万顷。前阻大水,后有追兵,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伍子胥发现上游有一 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渔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二、西有西岳华山,东有东华山(丰县境内)。东华山虽然不大,但也奥妙神奇。前山里有金磨,后山(也叫龟山)会屙元宝。山里风景优美,变幻无穷,什么“仙人洞”、“飞来石”、“松崖滴翠”......是游人观景玩乐的胜地。更有老龙泉一眼,日夜从石洞中流出潺碧水,山中古树野花,景色如画。老龙泉虽然不大却很深,有人将脖子上系了红绸、做了记号的一群鸭子赶进老龙泉洞里。仨月后,这些鸭子竟出现在东海里。因此人们说华山的老龙泉直通东海里的老龙宫,虾兵蟹将和镇海小龙也曾在华山的老龙泉出没。老龙泉不是个凡地方。少年刘邦常到这里来游玩。他几次都见一白发老翁在老龙泉边叮叮当当地打铁,而且每次总是烧打那块半截砖似的铁。刘邦感到奇怪,问老翁道:“老爷爷,您为啥总是烧打这块铁?”老翁看了他一眼说:“刀在石上磨,钢在火中炼,不经千百次锤炼,怎能成块好钢?”刘邦又问:“您要锤炼多久?”“七七四十九天。”刘邦听了感到惊奇,又问道:“老爷爷,您炼了这块钢做什么用?”老人告诉他:“要打一把剑,送给皇上。”刘邦一听,把嘴一撇道:“哼,您敢把杀人之物送给暴君呀?还不如送给我呢!”老翁笑道:“不是送给当今的皇上,是一位未来的真龙天子......”刘邦自幼爱武,渴望得到一把好剑,就不假思索地说:“我就是未来的真龙天子,打好就送给我吧......”老翁哈哈一笑:“你这孩子,胆子不小啊......”刘邦说:“当今的皇帝老儿也没啥可怕的。”老翁微微点头,说道:“嗯,打好这把宝剑,就送给你。”刘邦高兴地说:“老爷爷,我谢谢您啦!您什么时候能打好啊?”老翁与他约定了时间,并叫他独自一人四更到、五更回,要试试他的胆量。刘邦谢过老翁回去了。按约定时间,刘邦独自一人摸黑翻山来到老龙泉边,见老翁正在灯下等候。刘邦问:“宝剑做好了吗?”老翁笑道:“你看!”说着从红绸里取出,抽掉剑鞘,只见那剑刃、剑端如空中闪电,光芒四射,寒气嗖嗖,实属世间罕见的宝剑。老翁将剑插入鞘内,递给刘邦说:“相中了吗?”刘邦喜出望外,双手接过道:“太好了!”磕头谢过老翁。他又看看柄,只见上面雕着一条龙,并有“龙渊”二字。老翁说:“你试试如何?”刘邦抽出龙泉剑,舞了一通,老翁连连点头称赞,并交代说:“你要好好带在身边,将来定有大用。”说罢递给刘邦一封书信。刘邦接过,只见上写着:“斩妖避邪杀贪官,除暴安良万民欢。有朝一日登龙位,要靠三尺龙渊剑。”刘邦转脸看老翁,老翁已无影无踪了。后来,刘邦在芒砀山斩蛇起义,就是用的这把龙渊宝剑。扩展资料:龙泉宝剑文化,龙泉宝剑的由来1、龙泉宝剑至今有2500多年历史, 始制于东周。传春秋末期,越国铸剑大师欧冶子奉楚王之命铸剑,遍访名山大川寻找铸剑佳地,经福建、江西最终来到浙江龙泉,见秦溪山古木葱郁,有湖十数亩,此外,湖旁有井七口,呈北斗七星之状,泉水甘寒清洌,又无鸡啼犬吠,甚宜铸剑。于是,欧冶子在此搭寮筑炉,采山中特有铁英,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名剑。至唐代因避高祖李渊讳,以泉代渊作龙泉。自此,龙泉宝剑名扬天下。2、据《越绝书》记载,欧冶子是春秋末期的越国铸剑大师,具体见上面欧冶子铸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名剑的故事,欧冶子也在中国古兵器史上开创了铁剑的先河。自此,欧冶子铸剑之业在龙泉世代相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铸剑大师,形成了龙泉宝剑这一传统产业,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历代龙泉剑匠奉欧冶子为铸剑祖师,并形成了一系列祭祀剑祖的习俗。旧时龙泉剑铺的打铁炉上,亦立有欧冶子神龛,匠师每日早晚膜拜,逢初一、十五两日,要供奉三牲(熟猪肉、熟鸡和鱼鲞),以示不忘祖师的规矩和恩典。在秦溪山剑池湖之北建有欧冶子将军庙,岁时祀享。据传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宝剑祖师欧冶子铸出第一把宝剑,化龙飞去之日。于是每年这天,龙泉剑匠都要到欧冶子庙参拜,祈求得到祖师的神助铸出好剑,之后去秦溪山挖泥补炉锻剑,取剑池水淬剑。3、春秋时期龙泉属越地,有着得天独厚的铸剑条件。境内群山叠翠,溪流纵横,气候温和。山溪中蕴藏着含铁量极高的铁砂,被称为铁英,是铸剑的上好原料;茂盛的森林资源是铸剑所需的优质燃料;秦溪山下北斗七井,水质特异,用来淬剑特别坚利;宝剑锋从磨砺出,龙泉山石坑特产亮石,用来砥砺刀剑锋刃锐利,寒光逼人。另外,龙泉山清水秀,气象幽绝,是难得的一方铸剑佳地。欧冶子在龙泉,受天之精神,地之气脉,得山川之灵秀,天地之精华,悉其技巧,终于铸成独步天下的龙渊剑。因此,才有三国时的曹植写诗赞道:“美玉生磐石,宝剑出龙渊。”龙泉宝剑的故事渊源龙泉剑是中国传统名剑之一,产于浙江省龙泉市。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工艺美术品,有中华第一剑之称。以“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之特色而誉驰中外。世传为春秋时期铸剑大师欧冶子始创,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龙泉刀剑经过繁复的工序打造。能称为宝剑的,首先原料要用离龙泉县二十公里的山中所采“亮石”(铁英)冶炼,铸出剑坯,再经锻、铲、锉、淬、磨(手工粗磨、细磨、精磨)等三十道左右工序,才可造出一把“宝剑”。它具备四大特色: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天然寒光,装饰高雅。有的还可以卷曲束于腰间,一松仍可挺直如故。由于龙泉剑的名气太大,而且据说欧冶子是在河南舞钢市(古时称柏子国)铸成此剑。早在汉代,它就被尊称为“宝剑”,成为封建王朝皇帝赐给爱臣的“尚方宝剑”。大臣执此“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它也是王公贵族用来进贡、赏赐、馈赠的珍贵礼品,用以炫耀自己地位和权势的标志。关于龙泉剑的下落,《晋书·张华传》记载;“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外紫气。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伟象,乃要焕宿,因登楼仰观。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大耳。’华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焕遣使送一剑与华,留一自佩。”另外此剑曾为李渊的佩剑,李渊死后随李渊葬于献陵,也有传说李渊曾将此剑传于太宗李世民,后与李世民一起葬于昭陵。另还有传说,“邋遢道人”张三丰曾配此剑。其实际下落不可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泉宝剑

  • 上一篇:龙凌音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