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鲁若晴

时间:2024-03-05 13:04:42 编辑:阿旭

鲁若晴怎么死的

 鲁若晴,24岁的青岛姑娘,2012年年初,被青医附院查出骨癌晚期,曾前往北京进行化疗和加干细胞移植治疗。在治疗期间她将自身状态及病情变化记录在微博上,被网友“作业本”转发后,一夜间成为了“网络名人”。2012年3月份,鲁若晴与她哥哥干细胞配型成功,但是她放弃治疗,并表示自己不会接受任何捐助。  由于白血病复发,鲁若晴今年9月15日重新入院,专家团队开始二次移植的准备,9月16日若晴把她正经历的痛苦最后一次发到了微博上:“持续高烧第12天,骨头疼的下不了床了,肠胃出血,喘不动气,抽17管血,仪器管子,我对自己没信心了。”坚强的心态和痛苦的遭遇,再一次让万千网友感动和心疼。
  就在今天上午,大众网记者还致电鲁若晴的母亲周玉娥女士。电话那头,周女士的声音明显带着疲惫与哭腔,她说,孩子病情很不乐观,正在抢救,自己与丈夫正在协和医院陪护。说到中秋节,周女士说,孩子的命要紧,没有什么心思过节了。没想到,仅仅半天的时间,坚强的抗癌女孩鲁若晴却永远地离开了爱他的亲人朋友和关心她的网友们。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若晴去了,愿天堂里没有病痛的折磨,天堂里永是晴天!


鲁若晴的放弃治疗

2012年年初,鲁若晴被查出白血病晚期,且病情极其严重,以至于青医附院将她判处“死刑”,为了挽救这个姑娘,在家人帮助下她曾前往北京进行化疗和加干细胞移植治疗。更好的消息在于,2012年3月份,“鲁若晴”与她哥哥干细胞配型成功,只要缴纳40万手术费后便可进行移植。但最终,她放弃了。据“鲁若晴”小姑的推测,放弃的原因可能是在经过痛苦的化疗后,她深知即便家里会想办法拿出那笔高昂的医疗费,移植也只有60%的希望,并有复发可能——医生曾如实告诉过她实情,“鲁若晴”可能不希望因此拖累整个家庭。“已经得到太多不必纠缠”由此,她从北京返回青岛。“刚从海边回来,实在放不下的时候,去趟重症病房或者墓地,你容易明白,你已经得到太多,再要就是贪婪,从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纠缠。”回到青岛后,病情逐渐加重的“鲁若晴”也时常会提及白血病给她带来的痛苦,以至于她用“撞墙”的行为来减轻疼痛,“撞墙减轻疼痛,我明白即使再好的止痛药对我也没有作用的那一天意味着什么。”在病魔的嗜食下,她已经开始吃吗啡止疼,左眼也已几乎失明 。

文学是什么意思?

1、文学是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为社会的上层学问,为社会经济服务。   2、 相关书籍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3、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4、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文学是由语言文字组构而成的,开拓无言之境),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5、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1]   由于出版和教育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已经失去其垄断地位成为大众文化的一支。产生了所谓的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之分。   高等院校里一种学科,包括新闻与传播,汉语言学等小类。


文学怎样分类

文学按照体裁分为四大类:诗、散文、戏剧、小说。1、传统的诗是有韵律的文学作品。它通过想像与抒情来表达某种强烈的情感。诗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学形式。2、散文是一种没有严格的韵律和篇幅限制的文学形式。3、戏剧是另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主要通过不同角色之间的对话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4、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扩展资料:文学的价值:文学除了拥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内在的、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即精神价值。关于精神,可以有诸多不同的定义。我们一般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界定精神这一概念的:它是人内在的一种意向性存在,是人的理性与感性诸多心理因素的有机统一,是人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因而,精神的价值不同于物质的价值,精神价值是内在的、本体的、不断超越自身的。文学艺术的创造活动是文学艺术家的精神活动,文学作品属于人类的精神产品,文学艺术的接受鉴赏也属于人们的精神领域的活动,所以,文学艺术的精神性价值应当是其自身最为内在的、基本的价值所在。正如早期的德国现象学学家Moriz Geiger指出的,“在艺术作品中,存在着一些构成其价值的确定的特性,那就是艺术的精神性价值的特性,即它并不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服务的手段。这些价值是作为存在于作品之中,作为被包含在艺术作品之中的特性而被人们体验的。”艺术,在履行自己的种种“服务”职责时,反而已经忘记了什么是它自己,而我们在拥有过多“艺术作品”时却失落了“艺术的精神”。艺术,并不仅仅是工具,甚至也并不总是“作品”。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态度,生活的内涵,是生命赖以支撑的信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鲁若晴是谁?

2012年4月16日开始,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鲁若晴”就会在新浪上发布微博,记录自己在与骨癌抗争时的点点滴滴,虽然至今只发布了50余条,但每一条都感动着所有关注她的网友们。一张由她自己发布的光头照,更是直接告诉网友,她之前正在接受化疗,“头发终于长出3厘米~”她在微博中记录道。  鲁若晴的事情被微博名人作业本提出,并得到传播,网友们纷纷被她的事情所感动,并发动到她的微博,跟她说一句:姑娘我爱你吧,让她知道,活着很美。  这个网名叫“鲁若晴”的青岛姑娘,正是因为面对病魔、面对死亡时的坚强乐观,赢得了数十万新浪网友的祝福与支持,这也让“鲁若晴”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尊严。  2012年5月21日中午,鲁若晴删掉所有微博日记,并关闭评论功能,留下一条微博:“谢谢各位对我的关心,我能感受到大家对我的爱。但已经对我的生活造成困扰,暂时想清静一下。谢谢。”


鲁若晴的怀念

“希望家人能给我举办一场葬礼……给我穿件好看的衣服。”前日,“最美抗癌女孩”鲁若晴遗体告别仪式在青岛举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表示,为鲁若晴募集的善款,结余部分将用于白血病治疗。9月19日16时,因白血病病情恶化,鲁若晴在北京协和医院离世(本报9月20日报道)。遗愿 葬礼上穿件好看衣服鲁若晴去世当晚,鲁父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个小本子。“我希望家人能给我举办一场葬礼,在胶南殡仪馆,把我的骨灰放在那,不要放在魏家滩(鲁若晴的家)。选张我好看的照片,给我穿件好看的衣服。”鲁若晴在小本里写下了一份遗书。前日10时,鲁若晴的亲友在黄岛区殡仪馆为她送别。礼堂内摆放着她生病前的照片:一双大眼睛,她淡淡地向着镜头微笑。灵堂里,鲁若晴身穿黑色的运动服,戴着一副眼镜框,静静地躺在花丛中。“这套衣服她心仪已久,一直没舍得买。眼镜是她平日用来遮‘熊猫眼’的。”鲁若晴生前闺蜜刘倩说。网友 愿在另一世界永远是晴天参加告别仪式的除了鲁若晴的亲友,还有百余名来自杭州、北京、南京、安徽等地的网友。从南京赶来的网友宋先生称,虽然从未与鲁若晴有过交流,但一年多来,他一直关注着鲁若晴的情况,“16号看到她病情加重的微博,我很担心,但没想到会这么快……24岁,这么美好的年龄,太让人惋惜。”“若晴,愿你在另一个世界永远是晴天……”网友们在鲁若晴生前微博上,表达着哀思。按照鲁若晴的遗愿,她的骨灰留在了胶南,“她可能是怕离家太近,父母太伤心。”刘倩说,她和鲁若晴生前的其他好友约定,将代若晴向她的父母尽孝。基金会 善款结余正在结算中据了解,2012年,有网友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鲁若晴募集了105万余元善款,用于鲁若晴治疗。22日,基金会工作人员表示,善款的使用明细都已在微公益平台公布,鲁若晴最终的治疗费用总额目前正在与医院结算,结算后余下的善款,将按照捐赠人的意愿用于白血病的治疗项目。遗书(部分)“……我希望我断气的时候是睡觉的时候,没有痛苦,你们都不要在身边,我不忍心看到你们痛苦的模样。没有了我存在的日子,对我和家人都是一种解脱,亦是种极大的悲伤。我交代妞妞有空的时候就去看看你们。爸妈请你们不要悲伤,好好活着,别不舍得吃。如果有下辈子,我不会再做你们的女儿,让你们吃了太多的苦,还没来得及孝顺你们。爸妈一定要互相包容、照顾好对方,无论我在哪儿,都会想念着你们的。哥哥、嫂子,爸妈就拜托你们了,常回家看看他们。”逝者“病情越不乐观 心态好似越强大”鲁若晴,本名鲁超,1989年出生在青岛一个小村庄,父母靠种地和做小生意为生。“女儿从小比谁都懂事”16岁时,鲁若晴生了场大病,错过了中考,上了一所职专。从此,她几乎没向家里要过钱,先后曾做过手机壳前检员、饭店收银员、礼仪小姐、在工厂焊接过耳机线丝……2009年,鲁若晴把父母给她的600元生活费偷偷塞回父母枕下,踏上了去北京的长途车。在北京打工,鲁若晴把每月1500元工资的一半寄回家,剩下的大部分用来给父母买东西。“她比谁都懂事,从小就是。”鲁若晴的母亲说,女儿很孝顺。“她过得很苦但很乐观”去年年初,鲁若晴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与哥哥干细胞配型成功后,却因高昂的费用选择放弃治疗。“病情越不乐观,心态好似越强大。睁开眼发现自己又赚一天,感觉一切是那么美好。”鲁若晴将自己生病、治疗的过程和心情发在微博上,时而坚强,时而伤感。她“抗癌”的故事感动了数十万网友,7天内,网友为鲁若晴募集了百余万元善款。去年7月16日,鲁若晴移植手术成功,大夫表示,如五年内不复发则可宣布治愈。“我查过资料,没几个人能挺过的……但我会用最好的心态面对。”手术后,鲁若晴和闺蜜刘倩说。“这一年里,她过得很辛苦,但一直很乐观。”一直帮助鲁若晴的爱心人士李女士称,“她总是对我笑,常说些让人宽心的话。”“不能让父母再搭上儿子”2013年7月16日,鲁若晴病情复发。拿着化验单,鲁若晴苦笑着对李女士说,“这次复发,可能机会就不大了。”医生准备为她安排第二次移植手术,可她担心再进行骨髓移植,哥哥身体会吃不消,“不能让父母搭上一个女儿,再搭上儿子”。9月19日下午2时,持续高烧15天的鲁若晴躺在协和医院的病床上,已说不出话,她微微抬起瘦弱的胳膊,用手拽着母亲的手,闭着双眼不停地淌着泪。两小时后,鲁若晴离世。

鲁若晴的删除微博

2012年5月 21日,青岛晚报正版报道了这一事件,青岛全搜索网发布《若你安好,便是晴天,若晴加油!》一文,许多读者致电本报表达了对鲁若晴的祝福。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众多网友的关爱涌向鲁若晴,这让鲁若晴感到困扰。为了找回自己的那份清静,她动手删除了此前写下的50多条微博。鲁若晴删除全部微博的举动,让不少关注她的网友为之担心,“若晴怎么了?出什么事了?不开心了么?”到了21日下午1时许,鲁若晴重新在微博上发帖说,“谢谢各位对我的关心,我能感受到大家对我的爱。但已经对我的生活造成困扰,暂时想清静一下。谢谢。”看来,微博上的“爆热”已让她感到不适。从在网上热起来,到删除全部的微博,仅仅只有不到两天的时间。但无数的网友还在牵挂着鲁若晴。至22日晚上8点,鲁若晴的微博再次更新,“刚拔下针,亲爱的们,关于一切好的坏的说法,我都会感恩这一切。谢谢所有人的关爱。我想我该彻底消失了。因为有你们,我是那个最幸福的姑娘。于繁华时,求淡然。”这条微博让大家更加担心,不过半小时,回复人数过千。无数网友为其担心。青岛晚报呼吁给鲁若晴那份安静!让她享受最后的时光!

鲁若晴的重开微博

6月3日下午2时46分,若晴用IPAD发出第一条微博晚报副总编辑记者一行人离开医院时,若晴依依不舍地挥手道别说,“谢谢,注意安全,我一定会快点快点快点好起来的,回青岛见! ” 下午2时46分,记者离开后不久,若晴就用IPAD发出了在北京治疗后的第一条微博,“感恩所有的你们!若晴回来了!愿一切安好! ”立即有数千名网友予以呼应。网友纷纷留言:“终于有声音了!盼了好久啦!开心。 ”“爱从未离开过,加油! ”“加油!我就知道我们的爱心会有效的! ”“很高兴看到姐姐更新了!姐姐的眼睛还好吗?若晴姐姐,还有三天我要高考了。我们一起加油哦! ”“回来真好 让惦念你的人能及时了解你的近况。加油! ”昨晚8时11分,鲁若晴在微博上再次表达了想看青岛的海鸥的愿望:“原谅我不能一一去感谢每一位,好心人太多。又一个幸福的意外,青岛晚报和家乡红十字会领导特意飞过来探望送温馨ipad和w(万)元,感谢@张译心nina@晚报宋新华,想看青岛的海鸥了。 ”韩红微博报开心:若晴好了要加入我们爱心团队 。明星韩红在微博上写道:“今天好开心!若晴跟我聊天了!她说等她好了要加入我们爱心团队!她说生命的意义对于她已经完全不同了!她的乐观、开朗再次感动着我也鼓舞着我!我要将慈善坚持一辈子!让韩红爱心慈善永远坚持下去!帮助别的人已经成为了我的信仰!谢谢奶奶的教育和培养! ” “爱心传递,温暖白血病女孩@鲁若晴”微公益活动发起人之一薛蛮子在普陀山普济禅寺为鲁若晴祈福时,收到了鲁若晴发布的微博,迅速回复说:“初闻涕泪满衣裳! ”

  • 上一篇:鲁夫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