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马玉坤

时间:2024-03-05 16:56:25 编辑:阿旭

文言文 岳飞传 全文翻译

岳飞——英雄的殁落!悲哉!(据《宋史》翻译)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代务农。其父岳和,常节省粮食周济穷人。乡人耕种侵占他家土地,他便割地让给人家;邻居向他借钱,他从不去强迫人家还债。岳飞出生时,有大雁般的鸟,在屋顶上飞鸣,其父母便为他取名“岳飞”。
岳飞出生不足一月,黄河决堤,洪水暴至,岳母抱着他坐进一个大缸,随水流漂到对岸得以活命,乡人都为此感到惊异。
年少时的岳飞就有志向,不太爱讲话,家里虽穷但他勤奋好学,特别喜欢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天生力量大。十五岁时,岳飞就能拉开三百斤的大弓和八石重的硬弩,他向周同学习射箭,尽其所学,可以左右开弓。周同死后,岳飞每日清晨都去坟上设祭拜望。岳和认为儿子为人仗义,就对他说:“时下你应该去报效国家,即使为国捐躯也是大义凛然。”
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招募义勇士卒,岳飞应征入伍。
相州有贼陶俊、贾进和率众作乱,岳飞请求刘韐给他百余骑兵收剿贼军。他先令军士扮作商人进入贼境,贼将这些人掳掠充军。岳飞又设百人埋伏在山下,自带几十个骑兵逼近贼的工事。贼出巢与岳飞作战,岳飞佯装败北,贼紧跟追赶,遭致岳飞伏兵的围歼,当下擒下陶俊、贾进和等押回军营。
康王赵构来到相州,刘浩向赵构荐岳飞去招降贼人吉倩,吉倩率三百八十人向岳飞投降,岳飞因此升职,补承信郎的军缺。
岳飞率三百铁甲骑兵奔赴李固处,渡河与金人试战,挫败敌军。
岳飞跟随刘浩解东京之围,与敌军在滑南相持不下,便率百余骑兵在黄河操练人马。此时敌军突然来到,岳飞对属下道:“敌军虽多,但不知我军虚实,当在他们立足未稳迅速击破。”于是抢先疾驰迎敌。敌军一悍将挥舞马刀前来,岳飞立马将其斩杀,敌军大败。岳飞因而升任秉义郎,隶属东京留守宗泽管辖。
因岳飞在开德、曹州的作战中皆立军功,宗泽认为岳飞不同于常人,就对他说道:“你有勇有谋,才艺出众,即使古往名将也不过如此,但你好与敌野战,非万全之策。”于是就将布阵图授予岳飞。
岳飞道:“先布阵,后与敌作战,这是兵法中常用的作战方式。但若想将阵形运用的好,就完全取决于为将者心中的谋划。”宗泽听罢,很认同岳飞的说法。
康王赵构即皇帝位,岳飞向朝廷上书,扬扬洒洒几千文字,大致内容为:“陛下您已即位,可谓社稷有主,为讨伐金人、制定攻略提供了保障。而协助陛下收复河山的将士日渐增多,金人常说我军一贯羸弱,恰好乘敌懈怠之际一举歼敌。黄潜善、汪伯彦不能秉乘您的圣意收复河山,却奉您的车驾渐渐向南转移,这恐怕辜负了中原百姓的期望。臣希望陛下能在金人落足不稳之时,亲自统领六军向北渡河,则将士斗志大增,中原有望收复。”赵构看过岳飞的上书,以越职罪罢了岳飞的官,令返归乡里。
岳飞投奔招讨使张所,张所以国士之礼接待岳飞,借军缺任岳飞为修武郎,统领中军。张所问岳飞道:“你有什么对敌的好办法吗?”
岳飞道:“仅仅依靠军队的战斗力绝对不行,用兵关键在战前的谋划,所谓‘栾枝曳柴以败荆,莫敖采樵以致绞’,这都出自事先的谋划。”
张所惊道:“把你安在行伍之间真是太屈才了。”
岳飞道:“国家既设都在汴梁,就要倚仗黄河以北防守牢固。我军如能占据北面要塞,罗列军队把守重镇,则一城被围,其他各城可以及时帮援,金人就不敢再有南下的幻想,如果真如此汴梁就会平安稳固。张招讨若能提大军向北渡河与敌交战,我岳飞唯命是从。”
张所大喜,又查军缺任岳飞为武经郎,命岳飞随王彦向北渡河,军队抵达新乡地界,金兵人多,王彦不敢前进。岳飞独自带领管下部队与敌展开地面战,夺下敌人的大旗向全军炫耀,各军斗志昂扬,奋勇争先,攻克新乡。
次日,岳飞与金人在侯兆川交战,负伤十几处,士卒见此都拼命应战,敌军再次溃败。入夜岳飞率军屯扎在石门山下,谣传金兵翻而复至,管下将士无不惊骇。但岳飞却命军队坚守营寨,就地休养,金兵竟一时不敢冒近。粮食吃光,岳飞到王彦处求粮,王彦不给。岳飞就带兵向北进发,与敌在太行山交战,擒获金将拓跋耶乌。军队在太行山驻扎数日,又遭遇金兵的袭击。岳飞只身骑马手持丈八铁枪,刺死金将黑风大王,金兵败走。岳飞自知与王彦关系不睦,就又投归宗泽,担任东京留守司统制。宗泽死后,杜充接替宗泽,岳飞仍居旧职。
第二年(赵构即位后),在胙城、黑龙潭的作战中,岳飞部皆大获全胜。后跟随闾勍保卫皇陵,与敌在汜水关交战,射杀金将,大破金兵。
岳飞驻兵竹节渡,与金兵相持不下,就挑选出三百精锐士卒埋伏在前山脚下,命他们每人准备二束草绳绑扎好的木柴,午夜时分,令士卒将每束木柴的两端点燃,双手持木柴高举过头。金人误以为是宋朝的援军来到,惊骇之间溃退。
第三年,贼王善、曹成、孔彦舟聚众五十万,袭击南薰门。岳飞部仅有八百人,将士都害怕无法克贼。岳飞道:“我来为各位消灭他们。”便左手挟弓,右手持矛,横冲敌阵,贼军大乱,岳飞遂大破贼兵,并在东明擒获贼将杜叔五、孙海。岳飞因此升任代英州刺史。王善围困陈州,岳飞与贼军在清河交战,擒获贼将孙胜、孙清,正式担任英州刺史。
杜充将率军退还建康,岳飞道:“中原尺寸之地也不能抛弃,如我军一走,则此地就非大宋所有,他日若想再来收复,非用数十万军队不可。”
杜充不听,岳飞于是随杜充向建康方向撤退。岳飞部行至铁路步,遭遇贼张用,行至六合,遭遇贼李成,岳飞部分别与贼交战,皆大破贼军。
李成派轻骑兵抢劫劳军的军饷,岳飞带兵救援,李成逃往江西。此时宋朝命杜充驻守建康,金人与李成联手进犯乌江,杜充关闭城门不予应战。 岳飞哭泣着请求杜充检阅出击部队,杜充竟不出房门。
金人从马家渡渡江,杜充派岳飞等出建康迎战,宋将王燮抢先逃跑,只余岳飞部孤军与敌力战。正值建康的杜充已投降金人,诸将大多向百姓剽掠钱财,唯独岳飞的部队对百姓秋毫无犯。
金将兀术进兵杭州,岳飞邀兀术在广德境内开战,六战六捷,活捉金将王权,掳获金人签军头领四十余人。从中挑选出可用的,皆施以恩惠,命他们返回金营,于夜里间在金营放火,岳飞乘金营内大乱,纵兵突击,大破兀术。
岳飞率军驻扎钟村,军中无粮,将士忍饥受饿,不敢扰民。投靠金人的原宋军士卒都相互转告:“这是岳爷爷的军队。”都争着来投降岳飞的队伍。
第四年,兀术进兵常州,宜兴县令迎接岳家军屯扎此地。贼郭吉听说岳飞到来,就率众逃入湖中,岳飞派王贵、傅庆追击袭取贼众。另派辩士马皋、林聚去游说当地各处贼匪,尽力招降贼人。贼中有个叫张威的武夫,不想投降,岳飞单人匹马直入其营,斩杀张威。再有些不肯投降的贼匪,如想不被岳飞剿灭,就画张岳飞像,设下祠堂供奉。
金人二次攻打常州,岳飞四战皆克敌军,后又在镇江东、清水亭与金人作战,皆大获全胜,金人横尸十五里。兀术进兵建康,岳飞在牛头山设下伏兵袭击金兵。夜里令百余人身穿黑衣混入金营内祸乱金兵,金兵大惊,自相攻击。
兀术进兵龙湾,岳飞以三百骑兵、二千步兵奔赴新城,大破兀术。
兀术逃往淮西,岳飞随即收复建康。
岳飞上奏朝廷:“建康是要害之地,应选精锐将士坚城固守。更须增兵守卫淮南,以防卫腹心之地。”赵构准了上奏。
兀术去而复返,岳飞邀兀术在静安开战,大败金军。
朝廷下诏令岳飞讨伐戚方,岳飞率三千人在苦岭扎营。戚方逃走,不久又增兵前来,岳飞自带千余士卒,与戚方部作战数十次,皆大胜。
恰巧张浚率兵来到,戚方便投降宋朝。
范宗尹对张浚说,因张浚是从浙西调来此地,不清楚岳飞的能力,就大加称赞岳飞,要张浚重用岳飞。张浚便升岳飞任通州、泰州镇抚使兼管泰州,却遭到岳飞的反对。岳飞向张俊说明,只求担任淮南东路镇抚使,待收复此路的州郡后,大军可乘机渐进,逐步收复山东、河北、河东、京畿等路的要害。
适逢金人进攻楚州,形势危急,宋朝下诏命张浚救援。张浚推辞,派岳飞救援楚州,又命刘光世出兵支援岳飞。岳飞部驻扎在三墩,作为楚州的援军,追击金兵到承州,三战三捷,杀死金将高太保,俘虏酋长多达七十余人。但刘光世等不敢近前,岳飞部兵少力孤,楚州遂沦落金人之手。宋朝下诏,命岳飞撤军守卫通州、泰州,圣旨上说如果通、泰能守则守,不能守,则以沙州为屏障掩护百姓转移,等待战机与金人进行大规模作战。岳飞因泰州无险碍可依赖,就退兵守卫柴墟,与金人在南霸桥开战,金军大败。岳飞在沙州安排百姓渡河,并以二百精锐骑兵殿后,金军不敢近前。
事后,岳飞因泰州失守等待朝廷治罪。
绍兴元年,张浚请出岳飞一同讨伐李成,正值李成的将领马进进犯洪州,在西山结营。岳飞道:“贼军只贪眼前不顾身后,如命骑兵由长江上流袭取生米渡,则出乎贼军意料,必然大破贼军。”岳飞向张浚请求自为先锋官,张浚大喜。
岳飞身披重铠,驰马狂奔,暗暗来到贼军的后方,冲进贼阵,部下将士亦跟随岳飞往来冲突,马进大败,逃奔筠州。
岳飞追到筠州城东,贼军出城,布下十五里营阵。岳飞设下伏兵,用红布制成军旗,上刺“岳”字。挑选出二百骑兵持军旗向前。贼军认为骑兵人少,十分轻慢,但岳飞的伏兵突然出击,贼军败走。岳飞命人大喊:“只要不再跟随马进做贼,我军就枉开一面,不杀你们。”此话一出,就地而降的贼人多达八万余人。
马进带领残兵投奔南康的李成。岳飞连夜带兵抵达朱家山,斩杀马进手下将领赵万。
李成听说马进战败,自带贼兵十余万前来迎战。岳家军在楼子庄与李成军遭遇,大破李成军,追击斩杀了马进。李成逃奔蕲州,投降伪齐。
张用进犯江西,张用也是相州人,岳飞给张用写信道:“我与你是同乡,南薰门、铁路步的战事,你应该都很清楚。现在我就驻守在此地,你若想战,就出军刀兵相见;如果不想,请你速速投降。”
张用收到岳飞的手书道:“果然是岳爷在此。”就投降岳飞。
江、淮平定,张浚上奏朝廷“岳飞建功第一”,宋朝授岳飞任神武右军副统制,留守洪州,镇抚当地盗匪。又加封岳飞为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
建州盗匪范汝攻陷邵武,江西安抚使李回传檄给岳飞,请求分兵支援建昌和抚州。岳飞派人送去“岳”字旗,插在抚州城门上,贼军老远望见,相互警惕,不敢近前。盗匪头目姚达、饶青逼近建昌,岳飞派王万、徐庆出击,擒获二匪。岳飞升任神武副军统制。
绍兴二年,贼将曹成聚众十余万人,由江西进犯湖、湘,占据道、贺二州。宋朝命岳飞管理潭州,并兼任荆湖东路安抚都总管,赐金字牌、黄旗去招安曹成。
曹成闻岳飞即至,大惊道:“岳家军来啦。”立刻与贼众分道而逃。
岳飞抵达茶陵,奉诏书招安曹成,曹成不从。
岳飞上奏朝廷:“往年大多命人去招安盗匪,如今盗匪强悍,须全力剿杀,待盗匪力尽,再将其招安。若对盗匪丝毫不予剿除,等匪众形成气侯,我军将应接不暇。”宋朝廷批准了岳飞的上奏。
岳飞进兵贺州地界,俘获曹成派出的奸细,将其捆绑在军帐内。岳飞出军帐询问部卒的伙食,管事官向岳飞报告:“我们的粮食都吃光了,怎么办啊?”
岳飞假装说道:“部队暂且退还茶陵吧。”即而回头打量曹成的奸细,装出一副无奈样,返身跺足进帐。暗自派人故意放走奸细,奸细回去将岳飞撤军的事报告给曹成。曹成大喜,想次日带兵追击岳飞。
岳飞命将士带上干粮,绕岭潜向贼营,天还没亮,就已到达太平场,攻破曹成营寨。曹成倚仗险碍拒抗岳飞。岳飞指挥部队掩杀,贼军大溃。曹成败走,占据北藏岭、上梧关,岳飞未布下战阵就令手下击起战鼓,将士们奋勇争先,夺下贼军的两处关卡。曹成又在桂岭扎下营寨一直联结到北藏岭,控制了这一路的关卡要道,并亲统贼众十余万,守卫蓬头岭。岳飞部队只有八千人,一通战鼓岳家军登上蓬头岭,大破曹成贼众。曹成逃往连州。岳飞对张宪说道:“曹成余党各自散去,你带兵追击剿杀,那些被逼作贼的百姓确实可怜,如果放过他们,他们还会聚众为盗。现在派你去斩获各路贼军的头目,尽力安抚其手下,切忌不可随意杀戳,否则有负圣上保民之仁。”
于是张宪在贺州、连州,徐庆在邵武、道州,王贵在郴州、桂岭分别收剿曹成的余党。招降贼众有二万余人,与岳飞在连州会合。岳飞又派兵追击曹成,曹成投到连州宣抚司处请降。
时值盛夏岳家军行入瘴气险地,因岳飞预防有方,军士竟无一人死于疠病。
岳飞于桂岭上表朝廷曹成贼众已平定,宋朝授予岳飞武安军承宣使官职,令屯兵江州。岳家军刚到江州地界,江西安抚使李回就传檄岳飞收捕剧盗马友、郝通、刘忠、李通、李宗亮、张式,岳飞皆一一平定。
绍兴三年春,宋朝命岳飞奔赴行在。
江西宣谕刘大中上奏朝廷:“岳飞的部队纪律严明,百姓都倚仗岳家军维护治安,今日派岳飞赴行在,恐此地盗匪复起。”宋朝因此收回派岳飞赴行在的指令。
此时虔州、吉州的盗匪相互勾结,在循、梅、广、惠、英、韶、南雄、南安、建昌、汀、邵武诸郡间游击捋掠,宋帝赵构专门命岳飞平定盗匪。
岳飞到达虔州,固石洞的盗匪彭友率众贼到雩都迎战岳飞,跃马直奔岳家军,岳飞指挥将士于马上俘获彭友,余下头目退军守护固石洞。固石洞位于高山之上,四下环水,只有一条路可入。岳飞在山下排列好骑兵阵形,命他们弓弩上满弦,扣上箭。黎明时分,岳飞派敢死队伍快速登山,贼众随之混乱,弃山而下,骑兵立刻将贼兵包围。贼军大喊“饶命”,岳飞下令“勿杀”,接受贼众的投降。岳飞又按徐庆等人的计策,收剿各郡的盗匪,皆一一击破后招降。
起先,因隆佑一带盗匪猖獗,震惊朝廷,宋朝就下密旨令岳飞全部收斩虔城盗匪。岳飞向朝廷请求只诛杀罪大恶极的贼首,赦免受胁从的贼众。朝廷不准,岳飞又请求三四次,赵构才勉强答应赦免胁从人等。
贼众感念岳飞的恩德,绘制岳飞的画像,设立祠堂进行供奉。
余贼高聚、张成进犯袁州,岳飞派王贵平定高、张。
绍兴三年秋,岳飞入朝进见赵构,赵构亲手写下“精忠岳飞”四个大字,并制成大旗赐给岳飞。赵构又封岳飞为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后改任岳飞为神武后军都统制、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宋军将官李山、吴全、吴锡、李横、牛皋都划归岳飞管辖。
伪齐派李成带着金人南下入侵,击破襄阳、唐、邓、随、郢诸州和信阳军,洞庭湖盗匪杨么也和伪齐勾结,想顺流而下,李成又想从江西陆行,奔赴两浙和杨么会回。赵构命岳飞做好迎战准备。
绍兴四年,赵构除去岳飞荆南、鄂岳州制置使的职务。
岳飞上奏:“襄阳等六郡为收复中原的基本,如今应先收取六郡,以除心头之患。李成兵败远逃后,我军就可在湖湘增设部队,以威慑群盗。”
赵构将岳飞的奏章给赵鼎观看,赵鼎说道:“熟悉上流地形好坏的,非岳飞莫属。”赵构于是授予岳飞黄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
岳飞在中流渡江,对左右幕僚说道:“岳飞如不擒获乱贼,就不过此江。”岳家军抵达郢州城下,伪齐将领京超人称“万人敌”,在城上拒抗岳飞。岳飞亲自击鼓,令军士登上城头,京超跳崖而死,岳飞收复郢州,派张宪、徐庆收复随州,岳飞率军开赴襄阳。
李成迎战岳飞,在襄江边上列阵,岳飞笑道:“步兵在险阻要害可发挥其能,骑兵在平川旷野能尽其力。李成在江岸下边摆下骑兵,却在上边的平地上安下步兵,就算他有十万人马,又有何能与我军厮杀?”便举起马鞭指向王贵:“你用长枪步兵进攻他的骑兵。”又指向牛皋:“你用骑兵冲杀他的步兵。”
两军一开战,李成的骑兵就应枪而倒,后续的骑兵向前拥进结果都拥入江里,而他的步兵更是死伤无数,李成连夜出逃,岳飞收复襄阳。伪齐的刘豫拨给李成人马屯扎在新野,岳飞和王万对其进行夹击,相继击破贼匪。
岳飞上奏朝廷:“金贼所爱,仅是子孙妻妾、金银绸缎,其性情已十分骄奢懒惰;刘豫虽奸诈虚伪,但其内心终不会忘记我大宋朝。如果我军以精兵二十万,径直捣入中原,收复北边要塞,想刘豫也必然为我军出力。襄阳、随州、郢州土地肥沃,我军就在此营造田地,自行耕种,有利于为朝廷为百姓节省开支。臣只等粮饷备足,就过江向北剿戮金贼。”
当时宋朝十分看重中原的收复,所以岳飞营田耕种的建议因而付诸实施。
岳家军进兵邓州,李成和金将刘合孛堇扎下营寨拒抗岳飞。岳飞派王贵、张宪掩杀贼军,贼众大溃。刘合孛堇丢盔弃甲保下条命。贼党高仲退守邓州城内,岳飞率兵仅一通战鼓就攻下城头,擒获高仲,收复邓州。
赵构闻讯,大喜道:“朕常听说岳飞行军有纪律,却不晓得他作战如此厉害。”
岳飞次后又收复唐州、信阳军。襄汉平定后,岳飞向宋朝辞去制置使职务,请求委以经画荆襄的要职,朝廷不准。
赵鼎上奏:“湖北鄂州、岳州是上流最关键的要害之地,请求命岳飞屯扎鄂州、岳州,不仅江西可仰仗岳家军的声势,且湖、广、江、浙都能饱受安妥。”赵构于是将随、郢、唐、邓各州和信阳军以及襄阳各府路统统调归岳飞管辖,并授予岳飞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官职,加封武昌县开国子。
兀术、刘豫合兵围困庐州,赵构手书命岳飞前去解围,岳飞提兵奔赴庐州,伪齐已派五千铁甲骑兵进逼庐州城。岳飞亮出“岳”字旗和“精忠岳飞”旗,金兵一战而溃,庐州平定。岳飞上奏:“襄阳等六郡人民缺少耕牛、粮食,请求圣上按量供给官钱,免去拖欠的赋税,州县官当务之急是要招集逃亡的百姓重归故里。”
绍兴五年,岳飞入朝,赵构封岳飞的母亲为国夫人。授予岳飞镇宁、崇信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职务,进封武昌郡开国侯。除去荆湖南北、襄阳路制置使,神武后军都统制之职。命岳飞招捕杨么。
岳飞部众都是西北人,不习水战,岳飞道:“军队具备哪种作战专长,就要在作战中充分发挥他的长项。”
贼党黄佐道:“岳节度使号令如山,如果与其对抗,恐怕我辈很难活命,不如前去请降。岳节度使一向诚信,必然善待我辈。”于是黄佐向岳飞请降。
岳飞上表朝廷封黄佐为武义大夫,只身单骑至黄佐营寨,拊着黄佐的背说道:“你应该清楚背叛和尽忠的不同结果。如你能建下大功,封个侯位绝非满嘴胡说。我想派你再回湖里,寻找时机擒下贼首,如有可劝的人就招降他们,你看怎样?”
黄佐感激泣零,发誓以死报答岳飞。
此时张浚在潭州寻查军事,参政席益对张浚说道,怀疑岳飞与盗匪勾结。张浚说道:“岳侯,一向忠孝,他肯定有不可外泄的军机,你怎能胡乱传谣?” 席益自觉惭愧不敢再言。
黄佐袭取了周伦的营寨,杀死周伦,擒获其统制陈贵等人。岳飞向朝廷表彰黄佐,黄佐升任为武经大夫。由于统制任士安不服从王燮的命令,岳家军在此战中竟无半点功勋。
岳飞用鞭子抽打任士安,以引诱盗匪。并对士安道:“三天内拿不下盗匪,就杀了你。”
任士安向盗匪狂呼:“岳太尉二十万大军到此。”
盗匪见只有任士安一支部队,就合力攻击任士安。岳飞早设下埋伏,任士安率军紧紧拖住贼军,突然间伏兵四起,围击众匪,贼兵败走。
适逢朝廷命张浚立刻还防,岳飞从袖内取出一副小地图给张浚审阅,张浚想待来年再与岳飞商议。岳飞道:“我已有了谋划,只求都督你能小住几日,八天之内定然破贼。”
张浚道:“怎会说来这般容易?”
岳飞道:“王四厢用官兵攻击水寇困难,但我岳飞用水寇攻击水寇就易。水战,我军欠缺、水寇擅长,以所短攻取所长,所以才难。如果任用贼将贼兵袭取贼人,使其手足不能相辅,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令其个个孤立,尔后我军乘机进攻,八天之内,肯定俘获各贼头目。”张浚答应了岳飞的请求。
岳飞于是奔赴鼎州。黄佐招来杨钦投降岳飞,岳飞喜道:“杨钦骁悍,既已投降,则贼众的心理防线已然崩溃。”
岳飞上表授杨钦为武义大夫职位,厚加善待,并令他返回湖中。两日后,杨钦说服余端、刘诜前来投降。岳飞突生奇计,大骂杨钦道:“贼匪没有全部投降,你回来干什么?”将杨钦打了一顿棍棒,令其重返湖中。当夜,杨钦掩杀贼营,招降数万贼军。
杨么态度坚决,不肯投降,将浮船置于湖中,船底飞轮激起水浪,小船行走如飞,船体外围装有撞竿,官船一旦触上就被击的粉碎。
岳飞令人砍伐君山的树木制成木筏,封锁湖内各处港口,又在上游投下朽木乱草,专捡水浅的地方,派善于叫骂的军卒向贼挑畔,边行船边叫骂。贼众大怒,驾船追赶,因水下草木壅积,使贼船飞轮受阻,无法行驶。岳飞立即命军士围击,贼众逃奔港内,遭到官军木筏拦阻。官军载筏追击,用大张牛皮遮蔽贼兵发放的箭、石,又用大木撞击贼船,贼船尽被撞毁。
杨么投入水中,被牛皋捕获,杀死杨么。
岳飞袭取贼巢,各贼头目都大惊道:“这真是天将神人啊!”全部投降。
岳飞亲自到各贼寨安抚慰劳贼众,将老弱贼匪释放归田,征用少壮贼匪编入岳家军。此一战,果然是八天内平定洞庭湖贼匪。
张浚叹道:“岳侯真是神机妙算啊。”
起先,贼众倚靠湖内天险自诩:“欲犯我辈的官军,除非是能够飞着进来。”至此,贼匪们方感觉先前说过的话得到应验。
此役岳飞部俘获贼船千余艘,可谓鄂诸沿江地带储备水军资源最多的部队。
宋朝下诏命岳飞兼任蕲、黄制置使,岳飞以眼睛有疾为由请求辞去军务,但宋朝不许,又加封岳飞为检校少保,进封公爵之位,仍然驻军鄂州,除去荆湖南北、襄阳路招讨使职务。
绍兴六年,太行山忠义社梁兴等百余人,因仰慕岳飞的忠义大名率众来投奔。岳飞进觐赵构,当面陈说:“襄阳自从收复后,未设置监司,无法对下属州县进行监察考核。”赵构批准,命李若虚任京西南路提举兼转运、提刑;又命湖北、襄阳府路上自知州、下到通判,完成本岗工作的好坏,都由岳飞进行考核监督,或留用升迁或降职罢免。
张浚到江上组织各路元帅召开会议,宣称只有岳飞和韩世忠可以托付大事,命岳飞屯兵襄阳,伺机进取中原,并对岳飞说道:“这正是你平生的志愿啊。”
岳飞将部队移到京西,改任武胜、定国节度使,除去宣抚副使职务,并在襄阳设立监司,命人去武昌调动军队。
此时岳母病故,岳飞就将军务简化处理,然后动身扶空棺前往庐州老家,并连连上表,请求为老母守孝,期满后再还军营。但朝廷不准,三番五次下诏催岳飞即刻起程。岳飞无奈,唯有返回军中。朝廷命岳飞收复河东,节制河北路。
岳飞先派王贵等进攻虢州,虢州攻克,截获十五石粮食,并收降虢州数万军卒。
张浚道:“岳飞谋划、行事不同凡响,今日已打到伊、洛地带,则太行周边山寨,必会响应我军。”
岳飞派杨再兴进兵长水县,再战再捷,中原义勇之士为之响应。岳飞又派人去蔡州将粮草烧毁。
九月,刘豫派儿子刘麟、侄子刘猊分道进犯淮西,刘光世想丢弃庐州,张俊想舍下盱眙,二人一起上奏宋朝召回岳飞东下,想用岳飞抵住刘麟、刘猊的进攻,而自身得以退保。
张浚道:“岳飞一动,襄汉由谁管理?”就竭力阻劝宋朝驳回刘光世和张俊的上表。
但赵构担心刘光世、张俊不足以抵挡刘麟、刘猊,就命岳飞率部东下。
岳飞自破曹成、平杨么,共六年间,都是在盛夏季节行军,导致眼睛生疾,而此时,眼疾犯的更加厉害。但一见诏书,他便即日动身,尚未到达目的地,刘麟等就闻风败走。
岳飞向朝廷上奏军情,赵构对赵鼎说道:“刘麟败北不值得高兴,诸将都知道尊从朝廷的安排,这才是可喜之事。”于是就给岳飞写回文,说道:“敌兵已赴淮,卿等无须追赶,恐襄、邓、陈、蔡之敌有机可乘,卿须从长措置。”岳飞于是率队伍重返旧地。
此时伪齐军队屯扎在唐州附近,岳飞命王贵、董先等袭击伪齐军,焚烧其营寨。然后上奏朝廷想径直拿下蔡州以备进军中原,朝廷不准,岳飞唯有召回王贵等人。
绍兴七年,岳飞面君,赵构从容地问道:“卿有没有好马?”
岳飞道:“臣原有二匹马,每天各吃数斗刍豆,各饮一斛水,但如果草料不精,水质不净,它们就不会食用。二马披着战甲奔跑,起先跑的不快,但跑出百里后就变的迅速,自午时到酋时,可以跑上二百多里。而马背、腹的鞍甲毫无松动,且没有汗水,跟无事一样。这二匹马可谓负重但无怨言,体力充沛但不逞能,是善长远驰的良马啊。不幸二马后来相继死去。如今臣所骑的马,每天食用不过数升,所喂草料从不挑选,所饮之水从不在意,辔头尚未装好,就想跃跃狂奔,刚跑出百来里地,马儿就力尽汗出,大口喘息,累的如死了一般。这马可谓食少就能饱肚,克意逞能体力才下降迅速,实在是笨马一匹啊。”
赵构道声“好”,说道:“你今日所说很有意义。”就拜岳飞为太尉,继而除去宣抚使兼营田大使职务。又命岳飞掌管建康军务,令王德、郦琼部归属岳飞管辖,并下诏给王德道:“卿等须听从岳飞号令,岳飞号令代表朕的旨意。”
岳飞几次拜见赵构,都与赵构谈论恢复中原的策略,又给赵构写信:“金人所以将刘豫安放在河南,就是想控制住中原,让中国人打中国人。期间粘罕就可休整部队,坐收渔利。臣期望陛下给臣些时间,准备妥当就提兵袭取京、洛,拿下河阳、陕府、潼关,从而收服这五路叛将。叛将归我大宋后,我军就可北上前进,金人必然丢下汴梁撤往河北,到时京畿、陕右就可收复。然后我军分兵进攻浚、滑,占据两河地带,如此就能擒获刘豫,歼灭金人。社稷长久的大计,就在此一举。”
…………


当年慈禧乔装西逃,身边没有御林军,为何走了上千里竟毫发无损?

因为慈禧是偷偷地逃出来的,知道的人不多。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慈禧太后本想自尽,但是被镇国公给拦了下来,经过镇国公的劝说,慈禧太后简单地乔装打扮一下,就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这时的北京一片狼藉,逃亡的人群非常多,慈禧太后等人穿着便服,不容易被认出来。慈禧太后虽然出逃,但身娇肉贵的她还带了服侍的人和少量的兵。慈禧太后是个懂得享受而且很聪明的女人,御林军太过显眼了,不方便带出来。所以她带了能够服侍她的宫女太监,还有一部分的士兵来保证途中的安全。之后马玉坤找到了慈禧太后,并一路护送她安全到达西安。后来马玉坤也因此受到了慈禧太后的封赏。沿途还有一些想寻求赏赐的武林人士的保护。由于义和团运动也是在此时形成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百姓都支持义和团运动的,而且百姓的战斗力薄弱,所以沿途的村庄还是比较安全的。当时一个有名的镖行也为慈禧太后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为慈禧太后提供好的住处和美味的食物,这些大多都是习武之人,给了慈禧很大的助力。慈禧太后也给了他们丰厚的赏赐。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慈禧身为太后虽然垂帘听政,但是她对政治并没有多深的远见,她的一些心机和手段只适合内宫女人的斗争,上不了台面。

当年慈禧简装西逃,连御林军都没有带,为什么上千里路却毫发无损?

而慈禧到最后可以平安归来,最重要的就是她肯屈尊去打扮成为了一个乡野村妇的形象。在慈禧出逃之前呢,慈禧还假惺惺地说自己要跳河,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一大帮的大臣都赶来把慈禧给拦下来,都在劝说她不可以去死。而在这个时候的北京城早已变得十分混乱,又有谁会去管一个道貌岸然的老妇人到底是谁呢?自从慈禧带着光绪帝潜逃出了北京城之后,八国联军的人其实就很难找到他们的踪迹了。慈禧说的是要西逃,其实并不是这样,而实际上她根本没有去放下她的架子,就在她回来的时候还觉得自己是光荣的回来一样呢。而在慈溪出逃的路上,有没有护卫跟着她出来她觉得并不怎么重要,老佛爷她一路上都在碎碎念的全部都是她的近一百个会做精美可口饭菜的厨子竟然没带着逃出来啊,慈禧的心里是感觉到十分的伤心啊!当慈禧正在出逃的时候,在路上也是不忘去想着该怎样去在宫外继续着她的富贵生活,与此同时,光绪帝自己最宠爱的珍妃死了,自己的紫禁城也丢了,而他也变得有些呆傻了。与同时刻慈禧的心情那是完全不同的,虽是出逃,可却并没有一点很慌乱的样子。在慈禧出逃的时候的护卫人员怎么也有个千把人,不光是王公大臣在连自己宫女太监也都在,当然了也还有一些的护卫兵了。后来又遇到了直隶提督马玉坤,所以说慈禧是可以毫发未伤的。

大学教育应该学什么

又是一年毕业时,上期《彭博商业周刊》特刊是留学主题,写了从爱尔兰到香港到荷兰到澳洲到美国到英国的各种游学骄子与留学生的经验心得与记录。从留学保险到申请流程,到教学方式,到寻找实习,到异国他乡打官司的经历,很丰富。但怎么说呢?这些留学僧生都是精英,文笔也算不错,但总觉得字里行间少了点什么,有点太像攻略风格了,少了一点气质。偶然看了躺在方老师柜子上的最新一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是《追求真理或行道于邦——哈佛大学:从绅士到精英》,这个封面故事由5篇为一组的文章写成。浩浩荡荡几万字,那种人文气质与情怀呼之欲出。尤其是开篇引用阿兰·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的那段名言——对于一个美国人来说,大学岁月的重要性是怎么估计也不会过分的。它们是使他文明开化的唯一途径……面对这样一个行将接受教育的人,我们必须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他能够被称为受过大学教育,他应当学习什么?是的,大学教育应当学什么?追求真理?还是行道与邦?作为教育专业毕业生,毕业多年的我从未考虑过这样的问题,真是惭愧。当看到“通识教育”、“自由选修制”等熟悉的名词,不觉感慨这期主题的视角如此寬且深。是啊,以哈佛为代表的全球顶级大学,他们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不是最顶级的硬件和师资,而是最先进和博大的教育思想。他们对教育理解的深度,以及施教于人的广度,才是真正培养出无数绅士与精英的灵魂。他们教育的不止是学生,而是国家!他们教会学生准确自由地表达思想、清晰地思考、严密地分析问题,富有道德感,对国家大事敏感而有见地,这样的教育之下,大众教育成了美国民主的基础,培养了无数有责任的公民,社会收益无穷。强烈推荐三联这期杂志,层层叠叠,横看成岭侧成峰,各种收获与感受真是说不完。不过,商业周刊与人文杂志本身就有太多差异。也许彭博这期特刊就是那么定位的,实用也是一种风格。李劭康的文章的一个细节里也让我眼前一亮,他特别提到最富盛名的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独特的教学法——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这和大学时候突然领会到的研究式学习有点相像,但段位更高一些。可惜文中没有太多笔墨介绍PBL教学法,以及对比之于国内的差异与收获。有兴趣的人可以自行查阅和研究,非常厉害的一种教学法。昨天和老池聊天,也说起这份感慨:以前觉得大学毕业就是终点,以为此后一生终于不用挑灯夜战勤学苦读了。后来才发现,从学校毕业只是一次期中考试,只是一个起点。生活才是一座真正的高山,在社会中沉浮,仍然是一生的学习啊!原来“以终为始”这么有深意。PBL教学法在三联那组报道中也提到,这种学问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真的是让人受益无穷。海外名校的教育之所以很先进,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过程。那种教育方式真的意蕴无穷,这种环境下培养出的人才之所以优秀,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体会到了求知过程的无穷魅力,以及智慧本身作为“有缘之水、有本之木”的真谛。也许他们毕业时仍未感受到真正的收获,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相信几年后经过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反思,会更加清楚的感受到这段教育经历中真正深远的影响。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国留学,除了学到的是知识,见到的世面,开拓的视野,还有最重要的那种游历各方的广博情怀。好遗憾毕业时虽然攒好了费用,但最终没有计划好何时何地出国一次,年轻时经历这些是很不一样的感受呢,颇有重建三观的那样壮观的颠覆性。


大学入学教育心得1000字

新的一学期到来了,新的打算,新的计划,新的目标,让我们涣然一新。在这里我们面临着两个问题。
第一,如何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呢?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到学校哪些制度,并且还要去逐项的遵守,不得违反,其次,规章制度就是为我们学生设定的,我们学生就应该当做到,每天不得迟到、早退,要做到早到,晚退,关心整个班级体。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老师在上面讲课,而你却津津有味地在看小说书,或者干其他的事,这样对待自己不负责任的,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要知道时间就是生命,那就应该怎样去珍惜时间了吧。最后,如果要使同学们进一步的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话,那就必须团结互助了,看见有人违反的,就立刻上前去制止,并且说服,让他觉得心服口服。要做一名好的学生干部,就应该处处起带头作用,尽自己的一切,去做好每一项工作。
第二,如何使同学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呢?这个问题就靠自己了。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如果同学有什么事找我帮忙,我会二话不说,立即答应。同学也就是自己的朋友,所以朋友的事也就是我的事。当然,同学犯错误的话,我也会去指责他并教导他,只要我有能力,不要理会别人说什么。我应当挺身而出,发挥自己的才智,施展自己的抱负,立志为社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我会自觉遵守上面所说的。以实际行动以身作则。共同为班级的荣誉作出最大的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
踏入校门,崭新的生活迎接着我们到来了,我们已经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一个人什么时候开始停止学习,什么时候就开始衰老”。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到了六、七十岁没有衰老,因为他还在努力学习;而有人在十六岁就开始衰老了,因为他已经放弃了学习。我怀着激昂的热情踏上了xx-xxx-x大学xx-xx本科的学习历程,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据老师对学校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介绍,我了解到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以前的学习有很大的区别。我校开展的现代远程教育能让我通过现代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对我们不断地获取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报电大开始,我就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一定要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利用起来进行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矛盾,通过参加《入学教育》培训,解放了思想,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了学习观念,提高了认识。从认识提高方面可以理解为社会的进步是知识的进步,也是文明的进步,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与知识层次高低分不开的。对我来说,是知识层次更进一步了。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有不懂的就请教电大教师,在虚心听取电大老师的辅导后,努力完成作业。一有空就巩固学过的东西。平时应该积极参加电大安排的一切教学活动,按时来电大听面授课,节节不误;按要求来电大上网学习,次次不缺。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和同学们在一块研究不懂的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交流学习方法和技巧。回到家里,认真阅读书本的内容,不懂的请教别人。学习是无止境的,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要活到老,学到老,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从领到书的第一天起,我就对所选择的专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认真学习各门课程。上述是我通过入学教育所想到的,通过在电大时所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会使我思想认识得到提高,人生历程有质的飞跃。
在作业方面,考试时尽量做好,争取取得优异成绩。电大为我打开了一扇学习的大门,教会了我在当今信息社会学习的技能。这次学习是个良好的开端,我一定会倍加珍惜,争取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做一名合格的学生。


当年慈禧简装西逃,连御林军都没有带,为何上千里路却毫发无损?

当时八国联军从天津向西进军北京通州。此时此刻,八国集团盟军距离故宫还有一步之遥。如果慈禧不逃跑,她必死无疑。所以,在这个时候,慈禧急于逃离,离开时候他们穿的衣服都是平民穿的衣服,并带来几个侍卫就匆匆逃离去西边了。慈禧想逃离数千英里以外的陕西远离北京,因为那里地形险峻,易于防守,难以攻击。那里是慈禧心目中是最安全的去处。慈禧逃离时,他们不敢过于张扬。他们担心别人会知道自己正在逃跑,有些人会抢劫。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他们将遭受比应有的损失更多的损失。当时,慈禧是匆匆逃离。他们根本没有带很多衣服和食物。因此,他们陷入了困境。他们之所以毫发无损地逃到西安,仅仅因为他们的保密工作做得好,普通百姓根本不认识他们。伪装后,他们就像普通人和商人旅客一样。因此,这就是他们可以安全到达目的地的主要原因,尽管在这条路上有一些县级治安官正在对他们作出回应,提供协助,但他们没停留仍在赶路。旅途非常艰辛,基本上就是马不停蹄地在前进,更何况是在逃难,直到他们一直逃到山西后。当地方官接应他们的时候,慈禧和其它人才敢公开展示了自己的身份,再次过着奢侈的生活。因为只要是到了山西,他们就是算是安全的了,因为这里离陕西很近,当时慈禧在山西。从乔家大院借了一点钱,参观了山西的风景之后,就去了陕西。

  • 上一篇:马永胜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