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基本构造包括那些部分?
首先是变速器
(1)改变传动比,满足不同行驶条件对牵引力的需要,使发动机尽量工作在有利的工况下,满足可能的行驶速度要求。
(2)实现倒车行驶,用来满足汽车倒退行驶的需要。
(3)中断动力传递,在发动机起动,怠速运转,汽车换档或需要停车进行动力输出时,中断向驱动轮的动力传递。
2.变速器分类
(1)按传动比的变化方式划分,变速器可分为有级式、无级式和综合式三种。
(a)有级式变速器:有几个可选择的固定传动比,采用齿轮传动。又可分为:齿轮轴线固定的普通齿轮变速器和部分齿轮(行星齿轮)轴线旋转的行星齿轮变速器两种。
(b)无级式变速器:传动比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常见的有液力式,机械式和电力式等。
(c)综合式变速器:由有级式变速器和无级式变速器共同组成的,其传动比可以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几个分段的范围内作无级变化。
(2)按操纵方式划分,变速器可以分为强制操纵式,自动操纵式和半自动操纵式三种。
(a)强制操纵式变速器:靠驾驶员直接操纵变速杆换档。
(b)自动操纵式变速器:传动比的选择和换档是自动进行的。驾驶员只需操纵加速踏板,变速器就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负荷信号和车速信号来控制执行元件,实现档位的变换。
(c)半自动操纵式变速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部分档位自动换档,部分档位手动(强制)换档;另一类是预先用按钮选定档位,在采下离合器踏板或松开加速踏板时,由执行机构自行换档。
图解常见汽车发动机结构图
发动机是一种由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无论是四行程发动机,还是二行程发动机;无论是单缸发动机,还是多缸发动机。要完成能量转换,实现工作循环,保证长时间连续正常工作,都必须具备以下一些机构和系统。
(1) 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在作功行程中,活塞承受燃气压力在气缸内作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并从曲轴对外输出动力。而在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中,飞轮释放能量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直线运动。
(2) 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
(3) 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4) 润滑系统
润滑系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5) 冷却系统
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成。
(6) 点火系统
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点火系,点火系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
(7) 起动系统
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作往复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旋转。发动机才能自行运转,工作循环才能自动进行。因此,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开始自动地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完成起动过程所需的装置,称为发动机的起动系。
急求汽车发动机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结构图
汽车要在道路上行驶必须先有动力,而动力的来源就是发动机。发动机性能的好坏是决定汽车行驶性能的最大因素。目前汽车使用的发动机均属于内燃机,发动机的功能就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成热能再转成机械能,而机械能也就是一般所谓的动力。发动机在将燃料转成动力的过程中会经过一定的工作程序,而且此程序是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循环。 ● 发动机的基本构造——缸径、冲程、排气量与压缩比 发动机是由凸轮轴、气门、气缸盖、气缸体、活塞、活塞连杆、曲轴、飞轮、油底壳等主要组件,以及进气、排气、点火、润滑、冷却等系统所组合而成。以下将分别介绍在汽车型录的“发动机规格表”中常见的缸径、冲程、排气量、压缩比、SOHC、DOHC等名词。 缸径: 气缸体上用来让活塞做运动的圆筒空间的直径。 冲程: 活塞在气缸体内运动时的起点与终点的距离。一般将活塞在最靠近气门时的位置定为起点,此点称为“上止点”;而将远离气门时的位置称为“下止点”。 排气量: 将气缸的面积乘以冲程,即可得到气缸排气量。将气缸排气量乘以气缸数量,即可得到发动机排气量。以丰田花冠1.8L车型的直列4气缸发动机为例: 缸径:79.0mm,冲程:91.5mm,气缸排气量:448.5cc; 发动机排气量=气缸排气量×气缸数量=448.5cc×4=1794cc。 压缩比: 最大气缸容积与最小气缸容积的比率。最小气缸容积即活塞在上止点位置时的气缸容积,也称为燃烧室容积。最大气缸容积即燃烧室容积加上气缸排气量,也就是活塞位于下止点位置时的气缸容积。 丰田花冠1.8L发动机的压缩比为10:1,其计算方式如下: 气缸排气量:448.5cc,燃烧室容积:49.83cc; 压缩比=(49.84+448.5):49.84=9.998:1≈10:1。● 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凸轮轴与气门 凸轮轴: 在一支轴上有许多宛如“蛋形”凸轮,其被安装在气缸盖的顶部,用来驱动进气气门和排气气门做开启与关闭的动作。 在凸轮轴的一端会安装一个传动轮,以链条或皮带与位于曲轴上的传动轮连接。在以链条传动的系统中此传动轮为一齿轮;在以皮带传动的系统中此传动轮为一具齿槽的皮带轮。 一般双顶置凸轮轴(DOHC)设计的发动机,其进气和排气的凸轮轴均挂上一个传动轮,由链条或皮带直接带动凸轮轴转动。有些发动机为了减少气门夹角,而将凸轮轴的传动方式改变成以链条传动方式带动进气或排气的凸轮轴,再藉由安装在进气和排气的凸轮轴上的齿轮以链条带动另外一支凸轮轴。 丰田独特的“TWIN CAM”设计方式,则是以链条或皮带去带动位于进气或排气的凸轮轴上的传动轮,之后再以安装在进气和排气的凸轮轴上的无间隙齿轮机构带动另外一支凸轮轴。 气门: 控制空气进出气缸的阀门。让空气或混合气进入的称为“进气气门”。让燃烧后的废气排出的称为“排气气门”。 ● 发动机基本构造─SOHC单凸轮轴发动机 发动机的凸轮轴装置在气缸盖顶部,而且只有一支凸轮轴,一般简称为OHC (顶置凸轮轴,Over Head Cam Shaft)。凸轮轴透过摇臂驱动气门做开启和关闭的动作。 在每气缸二气门的发动机上还有一种无摇臂的设计方式,此方式是将进气门和排气门排在一直在线,让凸轮轴直接驱动气门做开闭的动作。有VVL装置的发动机则会透过一组摇臂机构去驱动气门做开闭的动作。● 发动机基本构造——DOHC双凸轮轴发动机 此种发动机在气缸盖顶部装置二支凸轮轴,由凸轮轴直接驱动气门做开启和关闭的动作。仅有少数发动机是设计成透过摇臂去驱动气门做开闭的动作。有VVL装置的发动机则会透过一组摇臂机构去驱动气门做开闭的动作。 DOHC较SOHC的设计来得优秀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凸轮轴驱动气门的直接性,使气门有较佳的开闭过程,而提升气缸在进气和排气时的效率;另一则是火花塞可以装置在气缸盖中间的区域,使混合气在气缸内部可以获得更好、更平均的燃烧。● 直列发动机 VS V型发动机 ◆ 直列发动机 一如其名,直列发动机气缸排列成一条直线。 发动机的所有气缸均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形成一直列的情形,称为直列发动机。以直列四气缸发动机为例,常见的标示方式有二种,一是取与排列外型相似的I做标示,就标示为“I4”。另外一种则是以英文Line做开头,而标示为“Line 4”或“L6”以代表直列4气缸或是直列6气缸发动机之意。 ◆ V型发动机 气缸数增加,采用V型排列的发动机可以有效减少发动机提及,增加车内空间。 发动机的气缸分别排列在二个平面上,此二个平面相互产生一个夹角。气缸呈V型排列的发动机会因气缸数量的不同,而有60、90、120度三种常见的角度。发动机气缸排列在两个相交的V型平面上,则称为“W型发动机”,而夹角为180度的发动机则另外称为“水平对置式发动机”。● 可变气门正时&可变长度进气岐管 ◆ 可变气门正时: 曲轴经由齿状的传动装置带动凸轮轴转动,使气门在做开启与关闭的动作时会与曲轴的转动角度成一定的对应关系。 由于气体流动的性质会随着发动机运转速度的快慢而改变,如何使气缸在不同的转速下都能够获得良好的进气效率?为此必须改变气门在开启与关闭时间。经由安装在凸轮轴前端的油压装置使凸轮轴可以另外做一小角度转动,以使进气门在转速升高时得以提早开启。 ◆ 可变长度进气岐管: 为了使发动机在高、低转速时能够维持平稳的进气效率,如何制造出长度适合的进气管路就成了一件重要的课题。藉由在进气管路中设置阀门来使进气管路改变成长、短二种路径。以满足发动机在高转速运转时需要流速快、动能大的气流;并且在低转速时供给发动机适当流量的空气。这样就能够使发动机在高转速时获得较大的马力,而在较低转速时有较佳的油耗表现。
汽车构造图解及原理
1、发动机原理:发动机之所以能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得益于气缸内的进气、压缩、做功、排气这四个行程有条不紊地循环运作。2、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四冲程柴油机和汽油机一样,每个工作循环也是由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和排气行程组成。由于柴油机以柴油作燃料,与汽油相比,柴油自燃温度低、黏度大、不易蒸发,因而柴油机采用压缩终点自燃着火。3、二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气缸体上有三个孔,即进气孔、排气孔和换气孔,这三个孔分别在一定时刻由活塞关闭。4、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壳体的内部空间(或旋轮线室)总是被分成三个工作室,在转子的运动过程中,三个工作室的容积不停地变动,在摆线形缸体内相继完成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行程。每个行程都是在摆线形缸体中的不同位置进行。扩展资料:汽车由车身、底盘、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箱等)、内外饰、电子电器、空调、车身附件等各个系统组成,零件多而复杂,能认识整车所有零件工程师为数不多。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逆向、试制、试验及制造过程中不断地去学习,才能对所有零件有个初步的认识,但这又是整车研发的基础,特别对刚进入汽车研发的大学生来说,更是特别重要,如果不认识,开会的时候连会议内容都很难听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汽车构造
《图解汽车底盘构造与原理》
汽车底盘:1.传动系统 2.变速器 3.行驶系统 4.转向系统 5.制动系统
一、传动系统
1.离合器:摩擦式离合器。
2.驱动:四驱、两驱;
四驱:分时、适时、全时;
驱动桥:整体式(与非独立悬架配合)和断开式(与独立悬架配合)。
3.主减速器(差速器):轿车采用单级式;将动力的传递方向改变90度,改变转速和转矩力。
4.分动器:是四驱汽车特有的部件,将从变速器传来的动力分配给前轴和后轴。
5.万向传动装置:变速器的输出轴与驱动桥的输入轴不在同一平面上,这就需要一个“以变应变”的装置传动装置;
万向节分类:十字轴、球笼式、
6.传动轴(能伸缩,用滑动花键连接,以实现传动轴总长度的变化)连接方式: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变速器→传动轴→驱动桥;
四驱车:变速器→分动器→传动轴→驱动桥。
二、变速器
1.变速器分类:手动变速器(MT);
自动变速器:自动离合变速器(AMT)、自动变速器(AT)、无级变速器(CVT)、双离合变速器(DSG/DCT)、序列式手动变速器(SMG)。
自动离合变速器(AMT):通过添加一组组件自动控制离合的切换。
自动变速器(AT):内置许多组离合器片或制动器片,以车速、发动机和节气门的信息输入触发液压阀或者电磁阀来切换变速齿轮进组合换挡。
手动变速器(MT):手动分离和结合不同的齿轮来获得不同的传动比,改变档位。
无级变速器(CVT):通过改变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传动直径,来改变传动比。
双离合变速器(DSG/DCT):拥有两套离合系统轮流切换,提高切换档位的效率和顺畅性。
序列式手动变速器(SMG):比手动变速器多了一套自动换档机构和电子离合器。
三、行驶系统
1.行驶系统分类:轮式、履带式、车轮-履带式、水陆两用。
2.轮式行驶系统四部分组成:车架、车桥、悬架及车轮。
3连接方式:车轮安装于车桥,车桥通过悬架与车架相接。
4. 悬架作用:吸收和缓和行驶中的振动,保证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5. 悬架分类:非独立悬架、独立县架。
非独立悬架:左右两侧的车轮装在一个整体式车桥上,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悬架与车架相连接。(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独立悬架:两侧车轮各自独立地能过悬架与车架相连接(操纵稳定性及舒适性好)。
6. 减振器原理:利用液体流动的阻力来消耗振动的能量,使振动消失;外置弹簧进行复位;关键词:阻尼运动。
7. 车架作用:一是支承、连接汽车各零部件、总成;二是承受车内、外各种载荷的作用。
8. 车架分类:非承载式(大多用于越野车或货车)、承载式(大多用于轿车)。
三、转向系统
1.转向系统的组成三部分: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
2.转向操纵机构:方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成向节和转向传动轴组成。
3.转向器:蜗杆曲柄指销式、循环球式和齿轮齿条式。
4.转向传动机构:左、右转向横拉杆和转向球头。
5.助力转向:液压、电动、电动液压。
四、制动系统
1.制动系统两大部分: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
2.制动器: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
3.真空助力器:位于制动踏板与制动主缸之间;作用是辅助放大制动力。
4.防滑控制系统ABS:防止制动时车轮抱死滑移,改善制动效能,确保制动安全;对所有车轮实施调节。(离合分离状态、车速很低小于8km/h时不起作用)
5.防滑控制系统ASR:防止驱动车轮原地滑转,提高汽车起步、加速性能及在滑溜路面行驶的能过性和方向稳定性;只对驱动轮加以调节控制。(离合器接合状态、车速很高80~120km/h时不起作用)
6.制动辅助系统BAS:是针对紧急情况下,踩制动踏板时缺乏果断面设定;从踩下踏板的速度和力推算出驾驶人紧急制动的意愿,进而制动辅助系统利用辅助的制动能量迅速将制动压力提高至ABS工作状态。
7.电子稳定系统ESP/DSC/ASC/AYC/DSTC(德国博世):根据行驶状态,向ABS、ASR发出纠偏指令;克服转身过度及转向不足,不直接干涉转向器的情况下引起方向改变。
8.驻车制动:制动时,将驻车制动杆上端和后拉,作用通过拉索将两制动蹄张开,并压紧制动鼓产生制动作用。此时,棘爪和齿扇将驻车制动杆锁止在制动位置。
9.自动驻车(AUTOHOLD):一种自动替你拉驻车制动杆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