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通济

时间:2024-03-08 05:16:57 编辑:阿旭

通济镇的介绍

通济镇,俗称青杠林,位于四川彭州市西北部山区的中心,自古为西山七场的中心。通济镇境内山、坝、地形俱全。幅员面积73.9平方公里,辖二个场镇,18个行政村,267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总人口2.9万人,是四川省小城建设试点镇,彭白公路,小夫公路,彭白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四通八达,是山区六个乡镇的经济、文化、交通枢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旅游、矿产等资源,是农业、工业、旅游开发理想之地。

通济镇的灾后重建

钟大钧说,通济镇在彭州所有乡镇里是最开阔的一个镇,地质条件也最好。只要通济镇今后在重建过程中注意建筑质量,一定会很适合居住的。由于通济镇距离成都只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因此通济镇在重建开始前定位已经明确:“下一步通济镇定位是很明确的,就是做好旅游服务,做成成都市的后花园。”由同济大学规划院组成的专家组已经在通济镇开展了工作,对通济镇进行全面调研,提出重建规划方案;科技部灾后重建科技示范点也选择在通济镇新黄村。而镇党委、政府在灾后就迅速行动起来,在安顿好受灾群众的同时,也在努力恢复他们重建家园的信心。钟大钧说通济镇临时综合市场这个月底就要开业了:“怎么才能让老百姓重新唤发出生产自救的信心?就是市场建设了,马上把市场建起来,让老百姓的东西能卖出去,老百姓需要的东西能从市场上买进来。”面对未来,钟大钧充满信心:“四十年前的唐山,当时国家国力薄弱的情况下,有一个新的唐山出来。四十年之后的四川,党和国家一定会给我们灾区实实在在的帮助,一定会让我们灾区比以前更好。”通济镇是四川省彭州市内7个极重灾区镇之一,“5.12”地震让这里77663间房屋倒塌,全镇30892人全部成了灾民,生产生活受到严峻挑战。虽说受灾群众目前都已住进了过渡性安置房,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早日搬进永久性住房成了灾区不少群众的共同呼声。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思考,通济镇根据群众的不同需求制定了永久性住房建设多元选择方案,群众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安置方式。五种安置模式:一是统规自建方式,由政府做好基础设施,群众自建,每人补贴8000元;二是统规统建模式,由政府统一规划,群众自己拿出部分钱建设,但面积只能在30平方米左右;三是原址重建方式,经政府批准群众在原地拆旧建新;四是加固维修方式,经勘察后批准部分房屋可进行加固处理;货币安置方式,每户一次性拿走政府3万元补贴,放弃原有的宅居地。“之所以这样做是考虑到各种不同的情况,但选择拿一种安置方式,群众都要有明确的理由,政府帮助把关。”钟大钧说。

即墨有几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是哪几个?

即墨市5个街道、18个镇:环秀街道、潮海街道、通济街道、北安街道、龙山街道、鳌山卫镇、温泉镇、龙泉镇、刘家庄镇、蓝村镇、店集镇、灵山镇、七级镇、王村镇、丰城镇、段泊岚镇、移风店镇、普东镇、大信镇、田横镇、金口镇、华山镇、南泉镇。
  通济街道 
  位于即墨市城区西部,是墨市党政机关所在地。截至2004年底,面积75.66平方千米,辖61个村庄和17个居委会、14万人。
  环秀街道 
  位于即墨市城区南部。截至2004年底,面积29.1平方千米,辖38个行政村和5个居委会、7.59万人。
  北安街道 
  位于即墨市城区中北部。截至2004年底,面积92平方千米,辖61个行政村、5万人。
  龙山街道 
  位于即墨市城区东部。截至2004年底,面积58.4平方千米,辖36个行政村、3.63万人。
  潮海街道 
  截至2004年底,面积27.2平方千米,辖30个行政村、5.8万人。


  • 上一篇:停停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