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王泽邦

时间:2024-03-08 14:14:00 编辑:阿旭

王老吉标志是谁设计的,有过怎样的历史变迁?

老字号王老吉,1828年创办,“王老吉”为林则徐手书。
王老吉的故事,最早可回溯至1828年。这一年,广东江门鹤山人王泽邦在广州开设一间凉茶铺,专营水碗凉茶。
  
  王泽邦乳名阿吉,王老吉凉茶铺因此得名。坊间流传,当年林则徐微服入粤查烟,体验到阿吉凉茶的奇妙后,派人送来一个刻有“王老吉”三个金字的大铜壶赠与王泽邦,从此,王泽邦以“王老吉”为字号。
随着历史变迁,王老吉凉茶先后分出数支,在广州、香港、江浙等地发展。
1912年12月24日,第三代王氏后人、王贵发一脉三个儿子在家母主持下,订立分产合约,约定各家“彼此不得侵越范围”。
  
  ——恒裕一支,远赴香港和海外,几经辗转发展成“红罐王老吉”;恒辉一支,留守南粤省铺,几经起落,传承至今“绿盒王老吉”(广药王老吉前身);其他各支,历经分产、战乱、转让、回购等数次沉沦,已经无迹可寻。
1938年,日军侵入广州,王老吉货栈焚为平地,被迫停产。
  
  抗战胜利后,王老吉第四代传人商议,重建王老吉凉茶。其中,大姊王宝钿及丈夫胡多文分红70%,王宝璋、王宝瑶等五兄弟共同分红30%,在广州靖远路复建祖铺,后来,祖铺迁至珠海中路71号,并拓展两间分店:解放路万记王老吉、洪德路永记王老吉。
  
  王老吉凉茶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最开始是原生态自煲凉茶,即凉茶铺;第二阶段,茶包,有点像中药配方;第三阶段,凉茶颗粒,用开水冲服;第四阶段,就是现在的饮料形态。
  
  


王老吉是谁发明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草药治一方病,王老吉凉茶于清道光 8年(1828)创立时,是得到广西桂林“不语山人”提供的药源才获成功的,与广西人有一段不解的情绪。饮凉茶本是两广民众千百年的一种习惯,而王老吉则是岭南文化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当年它伴随洪秀全金田村起义南征北战,后来又随千千万万的“老广”瓢洋过海,流行于五大洲, 梁启超于1898年至1903年间赴美考 养生有道的慈禧太后 察,写成的《新大陆游记》一书载:“西人有喜用华医者,故业此足以至富。有所谓王老吉凉茶,在广东贴铜钱两文、售诸西人或五元或十元美金不等云。” 在经历了慈禧太后借助王老吉益智清神把持朝政、洪秀全广州赴考王老吉救命、英军兵败三元里饮王老吉还魂、太平军天京保卫战王老吉劳那朴实无华的山稔稔散播在漫山遍野。今天的王老吉经过羊城药业公司的精心研制,已不是那种要细火慢煲的大碗凉茶了,而是一种使用方便,适应时代要求的保健品,在国内是满腔爱国热血青年时尚国粹,饮用王老吉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潮流。可见王老吉已经不只是一个防病的药业品牌,而是演绎两广文明的一百年传奇


凉茶始祖是谁

 王老吉凉茶是由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创立的。当时岭南地区阴霾雾霭、夏日流火、风寒湿热、燥火邪虐。王泽邦得一位道长的真传,创制一种药茶,是广东、广西地区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祛湿等功效的药用茶饮料,专为普罗百姓日常清热解毒之用。很多人饮用后立见其效,阿吉凉茶很快就名声远扬。
  当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微服入粤查烟,亲身体验过阿吉凉茶的奇妙后,派人送来了一个刻有“王老吉”3个金字的大铜壶赠于王泽邦。从此,王泽邦以王老吉为号,首创凉茶铺,兼卖王老吉生药茶包(见《广州西关故仔》),并且流传到海外。清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说:在美国,一剂王老吉可卖5至10美元;现代报人袁效贤、李春晓伉俪浪迹美国100天见到:在美国的不少酒店,每逢高级宴会之末,侍者必奉上一杯中国凉茶王老吉。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170余年漫长的历史中,在经历了慈禧太后借助王老吉益智清神把持朝政;洪秀全广州赴考王老吉救命;太平军天京保卫战王老吉劳军;林则徐虎门销烟王老吉清热解毒等惊天动地的大事后,王老吉扎根民间。时下,满腔爱国情怀的热血青年时尚国粹,饮用王老吉成为粤、港、澳地区的一种新的消费潮流。
  上世纪50年代初,王老吉药号分为两支,一支归入国有企业,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原羊城药业),主要生产王老吉牌冲剂产品(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有凉茶市场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的品牌基本为王氏后人所注册。香港王老吉公司很早就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日本、台湾、澳门、澳洲、法国、加拿大等地注册了“王老吉”商标,致使羊城药业同一商标的产品无法进入上述地区销售。1999年,羊城药业生产的王老吉作为第30类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可见王老吉已经不只是一个防病治病的药业品牌,而是演绎南粤文明的一个百年传奇。


凉茶是谁发明的?

凉茶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至东晋;而在惠州市罗浮山炼丹的葛洪(公284~364)则可视为凉茶之始祖。葛洪在医学研究中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仍为现代医家所重视,在美国、日本、韩国的汉药研究中心甚至把他当作神明来膜拜。 凉茶是岭南人民根据本地的气候、水土特性,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基础,研制总结出的一类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的饮料总称。分析凉茶"高热"的原因,有关专家指出,首先,凉茶无毒有效的特点十分符合现代人的消费特点。饮用凉茶是两广人民长期同大自然作斗争总结而来的一种护身法宝。据有关医药专家介绍,凉茶凉而不寒,清热而不伤脾胃,没有肝肾毒性,四季皆宜,无病时可防病,有病时能治病,"秋冬防秋燥、春夏去暑湿"。


王老吉的介绍

王老吉凉茶创立于清道光年间(1828年),至今近两百年历史,被公认为凉茶始祖。采用本草植物材料配制而成,有“凉茶王”之称。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产品形式经历了水碗凉茶——凉茶包——凉茶粉 ——凉茶饮料等载体变化,除了红罐王老吉、绿盒王老吉外,2012年10月份成功推出500毫升和1.5升瓶装王老吉凉茶,2012年12月27日王老吉凉茶家族再添“吉祥三宝”:固体凉茶、低糖凉茶和无糖凉茶,开创了凉茶产品新形态。12014年12月3日,王老吉诉加多宝虚假宣传纠纷案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法院判决加多宝方面停止使用含有“加多宝凉茶连续7年荣获‘中国饮料第一罐’”等用语的广告,在指定媒体上连续七日刊登声明以消除影响,并且赔偿王老吉方面300万元。

王老吉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王老吉凉茶创立于清道光年间(1828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采用本草植物材料配制而成,有“凉茶王”之称。产品形式经历了水碗凉茶——凉茶包——凉茶粉 ——凉茶饮料等载体变化。
除了红罐王老吉、绿盒王老吉外,2012年10月份成功推出500毫升和1.5升瓶装王老吉凉茶,2012年12月27日王老吉凉茶家族再添“吉祥三宝”:固体凉茶、低糖凉茶和无糖凉茶,开创了凉茶产品新形态。2014年12月3日,王老吉诉加多宝虚假宣传纠纷案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法院判决加多宝方面停止使用含有“加多宝凉茶连续7年荣获‘中国饮料第一罐’”等用语的广告,在指定媒体上连续七日刊登声明以消除影响,并且赔偿王老吉方面300万元。上市公司白云山19日发布公告称,广州医药集团、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已收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书。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王老吉加多宝“配方案”做出终审判决,驳回加多宝上诉,维持原判。


王老吉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啊

王老吉凉茶是中国著名凉茶,于清朝道光年间(约1830年)由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乳名阿吉)所创。王泽邦本务农为生,当时地方瘟疫流行,他偕同妻儿上山避疫,途中巧遇一道士传授药方,王泽邦依照药方煮茶,帮助百姓治病。清文宗咸丰二年(1851年),王泽邦被册封为太医令,翌年在广州市十三行路靖远街开设了“王老吉凉茶铺”,专营水碗凉茶。1949年解放后,成立王老吉联合制药厂,2004年3月4日更名为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王老吉这个老字号,在“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榜”中排行第五,品牌价值22.44亿元人民币。


王老吉诞生于什么年?

王老吉创始人王泽邦 “王老吉”由王泽邦创始在道光八年(1828年),这一年世界上没什么特别大事,玛嘎尔尼和亚美士德来访已是十几年前乃至更早的事,印象最深的就是托尔斯泰是在这一年诞生。传说“王老吉”中药原是一位广西道士“不语山人”传给王泽邦的,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信仰,这似乎暗示“王老吉”完全是中国文化和医学的结晶,而不同于洪秀全受西洋传教士的影响创立“拜上帝会”,我对洪秀全赴考时靠饮用“王老吉”救命的说法也不置可否。比较有意思的是林则徐的故事。道光十九年(1839年),文忠公到广州来禁烟,患了风热感冒,随行医生也无良方。文忠公听闻此间有一“王老吉”治风热有效,便微服来到十三行王泽邦药铺,仅一包感冒便愈,自此“王老吉”名头大起。且不说名人效应对品牌传播有如何影响,这里“鸦片”与“凉茶”形成有意思的对立:前者使人上瘾,毒害身体和心灵,还有“银荒兵弱”;后者良药苦口,难怪成为南粤居民的最爱。在广州最早的凉茶铺旧址上,现在屹立的却是“新中国大厦”了。 在广州,温暖中少不了清凉。王老吉一直坐看云起,尊重广州务实和开放的传统,但却一直认为这座城市缺乏自我总结和言说的习惯。所以当羊城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祁茂林对我谈起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和企业生存战略的关系时,不难想象我的惊愕。在广州众多的老字号保健品中,“王老吉”配方是唯一得到《中国药典》认可的产品。从1828年问世起,其凉茶铺最多时还是在光绪四年(1878年),在广州市内达到100多家,但现在全省也只有的多家凉茶铺。原因很简单,现在基本上采取在药店上架销售的经营模式。民国十七年(1928年)颁发的王老吉商号注册执照。 香港王老吉总店——鸭巴甸街2号A地下。 “王老吉”在香港也卓有名声,这是“王老吉”的嫡系传人前住创业的成果。在内地,却由一代代广州人传承下来。由广州市政府确定的27个老字号中,医药类还有4家:何济公、陈李济、潘高寿、敬修堂。但“王老吉”的市场份额最大,单羊城药业生产的盒装饮料和袋装冲剂和凉茶每年销售额便达到1个亿。还有东莞长安镇人陈鸿道所创的加多宝,生产易拉罐装的“王老吉”,年业绩更达到3个亿,其目标说起来很有象征意义:要生产“中国的可口可乐”。 1925年,王老吉茶包参加英国伦敦温庇展览会。 祁生显然很满意现代企业制度对传统的改造效果,一是工艺技术创新,二是经营模式改善。现在的“王老吉”,原料来自两广、江西,借助恒温、恒湿、无菌操作,效率极高。他们现在在广州2000多家药店的上架率达到100%,又将主销区从两广拓展到湖南、湖北、四川,长江沿岸的“三大火炉”都在其目标范围内。他们刚在长沙开过大型展销会,本省象棋国手吕钦、许银川都作为“形象大使”出席,现在在长沙500余家药店已经上架70%。祁生告诉我,过去的辉煌更容易成为包袱,老未必好,需要适当的扬弃,不图变革,等于自取灭亡。改革是讲究“适者生存”的,广州的老字号大体都面临一样的困境,“王老吉”之所以能坐看云起,全因与时俱进。 谈到老字号,我们的意识“流”到去年的电视剧《大宅门》上,这是以京城老字号“同仁堂”为原型的。祁生很高兴地说,他们正在筹备拍自己的连续剧,计划20集,每集40万元预算。现在羊城药业董事长、总经理施少斌已去香港“王老吉”洽谈此事,有关剧本也正在编写,将以年为经,以事为纬,以“王老吉”一家企业、一个品牌为切入点,集中展现近代广州城市文化生活的变迁。 我也受到感染,其实我对《大宅门》并无好感,京片子对白不存在任何美学价值,斯琴高娃和陈宝国的表情,以及主题的设置,总让我感受到一种家族制的浓烈陈腐气息。我对近年大热的《康熙王朝》亦抱同感。所以我期待南派市民文化能有一次全新亮相。 医家掌故 一方草药治一方病痛 粤人喜欢饮凉茶同美国人喜坎食维生素药品一样,是在不利的气候环境下养成的一种良好习惯。凡有粤人的地方,就有凉茶铺,自古广东有三宝,荔枝、烧鹅、凉茶铺。此“三宝”成为岭南特产。 广东凉茶很多,史料显示最负盛名的是王老吉凉茶,以地产草药为主配置而成,初时是以水碗凉茶问世的,由鹤山人王泽邦于1828年在广州十三行靖远街首创。当时那一带既是商家云集之地,又是码头搬运工,黄包车夫活动的场所。那些在生意场上争拗而上火的,在烈日下干粗重活的、在应酬中饮酒过多的、在长途贩运中中了暑湿的、烧烤煎炸食物吃多了的,或有喉痛脑热的,都喜欢花两文铜钱买一碗王老吉凉茶消解,因此门庭若市、供不应求,很快在全市出现了很多王老吉凉茶的小贩,也有不少随街卖的王老吉凉茶车仔,成为广州一大景观。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草药治一方病”,当时有这样的民谣:“常饮王老吉,饿死百家医”。世人皆知王老吉是广东凉茶的代名词。 历史传奇 义举担负匹夫之责 1841年1月20日,虎门战争爆发,清朝不得不急调湖南提督祥福率军来援,但祥军到广东后,不服水土,又多吃辣椒,火气攻心,病倒了一大片,而原来的守军在战火中已经唇焦口燥呼吸困难,情况危机。在当地军民的呼吁下,“王老吉”把凉茶配料尽数送到虎门和黄埔,并指挥乡民用几十只大铜锅煎煮凉茶劳军,一连数天,药到病除。 中国“入世”的先驱 1841年,英国军队突破虎门要塞,到三元里为非作歹,被当地农民击退,又遇暴雨,不少人生病,清朝政府的广州官员便建议他们每天到靖远街饮一碗王老吉凉茶,结果不出三五天,那些士兵都恢复了元气。从此,“王老吉”名扬海外,华侨携带王老吉凉茶进入英联邦地区,都受到免税放行的优待。梁启超在1898年至1903年赴美考察所写的《新大陆游记》有所记叙;“西人有喜用华医者,故业此常 足以致富。有所谓王老吉凉茶,在广东每贴铜钱二文,售诸西人或五至十元美金不等云,他可类推”。 “王老吉”吉兆天道 1925年10月,毛泽东带着母亲、杨开慧和两个儿子住在东山庙前西街38号。一日,与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陈独秀之子)闲谈,向陈请教“王老吉”三字的含义。陈的解释是“以马列老祖宗为指导的共产党是王者之师,有老百姓支持,这本身就是一种吉兆。润之兄来粤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正合大道,这才可歌可泣……” 大革命失败,陈延年牺牲。1928年毛泽东因生病到福建永定县苏家坡休养,想起广州想起“王老吉”和陈延年,便要贺子珍去买这种凉茶,后来通过地下交通站才把“王老吉”弄来,毛泽东逐渐康复。他站在苏家坡上遥望南粤,心潮起伏,随口吟唱《采桑子》一首: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求采纳


  • 上一篇:王云生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