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的风味小吃的简介
萧山萝卜干
2004年6月已通过质检局原产地哉产品保护申请产地:萧山。
历史:浙江萧山萝卜干已有80多年的腌制历史。
品种:萧山萝卜干分甜、辣等不同品种。
特点:由于选料讲究,加工精细,所以腌制出的萝卜干色泽金黄,味道鲜美,香气浓郁,脆嫩爽口。
功效:萧山萝卜干不仅色、香、味俱全,久贮不变质,越陈香味越浓郁,而且物美价廉,在医学上还有消炎、防暑和开胃等作用。
工艺:这种萝卜干主要选取用当地出产的优良品种“薄皮一刀种”和“青头鸭蛋种”鲜萝卜为原料,采取风脱水加工方法。腌制时,先把带泥的萝卜洗净,切成粗细均匀的条块,放在芒簟上曝晒三至五天,然后分两次进行腌制。第一次按每百斤白条萝卜加盐三斤的比例,拌匀揉透,分批入缸。 装缸时,放一层,踏一层,逐层踏实。经过三天,出缸再次晒二、三天。而后进行第二次腌制,以每百斤加盐一斤半的比例,再拌匀揉透,仍分批入缸,腌制七天左右,就可以装坛贮藏或食用。
萧山三黄鸡
产于萧山 ,又称萧山大种鸡、越鸡。属肉蛋兼用型良种,其体型肥大,一般成年公鸡体重约3~3.5 公斤,母鸡约2公斤,阉鸡达5公斤。羽毛、喙部和脚胫均呈金黄色,故又称三黄鸡。胸部肌 肉特别发达,两脚粗壮结实,性活泼好动,喜觅活食。主要分布于瓜沥、义蓬、坎山、城北等地。
产于浙江省萧山市,又称萧山大种鸡、越鸡。属肉蛋兼用型良种,其体型肥大,一般成年公鸡体重约3~3.5公斤,母鸡约2公斤,阉鸡达5公斤。羽毛、喙部和脚胫均呈金黄色,故又称三黄鸡。胸部肌肉特别发达,两脚粗壮结实,性活泼好动,喜觅活食。主要分布于瓜沥、义蓬、坎山、城北等地。产区地处钱塘江冲积平原,农业发达,饲料丰富,又适宜鸡群放养,加上当地农民养鸡经验丰富,故形成该鸡成熟早、生长快、体形肥大、肉质细嫩、产蛋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建立种鸡场,进行复壮提纯,解决鸡种杂乱和退化问题。电孵生产的雏鸡,饲养180天左右即能生蛋,年产120~150枚,枚重53~56克。鸡肉脂肪含量较普通鸡少,据测定,100克鸡肉中含蛋白质23克,脂肪仅1克左右。成鸡适时阉割,可加速生长,体形高大,俗称“萧山红毛大阉鸡”。萧山鸡营养丰富,对人体具有补益五脏、治脾胃虚弱之功效。民间以仔鸡与黄芪炖服,对慢性肝炎、腰肌酸痛、神经衰弱、气虚盗汗、肾阳不足等症有较好疗效。早在春秋时代,民间土种鸡被择优选入越王宫中,作观赏玩乐之用,逐渐形成性状良好的鸡种,名为“越鸡”。后由宫中传至民间,再经精心培育而成为今日的萧山鸡,故其饲养历史已达2000余年。现在,萧山鸡除供应国内,还出口香港。
。
萧山霉干菜
产地:萧山。
典故:周恩来生前很爱吃家乡的霉干菜。1973年秋,他陪外宾到杭州,一次在西湖楼外楼吃饭时,就专门点了这道菜――霉干菜蒸肉。
概况:萧山霉干菜是夹灶乡的传统特产。夹灶原属绍兴县,故历来以“绍兴霉干菜”为名。霉干菜一般用芥菜、尚未抽苔的白菜和油菜等腌制后晒干制成。这种经过腌制而还未晒干的菜,味道鲜美,特别是用芥菜腌制的味道更好。霉干菜加淡笋,经过加工,称为笋干菜,可谓鲜上加鲜,其味更佳。用笋干菜蒸猪肉,是一道典型的佳肴——霉干菜蒸肉。
功效:萧山霉干菜别有风味,价廉物美,吃了开胃,夏天用它做汤佐餐,还有消暑防痧之效,所以在民间,几乎家家腌制,常年食用。
萧山杨梅
杨梅是浙江特产。萧山、慈溪、余姚、兰溪等地都是杨梅产地,其中以萧山杜家一带所产杨梅最负盛名。这种杨梅颗粒大,每500克28个到30个。核小,肉柱圆,味鲜甜。一般在夏至后5天左右成熟。夏至杨梅满山红”是萧山的俗谚。今年“夏至”在6月21日,若在这个节气前后到杨梅林中转转,但见绿荫翳翳,丹实累累,其甘香气味,令你馋涎欲滴。
萧山杨梅早已饮誉海内外。据1998年资料,它的主要产地所前镇杜家村年产就达200吨。然而历史上的萧山杨梅产地却不在杜家(那时杜家受辖于山阴县天乐乡),而在“湘湖诸坞”(各个山坞)和“埭上”(今石岩乡傍湘湖一带)。
“宝跨荔枝,芳轶木兰;怀蕊挺实,涵黄糅丹;镜日绣壑,霞绮峦;为我羽翼,委君玉盘。”南朝梁代文学家江淹是将杨梅入诗的第一人!这首《杨梅颂》把杨梅的色、香、味、形及生长环境、装盘品尝写得极为形象而优美。
萧山杨梅以杜家杨梅和湘湖杨梅为最,因其粒大汁多,味道鲜甜,营养价值高而受到消费者青睐。
萧山湘湖简介
湘湖位于浙江萧山市面上城西1公里,湖成葫芦形,南北两岸旁山,旧称沿湖八十里。明朝孙学思在湖的中狭处建有“跨湖桥”,把湖分为上、下湘湖,后因上湘湖淤塞成田,目前的湘湖仅是当时下湘湖一隅。湘湖原是钱塘江古河道貌岸然的遗迹,它因旁水依山、襟江带湖,风景秀丽而得名。有一览亭、越王城、老虎洞、压湖山、菊花山、狮子峰、至湖岭等多处风景名胜。湘湖西北岸一座小山,因山形四高中低,宛若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