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是什么意思?
修身养性,意思是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主要内涵戒自卑自卑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一个人,要努力丰富自己,自强而后崛起。戒嫉妒与其将有限的精力消耗在嫉妒他人的成功上,不如抓住时机做一些实事,提高自己便于更有竞争力。扩展资料三重境界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2.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神闲气静,智深勇沉。3.责勿太严,教勿太高。毋以已长而形人之短,勿因已拙而忌人之能。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修已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才智英敏者,宜研学问以摄躁; 气节激昂者,当修德性以融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修身养性
什么是修身 怎样修身
【修身】指个人通过观察与学习来陶冶自我身心,涵养德性,修持身性。
——具体来说就是以观察、学习正确的价值取向来对照和修正自身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博学于文——广泛学习有益的知识,并约之以礼——并践行于自身行为中。
——修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并不是看了些圣贤书就成为甚至超越圣人了。
——修身的三大要点:
——1、明辨是非
——“明”是明了、知晓。“辨”是辨识、分析。“明辨是非”就是指以辨识、分析为手段使自己明了、知晓事物的是非曲直,并据此确定自身的立场和态度,以指导即将采取的行动。由此可见,明辨是非是人们获取正确认知的前提和基础;
——2、学习使人进步
——“学习”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解决实际问题和克服困难的根本手段。人们通过学习来弥合主观意愿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差距。所以“修身”只能以学习为扶仗才能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3、知行合一
——所谓“知”是指良知,而所谓“行”是指人正确的实践行为。就是以良知来指导和支配个人的行为,以确保个人行为符合社会的公序良俗原则。“知行合一”的精髓首先是有良知,其次是有良行;有良知而无良行就不能称为“知行合一”;无良知且无良行就更不是“知行合一”了。
打坐到底对身心好不好?
哎 修身养性还是可以的
不过不算入佛
其实和http://baike.baidu.com/view/1772.html?wtp=tt
气功 都差不多的
就是意思到自己的精神力量....凝聚心神
乱学是不好 不过还是有益的啊
‘无念’并不是无记。无记是什么呢?就是像木头、石头一样,一个念头都没有,即所谓‘无记空’。无记空就是‘灭受想定’,灭掉了‘受’和‘想’,不接受外界的任何资讯,没有任何思想活动了。无记空是‘无始无明’,不是好东西,不要把它当成好东西看。有的人追求这个东西、崇拜这个东西。哎哟!某某功夫好,他能入定一个星期不动;嗨!某某功夫更好,他一个月都没动;哎呀!某某已经坐三年啦!这些都是无记空,饶你能入定八万四千劫,充其量也不过是‘非想非非想处定’,那还是世间禅定,还在六道轮回里,并没有解脱。成佛是修成活佛,活活泼泼地起灵活妙用,并不是死坐在那里不动。死坐在那里不动有什么用处呢?
有兴趣可以看看我百度空间的 把心带回家
打坐真能修身养性吗?怎样才能打坐进去?常常会打坐期间就进入半睡眠状态!
您好:
打坐是确实修身养性的。具体有多大好处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性。要打坐进去,那就不是普通的打坐的,叫禅定。禅定的状态就是身体睡觉,而神识清醒。也可以叫半睡眠状态。若神识不清醒,不能自己做主,那就又是睡觉了!就像做梦,但就是能自己做自己喜欢的梦。那就是禅定!由于是自己能做主,所以就会升起欢喜心,变成禅悦为食。天天愿意在那种环境下!原理是当人在禅定的时候,身体的神经完全放松,就像手机关机了一样,而咱们平时醒的时候等于手机的待机状态,随时准备工作的状态,所以是轻度紧张的,所以人需要用睡觉来解决,就是关机充电。禅定就是关机充电,身体有经脉不通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身体的气运行起来了,这个气是哪里需要往哪里流动的,就像水流动起来就会流向低洼的地方去填平那个低洼的地方是一样的。这是身体方面的好处。还有就是神识方面的好处,那就是能在这个状态下满足你所有在世间不能满足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心由于满足了所有的愿望,就能安定下来。世间所有的物质和精神方面你就都看的淡了,你会觉得世间很多人在背着包袱不肯放下来,那些包袱就是贪心、嫉妒、情仇等这些东西,一般人还整天的背着这些包袱高兴的不得了,劝他们放下他们还会恨你。那就是他们只有那样的根性,你很难劝得动他们的心!你就恨自己没有能力,从而发心好好修行,修来修去就得到了些智慧,这智慧是菩提智慧,你会了解所有世间的法则,这个法不都是定哲,有变数跟着。。。。。。。。。。。说的太多了!跑题了!这里还有需要说明的是有的人的根性是一打坐直接就心空了,越来越空,心里什么都不愿放,所以什么都不想!这样也能看淡世间一切事物。但这样的人需要顿悟才能开智慧。感谢您的提问!让我有这个机缘!
怎样修养身心
第一:自处超然.超然也就是态度要达观豁达.
第二:处人蔼然.就是说对人要非常的和气,与人为善.
第三:无事澄然.澄就是非常清澈,非常宁静的意思.如果说自处超然有点淡泊的意思,无事澄然 ,就是宁静,宁静就可以致远.
第四:处事断然.就是处事要有决断,不能优柔寡断.
第五:得意淡然.不居功自傲,忘乎所以.
第六:失意泰然.
这六然就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人生观,能够做到几分你的人生笃定而丰润.
第一:大事难事看担当.我的人生信条为难之处显身手,不回避,不逃避勇敢担当起来.
第二:逆境顺境看襟怀.我们需要豁达的胸襟,能不能承受得起.
第三:临喜临怒看涵养.喜就是得,怒就是失,就要看你的涵养,能不能宠辱不惊.
第四:群行群止看识见.所谓行止,也就是去留的意思,碰到去留的问题,就要看你的识见了,看
你能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该去就去,该留就留.
这四看其实也是一种对人生,对社会很透彻的了解和把握.这就是从更高的思想层面来讲的,因此叫做哲理养生.
法无定法,因人而异,理有常理,顺其自然.诸位修炼时切记要决,莫走火入魔,本人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