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历届校长?
中国政法大学没有公布校长的相关信息。中国政法大学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1954年,学校迁址至学院路;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1985年学校开辟昌平校区。教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优秀人才。作为江苏省心理教育实验学校,不断总结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进一步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建设,形成了该校特色的心理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该校宿舍管理、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方面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在社会上赢得广泛的知名度。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政法大学
中华大典的编纂工程
《中华大典》编纂工程截至2010年3月,《中华大典》已出版了《文学典》、《哲学典》、《历史典·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等50余册、近1.3亿字,预计今年还将出版1亿字。 “原定于今年完成的编纂工程将调整到‘十二五’期间内完成,全部出版后的《中华大典》预计有近8亿字”。“大典”办公室副主任伍杰说,《中华大典》是一部全面、系统、科学地对中国文化古籍进行整理、分类、汇编和总结的新型类书,在编排上既包含了中国古代类书编排的优点,又具有现代科学系统的分类特点,吸取和运用现代图书分类的方法。《中华大典》编纂工程最早发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18家古籍出版社负责人提出倡议,包括钱钟书、冯友兰、任继愈、钱学森、季羡林在内的300多位学者联名向国务院呼吁,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对《中华大典》编纂工程日益重视,将其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项目。“从最早的类书《皇览》,到最出名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没有一部类书有如此大的规模,有如此丰富的内容”,伍杰感叹,“其内容包罗了诸子百家、佛道众教、各地志书等大量优秀的文献资料,完全称得上是中国类书之冠”。 作为国务院正式行文批准启动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中华大典》共有24部类,116部分典,其中4000万字以上的大型典9部,2000万至3500万字的中型典8部,另有7部1500万字以下的小型典。成书后预计辑录经典古籍2万余种,总字数近8亿字,超过了中国所有古代类书字数的总和。“《中华大典》采用的是现代科学分类法进行编纂,与古人的分类法有着比较大的差异,每一部分典的内容都是从几千种古籍中提取出来的,编的时候要先进行普查,再确定通用书目。编纂的整体原则是‘古代要全,近代要精,小家要全,大家要精’。”伍杰说。谈到为什么会推迟完成时间,他说,参加大典编纂的专家约有3000人,每个人交稿后都要通过编委会的反复审查,一旦发现问题就需要退回去修改,再加上校对、排版等工序,这个过程的工作量大大超出了预期。伍杰说:“比如最简单的标点符号这一项,我们都知道古文献是不用标点的,我们编的时候就要一点一点的进行断句、标注,古汉语的语法结构和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异,标错一个符号,整段话可能就变成另外的意思了。所以不仅编稿的时候要非常认真仔细,审稿的时候更需要慎之又慎。”本着对传统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整部大典的编纂工作力求精益求精,而编纂工程的结项日期也因此被推迟到“十二五”期间。 “目前连书带稿已经有4亿多字,大典的编纂工程已经完成过半。”伍杰向我们展示了摆放在办公室墙角的半米多高的书稿。目前已全部完成出版的有程千帆先生主编的23册《文学典》和任继愈先生主编的14册《哲学典》,部分完成出版的有《医药卫生典》、《历史典》和《历史地理典》,此外还有已通过审核交给出版社的书稿近3亿字。《中华大典》完成出版的部分,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在全球范围发行,包括加拿大、美国等国,像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有馆藏。许多学者称赞《中华大典》编纂的高质量、高水平。复旦大学王水照先生说:“《中华大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汉语古籍分类资料宝库,它是中国历史久远、从不间断的伟大文化成果的一个集中化体现。用科学体系把中国历代编纂类书的传统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可谓功在当代,利垂后世。”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文学典》出版座谈会上曾高度评价这部作品,称它“开创了全面整理中国古典文学遗产的壮举,体现了当代古籍整理出版的新水平,是出版界组织编纂出版重大文化工程的成功实践”。伍杰透露,全部纸质出版工作完成后,还将推出电子版的《中华大典》。
中国政法大学的知名校友有哪些?
1、学界校友:郑成思、贺卫方、王人博、王保树、陈瑞华、江平、陈光中、张晋藩、李德顺、应松年、王名扬、潘汉典钱端升、胡建淼、王裕国、陈明华2、政界校友(在职):热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政法干校毕业沈德咏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法大研究生院诉讼法专业毕业张耕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北京政法学院法学基础理论专业毕业王秀红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鲍绍坤中央政法委副秘书沈春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法大研究生院国际法专业毕业王胜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朗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赵大程司法部副部长法大法律系本科毕业陈训秋司法部副部长郝明金监察部副部长赵岸青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纪检组长强卫青海省省委书记中央政法干部管理学院毕业袁纯清山西省省委书记法大研究生院政治学专业毕业1、中国政法大学简称法大、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的学科协调发展的中央部属高校。2、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首批入选“2011计划”高校。同时为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是全国唯一拥有法治建设与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是中国大陆最著名的法律、政治学院校,被誉为“中国法学的最高学府”。3、学校位于首都北京市,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其中,学院路校区是学校的研究生院所在地,昌平校区是本科生、中欧法学院所在地。4、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一所以法学为主体,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为全国75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一。
中国政法大学走出过知名校友?
本人是中国政法大学大二学生,作为国内一流高校,法大走出了很多知名人物,下面我简单介绍三个人吧。1,罗志军男,汉族,1951年11月生,辽宁凌源人,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196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2月参加工作。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十三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虽然不是特别了解这位校友,但是从他的履历中可以看出来是非常优秀的。2,贺荣这位还是我的老乡呢,山东临邑人,我之前高中的时候好像还听家里人提起过这位。1962生人,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二级大法官。现任陕西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校(院)长,兼任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第一副院长(学院理事会副理事长)。可以说真的是非常厉害了!3,韩长赋1954年10月生,1974年1月入党,1976年7月参加工作,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研究员。现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他长期致力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及农村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工作,在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土地制度、农民工问题、小城镇建设等方面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系统的观点和思路。可以说是优秀校友代表了!最后,法大真的走出了很多优秀的人物,我们要向他们看齐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