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时间:2024-03-10 18:54:06 编辑:阿旭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概括为以下五点:1、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落实在政治上是“以民为本”,即民本思想。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的进步思想家、政治家,几乎都主张和宣传“民本”思想,从而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中影响最广、延续最久的一种哲学和政治思想。2、 刚柔相济的坚忍精神。刚柔相济是中国人人生态度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孔子创立儒家重“刚”,但也不失“柔”。中国文化是强调“儒道互补”的,即阳刚必须与阴柔适当配合。3、贵和尚中的中和精神。“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和”思想的传承特别重要。儒家传统是以夷制夷,德化怀柔,多采取羁縻政策。4、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能够以“和而不同”的理念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之路,对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颇有贡献。5、 仁者爱人的人道精神。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是“仁者爱人”,即仁爱思想。中华民族这种道德传统和深厚博大的“仁爱”正是今天互帮互助、助人为乐和为维护社会利益、人民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利益的精神源泉。扩展资料: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传承:“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绝不是要回到过去,最关键的是通过国学与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并使之在现代焕发出新的风采,创造出适应时代的文化形态,并应用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弘扬其优秀成分,剔除其糟粕内容,并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传承创新,用当代中国人的心胸、智慧、胆识不断激活这些精神;树立和强化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认同中国文化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持。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现代传承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人本精神——天人合一——礼治精神

  中国文化不仅丰姿多彩,而且有着迷人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这迷人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关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由此可见,所谓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着人们实践的思想,亦即世界观和人生观。无疑,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显然,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容是丰富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极为丰富的。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有四点:1.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张岂之先生在其《中华人文精神》中指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有七点;1.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2.刚柔相济——穷本探原的辩证精神;3.究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4.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5.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6.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7.生生不息——中华人文精神在近代的丰富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基本精神

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贯穿着刚柔、动静、有为与无为等一系列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有着深邃辨证精神的范畴。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2、人本主义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之一的人本主义,既不同于西方古典的以神为本,也不同于西方近代的追求个人的自由与民主价值。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样始终围绕着人,人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3、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认为,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们应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天人合一思想不仅影响制约着政治,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因而它是古代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4、礼治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贯彻实施着人本主义精神,而且也渗透着一种礼治精神。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礼治精神,其实质是强调社会的有序,坚持社会的秩序。这种社会的有序或无序,在儒家看来,就应是上下有序,父子有序。扩展资料传统文化特点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其显著特点是:儒、佛、道三家民族文化,共同支撑,又相互融合。3、历史悠久。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统文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统文化精神

结合实际谈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今时代特征紧密结合,更加坚定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月夜下,设上香案,摆上月饼、水果,一家老小围坐一起嬉笑打闹、昔忆往昔,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享受节日气氛。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表现了一个民族的特征,体现了民族的凝聚力,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我们只有充分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扩展资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像君子一样直而不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除了政治、经济以外,恐怕最重要的就是文化交流了,甚至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还超于前两者。 而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文化魅力的国家,其文化的话语体系,与其他文化体之间,特别是欧美文化体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所以我们在与他者文化之间发生交流、交锋的过程中,自然回避不了竞争与冲突。传媒的意识,也是近十年来我国才有的意识。而在近百年来,我国与西方的文化话语权严重失衡。甚至有段时间,我国的一些重要的文化人,也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包括小说家。可见文化精品的输出,对一个国家文化的弘扬有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