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中国海监

时间:2024-03-10 19:11:25 编辑:阿旭

中国的海监,海巡,海警,渔政的职责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去黄岩岛不派...

海警:顾名思义海上警察,主要负责近海海上治安。黄岩岛现在是护渔,当然要排渔政才名正言顺啊。

海监全称:中国海洋环境监视监测船队(简称中国海监总队)。主要职责:查处侵犯海洋权益、违法使用海域、损害海洋环境与资源、破坏海上设施、扰乱海上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并根据委托或授权进行其他海上执法工作。

海巡:顾名思义是海上巡查、海上巡视或者海上巡逻。它和海警都是海上的警察,只不过海警是治安警察,海巡是交通警察。海巡的主要目的是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海巡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渔政:是我国的渔政监督机构是农业部渔业局,基本上所有经济区内的渔业有关的都可以管。


海监,海巡,渔政和海警的区别

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隶属不同、主要职责不同,具体如下:一、性质不同1、海监海监指中国海监总队,负责管辖海域实施巡航监视。2、海巡是指海上巡查、海上巡视或者海上巡逻。它和海警都是海上的警察,只不过海警是治安警察,海巡是交通警察。3、渔政渔政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业局,负责渔业行业管理和职责范围内的渔政管理。4、海警海警是指海上的警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部队的简称。二、隶属不同1、海监由国家海洋局领导。2、海巡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3、渔政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局。4、海警原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中国海警局)海警部队。2018年3月转隶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组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称中国海警局。三、主要职责不同1、海监主要职能是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中国管辖海域(包括海岸带)实施巡航监视,查处侵犯海洋权益、违法使用海域、损害海洋环境与资源、破坏海上设施、扰乱海上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并根据委托或授权进行其他海上执法工作。2、海巡海巡的主要目的是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3、渔政拟订渔业发展和渔政管理战略、政策、规划、计划并指导实施;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并监督实施。编制渔业渔政基本建设规划,提出项目安排建议并组织实施;编制渔业渔政财政专项规划,提出部门预算和专项转移支付安排建议,并组织或指导实施。4、海警主要负责海上救助、海上治安管理和海洋维权执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海监总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渔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警

渔政和海监有什么区别?

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主要职责不同、管理对象和范围不同,具体如下:一、性质不同1、渔政渔政管理是遵照渔业法规对本国管辖范围内的渔业、渔业水域和水产资源进行的行政监督和管理。2、海监、海监管理是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国家管辖海域(包括海岸带)实施巡航监视。二、主要职责不同1、渔政①、监督、检查渔业法规的贯彻执行。②、对渔业资源状况和与资源相关的有关事项,向本级或上级水产行政领导部门提出建议。③、负责渔业许可证的审核和发放。④、监督和检查国际渔业协定的执行,协助有关部门处理渔政管理方面的涉外事宜。⑤、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协助有关部门处理渔业生产纠纷。⑥、协助有关部门维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珍贵稀有水生动植物。2、海监①、制定并组织实施海洋执法监察工作规划、计划。②、拟定海监经费使用计划,监督管理业务经费使用。③、建设和管理海监队伍,制定海洋执法监察工作的规章制度。④、组织协调管辖海域海洋执法监察工作,发布海洋执法监察公报和通报。⑤、组织对海上重大事件的应急监视、调查取证,并依法查处。⑥、建设和管理海洋监视网,管理海洋执法监察信息。⑦、建设和管理海洋执法监察技术支持系统,组织拟定海洋执法监察的技术规范、标准。⑧、承办海洋监察员资格管理和培训工作,核发海洋监察员证书。⑨、拟定并组织实施海监船舶、飞机和设备及物资的配备、维护计划,监督中国海监船舶、飞机的安全工作。管理海监队伍的配备和使用。⑩、监督管理海监船舶、飞机眩号和海监人员的着装、标识的使用。三、管理对象和范围不同1、渔政管理对象包括渔业生产者个人、渔业生产组织和其他渔业社会组织、渔业资源、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以及渔船、渔具等渔业生产资料和鱼、虾、蟹等渔业生产的产品等。2、海监管理范围包括查处侵犯海洋权益、违法使用海域、损害海洋环境与资源、破坏海上设施、扰乱海上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并根据委托或授权进行其他海上执法工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渔政管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海监总队

渔政部门和海监部门有什么不同?

中国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是由各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置的负责渔政监督管理的职能机构。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置渔政监督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权。   我国在黄渤海、东海、南海3个海区设区域性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还在重要渔港、边境水域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型江河,根据需要设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重要渔业水域、渔港设监督管理机构。从广义上来说,渔政监督管理机构也包括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还可以设渔政检查人员,执行具体的检查监督任务。   我国的渔政监督机构是农业部渔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也有的地方把渔政归口于水产部门。   我国各地渔政的主要主要基本可以做以下列举:   1、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渔业捕捞许可管理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2、监督渔业资源的人工增殖;   3、组织有关市、县监督管理省辖海域和内陆跨界渔业水域渔业资源保护工作;   4、监督伏季休渔等资源养护措施的落实;   5、查处违反渔业生产秩序和破坏渔业资源的各类违法行为;   6、对水生野生动物实施救助;   7、查处本行政区域内违反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违法行为;   8、指导、协调辖区内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工作;   9、调查处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   10、负责水产养殖中兽药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11、负责组织管理渔业通讯;   12、调查处理渔事纠纷,维护渔业生产秩序;   13、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中国海洋环境监视监测船队(简称中国海监总队)于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有了法律,就不能没有履行法律的职能部门。于是,国家海洋局奉命组建了“中国海洋环境监视监测船队”。从此,中国海洋环境监视监测船队身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奔赴茫茫大海,就像海洋的守护神,巡视在我国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中。(一)制定并组织实施海洋执法监察工作规划、计划。   (二)拟定中国海监经费使用计划,监督管理业务经费使用。 “中国海监46”船隶属中国海监东海总队(三)建设和管理中国海监队伍,制定海洋执法监察工作的规章制度。   (四)组织协调我国管辖海域海洋执法监察工作,发布海洋执法监察公报和通报。   (五)组织对海上重大事件的应急监视、调查取证,并依法查处。   (六)建设和管理海洋监视网,管理海洋执法监察信息。   (七)建设和管理海洋执法监察技术支持系统,组织拟定海洋执法监察的技术规范、标准。   (八)承办海洋监察员资格管理和培训工作,核发海洋监察员证书。   (九)拟定并组织实施中国海监船舶、飞机和设备及物资的配备、维护计划,监督中国海监船舶、飞机的安全工作。管理海监队伍的配备和使用。   (十)监督管理中国海监船舶、飞机眩号和中国海监人员的着装、标识的使用。   (十一)承办海洋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问一下,中国海监中国渔政中国海事中国海警这些部门有什么关联和区别?好乱啊

这四支力量属于不同的部门管辖,自成体系。但都是维护我国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的重要力量。

国土资源部下属中国海洋局及“海监”系列执法船,
农业部渔政局下属的“渔政”船,
交通部下属的海事局“海巡”船,
同时还有公安部边防局下属的“海警”
以及海关部门的缉私艇。

“海监”是拥有大型船只最多的海上维权执法力量,以维护中国“海上主权”为主要目的。实际上,上世纪80年代前,中国海洋局还是由海军代管。海洋局海监总队的前身,是1964年成立的海军南海、东海、北海各舰队的海洋调查船队。


而“渔政”自上世纪90年代起,通过参与一次有争议岛屿的海上“维权”,一举奠定自己在海洋管理上的江湖地位——1994年,农业部南海区渔政接受中央任务,组建船队登临与菲律宾存在争议的美济礁,并在此后一两年完成永备工事。从此,南海渔政成为中国非军事机构中,惟一驻守外海岛礁的部门。直到现在,南海渔政依然保持着美济礁长期有至少一艘渔政船,以及数十名渔政工作人员驻扎的“主权存在”。

与海监、渔政相比,海事局及其“海巡”船的活动范围要小得多。它们主要从事海上交通管理与海事搜救,一般多在港区附近活动。

公安部边防局下属的“海警”部队,上世纪80年代后组建,主要从事打击海上走私等海岸公安任务。

而海关部门在海洋管理上却刚好相反——仅有一些小吨位缉私船艇,实力根本无法和前几路“诸侯”相提并论。

从执法能力看,截至今年初,海监和渔政拥有最多大吨位远洋船舶。海监和海巡都拥有舰载直升机和固定翼巡逻机。2000年以来,海监新造船只最多,发展最快,渔政与海巡次之。一向力量薄弱的海警,在过去几年中也加入了这一竞赛。

经历舰艇装备的升级之后,各路“诸侯”在海洋管理上竞相扩大各自的影响力。



过去几年中,渔政执行了“维权护渔”的定期巡航,但传统上更加重视南海方向。渔政系统在渔船上建立了监视与反应系统,要求所有前往敏感争议地区的渔船都装有北斗导航系统。南海渔政可以从总部屏幕上看到全部装有这套系统的渔船的位置、航向、航速、状态等信息。渔船可直接与渔政联系,一旦有事,可调配最近的渔政执法船前往护渔维权。


相比起来,拥有远洋船只较少的海巡和海警,主要参与一些联合维权巡航行动。它们与渔政部门合作密切。

有研究人员指出,各部门建立的海洋管理队伍,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协调工作难以进行。部门分工困难,对有些任务各部门争夺管理权,而对另一些任务各部门又互相推诿。此外,执法机构及其武装重复建设和多功能利用问题难以解决


以上为有关论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海监总队的职责职能

(一)制定并组织实施海洋执法监察工作规划、计划。(二)拟定中国海监经费使用计划,监督管理业务经费使用。(三)建设和管理中国海监队伍,制定海洋执法监察工作的规章制度。(四)组织协调中国管辖海域海洋执法监察工作,发布海洋执法监察公报和通报。(五)组织对海上重大事件的应急监视、调查取证,并依法查处。(六)建设和管理海洋监视网,管理海洋执法监察信息。(七)建设和管理海洋执法监察技术支持系统,组织拟定海洋执法监察的技术规范、标准。(八)承办海洋监察员资格管理和培训工作,核发海洋监察员证书。(九)拟定并组织实施中国海监船舶、飞机和设备及物资的配备、维护计划,监督中国海监船舶、飞机的安全工作。管理海监队伍的配备和使用。(十)监督管理中国海监船舶、飞机眩号和中国海监人员的着装、标识的使用。(十一)承办海洋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2006年7月,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中国海监总队开始在中国东海管辖海域实施定期维权巡航执法。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中国海监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中国管辖海域的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海洋违法、违规行为,以专项执法行动促进和加强日常海洋行政执法工作。2007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海监开始在中国黄海、南海管辖海域实施定期维权巡航执法,正式确立了中国管辖海域定期维权巡航执法制度。 到2007年12月,中国海监实现了对包括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域在内的中国管辖海域的定期维权巡航执法。

中国海监总队的简介

中国海监组建是依照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而成立的。时称中国海洋环境监视监测船队,海监船于1983年开始巡航中国领海。1998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中共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国家海洋局正式设置“中国海监总队”。1999年1月13日,中国海监总队挂牌成立,时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任首任中国海监总队总队长。根据中共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批复,中国海监各级机构统一标识、统一执法证件、统一执法文书、统一制式服装管理,以准军事化标准建设队伍。主要职能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定,对中国管辖的海域(包括海岸带)实施巡航监视,对侵犯海洋权益、非法使用海域、损害海洋环境与资源、破坏海上设施、扰乱海上秩序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中国海监队伍遍布中国沿海1.8万千米海岸线,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执法队伍。共有北海、东海、南海三个总队,沿海省(市区)设有104个海区总队所属支队、地(市)级支队、直属支队和保护区支队,206个县(市、区)级大队,总人数近万人。400余艘执法船,其中3000吨级别的海监船6艘,1500吨级别的3艘,1000吨级别的14艘,是中国海洋行政执法的主力军。10架海监飞机。中国海监拥有9个海监船舶基地,在舟山建立了海监航空执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