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韦森特台风,台风韦森特的发展过程

时间:2024-05-26 17:02:04 编辑:阿旭

1,台风韦森特的发展过程

2012年7月17日至18日,一对流区在菲律宾东方海面脱离强烈热带风暴卡努环流并独立发展为低压区92W。于7月18日晚上9时,日本气象厅将92W升级为热带低气压。7月20日上午9时日本气象厅发出烈风警告,香港天文台在同日早上7时45分表示“一个热带低气压似乎在形成中”,并在下午1时正把该低压区升级为热带低气压。下午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7月20日稍晚,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92W升级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09W。热带风暴,命名为韦森特,给予国际编号1208。香港天文台亦在同日晚上11时45分把韦森特升为热带风暴。韦森特在引导气流缺乏的情况下,明显减速移动;但移动缓慢之时亦有所增强。韦森特开始向北缓慢移动,香港天文台在凌晨3时45分把韦森特升为强烈热带风暴。同日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把韦森特升为台风,升级前35分钟南海一个接近此风暴中心的石油平台曾经测得36.7米每秒的两分钟平均风速。香港天文台在下午1时45分把韦森特升为台风。香港天文台在晚上11时25分把韦森特进一步升为强台风,表示韦森特急剧增强 。差不多同一时间,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此风暴由一级台风直接升级为四级台风。此热带气旋在中国台山市赤溪镇沿海附近登陆,香港天文台在凌晨4时45分把韦森特降级为台风。香港天文台在上午9时45分把韦森特降为强烈热带风暴,再于下午2时45分把韦森特进一步降为热带风暴,最后在晚上11时20分把韦森特降为热带低气压。韦森特进入越南北部,仍然维持强度至中午过后。香港天文台在下午4时15分把韦森特降级为低压区。

2,台风威马逊的发展过程

2014年7月9日,一个低压区在楚克东部的西北太平洋海面上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2W。下午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7月10日上午9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上午1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评级提升为“MEDIUM”。下午3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将其评级提升为“HIGH”。晚上1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09W。 7月11日凌晨3时,该热带低气压组织转好,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出烈风警报。早上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7月12日凌晨2时,因云带再次变得松散,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取消早前升格,并把稍前的强度下调为热带低气压。中午12时,该热带低气压于关岛莺歌沿海登陆。下午2时,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同时,中央气象局将其升格为轻度台风。下午3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威马逊。晚上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再度升格为热带风暴。 2014年7月13日凌晨3时45分,威马逊进入香港天文台责任范围,天文台把威马逊强度评级为热带风暴。晚上7时,威马逊进入菲律宾负责范围,因此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其命名为Glenda。受副热带高压脊影响,威马逊以时速22至25公里的速度西移,一直有对流引发及消散,强度变化不大。2014年7月14日,威马逊向西南偏西移动,并因环境转好,迅速而显著地增强。早上8时45分,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上午9时45分,香港天文台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上午11时,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下午3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台风。下午5时,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台风。晚上8时,中央气象局将其升格为中度台风。晚上9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台风。晚上9时45分,香港天文台亦将其升格为台风。此时的威马逊螺旋性大大变好,令对流得以集中并维持。 2014年7月15日,威马逊延续其增强趋势,并恢复西移路径,登陆前更急剧增强。下午2时,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强台风。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直接升格为三级台风。下午3时,威马逊的细小风眼显现。下午3时半,香港天文台将其升格为强台风。下午5时,威马逊于菲律宾阿尔拜省拉普拉普登陆。下午6时半,威马逊于菲律宾阿尔拜省塔瓦科再次登陆。晚上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台风。7月16日,威马逊采取西北偏西移动路径,移动速度维持在每小时22至25公里,穿越菲律宾中部,并进入南海。午夜12时,威马逊再次于菲律宾奎松省卡塔纳万登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凌晨2时将其降格为三级台风。早上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进一步降格为二级台风。同时,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台风。上午9时半,香港天文台亦将其降格为台风。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台风。因威马逊的移动路径与菲律宾群岛的高山接近,导致部分对流无法越过,导致威马逊的北面眼墙崩溃,出海时几乎没有对流覆盖。 当日下午3时半,威马逊以颠峰强度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短暂登陆,这标志着威马逊成为继1973年14号台风玛琪后,41年以来登陆华南最强的热带气旋(按中国中央气象台资料,并以登陆时强度计算;而按照香港天文台资料,及同样以登陆时强度计算,威马逊则是继1979年台风荷贝后,35年以来登陆华南的最强风暴)。下午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评估威马逊的中心风力为140节(每小时260公里),是为五级台风,并属于该部门的“超级台风”分级,亦是南海罕见的强度。登陆广东威马逊在不久后便进入海南和雷州半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晚上7时半,威马逊在广东省徐闻县龙塘镇沿海登陆。登录时中心最大风力17级(60m/s),打破台风莎莉的记录,成为登陆广东最强台风,结束了广东无超强台风登陆的历史。由于达到强度顶峰后数小时内便两度登陆,威马逊的颠峰强度只能短暂维持;但已足够重创海南、雷州半岛一带。当晚较后时间,威马逊转趋减弱,以西北偏西的移动路径,掠过雷州半岛,移入北部湾。 2014年7月19日,威马逊继续向西北或西北偏西移动,穿越北部湾。凌晨2时,中央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中度台风。凌晨2时45分,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强台风。上午5时,中央气象台亦将其降格为强台风。早上7时10分,威马逊又于中国广西防城港市光坡镇沿海再次登陆,随后受地形摩擦影响,开始急剧减弱。上午9时,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台风。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台风,并发出最后警报。上午11时45分,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台风。下午3时,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香港天文台在下午5时半亦把威马逊降为强热带风暴。下午6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与此同时,中央气象台更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晚上8时,台湾中央气象局亦进一步将其降格为轻度台风。而日本气象厅及香港天文台亦有跟随中国中央气象台,分别在晚上8时50分及晚上9时半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与上一次降级分别只相隔2小时50分钟及4小时;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则于晚上10时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2014年7月20日,威马逊横越广西及越南北部,进入中国云南,由于西南季风的水汽供应亦遭切断,威马逊进一步减弱。中国中央气象台、香港天文台、台湾中央气象局及日本气象厅分别在凌晨4时正、早上6时45分、早上8时正及早上8时50分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而香港天文台更在上午9时45分把威马逊降为低压区。日本气象厅在2014年7月21日将其降格为低压区,但威马逊残余低压区还没消散,继续向偏西方向移动,深入内陆。

3,台风飞燕的发展过程

2001年6月20日2时,一个热带低压在雅浦岛西北部海面上生成,并向西北偏西移动。当日14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飞燕。6月21日8时,飞燕在菲律宾以东洋面转为向西北方向移动。当日20时,飞燕增强为强热带风暴。6月23日2时,飞燕在台湾南部增强为台风,稍后北移并通过台湾海峡。当日20时,飞燕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尔后登陆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沙埔镇沿海。6月24日2时,飞燕减弱为热带风暴。当日8时,飞燕继续减弱为热带低压,并转向东北方向移动。20时,飞燕在东海转化为温带气旋。6月26日8时,完全消散。扩展资料名称由来: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其中“飞燕”是韩国提供的10个名字之一,名称意义即燕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风飞燕

4,香港的十号风球指有多强的台风

香港天文台挂九号信号的第一个作用是警告市民,一股达强烈热带风暴或台风级数之热带气旋非常接近香港,令香港风力在短期内显著增强天文台一般当预料达台风或强烈热带风暴级数(尤其是台风)的热带气旋正面吹袭香港时,便会发出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因为香港会十分危险,甚至吹旋风。风势亦会比一般在香港一百公里外掠过的热带气旋所带来的风力强,因此天文台会发出九号信号以提醒市民香港受强烈风力吹袭。此外,天文台多次在九号信号生效(悬挂)后将热带气旋降格或调低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持续风力,但仍保持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因为香港风力仍会继续增强或风速保持高水平因此, 九号信号 是一提示信号, 而由於姬罗莉亚在吧号转一0号时来的很快, "提示"已没有意义, 所以直接挂 一0

5,中国香港历史十大台风

没有查到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以下是贴吧网友整理的“香港天文台历年发布的9号信号以上的热带气旋”,下文摘录了部分。
详细见:http://tieba.baidu.com/p/3710456179

1、癸亥台风
癸亥风灾发生于1923年8月18日,当日一个台风横过澳门以北,随后进入中国大陆,造成巨大的损失,为该年澳门唯一一次悬挂十号风球(亦是历来悬挂时间最久的十号风球),且为该年香港悬挂两次十号风球的其中一次。
风暴于8月11日在关岛区域的太平洋形成,8月17日下午4时至5时移至台湾南部海面上[1],以西北偏西方向移动。8月18日中午12时经澳门以北约十里(即约20公里)进入中国内陆,后逐渐消散。
影响
死伤人数
葡属澳门400多人死52伤
英属香港100死1失踪
当时的香港皇家天文台发布10号信号
此次风灾为澳门有记录以来第二多人死亡的风灾
【维基百科未列出路径】
2、丁卯台风
丁卯风灾 发生于1927年8月20日,当日一个台风横过港澳以南海域,并直逼广东西部,使港澳两地造成人命及财物损失,并为该年澳门悬挂两次十号风球的其中一次。
风暴过后,南湾海边一片狼藉,大量渔船的残骸被冲到堤边。在沙梨头有造船厂被吹塌。而在加思栏马路及近陆军俱乐部有大树被吹至连根拔起。
根据澳门气象台发布1927年8月20日台风的路径图,显示风暴于8月15日早上6时于关岛以南附近海面上生成,稳定以偏西方向移动。8月16日风暴移至东经140度以西,并逐渐以西北偏西转西北方向移动。8月18日晚上稍后至8月19日初时于菲律宾吕宋岛东北登陆,8月19日早上6时位于吕宋岛北部近岸海面,以西北至西北偏西方向移动。8月20日早上6时位于东沙岛之西北方,随后于澳门以南约50里横过,并于8月20日晚上稍后至8月21日登陆广东西部。
该台风致使港澳都发出10号信号
【路径未列出】
3、乙巳台风
1929年8月22至23日,一个强烈台风正面吹袭港澳,使两地悬挂当年唯一的十号风球。香港方面,由于在悬挂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期间天文台测得一小时飓风风力而使天文台跳过九号烈风或暴风增强信号而直接悬挂十号飓风信号,这是天文台设立九号烈风或暴风增强信号来的第一次,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最后一次,直到1957年强台风姬罗莉亚袭港,天文台才第二次做出跳过九号信号并直接改发十号信号的决定,至今未做出过第三次该决定。
港澳均发出10号飓风信号
【路径未列出】
4、丁丑台风
丁丑风灾又称九二大风灾,是香港最严重的一次天灾。一个强烈台风在1937年(岁次丁丑)9月2日凌晨正面吹袭港澳,造成广泛破坏。台风在新界吐露港引起超过20英尺(6米)高的风暴潮,大埔一带伤亡惨重。据当时的不完全统计,共造成约11,000人在这次风灾中丧生,为香港有记录至今最多人死亡的风灾。澳门亦有21人身亡,至今为当地第五严重风灾。
引起丁丑风灾的台风在1937年8月底于菲律宾吕宋以东的海面形成。8月31日,台风抵达巴林坦海峡的东面。9月1日在东沙群岛以北掠过,并且以时速17海里继续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靠近广东沿岸。
皇家香港天文台于9月1日00:35分[1]悬挂一号风球,当日香港仍然天晴,但天上隐约可见台风来临前常见的卷云。随着台风逐步逼近,天文台在15:20分[2]改挂五号风球(八号西北烈风或暴风信号)。至19:00分,香港转吹西北偏北风,风力逐渐加强并维持方向,显示台风可能正面来袭。午夜后雨势不断,气压亦不断下降,天文台遂于9月2日01:58分悬出十号风球,02:10分呜炮警告。
5、乙卯风灾
己卯风灾是于1939年太平洋台风季由台风23W引起的风灾,该台风于1939年11月23日穿越香港,香港天文台因而发出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
1939年11月18日,有一个热带低压在棉兰老岛以东被发现,一直增强并向西北方向移动,并在19日横扫萨马岛和莱特岛前增强成台风。其后该台风大致保持向西移动直到在22日到达南中国海西部。其后,一道冷锋把该台风转向东北,导致罕见地出现台风在南中国海西部回转至东北向的现象发生。在11月24日该台风经过澳门,并在两小时后其风眼直接穿过香港。风眼在香港天文台逗留持续了十五分钟,是为首次在香港天文台测得这情况。在造成山泥倾泻后,此台风开始转化为温带气旋,并继续向东北移动穿越南中国。此风暴在穿越台湾海峡时逐步减弱,并有机会在26号消散前登陆过台湾。
在穿越菲律宾时,在班乃岛上卡皮兹的一个气象站记录到气压低达981.0hPa,而风速亦超过88km/h。穿越时,这风暴导致马斯巴特岛上的一艘机动艇沉没并导致艇上50人有48人死亡。在东萨马省的巴朗伊加有一人失踪,相信是因为溺水,并被认为死亡。在萨马省、雷伊泰省和卡皮兹省亦造成了大量财产损失。在香港,受风暴前方的雨带影响时,阵风曾达到119km/h。降雨在台风到达前七小时开始,并导致共约108mm的雨量。最多雨量来自台前雨带,在一小时内降下了40mm雨量。在台风经过香港时,测得的最低气压为989.0hPa。台风在香港造成轻微损害,九龙城东头村有一泥墙倒塌,压死2人。九龙湾有一货艇被风吹翻,5人堕海,其中一人受轻伤。
6、1946年超强台风“英格瑞”(LNGRID)
超强台风英格瑞(英语:Typhoon Ingrid,国际编号:4606,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6W)是194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六个热带气旋,亦是导致皇家香港天文台需要悬挂二战第二个一号戒备信号,首个八、九及十号风球的热带气旋。英格瑞于1946年7月12日生成,先后影响菲律宾吕宋岛及台湾中南部地区,再于7月18日在香港掠过,并给港澳造成灾害,两日后减弱消散。
7、1954年台风“柏美娜”(Pamela)
该热带气旋致使香港皇家天文台发布9号烈风信号
超强台风柏美娜 (英语:Typhoon Pamela,国际编号:5419[3],台湾编号:5416[4],中国大陆编号:5427,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6W[4]),是1954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第十九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它是一位女性的名称。也是历年第二个导致香港天文台需于十一月发出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的风暴。
“柏美娜”于11月5日进入南海。随着它越趋接近香港,皇家香港天文台于上午11时30分悬挂一号戒备信号。下午,其继续以西北偏西移向移动,与香港的距离越趋接近,皇家香港天文台于晚上8时20分改挂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
8、1957年强台风“姬罗莉亚”
强台风姬罗莉亚(英语:Typhoon Gloria,国际编号:5715,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4W)于1957年9月17日形成。之后以2级台风的强度穿越菲律宾,进入南海。姬罗莉亚抵达珠江口时,香港因悬挂八号风球期间,市区测得一小时飓风风力而导致皇家香港天文台直接改挂十号风球,澳门气象台则未有测得持续飓风因而最高只悬挂九号风球。天文台测得12小时的强风、14小时的烈风,当中有一小时更达飓风程度的风力,9月22日澳门测得气压970.8百帕斯卡,吹时速110公里的东风,阵风达144公里,最大日雨量79.3毫米,造成澳门低洼地区出现水浸。
9、1960年强台风“玛丽”(Mary)
强风暴玛丽(英语:Typhoon Mary,国际编号:6003,中国大陆编号:6001,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3W),是1960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一个热带气旋。玛丽于1960年6月3日生成,经过南海中、北部之后,再于6月9日在香港西北偏西约10公里掠过,并给香港造成灾害。根据实测风力,未有测到持续飓风,皇家香港天文台只考虑到风向转为西南、当时大厦承受阵风面对是一个达标但是弱的十号信号。
10、1961年台风“爱丽斯”(Alice)
台风爱丽斯(英语:Typhoon Alice,国际编号:6103,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5W)是1961年太平洋台风季第六个热带气旋,亦是少数直接穿过皇家香港天文台总部并导致天文台需要悬挂十号飓风信号的热带气旋之一。爱丽斯于1961年5月16日生成,经过南海中、北部之后,再于5月19日在香港掠过,并给香港造成灾害,两日后进入东海及减弱消散。另外,天文台因爱丽斯吹袭而悬挂的十号信号历时仅2小时30分,成为香港有纪录以来导致天文台悬挂十号信号时数最短的热带气旋,纪录至今未破。根据实测风力,因为香港境内没有测得飓风,所以对于香港是一个不达标的十号信号,最接近香港时强度没有台风级数,只有强热带风暴级数。
11、强台风温黛(英语:Typhoon Wanda,国际编号:6216,中国大陆编号:6213,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6W),是1962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一个热带气旋,也是二战后吹袭香港最强的台风。
12、1964超强台风“露比”(Ruby)
1964年9月1日,热带风暴露比于巴士海峡以东约1110公里外之太平洋形成,之后向西南移动。9月3日抵达吕宋以北,并增强为强热带风暴。香港于9月4日上午06:15悬挂一号戒备信号。之后由于缺少观测之船只,风暴之路径一度不明。
13、1964年强台风“黛蒂”(Dot)
1964年10月6日,一个低气压在雅浦岛东南处约140公里形成,以时速35公里向西北移动。10月7日,黛蒂增强至热带风暴程度,并在10月9日早上增强至台风程度。当日,黛蒂更改移动途径,以时速14公里吹袭吕宋岛北部。其后,黛蒂在香港东南偏南约430公里几乎停留不动。
14、1968年台风“雪丽”(Shirley)
台风雪丽(英语:Typhoon Shirley,国际编号:6809,中国大陆编号:680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3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uaning),是一个西北太平洋上出现的热带气旋,是少数风眼直接掠过香港市区的台风,更是自1961年台风爱丽斯后,能正面掠过天文台总部并悬挂十号信号的热带气旋
15、1971年台风“露丝”(Rose)
超强台风露丝[2](英语:Typhoon Rose,国际编号:7121,中国大陆编号:711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21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Uring)是1971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一个热带气旋,也是二战后吹袭香港最强的台风之一。
16、超强台风爱尔茜[1](英语:Typhoon Elsie,国际编号:7515,中国大陆编号:7514,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7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Mameng)是少数在10月正面吹袭香港的台风。爱尔茜在1975年10月14日在皇家香港天文台以南50公里处掠过,香港为爱尔茜悬挂十号飓风讯号接近3小时。期间香港南部及高地测得飓风,大部分地方则测得烈风。爱尔茜在香港并未造成严重破坏,袭港期间有46人受伤,无人身亡。
17、超强台风“荷贝”(Hope)
超强台风荷贝(英语:Typhoon Hope,国际编号:7909,台湾编号:7908,中国大陆编号:790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9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Ising)。
18、超强台风爱伦(英语:Typhoon Ellen,国际编号:8309,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0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erming),是1983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一个热带气旋。爱伦于1983年8月在中太平洋生成后,进入西太平洋发展,掠过巴林坦海峡及东沙群岛,横越南中国海,然后正面吹袭香港,之后在澳门及珠海之间登陆并移入内陆。

6,文特森是谁

Vincent(文森特),是著名民谣歌手唐·麦克莱恩(Don Mclean)演唱的民谣歌曲,他用这首感人的歌献给这位“疯子”凡高,在感动其本人的同时,也感动了全世界热爱生活, 心存希望的人们。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凡高纪念馆前,人们总能听到这首歌,它一遍一遍的放着,永远让人感动,让人怀念。
1歌词编辑
Starry starry night //星光 星光闪耀的夜晚
  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ey //让调色板描绘出你深深地忧郁和晦暗
  look out on a summer's day //让那双洞察我灵魂深处的眼睛
  with eyes that know the darkness in my soul //面朝着夏日的白昼
  Shadows on the hills //在这如雪般的画布上
  sketch the trees and the daffodils //勾勒出丘陵的投影
  catch the breeze and the winter chills //描绘那树丛和水仙花
  in colors on the snowy linen land //捕捉微风和冬季的寒意
  And now I understand //而此刻我才懂得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你想对我诉说的那些故事
  and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你因深深的思索而承受着苦闷
  and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你因赋予思想自由而所做的一切
  They would not listen //可是,那些人不会听到
  they did not know how // 因为他们无法体会
  perhaps they'll listen now //又或许 他们现在才知道
  Starry starry night //星光 星光闪耀的夜晚
  flaming flowers that brightly blaze //那些如烈焰般绽放的花儿
  swirling clouds in violet haze //那些在紫罗兰的薄雾中旋转的云朵
  reflect in Vincent's eyes of China blue //都在文森特瓷器一样湛蓝的眸子里
  Colors changing hue //变幻着色彩
  morning fields of amber grain //清晨琥珀色的原野
  weathered faces lined in pain //风化了的脸孔镌刻着的痛楚
  are smoothed beneath the artist's loving hand.//画家用深情手去抚慰那些忧伤
  And now I understand //而此刻我才懂得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你想对我诉说的那些故事
  and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你因深深的思索而承受着苦闷
  and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你因赋予思想自由而所做的一切
  They would not listen //可是,那些人不会听到
  they did not know how // 因为他们无法体会
  perhaps they'll listen now //又或许 他们现在才知道
  For they could not love you //尽管他们并不爱你
  but still your love was true //可你的爱却是如此真实
  and when no hope was left in sight on that //在那个只有绝望的星夜
  starry starry night. //你带走了自己的生命
  You took your life as lovers often do //就像殉情的爱人一样
  But I could have told you Vincent //然而 我必须告诉你真相 文森特
  this world was never meant for one //这世界上不会再有什么
  as beautiful as you//如你一般的美好
  Starry starry night //星光,星光闪耀的夜
  portraits hung in empty halls //那些肖像悬挂在空寂的大厅里
  frameless heads //一幅幅没有画框的头像
  on nameless walls //在一面面不知名的墙壁上
  with eyes that watch the world //用他们那令人难忘的眼睛
  and can't forget//注视着这个世界
  Like the stranger that you've met //就像你曾遭遇到的陌生人
  the ragged men in ragged clothes //邋遢男人们穿着褴褛的衣衫
  the silver thorn of bloddy rose //就像是躺在圣洁的雪地里的
  lie crushed and broken on the virgin snow.// 血红的玫瑰中银白的荆刺
  And now I think I know //而此刻我才懂得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你想对我诉说的那些故事
  and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你因深深的思索而承受着苦闷
  and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你因赋予思想自由而所做的一切
  They would not listen //可是,那些人不会听到
  they're not listening still //他们依旧不会听到
  perhaps they never will//又或许 他们永远不会知道

7,2007年深圳台风纪录

  2007年深圳市气候公报;摘要;2007年深圳市气候主要特点是:年降水量偏少;平;1气温偏高;2007年深圳市年平均气温为23.5oC,比多年;2007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西高东低的分;2007年深圳年平均气温分布图;2降水偏少;2007年深圳市降雨量为1581.5毫米,比多年;2007年降水量大致呈西少东多分布,南山区和宝安;2007年深圳市年降雨
  2007年深圳市气候公报
  摘要

  2007年深圳市气候主要特点是:年降水量偏少;平均气温偏高; 日照时数持平;湿度历史最低气象灾害呈现三少两多一强的特点:台风影响少强度弱,秋冬雨水少干旱重,暴雨天数少雨强大,炎热天数多高温少,灰霾天数多等级轻,局地雷暴强灾情现 一基本气候状况
  1气温偏高
  2007年深圳市年平均气温为23.5oC,比多年平均气温偏高1oC,较去年上升0.1oC,是自1987年以来连续偏暖的第21个年份其中2,3,7,12月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高2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9.5oC,比历史同期异常偏高4oC,刷新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12月平均气温19oC ,为历史第二高值;7月份平均气温29.7 oC,仅次于2003年的30.2 oC,为历史第二高值仅4月份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1.0 oC,其它各月平均气温与历史同期持平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7.1oC,比历年平均最高气温偏高0.5oC;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6.4oC,比历年平均最低气温偏高0.8oC2007年夏季共有221天,入夏时间为3月24日,刷新了最早入夏的历史纪录10月31日开始进入秋季,正常略偏晚2007年极端最高气温35.4 oC,出现在8月8日;高温(35 oC)天数1天;极端最低气温8.9 oC,出现在1月8日
  2007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西高东低的分布宝安南山福田西部龙岗西部以及罗湖西南部年平均气温在23-24 oC之间,其余地区在22-23 oC之间,东西差异在1oC左右

  2007年深圳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2降水偏少
  2007年深圳市降雨量为1581.5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9.6%,属降水偏少年份,是近10年的第二低值降雨时段分布不均,其中58月降水量比历史同期偏多5%-6%,6月偏多约60%其余月份均不同程度的偏少第一季度累计雨量只有57.9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近6成开汛时间为4月24日,比平均入汛时间略偏晚汛期(4-9)累计雨量1467.9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92.8%,比历史同期偏少11.3%,,其中7月份偏少56%,9月份偏少75%进入10月后降雨急剧减少,10-12月累计降雨量为55.7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少约67%年降雨日数为118天,比历史同期平均偏少22天;年内最大日雨量为137.7毫米,出现在6月10日
  2007年降水量大致呈西少东多分布,南山区和宝安西部以及罗湖东部和龙岗中东部地区年降雨量少于1400毫米,其余地区雨量大多在1400-1600毫米之间,其中龙岗北部和大鹏半岛东部有两个雨量中心,年累计雨量在1800毫米以上

  2007年深圳市年降雨量分布图
  3日照持平
  2007年深圳市年日照时数为1937.1小时,与多年平均略多7.3小时,较去年增加了312个小时25711月的日照时数均比历史同期偏多,尤其7月份日照时数达到294.7小时,比历史同期偏多74.7小时,为历史第二高值1,4,6月日照时数与历史同期基本持平其余月份较历史同期偏少

  4湿度最低
  2007年深圳市年平均相对湿度仅有70%,与2005年最小相对湿度持平,为历史最小平均相对湿度记录全年各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均较历史同期偏低其中1月29日和2月2日最小相对湿度为11%和13%,分别打破历史同期的最低记录5月和9月的月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74%和67%,均与历史该月的最低值持平
  5其他数据
  (1)风向频率
  2007年深圳年平均风速为2.5米/秒主导风向为东北偏东风,风向频率为16.7%,平均风速2.4米/秒,其次为东北风和东北偏北风,出现频率分别为13.7%和12.7%,西南风频率为11.5%,平均风速为3.1米/秒
  2007年风频率玫瑰图(风向频率\平均风速)
  (2)能见度
  2007年年平均能见度为13.4公里,与2002年持平,是近7年能见度最好的一年汛期能见度明显好于秋冬季节,其中能见度最好的67月份月平均能见度均超过20公里,而11012月平均能见度低于10公里
  2007年1-12月平均能见度

  2001-2007年平均能见度
  二 2007年气象灾害概述
  2007年影响深圳的热带气旋偏少,影响程度偏弱,影响较明显的有帕布圣帕和范斯高;暴雨日数6天,大暴雨日数1天,比多年平均值(9.3天)偏少;雷暴日数69天,与多年平均值(68.4天)持平;高温炎热少,全年只有1天超过35oC的高温记录,但7月份出现持续的炎热天气,中暑事件多发;全年霾日达到231天,刷新历史纪录,但是严重灰霾较少,年平均能见度较前几年有所好转
  1热带气旋
  2007年影响深圳的热带气旋个数与常年相比数量偏少,强度偏弱,影响时间偏晚,有1个热带气旋直接影响我市,另外有2个热带气旋对深圳有间接影响,但这3个热带气旋均没有对深圳造成严重影响2007年对深圳有较明显影响的热带气旋分别为8月上旬末到中旬初出现的0707号强热带风暴帕布8月中旬末的0709号超强台风圣帕和9月下旬初的0714号热带风暴范斯高

  2007年影响深圳市热带气旋路径图
  2暴雨
  4月24日首场暴雨出现,标志着深圳2007年的汛期开始此后在5月20日6月14日7月16日8月14日6月7日分别出现了5次暴雨过程,6月10日出现一次大暴雨过程,年暴雨日数共计7天,比多年平均值偏少,暴雨终日(8月14日)出现早,仅晚于1956年和1963年
  3雷暴
  2007年我市雷暴日数为69天,与多年平均值持平今年的雷暴集中在第二和第三季度出现,其中6月和8月雷暴日数最多,均为20天雷暴结束时间早,雷暴初日(4月2日)和终日(9月5日)间隔只有157天,刷新了历史最短时间间隔的纪录据有关部门统计, 2007年共发生雷击事件52起,2人因遭雷击身亡 4高温
  2007年高温日数少,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全年只有一天超过35oC的高温记录8月8日受强热带风暴帕布外围下沉气流影响,我市出现高温酷热天气,竹子林记录到35.4度的最高气温,为今年以来的最高气温 5寒冷
  2007年平均气温偏高,1-3月冷空气活动少,只出现5天最低气温低于10oC的寒冷天气,极端最低气温
  8.9oC,出现在1月8日
  3月上旬,有一次强冷空气过程,3月5日到7日的48小时降温幅度达到10.3 oC,过程最低气温9oC,是2006年冬到2007年春季降温幅度最大的一次强冷空气过程
  6大雾
  2007年深圳出现大雾天气2天,比多年平均值(4.8天)偏少大雾出现在3月25日和12月19日,能见度最低时分别为600米和800米
  7灰霾
  2007年我市出现灰霾天气231天,为历史第一高值,比历史第二高值的2004年多55天9月14-19日,深圳出现较严重的灰霾天气,持续6天能见度都在3-5公里左右,最小能见度只有1.5公里
  三 2007年影响深圳主要气象灾害事件
  1强热带风暴帕布路径曲折风雨影响大
  今年第7号热带风暴帕布于8月6日在太平洋生成,进入南海后,沿广东沿海移动,强度多变,路径迂回曲折,历时5天后,先后在香港中山登陆,进入江门境内后减弱消失帕布前期给深圳带来高温,后期风雨明显8月8日受帕布外围下沉气流影响,我市出现高温酷热天气,竹子林记录到35.4 oC的最高气温,为今年以来的最高气温记录8日夜间-11日,每天均有地方记录到5-6级的平均风,8级以上的瞬时阵风,其中南山记录到最大瞬时阵风8级(18米/秒),盐田记录到11级(29.0米/秒)的瞬时大风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9-11日三天的累计雨量为112.9毫米全市过程累计雨量普遍达到60-100毫米,超过100毫米的地区在石夏农科世界之窗蛇口等地最大累计雨量出现在坝岗,达到142毫米

  2超强台风圣帕带来雷雨大风和强降水
  于8月13日在西太平洋东部洋面上生成的超强台风圣帕先袭台湾,后登福建,先后给深圳带来高温强对流和降雨天气8月18日受圣帕外围下沉气流影响,我市出现高温酷热天气,全市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最高气温普遍在35oC以上18日晚受圣帕外围快速移动的强雷暴云团影响,我市自北向南出现了强雷暴和瞬时大风天气,部分地区瞬时阵风8-10级2022日受圣帕减弱后的低压环流影响,我市均出现了较强的降水,部分
  地区有强雷暴和强降水出现20日累计降雨分布非常不均匀,西部小到中雨,东部大到暴雨,大鹏岭下南澳龙岐为大暴雨,全市最大雨量出现在岭下站,为173毫米
  3首场暴雨引发多处水浸
  4月24日8-11时,受高空槽和切变线的共同影响,我市出现2007年首场暴雨,并伴有雷暴,最大小时雨量为61毫米/小时,出现在石岩水库站,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雨量68.4毫米,光明站的日雨量达到107.7毫米,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雷雨和6-8级瞬时大风受强降水影响南山区多个片区和宝安区西乡沙井松岗多处出现水浸,水深40-60厘米,南山区的一甲村和粤海门村水淹1米多平湖良安田几十亩蔬菜基地全部被水淹宝安区龙华街道清湖社区清湖河河水上涨4米,冲毁护堤,清湖桥封闭抢修;同时洪水又冲跨离清湖桥200远的电缆基塔,13条供电线路受影响

  45月18日雷雨大风造成多起事故
  5月18日深圳自西北向东南先后出现强雷雨和短时大风天气西部大部地区小时雨量超过20毫米,最大雨强在龙华站57.1毫米/小时雷雨时伴有短时大风,龙岗坪山坪地平均风达到5-6级,瞬时阵风8-9级,其中坪山顺时阵风达到23.7米/秒(9级)由于降雨强度大,导致全市不少地方出现积水现象,尤其宝安最为严重,龙岗也有多家商铺被淹受损;宝安流塘路一带,很多车陷在水里熄火,造成交通瘫痪;西乡107国道,出现严重塞车;机场方面18日共有117个航班延误宝安区福永街道107国道旁的博皇家私城遭受雷雨大风袭击,3万平方米的家私城有三处被大风掀起顶盖并发生坍塌,坍塌面积2500平方米,并造成5人受伤,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财产损失约100万元另外,强风掀起的钢架天棚被卷至250米外加油站处,两辆小车和一辆人货车被砸坏被大风刮起的钢梁还把停在博皇家具城旁的广安加油站的大巴前门捅穿,导致前门变形凹陷此外18日的雷雨大风还造成距离龙大高速入口约1公里处和燕南路诚众艺术馆门口的两棵大树倒下18日受强雷电影响,石岩电视台发生大面积停电故障大浪街道办农胜市场1人被雷击死高速公路石岩收费站遭受严重的雷电灾害,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

  5高考大暴雨引发内涝和山体滑坡
  6月7-10日,在高空槽西南低压和切变线共同影响下,深圳出现持续强降水和强雷暴天气此次降水过程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强,雨量集中,同时伴有雷暴7日全市有21个自动站降雨量超过50毫米,龙岐岭下和南澳站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南澳站最大小时雨量达到47.2毫米/小时10日全市绝大部分自动站出现50毫米以上的降水,其中有34个自动站记录到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最大降雨记录出现在深圳水库站,为166.6毫米最大小时雨量出现在东角头,为90.2毫米/小时南山蛇口记录到18米/秒的瞬时大风7-10日,深圳全市的累计雨量达到100-260毫米

  6月7日-10日累计雨量(毫米)
  6月7-10日的暴雨造成我市20多处不同程度的内涝和积水,灾情主要出现在南山罗湖两区其中南头和蛇口湾的情况最为严重南山蛇口海上世界4000多平方米的下层广场积水达3-4米南头中山南路的积水达1米,100多名周围居民疏散另外宝安区宝民一路的地下商场积水,大部分货物被水淹据市三防部门统计,此次暴雨造成的财产损失达2000万元6月7-10日的暴雨还造成南山荔山工业区罗湖清水河玉龙新村和梧桐路大望村等8处发生山体滑坡,有1人受伤强降雨天气造成坂田街道和南山蛇口半山区附近有2处公路坍塌铁路方面,梅州地区的畲汕漳龙铁路多处出现坍塌险情而被迫中断,导致深圳汕头等多趟途经粤东的列车停运7日和10日的暴雨和雷暴天气还造成一百多架飞机延误

  63月25日大雾天气造成高速公路封闭
  3月25日早晨深圳出现大雾,国家气候观象台最小能见度记录为600米,气象台发出2007年首个大雾黄色预警信号因深汕高速公路惠盐高速公路均出现大雾,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深汕高速公路深圳段双向封闭五小时,惠盐高速全程双向封闭两小时盐田港港区因能见度低于100米,盐田港上午9-11时期间暂时停止作业
  77月高温中暑事件多发
  7月以来,我市出现了持续高温炎热天气,日平均气温高于29度的持续天数高达21天,仅次于2003年的23天位居历史同期第二高值;7月的平均气温高达29.7度,亦为历史同期第二高值;虽然竹子林国家气候观象台没有记录到35oC以上的气温,但7月共有22天有区域自动气象站记录到35oC以上的高温7月14日梧桐村测站极端最高气温达到37.6度经深圳120急救中心统计,7月份120急救中心共救治中暑人员71人,有1人因中暑引发心脏病死亡

  7月7-27日平均气温(oC)
  89月中旬出现连续严重灰霾天气
  受热带气旋百合和韦帕外围下沉气流的影响,9月14日到19日深圳大部分时间的能见度都在3-5公里左右,出现较严重的灰霾天气16日早晨最小能见度只有1.5公里,深圳气象台在16日10时00分发布了灰霾黄色预警信号在此期间宝安南山福田龙岗都有轻微污染的记录,其中宝安区15-17日以及19日都出现了轻微污染
  9秋冬季节旱情严重
  由于今年我市降水平均偏少近2成,尤其自9月以来,降雨量严重偏少,比多年平均值偏少72%,自9月25日起到12月31日已出现持续99天的中度秋冬连旱尤其以自然降水为主要水源的小型水库蓄水严重不足,由于降水偏少水库蓄水不足等原因,龙华观澜碧岭等地一度供水紧张
  四 气候影响评价
  1气候与环境空气质量2007年气候条件对深圳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空气污染指数随季节变化明显2007年空气质量等级为优的天数为159天,比2006年少1天;出现轻微污染的天数4天,比2006年少2天其中空气质量等级为优的天数在20天以上的月份主要在夏季的678月,其中整个7月份的空气质量等级。

8,历史资料:2008年有哪些台风影响深圳

200801浣熊(Neoguri)2008年04月 登陆地点:海南文昌 二次登陆地点:广东阳江
200806风神(Fengshen) 2008年06月25日 登陆地点:广东深圳 登陆强度:强热带风暴
200809北冕(Kammuri)2008年08月06日 登陆地点:广东阳江 登陆强度:强热带风暴
200812鹦鹉(Nuri) 2008年08月22日 登陆地点:香港 登陆强度:台风
200814黑格比(Hagupit) 2008年09月24日 登陆地点:广东茂名 登陆强度:强台风
200817海高斯(Higos) 2008年10月04日 登陆地点:广东吴川 登陆强度:热带低压
以上就是2008年登陆广东省的所有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