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容屏好还是电阻屏好?
各有有优缺点,综合比较还是电容屏更好。
比如电容屏,只能用手指之类的导体,一定面积接触,才有反应。但完全不需要用力,只要手指接触上,就能检测到。操作手感很好。
而且有一部分电容屏的机器,支持多点触控。可以多个手指同时操作屏幕。比如android 2.1或2.2系统的大部分机器,iphone,HTC HD2等等。也有不少无法支持多点或多点漂移严重的。
电阻屏靠压力感应,任何物体接触,只要有一定压强,都有反应。当然最好用尖头触控笔和手指甲。手指大面积接触需要比较大的压力,所以手指操作手感不好。
但相对的,它可以用尖头的触控笔。而电容屏只能用粗头的触控笔。
2,电阻屏和电容屏哪个好?
你好…⡡⠘手机电阻式和电容式触摸屏九大区别
首先说明,我是M8的爱好者,也是某全球最大电容屏生产厂家的深圳分公司的销售人员,所以对电容屏有很深的了解,尤其是对其电容屏情有独钟!M8所用的手机屏的结构是一块LCM显示屏(display)加一块电容TP(touch panel)。其实,个人感觉M8生产所需的材料成本与其售价相比,M8是物超所值,性价比最好的智能机,电容TP的采购价在每寸2.5USD~3USD之间,M8的采购价应该在10USD~15USD之间,M8所用的3.4寸显示屏,480*720分辨率,WVGA级别,采购价应该在13USD左右,光手机屏这一块,魅族所投入的物料成本在26USD左右,合约180元RMB,再加上其他物料成本,推广成本,研发投入,售后服务,人力成本等,SE版卖到1780元的价格,魅族算是比较厚道的公司,跟“爱疯*三鸡爱死”高昂的价格相比,选择国货,民之英明,爱用国货,民之骄傲!
触摸屏的种类:依照感应方式的不同,触摸屏大致可以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超音波式四类。其中电阻式与电容式目前的市场前景最被看好,其他技术短期内恐很难赶上。
电阻屏和电容屏的区别
电阻触屏俗称“软屏”,多用于Windows Mobile系统的手机;电容触屏俗称“硬屏”,如M8,M9,NOKIA X6,HTC HD2,iPhone,G1和MOTO等新上市的智能机器采用这种屏质的。电阻式是两层互相绝缘的膜,一层有电阻,一层可以认为是纯导体,按压使两层膜接触。改变电阻值电位。
电容式是用手指感应屏上的电荷移动。这些电荷从触摸屏四周的导线而来,IC分析电荷移动在其管脚上形成的电流定位。
一、室内可视效果
两者通常很好。
二、触摸敏感度
1、电阻触屏:需用压力使屏幕各层发生接触,可以使用手指(哪怕带上手套),指甲,触笔等进行操作。支持触笔在亚洲市场很重要,手势和文字识别在哪里都被看重。
2、电容触屏:来自带电的手指表层最细微的接触也能激活屏幕下方的电容感应系统。非生命物体、指甲、手套无效。手写识别较为困难。
三、精度
1、电阻触屏:精度至少达到单个显示像素,用触笔时能看出来。便于手写识别,有助于在使用小控制元素的界面下进行操作。
2、电容触屏:理论精度可以达到几个像素,但实际上会受手指接触面积限制。以至于用户难以精确点击小于1cm2的目标。
四、成本
1、电阻触屏:很低廉。
2、电容触屏:不同厂商的电容屏价格比电阻屏贵10%到50%。这点额外成本对旗舰级产品无所谓,但可能会让中等价位手机望而却步。
五、多点触摸可行性
1、电阻触屏:不可能,除非重组电阻屏与机器的电路连接。
2、电容触屏:取决于实现方式以及软件,已在G1的技术演示以及iPhone上实现。G1的1.7T版本已经可以实现浏览器的多点触摸特性。
六、抗损性
1、电阻触屏:电阻屏的根本特性决定了它的顶部是柔软的,需要能够按下去。这使得屏幕非常容易产生划痕。电阻屏需要保护膜以及相对更频繁的校准。有利的方面是,使用塑料层的电阻触屏设备总体上更不易损,更不容易摔坏。
2、电容触屏:外层可以使用玻璃。这样虽然不至于坚不可摧,而且有可能在严重冲击下碎裂,但玻璃应对日常碰擦和污迹更好。
七、清洁
1、电阻触屏:由于可以使用触笔或指甲进行操作,更不容易在屏幕上留下指纹、油渍和细菌。
2、电容触屏:要用整个手指进行触摸,但玻璃外层更容易清洁。
八、环境适应性
1、电阻触屏:具体数值不得而知。但有证据表明使用电阻屏的Nokia 5800可以在-15°C至+45°C的温度下正常工作,对湿度也没什么要求。
2、电容触屏:典型的操作温度在0°至35°之间,需要至少5%的湿度(工作原理所限)。
九、阳光下可视效果
1、电阻触屏:通常很糟,额外的屏幕层面反射了大量阳光。
2、电容触屏:仍旧很好。
希望我的回答你满意…*^ο^*
3,电容屏与电阻屏哪一个更好用?
电容屏和电阻屏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在手机中广泛使用的都已经是电容屏了
1、电容屏比电容屏的成本要高,电容屏生产次品率相对电阻屏要高,而且使用寿命相对电阻屏要短,电阻屏一般可以使用三年左右,电容屏一般使用二年左右。
2、电容屏支持多点触控,电阻屏只能支持单点触控。但电容屏需要导电物质的触控(如皮肤),电阻屏需要有一定的压力,皮肤触控是无效的(如手指甲等硬物)
4,手机电阻屏和电容屏有什么区别?
1、操作方式方面:电阻屏是压力感应的操作方式,任何物体只要在屏幕表面造成弯曲,都能感应出来。电容屏是人体触摸操作方式,带电手指表层的接触能激活屏幕下方的电容感应系统,不需要按压。2、表面硬度方面:电阻屏的表面要弯曲感应,硬度较低,按上去有软软的感觉。电容屏由于不需要压力感应,一般最外层是玻璃衬面,光滑而坚硬。3、操作精度方面:电阻屏精度至少达到单个显示像素,用触笔时能看出来,便于手写识别。电容屏理论精度可以达到几个像素,但实际上会受手指接触面积限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阻式触摸屏百度百科-电容式触摸屏
5,电阻触摸屏好还是电容触摸屏好
最佳答案
检举
1、 电阻式触摸屏
利用压力感应进行控制。电阻触摸屏的主要部分是一块与显示器表面非常配合的电阻薄膜屏,这是一种多层的复合薄膜,它以一层玻璃或硬塑料平板作为基层,表面涂有一层透明氧化金属(透明的导电电阻)导电层,上面再盖有一层外表面硬化处理、光滑防擦的塑料层、它的内表面也涂有一层涂层、在他们之间有许多细小的(小于1/1000英寸)的透明隔离点把两层导电层隔开绝缘。 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两层导电层在触摸点位置就有了接触,电阻发生变化,在X和Y两个方向上产生信号,然后送触摸屏控制器。控制器侦测到这一接触并计算出(X,Y)的位置,再根据模拟鼠标的方式运作。这就是电阻技术触摸屏的最基本的原理。
电阻屏性能特点:
① 它们都是一种对外界完全隔离的工作环境,不怕灰尘、水汽和油污
②可以用任何物体来触摸,可以用来写字画画,这是它们比较大的优势
③电阻触摸屏的精度只取决于A/D转换的精度,因此都能轻松达到4096*4096• 比较而言,五线电阻比四线电阻在保证分辨率精度上还要优越,但是成本代价大,因此售价非常高
电阻触摸屏共同的缺点是因为复合薄膜的外层采用塑胶材料,不知道的人太用力或使用锐器触摸可能划伤整个触摸屏而导致报废。不过,在限度之内,划伤只会伤及外导电层,外导电层的划伤对于五线电阻触摸屏来说没有关系,而对四线电阻触摸屏来说是致命的。
2、 电容式触摸屏
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电容式触摸屏是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夹层ITO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 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从触摸屏的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电容触摸屏的缺陷
电容触摸屏的透光率和清晰度优于四线电阻屏,当然还不能和表面声波屏和五线电阻屏相比。电容屏反光严重,而且,电容技术的四层复合触摸屏对各波长光的透光率不均匀,存在色彩失真的问题,由于光线在各层间的反射,还造成图像字符的模糊。 电容屏在原理上把人体当作一个电容器元件的一个电极使用,当有导体靠近与夹层ITO工作面之间耦合出足够量容值的电容时,流走的电流就足够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我们知道,电容值虽然与极间距离成反比,却与相对面积成正比,并且还与介质的的绝缘系数有关。因此,当较大面积的手掌或手持的导体物靠近电容屏而不是触摸时就能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在潮湿的天气,这种情况尤为严重,手扶住显示器、手掌靠近显示器7厘米以内或身体靠近显示器15厘米以内就能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 电容屏的另一个缺点用戴手套的手或手持不导电的物体触摸时没有反应,这是因为增加了更为绝缘的介质。 电容屏更主要的缺点是漂移:当环境温度、湿度改变时,环境电场发生改变时,都会引起电容屏的漂移,造成不准确。例如:开机后显示器温度上升会造成漂移:用户触摸屏幕的同时另一只手或身体一侧靠近显示器会漂移;电容触摸屏附近较大的物体搬移后回漂移,你触摸时如果有人围过来观看也会引起漂移;电容屏的漂移原因属于技术上的先天不足,环境电势面(包括用户的身体)虽然与电容触摸屏离得较远,却比手指头面积大的多,他们直接影响了触摸位置的测定。此外,理论上许多应该线性的关系实际上却是非线性,如:体重不同或者手指湿润程度不同的人吸走的总电流量是不同的,而总电流量的变化和四个分电流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关系,电容触摸屏采用的这种四个角的自定义极坐标系还没有坐标上的原点,漂移后控制器不能察觉和恢复,而且,4个A/D完成后,由四个分流量的值到触摸点在直角坐标系上的X、Y坐标值的计算过程复杂。由于没有原点,电容屏的漂移是累积的,在工作现场也经常需要校准。 电容触摸屏最外面的矽土保护玻璃防刮擦性很好,但是怕指甲或硬物的敲击,敲出一个小洞就会伤及夹层ITO,不管是伤及夹层ITO还是安装运输过程中伤及内表面ITO层,电容屏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6,电容式触摸屏和电阻式触控屏有怎样的区别
电容式触控屏和电阻式触控屏的比较一、室内可视效果两者通常很好。二、触摸敏感度1、电阻触屏:需用压力使屏幕各层发生接触,可以使用手指,指 甲,触笔等进行操作。支持触笔在亚洲市场很重要,手势和文字识别在哪里都被看重。2、电容触屏:来自带电的手指表层最细微的接触也能激活屏幕下方的电容感应系统非生命物体、指甲、手套无效。手写识别较为困难。三、精度1、电阻触屏:精度至少达到单个显示像素,用触笔时能看出来。便于手写识别,有助于在使用小控制元素的界面下进行操作。2、电容触屏:理论精度可以达到几个像素,但实际上会受手指接触面积限制。以至于用户难以精确点击小于1cm^2的目标。四、成本1、电阻触屏:很低廉。2、电容触屏:不同厂商的电容屏价格比电阻屏贵10%到50%。这点额外成本对旗舰级 产品无所谓,但可能会让中等价位手机望而却步。五、多点触摸可行性1、电阻触屏:不可能,除非重组电阻屏与机器的电路连接。(即便如此,用起来也 会感觉不爽吧?我猜的)2、电容触屏:取决于实现方式以及软件,已在G1的技术演示以及iPhone上实现。G1的1.7T版本已经可以实现浏览器的多点触摸特性。(话说M9支持10点触控,M8其实只支 持两点触控。可以用弹钢琴软件测试出来)六、抗损性1、电阻触屏:电阻屏的根本特性决定了它的顶部是柔软的,需要能够按下去。这使得屏幕非常容易产生划痕。电阻屏需要保护膜以及相对更频繁的校准。有利的方面是, 使用塑料层的电阻触屏设备总体上更不易损,更不容易摔坏。2、电容触屏:外层可以使用玻璃。这样虽然不至于坚不可摧,而且有可能在严重冲击下碎裂,但玻璃应对日常碰擦和污迹更好。七、清洁1、电阻触屏:由于可以使用触笔或指甲进行操作,更不容易在屏幕上留下指纹、油渍和细菌。2、电容触屏:要用整个手指进行触摸,但玻璃外层更容易清洁。八、环境适应性1、电阻触屏:具体数值不得而知。但有证据表明使用电阻 触摸屏 的Nokia 5800可以在- 15°C至+45°C的温度下正常工作,对湿度也没什么要求。2、电容触屏:典型的操作温度在……
7,电容式触摸屏和电阻式触摸屏有什么区别?
电阻式触摸屏,仅触摸没反应,要用手机笔去点去划,一般手机要配笔,且屏幕很容易起划痕。电容式触摸屏是通过触摸,改变电容的电解质来改变电容的,用手触摸的地方,电解质发生改变,电容变化了,所以手机有了反应,这类手机没有配手机笔,屏幕不容易划伤,还有点最实用的鉴别方法就是:用两手指按住电容式触摸屏手机上的一副画的同时,将手指往两边张开或闭拢,图片会放大或缩小,而这点上,电阻式触摸屏手机做不到。电阻触屏俗称“软屏”,多用于Windows Mobile系统的手机;电容触屏俗称“硬屏”,如iPhone和G1等机器采用这种屏质的。1、电阻触屏:需用压力使屏幕各层发生接触,可以使用手指(哪怕带上手套),指甲,触笔等进行操作。支持触笔在亚洲市场很重要,手势和文字识别在哪里都被看重。2、电容触屏:来自带电的手指表层最细微的接触也能激活屏幕下方的电容感应系统。非生命物体、指甲、手套无效。手写识别较为困难。精度1、电阻触屏:精度至少达到单个显示像素,用触笔时能看出来。便于手写识别,有助于在使用小控制元素的界面下进行操作。2、电容触屏:理论精度可以达到几个像素,但实际上会受手指接触面积限制。以至于用户难以精确点击小于1cm2的目标。成本1、电阻触屏:很低廉。2、电容触屏:不同厂商的电容屏价格比电阻屏贵10%到50%。这点额外成本对旗舰级产品无所谓,但可能会让中等价位手机望而却步。多点触摸可行性1、电阻触屏:不可能,除非重组电阻屏与机器的电路连接。2、电容触屏:取决于实现方式以及软件,已在G1的技术演示以及iPhone上实现。G1的1.7T版本已经可以实现浏览器的多点触摸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