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台风巨爵,2015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介绍

时间:2024-05-27 10:25:50 编辑:阿旭

1,2015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介绍

2015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于2015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国海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台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分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通常皆会于5月至12月期间形成。本词条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飓风,并被列入2015年太平洋飓风季。于西北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是由日本气象厅所命名,国际编号为15xx,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将于该地区的热带低压之编号以W字母作结。凡进入或产生于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以内的热带气旋(热带低气压及以上级别,但不包括热带扰动1),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均会给予当地名称,作当地警报用途,因此可能会有两个不同的英文名称(官方以国际名称为准);此外,由于中港澳采用同一中文译名,而台湾当地之中文译名可能与其有所不同,故同一个风暴可能会有两个不同的中文名称。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巅峰形态为准。2015年风季的热带气旋明显较强,该年成为香港天文台在2009年采用新热带气旋分级制,新增“强台风”和“超强台风”以来,最多超强台风的风季(截至12月共生成14个,占全年热带风暴数51.9%),以及首个在6月前已经出现4个超强台风风季。12月11日,随着台风茉莉的生成,2015年太平洋台风季成为了首个有气象记录以来,每个自然月都有台风活跃的风季。

2,2015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台风总结

注:以下数据为中央气象台测量 。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起,采用日本气象厅(JMA)测量的十分钟平均风速。 首个风暴生成日期 2015年1月2日(热带低气压)末个风暴生成日期 2015年12月20日(热带低气压)最强风暴台风苏迪罗- 910hPa,234km/h(130mph)(2分钟平均风力) 热带低气压总数 11热带风暴总数 4强热带风暴总数 2台风总数 2强台风总数 5超强台风总数 14热带气旋总数 37死亡人数249人损失总数94亿254万美元(当年美元价值

3,2009--2010中国自然灾难 意外灾难都有哪些

2009年的 民政部发布2009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来源: 民政部门户网站 时间:2010-01-12 14:18 近日,民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统计局、地震局、气象局和海洋局等部门对2009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进行了全面会商和核定。核定结果表明,2009年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灾害种类多、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干旱、洪涝、地震、风雹、台风、高温热浪、低温冷冻和雪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森林和草原火灾、病虫害等各类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部分地区重复受灾,特别是区域性极端暴雨、阶段性严重干旱、局地性强风飑线、高频次登陆台风和大范围雪灾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一、总体损失情况 经核定,2009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8亿人(次)受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紧急转移安置70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721.4万公顷,绝收面积491.8万公顷;倒塌房屋83.8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7亿元。其中,四川、湖南、云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江西、辽宁、甘肃、河北等省(自治区)灾情较重。 二、灾害主要特点 总体而言,2009年的自然灾害表现为三个“突出”:一是粮食主产区干旱和低温雪灾突出;二是汶川大地震灾区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突出;三是黄淮等人口稠密地区强对流天气引发的风雹灾害突出。2009年我国大江大河总体平稳,但全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气温地区差异大,部分地区降雨(雪)之多、气温之高、旱情之重、风力之强、台风登陆之频多年罕见。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灾害发生在粮食主产区、人口稠密区、经济发达区和汶川大地震灾区,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概括而言,2009年自然灾害有以下特点: (一)部分地区受旱程度历史罕见。 今年我国总体偏旱,而且旱情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时间集中在作物生长关键期。冬小麦主产区年初出现30年一遇的严重冬春连旱,局部地区旱情达50年一遇,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河南等省旱情严重;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等国家商品粮主产区发生严重春旱和伏旱;8月末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江南、华南部分地区旱情迅速发展,许多江河和水利工程蓄水偏少2至4成,其中湖南、广西、贵州等省(自治区)旱情较为严重。旱灾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损失重于常年。 (二)局部地区降雨强度历史罕见。 入汛后,全国先后发生30多次大范围、高强度的降雨过程。广东桃园3小时,甘肃玛曲80分钟,湖南深渡、四川米易6小时,广西泗维24小时降雨量均超过当地同期历史暴雨极值,重庆市50多个乡镇累计降雨量超过200毫米,第8号台风“莫拉克”导致浙江、福建等地出现强降雨,浙江九峰过程降雨量高达1242.2毫米,超过历史记录。大范围持续强降雨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湖南、四川、重庆多次受灾;江西、广西个别县城和乡镇街道进水;甘肃、宁夏等西部地区因短时强降雨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特别是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汶川大地震灾区山洪灾害频发,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三)部分中小河流洪水历史罕见。 今年洪水呈现“次数多、量级大、涨势猛”的特点。入汛后,全国160多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过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210条河流涨幅3米以上,最大日涨幅15米以上;200余条多年断流或小流量的河流出现罕见的洪水;长江上游干流发生2004年以来最大洪水,太湖出现1999年以来最高水位。 (四)台风登陆比例历史罕见。 全年有9个台风(热带风暴)登陆我国大陆地区,较常年偏多2个,而且时间集中在6月下旬到10月上旬的90天时间内,台风活动呈现“登陆集中、路径诡异、强度持久、雨量充沛”的特点。其中,第7号热带风暴“天鹅”和第8号台风“莫拉克”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内相继生成,接踵登陆,影响十分集中。第7号热带风暴“天鹅”登陆后强度再次加强并长时间在海南近海徘徊,第5号台风“苏迪罗”和第8号台风“莫拉克”均两次登陆我国,其中“莫拉克”给福建、浙江两省和台湾造成严重损失。 (五)华北地区暴雪历史罕见。 11月上中旬,北方地区先后出现暴雪过程,其中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突破历史同期极值,达到60年一遇,局部地区达百年一遇。强降雪造成华北地区多条高速公路阻塞,民航班机延误,高峰期有2万多车辆受困,疏散滞留旅客和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达16万多人,大量蔬菜大棚和圈舍倒塌,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三、分灾种损失情况 从分灾种自然灾害情况看,旱灾、洪涝(含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和风雹灾害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旱灾是造成受灾人口众多的主要原因,将近全部受灾人口的一半;洪涝(含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和风雹所造成的死亡(含失踪)人口,占全部灾种的九成以上,同时洪涝(含山体滑坡泥石流)也是导致房屋倒塌的主要原因,占全部灾种的六成以上;台风和洪涝(含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最多,占全部灾种的九成以上。 四、分地域损失情况 从主要灾情指标的分省分布来看,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山东、陕西、甘肃等8省(自治区)遭受旱灾最为严重,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全国半数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接近全国一半;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5省(自治区)因洪涝(含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和台风导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较多,占全国半数以上;云南、四川、湖南3省倒塌房屋均超过10万间,3省倒塌房屋合计约占全国倒房总数的四成。 ---------------------------- 2010才刚开始,已经知道了西南大旱了..具体损失还没出来......

4,09年中国发生过什么重大灾难?

一月 1月2日——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北纬31.9°,东经104.2°)发生4.7级地震。1月15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北纬31.3°,东经103.2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1公里。 1月17日——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北纬26.9°,东经104.2°)发生4.0级地震。1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北纬43.3°,东经80.9°)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 二月 2月1日——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北纬32.5°,东经105.3°)发生4.5级地震。 2月8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北纬30.9°,东经103.2°)发生4.3级地震。 2月14日一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额敏县发生里氏4.6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46.7°,东经84.7°。 2月20日一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柯坪县发生里氏5.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40.7°,东经78.7°。三月 3月12日——四川省青川县发生4.7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2.4°,东经105.0°。 3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发生3.6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9.3°,东经73.7°。3月20日——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公主岭市交界(北纬43.4°,东经124.9°)发生里氏4.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9公里。 五月 5月10日一一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发生里氏4.5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46.8°,东经125.3°,震源深度约7公里。七月 7月9日一一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北纬25.6°,东经101.1°)发生里氏6.0级地震,震中位于姚安县官屯乡,震源深度约10公里,造成1人死亡,324人受伤。 7月14日一一台湾花莲海域(北纬24.1°,东经122.2°)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6公里。八月 8月28日一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地区东南部发生里氏6.4级地震,震源位于北纬37.6度,东经95.8度。 十一月 11月2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发生里氏5.0级地震,震中位于宾川县平川镇(北纬25.9°,东经100.7°),震源深度10公里,造成31人受伤。十二月 12月19日——台湾花莲海域(北纬23.8度,东经121.7度)发生里氏6.7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公里。 12月21日——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松原市长岭县和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交界地带发生4.7级地震。

5,最近有没有台风

2002年台风数量少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2022年赤道附近的东太平洋拉尼娜现象持续发酵,使得台风的起源异常,受到抑制。第二个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然后影响面积过大,对台风的形成有一定的阻力;第三个原因是5月份华南爆发了南海夏季风,季风指数值太强,无法抵御台风。下面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据报道今年只有3号台风& ldquo暹罗巴& rdquo在华南低纬度登陆的台风数量较常年偏少1.8个。往年平均有3个以上的台风在我国低纬度地区登陆,特别是在我国台湾省、广州等地区。基本上每次台风都在8级以上,给中国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中国气象局称,未来可能有一两个台风在华南登陆。虽然只有一个台风登陆中国,但仍然存在危险。沿海地区民众要提高警惕,提前做好防范。
中国南方台风的成因如下:
台风的形成有三个必要条件。第一,充足的水资源;二是持续高温;三是形成螺旋洼地。在我国南方,满足了这三个条件,最后形成了台风。
我国南方地区海岸线广阔,几乎每个城市中心或城市周边都有海域,为台风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南方的城市基本都分布在靠近海洋的地方,南方是一个从不缺水的城市。
华南靠近赤道,维度比较高。我们初中学地理的时候就知道,离赤道越近,城市的温度越高,就像新加坡,因为离赤道越近,所以一年四季都是夏天。我国南方城市虽然不像新加坡,但夏季持续高温,为台风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温度基础。

6,台风最新消息2015年10月4

中央气象台10月3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今年第22号台风“彩虹”已于今天(3日)下午2点钟由强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台风级,下午5点钟其中心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偏南方大约34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就是北纬19.1度、东经114.0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75百帕,7级风圈半径为260公里,10级风圈半径为60-70公里。预计,“彩虹”将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逐渐向海南文昌到广东湛江一带沿海靠近,并将于4日上午在上述沿海地区登陆(强台风级或台风级,13-14级,38-42米/秒)。之后,“彩虹”将转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减弱,将于4日傍晚前后进入北部湾,并将于4日夜间在广西北海到防城港一带沿海再次登陆(台风级或强热带风暴级,11-12级,30-35米/秒)。大风预报:3日20时至4日20时,南海北部、北部湾、琼州海峡、海南沿海、广西沿海、广东沿海将有7-9级大风,部分海域或地区的风力有10-11级,阵风可达12-13级,“彩虹”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或地区的风力有12-14级,阵风可达14-16级。降雨预报:3日20时至4日20时,海南、广东西部、广西东南部等地将有大雨或暴雨,其中,海南北部、广东西南部等地有大暴雨(100-200毫米)。防御指南: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应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7,今年有台风登录中国吗?

截止2020年9月2日,有台风登陆中国,分别是:1、台风米克拉:“米克拉”于2020年8月10日11时许在南海东北部获得命名,随后其一路北上,强度逐渐加强,于8月11日7时30分前后以近巅峰强度在福建省漳浦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2、台风巴威:2020年8月27日上午8点30分前后,“巴威”在中朝交界附近的朝鲜平安北道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中心最低气压970百帕。预计登陆后,“巴威”将逐渐转为北偏东到东北方向移动,穿过我国东北三省,强度逐渐减弱。3、台风黑格比:“黑格比”于2020年8月1日20时获得命名,随后一路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于8月3日14时许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台风,并于8月4日凌晨3时30分前后以近巅峰强度在浙江省乐清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4、台风森拉克:“森拉克”于7月31日15时许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热带低压,8月1日15时许获得命名,随后其掠过海南岛以南海面,并于8月2日14时40分许在越南清化市附近沿海登陆,受“森拉克”影响,中国海南、广东、广西部分地区降下暴雨。5、台风海高斯:“海高斯”于2020年8月18日8时许在南海北部海面获得命名,随后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不断加强,并于8月19日6时许以近巅峰强度在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风米克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风巴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风黑格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风森拉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风海高斯

8,每年平均登陆我国的台风有多少次?

登陆中国的台风每年平均7个左右,通常发生在5——10月,从2000年开始,受台风影响的国家提供十个名称,共120个。1、台风:是赤道以北,国际换日线以西,亚太国家或地区对热带气旋的一个分级。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即64节或以上、每秒32.7米或以上,又或者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称为飓风(Hurricane)或其他在地近义字。西北太平洋地区采用之近义字乃台风。2、台风产生月份及统计:据美国海军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统计,1959年至2004年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台风发生的个数与月份,平均每年有26.5个台风生成,出现最多台风的月份是8月,其次是7月和9月。据统计,从1947年至1980年全球10种主要自然灾害中,由台风造成的死亡人数为49.9万人,占全球自然灾害死亡总人数的41%,比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45万人)还多。

9,2005或2006年的台风名称及风级

01.台风 (玫瑰) 11级
02.台风 (洛克) 11级
03.台风 (桑卡) 10级
04.台风 (纳沙) 16级
05.台风 (海棠) 17级
06.台风 (尼格) 9级
07.台风 (榕树) 11级
08.台风 (天鹰) 10级
09.台风 (麦莎) 15级
10.台风 (珊瑚) 11级
11.台风 (玛娃) 16级
12.台风 (古超) 10级
13.台风 (泰利) 16级
14.台风 (彩蝶) 17级
15.台风 (卡努) 15级
16.台风 (韦森特) 10级
17.台风 (苏拉) 14级
18.台风 (达维) 15级
19.台风 (龙王) 17级
20.台风 (鸿雁) 16级
21.台风 (启德) 13级
22.台风 (天秤) 10级
23.台风 (布拉万) 12级
(以上为2005年)

1、珍珠 14级
2、杰拉华 8级
3、艾云尼 16级
4、碧丽斯 11级
5、格美 13级
6、派比安 12级
7、玛利亚 12级
8、桑美 17级
9、宝霞 10级
10、悟空 11级
11、清松 8级
12、伊欧凯 17级
13、珊珊 16级
14、摩羯 17级
15、无名 8级
16、象神 16级
17、贝碧嘉 10级
18、温比亚 10级
19、苏力 13级
20、西马仑 18级
21、飞燕 16级
22、榴莲 18级
(以上为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