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泰戈尔的生平简介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 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1939年,德国法西斯悍然发动世界大战,他又应欧洲朋友之邀,撰文怒斥德国“领袖”的不义行径。泰戈尔一贯痛恨法西斯。但是对被欺压的弱小民族,他则表示无限同情。特别是对中国,他更是始终抱有好感与希望。 1941年8月6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祖居宅第里平静地离开人世,成千上万的市民为他送葬。扩展资料泰戈尔作品特点泰戈尔在诗歌、体裁、语言及表现方法上能够大胆创新,别具一格。体裁上把现实题材处理成具有冥想因素,把冥想体裁处理为具有现实成分;体裁上,诗人创造出“故事诗”和政治抒情诗的形式;还致力于创造自由体诗。泰戈尔善于学习和运用人民生活中的口头语言,使诗歌的语言清新活泼;在创作方法上,他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是在抒情诗中,浪漫主义成分较重,在叙事性作品中,现实主义成分较多。泰戈尔作品中的女性来自各种不同的种姓和阶层,也有着不同的身份。如童养媳、守寡少女、陪葬寡妇、被骗失身的幼女、印度传统家庭妇女、受过高等教育的名媛、拥有新思想的知识女性等,这些女性形象身份或单一呈现,或揉合纷杂,往往被塑造成传统陋习的牺牲品、美满爱情的追逐者和作者理想中的印度新型女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2,泰戈尔生平简介
太多了,看我的.
泰戈尔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曾赴英国学习文学和音乐,十余次周游列国,与罗曼·罗兰、爱因斯坦等大批世界名人多有交往,毕生致力于东西文明的交流和协调。泰戈尔以诗人著称,创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又是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作曲家和画家,先后完成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1500多幅画和2000多首歌曲。天才的泰戈尔还是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泰戈尔以诗歌集《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新青年》)第2期上发表他译的《赞歌》4首。作品中“信爱、童心、母爱” 的思想,博大仁慈的胸怀,独具魅力的人格,赢得了无数中国读者的敬仰。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1924年,泰戈尔应孙中山先生之邀访华,“泰戈尔热”进入高潮。他在徐志摩家乡时,“观者如堵,各校学生数百名齐奏歌乐,群向行礼,颇极一时之盛。”他会见了梁启超、沈钧儒、梅兰芳、梁漱溟、齐白石、溥仪等各界名流。1956年,周恩来总理回忆时说:“泰戈尔是对世界文学作出卓越贡献的天才诗人……”他熏陶了一批中国最有才华的诗人和作家,其中郭沫若、冰心受到的影响最深。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第一人,称自己文学生涯的“第一阶段是泰戈尔式的”。冰心是中国新文学女性作家第一人,她早期的创作受到了泰戈尔的明显影响,特别是诗集《繁星》和《春水》。她说:“我自己写《繁星》和《春水》的时候,并不是在写诗,只是受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把许多‘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而已。”郭沫若、冰心等人又以他们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
泰戈尔是中国读者心目中最具地位的外国作家之一,能与其匹敌的大概只有莎士比亚一人。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
3,关于泰戈尔的生平事迹是怎样的?
〔印度〕演说者泰戈尔(1861~1941年)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出身于地主家庭。8岁写诗,毕业于伦敦大学。20世纪初他直接参加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他的著作卷帙浩繁,体裁多样,主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和《飞鸟集》,长篇小说有《沉船》和《戈拉》。其作品大多反映英国殖民经济下的印度人民的苦难生活。
4,泰戈尔有什么著名的事迹??
泰戈尔简介 (1861~1941) 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曾赴英国学习文学和音乐,十余次周游列国,与罗曼·罗兰、爱因斯坦等大批世界名人多有交往,毕生致力于东西文明的交流和协调。泰戈尔以诗人著称,创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又是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作曲家和画家,先后完成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1500多幅画和2000多首歌曲。天才的泰戈尔还是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泰戈尔以诗歌集《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新青年》)第2期上发表他译的《赞歌》4首。作品中“信爱、童心、母爱” 的思想,博大仁慈的胸怀,独具魅力的人格,赢得了无数中国读者的敬仰。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1924年,泰戈尔应孙中山先生之邀访华,“泰戈尔热”进入高潮。他在徐志摩家乡时,“观者如堵,各校学生数百名齐奏歌乐,群向行礼,颇极一时之盛。”他会见了梁启超、沈钧儒、梅兰芳、梁漱溟、齐白石、溥仪等各界名流。1956年,周恩来总理回忆时说:“泰戈尔是对世界文学作出卓越贡献的天才诗人……”他熏陶了一批中国最有才华的诗人和作家,其中郭沫若、冰心受到的影响最深。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第一人,称自己文学生涯的“第一阶段是泰戈尔式的”。冰心是中国新文学女性作家第一人,她早期的创作受到了泰戈尔的明显影响,特别是诗集《繁星》和《春水》。她说:“我自己写《繁星》和《春水》的时候,并不是在写诗,只是受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把许多‘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而已。”郭沫若、冰心等人又以他们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 ◎诗歌 >>>泰戈尔诗 >>>飞鸟集 ◎中短篇小说 >>>序 时代画卷 文苑瑰宝 >>>女乞丐 >>>河边台阶的诉说 >>>破裂 >>>移交财产 >>>小媳妇 >>>一夜 >>>活着还是死了 >>>胜与败 >>>喀布尔人 >>>素芭 >>>莫哈玛娅 >>>报答 >>>编辑 >>>判决 >>>一个古老的小故事 >>>原来如此 >>>笔记本 >>>非法入内 >>>乌云和太阳 >>>赎罪 >>>法官 >>>姐姐 >>>打掉傲气 >>>过失 >>>拜堂相见 >>>难以避免的灾祸 >>>女邻居 >>>履行诺言 >>>哈尔达尔一家 >>>海蒙蒂 >>>女隐士 >>>一个女人的信 >>>诀别之夜 >>>陌生女人 >>>新郎与新娘 >>>偏见 >>>艺术家 >>>偷来的财宝 >>>最后的奖赏 >>>穆斯林的故事 ◎长篇小说 >>>沉船 ◎泰戈尔文集 >>>泰戈尔的文学圣殿 >>>新月集 >>>吉檀迦利 >>>爱者之贻 >>>再次集 >>>叶盘集 >>>游思集 >>>园丁集 >>>飞鸟集 飞鸟集1(中英文) >>>渡口 >>>采果集 >>>最后的星期集 >>>论泰戈尔的散文诗① >>>抒情诗 >>>尘埃集 >>>吉莉芭拉 >>>随感集 >>>弃绝 >>>深夜
5,泰戈尔生平事迹有哪些?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学识涉猎文、史、哲、艺、政、经等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其代表作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眼中沙》、《园丁集》等。
1861年5月7日,泰戈尔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他的家庭属于商人兼地主阶级,是婆罗门种姓,在英国东印度公司时代财运亨通,成为柴明达地主。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社会活动家,在当时积极赞成孟加拉的启蒙运动,支持社会改革。他的父亲对吠陀和奥义书颇有研究,是哲学家和宗教改革者,富有民族主义倾向,由于与社会上的传统习俗格格不入,被习惯势力祝为没有种姓的外化之人。他有子女十四人,泰戈尔是家中员小的一个。就是在这个家庭,兄弟姐妹和侄辈中颇出了一些学者和艺术家。由于生长在这样一个印度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谐交融的书香门第,因而泰戈尔从小就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
由于是父母最小的儿子,拉宾德拉纳特被家人亲呢地叫做“拉比”,成为家庭中每个成员钟爱的孩子,但大家对他并不溺爱。小拉比在加尔各答先后进过四所学校,虽然他对这四所学校都不喜欢,但他在长兄和姐姐的监督下受到良好的教育。
泰戈尔在文学方面的修养首先来自家庭环境的熏陶。他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院和孟加拉学院。但是他生性自由,厌恶刻扳的学校生活,没有完成学校的正规学习课程。他的知识主要来源于父兄和家庭教师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广泛阅读。他从小就醉心于诗歌创作,从十三岁起就开始写诗,诗中洋溢着反对殖民主义和热爱祖国的情绪。
1878年,他遵照父兄的竞愿赴英国留学,最初学习法律.但他不喜欢法律,于是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884年,他离开城市到乡村去管理祖传的佃户。他在这里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观察祖国故土和自然。1901年,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他在孟加拉博尔普尔附近的圣地尼克坦创办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后来发展成为有名的国际大学。
1905年以后,民族运动进入高潮时期,孟加拉人民和全印度的人民都起来反对孟加拉分裂的决定,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泰戈尔毅然投身于这个运动,充满激情的爱国营人义愤填庸,写出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篇。但是,没有多久,泰戈尔就同运动的其他领袖们发生了意见分歧。他不赞成群众焚烧英国货物,辱骂英国人的所谓“直接行动”。他主张多做“建设性的”工作,比如到农村去发展自己的工业,消灭贫困与愚昧等等.但部分群众不接受他的意见,由于失望,他便退出运动。从此以后,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他过着远离现实斗争的迟隐生活,埋头于文学创作。 ·
1915年,他结识了甘地。这是印度历史上两位巨人的会面。他同印度国大党早就有联系,还出席过国大党的代表大会。但是,他同国大党的关系始终是若即若离的。他同甘地,有很真挚的私人友谊。但是,他对甘地的一些做法并不赞同。这两个非凡的人物并不试图掩盖他们之间的意见分歧。同时从道义上和在社会活动中,他们总是互相尊重,互相支持。
1916年,泰戈尔来到日本,他对日本这样充满生机的一个新兴国家,颇多感慨。后来他从日本又到了美国,以:“国家主义”为题,作了许多报告.他谴责东方和西方的“国家主义”。他对美国一向没有好感,那里的民族歧视使他深恶痛绝。美国的报纸和侦探机关从舆论上和行动上也常常给他添些麻烦。他以后几次访问英国,都是不畅快的。1929年,他访问了加拿大之后到了美国,又遭到美国移民官员扣留和盘问。
1919年,发生了‘阿姆利则惨案”,英国军队开枪打死了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尔非常气愤,挺身而出,写了一封义正辞严的信给印度总督,提出抗议,并声明放弃英国国王给他的“爵士”称号。
1924年,他访问了中国。他从年幼时起就向往这个古老而富饶的东方大国,并且十分同情中国人民的处境,写文怒斥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鸦片贸易。这次访问终于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
1930年,泰戈尔访问了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他在那里看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使他极为振奋,兴之所至,写成了歌颂苏联的《俄罗斯书简》一书。虽然他对社会主义不能充分了解,但是他向往这个崭新社会,想把这个神奇的世界搬到印度人民中间去。他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向往始终如一,在80岁生日述怀的文章中,还特别强调和赞扬苏联的成就.别人的攻击并没有影响他心目中苏联的美好形象。
1934年,意大利法西斯军队侵略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泰戈尔立即严厉谴责。1936年,西班牙爆发了反对共和国政府的叛乱,他站在共和国政府一边,明确反对法西斯头子佛朗哥的倒行逆施。1938年,德国法西斯侵略捷克斯洛伐克,他写信给在那儿的朋友,表示对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关怀和声援。1939年,德国法西斯悍然发动世界大战,他又应欧洲朋友之道,撰文怒斥德国“领袖”的不义行径。泰戈尔一贯痛恨法西斯。但是对被欺压的弱小民族,他则表示无限同情。特别是对中国,他更是始终抱有好感与希望。他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真正的忠实的朋友。
1941年8月6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祖居宅第里平静地离开人世,成千上万的市民为他送葬。
6,泰戈尔的生平事迹是什么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5.7—1941.8.7),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 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 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 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文、史、哲、艺、 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 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 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 泰戈尔[1]泰戈尔出生于孟加拉。但人们一致认为他是印度人。因为泰老在逝世孟加拉还是印度的 一个省。泰老的著作最初都是用孟加拉文 写的。
据说当年凡是讲孟加拉话的地方没有人不日日歌咏他的诗歌的。然而他的诗是在他自己把它们译成英文之后才获得了世界性的赞扬。他于19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7,冰心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内容简介
冰心的生平事迹: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诗人,现代女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冰心加入文学研究会,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 《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冰心的代表作品:1.散文集:《繁星春水》《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关于女人》2.儿童文学作品:《小桔灯》3.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姑姑》4.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冰心作品内容简介:1.《超人》《超人》冰心老人的的一篇文章,文章一开篇便指明主人公何彬是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他和人没交际,亦不爱带一点生气的东西。这源于他消极的人生态度,消极得固执。2.《繁星春水》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诗集收入诗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写小诗164首,最初发于北京的《晨报》中,在《繁星》中,她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3.《往事》在《往事》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海的女神妩媚、飘逸、威严的形象,赞美了大海温柔而沉静、超绝而威严、神秘而有容、虚怀而广博的性格,进而启发人们培养大海的品性,号召大家做个“海化”的青年。4.《我们把春天吵醒了》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把春天比做人十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天的特点和在春天里人们的活动。5.《三寄小读者》以通讯的方式与少年儿童谈理想、谈生活、谈学习,回忆过去,讴歌新时代。这些文章文笔优美,言辞简练,影响了一代人。扩展资料:冰心简介: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冰心是从五四时期开始写作的,先是作为女学生联合会宣传股之一员,些写宣传文章,发表宣传文章,文化革新运动这些时代思潮,把她卷进了狭小的家庭和学校的门槛,使她慢慢地看出了她周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冰心的创作特点: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充满着对少年儿童的爱和希望,冰心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寓教育于情趣之中,以情感人。冰心从不以少年儿童的教育者面貌出现,不以空泛的说教,生硬的训诫来教育儿童,而是采用与少年儿童促膝谈心的方式,以亲切、委婉的语调,述说自己生活中的见闻和内心的感受,并且叙述得那样有趣,那样娓娓动听,就像有一种魔力吸引着小读者。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冰心
8,关于泰戈尔和冰心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和内容简介
泰戈尔
生平事迹:印度文学家,1913年《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位亚洲人。
代表作品:《吉檀迦利》
内容简介: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宗教抒情诗集,讲的是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
冰心
生平事迹: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
代表作品:《繁星*春水》
内容简介:作者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含蓄隽永、富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