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行什么时候上市?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有三家上市,农行虽然赶上了末班车,但距上市还要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国务院常务会议2008年10月21日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专家认为,股改方案通过后,农行距上市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农行将推进财务重组,设立股份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然后择机上市。此外,如何平衡盈利与服务“三农”之间的关系,妥善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也是未来农行完成股改需把握的重点。
股改绕不过多重门槛
金融界分析人士强调,由于农行股改的复杂之处——横跨农村金融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两大难点,其股改方案较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复杂得多。
目前,农行股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农行的外部审计、不良资产清理和法律尽职调查等工作基本完成,内部改革加快推进,服务“三农”总体实施方案已制订并试点推行。此外,农行对风险控制也加大了规范力度,在组织架构上为有效风险管理提供制度支持。
11月6日,汇金公司以1300亿元人民币等值美元注资农行,农行财务重组启动。农行行长项俊波在注资仪式上表示,“此次注资标志着农行将由国有独资银行变为股权多元的股份公司,为实现上市和公开发行奠定了基础。”注资完成后,汇金公司将持有农行50%的股份,同时,财政部在农行的1300亿元所有者权益将保留,双方并列成为农行第一大股东,各持有50%的股份。另据汇金公司董事长楼继伟透露,汇金公司将与财政部共同发起设立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在财务重组完成后,农行预测主要财务指标将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后的数据基本相当。汇金公司对农行注资,标志着农行股改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在不良资产处置上,农行已经确定了基本方案。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明显不同的是,农行采取的方式是与财政部建立共管基金以剥离不良资产,基金的偿还来源于财政部作为股东的分红、农行每年的所得税、国有股本减持的溢价收入等,而不再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
实际上,农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方式与工行股改时损失类资产处置方式类似。2005年,工行将2460亿元损失类资产划归财政部和工行共管基金账户,财政部将共管基金账户中的资产委托给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处置。但与工行不同的是,农行的不良资产最终还是委托农行来处置。
在引进战略投资方面,农行股改同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也会存在差异。在中、工、建等银行上市时,监管层对引进战略投资者有明确要求,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而此次对农行股改引进战略投资者并没有明确要求,建设银行(4.02,0.02,0.50%,吧)研究部总经理郭世坤认为,在借鉴前几次经验的基础上,农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有可能来自境外,但也有可能引进境内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此外,郭世坤认为,农行在一定程度上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参与,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解决规范产权问题,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农行公信力和品牌价值,甚至为以后农行选择海外上市打开方便之门。
2,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1年—1952年):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农村金融工作,促进土地改革后农村以发展生产为中心任务的实现,经政务院批准,于1951年8月正式成立了中国农业合作银行。其任务是按照国家计划办理农业的财政拨款和一年以上的农业长期贷款,扶持农村信用合作的发展。农业合作银行成立后,对所赋予的财政拨款和长期贷款业务基本上没有开展,1952年由于精简机构而撤销。
第二阶段(1955年—1957年):
为了贯彻国家关于增加对农业合作化信贷支援的要求,根据当时农业生产发展情况和参照苏联做法,经国务院批准,1955年3月成立中国农业银行。其任务主要是办理财政支农拨款和农业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贷款对象主要限于生产合作组织和个体农民,贷款用途限于农业生产,其他农村金融业务仍由人民银行办理。1957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并。
第三阶段(1963年—1965年):
1963年在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中,国家采取加强农业的措施,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支援。为了加强对国家支农资金的统一管理和农村各项资金的统筹安排,防止发生浪费资金和挪用资金的现象,1963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批准建立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立中国农业银行的决定,这次农业银行机构的建立,从中央到省、地、县,一直设到基层营业所。但是,在精简机构的形势下,经国家批准,1965年11月,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合并。
第四阶段(1979年—1994年):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明确提出“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大力发展农村信贷事业。”1979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决定正式恢复中国农业银行,恢复后的中国农业银行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农业银行的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
第五阶段(从1994年4月起):
1993年12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通过改革逐步建立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督和管理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密切配合、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安排部署,1994年4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从中国农业银行分设成立,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等政策性业务与农业银行分离,农业银行开始按照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逐步探索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营机制。1996年8月,国务院又作出《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合作经营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经营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农业银行认真贯彻执行《决定》的有关精神,在矛盾多、时间紧、压力大的情况下,统一思想,顾全大局,积极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省级以下分支机构的设立和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的改革。1997年,农业银行基本完成了作为国家专业银行“一身三任”的历史使命,开始进入了真正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的新的历史时期。
3,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史是什么?
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简称ABC,农行)是中国大型上市银行,中国五大银行之一。最初成立于1951年(辛卯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也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行设在北京。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x0d\x0a 第一阶段(1951年—1952年):\x0d\x0a 1951年8月成立中国农业合作银行。也就是建国后的第三年,是新中国关于农村金融体系的一次尝试。\x0d\x0a 主要任务:按照国家计划办理农业的财政拨款和一年以上的农业长期贷款,扶持农村信用合作的发展。\x0d\x0a 1952年,撤销。原因是农业合作银行成立后财政拨款和长期贷款业务基本没有展开。农业发展的落后和合作化运动,使得农村根本就没有贷款业务的金融需求。\x0d\x0a 第二阶段(1955年—1957年): 1955年3月,成立中国农业银行。\x0d\x0a 主要任务:办理财政支农拨款和农业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贷款对象主要限于生产合作组织和个体农民,贷款用途限于农业生产,其他农村金融业务仍由人民银行办理。\x0d\x0a 1957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并。\x0d\x0a 第三阶段(1963年—1965年): 1963年,再次设立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中,国家采取加强农业的措施,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支援。\x0d\x0a 1965年11月,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合并。\x0d\x0a 第四阶段(1979年—1994年):\x0d\x0a 1979年2月,决定正式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恢复设立中国农业银行是 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x0d\x0a 此后,中国农业银行再也没有撤销过。\x0d\x0a 第五阶段(从1994年4月-1997年7月):\x0d\x0a 以1993年12月国务院作出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基础,要求通过改革逐步建立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督和管理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密切配合、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x0d\x0a\x0d\x0a 实际上就是把中国农业银行中的政策性银行功能、商业银行功能、农村信用社进行分离,分离的结果是:1994年4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从中国农业银行分设成立,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等政策性业务与农业银行分离,农业银行开始按照199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逐步探索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营机制。 \x0d\x0a 1996年8月,国务院又作出《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合作经营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经营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农业银行认真贯彻执行《决定》的有关精神,在矛盾多、时间紧、压力大的情况下,统一思想,顾全大局,积极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省级以下分支机构的设立和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的改革。\x0d\x0a 1997年,农业银行基本完成了作为国家专业银行“一身三任”的历史使命,开始进入了真正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的新的历史时期。\x0d\x0a 第六阶段(1999年-2010年): 股份制改革阶段\x0d\x0a 1999年,农行和工中建三家银行剥离1.4万亿元不良资产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2004年,农行第一次上报股改方案。\x0d\x0a 2007年1月19日至20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总的原则是“坚持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x0d\x0a 2007年9月,农行选择吉林、安徽、福建、湖南、广西、四川、甘肃、重庆等八个省(区、市)开展面向“三农”金融服务试点。\x0d\x0a 2008年1月23日,农业银行明确提出“3510”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 2008年3月,农行开始推动在6个省11个二级分行开始“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x0d\x0a 2008年5月底,“三农”金融服务第一阶段试点结束。\x0d\x0a 2008年8月,农行总行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全面推动全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x0d\x0a 2008年10月,农行股改方案获国务院通过。\x0d\x0a 2010年7月15日和16日正式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农行融资约221亿美元,并成为全球最大的IPO,至此,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实现上市。\x0d\x0a 2011年7月22日,中国农业银行与英国剑桥大学剑桥海外留学生基金会在京签署了《中国农业银行剑桥奖学金谅解备忘录》。\x0d\x0a 截至2011年末,总资产达11.68万亿。\x0d\x0a 2012年11月23日,国家住建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信息化推进处吴旭彦处长一行来泰安就本项工作开展调研,并在泰安市公积金中心召开座谈会。\x0d\x0a 2012年12月23日,中国农业银行2013年“金钥匙春天行动” 启动仪式在厦门举行。\x0d\x0a 2012年农行以康复扶贫贷款为推手,不断推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贫困残疾人的自身发展能力。截至2012年末,农行累计投放康复扶贫贷款3.4亿元,较2011年增加1.7亿元,贷款支持助残扶贫企业或项目42个,辐射8731户残疾人农户,户均增收8990元。\x0d\x0a 2013年2月2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农业银行《城镇化建设与金融服务全面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武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