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趣味考场,考场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6-02 23:34:48 编辑:阿旭

1,考场是什么意思

考场是指考试的场所,或者说实施考试的封闭空间。【注音】kǎochǎng【释义】是指考试的场所,或者说实施考试的封闭空间。[examination hall or room] 举行考试的场所那又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地方,严肃,公平,认真,付出和收获的交界点考场如战场是学者的战场 场上不会流血 但会让人绝望场上不会有敌人 但会有另一个自己场上不会有枪声 但会有哭泣的声音它可以让人颓废它可以让人成就它可以让人改变命运在考场上不是你战胜就是你战败用你的成果创造出你的成就吧

2,什么是在线考试系统?

先说什么是在线考试。在线考试是指通过现代化通讯设备在“线上”进行考试的一种考试形式。相对而言,其就是指脱离了原有“纸质媒介”的一种考试形式。其中,所谓的“线上”,并非一定指代网络,也有可能是局域网、校园网等其他形式。所以,在线考试系统即能够支持在线考试的一套系统,能够一站式解决题卷管理、考生管理、考务管理、在线网考、云端监考、网上阅卷、成绩统计、成绩分析等全流程在线考试工作。其中:1.制题组卷(1)题库管理:强大题库管理,支持全试题模型(文字、图片、表格、公式、音频等),单题/批量录入,在线/离线录入,录入、编辑、审核、组卷、检索操作简单,试题与成绩关联,记录试题版本和使用次数等。(2)智能组卷:手动组卷/自动组卷,单套/批量组卷,可按题量、分数、题型结构、知识结构、难度系数等多重模式组卷,简单组卷、精确组卷、蓝图组卷。(3)高效输出:试题试卷可预览、可修改、可导出,可一体化输出线下印刷,也可联通线上网考。2.在线考试(1)360°智能监考:精准识别环境异常、照片/真人替考、虚拟摄像头等;本地环境监控,屏键锁定、热键屏蔽、远程协助工具屏蔽;人脸识别,身份认证,活体检测,考中抓拍;高中低三档监考策略;考中可通话、可求助;视频监控,手机监控,双机位监考;云端巡考,监控大屏鸟瞰实时考场;AI监考,智能预警;作弊排查,违规记录存底可追溯。(2)防泄题防作弊:考生端远程监测,随机抽题,小题乱序,选项乱序,一人一卷。(3)功能稳定:集中统考、随到随考,随机组卷,支撑安全稳定的10万+并发考试。(4)故障防备:考中异常中断,作答实时保存,实现断点续考。(5)统计分析:统计考试的总人数、参考/缺考/及格人数、考试排名等多维度信息。3.网上阅卷(1)在线管理:阅卷进度、阅卷质量全监管,监管与阅卷线上协同,科学化管理。(2)高效阅卷:客观题自动判分,主观题在线评阅;键盘给分、鼠标给分、轨迹给分;智能回评、问题卷提交;可看标答;评卷轨迹可追溯,复核可定义题位;自动加分、登分、统计。(3)统计分析:题目得分、题类得分;平均分、最高最低分、得分率、标准差;其他统计指标。(4)信息查询:查询考生答卷信息(答题、得分、评分等);查询阅卷进度、分科目阅卷进度、老师阅卷情况等。

3,云班课考试可以切屏吗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云班课考试不可以切屏的哦。
扩展:云班课是一款融入了人工智能的免费课堂互动教学 App。它基于移动互联环境,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即时互动、资源推送和作业任务布置,完善的激励与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在移动设备上的自主学习兴趣,【摘要】
云班课考试可以切屏吗【提问】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云班课考试不可以切屏的哦。
扩展:云班课是一款融入了人工智能的免费课堂互动教学 App。它基于移动互联环境,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即时互动、资源推送和作业任务布置,完善的激励与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在移动设备上的自主学习兴趣,【回答】

4,云班课考试切屏会被发现吗?

云班课考试切屏一般会被发现。1、老师有没有设置不可切屏,那么同学们则可以进行切屏的操作,且没有记录。2、如果用手机考试并且老师设置了不可切屏或者是限制截屏次数,这个时候切屏就会被强制交卷!3、老师是否设置了考试能不能切屏,这个同学是无法得知的,所以建议大家不要随意切屏进行尝试,否则系统自动提交试卷,那么你考试的成绩肯定就不合格了!云班课特点云班最大的特点是利用高科技教学工具,使教学效果外化,上课时每人一台平板电脑,以云技术辅导教学班级,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相互共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施:互动课堂,JITT、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BOPPPS、PBL。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教学实施,人工智能助学小蓝、人工智能助教小墨。

5,什么是线上考试?

线上考试是一种新的考试形式,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考试系统,进行出题组卷,然后创建发布考试,考生可以通过链接或二维码,用电脑或手机进行在线答题考试。考试云在线考试系统是组织线上考试的一个便捷工具,涵盖了出题、组卷、发布考试、导入考生信息、监考、自动评卷/人工评卷等功能。下面就以考试云为例,说一下线上考试是怎样组织的:1、填写考试基本信息、考试有效时间、考试须知等,设置考生参加方式及授权信息等。支持免登录、口令、免登录+口令、账号密码四种考生参加的授权方式,其中,免登录考试可以自定义设置考生需要填写的信息字段。2、可以按照业务类型的需求,选择试卷类型,设计试卷结构,然后使用系统的编辑器或者导题模板批量添加试题,进行组卷。考试云在线考试系统支持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图片、视频、音频等题型,有Word、Excel、TXT三种导题模板,可以根据自身的使用习惯去选择;还可以直接在系统的编辑器中可视化添加试题。3、设置考试时间、答题时长、参考次数、试卷模式、反作弊等模拟考试环境的参数,然后发布考试,考生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即可参加考试。4、在考试结束后,系统将自动收集试卷并自动进行阅卷;对于主观性强的试题,可以设置得分点或者手动判分。这种结合阅卷的方式,既节省了阅卷的时间,也提升了判分的准确性。系统还会将答题正确率以及考试成绩、排名等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形成多维度的数据报表。

6,你好,我想问一下,就是用学习通考试的时候能不能退出这个页面,或者是用手机一遍搜题一边做可以吗?

不可以学习通考试的时候退出找答案一般情况是不现实的,首先是因为考试有时间的限制,一边找答案,一边答题,时间上是跟不上的;其次是因为其后台系统会检测到,你退出后就会直接退出,再次进来时,需要从最开始界面进入。学习通考试技巧:1.可以两台设备同时上一个账号:我是用电脑手机同时考试的,因为有时候会卡的出不来题,这时候就要换设备了,但是注意嗷,在换设备的时候,你目前使用的设备上的账号不要退出,也不要返回,就放在那,更不要让它息屏,否则就会评为中途退出考试。2.学习通不会有监控功能:据说手机最新版的学习通有检测功能,但是可以取消摄像头使用权限!这样就不会被检测到啦。3.一定要注意,把手机的休眠换成永无:不然黑屏即退出,把手机调成免打扰模式,不然一个电话打过来,学习通界面就强制退出来了。

7,软件学习通,老师让我们在上面考试,上面显示不要中途退出,我想问退出来了老师知道吗?我那时候做作业,

学习通中途退出没什么事,就是它不会暂停考试时间,比如有事点开了其他页面用了5分钟,返回的时候,它是一直在计时的,不会停,而且在这上面考试,不用等它时间计完,自己做完题目就可以提交了。学习通采用带宽资源集中管理策略,保证在视频通讯应用中的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是有效的、可控的,避免因大量或无序的带宽占用而给用户网络带来的资源危机。扩展资料:学习通帐号永久有效,不分时间、地点,加入开放平台所有机构的各专业课程均可使用,无有效期限限制;通过学习通登陆使用购买和学习不同机构、专业和课程,均可使用同一个帐号,省时省力,方便管理和记忆;数十家主流教育培训机构,上千门专业课程可供选择,全面覆盖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语言学习各个专业。

8,帮忙给我出两张题(语文)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
2009年7月



知 1.本试卷共8页,五道大题,20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密封线内认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考试编号
3.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本试卷上按要求作答。
得分表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 分
第Ⅰ卷 基础•积累
得分
一、下面题目中均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题后括号中。(共10分,每题2分)
1.加点字读音有错的是( )
A 蘸满(zhàn) 后裔(yì) 笑逐颜开(zhú)
B 女娲(wā) 堕落(duò) 毫无怨言(yuàn)
C 天分(fēn) 沉淀(diàn) 筋疲力尽(jīnɡ)
D 简陋(lòu) 猝至(cù) 轻举妄动(wànɡ)
2.下面词语中字形有错的是( )
A 绵廷 无恶不做 开国大典
B 寂寞 荣华富贵 无与伦比
C 羞惭 恩将仇报 东张西望
D 奇观 无地自容 天方夜谭
3. 将下面词语填入文段中恰当的是( )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主席讲话强调:只要我们 、 、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 和奋斗目标。
A不动摇 不懈怠 不折腾 蓝图
B不折腾 不动摇 不懈怠 蓝图
C不懈怠 不动摇 不折腾 目标
D不动摇 不懈怠 不折腾 目标
4.诗句书写有误的是( )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 沉舟侧畔千翻过,病树前头万目春。
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文学常识表述不当的是( )
A “君子有九思”出自《论语》,“志不强者智不达”出自《墨子》。
B 《钱塘湖春行》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C 课文《女娲造人》作者是历史学家、剧作家苏叔阳。
D “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是著名诗人艾青的诗句。
得分
二、综合性学习(共10分,每题2分)

6. 按提示默写。
①君子养心 。(《荀子•不苟》)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

7.阅读《西游记》,填表。
举出四例
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 ① 黑松林遇黄袍老怪
② 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
③ 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
④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唐僧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 ①




8.对于过去的2008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眼中的世界、心中的感悟。网友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心中汉字,并宣示了颁奖词。经过一番PK,有“和”、“难”、“牛”、“假”、“殇”、“虎”、“寒”、“美”、“惨”、“兴”、“囧”等入选。请你根据2009年国势,照下面样式跟一个帖子。
心中的汉字 和
颁奖词 200年中华大地多灾多难,亦多事之秋,但是当整个民族凝聚在一起时,几乎是顶天立地之固,力克时艰,难关共渡!国际外交亦以“和”字为原则,皆有所突破;海峡两岸携手,出现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局面。无论是古语云:家和万事兴,还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有较深的蕴涵。
2009年汉字
颁奖词



9.读下面的句子,完成问题。
10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报告:“今日央视网头条是‘航天员抵达航天城胜利凯旋归来’。”
①这是个病句,请修改。

②从语义上解释语病。

10.请说出画线句的言外之意。
有个美国校长,对他的教师说:“如有学生考试得满分,你要对他好,因为他以后可能是科学家;假如有学生考试作弊,你要对他更好,因为他以后可能是议员或总统。”
言外之意:
第Ⅱ卷 理解•表达
得分
三、阅读 《陋室铭 》,回答11—15题。(共15分,每题3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1.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的文体。
12.《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请你从文中抄写出一对这样的句子。
答:
1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
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素:
14.文末提出“何陋之有”,你认为作者这样说对吗?有什么理由?
答:
15.作者写陋室仅是为了告诉我们陋室的状况吗,还有什么意图?
答:
得分
四、阅读《乡村不言谢》,回答16—20题。(共15分,每题3分)

乡村不言谢
饮者
也是猛然间发现,在我的故乡,那个闭塞而贫困的小山村里,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谢谢”两个字。
在儿时的记忆中,邻里之间相互借东西是很常见的,借劳动工具、借针头线脑、借柴米油盐……每次借的时候,借者自然大方,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没有借的忐忑和不安。
“他大叔,你家的犁子在不在?我想把东头的地犁耙犁耙。”
“他大婶,我家的黑线用完了,你有没有?”
“三奶奶,今天来客,我家的油瓶空了,先给我倒点。”
被借者绝对没有丝毫的优越感,赶忙把东西找出来,送到借者面前,还要说上几句体贴的话。
“你真勤快,闲不住,隔天我也得把地犁犁,不能耽误了下种。”
“线够不够,不够的话,我再给你拿。”
“我也遇过这样的事,那次晌午头来客,盐没了,我还是到张老婆那儿拿的。”
别看东西小或者少,必定要还的。还犁的会高声问:“他大叔,犁用完了,放这里好吗?幸亏犁得及时,不然赶不上墒情了。”犁的主人会让还犁的坐一会儿,忙着去拿烟,好像借东西的是自己。
还线的主妇会在唠完一会儿嗑后,在要回去的时候,把东西掏出来随处一放。主人会责怪:“你看你,这点东西还拿来,真外气!”主妇会说:“有了,没有我也不会还你。”
借油的会打发孩子还东西:“俺妈说,这是俺家刚榨的油,让大婶你尝尝。”孩子说完便走。大婶会撵着孩子,给他点黄瓜之类的东西吃。
在经常发生的借和还中,乡人虽然不说“谢谢”,但都通过默契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激表达了出来。在乡人眼里,“谢谢”这两个字有点别口、自白、浅显、夸张,与土地的自然和质朴不相称,如果说出来,就疏远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人也变得更生分了。
记得我读初二的时候,村西头的潘家十多岁的孩子突然昏死了过去,当时潘家男人又不在家,听到潘家女人的喊声,正在地里劳作的“黄麻子”飞奔到老潘家,背起孩子就往邻村的赤脚医生家跑。七八里的乡间小道,干瘪的黄麻子在负重几十斤的情况下,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狂奔到了赤脚医生家,及时挽救了孩子的生命。老潘家为了感谢黄麻子的救命之恩,专门挑了良辰吉日,邀了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拿着炮仗,背着礼物,到黄麻子的家致谢。在弥漫着好闻的硝烟味中,被救的潘家孩子在父亲的命令下,“扑通”跪在黄麻子面前,“嘣嘣嘣”磕了三个响头。黄麻子手足无措地转着圈子,一个劲地反复埋怨着老潘:“你这是干啥呢,你这是干啥呢……”老潘大声说:“孩子的这条命是你给的,你什么时候要,他就得什么时候给!”自始至终,我没有听到一个“谢”字。
后来,我到了城市,听惯了“谢谢”,也习惯说“谢谢”。有时候,老家人到城里办事,不愿意把钱花给旅馆,就到我家借宿。每次来,他们都要给孩子带些零食,我都要习惯性地说声“谢谢”,听到我道谢,他们的神情立即变得尴尬起来,我很后悔,赶紧打住。
前一段日子,父亲的身体不好,我回去看他,见邻居大娘也来探望,还拿了十多个鸡蛋。送她出门时,我下意识地说:“谢谢你呀,大娘!”大娘愣了一下,嗔怪道:“看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
(《青年文摘》 2008.6)
16.请你简要概括全文行文的思路。(每空须有“言谢”二字)
发现“乡村不言谢”


到城市习惯言谢





17.为什么“乡村不言谢”?
答:


18.简要说说大娘所说的“看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这句话的含义。
答:


19.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答:





2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原文谈谈你对“感恩”和“言谢”的理解。
材料一:
鲍尔吉•原野说过,感恩,第一要感谢粮食,是粮食让人们活下来并活下去。所有的人都是粮食的受益者。对粮食感恩的人,尽量不剩饭,扔半只馒头手会哆嗦,吃饭认真,看到米粒心生欢喜。第二项要感谢水、草木、鲜花、小鸟、晴空、土地和干净的空气。它们的存在固然不是为着人们享受,不打扰它们,更不伤害它们。蜜蜂采蜜也没有把花朵变成垃圾堆。

材料二:
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在四川省扶贫基金会的带领下,北川中学学生刘怡雪、白琳和陈兵来到北京。不少好心的北京人提出希望资助他们,负责他们的学业和生活的想法。但白琳轻轻地摇头,她说:“我会永远记住来自北京的帮助,来自北京的爱!但是,我要回去!去做志愿者!我要告诉同学们,别害怕,别放弃,大家没有忘记我们,大家正在牵着我们的手共渡难关!”
答:


五、作文(50分)
看图,调动自己的积累,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 2.A 3.A 4.C 5.C 每小题2分
6.①莫善于诚②任重而道远(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7.①白骨精②黄风怪③蝎子精④红孩儿(每点0.5分)
8.牛 拯救经济危机,牛;迎接建国60周年,牛……(每空1分)
9.①10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报告:“今日央视网头条是‘航天员抵达航天城’。”②“凯旋”本身的意义就是“胜利归来”,在其前再加“胜利”,岂非“胜利胜利归来”!“凯旋”后又加“归来”,句义就是:“胜利胜利归来归来”(每小题1分)
10.讽刺一些政客们擅长撒谎作弊,就像在考场上作弊的学生一样,用造假来取得成功,达到目的。(酌情打分)
11.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 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前空1分,后空2分)
1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句,3分)
13.斯:这;鸿:大;素:素朴 (每词1分)
14.示例:对。因为此室人品高尚(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景色宜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幽雅、恬静),来人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生活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前问1分,后问2分;后问说出二条即给满分)
15.不只是。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愿追逐名利,不图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16.借还东西不言谢 救命不言谢 大娘嗔怪我言谢(每空1分)
17.要点:乡人虽然不说“谢谢”,但却用更默契的方式把感激之情表达了出来;乡人自然、质朴,如果他们说着别口的“谢谢”,反而疏远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人也变得更生分了。(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
18.要点:乡里乡亲的,来探望是平常的,自然的,应该的,说“谢”字反倒拉远了我们的距离,生分了我们的关系;这句话表现了乡村人们的质朴、善良和真诚。(前点2分,后点1分)
19.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记述了乡村传统的和谐纯朴的民风,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留恋与怀念。(“记述”和“表达”各1分,基本格式1分)
20.感恩不一定非要“言谢”;更重要的是,要用实际行动报答曾经给予过你帮助的人;感恩就是要传递爱与善良,回报生活和社会。(每个要点1分)

9,一道语文作文题目(有点变态的题目)

我认为这个材料给的题目,如果写交通事故,写人情冷暖,都多少有些跑题。
我初步定角度为“法与情”。
适合写议论文。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一些事故,究竟应该用法解决还是用情解决?如何解决?建立法治社会,有些时候需要每一个人用理性的心去衡量,去行为,依法而做。而社会又是人的社会,包括法律也是以人为本,没了人情,就称不上人世,就称不上社会,因此有些时候也必须讲情。
所以,这个题目如果从法与情的辩证关系入手,发议论,陈自己观点,应该才算不跑题。如果说这个题目只是让写人情冷暖,那么材料就不需要开始的“在这条道路上总时不时的会发生一些交通事故.有时是行人违章,有时是司机超速,有时则是说不清楚是谁的责任”这样的内容了。
材料作文,最主要的是审题,最重要的是不能跑题。
以上个人所见,可能贻笑大方了。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