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影大黄蜂评价比变形金刚四部曲更好吗?
在评判变形金刚和大黄蜂这两个系列的电影哪个更好前,我们先要纠正一个错误的认知,变形金刚迄今为止不止是四部,当然你也可以因为第五部巨大滑铁卢而忽视它,但你不得不承认,第六部都有可能也已经续订了好吗!大黄蜂作为挽救变形金刚衰败市场的衍生产物整体评价还是勉强过得去的,但也只是和最近的《变形4》和《变形5》对比。如果要说想靠这部偏治愈系的汽车人打架来重塑当年《变形1》和《变形2》的口碑和风采,那我奉劝大家别看了洗洗睡吧。大黄蜂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非常简单老套,无非就是一个汽车人和一个性格缺陷女孩互相陪伴,共同成长的故事。但是电影大黄蜂的高明之处就是没有犯像《变形金刚5》一样的错误,只注重画面特效和汽车人的打斗场面,故事情节上却是矛盾尴尬,除了精彩特效,完全让大家靠情怀死撑。电影制作人还贴心的将大黄蜂的时间设定安排到了最初的时间,形象上致敬经典,还原了变形金刚的初代模型。很多忠实的铁粉看后都非常激动,勾起了满满的回忆。在剧中,大黄蜂因为失忆被女主圈养起来,两人的相处模式也是全剧的亮点,搞笑之不仅被萌萌的大黄蜂吸引更从中感受到了彼此陪伴,给予温暖的重要。后面的故事中,面对危险除了萌还有猛的大黄蜂在逼真的动画渲染下,满足了很多变形金刚迷对于特效的要求。毋庸置疑,《大黄蜂》的上映还是或多或少挽救了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口碑,对于严重下滑的《变形金刚5》有效的阻止了跌损。想当年《变形金刚》刚一上映时,引起的汽车人风潮席卷了整个地球,可以说每个人的童年都曾拉着父母在玩具店门口软磨硬泡的要一个变形金刚的模型。告别了第一部紧扣青春期男孩梦想与爱情完整情节和第二部中围绕英雄命运的讨喜剧情,变形金刚的故事就开始变得苍白无趣,人物没有灵魂角色也不再成长,甚至导致《变形5》直接格格不入的整片矛盾。这些问题都在大黄蜂这部电影中有了很好的改善,使得大黄蜂的评价没有再次如《变形5》那样差到飞出地球。不过,像欧美这样视觉盛宴的电影,即使剧情不好,光靠特效也是可以撑个300回合,有了这300回合的时间过度,保不齐它会在第301次时带来让人耳目一新的惊喜。
2,变形金刚真人电影大黄蜂哪个级别的更好以及第几部的更好?
设计最还原的电影版大黄蜂应该是09U级大黄蜂,或称为新U级,注意,不是07U级而是09U级,很还原电影,个头超大,价格也不算贵,电镀版的六百多,普通版的也差不多这个价,但是这款最大的缺点就是可动性很差,几乎没啥可动的,变形金刚玩具就这样,越大可动越不好,然后就是人气最旺的战刃黄,因为左手带一把透明蓝折叠战斧而得名,亮点是D级的玩具头雕设计的还是带可动的战斗面罩,还有就是右手可以从手变成炮,这是该玩具最大的亮点,可动也很好,造型也很还原电影,缺点就是由于是D级所以车型的缝隙较大
3,《变形金刚5》的汽车人在现实中是哪些车型?
大黄蜂:雪佛兰 Camaro Super Sport版大黄蜂是《变形金刚》中的头号主角,其在观众心中的地位甚至比他们老大擎天柱都要高,《变形金刚5》中的大黄蜂是第六代Camaro Super Sport版。需要指出的是,影片中的大黄蜂还在Camaro SS的基础上加装了视觉效果更加凶狠的碳纤维车身套件。擎天柱:西部之星5700XE与大黄蜂在这五部中一直沿用雪佛兰Camaro不同,擎天柱的车型有所变化,前三部原型车为彼得比尔特389,第四部原型车改为西部之星5700XE,但根据擎天柱的英文名“Optimus Prime”,故又名为西星5700OP。在第五部中,擎天柱依旧采用西星5700XE,并在外观上延续了经典的火焰涂装。十字线:科尔维特C7 Stingray Coupe十字线也是博派中的老将了,在《变5》中,十字线的原型车为科尔维特C7 Stingray Coupe,黄貂鱼的造型设计十分个性,也因此,车迷对其褒贬不一。
4,电影大黄蜂评价怎么样?它跟变形金刚系列比哪个更好看?
电影大黄蜂的评分在豆瓣上面只有7分,这算是变形金刚系列电影里面评分比较普通的一部电影。但是大黄蜂这部是作为独立电影上映的,主要是以大黄蜂为主角来进行,整部剧可圈可点,但是我个人认为还是更喜欢变形金刚系列的电影。首先,在电影特效方面,大黄蜂电影明显少了很多,让人感觉少了很多震撼的场面,多了些少女感,可能这部电影想要多收割一些女性的群体去观看。但是我认为既然来看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当然是对它的特效和场景充满了期待的。其次,这部大黄蜂主要的卖点就在于情怀,但是情怀也是通过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堆积起来的,情怀当然是值得回味的,但是并不能够一味的只卖情怀,一次两次可以,第三次观众就不会买单了。另外就是这部电影把威武的大黄蜂好像变成了宠物一样,虽然多了点蠢萌的感觉,但是和我们心中的英雄大黄蜂形象还是差了很多,这是很多变形金刚迷不能接受的一点。
5,《大黄蜂》在变形金刚系列电影中有哪些独特之处?
《大黄蜂》或许是“最不像变形金刚的电影”,但却可能是“最好看的变形金刚电影”。好莱坞片商挖掘大IP的商业价值是很有一套的,先是打造IP宇宙拍系列电影,几年出一部既沉淀观众的思念情怀又给大场面大制作留出充分雕琢时间,但观众总会有审美疲劳的一天,为了IP不断焕发新活力,会拓展宇宙推出衍生电影,拍外传、拍角色独立电影,漫威和DC的超级英雄、星球大战、星际迷航都走了这条路子,《大黄蜂》之于变形金刚系列也是如此。从2007年的《变形金刚》到2017年《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五部都在中国大陆公映了,但豆瓣评分每况愈下,从第一部的8.2分到第五部只有4.9分了。片商不会坐以待毙,于是推出衍生电影。《变形金刚》里的角色最有名的应该是擎天柱,但他正气凛然,是正义领袖,性格比较单一,而大黄蜂却是最圈粉的,他小巧、热情,喜欢冒险,还喜欢说俏皮话,专业技能方面他是优秀的特工,性格方面是幽默暖男,非常适合单独立传,率先拍成独立电影。《大黄蜂》的时间线设定在上世纪80年代,所以画风必然要主打复古风潮,那时变形金刚正是横空出世的黄金十年,所以片中出现了很多变形金刚G1体系经典动画形象以及著名的赛博坦大战,“情怀牌”是很厉害的杀器。剧情方面是以大黄蜂和少女机械师的人机互动为主线,不再徒有冷峻,而是非常有温度,在变形金刚招牌的酷炫打斗之余增加了情感元素,有全球通行的青春、热血和成长。此前变形金刚电影口碑断崖,就是被诟病故事性太差没有戏剧张力,人物成了平面符号,没什么血肉,只剩下汽车人和巨无霸咔咔咔哐哐哐,但现在的观众都被各种大片轰炸过了,什么大场面没见过,爆米花商业片也得讲好一个故事才行。总而言之,《大黄蜂》是变形金刚系列自我救赎之作。
6,大黄蜂这部电影让我明白到什么道理。
变形金刚一直是我们这一代人童年的代表,相信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不会对这些炫酷的外形机器感到陌生。《变形金刚》系列电影一直是普通人们对“好莱坞电影”、炸裂特效的直接印象。对这种类型电影的印象,自从在2007年迈克尔贝开启《变形金刚》真人电影的时候,仿佛就已经慢慢成形。《大黄蜂》只是变形金刚宇宙中的一个外延作品,导演是塔拉维斯·奈特。刚听名字也许比较陌生,还是看看他的作品比较好。2005年-2014年,他先后担任动画电影《僵尸新娘》、《鬼妈妈》、《通灵男孩诺曼》、《盒子怪》的美术设计和制片人 。2016年,执导的定格动画电影《魔弦传说》上映 。看过这些动画电影的同志们,相信不会对他参与制作的电影质量感到怀疑。而这部《大黄蜂》也是他执导的第一部作品,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他这部电影失败了,就不得不回去继承千万家产。看过爆炸贝执导的《变形金刚》的朋友,一定会对他的电影风格和形式有一定的了解,基本就是:变形金刚来到地球,大反派的各种阴谋。男主人公生活失意,女主人公性感温柔。命运交织互相帮助,男主舍命拯救地球。不过变形金刚的噱头一直都不是剧情,而是场面:巨大的爆炸、炫酷的变形、精彩的特效、酣畅的打斗,这才是观众们买票进电影院的巨大动力。《大黄蜂》显然也没有避开这种套路,但是其内容和迈克尔贝相比,还是有了很多的闪光点。新瓶装旧酒,老套路不落后电影故事分开两条线:电影开始,赛博坦星战火继续燃烧,汽车人背水一战。为了保护汽车人,擎天柱派大黄蜂去往地球建立基地,为汽车人重整旗鼓做准备。到这里,变形金刚基本故事线已经完结了。第二部分就是女主失去父亲后不能接受新的家庭,为了得到自己的车子,和家庭的矛盾不断。导演接下来做的,就是想办法把两个“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这种套路对观众来说,简直太熟悉,已经不新鲜了。但是,导演的闪光点,藏在了电影的其他部分,不知道观众们有没有发现。影片里的一个角色,相信喜欢看wwe的观众,看到他时一定惊喜,甚至脑海中会想起bgm,这里我就不说了啦,因为“you can't see me !”汽车人该有的的样子还记得2007年《变形金刚》电影刚出的时候,很多观众吐槽,电影完全毁了他们的“经典”。因为里面变形金刚形象,和动画中的大相径庭,根本称不上是变形金刚。十几年过去后,我们知道,随着设定慢慢被观众接受,那一部现在已经成为了系列电影的经典。但是很多人心里一直没有得到平衡,因为那种样子的“柱子哥”,永远都不会是他们心中的擎天柱。这一次,《大黄蜂》给了那些“顽固”的真爱粉一个可以欢呼的舞台。电影中相当还原了擎天柱在动画中的形象,大黄蜂的大小和比例也得到了调整,最重要的是车型,从雪佛兰科迈罗肌肉跑车又变回到了大众的甲壳虫,相信很多真爱粉观众仅仅因为这个改变,也会乖乖掏钱去看。还有帅气的大哥,虽然戏份少,但是个一出场就让人感到心安的存在。另外反派的设定也很新颖,三变金刚听起来就很酷炫掉渣天对不对?这部大黄蜂其实还有很多镜头致敬第一部的镜头,比如大黄蜂方向盘汽车人的标志,还有最后大黄蜂变成的科迈罗。这一次,女人也能拯救世界《大黄蜂》这部电影完全把人类的主角选择成了一个女性,这其实也是导演非常精彩的安排。相比较而言,变形金刚选择男性角色其实更容易突出一种英雄的感觉。正如许多人的固有思想一样,男人永远拯救世界,然后保护自己的女人,最后结尾深情接吻大结局。但是这一次,变相金刚的女人拯救了世界,男主是大黄蜂,男二小伙完全打酱油,关键是导演还特别在影片中强调了这一点。18岁的少女可以拯救世界,不是在日本的热血动漫里,而是在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系列中。为何?一方面,现在很多电影已经开始形成强调女性作用的一个趋势,就比如漫威和DC里就有不少女英雄,就连超人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男性。这是文化的一种趋势,也是受到了社会变迁和观念的影响。再者,男性拯救世界已经太普遍了,没有新意的情节只会加剧电影的趋同。还有一点我认为最好的理由,在变形金刚这种题材的电影中,打斗太多,需要一个元素去融合电影中“坚硬”的成分,更好的去表达情感。在《大黄蜂》这部电影里,女性的情感变化更为柔和强烈,况且还有什么比一位18岁少女的眼泪更打动人的呢?另外,大黄蜂作为本作的主角,其实相当于男主了,不必要再安排一位男主来弄得“激情满满”,当电影中女主被 约翰塞纳 推到地上时,大黄蜂突然发怒,找回了自己的记忆,并且帅气地变身砍断铁链,双眼变红将赛纳一掌打飞,这不就是最好的英雄救美的情节吗?足够挑起影院女性观众的公主梦想了。大黄蜂变成“大黄狗”这一部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很有趣也很精彩的部分恐怕还是大黄蜂的“萌化”。以前大黄蜂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绝对没有这么强烈的“萌力”。这部电影里,大黄蜂因为战斗失去了声音和记忆,所作所为表现的特别呆萌,仿佛是女主饲养的一只金毛犬。他害怕时会像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蹲在墙角,被女主摸头时,闭上眼睛享受的样子,简直就是一头小狗。还有做了错事时,他也会发出特别委屈的声音,就连那奇特的理解能力,也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影片的很多细节都可以表现大黄蜂的呆萌性格,一个比较明显的地方是,当他坐着让女主检查自己的声带的时候,会慢慢地摇动自己的小脚,真是让人感情泛滥。拳拳到肉,动效十足之前的变形金刚金刚电影打斗固然精彩,可是这次看得《大黄蜂》,让我有了新的感觉。大黄蜂的行动不可不谓灵活,和敌人打架的一招一式都十分熟练和精彩。每一次打击,我的耳边仿佛都能听到机器崩裂的声音,确实让人看了大呼过瘾。之前变形金刚的系列打斗,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次击杀时的慢动作。但是这一次,死亡的干脆利落,感受依然震撼。迟迟卡卡迟迟变形金刚最精彩的不是变形就没有看头了。还记得十几年前第一次看柱子哥变形的震撼吗?身体的每个零件的变化,导演都让镜头绕着他慢慢欣赏。这一次,变形的次数也很多,角度也各有不同,甚至出现了半体变形。有没有细心的观众,可以数出来变大黄蜂一共变形了多少次呢?当然,让人期待的还有反派的三种变形方式,除了炫酷我找不到第二个词汇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