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荣石原型,抗战时期承德有商会会长荣石吗?箭在弦上有故事和人物原

时间:2024-06-10 02:11:03 编辑:阿旭

1,抗战时期承德有商会会长荣石吗?箭在弦上有故事和人物原型吗?

抗战时期承德有商会会长荣石是虚构的人物,是当时一些中国抗日或反日的历史人物的凝缩, 他的身上有着很多人的影子。《箭在弦上》电视剧里的荣石(靳东饰),是可以称得上国士的人。住在承德,很有威名。他是商会会长和黑道老大,有知识、有品位、有智慧;大学时代就投笔从戎,是一名神枪手。他这个人对于国家做到忠诚,对兄弟姐妹做到友爱,对朋友做到信义,他始终以忠义来约束自己,一心想实业救国。不料日本人闯了进来,要想活下来就得做汉奸;可他又是个要面子的人,他可以死,但死了就救不了国了。拓展资料:1、《箭在弦上》是由东阳华海时代影业出品发行的一部现代抗战革命题材电视剧。由九年编剧、余明生执导,靳东、蒋欣领衔主演。讲述了承德民众以他们的方式,不屈不挠地和日寇周旋,演绎出一系列爱恨情仇,国仇家恨交织的故事。2、剧情简介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部署了全面进攻热河的计划。徐一航大婚这一天,荣石识破日寇欲趁徐家举行婚礼之机血洗徐家的阴谋,不料他的消息被徐家内奸拦下,日寇得逞。徐家被灭门,只有徐一航和妹妹徐二航依靠祖传的神箭突出了重围。二弟徐锦川急忙回国。姐弟三人从为家族复仇,走上了为民族而战的之路。一味莽撞、执着的复仇让徐一航屡次陷入困境,幸运的是她总是能得到称霸承德一方的荣家大少爷——荣石明里暗里的帮助。荣石屡次帮助一航,两人逐渐相知,待二人终于放下一切表白时,一航的未婚夫赵华死而复生。在一次行动中,徐氏兄妹遭伏击,徐锦川和徐一航被捕,幸而被共产党员卧底所救,姐弟三人参加了抗日同盟军,以神箭对抗日军,完成了一次次别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国民政府消极抗日,派中央军前来围剿抗日同盟军,抗日同盟军被迫宣告解散。姐弟三人短暂失去了斗争的方向,但是不久之后,他们又杀回了承德,继续以他们的方式,不屈不挠地和日寇周旋,演绎出了一系列爱恨情仇,国仇家恨交织的故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箭在弦上

2,热河大亨荣石的原型

 荣宗敬(1873-1938),讳宗锦。荣德生(1875-1952),讳宗拴。梁溪荣氏春沂支人。两兄弟以创办茂新、福新、申新面粉或纺织企业集团而著称于世享有。面粉大王”及纺织大王”的美称。他俩办在兴实业驰誉中外以外,同时在我国的农业、教育、市政、旅游、卫生 等事业的发展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 揭开历史的尘封,还民族实业家本来面目!民族大实业家传记系列”,为我们解读历来叱咤风云、风靡一世的大实业家!他们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那些惊心动魄的商战谋略,以及成功人士的必然选择,都将给我们带来奋进和激发。本书是系列之一,介绍的是荣氏家族企业的创始人--荣宗敬、荣德生!

3,历史上有没有容妃这个人

历史上有个清高宗容妃和卓氏,但不是康熙老婆,是乾隆的妃嫔之一。容妃,和卓氏,维吾尔族人,传说中的香妃形象的原型。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出生,乾隆二十五年二月初四日,封和贵人;乾隆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册封为容嫔;乾隆三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册封为容妃;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乾隆五十三年九月二十五葬于裕陵妃园寝。扩展资料:历史上的容妃,和卓氏,据说浑身异香,肤白貌美,“玉容未近,芳香袭人”被乾隆爷一眼相中而带进宫中,流传到后来就得到了香妃的美称,其实有没有异香,能不能招蜂引蝶,所有的史料都是没有记载的,唯一有记录的是她是一位维吾尔族人,是部落贵族阿里和卓的女儿。那个时候的边疆战乱不断,内忧外患,乾隆二次平定准葛尔叛乱,其后又彻底平息大小和卓木的叛乱,由此在平乱中立功的南疆维吾尔上层人士应召来到北京,和卓氏就是这个时候进宫的,也许就如影视剧里说的作为一件礼物送给了乾隆皇帝,和卓氏进宫的时候已经26岁。这个年纪在清朝那样的时代,绝对是个“老人儿”,掐指算算,这个时候的乾隆也有51岁了,也许胜在姿容出众,无依无靠的和卓氏进宫的位分并不高,只封为和贵人,也没有封号,我在前面已经很详细的说了清朝后宫的嫔妃等级制度,不记得的大家可以关注后看一下,贵人在后宫可是数不胜数的,也不可以做一宫主位。仅三年时间就从贵人升格为嫔,赐封号容,乾隆三十三年在没有子嗣的情况下封为容妃,这个时候容妃才33岁,皇帝很喜欢的这个可人儿,并不仅仅是因为容妃的姿色,维吾尔族的女子擅长歌舞,外形又特别有异域风情,也许这些才是皇帝念念不忘的原因。容妃多次随乾隆御驾出巡,在宫里的地位不可动摇,所以在孝仪纯皇后去世后,整个后宫其实都是的容妃的掌握之中了,只不过这个小女子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或者说皇帝在经历了富察皇后和令皇贵妃的离去后,加之年事已高,已无心再立新贵妃。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容妃(清高宗容妃和卓氏)

4,历史上有没有孙茂才这个人

故事而已

有贵人相助。这可以说是一切电视剧的模式。电视剧中的主人公,虽说有的是独来独往,但大都会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志哥在边上协助其成大业,相当部分是文武各半,如《包青天》中包拯手下的展昭和公孙策,《神探狄仁杰》中狄手下的李元芳和曾泰等等。电视剧《乔家大院》主人公乔致庸手下亦有一文一武两员大将。武为铁信石,文为孙茂才。这里要说的是后者。
茂才者,顾名思义,即秀才,东汉初年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而名。在《乔家大院》一剧中,孙茂才以秀才名,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个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事实也是这样,剧中主人公乔致庸命运的每一次逆转,都与这个人有关。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孙茂才这个人,乔家就不会扭转乾坤,也不会成为当时的“首富”。
孙茂才是乔致庸在乡试时认识的“同学”,两人一见如故。后来,乔因家兄的死而放弃了考试回家弃学从商,而孙茂才由于名落孙山而投奔了乔。其时正值乔家面临绝境,而乔致庸初掌家门,还沉浸在悲痛中,一切不知所措。此时,孙茂才奇迹般地出现,为乔出谋划策,终于使乔家渡过了难关。
也正是这时起,我对这位外表委琐其貌不扬的孙秀才有了好感,其后,乔几次陷入绝境,都是他巧用计谋,起死回生。应该说,孙茂才也是全剧的主人公,他足智多谋,是个难得的“师爷”。我想,在主人公这一生中,此人功不可没。
可就是这位孙秀才,最后几集却成了乔家的敌人。他用尽手段,一心想让乔家倾家荡产。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得到,终于客死他乡,身后连个送葬的也没有。
孙茂才人格的变化,在前文有所交代,即他在福建为乔家执掌茶山时就有表现,与乔家素有宿怨的达盛昌的潘大掌柜,一再挑拨孙茂才,想致乔致庸于死地。而从孙的态度看来,并没有受制于他人,相反,他还是忠于东家的。直到乔致庸偷出太平军领袖刘黑七尸体事发后,孙茂才在潘大掌柜的挑拨下,终于对乔家下手。
但我有点不明白,当时的乔家已是穷途末路,孙即使接过来,一切也是从头开始。再说,孙根本没有想过把这个前天的东家置之于死地的念头,可能,在他心中,有一种“虎落平阳”的感觉,“如果让我来打点生意,我会管得比东家还好”的想法。但事与愿违,“阴谋”败露后,便遭到了东家的穷追猛打。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孙对乔家大奶奶即乔致庸大嫂的感情,剧中交待,孙想谋取乔家财产,其因大半是为了乔家大奶奶,是为了能与乔大奶奶平起平坐,为了能与乔大奶奶白发偕老。即使到后来乔致庸因军饷而获罪时,慈禧把案件交给了一直想致乔家倾家荡产的孙茂才时,他还放不下乔大奶奶,最后在迎娶乔大奶奶为前提下,答应了救乔致庸一命。
这里,我说不清应该用“可笑”还是“可敬”来形容孙茂才。从最后一集中,从乔致庸的口中可以听出,孙茂才一生没有娶妻生子,是什么原因呢?他在乔家当大掌柜,三千两银子一年,这是在当时最高的工资(这从潘大掌柜口中说出,而且不知道他在福建茶山中是否有贪污的行为)。这么这个高工资的“白领”高工,后来又成了管理一方的地方父母官,怎么会没有妻子呢?从剧情猜测,可能是他暗恋乔家大奶奶,一直没把其他姑娘放在眼上的原因吧。
且不用说乔家是否真有这么这个大奶奶,剧中交代,乔致庸是嫂子带大的,那么,他们相差至少有十岁吧,乔致庸生于181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是在1878年,也就是说,乔致庸最后一次的牢狱之灾时,至少有60岁了,而他的嫂嫂,也该有70了吧。剧中没有告知孙茂才的年纪,但我们可以想像,娶这么一个老太婆为妻,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但我想,孙茂才的这种单相思,应该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5,箭在弦上荣石历史上真有这号人吗

没有,是虚构人物。荣石,电视剧《箭在弦上》中的主人公,在剧中是一位阔少、也是商会会长和黑道老大,有知识、有品位、有智慧;大学时代就投笔从戎,是一名神枪手;因不愿参加内战而回家继承家业,一心想实业救国。不料日本人闯了进来,要想活下来就得做汉奸;可他又是个要面子的人,他可以死,但死了就救不了国了。最终他想到一个两全之策,就是表面上帮日本人,暗地里帮助抗日爱国者。扩展资料:《箭在弦上》的故事发生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部署了全面进攻热河的计划。徐一航大婚这一天,荣石识破日寇欲趁徐家举行婚礼之机血洗徐家的阴谋,不料他的消息被徐家内奸拦下,日寇得逞。徐家被灭门,只有徐一航和妹妹徐二航依靠祖传的神箭突出了重围。二弟徐锦川急忙回国。姐弟三人从为家族复仇,走上了为民族而战的之路。一味莽撞、执着的复仇让徐一航屡次陷入困境,幸运的是她总是能得到称霸承德一方的荣家大少爷——荣石明里暗里的帮助。荣石屡次帮助一航,两人逐渐相知,待二人终于放下一切表白时,一航的未婚夫赵华死而复生。在一次行动中,徐氏兄妹遭伏击,徐锦川和徐一航被捕,幸而被共产党员卧底所救,姐弟三人参加了抗日同盟军,以神箭对抗日军,完成了一次次别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国民政府消极抗日,派中央军前来围剿抗日同盟军,抗日同盟军被迫宣告解散。姐弟三人短暂失去了斗争的方向,但是不久之后,他们又杀回了承德,继续以他们的方式,不屈不挠地和日寇周旋,演绎出了一系列爱恨情仇,国仇家恨交织的故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箭在弦上

6,热河省在哪里?

热河,简称热,省会承德市,是中国旧行政区划的省份之一,1914年2月划出,1955年7月30日撤销。位于目前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地带。 现包括河北省的承德地区、内蒙的赤峰地区、辽宁的朝阳、阜新地区。

1914年2月,中华民国政府设立热河特别区域,脱离直隶省直属于民国政府。同年7月,成立热河道。所辖区域包括原直隶热河都统管辖的14个县,另外将内蒙古卓索图盟的7个旗、昭乌达盟的12个旗并入。


1928年9月17日国民政府正式公布将热河改为省,属于关外东北四省之一。辖15县和卓索图盟、昭乌达盟的共20个旗,省会设在承德县(现承德市)。由奉系军阀汤玉麟担任热河省主席。

1933年3月热河省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划入满洲国。


中华民国时期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热河省恢复以前的行政区划。

1947年5月,国民政府重新划定热河省区域,增设宁城、凌南、鲁北、天山4县,至此,热河省辖20县20旗。包括: 承德县,滦平县,平泉县,隆化县,丰宁县,凌源县,朝阳县,阜新县,建平县,绥东县,赤峰县,开鲁县,林西县,围场县,经棚县,林东县,鲁北县,天山县,宁城县,凌南县,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左翼旗,土默特右翼旗,土默特左翼旗,唐古特喀尔喀旗,锡埒图库伦旗,巴林右翼旗,巴林左翼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左翼旗,翁牛特右翼旗,敖汉左翼旗,敖汉右翼旗,敖汉南旗,奈曼旗,喀尔喀左翼旗,札鲁特左翼旗,札鲁特右翼旗,阿鲁科尔沁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保留热河省,重新划分为2市、16县、4旗: 承德市、赤峰市;承德县、赤峰县、凌源、平泉、建昌、建平、宁城、围场、乌丹、青龙、隆化、丰宁、滦平、兴隆、北票、朝阳等16县及喀喇沁右旗、敖汉旗、翁牛特旗、喀喇沁左旗等4旗。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议,撤销热河省。原热河省所属承德市及承德、平泉、青龙、兴隆、滦平、丰宁、隆化、围场等8县划归河北省;建昌、凌源、建平、朝阳、北票等5县及喀喇沁左旗划归辽宁省;赤峰、乌丹、宁城3县及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3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7,历史上有没有容石这个人

荣石,是可以称得上国士的人。住在承德,很有威名。他当过十年兵,枪法很绝妙,队伍里的人都称赞他的枪法。自从他管理家族产业之后,不到几年就有了很大的成就,成为承德大富豪。他这个人对於国家做到忠诚,对兄弟姐妹做到友爱,对朋友做到信义,虽然他以帮会的形式在承德存在,但始终以忠义来约束自己。倭寇侵犯中国,打到承德,荣石把自己的家产全部捐给当时的承德军队作为军费,希望军队可以和倭寇决一死战。但军队的主事者却贪生怕死,连夜就逃走了。承德被倭寇占领,荣石假装与倭寇合作,暗地里却重新积聚力量,要把倭寇驱逐出承德,驱逐出中国。可惜当时的人不懂得他这片苦心,都把荣石当作汉奸来唾骂,荣石默默地全部承受下来,没有辩解。倭寇里有一个叫竹木纯一的人,他的谋略和见解都很厉害,他非常清楚荣石和荣家的力量,也很欣赏荣石,极力要让荣石心甘情愿地为倭寇做事,所以经常笼络荣石,荣石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将计就计,用竹木的所谓信任做掩护,为抗齤日斗争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荣石曾经在激战中救过徐家大小姐徐一航并爱上了徐小姐,又因为和徐小姐同样的国仇家恨,两个人在战斗中渐渐萌生了爱意。倭寇渐渐在承德站稳了脚跟,抗日义勇军与他们正面交战日渐困难,虽然有荣石全力支持也不能长久支撑了。但荣石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还是很从容地在敌营中周旋,往往在谈笑风生之中挽救了危局。为了抗日,荣石捐出了全部家产,幼弟也为之牺牲,但他却没有任何后悔。他曾经说过一句话:不论哪个人,哪个国家,终究会为了做过的事付出代价。
居士说,真正的国士就是不管多少多麼艰难,都会勇往直前,不放弃,不后悔,荣石虽然是一个商人,但却在做军人做的事,古人的忠烈之风在他身上再次完全彰显出来,所以,不管在史书上,也不管时间过了多久,他的名字会永远被记得,也应该被记得。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