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三年级请写出一句生活中学到的语言?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2.哪怕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的站起来。3.如果你有梦想,就能不迷失自我。4.如果辛苦劳作已是功成名就,为了新目标依然冒险一搏,哪怕功名化为乌有。5.如果在成功之时能不喜形于色,而在灾难之后勇于咀嚼苦果。6.童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童真的爱的目光下,一只蝴蝶就是一只凤凰, 。7.一朵轻云就是一条飞毯,一棵老树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家,一湾小河就是一个无比欢乐的海洋。啊,多么令人难忘的童年!8.考试前夕,我听着那时而如溪,时而若泉,时而似海的优美歌声,逐渐消除了心中的紧张。9.如果昏惑的骚动动摇不了你的信念,你能等自己平心静气,再做应对那么,你的修养就会如天地般博大,而你,就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10.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你能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
2,日常生活中,你听到过的生动语言有哪些选一句写下来
1、把那一颗跳动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心,都搁置在这风清云淡,花团锦簇之中,让身体,让感动贴近这跳动的脉搏!2、冬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大地覆盖皑皑白雪,姿态万千。阳光照耀河面,雾气朦胧,几只野鸭点缀其间,生机盎然。3、白驹过隙,日月穿梭,才见梅开腊底,又早天气回阳。4、茫茫大山中的一间小木屋,皑皑白雪覆盖着瓦片。整个大地似乎都在安睡,偶尔几声鸟鸣,几声犬吠。一堆篝火,一缕青烟,一杯浓茶,一本好书。冬天,也可以很温暖。5、皑皑白雪漫天舞,化开层层白浓雾,暖暖春风扑面吹,捎来丝丝细雨情。春雨滋润世间美,万物复苏精神倍,阳光普照大地金,百花盛开乾坤香,日月灿烂暖人心,暖暖祝福送给你。立春快乐。6、烂漫春花绽放你的笑容,炎炎夏日炽热你的芳踪,绵绵秋雨伴着你的叮咛,皑皑白雪飘落你的坚定,1.20,我爱你!7、在诸多的花丛中,深情的牡丹花秀姿天成,亭亭玉立,以其浓艳的“姿容”技压群芳,实在不愧于国色天香之称。她身穿梅花百褶裙,更衬托出她那婀娜多姿的腰肢,越发显得秀姿天成,亭亭玉立,一花独秀。8、皑皑白雪满天飞,瑟瑟寒冬悄然退。绵绵春风杨柳拂,暖暖惊蛰欣然到。虫鸟鸣歌心欢喜,百花盛开歌如海。一抹骄阳暖心田,一句问候祝安康。惊蛰来到短信送,照顾自己是主要!祝愿惊蛰。9、他和她的阿素只有十步之遥,可这十步却比翻山越岭都遥远,隔着南国的飘香花海,也隔着北国的皑皑白雪。10、没有秋的黄叶重叠,哪有冬的皑皑白雪?没有冬的凋敝枯涩,哪有春的朗朗秀色?没有春的花枝招展,哪有夏的豪迈热切?夏将近,愿你继往开来,好运不歇!
3,生活中精妙的语言,例子.一定要是生活中
1.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3.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4.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 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5.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6.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 的婚姻,幸福只是来自于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
7.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8.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9.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10.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11.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12.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13.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4.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15.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7.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18.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9.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
20.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1.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22.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23.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4.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25.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26.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16.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4,谁知道哪些生活中的精妙语言??杜绝先后语!!2月26日请大家回答^_^
17.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18.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9.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
20.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1.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22.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23.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4.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25.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26.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5,跪求:经典语言(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男人经不起诱惑,女人经不起寂寞。
只要锄头舞的好,那有墙角挖不倒?
XP不发威,你当我是DOS啊!
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找鞋去吧。
不要和我比懒,我懒得和你比。
钞票不是万能的,有时还需要信用卡。
好好活着,因为我们会死很久!!!
开车无难事,只怕有新人!
人又不聪明,还学人家秃顶!!
6,求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文言短句
1、何所
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
①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译文:问姑娘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
② 卖炭得来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译文:卖炭得来得钱谋求的是什么?
2、何如
(1)代词性固定结构。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可译为“怎么样”。
(2)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比……怎么样”。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
①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司马迁《鸿门宴》)译文:樊哙说:“今天的情况怎么样?”
② 王以为何如其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大王认为(赵括)比他的父亲怎么样?
3、然则
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① 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入朝为官要担忧,退处江湖也要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②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小国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数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势力强的。
4、是以(以是)
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可译为“因此”。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是故”、“以故”。
① 此皆良实,智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意志忠贞纯正的人,因此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②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前往而我竟没有相送,因此知道公子会因为感到遗憾而再回来的。
5、有所……、无所……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有”、“无”是动词,“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或“无”的宾语。可分别译为“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
①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将军在外(作战),国君的命令(也)有不接受的,以求便利国家。
②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司马迁《鸿门宴》)译文:财物没有拿取的,妇女没有宠幸的。
6、有以……、无以……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它们用在谓语动词前,相当于助动词的作用。可分别译为“有用来……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
①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译文:我才能够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机会)。
②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译文: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的(办法);步汇聚细流,就没有用来成为江海的(办法)。
7、……孰与(若)……
表示比较和选择取舍的固定结构。只表示比较时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表示比较之后进行选择取舍时可译为“哪比得上”;这种情况,还可以与选择连词“与其”配合使用,译为“与其……不如……”。
①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
②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柳宗元《童区寄传》)译文:做两个人的童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人得童仆?
8、……之谓也
表示总结性判断得固定结构。其中“之”时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谓”是动词,“说”的意思;“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可译为“说的就是……”。
① 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
如果“之谓”位于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是另一种固定结构。可译为“……叫作……”、“……称作……”。
②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译文:这叫作失去了他的羞耻之心。
9、如……何、若……何、奈……何
都是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或某事的固定结构。其中“如”、“若”、“奈”是动词,含有“对付”、“处置”、“办理”一类意思;“何”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中间插入的成分作“如”、“若”、“奈”的宾语。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
①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文:凭你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
② 虞兮虞兮奈若何?(司马迁《项羽本纪》)译文:虞姬啊虞姬,对你怎么办?
10、何……为(wéi)、何以……为(wéi)
都是表示询问或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来代替;“以”是动词,“用”的意思;“为”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前者可译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
①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译文:现在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为什么要告辞呢?
②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译文:哪里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11、唯(惟)……之(是)……
表示宾语前置得固定结构。含强调意义。其中“唯(惟)”是限定范围得副词,可译为“只”;“之(是)”是标志宾语前置得结构助词。可译为“只+谓语动词+前置宾语”。
① 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动)。(意译:只听从我的指挥)
② 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译文:只听从弈秋的教导。
12、何……之有
表示宾语前置的固定结构。含反问语气。其中“何……”是宾语,“之”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有”是谓语动词。可译为“有什么……”。
①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
②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用处?
13、不亦……乎
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亦”没有实在意义,只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句末“乎”可用“哉”、“邪”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不是……吗”。
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译文:学习而又按时去温习它,不是很高兴吗?
②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译文:船已经行进了,而(落在水中的)剑(却)没有动,像这样去寻找剑,不是糊涂吗?
14、得无……乎
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它的语气比较委婉,且略带测度性。句末“乎”可用“与(欤)”、“邪”、“耶”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是……吧”、“能不……吗”。同义结构还有“得毋……乎”、“得非……乎”等。
①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译文: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②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蒲松龄《促织》)译文:成名反复自言自语,莫非是指示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15、无乃……乎
表示测度疑问的固定结构。它表示出来的语气是委婉的。句末“乎”可用“与(欤)”、“耶”等语气词替换。可译为“恐怕(只怕)……吧”、“莫不是……吧”。同义结构还有“非乃……乎”、“不乃……乎”等。
①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译文:现在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然后才来寻求谋臣,恐怕太迟了吧?
②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恐怕该责备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