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享单车被迫退出法国市场的原因是什么?
共享单车为何被迫退出法国市场去年10月9日,共享单车“小绿车”Gobee Bike登陆法国,改变了很多当地人的出行习惯。不过好景不长,据Tech Church报道,近日Gobee Bike向用户宣布退出法国市场运营,并将退还押金。GoBee Bike是My share bike单车出行公司旗下的一家公司,公司总部位于香港,是香港首个提供无现金付款、不指定还车地点的共享单车平台。据悉在关停公告发布前,GoBee Bike在欧洲市场已成功吸引了15万用户,为这些用户提供了成千上万次服务。此次关停官方给出的原因是车辆毁损和破坏严重,导致资金不足。据Gobee Bike公布的数据,迄今为止共有1000辆单车被盗,3400辆单车被损毁,警方收到300多起针对单车使用者的投诉,另有6500辆单车需要收回修理。Gobee Bike官方公开信表示,“我们很失望地看到,一小撮人的不文明行为影响了这个本来应该给城市带来美和活力的项目。如今我们不得不作出结论,从运营成本考虑,关掉全法国的项目不可避免。”如此说来,是基于大量单车被损毁、成本过高的现状,GoBee Bike被迫退出法国市场。问题是,在中国内地损毁共享单车的现象也不鲜见,但并没有哪一家退出企业说是因为遭受了毁损造成的。很显然,对用户的毁损破坏行为进行监督和追责才是单车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应有的态度。从法律关系看,使用共享单车形成的是一种民法上的租赁合同关系。共享单车运营商作为出租方,应当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并有维护保养义务,同时,共享单车用户也要遵守相应的使用义务。《合同法》规定:“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承租人应当妥善保管租赁物,因保管不善造成租赁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共享单车的用户作为承租人需要妥善使用、保管单车,若导致单车遭到损坏,共享单车企业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用户维修或赔偿。若是人为破坏且性质恶劣的,共享单车企业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刑事责任。事实上,蓄意毁坏、侵占共享单车的行为,就是侵犯他人财产的违法犯罪,依法进行追责是司法机关应尽的职责,也是约束、威慑骑车人合法使用和骑行,保障共享单车企业权益的必要措施。此外,共享单车企业在政府指导下,制定使用单车的具体规则,对多次违法违约的用户进行骑行限制,积极主动采集信息,协助执法机关处理违法违章现象,也有利于减少对共享单车的损毁破坏。不过,上述报道并没有说明法国当地政府或者司法机关对毁损共享单车的行为是否采取了积极的治理措施。出于对法国法治的信赖,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毁损财物的行为在当地同样不合法,那么,毁损单车的现象如此严重是不是还存在更复杂的因素呢?这一点在相关报道中似乎有迹可循。上述报道援引一位巴黎市政府官员的话说,造成共享单车毁损乱象的主要原因是共享单车企业钻空子,具体法律规制的匮乏是其次的。这位官员强调,“我们会请求政府给予城市监管权,以牌照的形式进行管理。”他表示,共享单车运营商在使用公共空间时,必须遵守相关规律法规,同时必须付费申请牌照。看来,对于共享单车,当地政府想要实行的是监管在先的市场管理思路。这一点与我们国内实行开放包容、服务监督与积极引导企业责任相结合的管理态度有着明显区别。由此分析,从最终结果来看,Gobee Bike退出法国市场恐怕与法国控制优先的监管理念有着密切关系。但那位官员口中“没有任何监管的巴黎市场”不应该成为阻碍新兴外来经济发展和存在的理由。共享单车在使用公共空间时,如果要付费申请牌照,也必须厘清公共空间与政府和民众的利益关系。
2,哪一家中国共享单车宣布退出法国?
近日,在法国的香港共享单车品牌Gobee的用户收到一封Gobee公司发来的长信,信中Gobee表示,因为车辆损坏过多,将于2月24日退出法国市场。Gobee公司在信中称,在今年1月9日,其团队宣布撤出法国的里尔、兰斯和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我们在当时还继续运营的城市里持续努力,希望一切变好,但我们错了: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对我们单车的大规模破坏成为了很多未成年人的新娱乐活动。总计有超过1000辆共享单车被盗或被人据为己有,近3400辆共享单车被破坏,工作人员对将近6500辆单车进行过维修。”收到这封信的法国华人称,此前法国市场有4家共享单车企业,包括来自中国大陆的ofo和摩拜单车,其中来自香港的Gobee单车是第一家进入法国市场的。当地媒体报道显示,1月份Gobee公司宣布从里尔和兰斯退市,理由是损坏率太高,维护成本无法承受。法国华人网友给记者发来的照片显示,法国街头可以见到很多遭到破坏的绿色Gobee单车,有的单车车座被人搬走,有的单车被人挂在铁栏杆上,有的单车车把被弄坏。“停放也是问题,有天晚上我看到单车被人放倒在人行道上,把路也堵了。”据法国媒体报道,去年11月份,巴黎市政府负责城市规划的官员米西卡在一份公告中针对新出现的无桩共享单车表示:"我们应该和谐地共享公共空间。像在欧洲或亚洲一些城市出现的侵占人行道的行为,不应在巴黎出现。"
3,一家共享单车为什么退出法国市场?
“熊孩子”不能忍!一家共享单车愤然退出法国市场。作为“新四大发明”之一,共享单车无疑给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除了在日常上下班通勤中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在闲暇时光骑着单车闲逛大街小巷也是很惬意的休闲方式。在中国的共享单车“出海”之前,欧洲各国大多还停留在有电子桩的公共自行车时代。▲桑坦德单车以英国伦敦为例,桑坦德银行(之前为巴克利银行)冠名的公共自行车,骑一次至少要2英镑(约合人民币17元)以上,并且需要万事达、VISA等信用卡信息才能解锁。更麻烦的是,这种自行车只能归还到固定的桩基,对很多使用者来说极不方便。法国的自助租凭自行车系统Velib’也和英国类似,直到中国共享单车的出现,改变了法国人自行车出行的习惯。去年10月9日,“小绿车”Gobee Bike登陆法国,改变了很多人的出行习惯。蹬着自行车穿行在城市间变成了惬意享受的事情。不过好景不长,据Tech Church报道,近日Gobee Bike向用户宣布退出法国市场运营,并将退还押金。只是,这家单车退出的原因有些让人遗憾。“大规模破坏行为”迫使单车关停上周末,总部在中国香港的Gobee Bike向用户发布了一封长信。据Gobee Bike公布的数据,这款苹果绿颜色的单车在法国境内共有约15万用户,他们在巴黎市内投放了超过2000辆单车。迄今为止,他们共有1000辆单车被盗,3400辆单车被损毁,警方收到300多起针对单车使用者的投诉,另有6500辆单车需要收回修理。根据Gobee Bike官网介绍,这辆单车的使用程序和在国内类似,用户可以下载APP,支付押金(15欧元)并扫码骑车。车辆可以归还到任何可以停车的位置。骑行半小时的价格为0.5欧元,与法国的物价水平比较,价格相当亲民。法国网友:不舍共享单车GobeeBike官方公开信表示,“我们很失望地看到,一小撮人的不文明行为影响了这个本来应该给城市带来美和活力的项目。如今我们不得不作出结论,从运营成本考虑,关掉全法国的项目不可避免。”对此,有很多法国网友怀有不舍的情绪。有人在推特上发言说道,虽然共享单车进入他的生活只有短短几个月,但是给他留下了不少愉快的回忆。也有不少网友在推特上贴出共享单车被“熊孩子”们损毁的照片,并进行了愤怒谴责。从网友po出的图中可以看到,有的单车被扔到了河底或荒地上,有的车座被卸走,有的轮胎不翼而飞。巴黎加强共享单车监管除了率先进入法国的“小绿车”以外,中国共享单车巨头ofo和摩拜以及新加坡创业公司oBike,都把进军法国首都作为征服欧洲市场的跳板。巴黎负责城市规划的副市长让-路易·米西卡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巴黎想要对共享单车进行控制,不希望看到这些公司像近年来美国短租公司Airbnb和打车应用Uber那样突然进入没有任何监管的巴黎市场。米西卡说:“我们会请求政府给予城市监管权,以牌照的形式进行管理。”他还表示,共享单车运营商在使用公共空间时,必须遵守相关规律法规,同时必须付费申请牌照。米西卡说:“我们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就像Airbnb和Uber最初进入市场时的情况,后来立法者才开始实行牌照制。”米西卡表示,巴黎支持共享单车的发展,但对Gobee bike一开始的运管方式感到不满。“他们在进来的时候利用了城市监管漏洞。我们不能怪他们,我们没有任其自由发展。”
4,中国香港共享单车品牌Gobee为何宣布退出法国?
近日,在法国的香港共享单车品牌Gobee的用户收到一封Gobee公司发来的长信,信中Gobee表示,因为车辆损坏过多,将于2月24日退出法国市场。Gobee公司在信中称,在今年1月9日,其团队宣布撤出法国的里尔、兰斯和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我们在当时还继续运营的城市里持续努力,希望一切变好,但我们错了: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对我们单车的大规模破坏成为了很多未成年人的新娱乐活动。总计有超过1000辆共享单车被盗或被人据为己有,近3400辆共享单车被破坏,工作人员对将近6500辆单车进行过维修。”当地媒体报道显示,1月份Gobee公司宣布从里尔和兰斯退市,理由是损坏率太高,维护成本无法承受。法国华人网友给记者发来的照片显示,法国街头可以见到很多遭到破坏的绿色Gobee单车,有的单车车座被人搬走,有的单车被人挂在铁栏杆上,有的单车车把被弄坏。“停放也是问题,有天晚上我看到单车被人放倒在人行道上,把路也堵了。”Gobee在信中哀叹:“意识到一小部分人可以毁掉一项美丽而有前途的事业是令人感到悲哀和绝望的,我们最终别无选择,只能关闭我在法国全国的业务。”
5,共享单车为何在欧洲一些国家行不通?
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是人口大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的公共交通虽然发达,但是由于人口数量众多,就会产生拥挤的现象,而共享单车却可以恰恰解决这种拥挤的交通。但是在欧洲的一些国家,他们地广人稀,而且他们的交通十分发达,人人出行基本上都有公交车和地铁可坐,这就使得共享单车这些国家有点不很适用,毕竟人们放的时间快公交车和地铁不坐,为何选择时间慢的共享单车呢?share还有一点是,在国外几乎是不允许随意乱放,相比我们国家共享单车的乱差等现象是坚决不能容忍的,其实,共享单车在国外的发展并未如想象中的美好,主要还是水土不服吧。
6,什么是共享单车进军海外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7年5月,来自20个国家的外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歪果仁”们纷纷表示,“中国式生活”令他们着迷。中国共享单车,真是是要走向海外,走向世界了。虽然“中国共享单车模式”在外国登陆的优势颇多,但也有分析指出,由于气候、法律、民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因地制宜才是将中国共享单车“骑”向世界的最佳方式。以曼彻斯特为例,共享单车在此处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天气。共享单车公司国际产品负责人理查德·黄说:“每个人都在提醒我们这里的雨天。”为了应对这个问题,他的团队特地把自行车带到中国的一条河边,模拟曼城的水坑。他们在水洼上踩着踏板旋转后轮,检查自行车的挡泥板能否阻挡溅起的泥水——从用户体验来看,他们成功了。另外,《卫报》指出,尽管共享单车旨在缓解拥堵,但是有时却因为用户随意停放,反而加剧了拥堵。曼彻斯特市市长本汉姆也说,摩拜单车仍然是一个“在英国未被测试过的想法”,他将要求市政府不断跟踪审查。他指出,大曼彻斯特交通局在与摩拜的合作中,将确保这一共享单车系统不为其他步行者、驾车者和市中心的商贩带来不便。而凭借企业和市场的力量,中国的共享单车规模在短时间内就远超西方。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与智能手机相结合,中国的共享单车公司打造出共享单车的“无桩”模式,用手机应用扫描二维码解锁和支付,不仅提高了自行车使用和共享的效率,还能获得丰厚的商业回报。
7,小黄车倒闭之后,多余的车辆都去哪里了呢?
在过去几个月,ofo及经营主体东峡大通频频爆出“新闻”: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被申请”, 被法院作出“限制消费令”及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未能达到广州市“共享单车招标公告”要求,押金退还问题持续被用户投诉……而ofo的回应则是越来越少。部分关心ofo境况的人注意到,伴随着这种低调,身边的小黄车似乎也在悄无声息的减少。曾经满大街停放的小黄车,现在去哪了?2017年底戴威曾向路透社透露,截止2017年底ofo的单车投放规模将达到2000万辆。而当共享单车的热潮散去,曾经以铺量著称的ofo,如今在一线城市的路旁却似乎越来越少,很难看到当初满眼望去一排排崭新鲜亮的黄色身影。现在,路边更多的是一些残破不堪,或无法使用的“僵尸单车”。我们不知道面对资金困境的小黄车目前的实际状况,也只有在一条条街道和小路旁去探寻一些端倪。押金已经放弃,但车为何没得骑,从去年12月起ofo押金难退的问题积累到顶点,12月17日引发大量用户到小黄车北京总部排长龙退押金的景象。虽然相关部门曾经明确要求ofo方面要确保退押渠道畅通,但如今退押金难似乎并没有改观的迹象。有媒体报道,目前小黄车APP上排队退款的用户仍然高达1000多万人,虽然有排队用户发现在过去三个多月自己的排名前进了几十位,但这个数字仍是只见增长不见缩小。对于欠款、退押金等问题,ofo创始人戴威曾不止一次表示会负责到底。不过,想要负责就需要拿出真金白银来,ofo目前的资金来源无外乎两种,一是融资,二是用户骑行的费用和广告营销等经营类收入。从现在ofo的处境来看,想要再获得融资几乎没有可能,选择IPO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外界更为关注ofo的骑行收入和相关经营状况。但是,随着ofo路边投放的车辆越来越少,运维的状态每况愈下,其“负责任”的可能性自然就更令人捏着一把汗。以北京市为例,相比较去年最明显的变化是很多商业区、住宅区周边 及地铁公交站,小黄车只是零星摆放着。现在别说五环外那些相对偏僻的地铁站,就连中关村、知春路、学院路等重要地铁站出来,小黄车成片停放的景象也很难看到,偶尔能遇到的一些车辆,有一部分还是无法使用的坏车。除了在东单一带我们看到有密集停放的小黄车以外,前文中停车场管理员提到的现象,在望京、西单等繁华路段也是如此,在咨询其他品牌运维人员和周围汽车停车场管理人员时,普遍得到的回答是很少看到小黄车的运维人员和装卸汽车了。
8,共享单车的资金都去哪了?
有的银行存管,有的公司自己保管随着近期北上广深等12大城市出台共享单车新政,单车企业的无序扩张受到限制,随后资本的热潮也开始降温,共享单车行业进入到一个关键的时期。今年已先后有悟空单车、町町单车、3Vbike共享单车停运或破产。如今第二梯队的小鸣单车、酷骑单车又深陷押金困局,押金问题是否将成为共享单车企业“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业内人士称,此前共享单车企业纷纷入局,其中不少是奔着押金来。2017年研究数据显示,从月度独立设备数指标来看,摩拜和ofo处于行业第一梯队,月度独立设备数超过3000万台;第二梯队企业数量较多,以小蓝单车、酷骑单车、哈罗单车、小鸣单车为代表,在部分城市保持一定市场占有率,月度独立设备数超过100万台。第三梯队企业APP月度独立设备数未超过百万。按照各平台要求用户缴纳的押金数额简单估算,押金最多的可达到数亿元,最少的也在1亿元左右。共享单车企业把用户的押金放到哪儿了?目前业内除了鼓励免押金,还有不少企业选择设立专门的银行账号,进行第三方监管。除此之外,不少中小型共享单车企业的押金是由自己公司保管。摩拜单车、ofo小黄车、小蓝单车、酷骑单车、小鸣单车、小强单车、哈罗单车等共享单车APP的用户协议或用户指南,ofo小黄车提出由中信银行监管,其他共享单车均未提到押金去向问题。酷骑单车在APP“安全保障”中写道:“押金保障、充退无忧,与银行相同的安全保障体系,执行互联网保护数据安全的行业标准,保障用户财产安全,押金充退自由退返责无旁贷。”今年6月,酷骑单车就押金问题表示,“之前一直存在招商银行。”向招商银行求证时,招行告知,“涉及客户隐私,不方便回复。”与此同时,酷骑单车对外宣布就用户押金监管等问题与民生银行达成战略合作。然而,日前,民生银行对外表示,未与酷骑单车签署任何资金保管、监管协议,该公司的保证金存款也未在民生银行存放。产业观察家介绍,有些共享单车企业想利用押金作为资金流动,分共享经济的一杯羹,但后来押金面临监管,项目也未能盈利,目前不少企业都陷入经营问题。共享单车平台应该设立专用账户存放押金,不能随意挪用,更不能将押金与自有资金混同。确保用户的资金安全。
9,共享单车杀入海外是怎么回事?
每年的3月中旬,美国最大规模的潮流盛会“西南偏南”大会(SXSW)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州府奥斯汀拉帷幕。就在今年的大会期间,中国共享单车公司ofo出现在奥斯汀街头,释放出即将登陆北美市场的讯号。当地时间3月12日至15日,ofo出现在了“西南偏南”大会专设的贸易展上。与此同时,奥斯汀城区街头不时可以看到停放在路边的ofo单车。与国内的单车不同的是,所有奥斯汀街头的“小黄车”都标有US(美国)的字样,并且只能用海外版软件打开。“我们决定来参加西南偏南的时间非常短,一拍脑袋就过来了。这次也是为我们打开美国市场做一定的宣传。”ofo北美团队公关负责人表示,“但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进入奥斯汀,美国市场目前在圣地亚哥的一所大学校园里进行测试。”在去年12月底, ofo对外宣布,其将在硅谷、伦敦等地开启城市服务试运营,开启全球运营战略。ofo创始人兼CEO戴威表示,未来ofo还将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城市共享单车服务。为进入美国市场,ofo于去年年底组建了美国团队,目前已有10人左右的规模。目前ofo在美国和英国都处于准备和测试阶段,只有新加坡已经投入了1000辆车展开正式运营。ofo北美公关负责人说:“在我们进入圣地亚哥的大学测试之前,与当地政府和校方都进行了沟通。沟通下来,他们整体上是欢迎共享单车的模式的,但和国内肯定会有法律法规上的不同。所以根据这些东西,我们也要做好积极配合和准备。”“譬如说,美国法律规定夜晚自行车行驶要开车灯,所以我们在美国的所有车辆都配有车灯,并且要求使用者佩戴安全帽。”上述负责人补充说道,“每进入一个市场首先是遵守当地规则,我们会对当地人们骑行的爱好、交通规则等方面做各种各样的调查和分析之后,再来选择城市。”该负责人还表示,在美国的首期投放会根据市场需求、当地政策以及区域划分来决定,我们都会有一些数据专门研究这个方案。现在还不方便透露具体细节。有桩共享单车BCycle在奥斯汀当地颇受欢迎,使用前消费者要花费12美元购买“通行卡”,一张“通行卡”可使用一小时,超时需额外收费。在美国奥斯汀街头发现,当地不少人在出行时也会选择公共自行车,其中使用率最高的是一种名叫BCycle的有桩自行车。在奥斯汀市中心每隔几条街区就能看到BCycle的站点。使用BCycle时,消费者需要先在站点通过信用卡花12美元购买一个“通行证”,每张同行证可以保证用户骑行1个小时,中途可以换车,但需要把前一辆车先归还到站点。若使用超时,还将额外支付每半小时4美元的税费。在奥斯汀看到的另一种共享单车也价格不菲,每24小时收费22.5美元,使用方式与租车类似,需要前去门店提车。相比之下,ofo体现出了极高的价格和便利度方面的优势。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ofo在美国的定价暂定的策略是每半小时50美分。此前在新加坡的定价也与之类似——每半小时0.5新元。“美国共享单车定价比较高是普遍的,比如纽约的公共自行车,前半个小时免费,之后一个小时7美元,而且还必须归还到指定地点,这和我们无桩的共享单车肯定是不一样的。” ofo北美团队公关负责人称。不过,在奥斯汀与ofo从外观到使用方式上都相似度极高的产品。一款名叫Spin的橙色单车,该车也提倡无桩共享,骑一次1美元。甚至连所使用的按键锁都与第一代ofo一模一样。在今年的西南偏南大会上,不仅ofo高调亮相,共享单车领域的另一大公司摩拜单车也前来参会。当地时间3月11日下午,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出现在了西南偏南大会的演讲分享环节。她向外国的观众介绍了摩拜单车的产品特色及发展情况。今年是西南偏南大会首次出现中国企业的身影,而ofo与摩拜又同时出现,不禁引发了人们对这对竞争对手要在海外战场上继续一较高下的猜测。不过,与ofo雄心勃勃的海外征途不同的是,摩拜单车表现出了谨慎而低调的一面。胡玮炜在演讲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暂时没有打算进入美国市场。“关于海外战略的话,我们还在学习和探索的阶段,摩拜做事情一般都是比较认真的,所以我们在产品方面都会打磨得比较精细。先在新加坡软着陆,其他城市也正在研究当中。”胡玮炜说道。截至目前,摩拜单车已经完成了5轮融资,ofo的融资也达到7轮。共享单车领域也不断涌入小鸣单车、永安行、优拜单车等众多新的“闯入者”。随着共享单车平台之间的竞争加剧,原本价格门槛就不高的共享单车领域也掀起了“价格战”:不少品牌开始推出免费骑行活动,摩拜也展开了“充100返210”的优惠活动。摩拜单车的天使投资人李斌在西南偏南大会期间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共享单车行业随着后进入者越来越多,进入了一种无序竞争的状态,使得一些有技术的公司也不得不去参与一些“很low”(低级)的价格战。胡玮炜则向澎湃新闻记者坦言:“摩拜作为行业里的领头者,必须要走在更加正确的方向上。竞争能够让我们快速成长起来。”
10,共享单车倒闭的原因是什么呢?
共享单车在出现之后,就被看做是继共享打车之后又一具有变革性的共享经济项目。当时的共享单车看似契合大众短途出行的刚性诉求,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此,创业者、投资者纷纷入局共享单车行业。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共享单车遍地开花——连常规的七种颜色都不够用了!但是好景不长,共享单车企业纷纷倒闭,并引发了一连串的退押金难、单车堆积等负面事件。或许很多人还认为那只是共享单车向前推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最后胜出的巨头将呈现垄断优势,并站稳脚跟、盈利。但结果却是摩拜单车被美团收购,ofo小黄车处于风雨飘摇态势,自身都难保!因此,共享单车接连倒闭并不是偶发性事件,而是其本身就存在着多种巨大的缺陷。这其中,违背正常的社会经济规律或许就是共享单车接连倒闭的重要原因。从投资者角度看,共享单车的吸引力在于“高频、刚需、低替代性、低成本、封闭环境”。而用户所缴纳的押金,也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共享单车企业提供海量资金沉淀。按照共享单车的使用费是按照1元/小时来计算,据摩拜数据所披露的信息,每辆车日均骑行5次以上企业就能盈利。再加上车身广告、APP开屏广告等,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看起来似乎是成熟的。但为何共享单车企业却接连倒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投放大量单车的各种成本,比如生产成本、人力成本、运营成本、研发成本等。而且为了拓展市场去争抢客户,共享单车行业的烧钱始终在不断持续。当人们习惯“免费”骑单车且黏性始终未能培育出来后,众多共享单车企业终于顶不住了。钱烧完、资金链断裂之后,共享单车企业就只能倒闭。就算是现在的ofo小黄车,也无力支付每天天价的运营费用,只能不断收缩自己的战场。其实所谓的共享单车只是披了一层“共享”的外衣,其本质并不是共享,而是“租赁”。既没有激活社会闲置资源,又对原有的公共交通环境等造成巨大压力,这样的共享单车其实在一开始就跑偏了。违背了正常社会经济规律,自身又缺乏“自主造血”的能力,倒闭也就很自然了。
11,首家共享单车倒闭的4大理由,它不倒可能吗
第一家挂掉的好像是南京那一家町町单车,我看过那个富二代(后面我们称为少爷)出狱后的自白,原因大概如下,高估了这个市场。少爷很天真,创业初始,他相信摩拜和ofo给出的数据,每辆车每天用10次,每次1块,他算了一下,少爷自己的车一次0.5,这样如果投入2000w,每辆车按照2000算,一共1w辆,每天按照8次算,也就是一天4w,这样一年半就能回本。但少爷就是少爷,摩拜和ofo给出的那个数据,是为了骗(或者说吸引)投资者的,实际上每辆车每天最多4次,而且还是在一线城市的热点区域;低估了摩拜和ofo进军南京的速度。町町单车成立没多久,ofo和摩拜就来了,虽然是少爷,但他老爹也没有能力去跟这两家背后的资本相提并论;老爹资金链断了。少爷没有财务权,押金被老爹挪用。自白说的是押金总共大概3000w,他们投了2000w,押金3000w,他老爹肯定小算盘打的乱转,以为这些钱等于自己的,自己可以挪用来生财,我估计是全部都打水漂了。你说4个,我可以举出5个,竞争对手可以释放不利信息,造成押金被挤兑,加速倒闭,我不点名,但这个现象绝对有,这是打垮对手最好用而且成本最低的手段。少爷自白在下面。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