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绿领巾的含义,带绿领巾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6-16 20:26:30 编辑:阿旭

1,带绿领巾是什么意思?

一年级的学生全部实行戴绿领巾,到了二年级,一部分达到条件的学生就可以加入真正意义的少先队,开始戴红领巾;还有一部分学生即使达到加入少先队的年龄,但由于学习、思想品德等方面还达不到要求,仍然戴绿领巾,到了三年级全部加入少先队。

共青团中央少工部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共青团中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紧急追查绿领巾、粉领巾等“变色红领巾”。

共青团中央少工部相关人士激动地问道:“队章上写得很清楚,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怎么能改变颜色?学校的这种行为严重地违反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相关章程。共青团中央将要求地方少先队组织彻查此事,同时将在全国清查‘变色红领巾’问题,杜绝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他同时表示,这种给成绩不好的学生戴绿领巾的行为也是对学生的歧视,势必对学生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这位人士同时表示,现在一些学校要求已经入学却还没到入队年龄的小学生戴绿领巾、粉领巾,也不能够被允许。

共青团中央少工部的这位人士还向记者透露,有的不法厂家为了赚取利润,居然申请与红领巾、队徽相似商品的外观专利。共青团中央将联合国家专利局共同打击红领巾造假的源头。

2,绿领巾代表着什么,有什么含义吗,象征着什么,它的由来

1、绿领巾代表:绿领巾是共产儿童团员的标志(也可以称为小红星儿童团)。2、含义:绿领巾像春天的苗,它表示儿童团员是祖国的小苗苗,在肥沃的土地上扎根,在和煦的阳光下成长。它要求儿童团员“勤劳、勇敢、向上、为大家”。3、象征:绿色还象征和平与友谊,绿领巾要求中国的孩子同世界的孩子“友好、团结、心连心”。4、由来:全国解放前夕,党中央决定建立儿童和少年两级组织。1949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第四条中规定:团委“领导少年儿 童工作,吸收7岁到12岁的儿童参加儿童团,吸收13岁到17岁的少年参加少年先锋队……”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儿童(特别是农村儿童)的入学率低,很难将9岁以前的未入学儿童组织起来,而且在校小学生的年龄相差很大(有的孩子十几岁才上小学一年级)。因此,在建队时就一并成立了“中国少年儿童队 ”。自1979年开始,共青团上海市委少年部在团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下,率先进行了组织改革的实 验:把小学低年级儿童从少先队里头分出来,建立一个适合低龄学生特点的,附属于少先队的专门组织——儿童团。此后,全国各地也纷纷进行试点。上海建立儿童团的实验进行了10年,现已在全市范围普遍组建。大约是1980年的春天,一个特殊的仪式在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进行——小红星儿童团员佩戴绿领巾。扩展资料:绿领巾事件:2018年10月17日,中午放学后,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外,一些孩子胸前的绿领巾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扎眼。中午时分随着下课铃响起,小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排队回家。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据了解,“绿领巾”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上海、北京、武汉一些地方也曾出现过“绿领巾”,美其名曰是作为少先队员预备期的教育形式,暂且不论这种做法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此次,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出现的绿领巾竟然成了差生的标识,据了解,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被老师刻意发放了区别于正常颜色的红领巾,以示激励。但是,绿领巾并没有赢得家长和学生们的欢迎,甚至是反感。尽管校方之后向外界表示,绿领巾并非有意区分好学生会和差学生。只是作为激励学生进步的一种机制,“绿领巾的含义,就是告诉他加油努力,下次争取戴上红领巾。”说到这里,我们说,变了色的仅仅是红领巾的颜色吗。这显然反映出了目前中小学教育体制管理上的一些弊病。面对祖国未来的花朵,我们还要手下留情。不能任由这种摧残青少年心智的事情屡屡发生。从小我们就被教育,红领巾作为少先队员的标志,它代表队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需要尊重它和爱护它。可如今这变色的红领巾,如何让人们时刻保持对它的崇敬和爱护。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校方应该替学生考虑,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鼓励作用。可现实是学生和家长很是不买绿领巾的账。大部分家长认为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侮辱和自信心的打击。此次绿领巾事件发生后,舆论一片哗然。绝大部分人不认同学校的这种做法,认为这是对孩子们的侮辱和歧视。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大大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领巾

3,祝福中的民俗文化书写的文学意义

民俗文化从根源上来说,都是从古老的中国传统发展而来,民俗的艺术形态以及存在方式等都具有文化传承的意味。地域性的名俗文化更具丰富了发展中的历史,使整个历史呈现在异彩纷呈,多姿多彩的局面。民俗文化,从广泛的意义讲,他是许多文学艺术灵感的来源。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文学创作都与民俗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定地域的民俗本身代表了一定地域人民的社会心理,社会环境。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地域性的民俗文化正在流失。那么书写民俗就不仅仅只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一定地域人民心理的依托。

4,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文学、民俗、国学等知识的调查报告3000字 求告诉,急急急!!

摘要: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人们的教育观也在发生变化,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依旧挂在嘴边,但效果却常常不尽人意。因此需要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八到语文教学中来,将其与现代教育结合,以便让青少年更好地领悟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改革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简述 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史中,炎黄子孙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凝结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基本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和谐持中,崇德尚仁以及爱国主义情操等等。 (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造就了勤劳不屈的中华儿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至诚不息,不息则久”这都无一不表现着中华儿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自强不息还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执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大气。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多年来传承不息,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靠的就是中华儿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从2006年百年不遇的大旱,到2007年南方冰雪灾害,再到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这些都是中华儿女谱写的一曲又一曲自强不息之歌。 (2)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情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励着许多的仁人志士为国家,为民族前赴后继,拼搏进取,寄托了古人对祖国矢志不渝的热爱和一片赤诚之心。从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到今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完美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它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还在于它的炎黄子孙的社会责任感,对自己国家的忧患意识。 (3)和谐持中,以德化人。和谐持中,以德化人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一种高尚风范。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这其中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会促使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个人身心间的和谐能使人做到遇事宠辱不惊,进退有据;而人与自然的和谐能达到“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道法自然”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描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些优秀的传统思想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 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我们的教育观也随之发生变化,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们依旧挂在嘴边,但效果却常常不尽人意。现代教育实施的是科教兴国的战略,学校天天都在倡导素质教育。尽管素质教育没有明文规定要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是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却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指引。孔子说:“因材施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但是这种思想,这种教育方式却在学校里没有得到真正实现。虽然现代教育主张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教育,表面上是为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添了一股新的力量,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是满路荆棘。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冲击。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的实践也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实现了跨时空拓展,突破了原有时空的限制,而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交往等方面也面临着全球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跨国界的文化交流、文化交往中,会通过文化价值观、模式方面的冲突、磨合与整合,而建构起新的文化关系和模式。当我们吃着麦当劳、肯德基的薯条,喝着可乐,看着美国大片、日本动漫,玩着日韩游戏的时候,国外的学者却在努力地学习四书五经;当韩国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申请为他们国家专利的时候,我们也只能捶胸顿足,后悔不已。在这个文化冲击的过程中,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在逐步外流,而我们正宗的传承人却正在不知不觉地受着国外“快餐文化’,的侵蚀,丢掉我们自己最优秀、最应该学习的优秀传统文化。 (2)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认识模糊或兴趣淡薄。对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现在许多青年人根本不感兴趣或存在着片面、模糊的认识。由于认识的模糊,他们把传统文化认为是文言文、古诗词本身,以为弄来古代的服饰、器皿,模仿古代的仪式就是在传承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以为学习了文言文、古诗词就传承了传统文化,殊不知那些东西仅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面对四书五经之精华,青少年作为文化的传承人,却漠视了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丰富内涵价值。 (3)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授现在都是采取将四书五经,孔孟之道放在语文教材里,由语文老师上课进行传授的方法,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被动地为了考试而学,老师也是为了考试而教,上课生硬死板,只看重讲考点却没有拓宽,内容也多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很少有其他关于传统文化的介绍。这样就导致教学缺乏新意,不足以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4)社会传统文化氛围稀薄。由于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大肆否定,导致现代青少年的父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但是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既然父母的传承传统文化的观念都不够深入,那么孩子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就会越发匮乏。加上现在西方文化的侵入,现在孩子满口的流行歌曲,网络词汇,甚至在一些校园里还传唱着“灰色儿歌”。这些现象的泛滥,都在警示着当代的人们。因此,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3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是继承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积淀起来的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生命中传承的重要纽带。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重任。如何将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笔者提出以下几种构想: (1)将传统文化教学从语文教学中剥离出来,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目。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科目只有在大学里才开设,然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从小抓起。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在小学和中学设立一个专门的科目进行学习,或借鉴大学里的选修课方式,在中小学里设立一些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选修科目。内容可包括国学经典课、文学欣赏课、楹联教学、诗文写作、书法等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科目。对于该科目的考试,老师也可以不用应试教育的方法闭卷答题,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写一些小小的感想,自己学后的心得体会等等。 (2)拓展课程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努力弘扬传统文化,需加强传统文化教材的研究与开发·拓展课程资源,注重传统文化中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校园里开展“每天一诗”、“每周一文”的活动或开展一个班级读书会,让老师上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并让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也可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创设传统文化的校园育人氛围。 (3)改革课堂教学,构建以读为本、师生互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自主化、朗读情感化、理解个性化、作业多样化。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或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论文评选等活动。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举行一两个小型的知识问答比赛引导师生互动等等。 (4)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民风民俗,组织学生参与有关社会活动,参观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博物馆,并让学生尝试写作观后感或民风民俗介绍、调查报告、小论文等,让学生自己加深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领悟。 “文化之于人,正如水之于鱼,一方水养一方鱼,无文化之国家,无文化之民族,无文化之人群,便如无水之鱼,无本之木,欲求成长发展而永无可能”。陈凡之在《剑桥导引》中也说道:“许多许多的历史才形成一点点传统,许多许多的传统才形成一点点文化,我们有幸的是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一点点文化”。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板具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宏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因为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这样我们的子孙才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的世界里。让我们依托积淀千年的华夏文化,让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现代化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5,绿领巾是什么意思

呵呵。最早来自上海。


一年级的学生全部实行戴绿领巾,到了二年级,一部分达到条件的学生就可以加入真正意义的少先队,开始戴红领巾;还有一部分学生即使达到加入少先队的年龄,但由于学习、思想品德等方面还达不到要求,仍然戴绿领巾,到了三年级全部加入少先队。

共青团中央少工部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共青团中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紧急追查绿领巾、粉领巾等“变色红领巾”。

共青团中央少工部相关人士激动地问道:“队章上写得很清楚,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怎么能改变颜色?学校的这种行为严重地违反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相关章程。共青团中央将要求地方少先队组织彻查此事,同时将在全国清查‘变色红领巾’问题,杜绝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他同时表示,这种给成绩不好的学生戴绿领巾的行为也是对学生的歧视,势必对学生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这位人士同时表示,现在一些学校要求已经入学却还没到入队年龄的小学生戴绿领巾、粉领巾,也不能够被允许。

共青团中央少工部的这位人士还向记者透露,有的不法厂家为了赚取利润,居然申请与红领巾、队徽相似商品的外观专利。共青团中央将联合国家专利局共同打击红领巾造假的源头。

6,“绿领巾”是什么意思?

绿领巾是共产儿童团员的标志(也可以称为小红星儿童团)。每一个儿童团员都要佩戴绿领巾。绿领巾像春天的苗,它表示儿童团员是祖国的小苗苗,在肥沃的土地上扎根,在和煦的阳光下成长,它要求儿童团员“勤劳、勇敢、向上、为大家”。绿色还象征和平与友谊,绿领巾要求中国的孩子同世界的孩子“友好、团结、心连心”。中文名:绿领巾含 义:共产儿童团员的标志大 小:宽15CM,长100CM团 队:小红星儿童团代表作品:《入团朗诵》《共产儿童团歌》《绿领巾之歌》《闪闪红星》详情宽15CM,长100CM的丝绸制品,碧绿的颜色,两头是圆形的。领巾佩戴的方法绿领巾的佩戴方法:将绿领巾披在肩上,在胸前连续打二个结,然后将二片绿叶拂平。正确佩戴之后,可以从人物的正面看到,一片像小幼苗一样的绿叶在戴在胸前。它表示红星儿童是祖国的小苗苗。

7,上海的小学生为什么带绿领巾?

表示是少先队的预备队员。绿领巾是共产儿童团员的标志,也可以称为小红星儿童团,每一个儿童团员都要佩戴绿领巾。绿领巾像春天的幼苗一样,代表着祖国的小苗苗,共产儿童团可能很多人也是第一次听说,其实在建国初期就有提议建立共产儿童团,但是由于许多事情这项提案并没有成功。直到1979年,共青团上海市委少年部在团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下建立了附属于少先队的专门组织——儿童团。从此很多地方纷纷效仿,儿童团的时代来了。大约在1980年的春天,一个特殊的仪式在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进行——小红星儿童团员佩戴绿领巾。1999年,上海市团市委,少工委,修改绿领巾的制作工艺和配戴方法。只需把雌雄搭扣往身后一扣即可。既美观又方便,真的像一株小苗苗一样!上海的绿领巾只是作为小红星儿童团的象征,每一个一、二年级的孩子都会先佩戴绿领巾,然后三年级加入少先队后才佩戴红领巾,并没有任何的等级歧视行为,所以还延续着。

8,为什么上海很多中小学生带的是绿色的领巾?

新浪看看共享资料
>http://ishare.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9407
>http://ishare.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9409

(1)绿领巾的历史:

建队50年"上海市少先队工作首创奖"简介
http://www.why.com.cn/qingnianhuodong/chuying/xiaoying/jiang.htm

现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孙云晓网站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专家孙云晓同志 写的传记 第28篇文章>
http://vweb.youth.cn/cms/2006/syx/zpzs/zj/jfhz/200608/t20060809_351402.htm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区县志 >> 区志 >> 虹口区志 >> 第十八编群众团体 >> 第二章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 少年先锋队
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4/node2249/node4418/node20213/node22493/node62906/userobject1ai9458.html


专业志 >> 上海青年志 >> 第二篇青年组织与社团 >> 第四章少年先锋队 >> 第四节 队建活动
四、组织教育活动
〔“红领巾月”活动〕
3.“小红星节”
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66268/node66275/node66322/node66378/userobject1ai62018.html
绿领巾是儿童团员的标志,儿童团是少先队的预备队.1986年12月4日,在中福会少年宫隆重举行了上海市小红星儿童团建团仪式。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吴邦国等前来祝贺,团市委决定每年12月4日(上海少先队建队日)为上海小红星节。

(2)绿领巾的现在:

佩戴绿领巾的方法
http://you.video.sina.com.cn/b/1927862-1458699120.html

上海某小学二年级学生(2000年出生)个人博客
http://ice.vip.iyaya.com/riji-640858.html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