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白起是哪个国家的将领?,白起是哪个朝代的

时间:2024-06-18 12:49:39 编辑:阿旭

1,白起是哪个朝代的

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人。白起出生的年代,秦的国力就已经十分强大了,秦昭王十二年,秦国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大战略,强将成了秦国最急需的人才。秦昭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白起善于用兵,与来自楚国的秦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余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千字文》将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扩展资料:白起为秦国打了四十年的仗,为秦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的记录,白起都没有输过任何一战。他的官职从军队的小兵,一路升职到了大良造,大良造相当于现代军队的司令官。战国时期有一个评价是这样说他的:白起为秦国攻下了七十余个城池,向南平定了汉中的叛军,向北打败了赵国的军队,即使是吕尚和周公的功劳,也不过是如此了。换句话说,当时的人们将白起和古代圣贤相提并论,认为他的功劳已经高到了无法复加的地步。白起掌握军权之后,尽量避免和赵军接触。骄傲的赵括没有想到对方在引诱自己,反而觉得敌人已经势弱,所以才不敢和他们交战。赵军追击之后,白起就立刻切断赵军和后方的联系,使得赵军陷入到孤立的局面,然后在集中兵力进行围攻,将赵军尽数歼灭。秦国战胜之后,白起流露出了冷酷残忍的一面。因为担心赵兵会伺机造反,所以他直接下达命令,就地斩首了四十万俘虏。白起的军事才能,是后世公认最强的。唐太宗曾经要求武将们学习白起的兵书,宋代的《崇文兵书》也将白起的战术列为其中。可见后世人是多么肯定白起的军事实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起

2,白起是那个朝代的?所在皇帝是那个?战役有?

战国时期秦国人,君王是秦昭襄王,战役有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长平之战。一、白起白起(?—公元前257年),芈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后代。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赐死于杜邮。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名列武庙十哲。二、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嬴姓,赵氏,名则,一名稷,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秦惠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早年在燕国为人质。秦武王去世,回国夺位,是为秦昭王。即位初期,宣太后当权执政,外戚魏冉处理庶务,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今湖北江陵市)。听从范雎之言,夺取宣太后、魏冉的权柄,正式亲政。文以范雎为相,武以白起为帅,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统治,奠定了秦国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 然而,长年征战,民生凋敝,受到了东方诸侯国的联合打压,之前战果一一丢弃。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谥号为襄。三、战役1、伊阙之战伊阙之战,是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挥师追击,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魏、韩两国割地求和。战后,韩国精锐损失殆尽。秦国则以不可抗御之势向中原扩展。2、鄢郢之战鄢郢之战,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在战争中,秦将白起选择最佳出兵时机和进军路线,取得攻楚的战略主动。秦军孤军客战楚境,期于死地求生,乘楚王城池不修,边备废弛之机,采取掏心战术攻入楚国。并采用了决水攻城的战术攻克楚国别都鄢城,然后沿长江东下深入楚境,攻陷楚国国都郢,焚毁楚国的宗庙和夷陵,取得最后的胜利。此战,秦国获得了楚国大量国土;楚国被迫迁都,国力受到极大削弱。3、华阳之战华阳之战,是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秦国名将白起、魏冉率军在韩国的华阳(今河南新郑北)一带同魏国、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魏赵两国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魏国大片城池,此战共斩杀魏赵联军十五万。 前275年,赵国与魏国进攻韩国的重要城邑华阳,韩国向秦国求救,秦昭襄王便派遣武安君白起、穰侯魏冉和客卿胡阳率军救援韩国。秦军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以平均每日急行百里的行军速度进行长途奔袭,秦军突然出现在华阳的战场上,大败赵、魏联军。此战,秦军共斩首魏军十三万,俘虏三名魏将,魏将芒卯败逃,赵国将领贾偃亦被秦军击败,秦军将赵军俘虏两万人沉入黄河中。秦军乘胜攻取了魏国的卷县、蔡阳和长社和赵国的观津,魏国被迫献南阳与秦国求和。4、陉城之战陉城之战是公元前264年(周赧王五十一年),秦武安君白起率军攻占韩国陉城(今山西曲沃东北)等9座城邑的作战。此战斩首韩军5万人。5、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战场上的相持对峙局面对其不利,再加上廉颇用兵老道无懈可击,遂用反间计。赵王由于初战失利,见无利可图,遂求和秦国,不成被戏耍,年轻气盛的赵王遂要出击,但廉颇坚守不出不听赵王令,再加上秦国反间计,遂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见有机可乘,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见战国历史分期)。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昭襄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伊阙之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鄢郢之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阳之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陉城之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平之战

3,杀神白起和战神吕布!谁猛?拜托各位了 3Q

白起和吕布,一个是优秀的军事统帅,一个只能算猛将,如果给两人同等质量数量的兵员,吕布肯定是干不过白起的!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伊阙之战又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国闻白起胆寒,太史公司马迁称赞白起为“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吕布(?-198),字奉先,汉族,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著名武将与割据军阀。曾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术效力,被封为徐州牧,后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年(198)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由于小说《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影响,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

4,白起是哪国人

白起,芈姓,白氏,名起,楚白公胜之后。
先介绍一下白公胜:
白公胜(前526-前479年,又一说生于公元前533年) 春秋末期楚国大夫,楚太子建之子,楚平王嫡孙。楚太子建携家出逃至郑国。不久,其父为郑人所杀,又由郑国逃奔到吴国。楚惠王二年(前487年),楚令尹子西召胜回国。封在白地(今河南息县东),号白公。欲伐郑报仇而未能,遂恨楚之君臣,暗中积极争取民众,准备夺权。   前479年六月,吴国攻打楚慎邑(今安徽颖上北),白公胜率军在慎邑击败来犯的吴军,缴获大批军械辎重。同年7月,以献战利品为名,带兵入郢,杀楚国大臣子西、子期,劫走楚惠王,史称“白公之乱”,欲立子闾为楚王,子闾不肯接受王位,被杀。随后,楚国大臣公子高(沈诸梁,又称叶公)闻白公胜作乱,率方城外之军前来镇圧。由都城北门而入,率军打败白公胜,白公胜逃到山中,自缢而死。石乞被俘,拒绝告知白公胜尸体所在,被烹死。白公胜弟王孙燕也逃奔至吴国。
所以,白起是楚国王室后裔,说起来他应该算是楚国人。“楚材秦用”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