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尔德·贝兰克梵的简介
Lloyd Blankfein 又译劳伊德·布兰克芬,是金子总会放光的,贝兰克梵也是这样。凌乱、破旧、困苦的生活并没有遮蔽贝兰克梵的才智,在和自己处于同样条件的孩子群中,年幼的贝兰克梵总是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做游戏他是最快取胜的那一个,而伙伴们遇到疑问时也都会自然而然地来请教聪慧的贝兰克梵。16岁时贝兰克梵成功申请哈佛大学并获得奖学金入校学习。对于平常人而言成功申请哈佛大学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因为哈佛是世界一流的学府,那里汇聚最智慧的火花。可是贝兰克梵并不因为这些选择哈佛,而仅仅是因为他曾经听说有一个大学的名字叫哈佛。简陋闭塞的生活条件也许没有给与他较多了解外界的可能,他不了解哈佛,不知道哈佛的地位,因为要上大学就申请了一个自己知道的学校,仅此而已。
劳尔德·贝兰克梵的人物经历
靠着奖学金贝兰克梵很顺利地完成在哈佛法学院学习,于1975年获得哈佛大学学士学位,又于1978年获得哈佛法学院的法学博士学位,从此开始踏上工作岗位。1978年大学毕业他找到了一份税务律师的工作。和许多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一样,第一份工作并没有让贝兰克梵找到自己想要的感觉。他在寻找跳槽的机会。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高盛的招聘信息,贝兰克梵的内心在跃跃欲试,于是他递出了自己的简历。这一次应聘,这位聪颖思维敏捷的哈佛高材生并没有得到高盛的青睐,相反他被拒之门外。1981年贝兰克梵从税务律师的岗位脱离出来,进入一个鲜为人知的商品贸易公司J.Aron工作,成为一名业务员。 从一名普通业务员到一名金牌销售员,贝兰克梵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在短暂的时间内看到了自己生命宽度的快速拓展。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这让年轻的布兰克费恩更加意气风发。但是他没有想到,不久J.Aron因为总体颓势无法扭转被高盛并购。就这样贝兰克梵连同J.Aron都变成了高盛的一部分。当初应聘高盛被拒,如今却通过这种方式“歪打正着”地成为了高盛的一名员工,贝兰克梵的心里似乎还有些疑虑,“当我最初加入这个公司的时候我就在想,我怎么才能在这个地方生存下来?于是我问自己我是不是能让我所负责的工作领域成为公司发展很重要的一部分,我非常在意这一点”,贝兰克梵回忆说。高盛一直以来给外界一个毫不留情的印象,它总以惊人的速度将精英吸纳进来,又会以惊人的速度将其扫地出门。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贝兰克梵急需快速找到自己在这个庞大的金融机构里的定位。 被纳入高盛体系下J.Aron公司的业务有待调整和恢复,贝兰克梵在这一过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司业务扩展到咖啡、金属贸易、原油、外汇交易等多个领域。到20世纪90年代初J.Aron所创利润已经占到高盛财团总利润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J.Aron在高盛内部成为了一个有着巨大吸引力的地方。伴随着J.Aron的崛起和快速发展的还有贝兰克梵,他在这期间的表现越来越受到高盛高层的重视。贝兰克梵当初的目标达到了,在高盛他不仅站稳了脚跟,还为自己日后的跃升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贝兰克梵真正在高盛集团脱颖而出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在2002年,这一年贝兰克梵所掌管的高盛的支柱部门——固定收益商品部创造了高达1270万美元的收益,而当时高盛董事长兼CEO的亨利·鲍尔森所负责部门产生的收益也不过只有960万美元。一时间贝兰克梵的名字变得响亮厚重起来。 鉴于J.Aron在高盛集团内部的位置越来越重要,1997年高盛将J.Aron与其固定收益业务合并,建立了固定收益商品部(简称FICC),贝兰克梵被任命为这部分业务的主管。贝兰克梵的领导大大增强了FICC的交易能力,且使其保持着快速恒定的增长态势, FICC的收入从1999年28.6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55.9亿美元,至今FICC都保持在高盛内部主干的作用。2003年初,贝兰克梵成为高盛上市后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进入公司董事会的员工。 在这之前鲍尔森有两位公认的接班人,一个是野心勃勃的约翰·桑顿,他曾将高盛的业务成功打入欧洲和亚洲市场,而另一位是约翰·赛恩(2003年出任纽交所CEO,2007年末就任美林证券CEO)。没有人关注到贝兰克梵,但是FICC的接连佳绩,以及高盛集团的总收入对FICC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有观察家认为如果高盛继续保持对FICC的高度依赖那么贝兰克梵就是那个等待接替鲍尔森的最佳人选。果然不久之后这个预言被证实了。2003年12月贝兰克梵成为高盛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而两位早就被看好的接班人桑顿和赛恩则于2003年底先后离开了高盛挂冠而去。有分析认为贝兰克梵的成功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他懂得如何通过公司的自营交易而不是通过兜揽高端客户来创造利润,这是贝兰克梵的一个特长,另一个原因则是自营交易近年来已经形成潮流,贝兰克梵所具备的特长正式顺应了这种潮流的需要。善于发现机遇并且能以最快的速度反应并将其充分利用,这是贝兰克梵的一个重要特质。2003年第四季度,FICC的收入达到11亿美元,约为高盛集团同期净收入的1/4。更为重要的是,据分析师们称,该子公司对高盛利润的贡献率更要高得多,约为35%。因为在FICC出色的表现,2002年布贝兰克梵的薪酬就占据了高盛的至高点,2003年底高盛公司宣布,布兰克费恩当年的薪酬是2000万美元,少部分是限制性股票,多数为现金。 2006年6月时任高盛集团CEO的亨利·鲍尔森被美国总统布什任命为财政部长职务,自然贝兰克梵成为鲍尔森的不二人选。6月2日,高盛董事会宣布,任命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贝兰克梵为新任CEO兼董事长。凭借优秀的交易技能,贝兰克梵走到了高盛集团的最高位置。2006年因为带领高盛继续乘风快速前进,贝兰克梵本人再获丰厚回报,年终奖高达5340万美元,也创下了华尔街投资银行年终奖金的新纪录。凭借2007年的出色发挥(2007年高盛集团股价上涨约5%,虽看来一般,但和华尔街的同行相比已非常优秀:摩根士丹利、美林、贝尔斯登、花旗集团股价下跌20%甚至更多),贝兰克梵从高盛拿到6790万美元的收入,包括268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4110万美元的限制性股票分红,从而成为去年华尔街最阔气的“打工仔”。与此同时,2007年《财富》全球25位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贝兰克梵排在苹果集团的乔布斯和新闻集团的默多克之后,高居榜单第三。可以说,如今的贝兰克梵称得上华尔街的财神爷。但若了解他的出身背景,那么贝兰克梵的奋斗历程也可说是一个典型的“华尔街神话”。
高盛的股东都是谁?
高盛公司股东名单: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 C. Blankfein)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盖瑞·柯恩(Gary D. Cohn)总裁兼联席首席运营官约翰·布莱恩(John H. Bryan)克莱斯·达尔巴克斯蒂芬·弗里德曼(Stephen Friedman)威廉·乔治(William W. George)拉贾特·古普塔(Rajat K. Gupta)詹姆斯·约翰逊(James A. Johnson)罗伊丝·朱莉博(Lois D. Juliber)拉什米·米塔尔 (Lakshmi N. Mittal)詹姆斯·斯基罗(James J. Schiro)茹斯·西蒙斯(Ruth J. Simmons)约翰·罗杰斯(John F. W. Rogers)董事会秘书扩展资料高盛1984年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又于1994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代表处,正式进驻中国内地市场。此后,高盛在中国逐步建立起强大的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分支机构,向中国政府和国内占据行业领导地位的大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高盛也是第一家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交易许可的外资投资银行,及首批获得QFII资格的外资机构之一。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并多次在中国政府的大型全球债务发售交易中担任顾问及主承销商。高盛还是第一家中标协助中国处理不良资产的外资机构,也是第一家完成不良资产国际销售的外资机构。在不久前进行的中国银行上市中,高盛也是三家承销商之一。考资料:Goldman Sachs | China - 2018股东
高盛是做什么的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总部位于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在23个国家拥有41个办事处。2017年6月7日,2017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发布,高盛集团排名第78位。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高盛位列259位。扩展资料高盛集团核心业务1、投资银行为各种各样的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和个人提供广泛的投资银行服务。2、投资控股高盛集团入股了中国石化、中粮集团、金龙鱼等多家大型企业,并占有中国移动的股份。3、交易投资一方面协助客户(包括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和个人)进行交易,另一方面通过做市、交易和投资固定收益和股票产品、外汇、大宗商品及衍生产品,用自营资金进行交易。此外,高盛还参与股票及期权交易所的特许交易商及做市活动,并在全球主要的股票、期权和期货交易所为客户交易进行结算。对于商业银行及其它投资活动,高盛既进行直接投资,也通过公司募集和管理的基金进行投资。4、资产管理向全球各类机构和个人提供投资顾问及理财规划服务,并提供所有主要资产类别的投资产品(主要通过分开管理的账户和符合工具,如互惠基金和私人投资基金)。高盛还向全球的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对冲基金、基金会和高净值个人提供大宗经纪服务、融资及融券服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盛集团
高盛集团的老板是谁
目前, 高盛集团独立总裁CEO是大卫·所罗门 。下面为您介绍高盛集团。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总部位于纽约。2017年6月7日,2017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发布,高盛集团排名第78位。 [1] 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高盛位列259位。 [2]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高盛集团排名第154。 [3] 2019年7月,发布2019《财富》世界500强:位列204位。 [4] 2019年10月,Interbrand发布的全球品牌百强榜排名53 [5] 。2019年11月16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活跃投资机构百强榜》,高盛排名第6位。 [6] 2020年1月22日,名列2020年《财富》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榜单第27位。2020年5月13日,高盛集团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第47位。 [7-8] 2020年7月,福布斯2020全球品牌价值100强发布,高盛集团排名第85位。创立时期1869-1930高盛公司是由德国移民马库斯·戈德曼于1869年创立的。高盛公司成立于1869年,在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投资银行业务开始形成,但与商业银行没有区分。高盛公司在此阶段最初从事商业票据交易,创业时只有一个办公人员和一个兼职记账员。创始人马库斯·戈德曼每天沿街打折收购商人们的本票,然后在某个约定日期里由原出售本票的商人按票面金额支付现金,其中差额便是马库斯的收入。1882年,他的女婿萨缪尔·萨克斯加入了公司。1885年,马库斯·戈德曼把他的儿子亨利和Ludwig Dreyfuss带入了公司,并且把公司取名为高盛。公司成为了在此阶段最初从事商业票据交易的先锋,并于1896年加入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二十世纪初,股票包销包括首次公开募股业务使高盛成为真正的投资银行,公司1906年帮助Sear Roebuck公司发行了当时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高盛还成为了当时最喜欢招聘名牌商学院MBA学位学生的公司之一,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后来高盛增加贷款、外汇兑换及新兴的股票包销业务,规模虽小,却是已具雏形。而股票包销业务使高盛变成了真正的投资银行。在1929年,高盛公司还是一个很保守的家族企业,当时公司领袖威迪奥·凯琴斯想把高盛公司由单一的票据业务发展成一个全面的投资银行。他做的第一步就是引入股票业务,成立了高盛股票交易公司,在他狂热的推动下,高盛以每日成立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速度,进入并迅速扩张类似今天互助基金的业务,股票发行量短期膨胀1亿美元。公司一度发展得非常快,股票由每股几美元,快速涨到100多美元,最后涨到了200多美元。但是好景不长,192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华尔街股市大崩盘,使得股价一落千丈,跌到一块多钱,使公司损失了92%的原始投资,公司的声誉也在华尔街一落千丈,成为华尔街的笑柄、错误的代名词,公司濒临倒闭。这之后,继任者西德尼·文伯格一直保持着保守、稳健的经营作风。
美国高盛 创史人是谁
高盛的创始人马可斯·戈德门(Marcus Goldman,1822-1904)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一个犹太人家庭,在1848年第一波犹太移民潮中,他来到美国。1869年,他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也就是高盛的前身。
从创建伊始,高盛历代领导人始终有一个共识:将高盛发展成一个国际性公司。早在20世纪初,高盛就试图通过在英国开拓业务而进入欧洲市场。
马可斯·戈德门(Marcus Goldman)退休之后,亨利·戈德门与山姆·萨克斯掌管公司。虽然这一对郎舅时有冲突,但有一件事他们始终意见一致,那就是将高盛从一个从事商业票据的公司发展成提供综合性金融业务的国际性合伙制公司。而且,他们付诸了行动——山姆·萨克斯将高盛带向海外,而亨利·戈德门则在商业票据交易之外为高盛找到了更多财源。
为什么美国每个总统的任期都要打仗
说穿了,就是为了美国的军工集团的利益。这就是“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这个结论的出处。
美国有很庞大的军事工业集团,他们的力量很强大,他们能动用“院外集团”对各方面的人士进行游说,还在选举时为各政党提供选举经费。
他们很有钱,也非常能赚钱,卖军火赚钱,卖了以后零配件还赚钱,维护保养、技术升级……。
其实他们并不完全是靠市场竞争来赚钱的,有些军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很差,技术也未必就那么先进。我弟弟就在美国的某军工企业工作,据他讲那里非常像我们改革开放前的工厂,人浮于事,能一个星期干完的活要拖半个月,还要宣称工作非常忙,我们费了非常大的努力才完成的……。反正外面的人不知道情况(保密),内部的人自然不会讲。
我们国家的许多军工企业在转民用的方面做得比美国好得多,克林顿就曾说要学习我们的经验。
但转民用是很费力气的,所以美国的军工业集团用最简单的办法——制造威胁,让自己国家或别的国家(或地区)买单。
所以,美国的军工业集团经常组织人到国会去游说,说中国如何强大,技术如何先进等。让自己的国家购买、研制新武器,同时也鼓励欧洲、日本、韩国、台湾以及中东国家购买。
不过,最先进的武器是不能卖给别人的,所以还得打些仗,同时还可以让那些新武器在真实的战场上得到验证,发现新问题,以便改进。
而这种打仗必须是比较“安全”的,不能把自己拖到像越南战争那样。
当年老布什是很小心的,所以地面战争直打了100多个小时。到了小布什觉得伊拉克很容易打,于是才敢下决心打进去。只是没有想到在打进伊拉克以后遇上了麻烦(我估计他们在利比亚将来也会有麻烦的)。
对于普通老百姓,他们是不知道真实情况的(对于这些情况,媒体也不会或不敢报道)。上次伊拉克就是被忽悠了,有70%以上的老百姓都支持打。
虽然以后老百姓觉得上了当,但仗也打了,命也送了,钱也花了。唯一得利的就是那些军工集团,只有他们才会躲在战争的背后偷着笑。
高盛相当于中国的什么公司?
高盛相当于中国的中信证券。高盛相当于中国的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券商。因为国内交易管制,国内公司涉及范围没有高盛丰富,所以高盛是国内券商的目标。高盛集团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高盛的创立高盛公司是由德国移民马库斯戈德曼于1869年创立的。高盛集团GoldmanSachs,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总部位于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在23个国家拥有41个办事处。其所有运作都建立于紧密一体的全球基础上,由优秀的专家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拥有丰富的地区市场知识和国际运作能力。
高盛相当于中国的什么公司?
高盛相当于中国的中信证券公司。高盛相当于中国的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券商,因为国内交易管制,国内公司涉及范围没有高盛丰富,所以高盛是国内券商的目标,高盛集团是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创建于1869年的高盛集团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其总部设在纽约。高盛讲解高盛公司长期以来视中国为重要市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就把中国作为全球业务发展的重点地区。高盛在1984年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又于1994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代表处,正式进驻中国内地市场。此后,高盛在中国逐步建立起强大的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分支机构向中国政府和国内占据行业领导地位的大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高盛也是第一家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交易许可的外资投资银行,及首批获得QFII资格的外资机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