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离子活度计

时间:2024-07-17 00:33:22 编辑:阿旭

离子活度计的离子活度计 技术指标

1.测量范围  分辨率pX±1或pX±2:(0.00~14.00)pX  0.01pXmV:(-1500~1500)mV 0.1mV2.电子单元基本误差pX±1:±0.005pX±1个字pX±2:±0.008pXmV:±0.3%(FS)±1个字3.电子单元稳定性:±0.003pX±1个字/3h4.仪器重复性:0.01pX5.温度补偿范围:(0~100)°C6.斜率调节范围:80%~100%7.等电位调节范围:(5.6~10.0)pX8.外形尺寸,mm:300×250×1109.重量:约3Kg10.仪器正常工作条件:a)环境温度:(5~35)°Cb)相对湿度:不大于80%c)供电电源:AC (220±22)V;(50±1)Hzd)被测水溶液温度:(5.0~60.0)°Ce)周围除地磁场外无其它影响性能的电磁场存在

离子计的用途是什么?

  离子计是用于测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电化学分析仪器。测量H+的也属于离子计,我们一般称其PH计或酸度计,一般人们指的离子计是指测量除H+以外其他离子的电化学仪器。

  主要分类
  按其测量所使用的电极结构可分为:

  气敏电极
  气敏电极:用于测定样品中容易转化成气体的离子组分的电极。常见的有氨(NH3)气敏电极,二氧化碳(CO2)气敏电极,氮氧化物(N0X)气敏电极

  膜电极
  固体膜半电池离子电极:
  硫氰跟(SCN-)离子电极
  塑料膜半电池离子电极:
  氟硼酸(BF4-)离子电极,水硬度(x2+)离子电极,表面活性剂离子电极,铵(NH4+)离子电极,高氯酸(CL04-)离子电极
  塑料膜复合离子电极:
  钙(Ca2+)离子电极,硝酸根(N03-)离子电极,钾(k+)离子电极
  固体膜复合离子电极:
  溴(Br-)离子电极,镉(Cr-)离子电极,氯(Cl-)离子电极,氯气(Cl2)离子电极,铜(Cu2+)离子电极,氰(CN-)离子电极,氟(F-)离子电极,碘(I-)离子电极,铅(Pb2+)离子电极,银/硫(Ag+/S2-)离子电极


什么是离子的活度,与离子浓度的区别是什么

离子活度是指电解质溶液中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离子的有效浓度。离子活度(α)和浓度(c)之间存在定量的关系,其表达式为:αi=γici式中:αi为第i种离子的活度;γi为i种离子的活度系数;ci为i种离子的浓度。离子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区别:1、由于溶液中离子间存在静电作用,他们的自由移动和反应活性因此受到影响,这样它们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浓度与其实际浓度间存在差别。2、活度是物质反应时实际能反应的,之所以活度和浓度不等,是因为离子反应时其周围被一层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包围,叫做离子氛。溶液越稀,离子氛自然就越“薄”了,对离子活性影响就越低。因此,在稀薄溶液中,活度约等于浓度。扩展资料:离子活度测定:1、折叠标准比较法与用玻璃电极测量溶液pH值的方法相似。先配制一个浓度尽可能接近待测溶液的标准溶液,并在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的TISAB,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出标准溶液的电动势εs。和待测溶液的电动势εx。根据下式即可求出待测离子的浓度:2、折叠标准曲线法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出系列标准溶液各浓度的电动势,作ε-lga或ε一lgc标准曲线,标准曲线呈线性关系。然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待测液的电动势,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待测液的浓度。3、折叠标准加入法将标准溶液加人到待测溶液中进行测定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避免由于活度系数变化而造成测定误差。假设待测溶液中某离子的浓度为c(x),测定时溶液的体积为V,测得电动势为ε1,而准确加入该离子的标准溶液后,其浓度增加为△c,测得电动势为ε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子活度

离子计的工作原理?

离子计又称离子活度计,它与各种离子选择性电极配合使用,精密地测定两电极所构成的原电池的电池电动势,根据能斯特方程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可以用直接电位法、加入法、电位滴定法和格氏作图法来测量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离子计测量离子浓度的原理是建立在电位分析法的基础上,电位分析法的实质是通过在零电流条件下测定两电极间电位差(即由待测试样溶液所掏成原电池的电动势)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
  离子计必须与离子选择性电极配合使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电化学敏感元件。是以电位法测量溶液中某些特定离子活度的指示电极,它能将非电量的离子活度的变化转换为电位的变化。


离子活度是什么?

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相互作用使得离子通常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离子实际发挥作用的浓度称为有效浓度,或称为活度(activity),显然活度的数值通常比其对应的浓度数值要小些。离子的活度是对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校正。校正后的浓度叫做有效浓度,也叫做离子的活度。在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离子间的距离很近,因此离子间有较强的静电作用,使离子自由移动受到限制。离子活度系数离子活度系数;ion activity coefficient:溶液中离子的不理想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符号为γ。设某离子i的浓度为ci,则ciγi=ai,称为该离子的活度。将活度替代浓度用于离子平衡反应,理想溶液的关系式仍能适用。但电解质的正、负离子是同时存在的,故正离子的活度a+和负离子的活度a-将同时出现于平衡式中。为了思考方便,引入平均离子活度系数γ±和平均离子活度a±的概念(均指几何平均)。对于NaCl这样的1-1价电解质溶液,设其浓度为c,则a±2=a+a-=(c+γ+)(c-γ-)=c2γ±2,或a±=cγ±。由于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很强,即便是极稀的溶液,活度系数仍不能忽略不计,但可以根据德拜(P.Debye)-休克尔理论计算。

离子活度受什么影响

离子活度是离子在溶液中的有效浓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温度越高,溶液中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离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会随之减小,离子活度会增加。2.浓度: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越高,离子活度就越小,因为离子之间的排斥作用会增大,导致部分离子结合形成化学物种,离子不能自由运动。3.pH值:pH值改变时,离子活度也会发生变化。多数离子的活度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且呈指数函数关系,一些离子的活度随pH的变化曲线表现为反比例关系。4.离子价态:不同价态的离子活度差别较大。对于多元混合溶液,活度系数与混合溶液中组分的数量、取代等位置以及溶液中各组分之间的作用等都有关系。综上,离子活度受到很多的影响,这也决定了它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科学家们需要对离子活度进行研究和掌握,以便充分发挥它在化学反应和其他领域的作用。


什么是离子的活度,与离子浓度的区别是什么

离子活度是指电解质溶液中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离子的有效浓度。离子活度(α)和浓度(c)之间存在定量的关系,其表达式为:αi=γici式中:αi为第i种离子的活度;γi为i种离子的活度系数;ci为i种离子的浓度。离子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区别:1、由于溶液中离子间存在静电作用,他们的自由移动和反应活性因此受到影响,这样它们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浓度与其实际浓度间存在差别。2、活度是物质反应时实际能反应的,之所以活度和浓度不等,是因为离子反应时其周围被一层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包围,叫做离子氛。溶液越稀,离子氛自然就越“薄”了,对离子活性影响就越低。因此,在稀薄溶液中,活度约等于浓度。扩展资料:离子活度测定:1、折叠标准比较法与用玻璃电极测量溶液pH值的方法相似。先配制一个浓度尽可能接近待测溶液的标准溶液,并在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的TISAB,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出标准溶液的电动势εs。和待测溶液的电动势εx。根据下式即可求出待测离子的浓度:2、折叠标准曲线法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出系列标准溶液各浓度的电动势,作ε-lga或ε一lgc标准曲线,标准曲线呈线性关系。然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待测液的电动势,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待测液的浓度。3、折叠标准加入法将标准溶液加人到待测溶液中进行测定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避免由于活度系数变化而造成测定误差。假设待测溶液中某离子的浓度为c(x),测定时溶液的体积为V,测得电动势为ε1,而准确加入该离子的标准溶液后,其浓度增加为△c,测得电动势为ε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子活度

为什么钠离子的半径大于氟离子的半径呢

  Na+ 与F-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都为K层2个,L层8个电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半径主要受核电荷数影响。电核电荷数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离子半径越小。
  钠离子的核电荷数是11,氟离子的核电荷数是9,所以:r(Na+)  判断微粒半径大小的总原则是:
  1. 电子层数不同时,看电子层数,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2. 电子层数相同时,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3. 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看电子数,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r(Fe2+)> r(Fe3+)
  4.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5. 若微粒所对应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既不相同又不相邻,则一般难以直接定性判断其半径大小,需要查找有关数据才能判断。 
  高中阶段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
  1. 原子半径的大小比较,一般依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同周期,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半径逐渐减小;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电子层数增多,半径依次增大。
  2.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3. 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离子中阴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阳离子半径,因为同周期元素阳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一定比阴离子少一层。
  4. 同种金属元素形成的不同金属离子,其所带正电荷数越多(失电子越多),半径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