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会议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内容:会议继续讨论红军的战略方针与进军路线问题。博古仍坚持中央红军进入湘西北,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意见。毛泽东则主张放弃原定计划,改向黔北进军,创建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根据地。经过激烈争论,毛泽东的建议得到与会多数同志的赞同,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放弃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同时还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以便审查黎平会议的决定和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意义:黎平会议是通道会议争论的继续,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最后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方针,为遵义会议纠正“左”倾军事冒险主义错误,做了重要的准备。扩展资料会议由周恩来主持,讨论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博古在会上发言,仍然坚持中央红军沿着红六军团前进的路线进入湘西北,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毛泽东坚决主张中央红军放弃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力主改向黔北进军,在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他具体分析了敌我情况的变化,强调指出:根据敌我情况的变化,中央红军应向遵义地区挺进,如有可能,还可以入川,会合红四方面军,在川陕协同作战。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持会议的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与会大多数人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中央军委立即转发了中央政治局的这一新的决定,并要求各军团首长将中央的决定传达到师及梯队首长。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解读长征(19):黎平会议如何确定红军挺进黔北的战略
黎平会议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黎平会议的历史意义:黎平会议关系到红军命运、中国革命前途,是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开端。黎平会议在党和军队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避开强敌布阵的湘西,挥戈入黔,为了确定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政治局特别会议。黎平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避免了让红军陷入重围的危险,使红军争取了主动。黎平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准备。黎平会议意义的具体表现:第一、决定中共中央和红军的命运和未来;第二、否定错误军事路线;第三、中国革命重新走上正确路线;第四、坚定了信心。黎平会议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重大问题的尝试,开创了我党历史上否定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对中国革命错误指导的先例,是我党对共产国际从盲从到独立思考的转折点。
黎平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黎平会议的主题是讨论红军的战略方针与进军路线问题。1934年12月18日,中央红军在黎平召开长征途中第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政治局采纳向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进军的正确主张,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从根本上实现了转兵,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指明了正确方向。黎平会议的背景:1934年11月底至12月初,中央主力红军血战湘江,以惨重的代价突破了敌军的第四道封锁线。此时,红军内部笼罩着悲观的情绪和分散打游击的思想倾向。突破湘江后,中央红军计划北上湘西北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为了避开敌军在湘西设置好的第五道封锁线,经过激烈争论,决定进行转兵,即“走新路去老地方”,先西进贵州,再去往湘西北。接着,中央红军于12月中旬由广西经湖南进入贵州,而黎平就是红军入黔的第一站。黎平会议是长征伟大转折的序曲,它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调整了长征落脚点,避免了与敌军第五道封锁线相撞,这在关键时刻起了极大作用。
红军长征路线图是哪五次会议确定的?
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事件中,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基本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扩展资料: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会议1、通道会议 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在湖南通道召开临时紧急会议。会议听取了毛泽东的意见,改变了原定的去湘西同二、六军团会合的路线,而取西入贵州。2、黎平会议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县召开会议,再次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放弃了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而改向黔北的遵义进军。3、猴场会议 1934年12月31日至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瓮安县猴场镇召开会议,通过了在川黔边展开战略反攻,建立新的苏区的决定。4、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的错误军事路线,毛泽东重新回到了中央领导岗位上。5、鸡鸣三省会议 1935年2月4日至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贵州、云南三省交界处的一个村庄(尚示确切考证)召开会议,决定反攻遵义,并且博古向张闻天正式交出中央领导权。6、扎西会议 1935年2月6日至9日,中共中央在云南扎西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了遵义会议决议,决定恢复白区工作,总结了土城战役的失利原因,重新整编了红军并确定了回师遵义的战略方针。7、白沙会议 1935年2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在四川古蔺白沙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红军二渡赤水。8、苟坝会议 1935年3月10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县苟坝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了是否进行打鼓新场战役,并确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军事决策三人团,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9、会理会议 1935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在四川会理县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批评了部队中的“右倾情绪”,并点名批评了彭德怀、林彪、刘少奇、黄克诚等人。10、泸定会议 1935年5月31日,中共中央在四川泸定县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中央红军过雪山与四方面军会合,并且由陈云去上海恢复白区地下党组织。11、两河口会议 1935年6月26日,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央政治局在四川小金县城两河口召开会议,决定红军北上陕甘建立根据地,准备实行松潘战役。12、黑水芦花会议 1935年7月18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黑水县(亦称芦花县)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并集中讨论了四方面军的工作问题。13、沙窝会议 1935年8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在四川毛儿盖地区的血洛寨(藏语叫作沙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增补了几位四方面军将领进政治局,同时决定执行《夏洮战役计划》。14、毛儿盖会议 193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毛儿盖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左右两路军迅速执行北上东进的发展计划。15、牙弄会议 1935年9月8日,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和徐向前、陈昌浩在四川阿西牙弄召开非正式会议,决定联名催促张国焘及左路军尽快北上。16、巴西会议 1935年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巴西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红三军团和军委纵队单独北上。17、俄界会议 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在四川迭部县高吉村(亦称俄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18、榜罗镇会议 1935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在甘肃通渭榜罗镇召开会议,决定红军长征的最终落脚点为陕北。19、吴起镇会议1935年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在陕西省赤安县吴起镇召开会议,总结俄界会议后红军的行动,确定新形势下陕甘支队的行动方针,决定党和红军今后的战略任务是建立西北苏区,以领导全国革命,从而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的结束,开创了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的新的历史时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什么会议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中央红军长征从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会师,纵横十余省,长驱数万里,历时两年多,处境险恶,行军转移、战事频繁、危机重重,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国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
生死黎平在哪里才能看
《生死黎平》曾在湖南经视播出,现在可以在爱奇艺观看。《生死黎平》是一部由北京荣焕天下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东阳荣焕影视有限公司、海南荣焕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赵镭、战波、刘方联袂执导,何晟铭、苏青、马敬涵、张嘉译、卢星宇等主演的电视剧,于2016年6月30日在湖南经视播出。该剧讲述了1934年黎平会议前夕,中国工农红军一支先遣队在黔东南地区为中央红军探路,并发动少数民族群众,最终保证了黎平会议的顺利召开。剧情简介1934年8月,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的先遣部队进入黔东南。苗侗儿女银秀、余大庆、月亮山、嗓嘎以及进步女学生陈秋蓉先后参加了红六军团的侦查小分队。不久,红军受到白军的围追堵截,在困牛山被围,小分队在队长关钟的带领下浴血奋战突出重围。和银秀有杀父之仇的民团团长陈沛然伙同陈秋蓉的未婚夫、黔军营长周汉祥,妄图剿灭红军小分队。在关钟的带领下,小分队的队员们怀着坚定的革命信念,一边寻找红军大部队,一边播撒着红色的火种,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2月,中央红军进驻黔东南的黎平,小分队回到了红军大部队的怀抱。而陈沛然不甘心失败,秘密潜入黎平县城,阴谋进行破坏活动。小分队和敌特进行了惊险的战斗,最终消灭了敌特。
生死黎平电视剧所有原型
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为你作出如下解答:《生死黎平》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电视剧,讲述了一群勇敢的抗日战士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原型主要有:1、黎平:一位勇敢的抗日战士,他担任抗日战争的指挥官,带领着一群勇敢的抗日战士,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2、陈晓燕:一位勇敢的抗日战士,她担任抗日战争的护卫,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3、陈晓明:一位勇敢的抗日战士,他担任抗日战争的护卫,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4、陈晓芳:一位勇敢的抗日战士,她担任抗日战争的护卫,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做法步骤:1、首先,要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了解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以及抗日战士的勇敢行为。2、其次,要研究原型的生平,了解他们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3、最后,要结合历史背景和原型的生平,把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和抗日战士的勇敢行为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抗日战争的精神。个人心得小贴士:在学习《生死黎平》的原型时,要仔细研究历史背景和原型的生平,以此来深入理解抗日战争的精神,以及抗日战士的勇敢行为。同时,要结合历史背景和原型的生平【摘要】
生死黎平电视剧所有原型【提问】
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为你作出如下解答:《生死黎平》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电视剧,讲述了一群勇敢的抗日战士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原型主要有:1、黎平:一位勇敢的抗日战士,他担任抗日战争的指挥官,带领着一群勇敢的抗日战士,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2、陈晓燕:一位勇敢的抗日战士,她担任抗日战争的护卫,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3、陈晓明:一位勇敢的抗日战士,他担任抗日战争的护卫,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4、陈晓芳:一位勇敢的抗日战士,她担任抗日战争的护卫,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做法步骤:1、首先,要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了解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以及抗日战士的勇敢行为。2、其次,要研究原型的生平,了解他们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3、最后,要结合历史背景和原型的生平,把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和抗日战士的勇敢行为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抗日战争的精神。个人心得小贴士:在学习《生死黎平》的原型时,要仔细研究历史背景和原型的生平,以此来深入理解抗日战争的精神,以及抗日战士的勇敢行为。同时,要结合历史背景和原型的生平【回答】
观看黎平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有感作文
我的家乡物产丰富、风景秀丽,这个地方就是美丽xx。它是一座草原小城,虽然比不上北京、上海那样的大城市,但却有着那里难得的洁净与美丽。这里有远近闻名的敖包山,山上有一座座古庙,仿佛在向人们介绍锡林浩特的历史。这里的草原最美丽,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草原上点缀着洁白的羊群,牧民在草地上骑着骏马放声高歌,所有的一切构成了草原上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牧民热情好客、淳朴善良,每当有客人来临,他们就会拿出最美味的奶食、可口的马奶酒招待客人,并且献上草原人民温暖的祝福。这里的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夏天烈日炎炎,水干涸了;还有那高大挺拔的树木,只留下一片如盖的绿荫,让人们纳凉休憩。这里的秋天水草肥美,奶茶飘香,金黄的落叶像蝴蝶一样在林间飞舞。这里的冬天白雪皑皑,到处银装素裹,一片洁白。小朋友们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玩儿的不亦乐乎。这就是我的家乡——美丽的内蒙古。
黎平会议会址的简介
黎平会议会址在黎平县城的二郎坡,它是晚清修建的民居建筑,两端有高大的封火墙,房屋面宽五间。正中有一座门楼,两边为铺面,当年是胡荣顺商号。走进门楼,里面是一个大院,有9个大小不同的天井,建筑面积近800平方米。1934年底,中央红军由湖南通道进入贵州,占领黎平后,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这是红军离开江西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紧要关头改变红军的战略方针,变被动为主动,并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思想和组织基础。这所普通的民房,因“黎平会议”而成为重要革命文物,1982年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