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隋唐十八杰

时间:2024-07-17 05:13:49 编辑:阿旭

历史上隋唐十八杰是谁

开隋九老: 1、忠孝王伍建章 2、大元帅高颖 3、靠山王杨林 4、上柱国贺若弼 5、大都督鱼俱罗 6、昌平王邱瑞 7、上柱国韩擒虎 8、双枪将定彦平 9、越王杨素 十六杰: 1、李元霸 2、裴元庆 3、宇文成都 4、雄阔海 5、伍天锡 6、程咬金 7、翟让 8、罗成 9、秦琼 10、单雄信 11、王君可 12、魏文通 13、伍云召 14、王伯当 15、尚师徒 16、左天成 四猛: 1、罗士信 2、新文理 3、秦用 4、来护儿 [如果撇开九老和四猛,按照流行的说法,《隋唐演义》的好汉十三绝应该是这样排名的: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天锡 6、伍云召 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尚师徒 11、新文理 12、韩擒虎 13、秦琼/尉迟恭


隋唐十八杰都是怎么死的

隋唐十八杰死亡方式: 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被雷劈死。 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打死。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裴:在攻隋时被尚师徒和新文理用计骗入火雷阵,死于坠庆山。 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死在扬州千斤闸下,被压成肉泥。 第五杰:双镗无敌伍天锡:被李元霸一锤打死在扬州城外。 第六杰:南阳太守伍云召:死在一个番将的马尾巴下,那匹马就是神马无尾锥。 第七杰:少保罗成:中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阴谋,马陷淤泥,被箭射死。 第八杰:靠山王杨林:死在罗成枪下。 第九杰:魏文通:小说《说唐全传》里面,魏文通被神箭王伯当射死。 而在评书《隋唐演义传》里,魏文通被天下第一猛罗士信打死。 第十杰:尚师徒:被秦叔宝用计打败,因不愿投降,拔剑自刎。 第十一杰:新文礼:被王伯当射毒箭刺中他的左眼睛,之后军医抽出毒箭后死亡。 第十三杰:神拳太保秦琼秦叔宝:老了还和敬德争帅印,累的吐血而死。 第十八杰:单雄信 :宁死不投唐,被杀。 《说唐演义全传》只提到了第一到十一、十三、十八条好汉,没有提到第12、14、15、16、17条好汉。


隋唐十八杰是指那十八位人物?按排名?

隋唐十八杰,一般称之为隋唐十八好汉,是《说唐演义全传》中人物排名,《说唐》没把十八条好汉说全,只说了十三条,除程咬金、秦琼、单雄信 、尉迟恭外均为虚构人物。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第四条好汉雄阔海,第五条好汉伍云召,第六条好汉伍天锡,第七条好汉罗成,第八条好汉杨林,第九条好汉魏文通。第十条好汉尚师徒,第十一条好汉新文礼,第十五条好汉秦琼,第十八条好汉单雄信,而第十二、十三、十四、十六、十七书中未提及。1、李元霸原名李玄霸,唐高祖窦皇后第三子。是古典小说《说唐》与评书《兴唐传》《瓦岗英雄》《隋唐演义传》中登场的虚拟人物。隋唐第一猛将,隋唐十八好汉之首,传说为金翅大鹏鸟转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无人能敌。使一对金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坐骑为“万里云”,日行一万,夜走八千。于晋阳宫金殿之上同大隋天宝大将宇文成都比力比武,力举金狮上殿,隋炀帝御封为“西府赵王”、“猛勇大将军”。四明山一战,一人击败十八路反王23000大军。扬州“反王夺魁大会”时,于天昌关杀死天下第六好汉伍天锡。紫金山一战,杀死宇文成都,匹马双锤面对185万军队,两柄铁锤如拍苍蝇般,只打得尸山血海,将185万军队杀得只剩65万。逼得李密献上玉玺,各路反王递上降表。2、宇文成都宇文成都是古典小说《说唐全传》以及评书《兴唐传》、《瓦岗英雄》还有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的虚构人物,在真实历史上并不存在。他在作者笔下是大隋天宝大将,隋唐第二条猛将,隋唐十八好汉中排名第二。为大隋丞相宇文化及之子,隋文帝封为镇殿大将军,号天宝大将,御赐“天下第一横勇无敌”金牌。身长一丈,腰大十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头戴一顶双凤金盔,身穿一件锁子黄金甲,坐下一匹能行千里黄花马。使一条凤翅镏金_,重四百斤。上界雷声普化天尊临凡,身负三载龙命。曾于南阳关力挫天下第五好汉伍云召,晋阳宫前与天下第一李元霸比武,单臂举三千斤金狮上殿。四平山之战,击败天下第四好汉雄阔海、天下第五好汉伍云召、天下第六好汉伍天锡三人联手,因力竭不敌天下第三好汉裴元庆。后十八路反王进逼扬州,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宇文成都与宿敌李元霸战于紫金山,终被李元霸所杀。3、裴元庆是小说《说唐全传》中的人物,隋唐第三猛将,力大无穷。手持一对银锤,重三百斤。坐骑“抓地虎”。传说他为哪吒转世。因硬接李元霸三锤,而名扬天下。后被新文礼引入庆坠山,命丧火雷阵中。4、雄阔海隋唐第四猛将,外号紫面天王。为人忠厚仗义,两臂万斤之力,曾双拳打死两只老虎,最早在太行山占山为王,后来辅佐相州起义军领袖白御王高谈圣,在扬州战役中,为救被困的众反王,力托千斤闸,因赶了一天一夜的路,水米未进,终因体力不支被压死。5、伍云召伍云召又称南阳侯,隋朝人,出生于南阳,《说唐》中人物,隋唐第五条猛将。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其父右仆射伍建章遭朝廷奸党陷害,乃举南阳关之兵反隋;然不敌隋将宇文成都,便投奔河北凤鸣王李子通,任都督大元帅。因人长着面如紫玉的俊美外表,拥有一身冠绝天下的武艺。因其驻守南阳关。世人称“南阳侯”伍云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隋唐十八好汉

隋唐英雄传里的四猛,十三杰,十八条好汉,都是谁

十三杰:隋唐十八好汉是《说唐》中人物排名,《说唐》没把十八条好汉说全,只说了十三条(即“十三杰”,除秦琼、单雄信外均为虚构人物):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第四条好汉雄阔海,第五条好汉伍云召,第六条好汉伍天锡,第七条好汉罗成,第八条好汉杨林,第九条好汉魏文通,第十条好汉尚师徒,第十一条好汉新文礼,第十六条好汉秦琼,第十八条好汉单雄信,而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七是谁书中未提及。
四 猛:1.罗士信 2.来护儿 3.新文礼 4.秦用


隋唐英雄传中哪十八杰?哪四猛?哪三怪?

十八杰人物介绍:
  1、西府赵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盏灯,手中一对擂鼓瓮金锤谁也惹不起,为头一条好汉;

  2、天宝大将宇文成都,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是大隋朝的顶梁柱;

  3、银锤太保裴元庆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是以后瓦岗山头号猛将;

  4、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根熟铜棍,压盖武林;

  5、南阳太守伍云召,是春秋五霸时名将伍子胥的后人,使得是一条亮银枪。曾经大战过宇文成都;

  6、双镗无敌伍天锡,胯下青龙马,掌中一对短把凤翅镏金镗,英勇无比;

  7、少保罗成,又叫罗神枪,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龙,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从没打过败仗,人称“常胜将军”; 隋唐时期有罗士信,罗士信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和小说中罗成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被认为是罗成的历史原型.

  8、靠山王杨林,胯下金睛兽,掌中一对囚龙双棒,老当益壮;  9、花刀大将魏文通,跨下花斑马,一把花刀是隋营数一数二的大将;

  10、银面韦托秦用,秦琼的干儿子,胯下赤炭火龙驹,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11、呼罗国王,胯下青鬃马,掌中单锤,乃突厥第一战将;

  12、四宝大将尚师徒,胯下宝马呼雷豹,掌中乌龙提泸枪,山马关大帅;

  13、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秦琼秦叔宝,跨下一匹黄骠马,掌中一对虎头锫棱金装锏,擅使一把虎头造金枪,是本套书的书胆!

  14、皂袍大将尉迟恭,武艺和秦琼不分上下,胯下一匹乌骓马,掌中单鞭,擅使丈八蛇矛枪;

  15、赤发灵官单雄信,单二员外,江湖总瓢把子,胯下枣红马,掌中一把金钉枣阳槊,是未来瓦岗五虎上将的头一员;

  16、银枪将苏定芳,胯下银龙马,掌中亮银枪。连罗成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17、勇三郎王伯当,胯下黄斑马,掌中花枪,一上战场就玩命;

  18、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马,掌中青龙郾月刀,真好比关公在世。

四猛人物介绍:
  1、 金狮猛奔罗士信,恨天无把、恨地无环,长中一把铁旗杆,连李元霸也畏惧三分。

  2、 铁枪将来护儿。

  3、 活吊客王伯超;

  4、 火龙神君夏逢春。

三怪人物介绍:
  1、 罗松罗万年,

  2、 双枪定彦平,

  3、小白猿侯君集。


隋唐十三杰是谁

  隋唐十三杰:

  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第四杰:铁面天王雄阔海。第五杰:双镗无敌伍天锡。第六杰:南阳太守伍云召。第七杰:少保罗成。第八杰:靠山王杨林。第九杰:花刀大帅魏文通。第十杰:秦琼的干儿子秦用。第十一杰:四宝大将尚师徒。第十二杰:双枪将定彦平。第十三杰:小孟尝秦琼秦叔宝。


隋唐十八好汉只有三位真实人物 其他全是虚构出来的?

看过《隋唐英雄传》的朋友,一定对里面的隋唐十八好汉影响深刻,基本上各个都是武功高强的高手。不过这隋唐十八好汉中,只有三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其他都为虚构。隋唐十八好汉的说法出自《说唐演义全传》,演义中并没有把十八好汉都介绍完,只说了其中十三位,而这十三位中只有秦琼、单雄信和尉迟恭是确有其人。下面就为来讲讲其中五位好汉的事迹,看看演义是如何杜撰他们的经历。
李元霸
按演义中说,李元霸是唐公李渊(也就是后来的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的第四个儿子,长得尖嘴缩腮,十分难看,兼之脾气火爆,举止粗鲁;然而武艺高强,力大无穷,手持两柄大锤,打遍天下无敌手;后来在帮助李渊夺取江山时,在压服“众反王”的回军途中,被雷击而死。

历史的真实如何呢?按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一致的记载,李渊和元配窦夫人生有四子,分别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除了排行是三子而不是四子,名是玄霸而不是元霸以外,历史与传说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位李玄霸先生早早就死了。《旧唐书》里只有两个字“早薨”。那时,皇帝、王爷、大官死了都叫“薨”,早薨也就是早死。《新唐书》说得稍微详细一点,“隋大业十年薨,年十六,无子。”李渊于隋大业十三年五月在太原起事,也就是说,李玄霸在其父李渊起兵反隋的前三年就死了,根本不可能帮助老爹去争天下。

李玄霸先生是否真的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史书中没有讲,但《新唐书》说他“幼辩惠”,就是很会说话,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朋友,显然不大像个粗鲁的莽汉。至于长相难看,脾气火爆,倒很像他的那位老弟(传说中是老兄)李元吉。大约是小说家移花接木地把元吉的特征拿来栽在他身上。

《隋唐演义》《说唐》都是清人所写,清朝人为避康熙玄烨的讳,多将“玄”写为“元”,所以很可能是作者为避讳而将玄霸改为元霸。

总之,关于传说中的天下第一条好汉李元霸,除了姓名大体不差,是唐公李渊的儿子两点以外,其他各种描写和事迹都属虚假信息。
宇文成都
演义中说他是炀帝宠臣宇文述之孙、宇文化及之子,长得身高一丈,腰大十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使一柄流金镋,重三百二十斤,官拜无敌大将军,在隋朝算第二条好汉。

小说中写得如此细致而隆重,但可惜史实中并无其人。据《隋书》记载,宇文化及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做宇文承基和宇文承趾,都不叫宇文成都,也都没有什么本领。说得难听点,真实的宇文化及一家子恐怕都跟“英雄好汉”四个字沾不上什么边。宇文化及本人,是个草包大少、弱智兼混混。仗着父亲宇文述和三弟宇文士及而在杨广面前得宠,当上了皇家禁卫军的将军。在江都的禁卫军思归造反杀死隋炀帝的政变中,阴差阳错地被推为首领,带领十万禁军北归,但先被以李密为首的瓦岗军重创于黎阳,后被以窦建德为首的河北义军俘虏于聊城。宇文化及和他的两个儿子,还有二弟宇文智及一道,在河间被窦建德处死了。
裴元庆
演义中说他是隋室大将裴仁基之子,手持两柄斗大的铁锤,和父亲奉命进剿瓦岗军,因监军陷害愤而投降义军,成为瓦岗军的大将。后在攻打隋军时,被隋将新文礼设计烧死。

裴仁基确是隋室大将,也确有一个英雄了得的儿子,不过这个儿子不叫裴元庆,而叫裴行俨。他们父子确实也是因监军陷害而投降瓦岗军。但是,裴行俨并不是被烧死在山谷里,而是和其父裴仁基一起被杀死在洛阳。他们父子在瓦岗军与洛阳王世充集团的决战中兵败被俘,起先受到很好的待遇,王世充为了拉拢这一对父子勇将,不仅都封为大官,而且把侄女(后来王世充称帝,该侄女也就是所谓的公主)嫁给裴行俨。说到这里,请读者注意,按史实,在洛阳“招驸马”的,不是单雄信,而是裴行俨。但是,裴家父子看不惯王世充的骗子行径,王世充在内心深处也对他们颇有猜忌,裴家父子于是准备发动兵变搞掉王世充。但行事不密,被人告发,裴仁基全家被杀。

可以看出,演义中的裴元庆与史实中的裴行俨相比,前半截的事迹很相似,后半截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伍云召
演义中说伍云召是当朝太师伍建章老先生之子,镇守南阳关的主将,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力能举鼎,勇冠三军。杨广杀父屠兄篡位以后,因为伍建章不顺从自己,便杀了伍家三百余口,又派老将韩擒虎挂帅征讨南阳,消灭伍云召。由于伍云召武艺高强,韩擒虎又同情伍家遭遇不肯卖力作战,一段时间隋朝的讨伐军屡吃败仗。但后来隋军调来了临潼关总兵尚司徒、红泥关总兵新文礼两员勇将,尤其是负责后队接应的无敌大将军宇文成都来到南阳,伍云召寡不敌众,只得弃城逃走,投奔义军李子通借兵报仇去了。

这个故事曲折复杂,动人心弦。还有一出据此编写的京剧《南阳关》,扮演主角伍云召的文武老生有慷慨激昂的大段唱腔和繁重的武打,相当好看。

又要很遗憾地报告读者,杨广做的坏事确实很多,但上述残害伍家的故事却是纯属虚构。隋唐的史料中既无伍建章、伍云召其人,也没有派韩擒虎挂帅攻打南阳的事实。这个故事,明显是套用春秋战国时楚平王残害伍子胥一家的事儿。主角不但都姓伍,连名的第一个字都同音。伍子胥大名伍员(子胥是字),而“员”在古代作名或姓时就读“云”。
雄阔海、伍天锡
演义中说,这两位一个是伍云召的义弟,一个是伍云召的族弟,都是啸聚山林的莽汉大王,由于互不相识,在出兵援救南阳的途中却自己打起来,并且打得难分难舍,以致耽误了援救伍云召的大事。

按史实,杨广当政时确实造反起义的好汉不少,但这两位和伍云召一样,也是小说家虚构的人物。

所以,传说中的第四、五、六条好汉都属虚构。

还有一个相关的人物,叫做朱灿,此处必须提一提。

按演义中说,他在伍云召城破逃走,被敌人追杀的危急时刻,假扮关老爷身边的神将周仓吓退隋兵,不但救了伍云召,而且收养了伍的儿子,是大大的英雄好汉一个。

但在真实的历史中,朱灿是属于造反者中最坏的一类。他出身县衙门里的小吏,趁时局混乱聚众造反,横行江淮多年,所到之处,大吃大喝,大烧大杀,破坏生产,残害人民。粮食吃完了,就和部下抓人来吃,还无耻地说:“天下最美的无过人肉,只要天底下还有人,我们怕什么!”他后来到洛阳投奔王世充,城破被唐军俘虏,李世民下令公开处斩。杀他时,百姓恨他残忍,纷纷向尸体投掷石块,顷刻之间就像筑了一座大坟。

就这样一个丧心病狂的恶魔,演义中竟变成了侠肝义胆的的好汉,故尔不得不在此处隆重更正。
罗成
这位传说中的少年英雄不但知名度很高,而且颇受后世欢迎。按演义小说中讲,他姓罗名成,字士信。是大隋北平王(一说是靖边侯)罗艺元帅的公子,出身高贵,人长得漂亮,武艺又好,真是“帅呆了”“酷弊了”。投唐后屡建奇功,后遭李建成、李元吉陷害,苦战终日不许回营休息,被敌人诱入淤泥河射死。京剧《罗成叫关》即是演绎其事。

历史的真实如何呢?在新、旧《唐书》中,都有罗士信的传记,但并无罗成其人。在少年英雄、武艺高强、死于非命这些方面,历史上的罗士信都和传说中的罗成非常相似,也可以说罗士信是罗成的生活原型。

但另一方面,历史上的罗士信和传说中的罗成又有许多不同。

首先,罗士信跟贵为王侯的罗艺元帅一点关系也没有,并且也绝无一个其他的阔爸爸。《旧唐书》里,对他的出身一句不提。前面已经说过,隋唐承袭魏晋遗风,非常重视出身门第,如果有个阔爸爸,决不会一句不提的。《新唐书》里写了一句“年十四,为侍衣”,就是说,罗士信在参军之前,是一个侍候官长穿衣的小童。属于仆役之流,出身卑贱。这和《旧唐书》里不提出身是吻合的。

但问题紧接着就来了,出身卑贱的小童,何以骑马打仗样样精通?这是一个谜。

其次,关于罗士信的模样,史书里只说了一句,“短而悍”,就是短小精悍的意思。帅不帅,没有讲。然而酷,却是确定无疑的。看看史书中关于他跟义军第一次交手时的描写,真是疾如闪电,狠如恶魔,令人匪夷所思。

这又带来一个问题,小小年纪,有什么深仇大恨,以致下手如此狠毒?

还有,关于罗士信的死,其实和建成、元吉毫不相干。

他是在李世民率领下跟窦建德的余部刘黑闼作战时,接替另一勇将王君廓守御洺水城,城破被刘黑闼杀死的。有许多迹象表明,他是自己找死的,简直有点速死为快的味道。

这又是为什么?罗士信只活了二十多岁,但在他短短的生命中却有太多的谜。
杨林
这位先生在《说唐》中出场很早,第一页即隆重介绍:“生得面如傅粉,两道黄眉,力能举鼎,善格飞禽,两臂有千斤之力,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善使两根囚龙棒,每根重一百五十斤,有万夫不当之勇。”在戏曲中知名度也很高,大家熟悉的京剧《三家店》中便有“杨林与我来争斗,因此上发配到登州”的唱词。

按演义小说里讲,杨林是隋炀帝杨广祖父杨忠的弟弟,官拜靠山王,不但在北周消灭北齐时立下大功,更是隋朝末年杨广镇压起义军的主要依靠对象。但要很遗憾地报告读者,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位显赫的王爷并无其人。

按史实,在隋朝末年,杨广依靠来镇压起义军的名将主要有两位,一位叫张须陀,一位叫薛世雄。

综上所述,在演义小说的头八名超级英雄中,五名(宇文成都、伍云召、雄阔海、伍天锡、杨林)纯属虚构;两名(裴元庆、罗成)半真半假;而最最厉害的天下第一条好汉、超级英雄中的超级英雄李元霸,除了姓名大体不差和是李渊的儿子两点以外,其它都是虚构。


隋唐十八好汉都有谁?

隋唐十八好汉,是《说唐》中人物排名。(四猛四绝十三杰是后世评书演绎的),《说唐》没把十八条好汉说全,只说了十三条(即“十三杰”,除秦琼、单雄信外均为虚构人物):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第四条好汉雄阔海,第五条好汉伍云召,第六条好汉伍天锡,第七条好汉罗成,第八条好汉杨林,第九条好汉魏文通,第十条好汉尚师徒,第十一条好汉新文礼,第十六条好汉秦琼,第十八条好汉单雄信,而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七是谁书中未提及。

耳听歌场好热闹 唱的前古众英豪
霸王能把千军扫 韩信威风保汉朝
关公埋伏华容道 张飞吼断长板桥
前古英雄真不少 隋唐好汉十八条。

一条好汉李元霸 八百金锤手中拿
力敌千军和万马 威震武林众豪侠
强夺玉玺遭雷打 四明山上落悬崖
违背恩师说的话 人不杀他天杀他。

二条好汉他是谁 宇文成都保大隋
奉旨保驾扬州会 赏景观花把君陪
宇文化及要篡位 晴空霹雳一声雷
杨广这时才后悔 大势已去难挽回。

三条好汉裴元庆 一对银锤震武林
四明山上夺玉印 一锤吓坏老杨林
孤军独闯火龙阵 没有三思而后行
茂公八卦算的准 瓦岗英雄要破群。

四条好汉雄阔海 隋朝乱世出英才
拯救武林各门派 一场浩劫才了台
扬州舍命把危解 显出英雄本色来
侠肝义胆有气概 千斤闸下把身埋。

五条好汉伍天锡 江湖武林有传奇
深明大义通道理 广结好汉如云集
一心反对隋炀帝 朝中天子要另立
一十八国刀兵起 金戈铁马不停蹄。

六条好汉伍云昭 镇守南阳不动摇
忠心耿耿把国报 南征北战有功劳
杨广昏君淫无道 满门定罪劫难逃
兴兵要把扬州讨 无奈之下才反朝。

七条好汉是罗成 随父听令保北平
白马银枪有本领 英雄好汉出将门
巧妆大破长蛇阵 夜打登州战杨林
淤泥河下废了命 乱箭穿身犯咒神。

八条好汉靠山王 杨林登州保隋炀
手舞一对囚笼棒 调兵遣将是内行
三次出兵打瓦岗 将遇良才称好强
扬州城外把命丧 隋朝天下倒栋梁。

九条好汉魏文通 江湖人称赛关公
能征能战刀法勇 汗血宝马疾如风
镇守临潼听调动 隋炀驾下立战功
攻打瓦岗把命送 锁喉一箭阳寿终。

十条好汉尚司徒 武艺神奇超凡俗
提芦长枪拿在手 呼雷宝马更难求
怒马长嘶一声吼 阵前兵马如破竹
万马军中无敌手 横枪一招解冤仇。

十一条好汉新文礼 忠心报国志不移
可恨昏君隋炀帝 万里江山不珍惜
怒斩诸侯不吉利 逼得群雄插反旗
天下大乱刀兵起 苦争江山夺社稷。

十二条好汉韩擒虎 身如钢筋似铁骨
六韬三略通文武 天下群雄都佩服
大隋江山顶天柱 功劳簿上名满目
三朝元老保君主 久经沙场在江湖。

十三条好汉谢映登 外号神射大将军
修行悟道华山顶 飞沙走石百万兵
瓦岗逼退裴元庆 一箭连珠挂七星
看破红尘归本性 退隐江湖去修行。

十四条好汉王伯当 神箭妙手猛三郎
离开华山投瓦岗 兴兵造反灭隋炀
跟随李密做叛党 落个乱箭穿心亡
一世豪杰英雄将 谁知没有好下场。

十五条好汉史大奈 身怀绝技是奇才
燕山会友把擂摆 引出天下豪杰来
杨广无道把朝败 天意灭隋有安排
十八反王争世界 谁有能力谁上台。

十六条好汉秦叔宝 广结武林众英豪
弟兄结拜金兰好 大闹山东反隋朝
占领瓦岗扯旗号 帝立咬金穿龙袍
唐室高祖把恩报 封他国公在当朝。

十七条好汉尉迟恭 立志投身武林中
性情钢燥烈火猛 身似寒山傲雪松
攻关劫寨把兵统 万马军中显威风
单鞭救驾保唐主 挂师扫北又征东。

十八条好汉单雄信 又有金来又有银
二贤庄上有名份 行侠仗义报不平
万贯家财都撒尽 占领瓦岗在武林
为报兄仇死犟性 结果问斩洛阳城。

隋唐演义一本书 十八条好汉闹江湖
都想武林称霸主 人人从有还归无
英雄好汉传今古 千年往事没记熟
奉请列位歌师傅 还请歌郎把场入。


隋唐英雄排行榜名单

排名:1、李元霸隋唐第一好汉,西府赵王,李渊第四子,佛界护法金翅大鹏雕临凡。生的面如病鬼,形容枯槁,却身怀巨力。一对400斤擂鼓瓮金锤威震四明山,横扫十八路反王。后锤打雷公,被天雷劈死。战绩:四象不过之力,两锤击败宇文成都、三锤打跑裴元庆、三招打败宇文成都、60回合杀死宇文成都、一招击败罗成、三招杀死伍天锡。2、宇文成都隋唐第二好汉,天宝大将。宇文化及之子,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闻仲转世。双臂万斤之力,使凤翅镏金镗,御赐“天下第一横勇无敌”。力挫伍云召、单伏雄阔海。紫金山下被李元霸打死。战绩:双臂过万斤之力,十五合打败伍云召、击败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联手。(虽排名第二但与学完武功的李元霸差距非常大,在大战一天后因体力不支的情况下与裴元庆战平)。3、裴元庆隋唐第三好汉,三坛海会大神哪吒降世。使一对300斤的八棱梅花亮银锤,能硬接李元霸三锤。后于庆坠山被炸死。战绩:一锤击败秦琼、硬接李元霸三锤、一锤击败杨林、一锤击败新文礼。(与大战一天的宇文成都打平,实力应与满状态的宇文成都有一些差距)。4、雄阔海隋唐第四好汉,黄幡星君魏贲下凡。双臂伏虎,力敌万人。一条熟铜棍,天下无敌。扬州反王夺魁大会力托千斤闸,被压成肉泥。战绩:与伍天锡大战半月不分胜负,力托千斤闸。5、伍云召隋唐第五好汉,南阳侯,天罡星君黄天祥临凡。春秋伍子胥的后人。生的面如紫玉,威风凛凛。其父伍建章被杨广所杀后,倒反南阳关。力斩麻叔谋帐下十二大将,后在反王夺魁大会上被无尾驹打死。战绩:挑死隋朝十二员大将、轻松打死数万大军、十合打败韩擒虎、战宇文成都二十余合、八九合打败尚师徒。

《隋唐英雄》排名是什么?

隋唐英雄的各种排名方法1、西府赵王,李元霸,一对擂鼓瓮金锤是当年汉朝时马超的先祖,汉浮波将军马芫使的,共重320斤,历史上就只有这两个人使得动。2、大将宇文成都,凤翅镏金镗。3、三公子裴元庆,八十斤一只的八卦梅花亮银锤,最后死在庆坠山。被炸死。4、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条熟铜棍,死在扬州千斤闸下,被压成肉泥。5、南阳侯伍云召,是春秋五霸时名将伍子胥的后人,使得是一条亮银枪。6、伍天锡,伍云召的族弟。是一对短棒混金镗。被李元霸一锤打死在扬州城外。7、燕山公少保罗成,家传五钩神飞枪,平生只输在同父异母家兄的五分枪下,绝命枪:回马枪。8、将靠山王杨林,水火囚龙棍,死在罗成枪下。9、花刀大帅魏文通,可想以刀闻名。10、四宝上将尚师徒,金纂提炉枪后被秦琼得去。11、八马将新文礼,弘霓关总兵。12、双枪老将,罗成干爹,定彦平。后因罗成狠辣,出家。13、金刀殿帅左天成,在程咬金搬请裴元庆二次学艺下山时,被裴元庆锤打护城河。14、铁枪大将来护儿,15、挂锤庄庄主,梁师泰。是隋唐八大锤之一。16、兵马大元帅秦琼,镶金锏,绝招:撒手锏。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杀手锏。17、皂袍大将尉迟恭,曾经日抢三关,夜夺八寨。飞马跃城楼。为救义子薛仁贵撞死皇宫外。雌雄双鞭,龟背托龙枪。18、聚显庄二庄主,赤法灵官单雄信,金顶枣阳槊。开隋九老:1、忠孝王伍建章。2、大元帅高颖。3、靠山王杨林。4、上柱国贺若弼。5、大都督鱼俱罗。6、昌平王邱瑞。7、上柱国韩擒虎。8、双枪将定彦平。9、越王杨素。四猛1、罗士信2、新文理3、秦用4、来护儿

隋唐十八条好汉,四猛,四绝分别是什么???

四猛1.金狮猛奔罗士信,恨天无把、恨地无环,长中一把铁旗杆 连李元霸也畏惧三分 2.铁枪将来护儿 3.八马将军 辛文礼 4.活吊客王伯超 四绝:1.罗成 2.尚师徒 3.侯君集 4.程咬金 十三杰 第一杰 金锤赵王 李元霸 被天打死 第二杰 天宝大将 宇文成都 被李元霸杀死 第三杰 银锤太保 裴元庆 火烧死 第四杰 紫面天王 熊阔海 被千斤顶压死 第五杰 忠孝王 伍云昭 被马尾巴扫死 第六杰 伍天锡 被李元霸劈为两半 第七杰 少保罗成 乱发誓,死于乱箭 第八杰 靠山王 杨林 被罗成打死 第九杰 九马花刀 魏文通 被王伯当的箭射死 第十杰 四保大将 尚师徒 十一杰 铜锤太保 秦佣 秦琼干儿子 十二杰 铁枪将 杨芳 十三杰 秦琼、尉持恭(并列) 兴唐传是四猛十六杰 四猛:罗士信、新文理、秦用、来护儿 十六杰: 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天锡、程咬金、翟让、罗成、秦琼、单雄信、王君可、魏文通、伍云召、王伯当、尚师徒、左天成


请问《隋唐演义》的1—18条好汉是谁?最好历史的和小说中的都有!(别跟我说什么四猛四绝十三杰)

隋朝共有十八条好汉。
1,李元霸——赵王,雷神下凡,生得尖嘴缩腮,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无穷。两柄铁鎚,其重有八百斤,坐一骑万里云,天下无敌。

2,宇文成都——天宝将军第一名,身高一丈,腰大十围,虎目龙眉,使一柄流金铛,重二百斤。曾举五千零四十八斤鼎。

3,裴元庆——八臂那吒,巡天太保下凡。用的两柄锤,却有五升斗大,重三百斤。

4,雄阔海——金顶太行山大王,身高一丈,腰大数围,铁面虬须,虎头环眼,声若巨雷。使两柄板斧,重一百六十斤,两臂有万斤气力。

5,伍云召——南阳候,身长八尺,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声如铜钟,力能举鼎,万夫莫敌。

6,伍天锡——河北沱罗寨大王,身高一丈,腰大十围,红脸黄须,使一柄混金铛,重有二百多斤,有万夫不当之勇。

7,罗成——生得眉清同秀,齿白唇红,面如团粉,智勇双全。回马枪家传绝学。

8,杨林——靠山王,双棒无敌手,威名震华夷。生得面如傅粉,两道黄眉,身长九尺,腰大十围,杏使两根囚龙棒,每根重一百五十斤,有万夫不当之勇。

9,魏文通——潼关元帅,面貌似关爷,有“赛关爷”之称。使一口青龙刀。

10,尚师徒——临潼关总兵,四宝将。手执提炉枪,跨下呼雷豹,那马身上毛片,犹如老虎一般,一根尾巴似狮子一般。马头上有一个肉瘤,瘤上有几根白毛,一扯白毛,这马一声吼叫,口中吐出一口黑烟。凡马一见,便尿屁滚流,就跌倒了。

11,新文礼——红泥关总兵,八马将。身长丈二,使一条铁方槊,重二百斤。

12,曹延平——曹州总兵,善使双枪。曾于比武中败杨林,被杨林找茬重打。弃官,后为瓦岗再战杨林,大胜,却中杨林摔手棒,打中门牙。回家病故。

13,杨义臣——东岭关守将,官拜大元师,有万夫不当之勇。摆下铜旗阵,被罗成内反破去。

14,韩擒虎——十二岁打过老虎,十三岁出兵,曾破番兵数十万。南往北讨,至今年近七旬,须发苍白,不知会过多少英雄,并无敌手。

15,邱瑞——征戎大元帅、长平王。为尚师徒师父,使双鞭。绝技“独门鞭”。

16。秦琼——大天蓬下凡,性情豪爽,济困扶危,结交好汉,因此人称为“小孟尝”。使两条一百三十斤镀金熟铜锏。

17,程咬金——土底星君下凡,混世魔王,身长八尺,虎体龙腰,面如青泥,发似朱砂,勇力过人。使一柄八卦宣花斧,重六十四斤。

18,单雄信——青龙星下凡。生得面如蓝靛,发似朱砂,性同烈火,声若巨雷,使一根金钉枣阳槊,有万夫不当之勇,专好交结豪杰,处处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