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四地大学排名2021完整版
2021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排名\x09高校名称\x09NAME\x09省市\x09得分1\x09清华大学\x09Tsinghua University\x09北京\x091002\x09北京大学\x09Peking University\x09北京\x0995.7463\x0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x09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x09安徽\x0993.2914\x09复旦大学\x09Fudan University\x09上海\x0983.7595\x09浙江大学\x09Zhejiang University\x09浙江\x0980.2466\x09南京大学\x09Nanjing University\x09江苏\x0977.5667\x09上海交通大学\x09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x09上海\x0971.4188\x09香港大学\x09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x09香港\x0966.2189\x09南开大学\x09Nankai University\x09天津\x0962.41810\x09中山大学\x09Sun Yat-sen University\x09广东\x0962.05211\x09香港中文大学\x09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x09香港\x0961.83112\x09武汉大学\x09Wuhan University\x09湖北\x0958.12513\x09西安交通大学\x09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09陕西\x0957.60114\x09华中科技大学\x09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09湖北\x0956.97915\x0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x09Beihang University\x09北京\x0956.66416\x09哈尔滨工业大学\x09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x09黑龙江\x0956.41817\x09香港科技大学\x09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09香港\x0956.26218\x09厦门大学\x09Xiamen University\x09福建\x0956.19919\x09台湾大学\x09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x09台湾\x0955.21920\x09天津大学\x09TianjinUniversity\x09天津\x0951.93221\x09南方科技大学\x09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09广东\x0951.3892【摘要】两岸四地大学排名2021完整版【提问】2021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排名\x09高校名称\x09NAME\x09省市\x09得分1\x09清华大学\x09Tsinghua University\x09北京\x091002\x09北京大学\x09Peking University\x09北京\x0995.7463\x0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x09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x09安徽\x0993.2914\x09复旦大学\x09Fudan University\x09上海\x0983.7595\x09浙江大学\x09Zhejiang University\x09浙江\x0980.2466\x09南京大学\x09Nanjing University\x09江苏\x0977.5667\x09上海交通大学\x09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x09上海\x0971.4188\x09香港大学\x09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x09香港\x0966.2189\x09南开大学\x09Nankai University\x09天津\x0962.41810\x09中山大学\x09Sun Yat-sen University\x09广东\x0962.05211\x09香港中文大学\x09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x09香港\x0961.83112\x09武汉大学\x09Wuhan University\x09湖北\x0958.12513\x09西安交通大学\x09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09陕西\x0957.60114\x09华中科技大学\x09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09湖北\x0956.97915\x0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x09Beihang University\x09北京\x0956.66416\x09哈尔滨工业大学\x09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x09黑龙江\x0956.41817\x09香港科技大学\x09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09香港\x0956.26218\x09厦门大学\x09Xiamen University\x09福建\x0956.19919\x09台湾大学\x09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x09台湾\x0955.21920\x09天津大学\x09TianjinUniversity\x09天津\x0951.93221\x09南方科技大学\x09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09广东\x0951.3892【回答】【回答】【回答】【回答】您好,请以最后这一张为准【回答】
大学入学体检都检查什么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大学生入学体检项目如下:(一)内 科心脏检查:使用听诊器听诊,检查有无心脏杂音血压检查:坐位,使用听诊器测量右上肢肱动脉压肝脾检查:腹部触诊,检查有无肝脾肿大。(二)外 科肢体残缺应做记录测量肌力脊柱检查:检查有无脊柱侧突(三)眼 科视觉功能检查: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远视力检查色觉检查(四)耳鼻喉科听力检查嗅觉检查(五)特殊化验检查一般考生不作特殊化验检查,如果疑有血液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等,应做相应的化验检查,以资鉴别。(六)X线检查了解肺部情况和心脏情况扩展资料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针对《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进行了修改,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中实行。根据该《指导意见》(一)患有下列疾病者,学校可以不予录取严重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除外)、心肌病、高血压病。重症支气管扩张、哮喘,恶性肿瘤、慢性肾炎、尿毒症。严重的血液、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重症或难治性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精神病未治愈、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者(肝炎病原携带者但肝功能正常者除外)。结核病(除外已治愈或已硬结稳定)可以不予录取。(二)患有下列疾病者,学校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以颜色波长作为严格技术标准的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公安技术类、地质学类各专业,医学类各专业;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生态学、侦察学、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考古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轮机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林产化工、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林学、园林、蚕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各专业。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除同轻度色觉异常外,还包括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摄影、动画、博物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应用气象学、材料物理、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探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蓝、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不能录取的专业:除同轻度色觉异常、色觉异常Ⅱ度两类列出专业外,还包括经济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档案学类各专业。不能准确在显示器上识别红、黄、绿、蓝、紫各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数码、字母者不能录取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5.0者,不能录取的专业:飞行技术、航海技术、消防工程、刑事科学技术、侦察。专科专业:海洋船舶驾驶及与以上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如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4.8者,不能录取的专业:轮机工程、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科专业: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录取的专业:学前教育、航海技术、飞行技术等。专科专业:面点工艺、西餐工艺、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参考资料: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百度百科
2022中国大学排行榜公布,哪些学校蝉联前三甲?
引言:在2022年1月25日,校友会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大学排行榜,这其中包括了本科院校,民办院校以及高职院校的排名。根据最新榜单得知北京大学仍然是冠军,而且也是十五年连冠,第二也就是清华大学,第三也就是上海交通大学,这三所大学蝉联前三甲。除此之外,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分别位于第四以及第五,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之中。一、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在1898年正式创建,位于北京市,这所大学的前身,也是北师大学堂。是近代时期第一所国立综合性的大学,位列211、985工程。这所大学在1912年正式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与清华、南开合并,并且命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1946年,迁回北平。在2000年,正式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比较多的二、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在1911年正式创办,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一种高科院校,也被称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清华大学是属于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双一流的建设高校,其前身是在1911年创办的清华学堂。在1912年改名为清华学校,在1928年,又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在1946年,才正式迁回清华园。这所学校有着2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三、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是在1896年正式创办,也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高校,同时,也是985工程,211工程以及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高校。这所大学的学脉可以追随到1896年所创办的南洋公学,在1911年,正式改名为南洋大学堂,1937年就改名为国立交通大学,在1949年,才更名为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是国家首批博士以及硕士学位授予的单位。
2020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41所内地高校入围前50强,你怎么看呢?
随着时间来到6月份,2020年高考日渐迫近,留给考生们复习冲刺的时间不多了!继金平果、校友会、武书连、软科等多个版本之后,近日,又有一份大学榜单出炉——2020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虽说各类榜单在高考前密集发布,都是希望成为指导高考生志愿填报的依据,但依笔者之见,参照高校在综合实力排行榜上排位来选择大学的做法不可取,毕竟每一份排名采取的评价指标及所占权重不一,会出现同一所高校,在不同榜单上排名悬殊很大的情况。以2020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为例,依据的是社会声誉、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四大主指标以及18项二级指标,从量、质、均三维度综合分析。评价方法不同,最终呈现的排名结果自然会有所区别。在此次榜单的前50名中,内地高校表现强势,共占据了其中的41所,以下是具体排名情况,一起来看看你心仪的高校在什么位置吧!“九校联盟”高校全部跻身十强透过上述排行榜不难看出,在高校圈大名鼎鼎的“九校联盟”(C9)全部跻身了十强,这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第一层级高校。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由于受地域和区域经济影响等因素,近年来屡屡被质疑下滑。此番能够重回TOP 10,说明了两校依然有很强劲的实力,在其它榜单上名次靠后,与评价方法和指标有很大关系。中科大跃升至第一虽然此次榜单的10强高校阵营能够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但部分高校的具体排名还是引发了一定争议。首先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反超清华、北大,跃升至第一位。其次是在“华东五校”中基本处于靠后位置的南京大学,此次力压了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最后是没有一个A+档学科的南开大学,排名第9位。不过,笔者还是坚持一贯的观点,顶尖名校间本身差距不大,不同榜单上排名有高有低基本是正常现象。武汉大学“归位”在近年来各类榜单上屡有亮眼表现的武汉大学,这一次无缘十强,排名第15。不过,从高考录取分数来看,武大还是比较符合第15的排位。与武大同城的另一所985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名次则下滑较多,仅位列第23位,不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工科名校。南方科技大学成唯一非“双一流”高校在入围此次榜单前50强的41所内地高校中,排名第38位、来自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是唯一的非“双一流”高校。这所年轻的创新型高校,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排行榜中有如此惊艳表现,主要得益于其师资和科研方面的硬核实力。以师资为例,该校九成以上有海外工作经验,六成以上有在全球TOP 100高校高职或学习经历,高层次人才占比超四成,包括院士45人(签约引进与自主培养全职院士20人)。为此,南科大被视作有望突围新一轮“双一流”的热门院校之一。最后,再次提醒广大高考生,对于大学排名,不论是何种版本,抱着“看看就好”的心态即可!对于上述2020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内地高校排名,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的排名结果分析
排名结果显示,清华大学(北京)和台湾大学并列第一,香港大学位居第三,第四到第十名依次是:清华大学,(新竹)、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交通大学(新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前十名大学中大陆的有4所,台湾和香港各有3所。大陆、台湾、香港高水平大学呈现出齐头并进、各具特色的发展局面。澳门特别行政区排名最高的是澳门大学,排在第72名。香港和澳门高校留学生比例很高由于历史的原因,香港和澳门高校的国际化程度很高,教师背景多样化,主要采用英语授课,因此吸引了包括大陆和台湾学生在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排名中留学生比例最高的前八所大学全部是港澳大学,其中6所大学的留学生比例超过20%。三所大学培养过诺贝尔奖得主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194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清华研究院),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远哲曾经在台湾大学取得学士学位(1959)、在清华大学(新竹)取得硕士学位(1961)。另外,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曾经就读浙江大学和西南联大、菲尔兹数学奖获得者丘成桐曾经就读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但他们都在毕业前获得机会赴美国求学,没有取得国内大学的学位。香港中文大学是两岸四地唯一一个有教师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学迄今为止,所有的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得主中,获奖时单位是两岸四地大学的只有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他因为“在纤维中传送光以达成光学通讯的开拓成就”获得了20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香港中文大学也因此成为两岸四地大学中唯一一个有教师在本校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学。大陆高校欠缺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大师论文被引次数是国际上公认的反映学术研究影响力的主要指标。汤森路透公司开发的“高被引科学家”数据库统计公布了近三十年来在21个学科内全世界论文被引次数最高的科研人员,每个学科250-300人,共计6000余人。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成功大学等港台高校都有多名高校被引科学家,而大陆仅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个别学校有1名。大陆高校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有待提高大陆和台湾地区自上世纪末期不约而同地开始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两岸四地大学中研究生比例最高的前20所学校全部是大陆和台湾的大学,其中交通大学(新竹)、北京大学等7所大学的研究生占全校学生比例已超过50%。从博士授予学位数来看,排名前十的全部是大陆学校,其中多所大学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在1000个以上。科学研究:大陆高校整体实力雄厚,港台高校师均表现领先从近五年在Nature和Science两本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来看,前三名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部是大陆高校,前十名(12所)中大陆大学有8所;但是,师均发表Nature和Science论文最多的是台湾的清华大学(新竹),前十名中大陆高校只有3所。 年度发表SCIE和SSCI论文最多的是大陆的浙江大学,前十名中大陆高校有9所;但是师均发表SCIE和SSCI论文的前十名大学中,大陆高校只有1所,其它9所全部是港台高校。 清华大学(北京)的国际专利数量位居两岸四地大学之首,但是师均数仅位列第八位。除清华大学(北京)外,没有其它大陆高校能够进入国际专利总量和师均数的前十名。 从年度科研经费来看,清华大学(北京)以近25亿人民币的数额位列第一,前十名中大陆高校有6所;师均科研经费最高的是香港大学,接近200万人民币,前十名中大陆大学只有2所。 香港高校办学经费最为充裕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发达,大学的办学经费也最为充裕。办学总经费和生均经费排名第一的都是香港大学,生均经费排名前十名的大学中香港的大学有7所,总经费排名前十的大学中香港的大学有4所。大陆地区的清华大学(北京)和台湾地区的台湾大学的办学总经费和生均办学经费排名也比较靠前。
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的排名榜单
两岸四地高等教育的交流互通进入了崭新阶段。大陆高校自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面向台港澳地区招生,并在改革开放以后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调整招生政策,吸引台港澳学生来大陆接受高等教育;香港和澳门的大学在两地回归祖国以后也开始有计划地招收大陆学生。而台湾方面一直不承认大陆高校的学历,也不允许台湾高校招收大陆学生,直到2010年8月,台湾立法机构经过激烈辩论后通过 “陆生三法”,有条件地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求学,尽管限制依然非常多,但毕竟迈出了对大陆开放的关键一步,首批大陆学生将于2011年9月赴台就读。这实际上标志着大陆地区、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高校大门终于向彼此敞开,两岸四地高等教育的交流互通已经进入了崭新阶段。(延伸阅读“两岸四地互相招生及学历认可的历史变迁” )两岸四地的高校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各具特色,相互开放使得学生有了多元选择的机会,更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两岸四地高水平大学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地区的教育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基于对世界一流大学在地区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的认识,自上世纪末期以来,两岸四地不约而同地开始了世界一流大学的重点建设。例如,大陆地区分别在1995年和1999年启动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延伸阅读 ),台湾地区自2005年开始实施“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延伸阅读 ),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自1999年开始实施“卓越学科领域计划”(延伸阅读 )等,这些重点建设有力地支持了两岸四地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近年来两岸四地大学在世界大学体系中的位置不断提前。在两岸四地高等教育相互认可、相互招生进入崭新阶段之际,在两岸四地的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成效初显之时,对两岸四地的研究型大学按照统一的质量和表现指标进行比较,可以了解他们的相对位置和比较优势。这有助于学生挑选更符合自己期望、更适合自己的大学,有助于大学对自身进行科学定位和设计发展路径,有助于教育管理和资助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和实施改革计划,最终推动两岸四地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共同提升。 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的数据主要来自三个渠道。第一个渠道是国际性的数据库,比如诺贝尔基金会的网站,科学引文索引(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数据库,德温特(Derwent)专利创新索引数据库等。第二个渠道是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大陆地区、台湾地区和澳门地区大学的教师、学生、经费等数据主要来自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高校统计资料。第三个渠道是由该中心独立开展的世界研究型大学调查(Global Research University Profiles),由于香港地区可用的高等教育统计数据较少,所以该地区大学的教师、学生和经费等数据主要来自其调查。延伸阅读“排名方法之排名数据来源 ” 两岸四地大学排名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排名。以往尽管在大陆地区、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出现过十余个“中国”大学排名,但是这些排名的对象一般都仅限于本地区的大学。两岸四地大学排名是第一个以整个大中国地区的大学为对象,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的排名。除了提供各个学校的总得分以外,排名还提供了学校在每个原始指标上的得分,从而允许他人检验核实每所大学在各个具体指标上的表现和位置情况。而此前的国内大学排名都只是给出学校的总得分或者若干个原始指标加权后的类别得分(如人才培养得分、科学研究得分),很少公布各大学在单项指标上的得分和名次,使得外界无法对排名结果进行检验和重复。参考资料: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的介绍
复旦大学中国排名第几?
2021年复旦大学在中国排名第六(软科排名)。复旦大学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校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2000年,复旦大学与前身为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的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的学术平台:据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复旦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数学中心1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国家高端智库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9个、总后勤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5个、上海工程研究中心11个、野外台站(国家林业局)1个。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复旦大学
台湾有哪些大学?
1、台湾大学台湾大学(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简称台大(NTU),成立于1928年,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台北市的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公立大学,素有“台湾第一学府”之称,也是一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学术声誉的大学。台湾大学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松联盟等著名高校联盟成员,入选台湾“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台大目前已有11个学院,以及3个专业学院,共56个学系、112个研究所、18个硕博士学位学程。另设有4个国际级、6个国家级及51个校级研究中心,是台湾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2、国立成功大学台湾成功大学(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简称成大(NCKU),始建于1931年,位于台湾省台南市,是一所顶尖级综合性研究型公立大学,入选迈向顶尖大学计划高校,世界大学联盟成员、台湾综合大学系统成员高校,台湾四所老牌大学之一,在台湾地区有北台大,南成大之美誉。学校的前身是日据时期于1931年创办的台湾总督府台南高等工业学校,1949年国立浙江大学一部分并入台湾总督府台南高等工业学校,1956年改制为台湾省立成功大学,1971年升格为台湾成功大学。学校本部位于台湾省台南市,并由相互紧邻的8大校区组成,另拥有安南校区、归仁校区及云林县斗六校区,总面积达187公顷。3、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的前身为1911年在北京设立的清华学堂,1925年设立大学部,在抗日战争期间,西迁至云南昆明,与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合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解放战争之后,清华大学一分为二,北京的清华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管,成为了现在的清华大学;清华大学1955年得以在台湾省新竹市复校,成为了现在的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清华与北京清华更有“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的说法。台湾清华大学首设台湾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1964年恢复大学部。2016年11月1日台湾新竹教育大学并入台湾清华大学。北京清华大学与新竹清华大学现双方合作MOOC课程、学术访问制度及双联学位课程,并与厦门市三方共建“清华海峡研究院”,促进两岸学术及文化交流。4、台湾交通大学台湾交通大学(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CTU),简称交大,位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市,是台湾顶尖研究型重点大学之一,与台湾清华大学及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相邻,与中国大陆四所交大共同联合成立“交通大学校友总会”。台湾交通大学为中等规模之研究性大学,以理工著称,在电子、资通讯及光电领域居于世界前列。 学校源头为1896年创立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896年创立于唐山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两岸分治后,上海原址改组为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唐山、北京原址分别改组为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1958年,交通大学继政治大学及清华大学之后在台复校,校址选定新竹市。5、台湾政治大学台湾政治大学(英语: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NCCU),即“国立政治大学”,简称政大,坐落在中国台湾省台北市文山区,是台湾地区在文法商及管理学科中的顶尖院校,是台湾“台成清交政”五大名校之一,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重要智库之一。根据2016年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台湾政治大学在政治、国际研究、法律、传播与文化传媒学科上位居世界百强,文学、教育、人类学等位居世界二百强。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台湾大学
台湾有哪些大学呢?
台湾大学:1、台湾大学2、台湾成功大学3、台湾清华大学4、台湾交通大学5、台湾艺术大学6、台湾政治大学7、台湾长庚大学8、台湾辅仁大学9、台湾中央大学10、台北艺术大学11、台湾淡江大学12、台湾东海大学13、台湾东吴大学14、台湾元智大学15、台湾科技大学16、台湾阳明大学17、台湾中山大学18、台湾中兴大学19、台湾中正大学20、高雄医学大学21、台湾海洋大学22、台湾师范大学23、台湾逢甲大学24、台湾东华大学25、台南艺术大学26、台湾体育运动大学27、台湾戏曲学院28、体育大学(桃园)29、高雄餐旅大学30、台北教育大学31、台北科技大学32、台北医学大学33、台北实践大学34、台湾长荣大学35、台湾慈济大学36、台湾大同大学37、台湾大叶大学38、台湾高雄大学39、台湾佛光大学40、台湾暨南国际大学41、台湾嘉义大学42、台湾华梵大学43、台湾联合大学44、台湾静宜大学45、台湾铭传大学46、台湾南华大学47、台湾世新大学48、台湾台北大学49、台湾首府大学50、台湾宜兰大学51、台湾亚洲大学52、台湾义守大学53、台湾中国科技大学54、台湾中国文化大学55、台湾中国医药大学56、台湾中华大学57、台湾中原大学58、彰化师范大学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