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鼠型斑疹伤寒

时间:2024-07-17 15:55:36 编辑:阿旭

流行性斑疹伤寒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诊断 4 治疗措施 5 病原学 6 发病机理 7 病理改变 8 流行病学 9 临床表现 10 并发症 11 辅助检查 12 鉴别诊断 13 预防 14 预后 附: 1 流行性斑疹伤寒相关药物 1 拼音 liú xíng xìng bān zhěn shāng hán 2 概述 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又称虱传斑疹伤寒(louseborne typhus)或“典型斑疹伤寒”,是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prowa zekii)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持续高热、头痛、瘀点样皮疹(或斑丘疹)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自然病程约为2~3周。患流行性斑疹伤寒后数月至数年,可能出现复发,称为复发型斑疹伤寒,又称BrillZinsser病。 3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如当地流行情况、发病季节、疫区旅行史、被虱叮咬史等有重要参考价值。临床症状如热程、皮疹出现日本及其性质、明显中枢神经系症状等对诊断有助。外斐氏试验的滴度效价较高(1∶320以上)及(或)有动态改变(双份血清对照有4倍以上增长)即可确诊。有条件者可加作补结、微量凝集、间接血凝等试验。 4 治疗措施 其原则与其他急性传染病基本相同。 (一)一般治疗 口腔护理和更换 *** 极为重要,以防发生口腔感染、肺部感染、褥疮等。给高热量半流质饮食,供应足够水分,每日成人量宜为3000ml左右(年老者及有心功能不全者酌减),以保证每日排尿量在1000~1500ml。 (二)对症治疗 剧烈头痛和严重神经症状给予止痛剂和镇静剂,出现心功能不全时采用强心剂。有严重毒血症症状伴低血容量者可考虑补充血浆、右旋糖酐等,并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必要时加用血管舒缩药物、肝素等(参阅“感染性休克”)。慎用退热剂,以防大汗虚脱。有继发细菌感染,按发生部位及细菌药敏给以适宜抗菌药物。 (三)病原治疗 氯霉素、四环素、多四环素等对本病及复发型斑疹伤寒均具特效,加用其他抗菌药物如甲氧芐啶等一般并无必要。服药后12~24h病情即有明显好转,毒血症症状(包括头痛)迅速改善或消失。体温于24~96h内降至正常,但以48h为最常见。皮疹于体温正常后数日消退。 氯霉素和四环素盐酸盐的成人剂量每日为1.5~2.0g,分3~4次口服,热退尽后1~2天即可停药,疗程3~6天;国外也有主张用药10天者,但按国内情况而言,用药后复发很少见,故过长疗程并无必要。不能口服者改于静脉内滴注给药,四环素盐酸盐的成人每日量不宜超过1.5g,能进食时即改口服。多西环素也可用以替代氯霉素或四环素,每日成人量为200mg,2次分服,疗程,疗程2~3天;国内尚有本品200mg/次顿服取得良好疗效的报道,且退热较四环素组为快。经氯霉素等治疗后立克次体在体内仍可潜伏一段时间,此时患者体温已完全恢复正常。复发型斑疹伤寒的治疗同流行性斑疹伤寒。 5 病原学 病原为普氏立克次体,与其他立克次体在形态学上并无明显差别,在虱肠中发育阶段呈多形性变化。病原体折基本形态为微小球杆状,沿长轴排列成链状,革兰染色阴性。通常寄生于人体小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内和体虱肠壁上皮细胞内,在立克次体血症时也可附着于红细胞和血小板上。病原体的化学组成和代谢物有蛋白质、糖、脂肪、磷脂、DNA、RNA、内毒素样物质、各种酶等,其胞壁组成近似革兰阴性杆菌的细胞壁。 病原体对热、紫外线、一般化学消毒剂均很敏感,56℃30分钟和37℃5~7小时即被杀灭,对低温及干燥有较强耐受力;30℃以下可保存数月至数年,在干虱粪中可保存活力达数月。病原体可在组织培养中生长,在鸡胚卵黄囊中的生长尤为旺盛。以感染组织或分泌物注入虱肠内可获得几乎纯粹的病原体。接种于雄性豚鼠腹腔内,一般仅有发热和血管病变,而无明显阴囊反应。毒素样物质在试管中可使人、猴、兔等温血动物的红细胞溶解,注入大、小鼠静脉时可引起呼吸困难、痉挛、抽搐性四肢麻痹,并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容量减少等,动物一般于6~24小时内死亡。 6 发病机理 本病的主要发病机理为病原体所致的血管病变、毒素引起的毒血症和一些免疫、变态反应,已于概论中叙及。 7 病理改变 在立克次病中,本病和落矶山斑点热的小血管病变一般较著,呈增生性、血栓性或坏死性。血管内皮细胞大量增生,形成血栓,血管壁有节段性或圆形坏死。血管外膜有浆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因而血管周围出现具一定特征性的粟粒形“斑疹伤寒结节”或肉芽肿。此种病变遍布全身,尤以皮肤的真皮、心肌、脑、脑膜、睾丸间质、肾、肾上腺、肝、肺泡壁等处较著,引起了临床上各种相应症状,如皮疹、心血管功能紊乱、神志改变、脑膜 *** 征、肝功能损害、肺炎、休克等。 中枢神经系中以大脑灰质、小脑、延髓、基底节、脑桥、脊髓等部分的损害占重要地位,其严重性和弥漫性致使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在体温下降后仍可延续多时。 除斑疹伤寒结节外,本病以全身毒血症症状为其早期表现,而无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常见者有支气管肺炎、脑膜脑炎、蛛网膜微小出血、肝肾浊肿等。脾呈急性肿大,网状内皮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均见增生。肾上腺有出血、水肿和实质细胞退行性变。 8 流行病学 本病呈世界性发病。在1918~1922年间,前苏联和东欧有3000万人曾患本病,约300万人死亡。我国自1850年至1934年间,由于灾荒、战争等原因,曾发生15次较大的流行,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近年来,流行性斑疹伤寒的发病已大为减少,主要见于非洲,尤以埃寒俄比亚为多。解放后由于人民生活改善与防疫措施加强,本病在国内已基本得到控制,仅寒冷地区的郊区、农村等有散发或小流行。 (一)传染源 病人是本病的唯一或主要传染源。病人自潜伏期末1~2天至热退后数天均具传染性,整个传染期约3周,但以第1周的传染性为最强。病原体在某些患者体可长期潜伏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在人体免疫力相对降低时即增殖而导致复发。 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人之外,飞行松鼠(flying squirrel)也是普氏立克次体的贮存宿主。这种松鼠分布于美国东部及中部,松鼠间传播的媒介可能是虱或蚤,但使人受染的途径尚不明确。 (二)传播途径 体虱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媒介,头虱和阴虱虽也可作为媒介,但意义不大。蜱主要在动物间传播普氏立克次体,是否可传播于人有待进一步研究。 体虱专吸人血,在适宜温度下行动活跃,易在人群中散布,当患者高热时即迅速逃离而另觅新主。受染体虱的唾液中并不含有立克次体,但当吮吸人血时同时排泄含病原体的粪便于皮肤上,此时立克次体可通过穿刺或抓痕处而进入体内。有时人因抓痒而将虱压碎,则虱体的病原体也可经抓破处而接种于皮肤内。干虱粪中的病原体可成为气溶胶而被吸入呼吸道中,或由眼结膜进入体内而发生感染,实验室工作人员易发生气溶胶感染。有将虱咬碎坏习惯者,可因立克次体透过口腔粘膜而受染,通过尸检或输血而发病的机会极少。 虱吮吸患者血液时将病原体吸入胃肠道,立克次体即侵入虱肠壁上皮细胞内,4~5天后细胞因肿胀过甚而破裂,于是大量立克次体进入肠腔,并随虱粪排出体外。一般在受染后7~10天也可延长至3周以上,虱本身也因感染所致的肠阻塞而死亡。虱体内的立克次体并不经卵传代。虱离高热病人及死亡者而趋健康人,因而有利于本病的传播。 迄今为止,以病人为传染源,体虱为传播媒介这一“人虱人”的传播方式,仍是本病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 (三)易感者 各年龄组对本病均具高度易感性,15岁以下的儿童得本病时病情较轻。据国内一些地区的报道,轻型或不典型病例并不少见,一次得病后有相当持久的免疫力,偶可再次感染发病。除复发型斑疹伤寒外,复发(短期内)极少见。 本病的流行以冬春季为多见,因气候寒冷,衣着较厚,且少换洗,故有利于虱的寄生和繁殖。本病以往较多发生于寒冷地区,但近年来热带如非洲等地有较多病例报道。 9 临床表现 一般可分为典型和轻型两种,另有复发型斑疹伤寒。 (一)典型 潜伏期5~21天,平均为10~12天。少数患者有2~3日的前驱症状,如疲乏、头痛、头晕、畏寒、低热等。大多起病急骤,伴寒战、剧烈持久头痛、周身肌肉疼痛、眼结膜及脸部充血等。 1.发热 体温于第2~4天即达高峰(39~40℃以上),第1周呈稽留型,第2周起有弛张趋势。热程通常为14~18日,热度于2~4天内迅速退至正常。近年来报告的病例中,其热型多为弛张或不规则,可能与抗生素的应用有关。 2.皮疹 为重要体征,见于80%以上的病例,于病程第4~6天出现,初见于胸、背、腋窝、上臂两侧等处,一天内迅速发展至全身。面部通常无疹,下肢皮疹也较少。疹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2~4mm,初为鲜红色斑丘疹,按之退色,继转为暗红色或瘀点样。皮疹于5~7天消退,瘀点样疹可持续1~2周,遗有棕黄色斑或有脱屑。 3.神经系症状 明显,且很早出现,表现为惊恐、兴奋、剧烈头痛,发病时可伴神志迟钝、谵妄,偶有脑膜 *** 征、肌肉和舌震颤、昏迷、大小便失禁、吞咽困难、听力减退等。 4.心血管系症状 心率增速与体温升高一般成正比,有中毒性心肌炎时可出现奔马律、心律失常等。休克或低血压乃失水、微循环障碍、心血管及肾上腺功能减退等的综合后果。 其他症状尚有咳嗽、胸痛、呼吸急促、恶心、呕吐、纳减、便秘、腹胀等,偶有黄疸、发绀、肾功能减退。脾大多轻度肿大,部分病例有肝肿大。 体温下降后除严重患者的神经症状外,各种症状均见好转,头痛减轻、食欲恢复。 (二)轻型 国内近年来轻型病例较多见,可能与人群免疫水平有关,其特点为:①热程较短(8~9日)、热度较低(39℃左右);②毒血症状较轻,但仍有明显周身疼痛;③皮疹呈充血性斑丘疹,见于胸、腹部,无疹者也占一定比例;④神经系症状轻,持续时间短,主要表现为头痛、兴奋等;⑤肝脾肿大不多见。 (三)复发型斑疹伤寒 也称BrillZinsser病,国外多见于东欧及东欧人民移居美国者,国内很少有本病报道。主要临床表现可归纳为:①呈轻型经过,毒血症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症状较轻;②呈弛张热,热程7~11日;③无皮疹,或仅有稀少斑丘疹;④散发,无季节性,大年龄组发病率明显较高。 10 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的常见并发症,其他尚有中耳炎、腮腺炎、心内膜炎、脑膜脑炎等,偶见趾、指、阴囊、耳垂、鼻尖等坏死或坏疽,以及走马疽,胃肠道出血、胸膜炎、流产、急性肾炎等。轻型病例和复发型斑疹伤寒很少有并发症。 11 辅助检查 (一)血尿常规 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内,约1/4在1万/mm3以上,少数低于5000/mm3。血小板数一般下降,嗜酸粒细胞显著减少或消失。蛋白尿常见,偶有红、白细胞及管型。 (二)血清免疫学试验 宜取双份或三份血清标本(初入院、病程第2周和恢复期),效价有4倍以上增长者具诊断价值。常用者有外斐试验、补结试验、立克次体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外斐试验虽特异性较差,但由于抗原易于获得和保存,故仍广泛应用;其原理为某些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OX19、OXK或OX2的抗原部分相同,故患者血清对有关变形杆菌株可产生凝集反应。流行性斑疹伤寒患者血清对OX19株的凝集效价一般超过1∶320,但常在第2周末或恢复期始达有意义的水平或高峰;继而效价迅速下降,于3~6月内转为阴性。非立克次体病如变形杆菌尿路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疟疾、伤寒等也可出现阳性反应,其效价大多较低,且很少有动态改变。其他立克次体病患者对OX19株也可产生凝集反应,但除地方性斑疹伤寒,其凝集效价一般也较低。复发型斑疹伤寒虽也为普氏立克次体所引起,但外斐试验往往呈阴性,或凝集效价<1∶160。 补结杭体在病程第1周内即可达有意义的效价(1∶40),第1周阳性率为50%~70%,第2周可达90%以上,低效价可维持10~30年,故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以提纯的普氏立克次体颗粒性抗原作补结试验,不仅具组特异性,且有种特异性,故可用以区别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复发型斑疹伤寒患者的补结抗体出现也较早,大多在病后第8~10日达高峰,其组成以IgG为主,而流行性斑疹伤寒则主要是IgM。 以可溶性抗原作立克次体凝集试验,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微量法更可节省抗原。阳性反应的出现较外斐试验为早,病程第5日即可有80%以上病例呈阳性;试管法>1∶40,微量法>1∶4为阳性反应。2~3周时阳性率几达100%,效价于病程1月左右达高峰,继迅速下降而于数月内消失,因而不适用于追溯性研究。本试验具组特异性,可用以与其他组立克次体病如恙虫病、各种斑点热、Q热等区别。地方性斑疹伤寒患者可出现效价较低的阳性反应。流行性斑疹伤寒现症患者的凝集抗体属于IgM,而复发型斑疹伤寒病人的凝集抗体则主要属于IgG。 间接血凝试验的一些特点与微量凝集法相同,也只具组特异性。血凝抗体于病程第5~7日出现,迅速上升,高值维持2~10周,下降较补结抗体为快。一般以>1∶100的效价为阳性标准。 其他血清免疫学试验尚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火箭免疫电泳、葡萄球菌蛋白A(SPA)玻片协同凝集法等。 (三)病原体分离 不适用于一般实验室。立克次体血症通常出现于病后1周内,宜在抗菌药物应用前采血接种于豚鼠腹腔或鸡胚卵黄囊中;或采集病人身上体虱在实验室内饲养观察,待虱发病死亡后,作涂片染色检查立克次体。豚鼠对普氏立克次体敏感,可用发病早期的患者血液3~5ml注入雄性豚鼠腹腔内,经7~10d后动物出现发热反应,取鞘膜和腹膜作刮片检查,或取脑、肾上腺、脾等组织作涂片,染色后镜检,可找到位于胞质内的大量立克次体。豚鼠阴囊反应呈阴性,或仅有轻度发红而无明显肿胀,可供与地方性斑疹伤寒鉴别时的参考。 (四)分子生物学检查 用DNA探针或PCR方法检测普氏立克次体特异性DNA,具快速、特异、敏感等优点。 (五)其他 有脑膜 *** 征者,应作脑脊液检查,外观大多澄清,白细胞及蛋白稍增多,糖一般正常。心电图可示心肌损害,如低电压、T波及ST段改变等,少数患者可有肝、肾功能的改变。 表1118 流行性斑疹伤寒与地方性斑疹伤寒和复发型斑疹伤寒的区别 主要区别点 流行性斑疹伤寒 地方性斑疹伤寒 复发性斑疹伤寒 病原 普氏立克次体 莫氏立克次体 普氏立克次体 有无流行性斑疹伤寒往史 无 一般无 有 流行情况 流行性 地方性或散发性 散发性 流行季节 冬春 夏秋 不定 传播媒介 体虱 鼠蚤 无 病情轻重 较重,神经症状明显 较轻 较轻 热程 12~18日 9~14日 7~11日 皮疹 多,遍及全身,瘀点样 较稀,极少呈出血性 多数无疹 病死率(未受特效治疗者) 较高 很低 很低 外斐试验(OX19) 强阳性,1∶320 ~1∶5210 1∶160 ~1∶640 阴性或低于1∶160 补结试验(相应颗粒性抗原) 阳性,高峰在病程12~16日,抗体主要为IgM 阳性,抗体主要为IgM 阴性,高峰在病程8~10日,抗体主要为IgG 豚鼠阴囊反应(腹腔接种) 轻度阴囊发红 阴囊明显红肿,睾丸也有肿大 轻度阴囊发红 12 鉴别诊断 本病除与地方型斑疹伤寒、复发型斑疹伤寒等鉴别(表1118)外,尚需与外寒、恙虫病、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区别。伤寒的特殊并发症、血粪培养等;恙虫病的局部焦痂和淋巴结肿大、血清免疫学试验等;麻疹的典型皮疹及粘膜斑等;流脑的脑脊液发现、皮疹涂片等;回归热的热型、腓肠肌压痛、周围血涂片等;钩体病的全身出血倾向、特殊后发症、血清凝溶试验等;流行性出血热的球结膜出血、尿蛋白与发热不成正比、血清免疫学试验等,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均有助于鉴别。回归热和本病有可能发生于同一患者。在美国,本病尚需与落矶山斑点热相鉴别,后者的皮疹为离心性分布,腹部皮疹很少,且皮疹最先出现在足踝和手腕部。 13 预防 本病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流行,造成重大危害。目前流行性斑疹伤寒仍是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监测项目之一,其预防关键在于防虱、灭虱和广泛开展群众卫生运动。 (一)管理传染源 患者应予灭虱处理,灭虱后可以解除隔离,但仍宜集中于专门病房或这病室。给病人沐浴、更衣,毛发部位需清洗多次,并喷入杀虫剂如1%~3%马拉硫磷等于衣服及毛发内。 (二)切断传播途径 加 *** 生宣教,鼓励群众勤沐浴、勤更衣。衣、被等可用干热、湿热、煮沸等物理来灭虱法,温度需保持在85℃以上30分钟;也可用环氧乙烷熏蒸法化学灭虱,熏蒸6~24h,适温为20~30℃。 (三)保护易感者 灭活疫苗有虱肠疫苗、鸡胚或鸭胚疫苗和鼠肺疫苗3种,国内常用者为灭活鼠肺疫苗,适用于流行区居民、新进入疫区者、部队指战员、防疫医护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等。第1年皮下注射3次,每次间隔5~10天;15岁以上第1次注射0.5ml,第2、3次各为1ml;14岁以下分别为0.3~0.4ml及0.6(第2次)及0.8ml(第3次)。以后每年加强注射1次,注射剂量与第3次相同。经过6次以上预防接种后即可有较持久的免疫力,对莫氏立克次体感染也有效。接种后反应轻微,仅局部有轻度红肿。减毒E株活疫苗已在某些国家广泛应用,皮下注射1次即可,免疫效果可维持5年之久。 服用四环素或氯霉素也能收到暂时预防效果,但大多学者不主张采用,因发病后及早给药即可获得满意疗效。 14 预后 预后取决于年龄、患者一般情况、有无并发症、治疗早晚等。有严重毒血症、支气管肺炎、显著中枢神经系症状等的预后不良。同时发生回归热者也增加预后的严重性。 各次流行的严重情况常有明显差异,儿童患者的病情一般较轻。未有特效治疗前的病死率为5%~17%,50岁以上组可达40%~50%。采用四环素类、氯霉素等治疗后预后大有改观,病死率约为1.5%。预防接种后发病,其病程较短,病情也较轻。 流行性斑疹伤寒相关药物 盐酸四环素片 药物应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 盐酸多西环素片 物之一可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如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 盐酸美他环素片 药物可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 土霉素片 药物可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 四环素片


地方性斑疹伤寒是什么症状?

【概述】
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typhus)也称鼠型斑疹伤寒(murine typhus),乃鼠蚤媒介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与流行型斑疹伤寒近似,但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皮疹很少呈出血性。


【诊断】
(一)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可初步诊断。依赖血清学试验,豚鼠接种分离病原体确诊。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 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
2.血清学检查 外斐氏反应中,变形杆菌CX19凝集的诊断意义与流行斑疹伤寒相似,即只有群特异性而无型特异性。以莫氏立克次体作抗原与病人血清进行凝集反应、补体结合试验等可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鉴别。
3.动物接种 将发热期患者血液接种入雄性豚鼠腹腔内,接种后5~7日动物发热,阴囊因睾丸鞘膜炎而肿胀,鞘膜渗出液涂片可见肿胀的细胞浆内有大量的病原体。



【治疗措施】
与流行型斑疹伤寒基本相同。国内某一系列(1985年)报道186例,101例以多西环素200mg顿服治疗;85例则采用四环素每日2g(4次分服),疗程5~7日。结果2日内退热者多西环素组为77%,四环素组为26%,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多西环素组的复发率为3.9%,四环素组为2.4%。国内也有认为除确诊早或有合并症者可加用多西环素外,其他病例可不必使用抗生素。


【病原学】
病原为莫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mooseri),其形态、染色和对热、消毒剂的抵抗力与普氏立克次体相似,但很少呈长链排列。两者各含3/4种特异性颗粒性抗原,和1/4组特异性可溶性抗原;后者耐热,为两者所共有,故可产生交叉反应。不耐热的颗粒性抗原则各具特异性,可藉补结试验而相互区别。莫氏立克次体所致的豚鼠阴囊反应远较普氏立克次体所致者为明显,对小鼠和大鼠的致病性也较强。病原体接种于小鼠腹腔后可引起腹膜炎、立克次体血症,并在各脏器内查见病原体。
莫氏立克次体的形态、染色特点、生化反应、培养条件及抵抗力均与普氏立克次体相似。但在动物实验上可以区别:①莫氏立克次体接种雄性豚鼠腹腔后,豚鼠除发热外,阴囊高度水肿,称之为豚鼠阴囊现象。莫氏立克次体在睾丸鞘膜的浆细胞中繁殖甚多,其鞘膜渗出液涂片可查见大量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仅引起轻度阴囊反应。②莫氏立克次体可引起大白鼠发热或致死,并在其脑内存活数月,故可用之保存菌种或传代。而普氏立克次体仅使大白鼠形成隐性感染。③莫氏立克次体接种于小白鼠腹腔内可引起致死性腹膜炎及败血症。
莫氏立克次体与普氏立克次体有共同的可溶性抗原,故二者有交叉反应,均能与变形杆菌OX19发生凝集反应。但二者的颗粒性抗原不同,用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可将其区别。





【发病机理】
与流行性斑疹伤寒者基本相似,但血管病变较轻,小血管中有血栓形成者少见。


【流行病学】
地方型斑疹伤寒散发于全球,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以晚夏和秋季谷物收割时发生者较多,并可与流行型斑疹伤寒同时存在于某些地区。国内以河南、河北、云南、山东、北京市、辽宁等的病例较多,1982~1984年间有多篇文献报道。

(一)传染源 家鼠如褐家鼠、黄胸鼠等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以鼠→鼠蚤→鼠的循环流行。鼠感染后大多并不死亡,而鼠蚤只在鼠死后才吮人血而使人受染。因曾在虱体内分离到莫氏立克次体,因此病人也有可能作为传染源而传播本病。

(二)传播途径 鼠蚤吮吸病鼠血时,病原体随血进入蚤肠繁殖,但蚤并不因感染而死亡,病原体且可在蚤体长期存在。当受染蚤吮吸人血时,同时排出含病原体的蚤粪和呕吐物于皮肤上,立克次体可经抓破处进入人体;或蚤被打扁压碎后,其体内病原体也可经同一途径侵入。进食被病鼠排泄物污染的饮食也可得病,干蚤粪内的病原体偶可成为气溶胶,经呼吸道或眼结膜而使人受染。螨、蜱等节肢动物也可带有病原体,而成为传病媒介的可能。

(三)易感者 人群对本病有普遍易感性,某些报告中以小学生和青壮年发病者居多。得病后有较强而持久的免疫力,对普氏立克次体感染也具相当免疫性。


【临床表现】

潜伏期6~14日,平均12日。
症状,体征及临床经过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但病情轻、病程短。发热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型,体温一般为38~40℃,持续6~14日,最短4日,最长25日。皮疹少,多为充血性,约1/4~1/3病例可无皮疹,1/2~2/3的病例有脾肿大。神经系统症状较轻,大多仅有头晕、头痛、部分可有失眠、听力减退等。但烦燥不安、谵妄或昏睡、昏迷等少见。可有心动过缓或轻度低压血压。
大多急骤起病,少数有1~2天的前驱症状如疲乏、纳差、头痛等。呈稽留或弛张热,于病程第1周达高峰,一般在39℃左右,伴全身酸痛、显著头痛、结膜充血等,部分病例有关节痛而影响行动,头痛常可由眶后痛所致。热程一般为9~14天,大多渐退。
约50%~80%患者出现皮疹,多见于第4~7病日。初发生于胸腹,24h内遍布背、肩、臂、腿等处,脸、颈、足底、手掌一般无疹。开始为斑疹,粉红色,直径1~4mm,按之即退;继成斑丘疹,色暗红,按之不即消失。疹于数日内消退。极少数病例的皮疹呈出血性。
中枢神经系症状除头痛、头晕、失眠、听力减退、烦躁不安等外,脑膜刺激征、谵妄、昏迷、大小便失禁等均属偶见。咳嗽见于过半数病例,肺底偶闻罗音,部分患者诉咽痛和胸痛。大多有便秘,恶心、呕吐、腹痛等也有所见。黄疸在某些系列中的发生率较高,但均属轻度;脾肿大见于过半数病例,肝肿大者较少。心肌很少受累,偶可出现心动过缓。并发症以支气管炎最多见,支气管肺炎偶有发生。其他并发症有肾功能衰竭。



【辅助检查】

发病早期(7天以内),1/4~1/2的病例有轻度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随后,近1/3的病人出现白细胞总数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但DIC较少见。90%病人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ALT、AKP和LDH等也多有升高。其它异常尚有低蛋白血症(45%)、低钠血症(60%)和低钙血症(79%)。严重的病例可出现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患者血清也可与变形杆菌OX19株发生凝集反应,效价为1∶160~1∶640,较流行性斑疹伤寒为低;阳性反应出现于第5~17病日,平均为第11~15病日。外斐试验虽然敏感,但特异性差,不可用以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区别。较为敏感和特异的试验包括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乳胶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固相免疫测定等,所用抗原为特异性莫氏立克次体抗原。间接荧光抗体效价在发病后1周内升高者达50%,15天内升高者几乎达100%。有条件单位可用PCR方法检测血标本中的莫氏立克次体特异性核酸。
一般实验室不宜进行豚鼠阴囊反应试验,以免感染在动物间扩散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受染。


【鉴别诊断】
本病还需与伤寒、流感、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区别。


【预防】
从灭鼠、灭蚤着手,参见36节“鼠疫”。预防接种同流行型斑疹伤寒,对象为灭鼠工作人员及与莫氏立克次体有接触的实验室工作人员。


斑疹伤寒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疾病别名 4 疾病分类 5 疾病概述 6 疾病描述 7 症状体征 8 疾病病因 9 病理生理 10 诊断检查 11 治疗方案 12 预后及预防 13 特别提示 附: 1 治疗斑疹伤寒的中成药 2 斑疹伤寒相关药物 1 拼音 bān zhěn shāng hán 2 英文参考 ship fever 3 疾病别名 虱传斑疹伤寒,典型斑疹伤寒 4 疾病分类 感染科 5 疾病概述 指流行性斑疹伤寒与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又称虱传斑疹伤寒或“典型斑疹伤寒”,是普氏立克次体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点为持续高热、头痛、瘀点样皮疹(或斑丘疹)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自然病程约为2~3周。患流行性斑疹伤寒后数月至数年,可能出现复发,称为复发型斑疹伤寒,又称BrillZinsser病。 6 疾病描述 指流行性斑疹伤寒与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又称虱传斑疹伤寒或“典型斑疹伤寒”,是普氏立克次体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持续高热、头痛、瘀点样皮疹(或斑丘疹)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自然病程约为2~3周。患流行性斑疹伤寒后数月至数年,可能出现复发,称为复发型斑疹伤寒,又称BrillZinsser病。 7 症状体征 1、病史 是否急骤起病,有无高热、剧烈头痛、身痛、关节痛、鼻出血等情况。 2、体检 注意有无皮疹、结膜充血、肝脾肿大及脑膜 *** 征。 8 疾病病因 注意病前3周内有否被虱、蚤叮咬及接触鼠类史或进入疫区生活史,预防接种时间与次数。普氏立克次体感染。 9 病理生理 具体发病机制不是很清楚。 10 诊断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外斐反应,入院时送1次,以后每周1次。有条件者作立克次体凝集反应和补体结合试验或动物接种;疑为复发性斑疹伤寒者加测特异性IgG与IgM。注意并发心肌炎、肺炎等,需要时作心电图或胸部X线检查。 11 治疗方案 1、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昆虫隔离,灭虱、灭蚤及防鼠设备。 2、注意补充水分、电解质与维生素等。头痛剧烈或失眠时给镇痛安眠剂,如苯巴比妥、地西泮(安定)、罗通定(颅痛定)等。 3、高热不退、毒血症严重者,静滴氢化可的松100~200mg/d,或口服泼尼松10~20mg/d,缓解后即停。心功能不全者注射毒毛花甙K或毛花甙丙,并卧床休息。重度休克有出血倾向者,应注意防治DIC。 4、抗立克次体药物:(1)多西环素:成人0.1~0.2g,儿童5mg/kg单剂即可治愈。(2)四环素:成人2g/d,儿童服土霉素25~50mg/(kg·d),均分2~4次,口服或静滴,持续用药至热退2d停药;亦可同服TMP 0.1g,2~3/d,以加强疗效。(3)氟喹诺酮类:氟罗沙星0.4g,1/d或氧氟沙星0.4g,2/d。退热2d停药。(4)发热已逾1周且无并发症者,可酌情免用抗生素治疗。 12 预后及预防 在虱寄生的人群中,或者鼠密度高的地区,只要有传染源,就极易传播扩散。因此,在军队、地质队、工程队中应特别注意预防。 13 特别提示 斑疹伤寒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高热、头痛、皮疹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状为特点,可分为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伤寒两种。 1、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洗澡、洗头,换下的衣服用开水烫洗。 2、在虱寄生的人群中,或者鼠密度高的地区,只要有传染源,就极易传播扩散。因此,在军队、地质队、工程队中应特别注意预防。 3、斑疹伤寒病人入院后,及时洗澡更衣,彻底灭虱,必要时剃光头发、腋毛和 *** ,剃下的毛发焚烧处理。换下的衣服煮沸或高压消毒。 4、体息及营养:发热及中毒症状明显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经常更换 *** 。饮食给以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水分。 5、注意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发生。 6、高热护理:可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忌用洒精擦浴,还要注意避免使用大剂量退热剂,以免发生虚脱。 治疗斑疹伤寒的中成药 万应锭 解毒,凉血疏风。治风火喉痹,喉蛾,牙疳,瘟疫,斑疹伤寒,痘毒惊风,卒然昏倒,四肢拘急,壮热,神昏谵语... 回春丹 治小儿急惊、慢惊,发搐瘈疭,内外天钓,伤寒邪热,斑疹烦躁,痰喘气急,五痫痰厥,大便不通,小便溺血,及... 紫雪丹 、热动肝风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 紫雪散 之紫雪散治小儿赤游丹毒,甚者肚腹膨胀,气急不乳,伤寒热躁发狂,及外科一切蓄毒在内,烦躁口干,恍惚不宁... 抱龙丸 窍而安心神;故适于小儿痰热内壅而致的急惊实证。《斑疹备急》之抱龙丸:别名:牛黄抱龙丸处方:天南星(锉... 更多治疗斑疹伤寒的中成药 斑疹伤寒相关药物 盐酸土霉素片 疾病的选取用药物:(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 盐酸四环素胶囊 物应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 盐酸美他环素片 物可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 盐酸多西环素胶囊 之一可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如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 盐酸多西环素片


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

【答案】:D
这是3道记忆题。重点考学生对常见立克次体病流行病学的认识。预测错误率不高。人虱和鼠蚤分别是流行性斑疹伤寒与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而恙虫病的传播媒介是恙螨。应复习立克次体病的流行病学部分,从而作出正确判断。要点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人虱;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鼠蚤;恙虫病的传播媒介是恙螨。


鼠蚤是什么?

  是跳蚤的一种,一般寄生在鼠类身上,但是如果家里的猫咪或者狗狗捉了带了鼠蚤的老鼠,也会被传染,成为鼠蚤的寄主。\x0d\x0a\x0d\x0a  鼠蚤因为原始寄主是鼠类,所以一般携带有很多细菌甚至病毒,常见的有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一种急性热性病)等,所以建议如果发现有鼠蚤,要马上除蚤。\x0d\x0a\x0d\x0a  如果家里有猫咪或者狗狗,要先给它们除蚤,因为它们很可能是鼠蚤的第二寄主,可以给它们带个莎金氏的除蚤项圈,我家小哈一直带着,可以防止多种寄生昆虫。\x0d\x0a\x0d\x0a  另外,要注意家里的卫生,不要有卫生死角,鼠洞等,容易成为鼠蚤的乐园。\x0d\x0a\x0d\x0a  最好,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洗头,家里的衣柜等要放置樟脑球。\x0d\x0a\x0d\x0a  希望能帮到你!~


跳蚤会传染吗

问题一:跳蚤都会传染疾病吗 会的!
由于多种病原体能在跳蚤体内保存和繁殖,因此,它不仅以叮咬和吸血对人们造成伤害,而更重要的是它们传播的疾病。鼠疫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性传染病。十四世纪鼠疫(就是著名的黑死病)在欧洲大流行,死于这次鼠疫病的人至少在二千五百万以上,约占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我国清代乾隆的1792-93年鼠疫流行,曾有诗写道: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折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雾,三人行未十多步,忽死二人横截路... ...上述事实充分说明昆虫传播的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比猛虎还要厉害百倍。
引起鼠疫的是一种很小的杆菌,名叫鼠疫杆菌。这种茵通过老鼠身上的跳蚤(鼠蚤)传染给人类。跳蚤吸食鼠疫患者的血液后胃中充满了鼠疫的杆菌,食道被细菌阻塞。它们虽是鼠蚤,但有时亦咬人。这种带菌的跳蚤吸入血时血液因食道被细菌阻塞无法入胃而从口部回流到被咬人的身体里,鼠疫细菌就在这时随同进入人体,使人患上鼠疫。跳蚤在吸食人血时还可能把粪便排在人的皮肤上,其中也合有大量鼠疫细菌。因为被咬部位发痒,搔痒时会将鼠疫细菌带入微细的伤口,也能使人染上鼠疫。

问题二:跳蚤会不会要传染给人啊 跳蚤不是传染,而是俯会从另一个人身上跳到你的身上,不过只要注意卫生,它也不会在你的身上找到栖息之地啊。

问题三:人身上的虱子跳蚤会传染么 去买包烟,把烟煮水,先用烟水洗一次澡,洗澡时把烟水抹在身上就行,这样可以确保跳蚤虱子不会身上而且不咬你,然后去卖瓶皮宝药膏,有些贵16元,但是消包很快,然后用花露水混上樟脑丸粉喷在家里和床头床边,晚上最好不要睡床,先晾一晚上,要睡也行,但最好不要睡,第二天把被子床单都拿出去晒就OK啦~ 我家经常会救助流浪猫流浪狗,所以总会带跳蚤虱子回来,总是用这个办法解决的 这个是比较麻烦但是非常稳妥的办法,而且没有副作用,绝对安全,我的朋友们都在用的 希望能帮助你

问题四:跳蚤会传染病毒吗? 有的跳蚤是携带病毒的,建议从卫生方面根治跳蚤

问题五:别人身上的跳蚤会传染到自己身上吗 应该不会的,跳蚤一般都挨着肉呆着,也就是说你只要不和那个长跳蚤的人在一起睡就没事

问题六:狗狗长了跳蚤会传染人吗? 狗的跳蚤会传染给人的 会要人的但是不会留在人身体上不走它咬完你就走了 你注意下你的脚脖子 就是脚踝 袜子口这些部位跳蚤爱咬这地方啊 咬完就象蚊子咬的起疙瘩还很痒 但有个特征就是在疙瘩的中心点附近会有个红色的小点不突起也不凹陷就是颜色比皮肤的颜色要深蚊子咬的不会是这养的 给狗治疗跳蚤可以用水煮百步草然后用这种水给狗洗澡百步草药店中药柜台就卖2~3块钱的就够了多洗几次 还可以用敌百虫稀释后喷洒或者冲洗 卖兽药的地方就卖 给狗用药洗澡注意要从尾到头的顺序洗这样跳蚤就全都跑到狗的头个脸上 任你宰杀了 当然这场面很恶心的~~ 千万不要把药水弄到狗的脸上 用清水把狗脸弄湿就好跳蚤沾水就不跳了从耳朵开始要用药水洗~~ 都弄好了 你就把自己洗洗干净 把衣服用药水泡下 热水烫下吓干净就好了~~

问题七:跳蚤会传染癌症吗 癌症一般是不会传染的。排除血液类疾病应该是不会传染的。

问题八:我被跳蚤咬了,怎么处理?会不会传染什么疾病? 50分 蚤叮咬是一种病症。臭虫白天躲藏在床缝或床垫、帐角等处,夜晚爬到人的皮肤上吸血。臭虫在叮咬吸血时,可放出一种扩张血管的 *** 性物质,引起瘀点或瘙痒性风团,常排列成行。蚤中刺人的主要为人蚤,叮刺皮肤时,其口器分泌的毒液,可 *** 皮肤引起炎症反应。
如果跳蚤还在身上咬着,使用镊子在尽量靠近皮肤的地方慢慢地将蚤夹出去。不要用凡士林、过热的物品如火柴、香烟等以及其他方式来去掉蚤。被蚤叮咬以后,应该立即用专门的杀菌消炎的药膏进行处理,并在接下来的数周之内密切注意是否有任何皮疹或类似感冒的症状出现。


跳蚤可以传播那些疾病

由于多种病原体能在跳蚤体内保存和繁殖,所以跳蚤咬到后可引起局部瘙痒、皮疹,局部感染等,严重可传播鼠疫。如果感觉身上或者是家里有跳蚤,一定要做好卫生清洁,并且要勤洗澡,多换衣服,衣服最好使用热水浸泡,可以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洗头洗澡,这样就可以减少跳蚤的出现,并且跳蚤也会引起一些疾病的,并且跳蚤还有可能会传播鼠疫,而且在跳蚤叮咬和吸血的时候,对人体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扩展资料:注意事项:1、给用户穿上宽松合身颜色较浅的衣服,以便及早发现蚤。选择长袖衬衫和长裤,把衬衫的下摆塞入裤子里,但是裤腿不要塞到袜子和鞋子里。2、在跳蚤和蚊子活动频繁的季节里使用含DEET的驱避产品,但气温低的天气里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威胁减少了。3、在裸露在外的皮肤上使用含DEET的驱避产品,过量或过于频繁的使用也是不必要的,另外在衣服覆盖下的皮肤上涂抹也是不必的。4、尽量避免到森林、灌木丛或水边等叮人害虫常常出没的地方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跳蚤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女子被跳蚤叮后染重病曾连续五天高烧不退

什么是立克次氏体?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为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而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原核生物。一般呈球状或杆状,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物,主要寄生于节肢动物,有的会通过蚤、虱、蜱、螨传入人体、如斑疹伤寒、战壕热。细胞大小为0.3~0.6μm×0.8~2.0μm,有细胞形态,一般不能通过细菌滤器,可立克次氏体通过瓷滤器,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2.细胞呈球状、杆状或丝状,有的多形性。3.有细胞壁,无鞭毛,呈革兰氏阴性反应(除恙虫病立克次体外),效果不明显。4.除少数外,均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寄生,宿主一般为虱、蚤等节肢动物,并可传至人或其他脊椎物。5.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但繁殖速度较细菌慢,一般9~12h繁殖一代。6.有不完整的产能代谢途径,大多只能利用谷氨酸和谷氨酰胺产能而不能利用葡萄糖或有机酸产能7.大多数不能用人工培养基培养,须用鸡胚、敏感动物及动物组织细胞来培养立克次氏体8.对热、光照、干燥及化学药剂抵抗力差,56℃30min即可杀死,100℃很快死亡,对一般消毒剂及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青霉素等抗生素敏感。9.同时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没有核仁及核膜,属于适应了寄生生活的α-变形菌。基因组很小,如普氏立克次氏体的基因组为1.1Mb,含834个基因。10.一般可培养在鸡胚、敏感动物或HeLa细胞株(子宫颈癌细胞)的组织培养物上。

老鼠能传播哪些疾病青骄第二课堂

老鼠可传播50多种疾病,包括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立克次体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中国有很多种老鼠可以传播疾病,几乎所有的普通老鼠都可以传播疾病。
鼠类传播的常见疾病包括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鼠咬热、蜱传立克次体病、沙门氏菌病、炭疽病、狂犬病、森林脑炎、恙虫病等。在这些疾病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都是非常危险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注意事项:
捕鼠器:将带有诱饵的捕鼠器放置在老鼠路径、老鼠洞和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以获取食物和水。鼠笼垂直于鼠道或鼠壁,不应靠近鼠壁或鼠孔。笼口盖板灵活。只要安置方法合理,往往可以捕捉到活老鼠。


老鼠能传播哪些疾病第二课堂?

1、细菌性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流行性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鼠咬热、回归热、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类病等。2、病毒性传染病:包括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等。3、其他的还有血丝虫病、旋毛虫病、恙虫病等。通过鼠传染的疾病有很多,大约有几十种,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是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鼠疫传染性非常强,可以通过鼠、蚤叮咬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或者是病兽而传染。被老鼠咬注意事项1、酒精冲洗伤口:被咬伤以后第一反应就是消毒处理,一般不处理伤口的情况下,发病率仅2-4%,消毒以后就更低了,所以在被咬伤以在病毒感染你之前用酒精消灭它。医用酒精是消毒效果最好的,你去任意的一个小药店都有这种酒精,如果伤口很小只是一层皮破了,你只要用棉签擦拭即可。如果伤口比较深,你可以将酒精倒在伤口上冲洗。2、医院注射疫苗:一般传染病都有一定的潜伏期,在发病之前注射疫苗就是有用的。一般注射都是血清,价格比较贵。3、随时观察体温:一旦发烧就应该怀疑自己可能是被感染了,那样就应该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一周以内如果没有出现体温升高,你就可以放心了。

老鼠有什么危害?

  1、传播与保存疾病  老鼠为啮齿动物,在全世界近1800种啮齿动物中,携带的病原体达200余种,80~90%的啮齿动物在传播疾病的过程中起着主次不等的作用。啮齿动物传播的病原体中,已知能使人致病的细菌有12种,病毒31种,立克次体5种,寄生虫7种。在我国主要的鼠传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鼠型斑疹伤寒、土拉菌病、沙门氏菌肠炎、蜱传回归热、假结核、森林脑炎、狂犬病、恙虫病、Q热、黑热病、血吸虫病和旋毛虫病等。据统计,有史以来,全世界由于鼠传疾病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直接死于战争者。  2、对农、牧、林业的危害  据统计,全世界鼠类对农业造成的损失,相当于25个最贫因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可养活两三亿人口。一般而言,农田鼠害可使粮食减产5%左右。我国每年农田受害面积达数亿亩。牧场鼠害主要是破坏草场,影星牧草产量和质量,甚至使牧场退化。我国每年受害的牧场也有数亿亩。林区鼠害一是盗食树籽,一是啃食幼树的树皮,影响出苗率和成活率。我国每年受害林区面积达数百万亩之多。  3、对工交业的危害  啮齿动物对工交业的危害,主要是破坏供电和通讯,造成事故。我国曾有过工厂停电事故,一次即损失1500万元之多。造成数万至数十万元损失的事故更多,我国还曾有鼠害影响轮船和飞机正常航行的记载,在火车上则常有骚扰旅客事例。  4、其他危害   家鼠危害以传病为主,但盗食粮食和骚扰也不可忽视。在农村,每年每户被糟蹋的粮食有时达100~150kg。 在宾馆、医院等外的鼠害,有时可造成恶劣的影响。


老鼠的危害有哪些?

问题一:老鼠有什么危害?

问题二:老鼠的危害有哪些? 一、 鼠类对人类的危害
老鼠是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之一,是从人类开始定居务农有了家,老鼠就依附人类为生,时时处处危害人类。它的种类多,数量大,适应性强,得以在人人喊打的情况下从古生存至今,成为人类不请自来,不受欢迎的客人。在我国现有的各种鼠类数量是人口数量的4倍,如此庞大的群体无论从传播疾病、危害经济,还是无处不在的破坏程度上,都在警示着我们必须坚决置鼠于死地而后快。为了更好地消灭老鼠,现将鼠的习性和危害做如下介绍:
一 鼠类繁殖及生活习性
⒈ 鼠类繁殖速度很快,每只雌鼠每年平均繁育44.5只幼鼠加入种群,一对成年鼠一年后会有1.5万只后代,可谓十世同堂,俗语说“一公加一母,三年二百五”。春秋季是老鼠繁殖生育的旺季,如果食物和藏身条件合适,四季都可繁殖种群。
⒉ 鼠是贪吃的动物,由于活动量大,生长快、其食量也非常大,老鼠每天吃掉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被它糟蹋和弄脏的更多。粗略估算三者的比例是吃一份,糟蹋两份,弄脏四份,加上连吃带搬危害更大。
⒊ 老鼠虽然是色盲,分不清五颜六色,但可在很暗的环境里察觉移动的物体,分辨大小不同形状东西。最远距离可达15米,但视物为灰色,所以用亮黄或亮绿色做毒饵,来减少鸟类取食。
⒋ 老鼠的听觉很敏锐,不但对突然出现的小声音很敏感,还能听到振动(每秒)1.5万次以下的超声波,并发出超声波互相联系,而人和猫却一无所闻。
⒌ 老鼠的嗅觉和味觉也都比较发达。用以确定食物的位置和识别气味作用,它的触觉相当机敏,胡子和周身硬毛使它们能在黑暗中自由沿墙和洞边活动。
⒍老鼠善于攀登,可从15米高处跳下而毫发无损。老鼠善于游泳,可潜水30-80秒和在水中漂浮70小时。老鼠善于掘洞,凡可作为隐蔽处的墙角、草丛、杂物堆均可作窝,一般有2-4个洞口,在洞内储藏大量食物,老鼠可在摄氏零下24度的食品冷库内生存繁殖,也可在零上40度条件下生活。
⒎ 老鼠一生中牙齿可长至13公分,所以需要不停的啃咬硬物,尤其在不饥饿状态更要啃咬比较硬的家具和门窗、墙壁,一是为了开辟通道,二是为了磨牙。其咬饥发达,咬嚼力可达每公分260公斤,频率每分钟90次,破坏力相当大。
⒏ 北京地区的优势种群为小家鼠和褐家鼠,小家鼠可以从6毫米孔隙钻过去,褐家鼠可钻过任何大于1.25公分的孔隙。爬过水平或垂直的电缆,在任何形式的管子上水平行走。
二 鼠类对农牧业和工业造成巨大损失
世界由于鼠害造成粮食损失最高可达到收获量的15%-20%,相当于25个贫穷国家国民收入总值,够1.5亿人全年的口粮。在我国每年近千万亩森林和十亿亩草场被破坏成为沙漠或荒洲,损失超过30亿人民币。对城市工业鼠害造成的损失很严重,鼠咬啮电缆绝缘材料引起短路,钻入变压器引起燃爆,在高压线路引起强磁场感应击穿烧毁设备。城市许多不明原因引发的火灾都是与鼠咬啃坏电路起火有关。至于咬坏居民家中各类物品更不胜其数。
三 鼠可传播各类疾病
鼠类可以直接把疾病传播给人类或通过体外寄生虫间传播给人畜。鼠可传播高达35种以上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班疹伤寒等。历史上被鼠类传播疾病夺走的生命据专家估计超过历史上所有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北京地区也处于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内,1997年北京发生22例流行性出血热,1998年5月就发生24起流行性出血热,而1999年5月份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超过1998年全年总和,可见每10年是鼠传播疾病的高峰期的科学推论是十分正确的。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损害肾脏功能,该病症状重,主要以高热、出血、休克、肾衰竭为主,且病程长,病死......>>

问题三:老鼠的害处有哪些 越多越好 老鼠可造成的危害包括许多方面:
1、传播与保存疾病
老鼠为啮齿动物,在全世界近1800种啮齿动物中,携带的病原体达200余种,80~90%的啮齿动物在传播疾病的过程中起着主次不等的作用。啮齿动物传播的病原体中,已知能使人致病的细菌有12种,病毒31种,立克次体5种,寄生虫7种。在我国主要的鼠传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鼠型斑疹伤寒、土拉菌病、沙门氏菌肠炎、蜱传回归热、假结核、森林脑炎、狂犬病、恙虫病、Q热、黑热病、血吸虫病和旋毛虫病等。据统计,有史以来,全世界由于鼠传疾病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直接死于战争者。
2、对农、牧、林业的危害
据统计,全世界鼠类对农业造成的损失,相当于25个最贫因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和,可养活两三亿人口。一般而言,农田鼠害可使粮食减产5%左右。我国每年农田受害面积达数亿亩。牧场鼠害主要是破坏草场,影星牧草产量和质量,甚至使牧场退化。我国每年受害的牧场也有数亿亩。林区鼠害一是盗食树籽,一是啃食幼树的树皮,影响出苗率和成活率。我国每年受害林区面积达数百万亩之多。
3、对工交业的危害
啮齿动物对工交业的危害,主要是破坏供电和通讯,造成事故。我国曾有过工厂停电事故,一次即损失1500万元之多。造成数万至数十万元损失的事故更多,我国还曾有鼠害影响轮船和飞机正常航行的记载,在火车上则常有骚扰旅客事例。
4、其他危珐
家鼠危害以传病为主,但盗食粮食和骚扰也不可忽视。在农村,每年每户被糟蹋的粮食有时达100~150kg。
在宾馆、医院等外的鼠害,有时可造成恶劣的影响。

问题四:老鼠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为害我们的财产

问题五:蟑螂老鼠有哪些危害?要怎样灭掉它们? 1、老鼠的害处: 老鼠在四害中为害最为严重,它有三大害处:传播疾病、毁坏财物、消耗粮食。老鼠通过寄生在其身体表面的鼠蚤、鼠虱等寄生虫、唾液及排泄物传播鼠疫、恙虫病、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十多种传染病,给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
2、蟑螂的害处: 蟑螂和苍蝇一样生活在污秽的地方,身上也带着大量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在偷吃食物时污染了食物,人吃了这些被污染的食物就会生病。它可以传播伤寒、霍乱、痢疾、病毒性肝炎等疾病,还会引起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大部分人都很憎恨蟑螂,还有一些人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和气力想除掉它们,在这里我建议你们可以了解下东莞嘉诚害虫防治,他们在这方面很专业的

问题六:老鼠危害有多大,为什么我们要灭鼠? 老鼠危害有多大,为什么我们要灭鼠,原因如下:
要消灭老鼠的原因,老鼠的危害非常严重,已经危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例如,为了磨牙,老鼠经常会啃噬门、衣橱等。
在田野里,老鼠经常盗食粮食、挖掘田地、毁坏树木,对林业和农业的发展都造成了危害。
另外,老鼠到处打洞也危及到建筑物的质量,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隐患。
更危险的是,老鼠还可以传播很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据统计,经由老鼠传播的疾病多达50多种,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等,这些疾病不但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且严重时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因此,一定要消灭老鼠。

问题七:老鼠对人有什么危害? 有着八大危害:
1、盗食种子,毁坏树苗,危害林业。
2、挖掘田地,偷吃粮食,危害农业。
3、啃咬衣物、食品,传播疾病。
4、在堤坝上打洞造成水灾。
5、破坏财物:因老鼠要定期磨牙,所以会啃咬各种物体 。
6、污染环境: 如田鼠会破坏庄稼,鼠细菌等。
7、传播疾病: 如鼠疫等。
8、扰人安宁。

问题八:属老鼠会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属鼠优点:
1、重视感情、有很大的志向、善理财、聪明、精力充沛、力、一丝不苟、善于社交、幽默。
2、机智、点子多,善解人意。
3、受人欢迎、有吸引力。
4、多才多艺。
5、女性特?喜爱干净,会将家务整理得有条不紊。
6、伶俐乖巧,具有样样都学的乐天性格。
7、个性比较活跃多变化且利欲心强。
8、富幻想力,很会利用机会,爽朗活泼,讨人喜爱。
9、属鼠人感觉敏锐无所不能而且善于多角经营。
10、好奇心强对任何事情都想很快插上一手且能巧妙地处理。
属鼠缺点:
1、做事魄力不够。
2、有固执已见之性格,有见利妄行之缺点。
3、有晚睡习惯。
4、本性善良但态度有些不礼貌。
5、具自私的本位主义个性。
6、善于投机取巧,爱挑剔,心胸不?远大。[可克服]


  • 上一篇:王苏珊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