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广余的个人履历
1954年10月出生,江苏句容县人。研究生学历。 1976年9月,句容县石油公司任职。1998年,三大石油公司先后成立后,成为中石化集团旗下一员。基层工作多年。先后担任过县石油公司财务科长、副经理等。 2005年,任中石化江苏石油公司副总经理,随后调至贵州石油分公司任总经理。2009年9月至今,任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总经理。2011年4月15日,因“天价酒”风波暂被停现有职务,配合调查组工作。
个人履历怎么写?
APPLICATION FORM
工 作 申 请 表
POST APPLIED FOR 申请职位:杂工兼司机(大步)
1.个人情况
中文名(Chinese Name): 英文名 (English Name):
性 别(Sex): 男 民 族(Race) : 汉
婚姻状况(Marital Status) :未婚 身 高(height):170cm 体重(weight): 65kg
年 龄(Age): 22岁 出生日期(Date Of Birth):1986年9月5日
身份证号(ID No):护照号(Passport No.) 签发日期 有效期至
家庭住址:吉林省梅河口市新华街20委2组
(Address):Jilin Province Mei He Kou City Xin Hua Street Committee 20 Team 2
语言能力 (Language Capability) 英语(English):一般
汉语(Chinese):优秀
2、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S 教育经历
School/Institute
毕业学校 From
开始时间 To
截止时间 Major
专业 Highest Standard
最 高 学 历
吉林省胜利技工学校 2001年 2004年 机械专业 技校
Jilin province Victory Technical School Technical School
3 、WORKING QUALIFICATIONS 工作经历
From
开始时间 To
截止时间 Company
工 作 单 位 Job Description
工 作 职 责
2004年 2007年 梅河口市美光机械厂 司机兼杂工
Mei He Kou City Mei Guang Machine Factory
4、WORKING EXPRERIENCE 工作经验
本人自毕业后一直从事司机工作,对驾驶技术熟练,对待工作认真,做事细心,认真听从老板分配,不怕脏不怕累,所以愿意接受这份工作,我已有多年工作经验,和同事有好相处,自2007年10月份曾到新加坡工作,从事的工作是司机兼杂工工作,主要的工作是驾车,以及跟车搬货,送货等工作请您给我这次出国的机会,我相信我有这个能力把这份工作做好,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希望去新加坡锻炼和发展自己。
鲁广余的相关质疑
质疑1:酒档次不同售价却一样?记者对这个所谓“经营”进行追踪调查发现,这批酒部分被中石化广东分公司以稍高于进货价、却远远低于市场价转卖给两家专营酒类的商行。这个转卖行为,恰恰发生在有人向相关部门举报中石化广东分公司购买天价名贵酒之后。中石化广东分公司这样的“经营”,令人生疑。记者通过中石化广东分公司知情人拿到12张“广东省商品销售统一发票”复印件,显示“中石化广东广州石油分公司”将442瓶白酒和59瓶红酒卖给了广州两个酒类专营商行。这12张发票复印件,顾客名称分别是“广州天河某贸易部”和“广州市黄埔某酒业商行”,开票日期全部是2010年10月20日。其中8张开给“广州天河某贸易部”,“品名规格”写的是“白酒”,单价为1661元;7张“数量”是60瓶,1张22瓶,合计442瓶,总金额为734162元。4张发票开给“广州市黄埔某酒业商行”,“品名规格”是“红酒”,3张“数量”是18瓶,1张5瓶,合计59瓶,单价均为5327元,发票共4张,总金额为314293元。知情人还提供了这些发票的“开票明细”,显示共向天河某贸易部出售茅台飞天360瓶,茅台30年16瓶,茅台50年24瓶,茅台15年42瓶。四种单价相差一两万元的酒,在发票上,“单价”却只有一个:1661元。质疑2:中石化平价转卖紧俏货?记者请人为中石化广东分公司卖给广州天河某贸易部的这442瓶茅台酒算了一笔账:网帖发票显示,中石化广东分公司从贵州购进茅台飞天单价约为494元,30年为5982元,50年为10255元,15年为2563元,这442瓶酒进货总价约为62万元。中石化广东分公司以73万元卖给天河某贸易部,获利11万元。而这批酒在市场上的零售总价为124万元。也就是说,从中石化进货价到市场零售价,差价是62万元。其中51万元的利润空间,留给了天河某贸易部。这样平价转卖紧俏货,是什么生意经?面对疑问,记者14日下午来到这两家商行。“黄埔某酒业商行”店长说,这批货是朋友介绍的,价格相对其他渠道的要好些,“那是我们唯一一次与中石化做买卖。”据“天河某贸易部”店员说,商行老板是做化工行业的,有关系才能拿得到茅台等高档酒,进价也相对便宜。中石化广东分公司不少员工质疑,公司此次百万金额以上的购酒是否遵循了中纪委等部门“三重一大”制度的规定,即重大事项、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都要经过领导班子讨论研究决定?
鲁广余的公司涉财务造假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 曹圣明】11天时间,中石化调查组南下北上。4月25日上任的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率众高层高调宣布中石化调查组关于百万买酒事件的调查、处理结果,主角儿鲁广余被免去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下称“广东石油”)总经理职务,并被罚款13.11万元。中石化对鲁广余罚款的背后,掩盖了鲁广余涉嫌特大贪污的事实,更涉嫌系统财务造假的事实。到底谁才是拥有对百万买酒事件真正调查处理权力?谁又来维护法律的尊严?百万买酒事件充分暴露了国企一把手专制的毒害,鲁广余买酒给国企敲响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缺失的警钟,专制是导致管理层腐败的毒药。喝掉13万元红酒 百万买酒案中涉嫌贪污4月25日,中石化新任董事长傅成玉带队,携集团过半数党组成员和天价酒调查组骨干,分别在广东和北京两地公布调查结果。根据中石化公布的调查结论,2010年9月份,鲁广余未经该公司领导班子研究,私自安排下属从贵州茅台[185.81 0.46% 股吧]销售有限公司购进茅台酒480瓶、红酒696瓶,两项货款共计158.90万元。目前,该批茅台酒已售出450瓶,剩余30瓶存放在广东石油物品库房;红酒没有卖出,已有613瓶用于业务接待,总价值13.1124万元,剩余高档红酒81瓶,价值49.9520万元。中石化公布的处理决定是,免去鲁广余广东石油总经理职务,降职使用。同时,对鲁广余给予经济处罚,对已消费的13.11万元红酒费用,由其个人承担。对于剩余的酒以及销售酒的款项处理时,傅成玉表示,对于卖掉的酒的款项要用来平账,一旦没有平账,公司将把这些酒作为违纪违规的物品将其销售掉。中石化的快速处理背后,掩盖了重大刑事案件。谁能对当事人鲁广余拥有最终的调查处罚权力?中石化?显然不是。购买名酒的159万元属于公款证据确凿。没有经过公司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就擅自挪用该巨额公款购买高档名酒。鲁广余的行为是否涉嫌挪用公款罪?《刑法》第384条规定,挪用公款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中石化是国有企业,款项是公款。鲁广余到底是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呢?现年57岁的鲁广余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县, 1976年9月起,21岁的鲁开始在句容县石油公司工作。1998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成立后,鲁成为中石化员工,先后担任过句容县石油公司财务科长、副经理等职务。2005年,鲁广余获提拔,担任中石化江苏石油分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其后不久,调至贵州石油分公司,任总经理。四年之后的2009年9月,空降广东石油,任总经理。不难发现,鲁广余是任命的国有企业工作人员,而不是招聘人员,身份符合国家工作人员的条件。挪用公款罪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行为人未经批准或许可(包括直接明示的许可或间接明示的默许),违反规章制度私自动用公款。这一点在中石化的调查中已经毫无疑问,购买百万名酒就是鲁广余一个人违反规章制度干的。挪用公款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归还,可是在百万买酒案中,鲁广余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甚至出现过虚假销售平账的情形。更为重要的是居然自己消费了13万多元的红酒。鲁广余喝掉的13万多元到底是违纪违规还是违法呢?中石化调查组结论说,已经消费的613瓶红酒是业务接待,究竟“业务接待”了谁,须得鲁自己掏腰包个人承担那总价值13.1124万元的费用?根据调查组“鲁所购买高档酒就是为了他自己用”的结论。违反规章制度,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动用公款买酒喝掉了,很显然鲁广余是不想归还公款购买的酒。《刑法》第382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而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个人贪污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应予立案。百万买名酒事件涉嫌的金额,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数额,属于特大经济案件。《刑法》第383条规定,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那么鲁广余百万买酒案是中石化能够处理的吗?很显然这类案件应该由检察院、法院等独立司法机构介入。百万酒钱如何入账?中石化涉嫌财务造假百万买酒的财务账是怎么处理的?中石化没有公布。数百万元对于年销售上千万元的中石化来说,可谓九牛一毛。问题的核心是九牛一毛会令中石化一场尴尬,甚至涉嫌财务造假。广东石油百万买名酒事件,很早就被中石化内部员工举报。2010年10月,这份举报就到了广东石油的上级主管部门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事业部手上。其时,中石化内部正在进行“小金库”专项治理运动。2009年7月24日,中共中央纪委出台的《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文件中指出:“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指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列收列支和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其主要来源包括,以各种名义挪用、转移国家预算内、预算外收入;截留销售收入、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和其他收入;高价倒卖、非法牟取价差收入;一些经济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侵占、截留罚没收入。“小金库”的显著特征是化大公为小公、化小公为私分,把国家公款变为单位内部掌控和可以随意支配的“私房钱”,为祸甚烈。它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严重影响国家机构的运转效率,还是诱发和滋生一系列腐败现象的温床和“财政支柱”。2010年7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宣布中央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正式启动。当月30日,中石化召开会议,宣布启动“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到10月份接到上述举报材料时,这项声势浩大的工作已经开展了3个多月。是时,中石化责成广东石油立即整改。鲁广余安排有关部门,通过做账将所购名酒转入广州石油非油品业务渠道,进行虚假销售,抽回资金、应付检查。操作上,鲁广余联系广州两家酒业经销商,将104.8455万元货款汇入广州石油账户,广州石油向其出具卖酒的货款发票,但并没把酒卖给这两家公司。此后,鲁广余通过朋友联系,以高于进价将白酒出售给江苏、山东等另五家社会单位,由这五家单位给上述两家酒业经销商汇款冲账。后来,鲁广余向总部递交了自查报告,风波暂时平息。2011年4月11日,广东石油内部举报人将该事件的确凿证据公布在了网络上,舆论哗然。4月14日,中石化召开专门会议,派出由总部纪检监察局、人事部、办公厅和销售事业部四个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立即赶赴广东展开调查;并暂停鲁广余的工作,责令其配合调查,由中石化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夏于飞临时主持广东石油工作。4月15日-19日,调查组在广东石油通过找相关人员谈话、查阅账目和资料、现场取证等方式,对购买高档酒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在向中石化党组作出汇报之后,4月21日-23日,再赴广东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补充调查。整个调查期间,调查组还派人到江苏、山东和广东等地进行实地取证,调取收付款凭证、销售发票等相关证据。历时11天后,中石化拿出的调查结果,没有对买酒的百万公款的财务科目作出说明。根据举报者披露的买酒发票看,广东石油要求贵州茅台销售有限公司开具的是增值税发票。按照会计处理是把酒钱计入了采购成本科目,没有消费发票,所以不能计入管理费用。如此一来,通过做大成本少缴税。《刑法》第201条规定: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等行为都属于偷税。广东石油多计成本应该补交多少税?整个中石化系统又是怎么处理的呢?《刑法》同时规定,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中石化系统如果都学习广东石油的消费模式,通过只缴纳增值税的方式将酒买回来用于业务招待,这些涉嫌违法。好啦,中石化应该公布广东石油买酒之后的所有财务处理明细。将计入管理费用的招待费计入到了成本之中,导致成本增加,进一步可以少缴增值税。这将是涉嫌一个系统的财务造假。
中石化天价酒单的相关回应
购酒与个人无关,属于公司“非油品”经营 ,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新闻发言人徐涛和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助理黎海琳表示,这些酒的购买与鲁广余个人无关,属于公司正常经营的一部分,因为公司也存在“非油品”经营,并指中石化加油站的便利店为零售渠道。不过深究这批酒的相关数量等情况时,对方以不掌握数据为由没透露更多详情。员工大多表示不知道公司高价购陈年茅台等高档酒用于“非油品经营”的事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说:“我完全不相信这批酒是卖了。如果真是卖了,为什么连公司员工都买不到自己公司销售的酒?”4月12日晚,中石化广东分公司出示的一份书面回复只字未提“非油品经营项目”。声明中称:“我公司已经注意到相关的信息,目前已经组建调查组对此事件予以调查,调查结果出来后将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如果存在违纪行为将依法严惩。”
中石化天价酒单的企业回应
4月14日 中石化集团已派出调查组赴广东就天价酒事件展开调查中石化集团已派出调查组于14日赴广东就天价酒事件展开调查。调查组在回应中说,公司关注到互联网和传统媒体对所属广东石油分公司“天价酒”事件的评论和报道。公司党组高度重视,紧急召开党组会,决定立即派出联合调查组赴广东,对事件开展调查。如发现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4月15日 中石化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因被停职新华社“中国网事”15日下午从中石化广东分公司获悉,该公司15日下午召开干部会议,宣布了中石化党组的决定:由纪检监察部门、人事部门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组成调查组对广东分公司“天价酒”事件展开调查,广东分公司总经理鲁广余停职配合调查,中石化油品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夏于飞临时主持广东分公司工作。 4月20日 中石化董事长:全系统自查自纠 针对当前舆论广泛关注的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违规购买高档酒事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20日表示,在调查组最后结论出来之前,立即在中石化全系统全面开展自查自纠,通过此事,举一反三,抓好整改,对超标准、超规定的行为,都要进行认真彻底的整改。对此,中石化集团14日也正式作出回应,称已派出联合调查组赴广东,调查“天价酒”事件,调查结果将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布。傅成玉20日在中石化年度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作为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国有企业,中石化承担着重要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中石化要反映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要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人民群众有权利对中石化提出要求,有权利对国有企业做得不好的地方提出批评。社会公众对中石化有意见、有看法,说明中石化的某些工作还没做好、部分责任还未尽到。违规购买高档酒的行为,不符合中石化倡导的艰苦奋斗精神和精细管理要求,中石化广大干部职工对此类现象也是明确反对、坚决抵制的。傅成玉说,中石化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责任意识。要旗帜鲜明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任何人都不允许做出伤害公司利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事,任何领导干部都要置于全体干部职工的监督之下,任何领导干部都不能违规违纪、破坏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畅通意见反映渠道,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积极疏导职工情绪和社会情绪。傅成玉要求,中石化要加强内部管理,在全系统立即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要举一反三,深刻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自查工作不限领域、不限具体内容,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并将自查情况和整改情况向总部汇报。中石化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20日在接受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关于广东石油分公司违规购买高档酒事件的调查还在深入进行中,一旦作出结论,将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布。
油价脏话门的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对事件的回应
4月1日晚,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的一个分论坛上表示,他非常理解在目前这种油价下,私家车没有补贴的心情。当天的这一分论坛主要讨论能源和资源的供求问题,出席会议的还有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以及美国前能源部长理查森等。在论坛答问环节,有记者向在场的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和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提问称:最近有一个电视采访,随机问到市民 油价上涨怎么看,那个市民说“我可以说脏话吗”,记者说不可以,他就说“那我没有什么话说了”。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能源价格上涨什 么时候是一个头。另外,“傅成玉先生什么时候愿意给民营企业分一杯羹?”对此,傅成玉表示,自己并没有听说过“油价脏话门”,所以不好评论。他表示农业、渔业、交通运输,包括出租车,国家是有补贴,但是私家车没有补贴,他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
贵阳的大公司、大企业有哪些?
企业名称 企业规模 所属行业代码 主要产品 登记类型 隶属关系
贵州黄果树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大型 1620 卷烟 国有 中央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大型 3316 铝冶炼业 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 2911 轮胎制造 股份有限公司 地区
贵州西洋肥业有限公司 大型 2624 硫基复合肥 其他有限责任 其他
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大型 1020 磷矿石 国有 省
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 3711 铁路货车 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
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 3725 汽车密封条 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
贵州久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大型 2664 炸药 国有独资公司 省
现在星力百货集团 老干妈集团 都已经发展起来了。也属于大企业行列了。
危机公关有哪些特点
1、危机公关以应急处理为主,重点控制危机的发生、发展和恢复,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维护企业形象;2、以及时反应和新闻发布为主,及时反应危机传播,及时发布正确的信息,必要时可以采取媒体交流手段,降低危机的影响;3、危机公关注重调查分析,要求准确、全面、快速地了解危机的原因、态势和影响,推动危机处理正确开展;4、重视相关部门协调,要求多方参与,形成一致、完整的处理策略;5、严格控制影响和风险,要求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将公司处理危机的决定和建议,严格控制危机发展,做到有序应对;6、强调战略性考虑,要求及时分析危机影响,综合考量后,制定有效的公关策略,确保其对公司的长期利益;7、重视后续追踪,要求长期关注和跟踪危机发展,做好危机应急措施落实,并从中吸取教训,防止危机再次发生。
危机公关成功案例及分析是什么?
危机公关成功案例及分析是:以汉堡王鸡肉汉堡广告涉歧视事件举例。如下:1、事件详情2019年4月初,汉堡王在Instagram上发布的一条新品汉堡广告被指涉嫌“种族歧视”,视频中的演员用一双巨型筷子艰难吃汉堡。画面存在恶搞突兀嫌疑,引发网友不满,谴责汉堡王涉嫌种族歧视。2、涉事方回应汉堡王在事件舆情处在发展阶段时迅速做出公关回应,从社交媒体上撤下这段广告。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伍德布里奇表示:“我们对这则冒犯到(亚裔)社区的广告表示诚挚歉意。它并不能体现我们追求多元化以及包容性的品牌价值观。在该舆情事件中,不少自媒体或媒体会自发报道汉堡王的后续行为,且与杜嘉班纳事件性质类似,媒体会主动将二者进行比较,在与杜嘉班纳的比较中,汉堡王的公关行为容易获得好感。汉堡王及时道歉和移除广告的行为,为自己赢得了转机,促使事件未进一步发酵,避免了舆情继续高涨造成更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