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斯特事件的事件后果
苏联领导人立刻用“鲁斯特事件”大做文章。几天之后,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元帅被戈尔巴乔夫免职,虽然事发之时他正在柏林与华沙条约国的有关领导开会,对此事毫不知情。而全苏防空军总司令戈都诺夫被打发退休,整个司令部人员几乎全部被撤换。一大批军方高层领导莫名其妙地丢了官职。应该说,在与势力强大的军人集团的斗争中,这个年轻的西德飞行员自觉或不自觉地助了戈尔巴乔夫政权一臂之力。
鲁斯特事件
一大票苏联军官下课
1987年5月28日傍晚,一架涂有德国标志的赛斯纳172突然出现在莫斯科红场上空,稍做盘旋后就轻盈降落在莫斯科河大桥上,一路滑行到圣瓦西里大教堂跟前。驾驶飞机的是19岁的德国青年鲁斯特,他从芬兰赫尔辛基出发一路飞抵莫斯科,而苏联防空系统竟然没有做出及时反应。这在冷战时代的苏联引发轩然大波。这次事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鲁斯特事件。
5月28日中午12时21分,鲁斯特从赫尔辛基起飞,以前往斯德哥尔摩的航向起飞,不久后即关闭雷达应答机,调转航向飞向苏联。在拉脱维亚斯克伦达附近,苏联防空雷达首次发现鲁斯特座机,当地3个防空导弹团进入警戒,然而鲁斯特保持117度航向的稳定飞行让地面指挥官很难决断。就这样鲁斯特飞过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进入内陆地区。不久苏联防空雷达再次发现鲁斯特,塔帕空军基地立即起飞两架截击机。其中一架截击机飞行员报告说,从云缝里看到一架小飞机,地面指挥官据此认为这是没有威胁的飞机,也就没有要求抵近确认。此后,鲁斯特为了规避低云和结冰,下降了高度,苏联雷达失去目标。等到天气稍好鲁斯特再次爬升到800米时,雷达再度捕获目标。苏军再度派出两架米格-23进行拦截。这次,鲁斯特终于看到了苏联飞机:一架巨大的米格-23从左下方拉起改平,为了和赛斯纳保持并列,米格-23的可变后掠翼已经完全展开,座舱里的苏联飞行员正一连严肃地注视着自己。
鲁斯特和苏联飞行员就这样相互注视了约有一分钟。鲁斯特认为苏联人没有试图联系自己——后来他才知道苏联战斗机只能使用高频军用信道,与自己无法建立通信。最后,这架米格-23收起了襟翼和起落架,绕着鲁斯特飞了一大圈后远去了。
下午3时,鲁斯特进入一处苏联空军训练空域,当时有多架飞机在进行起降飞行训练。地面管制员发现空中有一架没有雷达应答信号的飞机,以为是哪个粗心的学员忘记了开启应答机,仍然没有起疑。下午4时,鲁斯特距莫斯科还有370千米。此时苏军雷达监测人员再次发现可疑目标,苏军又一次起飞两架战斗机,但指挥官认为高速截击机在低云环境中穿云下降十分危险,因此没有要求达成目视接触。
托尔若克以西65千米处,另一位雷达管制员发现了鲁斯特座机回波。事发凑巧,当时有两架苏联直升机在当地执行搜救任务,管制员把鲁斯特的座机误判成了一架直升机。就这样,鲁斯特进入了最为森严的莫斯科军区。而此时列宁格勒军区已经把跟踪“未开启雷达应答机的苏联飞机”的情况向莫斯科军区进行了通报。但报告并未提及此前多次发现可疑目标的事实,报告自然没有引起莫斯科军区的警觉,重重环绕莫斯科的诸多防空导弹阵地也就没有任何动作。下午6时,鲁斯特抵达莫斯科城郊。在全面禁飞区“白纸一般”的空域上,雷达管制员终于发现这是个重大问题,但一切为时已晚——鲁斯特已经看到了远处暗红城墙环绕的克里姆林宫。
红场事件的简述
1987年5月28日,莫斯科红场上游人如织。老人携着小孩在悠然地散步,而恋人则依偎在一起合影拍照,外国游人也被克里姆林宫辉煌灿烂的建筑群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突然,天空中传来了嗡嗡的飞机引擎声,一架蓝白相间的轻型飞机在人们的头顶盘旋,慢慢地降落在瓦西里布拉特大教堂旁。红场是苏联的圣地,以前从来没有飞机在此降落过,于是好奇的人们便立即围了上去。这时,有一位青年从飞机驾驶舱站了起来,他一下飞机,便向围观的群众散发他的签名纸,人们都以为这是在拍电影,也乐于当一个群众演员,在镜头上也可以亮亮相。在红场周围站岗的苏联士兵也向这位青年微笑、招手致意。有人好奇地问这位青年:“你是从哪里飞到这里?”这位青年用生硬的俄语回答道:“从赫尔辛基。”人们听到这个回答,不禁目瞪口呆,仿佛站在面前的是一位天外来客。这怎么可能?人们心中不免这样嘀咕。一位妇女听说这位青年已经连续飞行了5个小时后,急忙把自己手中的食品递给他。这时,在红场上执勤的苏联士兵方才大梦初醒,把这位不速之客迅速带走。这时,人们才注意到,这位青年驾驶的是一架美国制造的“172型”运动飞机,机尾上漆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飞行图案。一架外国飞机突然降落在莫斯科红场上的消息经各大报社大肆渲染,震动了国际社会,也使苏联最高当局感到极为难堪。
红场事件的介绍
红场事件是美苏冷战的1980年代,西德业余驾驶员驾驶小型飞机突破华约防空网降落在莫斯科红场的事件。 1987年5月28日(星期四)19点30分,当时只有19岁前联邦德国汉堡航空俱乐部的一名业余飞行爱好者马蒂亚斯·鲁斯特,驾驶租用的一架塞斯纳C-172飞机经过长途飞行在苏联红场降落。此人仅有约40小时飞行记录却能突破当时世界上超级大国的防空网,举世震惊。而苏方因此事件致国防部长至防空部长等多名高官下台。
西安历史的简介
西安,古称长安;曾用名:大兴城,京兆,奉元,西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的省会,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9大区域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特别是我国历史上较辉煌的四个王朝周、秦、汉、唐,均建都在此,代表了我国历史文化的主流。大西安有汉长安城、阳陵、茂陵等文化遗址。汉开辟了“丝绸之路”,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汉承秦制,在长安建立了持续200余年的西汉政权和空前强大的西汉王朝。汉确立了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和汉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因此,外国把研究中国的学问叫汉学。大西安有唐皇城、大明宫、大雁塔、小雁塔、昭陵、乾陵等文化遗址。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唐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开放的城市,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唐王朝延续近300年,融合了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以唐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整个东方乃至世界。所以,以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为依托的大西安,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扩展资料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参考资料:西安-百度百科
鲁斯特为什么驾机闯红场的?
苏联莫斯科红场,同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一样是飞行禁区,未经批准,不管什么飞机都不得在上空飞行或在地面降落。1987年5月28日,一架外国飞机突然降临红场。为此,在前苏联国内和世界各国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驾机在红场降落的是前西德汉堡航空俱乐部业余飞行员鲁斯特。他驾驶一架赛斯纳-172轻型飞机,从芬兰赫尔辛基的马米尔机场起飞,飞行申请的目的地是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但起飞几分钟后突然向东飞行,越过芬兰湾,在科赫特拉亚尔韦地区进入前苏联领空。为了躲避苏联雷达,他从低空(高度500~600米)直飞莫斯科。19时30分,鲁斯特的飞机到达莫斯科上空,随后在空中绕了三圈,安全降落在红场上。鲁斯特走下飞机,兴奋地向在场的人散发名片,并声称自己是从赫尔辛基飞来的。正当红场上的人群莫名其妙地围观飞辄的时候,苏联警方封锁了现场,并将鲁斯特监禁起来。据鲁斯特口供,他这一行动完全是受好奇心的驱使,并无任何政治和军事目的。
年仅19岁的鲁斯特,幻想着搞一项小小的冒险行动,他并没有想着要出名,也没有想过这一行动会引起多么严重的后果。他想的只是如何好好地玩一玩。为此,他作了认真的准备。
首先,他租用了一架赛斯纳-172飞机。这种飞机原有4个座位,他拆掉其中3个,并在里边加装了油箱,以适应长途飞行的需要。他向一些有经验的飞行员请教过如何实施低空长途飞行,他制定了飞越苏联国境而不致被发现的最佳方案。他准备了飞往莫斯科的地图,并画上飞往莫斯科的航线。经过这些周密的准备,他对这次飞行已经心中有数。
为了不致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他于5月13日驾机从前西德的汉堡起飞,先向西北飞过设得兰群岛和法罗群岛,抵达冰岛的雷克雅未克,然后飞到挪威的卑尔根,最后到达芬兰的赫尔辛基;在赫尔辛基休息了几天,他谎称要经斯德哥尔摩返回汉堡,便实施了这一早已计划好的行动。
鲁斯特在苏联境内飞行约5个小时,航行纵深Ⅷ千米,而苏联的防空系统竟未及肘采取措施,这在苏联内部引起了强烈反响。5月30日,苏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讨论飞机降落红场事件。结果,前苏联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元帅和防空军总司令科尔杜诺夫大将被免职,受处分的还有其他一些中下级军官。
世界各国新闻单位也都以显著标题报道此次事件,有的震惊,有的对苏联防空系统的缺乏警惕性表示困惑和不解。据有些外国报刊报道,鲁斯特进入苏联国境,苏军雷达都没有发现。一架苏军值班歼击机飞行员发现鲁斯特的飞机后,误以为是本国的飞机而没有理会。当歼击机飞行员向地面报告发现一架飞机后,地面指挥员也没有及时向民航或体育部门查实,由于各部门的松懈和麻痹,以致造成这一轰动世界的“红场事件”。
苏联法院对鲁斯特判以监禁2年的处罚。一年以后,经过外交途径交涉,鲁斯特被保释,由其父母领回前西德家中。
鲁斯特因驾机在莫斯科红场降落而轰动世界,他驾驶过的赛斯纳-172型飞机也因此而身价百倍。第二年汉堡航空俱乐部用高价把这架飞机卖给了慕尼黑的一家工厂,这家工厂又用更高的价钱将飞机卖给了一位日本商人。
红场事件里那位马蒂斯·鲁斯特的目的是什么
1987年,19岁的联邦德国青年马蒂斯·鲁斯特驾驶着他的“塞斯纳”轻型单引擎运动飞机,穿过当时被认为是无懈可击的苏联防空系统的重重警戒,降落在莫斯科红场上。当一袭红色工作服的鲁斯特走下飞机、羞涩地向红场上散步的人群报以微笑时,苏联乃至全世界都为之瞠目结舌。随后,鲁斯特因非法入境罪及扰乱航空秩序罪被判入狱4年。苏联国防部因此颜面尽失,一大批军方高官为此丢官。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此事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浮出水面,鲁斯特的历险之所以成功,竟是因一系列巧合促成的。
1987 年5月28日,恰好是全苏边防军日,举国欢庆。这时,在赫尔辛基附近的马里阿密机场,19岁的联邦德国青年鲁斯特驾驶塞斯纳172 — RSKYHAWK 轻型单引擎运动飞机起飞了。22分钟后,鲁斯特改变了航向,向苏联国境飞去,鲁斯特同时关闭了除无线电罗盘以外的一切无线通讯设备,飞机很快从雷达屏幕上消失。14:29分,爱沙尼亚的科赫特拉亚尔韦市,塔林防空系统的雷达捕捉到一个不起眼的飞行目标。苏军三个导弹师随即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只待一声令下,就可以随时消灭目标,但命令却迟迟未下达对鲁斯特来说,这一天奇迹般地充满了幸运的巧合,当鲁斯特飞近莫斯科时,某个大人物(具体是何人至今未解密)下了一道命令:暂时关闭防空网的自动控制系统,以进行一次计划外的停机检修。正是这20分钟的空隙,鲁斯特于19:38分飞进了莫斯科。
至此,鲁斯特的历险结束了,闹剧开演了。鲁斯特自己承认,最初他打算降落在克里姆林宫内,但由于缺少适合飞机降落的平台,遂决定降落在瓦西里大教堂前面。教堂前满是人群,鲁斯特打开了降落指示灯,挥动着飞机翅膀上的襟翼,好几次从人群的头顶上掠过。正在广场上散步的游人向他挥手致意并报以友好的微笑。
这天恰好有一架直升机在红场进行航拍。因此,当红场保卫处的值勤少校托卡列夫接到电话询问的时候,他平静地回答:“是在航拍呢。”而当巡逻哨兵科索卢科夫向他报告有一架飞机在红场上空飞行时,他只是懒洋洋地回答:“你只要当心别让母牛闯到红场就行了,至于飞机,不用你操心啦!”鲁斯特在第三次尝试着陆时,成功降落在莫斯科河桥的南端,并向瓦西里波滑行。过了20分钟,来了一群穿灰色制服的人,把他带到了卢比扬卡广扬(克格勃总部所在地)
苏联领导人立刻用“鲁斯特事件”大做文章。几天之后,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元帅被戈尔巴乔夫免职,虽然事发之时他正在柏林与华沙条约国的有关领导开会,对此事毫不知情。而全苏防空军总司令戈都诺夫被打发退休,整个司令部人员几乎全部被撤换。一大批军方高层领导莫名其妙地丢了官职。应该说,在与势力强大的军人集团的斗争中,这个年轻的西德飞行员自觉或不自觉地助了戈尔巴乔夫政权一臂之力。
鲁斯特为什么会驾机闯红场?
苏联莫斯科红场,同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一样是飞行禁区,未经批准,不管什么飞机都不得在上空飞行或在地面降落。1987年5月28日,一架外国飞机突然降临红场。为此,在前苏联国内和世界各国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驾机在红场降落的是前西德汉堡航空俱乐部业余飞行员鲁斯特。他驾驶一架赛斯纳-172轻型飞机,从芬兰赫尔辛基的马米尔机场起飞,飞行申请的目的地是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但起飞几分钟后突然向东飞行,越过芬兰湾,在科赫特拉亚尔韦地区进入前苏联领空。为了躲避苏联雷达,他从低空(高度500~600米)直飞莫斯科。19时30分,鲁斯特的飞机到达莫斯科上空,随后在空中绕了三圈,安全降落在红场上。鲁斯特走下飞机,兴奋地向在场的人散发名片,并声称自己是从赫尔辛基飞来的。正当红场上的人群莫名其妙地围观飞辄的时候,苏联警方封锁了现场,并将鲁斯特监禁起来。据鲁斯特口供,他这一行动完全是受好奇心的驱使,并无任何政治和军事目的。年仅19岁的鲁斯特,幻想着搞一项小小的冒险行动,他并没有想着要出名,也没有想过这一行动会引起多么严重的后果。他想的只是如何好好地玩一玩。为此,他作了认真的准备。首先,他租用了一架赛斯纳-172飞机。这种飞机原有4个座位,他拆掉其中3个,并在里边加装了油箱,以适应长途飞行的需要。他向一些有经验的飞行员请教过如何实施低空长途飞行,他制定了飞越苏联国境而不致被发现的最佳方案。他准备了飞往莫斯科的地图,并画上飞往莫斯科的航线。经过这些周密的准备,他对这次飞行已经心中有数。为了不致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他于5月13日驾机从前西德的汉堡起飞,先向西北飞过设得兰群岛和法罗群岛,抵达冰岛的雷克雅未克,然后飞到挪威的卑尔根,最后到达芬兰的赫尔辛基;在赫尔辛基休息了几天,他谎称要经斯德哥尔摩返回汉堡,便实施了这一早已计划好的行动。鲁斯特在苏联境内飞行约5个小时,航行纵深Ⅷ千米,而苏联的防空系统竟未及肘采取措施,这在苏联内部引起了强烈反响。5月30日,苏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讨论飞机降落红场事件。结果,前苏联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元帅和防空军总司令科尔杜诺夫大将被免职,受处分的还有其他一些中下级军官。世界各国新闻单位也都以显著标题报道此次事件,有的震惊,有的对苏联防空系统的缺乏警惕性表示困惑和不解。据有些外国报刊报道,鲁斯特进入苏联国境,苏军雷达都没有发现。一架苏军值班歼击机飞行员发现鲁斯特的飞机后,误以为是本国的飞机而没有理会。当歼击机飞行员向地面报告发现一架飞机后,地面指挥员也没有及时向民航或体育部门查实,由于各部门的松懈和麻痹,以致造成这一轰动世界的“红场事件”。苏联法院对鲁斯特判以监禁2年的处罚。一年以后,经过外交途径交涉,鲁斯特被保释,由其父母领回前西德家中。鲁斯特因驾机在莫斯科红场降落而轰动世界,他驾驶过的赛斯纳-172型飞机也因此而身价百倍。第二年汉堡航空俱乐部用高价把这架飞机卖给了慕尼黑的一家工厂,这家工厂又用更高的价钱将飞机卖给了一位日本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