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神圣的罗马帝国

时间:2024-07-17 22:19:22 编辑:阿旭

罗马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有什么区别?

罗马帝国是罗马人建立的一个版图包括整个地中海沿岸跨亚欧非三洲的一个强盛的帝国,在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而神圣罗马帝国是日耳曼民族(具体是德意志民族)建立的一个号称是继承古罗马帝国伟业的一个松散的政治联合体,没多大的影响,某位名人这样说过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是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严格地说,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帝国没有合法的直接关系,相反地,它是作为罗马帝国侵略者之一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但是西元962年,罗马梵蒂冈承认了神圣罗马帝国是西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者,后来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帝国也承认了它的这一地位。直到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一世推翻,宣告解体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民族的形成800年圣诞节,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接受教皇的加冕,这样,基督教的教权和查理曼帝国的皇权结合起来,查理曼帝国也就有了“神圣帝国”的性质。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为三个国家,莱茵河右岸成为东法兰克王国,日耳曼人路易成为东法兰克国王,居民在语言和血统上基本上属于条顿人。通过联姻,路易的三个儿子取得了萨克森、巴伐利亚、阿勒曼尼亚的统治权,同时,路易还授予被称为“日耳曼尼亚的教师”的符尔达修道院院长符拉巴诺斯(马洛斯)美因斯大主教的职位,这样,路易的影响大大增加,许许多多的部落都归依了美因斯大主教,美因斯也成为东法兰克王国的首都。符拉巴诺斯在德意志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设立学校,规化东法兰克各部族的语言,有力地促进了德意志民族共同语言的形成。同时,符拉巴诺斯及其追随者还宣称,查理曼是新的基督教帝国的创立者,东法兰克人的使命就是要保持这个帝国继续复兴。在此期间,德意志人的统一意识逐渐增长,明显强于同时代的其他日耳曼人国家。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当选为东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建立萨克森王朝,创立德意志国家,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德意志历史的开始。当时,东法兰克王国包括萨克森、图林根、弗兰肯、施瓦本、巴伐利亚等部族公国,925年,又增加了洛林公国,地域的荷兰、瑞士、奥地利和德国西部。亨利一世在位期间,发奋图强,建立起强大的武装,王权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936年,亨一世之子奥托一世继位,成为德意志萨克森王朝的国王。为了加强王权,奥托一世决定利用教会的势力来牵制大封建主,他授予教会大片领地,还将领地内的行政权、司法权和财政权授予教会的领主;根据国王和教会达成的协议,国王有权任免主教和修道院的院长,这件事在历史上称为“奥托特权”。在教会的支持下,王权大为提高,国家的实力也大大增加。951年,奥托派兵侵入意大利,占据了伦巴德地区,他还娶了意大利国王罗退尔的遗孀阿黛拉德,得到了意大利国王的称号。955年,奥托的军队又击退了气焰正盛的匈牙利人的入侵,声威大振。961年,奥托派兵进入罗马,支持被罗马贵族驱逐的教皇约翰十二世复位。约翰十二世感恩戴德,第二年,即962年,约翰十二世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为奥托一世加冕称帝。从此,奥托一世以合法的古罗马帝国皇帝继承人的资格,正式称为“奥古斯都”即“罗马皇帝”。这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起源,1155年,腓特烈一世加冕时,加上了“神圣”二字冠名。962年之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便于德意志国王结合起来,当然这个帝国并不是罗马人的,而是德意志人的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并不只是名称上的变化,实际上是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本质特征。“神圣罗马帝国”意味着古罗马帝国的复兴,德意志人则是这个帝国遗产的继承者;同时,这个帝国将其存在的基础置于基督教及教会关系的宗教使命之上,也就是向世人宣告这个帝国是奉的使命而建立的,它对基督教和教会负有使命,这样,神圣罗马帝国就负有统治世俗国家和宗教的双重使命,即有统治包括东正教在内的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权力。奥托一世通过和教会的结盟,加强了王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当时,在复兴罗马皇帝权力的名义下,奥托一世使教会以新方式服务于王国的统一。作为行政中心的国王礼拜堂以及主要从这个时候产生的帝国主教层,以后形成了覆盖全帝国的一种有序的集中官僚组织。事实证明,国家政权和教会组织结合有效地保证了帝国的一体性,一直到11世纪后半期,这种结合仍然是非常有效的。正是这种明显的宗教特征,使得奥托一世及其继承者们能够确保神圣罗马帝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神圣罗马帝国表明德意志帝国已经和教会结成了牢固的同盟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一方面树立了帝国皇帝在中世纪欧洲的霸主地位,使帝国成为皇帝和教皇主导欧洲事务的中心舞台;例如,973年的圣诞节,来自丹麦、波兰、波兰、罗斯、波希米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拜占廷及伦巴德人,甚至西班牙科尔多瓦的哈里发使节都来到奥托一世的宫廷中。另一方面,随着帝国势力的扩张,教会的势力也在膨胀,教权和皇权的矛盾也在增加,这种情况后来又是导致德意志长期分裂的主要原因之一。11世纪后半期到12世纪,教会势力膨胀以后,教会与皇帝的矛盾日增,皇帝和教皇为争夺主教叙任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造成帝国政治长期动荡。

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帝国是一个帝国吗?

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帝国不是同一个帝国。罗马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是存在于不同时期的两个不同的政治实体。罗马帝国是一个强大的文明,存在于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它以罗马城为基地,控制着包括欧洲、北非和中东部分地区在内的广大领土。罗马帝国以其先进的政治、法律和建筑体系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军事而闻名。另一方面,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存在于公元962年至1806年的政治实体。它位于罗马城,但它只控制意大利半岛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领土位于中欧。它是一个复杂多样的领土联邦,并不是罗马帝国的直接延续。它在德国历史上也被称为“第一帝国”。它是一个由独立国家组成的松散联邦,包括王国、公国、公国和自由城市,由一位当选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语区的统治者)行使名义上的权力。虽然两个帝国都以罗马为基地,但它们存在于不同的时期,拥有不同的领土和不同的政治制度。罗马帝国是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神圣罗马帝国是独立国家的联邦。

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帝国有什么关系?

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帝国实际上没有直接且合法的关系,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就曾评论道:“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962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被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为罗马帝国皇帝,随即罗马教廷承认神圣罗马帝国为西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后来,拜占庭帝国也承认了它的这一地位。直到1806年,拿破仑一世勒令弗朗茨二世于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尊号,仅保留奥地利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瓦解为奥地利帝国、莱茵邦联等,宣告解体。扩展资料911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孩童路易”驾崩无嗣。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他是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962~973在位),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从1157年起,帝国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帝国统治者以罗马帝国和查理大帝的继承者自命,对外大肆扩张。11~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罗马教皇为争夺主教继任权发生激烈斗争,这不仅是争夺教会控制权的斗争,也是中央王权同地方封建分离主义势力的斗争。帝国统治者为称霸欧洲,多次入侵意大利,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了帝国的实力。霍亨施陶芬王朝统治时期,中央权力衰落,国内各地缺乏经济联系,帝国成为承认皇帝最高权力的各封建公国和自由市的不巩固的联盟。1254~1273年是德意志历史上的空位时期。这个时期,各诸侯、骑士和城市间的纷争和内讧连绵不断。13世纪末,帝国出现许多独立的封建领主,皇帝对其直辖领地外的封建诸侯没有管辖权。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确认皇帝须由七大选帝侯推选。13世纪下半叶后,由于勃艮第和意大利脱离帝国,其领土主要限于德语地区。从15世纪初起,帝国各地开始割据,皇位均由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占据。1474年起,帝国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已成为徒具虚名的政治组合。15世纪末16世纪初,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试图重振帝国,但遭到失败。罗马天主教和德国封建统治者对农民和市民的剥削和压迫日甚。16世纪初爆发宗教改革运动和德意志农民战争,农民战争是宗教改革运动的顶点。宗教改革后,帝国实际上分裂为信奉路德教的东部、北部和中部;信奉加尔文教的西部、西南一部分和信奉天主教的南部。1806年为拿破仑一世的打击下,名存实亡。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罗马帝国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神圣罗马帝国

历史上的神圣罗马帝国为什么被人们说成“既不神圣,又不罗马”的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的评价】

神圣罗马帝国是奥托的杰作,可是这个国家的根基并不牢固,中央政府势力微弱,国内各位爵爷依然我行我素。

帝国缺少严格地王位继承制度,帝王驾崩以后,各路爵爷争先恐后地争夺王位,导致国内有组织无纪律,政局动荡,民不聊生。

上台的帝王必须像刚出窝的蜂王一样,要么战败其他爵爷,要么赢得多数爵爷的支持,爵爷们始终是安放在帝王身边的炸弹。

神圣罗马帝国大一统的局面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它只是一个类似独联体的国家。

正像伏尔泰评价它的那样:“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为什么神圣罗马帝国能延续千年而没有彻底分裂

很多人一直不太理解欧洲历史上的神圣罗马帝国。表面上有个皇帝,但又看上去没有什么实权。大大小小的诸侯,把帝国弄的四分五裂。但这样没有权力的皇帝,居然一直没有被推翻。这个帝国还持续了近千年时间。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神圣罗马帝国延续近千年,从800年查理大帝加冕算起,到19世纪初被迫取消罗马帝号,的确延续了1000年。但这其中也有多个王朝交替,每个王朝所处的时代背景都不一样。这也就决定了皇帝本人的权力大小。神圣罗马帝国从建立之初就不是一个完全统一的政治实体。它实际上是一个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的政治联合体。这些附属单位包括亲王国、公爵领、伯爵领、帝国自由城市等多类政治区划。神圣罗马帝国领土变迁皇帝本人的定位,不仅仅是一个各方诸侯认可的共主,还有出头保护治下各级封臣的义务。皇权更是连接世俗权力与天主教会的纽带。区别仅仅是皇帝愿意与教会合作,还是对立。历史上,皇帝既有被教会联合大诸侯搞的非常凄惨的时候,也有带兵攻陷教廷的记录。中世纪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内大小诸侯在帝国早期的10-13世纪,皇帝的权力较强,能够维持对所有德意志领地的实际控制。霍亨斯陶芬王朝则堪称帝国统治的巅峰时期,历代皇帝都不断干预意大利事务,试图将原先的核心德意志和比较富庶的意大利都整合在帝国统治下。结果到了腓特烈二世(1220-1250年在位)时期,由于皇帝采取重意大利轻德意志的对外政策,导致神圣罗马皇帝在德意志的权力和威望逐渐衰落,对帝国核心地区的控制力也随之减弱。1250年腓特烈二世逝世后,由于缺乏有能力的继任者,导致了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终结和暂时没有皇帝的“大空位时代”。神圣罗马帝国一直对于控制意大利很有兴趣从13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缺乏稳定的继承制度。一旦皇帝去世,往往造成各选帝侯继任皇帝的纷争,因而导致帝国的内战和陷入无政府状态。继位皇帝必须以武力战胜其他反对者,或者赢得多数诸侯的拥戴,才能维系皇帝权威。与英法两国不同,此时的神圣罗马皇帝已经没有实力强大的私人领地作为税收来源和扩张的基础,因此帝国逐渐转变为松散的政治邦联形态。比较著名的哈布斯堡家族,虽然继承了不少领地,却必须为帝国各地的纷乱事物,四处开战。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各邦名单到了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之后,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更是已经名存实亡。虽然帝国在此后依靠获得那不勒斯和东欧的地盘,看上去再次复兴。但其在欧洲权力场上,已经被英法赶超,成为二流强权。需要注意的是,伏尔泰的名句非常著名的“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仅用于描述《金玺诏书》颁布时神圣罗马帝国的情况,而非神圣罗马帝国的所有历史时期。用对一段时期的表述,涵盖千年历史,显然是不合时宜的。1806年,拿破仑为了扶植莱茵邦联,削弱奥地利在德意志地区的政治影响。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被迫放弃了“神圣罗马皇帝”称号,终结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但在过去神圣罗马帝国基础上,依然诞生了新的奥匈帝国。奥匈帝国治下依然有广袤的各种领地存在。这个体系实际上到了1918年,才因为世界大战的过度消耗而最终崩盘。皇帝这一称号本身有多么重要?看看那些民族国家君主的表现就可想而知了。作为神圣罗马帝国体系破坏者的拿破仑,就要罗马教皇去巴黎为他加冕称帝。同样希望摧毁神圣罗马在德意志控制力的普鲁士,在统一德国也自行加冕为皇帝。就是当时第一强国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也拐弯抹角的弄了个印度女皇头衔,保证自己在个人地位上不输于奥地利皇帝。拿破仑号称新时代建立者 一样要为自己谋得帝号由于很多人看历史的视角,仅仅局限于东方古代的王朝家天下更替与西方近代的民族国家构成。所以,对中世纪的社会、权力结构,缺乏必要的认识。这就造成了对神圣罗马帝国很多事情的不理解。

神圣罗马帝国是德国吗?

神圣罗马帝国不是德国,只是包括一部分德国的土地。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国家,版图以日耳曼尼亚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北部、勃艮第和弗里西亚(今低地国家)。帝国在建立初期是一个普通的封建君主制国家,皇帝拥有实际的权力。后来逐渐成为由数百个更小的诸侯国所组成的徒有国家之名的松散的政治联盟。形成293年,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采行四帝共治制,将帝国分为东西两半,此后帝国分分合合。直至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位儿子,从此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首都在拉文纳,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但耐人寻味的是,东、西罗马帝国彼此并非敌对关系,反而在很多方面密切合作,同声共气。此后几十年间,罗马城多次被西哥特王国的亚拉里克一世和汪达尔人攻占和血洗,西罗马帝国的实力和威严一落千丈。476年,西罗马帝国彻底解体,末任罗马皇帝自己发出退位诏,宣布西罗马帝国不复存在,帝国的所有殖民地均可自行独立。东罗马帝国却得以保留,即后来史称的“拜占廷帝国”。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神圣罗马帝国

德国是神圣罗马帝国吗?

今天的德国拥有历史上神圣罗马帝国的主体部分。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帝国。早期是由拥有实际权力的皇帝统治的国家,中世纪时演变成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日耳曼人认为其国祚可追溯至罗马帝国,所以称之为神圣罗马帝国。最后弗朗茨二世于1806年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尊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德国人在论述其帝国历史时,将其定义为“第一帝国”;和后来的第二帝国与第三帝国加以串连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