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1号和2号现在飞到哪儿去了
旅行者一号是1977年9月5日发射的,目前已经航行超过220亿公里,距离太阳约170亿公里,进入太阳系最外层边界。旅行者二号是1977年8月20日发射的,迄今已飞行了210亿公里,距离太阳140亿公里,2010年4月底至5月初,旅行者二号运行至太阳系的边缘。资料拓展旅行者1号是由美国宇航局研制的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重815千克,于1977年9月5日发射,截止到2015年7月仍然正常运作。它曾到访过木星及土星,是提供了其卫星高解像清晰照片的第一艘航天器。它的主要任务在1979年经过木星系统、1980年经过土星系统之后,结束于1980年11月20日。它也是第一个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卫星详细照片的探测器。距今离地球最远的人造卫星。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号”成为第一个穿越太阳圈并进入星际介质的宇宙飞船。截至2018年1月2日止,旅行者1号正处于离太阳211亿公里的距离。旅行者1号发射后,首次在1979年1月开始对木星进行拍摄。在同年的3月5日离木星最接近,只距离木星中心349,000公里。由于在如此近距离略过,太空船在48小时的近距离飞行时间中,得以对木星的卫星、环、磁场以及辐射环境作深入了解及高解像度拍摄。整个拍摄过程最终于四月完成。在顺利地借助了木星的引力后,太空船朝土星的方向进发。旅行者1号于1980年11月掠过土星,11月12日最接近土星,距离土星最高云层124,000公里(77,000英里)以内。“旅行者1号”越接近太阳风的边缘,穿透探测器上的过滤装置的宇宙粒子就越多。 2012年5月7日,这种现象突然加剧。到7月初稳定下来,这只能解释为‘旅行者’1号正在穿过太阳系和星际物质的交界。理论上认为这里是一个狭窄的不稳定区域,被称为‘太阳层顶’。而这个探测器飞出太阳系的时刻令人激动,因为这是人造物体首次脱离太阳系。旅行者1号探测器_百度百科
旅行者2号飞到哪里了
旅行者2号距离地球已经有181亿公里了。旅行者2号探测器于1977年8月20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是美国航天局研制的飞往太阳系外的两艘空间探测器的第二艘。最初该探测器是作为水手计划中的水手12号,它成为旅行者计划中旅行者1号(水手11号)的姊妹探测器。两个飞行器都采用钚电池(核动力电池)供能。旅行者2号以一个有些不同的轨迹接近土星,通过接近泰坦(土卫六)的引力而产生的引力弹弓。探测完土星后,它又继续飞向天王星和海王星。旅行者2号是第一个在如此远的地方访问这两颗行星的飞行探测器。旅行者2号于1986年经过天王星,于1989年经过海王星。现在探测器上的许多仪器已关闭,但它仍在继续探测太阳系的环境。旅行者2号的成绩旅行者2号是唯一一个研究太阳系四大行星的人造航天器。旅行者2号发现木星周围的几个星环的存在。它还发现月球上一些被称作lo的火山活动。旅行者在发现大红点实际上是一场沿着逆时针方向移动的风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带状云层的分析也解释了很多其它的风暴。
旅行者一号飞出太阳系了吗?
成功飞出了太阳系,但还在太阳引力的控制范围之内。旅行者1号是美国宇航局于1977年发射的外太阳系探测器,目前已经朝着深空连续飞行了43年。旅行者1号还有一个兄弟叫做旅行者2号,也是在1977年升空的。旅行者1号利用引力弹弓效应成功加速至第三宇宙速度(16.3千米每秒),比旅行者2号快10%,成为人类历史上飞行速度最快的探测器之一。
旅行者一号靠什么动力飞出太阳系?
旅行者一号在1977n9月发射,离开地球至今已经40n了,现在已经飞到了太阳系的边缘,就是奥尔特云区域,继续朝着另外的恒星系飞去,再也不能返回地球了。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一个空间探测飞行器只要速度超过第三宇宙速度,就能飞离太阳系,这个速度是根据飞行器绕太阳的离心力和与太阳的引力计算出来的,具体是16.7公里/秒,而旅行者一号现在的速度达到了17多公里/秒,超过了速度。旅行者一号达到第三宇宙速度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发射时的初速度,它自身也携带了一些燃料用于加速、变轨和发电,旅行者一号装有放射性元素发动机和太阳能电池帆板。旅行者一号在飞离太阳系的过程中,沿路碰到了很多天体,如木星和土星,由于速度太快,就没有被这些天体捕捉到,有时反而利用引力还能获得更高速度。由于距离太过于遥远,无线电信号衰减严重,旅行者一号和地球通讯显得非常困难,而且信号需要经过17个多小时的才能到达地球,美国是怎么做到的不得而知,而且这是40n前的技术。国40n前或者是做了那麼一个东西,但早已经灰飞烟灭了,动力和抵抗摩擦力这两点,到现在似乎都是无法解决的问题,美国人自己对於是否曾经登陆月球,也有分析是一个骗局。如果40n前的东西真的还在,那麼现在必有更好更新东西出来了,反正不可全信吧?"旅行者一号达到第三宇宙速度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发射时的初速度,它自身也携带了一些燃料用于加速、变轨和发电,旅行者一号装有放射性元素发动机和太阳能电池帆板"这几句大错特错,说明你压根不懂,发射时的初速度只有7.9公里每秒,之所以可以加速到16.7是因为略过行星时的借力,这就是每个行星都经过的原因。自身所带的原料基本只用于变轨,怎么可能用来发电?发电是太阳能帆板发的电,放射性元素也是用于发电,怎么可能是发动机,那时候还没等离子发动机。
旅行者1号还能飞回来吗
旅行者1号是美国宇航局于1977年发射的一艘太空船,它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太阳系各行星以及它们的卫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旅行者1号所做出的贡献已经无数,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这艘太空船还能否飞回来。
事实上,旅行者1号的设计寿命只有15年,但它已经在太空飞行了超过40年。它的电力来自于核电池,每经过7年左右它的电力就会下降约4%,到了2030年左右,它的电力可能会降到无法传回地球的程度。
然而,尽管它在未来可能会失去通讯能力,旅行者1号仍然可以继续飞行,直到最终飞出太阳系。根据科学家的预测,它将在未来几万年内在星际空间中飘荡。
虽然它在未来可能会失去通讯能力,但是旅行者1号所做出的贡献已经足够让人类对它永远铭记。通过旅行者1号提供的数据和图像,科学家们对太阳系的认识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它帮助我们了解了外太阳系、行星环及其卫星、太阳风和黑洞等许多神秘的现象。
总的来说,旅行者1号虽然未来可能会失去通讯能力,但它作为人类太空探索的先驱者,所做出的贡献已经足够让人称赞。我们期待着旅行者1号的下一步行动,同时也期望人类能够继续探索外太空的奥秘。
旅行者一号将飞向哪里?
大概在北京时间2014年9月13日上午2点的时候,美国宇航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37年前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已经离开太阳系,旅行者一号正在飞往其他恒星。但是无法说到准确的位置,包括我自己也不知道具体位置,旅行者一号还有二号的主要任务是访问太阳系中的四颗气体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他们的任务是收集太阳系边缘的数据。他们的另一项任务是向外星文明展示我们的信息,这其实只是人们的美好希望,这项任务只是运气的问题,旅行者一号他其实不指向任何恒星,但它将在大约7938881.7年后从鹿豹座经过AC+40,000天文单位,旅行者二号截至2009年10月的时候,因为旅行者二号的倾斜度为-54.55°,红色子午线为19.737小时。所以他指向望远镜星座,旅行者二号他离太阳有90.557个天文单位,每年以3.268个天文单位,大概约每秒15.493公里的速度离开太阳系,这其实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宇航局提出的许多计划不同,因为早期的星旅计划旨在发射探测器穿越所有行星,计划于20世纪70年代实施,但是如果你认为这是星际旅行计划的转变,那么你就错了。因为星际旅行计划的成本太高了,所以导致他们取消了,旅行者一号最初是水手计划的一部分,他曾经被命名为水手11号,但它被重新命名是因为探测器的设计已经大大超过了水手系列的探测器,因此旅行者一号最初的目标是探测木星和土星以及它们的卫星和环。关于旅行者一号将飞向哪里的问题,今天就解释到这里。
旅行者一号飞了有一光年吗?
没有一光年。旅行者1号(英语:Voyager 1)是由美国宇航局研制的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重815千克,于1977年9月5日发射,截止到2020年6月仍然正常运作。它曾到访过木星及土星,是提供了其卫星高解像清晰照片的第一艘航天器。它的主要任务在1979年经过木星系统、1980年经过土星系统之后,结束于1980年11月20日。它也是第一个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卫星详细照片的探测器。距今离地球最远的人造卫星。截至2019年10月23日止,旅行者1号正处于离太阳211亿公里的距离。
旅行者一号飞了有一光年吗?
旅行者一号飞了没有一光年。没有一光年。再飞行10年也不足一光年。因1光年=9460730472580.8千米。旅行者一号飞行约220亿公里,旅行者一号于1977年9月5日发射,已经飞行了44年之久。自发射升空之后曾多次通过行星引力弹弓效应加速,达到了第三宇宙速度,并且摆脱了太阳的引力束缚,目前正以每秒17公里在宇宙中穿行。旅行者1号是由美国宇航局研制的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重815千克,距今离地球最远的人造卫星。旅行者1号原先的主要目标,是探测木星与土星及其卫星与土星环。任务现已变为探测太阳风顶,以及对太阳风进行粒子测量。旅行者一号携带了一个铜制镀金磁盘唱片和金刚石留声机针,这个唱片哪怕过了10亿年,音质依旧不会有任何差别。
旅行者一号速度是多少?
旅行者一号现在以每秒17千米的速度航行。在现实生活中,从地球轨道发射出去的航天器几乎没有产生推力的动力。宇宙飞船太小了,不能装大的推进剂罐。因此,为了确保航天器能够到达目的地,我们必须让发射航天器火箭的上层推动航天器以同样的速度前进,即使在重力不断消耗的情况下,航天器仍将继续向外移动,直到达到目标。旅行者1号旅行者1号已经来到了221.54亿公里外世界,成为了人类探索史上最远的一个人造物。尽管如此,旅行者1号还在以每秒17公里速度向外飞行,继续与美国宇航局深空网络保持通讯,因为它携带了一个直径为3.7米的高增益卡塞格伦天线,能将四种科学仪器数据回传地球。
旅行者一号速度
旅行者一号的动力主要来自发射时的初速度,以及后面自身的加速度以及引力弹弓效应。据说旅行者一号的速度已经超过了17.043公里每秒,超过了第三宇宙速度。而现在它不需要动力,仅靠惯性就能飞出太阳系。 旅行者一号速度 旅行者一号是由美国宇航局研制的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重815千克,于1977年9月5日发射,截止到2020年6月仍然正常运作。 它曾到访过木星及土星,是提供了其卫星高解像清晰照片的第一艘航天器。它的主要任务在1979年经过木星系统、1980年经过土星系统之后,结束于1980年11月20日。 科学家预计,直到2020年为止,旅行者一号仍有足够的能源支持星际飞行,并且可以和地球保持联络,但在2025年之后,旅行者一号就会彻底和地球失去联系,并成为漂浮在宇宙中的一艘“流浪探测器”。
远在228亿公里外的旅行者1号,是怎么把信号传回地球的?
宇宙那么大,人类的活动范围却非常小,迄今为止,人类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月球,而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只有38万公里。当然了,人类还发射了各式各样的探测器,如果将它们也算上,那人类的活动范围就要大很多了。
在人类已发射的众多探测器中,距离地球最远的旅行者1号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在1977年发射升空之后,旅行者1号连续利用了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弹弓”,大幅地提升了自己的飞行速度,在此之后,它就一直朝着宇宙深处飞行,到了2021年,旅行者1号已经飞到228亿公里之外。
即使用光速前进,也需要20多个小时才能跑完228亿公里,对于人类而言,这段距离可以说是非常遥远的。令人称奇的是,远在228亿公里外的旅行者1号,却依然与地球保持着联系,所以问题就来了,它是怎么把信号传回地球的呢?
实际上,旅行者1号并没有用什么“黑 科技 ”来进行通信,它采用的其实就是普通的无线电通信技术,简单来讲就是,它先将需要传送的信息调制成无线电信号,然后把这些信号直接传回地球(中途没有任何中继器)。
旅行者1号的能量来自于自身携带的3块钚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机(即利用钚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获取电能的“核电池”),其总功率为420瓦。
为了保证无线电信号传输的成功率,旅行者1号的发射频率选择了无线电干扰极小的8GHz频段,并配备了一个直径达3.7米的“高增益天线”,它可以将信号集中向某一个方向发射,从而大幅增加信号传输的距离,而这也是人类在当时制造出的口径最大的反射面天线。
除此之外,旅行者1号还配有当时精度最高的陀螺仪,这可以帮助旅行者1号修正天线的方向,使其发送信号的方向始终对准地球。
虽然旅行者1号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但随着距离的增加,无线电信号的强度也会指数级地下降,时至今日,当旅行者1号发出的信号到达地球时,其功率已经低至10^-22瓦(即一百万亿亿分之一瓦)。
“想要接收到非常微弱的信号,就必须要有直径足够大的天线,如果一个不够的话,我们还可以建造很多个组合起来使用”,基于这种思路,NASA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建造深空网络(Deep Space Network, 简称DSN)。
深空网络其实就是一大堆的天线,它们的灵敏度极高,“个头”也很大,其中最大的天线可达70米,科学家将这些天线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强大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即使旅行者1号已经飞到228亿公里之外,深空网络照样也可以接收到它传回地球的信号。
目前该系统分为三个站点,分别为“戈尔德斯通深空站”(Goldstone View)、“马德里深空站”(Madrid View)以及“堪培拉深空站”(Canberra View)。
如上图所示,这三个站点在地球表面呈120度分布(经度),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通信盲区”,从而实现与宇宙深空中的探测器进行全天24小时的不间断通信。
近几十年以来,科学家一直在使用新技术来提升深空网络的远距离通信能力,比如说用全息对齐技术来提高聚焦信号的准确度、用新材料来增大天线的直径、用更精密的面板来提高精度,又或者直接用更先进的天线来替换老旧的天线。
尽管如此,深空网络也不可能一直与旅行者1号保持联系,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出,随着距离的增加,旅行者1号传回地球的信号将会越来越微弱,直到最终消失在宇宙的背景杂音之中。
另一方面来讲,在飞行了44年之后,旅行者1号的“核电池”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科学家估计,旅行者1号的能量将在2025年消耗殆尽,在此之后,它就会彻底与地球断开联系,从此在茫茫的宇宙空间中孤独地漂泊。
远在220亿公里外的旅行者一号,是通过什么把信号传到地球的?
据我了解,太空基本是真空的,波在真空中不受外界干扰,可持续数亿年或永远。并不是像在地球上受介质干扰会不断衰减,所以有很多宇宙大爆炸时的波还存在于宇宙中,人类就是靠捕捉这些波,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估计旅行者号就是利用了波的这种特性,接收照片的。中国其实也在作,东方红一号上天后,那华美的乐曲比旅行者号传得更远,只是我们没法到四十多光年外去聆听。带着地球资料飞向未知的太空,这绝对是最大的败笔,也是最让人无语的取死之道!它没发现什么还好,万一真的发现外星人或者被外星人发现,试想一下,假如遇到的外星人是大猩猩这样的智力程度的生物,那么未来被关在动物园或者被任意屠戮做研究已经不可能避免了,假如发现的是超人智慧的生物那人类到时候进动物园或上解剖室被研究也不遥远了,假如两者旗鼓相当,那么一场灭族之战迟早无法避免,什么!你说和平共处和谐发展!请先放下你手里的小人书吧!上帝都不敢这么说!他们使用的是隐身保护、纳米技术和核能为主材料制成的飞行器,此飞行器在途中的恰当位值能自动抛下增益天线,并让这些增益天线形成信号连接。而这飞行器在太空中应该没有按美国科学家预设的计划在飞行。当核能几乎耗尽时,飞行器也停止了工作。而靠太阳能充的电,飞行器不会工作多少时间,便也停止工作了。没电了,又充。如此反复,最后飞行便停止了工作,在太空中漂浮,有可能很长时间还会传回微弱的信号。不定,飞行器失了动能后,充电后还在折返呢。.因此,由现在的地球技术及材料,飞行器飞出太阳系只是人类的梦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