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马尼拉人质

时间:2024-07-18 03:04:02 编辑:阿旭

马尼拉大屠杀的发生背景

1941年12月8日,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仅仅10个小时,日军就对美国控制下的菲律宾发起了进攻,并在一个月之后占领了马尼拉,约有7万人成为日军的战俘。日军将这些战俘押解到100多公里之外的战俘营,全程境况惨烈,史称“巴丹死亡行军”。整个行军过程中仅在出发的时候给了战俘吃了一个饭团,此后一路上不许战俘喝水进食,凡是企图找水和食物者,即被日军以刺刀或开枪处决。一路上因饥渴而死或者遭到日军处死的战俘超过1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菲律宾人。抵达战俘营之后的两个月内,又有2.6万名战俘被日军虐待致死。在太平洋战争末期,日军撤离马尼拉时进行了长达一个月之久的大屠杀,遇难菲律宾人总数达10万人。至1945年9月日本宣布投降为止,在战争中死亡的菲律宾军民超过百万。

马尼拉大屠杀的背景

马尼拉大屠杀背景分析马尼拉大屠杀是1945年的一大悲剧。自从1941年美国从马尼拉撤军后,这一地区就成了一座无人守卫的城市。基本上日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成功占领了马尼拉。然后1945年美军直接从纳苏古布登陆,双方在马尼拉激战。日军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在绝望的撤退过程中,进入马尼拉,进行了大屠杀。很多人听说过这场大屠杀,但对马尼拉大屠杀的背景了解不多。那么马尼拉大屠杀的背景是什么?马尼拉大屠杀的背景始于1941年,日本发动了对珍珠港的袭击。之后日军迅速入侵菲律宾。一个月后,马尼拉被日本占领并完全控制,7万多人被日军俘虏。这些人被日军运送到100多公里外的地区。整个运输形势非常残酷。只是他们刚出发的时候,给了每个人一个饭团,然后就断了所有的食物和水。只要有人想出去找水或食物,就会立刻被日军杀死。途中死亡人数达到1万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菲律宾人。之后,日军因为在太平洋战争中抵挡不住美军,开始撤离马尼拉。在这个过程中,当地屠杀了一个月。遇难者中,菲律宾人占10万人。直到日军投降,菲律宾损失了一百多万人。马尼拉大屠杀被遗忘了吗?据史料记载,日军在马尼拉大屠杀中至少杀害了10万菲律宾军民,对当时的菲律宾人和国家产生了巨大而恶劣的影响。很多军民聚集在一个地方,被日军用各种方式杀害。在大屠杀的那个月,菲律宾人似乎生活在这个地区。但近年来,日军宣布解剖马尼拉大屠杀战俘。然而这么重磅的消息在菲律宾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以至于很多人以为马尼拉大屠杀被遗忘了。那么马尼拉大屠杀被遗忘的原因是什么呢?有学者曾指出,马尼拉大屠杀被遗忘是出于特定的政治和经济原因。第一,菲律宾多年前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与日本站在同一阵线,同属于西方国家。在美国的有意引导下,日本和菲律宾也签订了赔偿条约。与此同时,日本还表扬了一个早早移民菲律宾的日本人。这个日本人在大屠杀中救了很多人,所以日本把她包装成两国友谊的见证。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忘记了马尼拉大屠杀的政治方面。此外,马尼拉大屠杀被遗忘还有经济原因。日本逐渐成为菲律宾的主要贸易对象,也对菲律宾慷慨解囊。直到现在,菲律宾仍有很多日本刻骨铭心的见证人,这也说明菲律宾在一定条件下是非常支持日军统治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日本才导致大屠杀被人们遗忘。马尼拉大屠杀是怎么回事?马尼拉大屠杀震惊了所有知道的人。1945年,美军在麦克阿瑟将军的带领下,再次踏上菲律宾的土地,实现了他撤退时所说的“我一定会再回来的。”美军快速行进,逼近马尼拉。日本第14集团军司令山下丰雄下令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然而,日本海军拒绝服从这一命令,并在美国猛攻期间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大屠杀。日军杀菲律宾人时,把他们赶到一个集中的地方,用机枪和手榴弹屠杀,以减少弹药的使用。宰杀后,尸体会被焚烧或扔进河里,尸体会被销毁。在屠杀过程中,最令人震惊的是日军集体屠杀了994名菲律宾儿童。他们先用东西把孩子骗出来,然后在他们吃零食的时候用手榴弹和机枪把他们都打死了。导致了惨无人道的悲剧。1945年2月4日至2月10日的黑暗时期,日军在菲律宾帕西格河沿岸进行了大规模的烧杀抢掠,无数房屋和遗迹被日军摧毁。约3000名躲在教堂图书馆的难民被日军残酷烧死。5日,日军开始在该市进行更大规模的屠杀。他们把城里的男女分开集合,直接用机枪把男人扫死。女人被强奸,被枪杀,马尼拉在这样的屠杀下成了一座空城。这是残酷的马尼拉大屠杀的故事。日军的疯狂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攻击。虽然现在日菲关系良好,但日军犯下的暴行将永远留在历史中,被世人铭记。马尼拉大屠杀:马尼拉大屠杀简介马尼拉大屠杀。是世界历史上发人深省的悲剧。以下是马尼拉大屠杀的简要介绍。1941年12月,美军撤出马尼拉后,马尼拉被正式宣布为“不设防城市”,因此1942年1月2日,日军得以不流血占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1945年1月,美军驶往莱特湾,在林加延的吕宋岛登陆。与此同时,美军第11空降师在纳苏古布登陆,其一系列行动指向马尼拉。之后,入侵城市的美军和留守城市的日军展开了异常激烈的巷战。1945年2月,二战太平洋战争结束,日军在南太平洋群岛不断失利,山下丰臣将军下令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但海军部队拒绝服从。可悲的是,在美军入侵马尼拉期间,发生了长达一个月的大屠杀,直到2月23日,美军才得以夺回。即日军在其撤退过程中,对马尼拉进行了疯狂、暴力、毁灭性的大屠杀。约四分之三的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有超过12.5万菲律宾人遇难。数据显示,平均每天有3000人被杀。即使在死者中,也分不清哪些是被日军直接屠杀的,哪些是在双方交火中丧生的。毕竟美军的炮火也把街道变成了灰烬。最令人震惊的是,圣保罗大学曾一度有994名菲律宾儿童遇害。1945年2月4日至2月10日,巴士河南岸,日军大肆奸杀,焚烧教堂、图书馆,将3000名难民烧死在避难所。2月5日,日军命令城内男女分头在街上排队,用机枪扫射男的,肆意强奸后射杀女的,而来不及杀人的人则用手榴弹炸了,尸体遍地。数据显示,日本士兵死亡约1.2万人,美国士兵死亡约1020人,受伤5565人。无辜死亡人数在10万到15万之间。马尼拉大屠杀的简介让全世界人民对日本法西斯的罪行深恶痛绝。马尼拉大屠杀背景介绍浩瀚的历史隐藏着无数的罪恶和掠夺,马尼拉大屠杀就是血淋淋的一幕。那么这场屠杀的背景是什么,起因是什么?我们来看看马尼拉大屠杀的背景。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后,仅过了10个小时,日军就对美国控制下的菲律宾发动了猛攻。一个月后,日本成功占领马尼拉,约7万人成为日军战俘。这些战俘被日军押送到100多公里外的战俘营。押解过程十分惨烈,历史上被称为“巴丹死亡行军”。具体来说,在整个行军过程中,战俘只在出发的时候发一个饭团,之后战俘就没有吃喝的权利了。更有甚者,任何试图寻找水和食物的人都被日军用刺刀或枪击处死。一路上,一万多名战俘因饥渴而丧生或被日军处决。很明显,大部分都是菲律宾人。到达战俘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26000名战俘被日军虐杀。1945年2月,二战太平洋战争结束,日军从马尼拉撤退时,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大屠杀。在大屠杀中,被杀的菲律宾人总数甚至超过10万。到1945年9月日本公开宣布投降时,已有100多万菲律宾军民因战争而死亡。甚至,完全分不清哪些菲律宾人是被日军直接屠杀的,哪些死于双方的交火中。街道也被美国炮火化为灰烬。以上是马尼拉大屠杀的背景。马尼拉大屠杀介绍。马尼拉大屠杀是指日军在1945年的太平洋战役中,被美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所以决定撤离马尼拉,同时屠杀当地菲律宾民众一个月。菲律宾人民遭受了重大损失。很多人都知道马尼拉大屠杀非常残忍,那么具体的马尼拉大屠杀是怎样的呢?马尼拉大屠杀始于1945年。日军因为抵挡不住美国的进攻,不断溃败,所以想从马尼拉撤离。在离开之前,它屠杀了当地的菲律宾人一个月,导致菲律宾损失了10万人。平均每天约有3000人死亡。美军终于成功反击马尼拉。战争中,美军发现日军的一个命令,上面写着在实施屠杀时,所有的人都要集中到一个特定的地方,屠杀要以不耗费弹药的方式进行。因为处理尸体比较麻烦,所以这些人的尸体都要放在会被焚烧或者爆炸的地方。另外,在马尼拉大屠杀的过程中,还有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日军曾经将900多名儿童同时聚集在大学里。他们提前在食堂放了很多零食,这样孩子们就很容易被骗了。当孩子们开始吃的时候,一个日军军官拉响了一颗隐藏的手榴弹,挂在孩子们上方的灯瞬间随着一声巨响爆炸了,孩子们就这样被炸成了碎片。


巷战为什么那么难打?

因为信息变化莫测。巷战,一般也被人们称为城市战,这是因为巷战是在街巷之间逐街、逐屋进行的争夺战,发生的地点通常都是在城市或大型村庄内。其显著特点一是敌我短兵相接、贴身肉搏,残酷性大,二是敌我彼此混杂、犬牙交错,危险性强。基本信息从战略上看,巷战双方通过短兵相接的交火,主要争夺城镇能源,交通,通信枢纽及金融,新闻,医疗等要害部门。因为,控制了上述部门,就等于是控制了整座城市。而这些要害部门所在地,往往是城市建设最好的建筑。它们坚固,高大,结构复杂,上能通天,下能入地,环境极为复杂,有时,往往为了争夺一层楼,而打得不可开交,敌对双方在建筑物内交融作战,可能是你在上,我在下;你在里,我在外,谁先占领,先熟知建筑物的地形,谁就会少吃亏。从战术来观察,巷战最主要的特点是争夺制高点。这些制高点可能会是一栋摩天大楼,也可能是一座过街立交桥,还可能是一座小山丘,谁拥有它就可组织交叉火力,控制一大片地区。战争的宗旨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隐蔽作战也是巷战的一个特点。

巷战为何残酷?

巷战为何残酷?巷战为什么残酷?真实的巷战为什么残酷?又究竟有多残酷呢?赫尔穆特·瓦尔茨二等兵(Helmut Walz)就在这群人中间小心翼翼地前进。自从他被丢进斯大林格勒的战场以来只过了4天,但是已经目睹的种种可怕事实将永远铭记在他的脑海里。与他同属第577步兵团第7连的众多战友就在他身边丧命或负伤,他本人已经不得不在残酷的肉搏战中两次使用开了刃的工兵铲剁向敌军士兵的脑袋和脖子,还有一次砍过一个苏军士兵的手。——节选自《烈焰之岛》从上面的一小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在士兵都配发枪支武器的在巷战战斗中,近距离的肉搏战也是司空见惯的。作战时双方短兵相接,每一处建筑或废墟都可以说完美的掩体。正是距离,拉平了双方武器装备水平的差距;也正是距离,将巷战的残酷体现得淋漓尽致。“柳德尼科夫岛”说到巷战中的距离,在斯大林格勒巷战中,有那么一块“岛”。它宽仅700米,长仅400米。它的“岛民”们在“岛”上以超人的意志坚守了100多个日日夜夜,成为了交战双方口中,神话一般的存在。这座“孤岛”就是以坚守在此的第138步兵师师长名字命名的“柳德尼科夫岛”。在“柳德尼科夫岛”上,苏军士兵们以每一栋建筑为据点来抵御德军的进攻。其中最出名的,是德军们口口相传的“政委楼”据点。“政委楼”这个名称,其实并不是其本名,而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时的德军各单位在作战地图上对其的标注。苏军各单位由于其外形很像西里尔字母中的“П”,所以将其称为“П”型房。这里为方便称呼,所以一律使用“政委楼”这个名称。政委楼,有着城堡外形,通体为3英尺厚的砖墙,并且建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下储藏室,建筑西侧的两个塔楼上开有多个如射击孔一样的窗口。这里之前也是柳德尼科夫的指挥部,不过由于德军的步步逼近,柳德尼科夫不得不将指挥部迁至伏尔加河岸边的地堡工事中。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这里曾由第138步兵师和“街垒”工厂的民兵队伍防御。1943年11月,德军士兵在付出惨痛代价后,才将守军从政委楼中清除出去。而这样一来,最近的苏军前哨阵地,离德军战线,也就只有仅仅几十米的距离。到1943年1月,苏军又重新将政委楼夺回。

为什么发生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的事

香港旅行团在菲律宾,被菲律宾前警察持枪骑劫.

枪手本身是一名警察,曾被选上菲律宾最佳警察,但后来卷入勒索案件遭革职,自称被冤枉,但没能申冤,於是持枪挟持旅游巴士,想胁持人质让他的菲律宾政府让他复职!!


但是菲府没有答应他的要求,并且抓了枪手的弟弟,在没有救出人质的情况下,警方做出不当的行为,和回绝枪手的要求,将枪手推向疯狂,将中国港人同胞推向死亡的边缘,最后以人质伤亡惨重落幕.


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劫持事件是怎么回事怎么个情况,不要复制

这个警察叫门多萨。他的弟弟,儿子。都是警察。应该是他敲诈被革职,他就快退休了,被革职什么退休金啥的都没了,他很不爽,写了一封信给了上级领导,但是这封信没有被查封就被退回来了。这个激怒了他,他要报复。

之后,他手持M16劫持了中国香港的旅游车,我想司机之所以看到有持枪的人还开门,应该是门多萨但是穿着警服。

之后他开除条件很简单,就是恢复他的职位。但是还是被无视。有人说为什么有很多机会可以直接击毙他,为什么狙击手没开枪,这个也很好解释。门多萨是个警察,他弟弟也是,他干了很多年,肯定认识很多人,他们肯定想和平解决。也确实,当时门多萨放了不少人,警察们估计也觉得有戏。

门多萨再次被激怒了,他看到了车内电视上,好像是不同意他的条件,之后是看到了他的弟弟被抓。他疯狂了,他开枪了。开始杀人质,之后司机跑了出来,他带出信息是15名人质全死了。估计司机是看到门多萨开枪对后面扫射做出的判断,之后菲律宾特蠢部队在30分钟后才开始进攻,门多萨最终是被狙击手击毙。


这种营救是失败中的失败,但毕竟,大家评良心说,肯定菲律宾人也不想死人,所以,营救上面反映了菲律宾警察的无能,我不想多说什么。

但是事后,警察在大巴前面拍照留恋,伟大的菲律宾总统先生微笑视察屠杀现场,对于记者关于对香港人民有什么要说不予理睬,之后在新闻发布会上继续面带笑容的说:我很伤心。

你们懂的。


马尼拉人质事件的概述

事发近10小时后绑匪与菲律宾国家警察马尼拉警区特种武器和战术部队及特别行动队爆发枪战,驳火逾1小时后绑匪被击毙。事件持续12小时后以流血告终,最后15名被挟持的人质中,8死7伤[7][8]。事件造成菲律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一度紧张。香港政府在事发当晚21时45分向菲律宾发出黑色外游警示,迄今仍未解除。

马尼拉人质事件的事后调查

事发后旅游巴士送往国家首都警察总部的一个货仓,旅游巴士内外都会安装闭路电视,并欢迎国内外专家参与,当局会在3周内完成调查报告。香港警方根据国际警务合作原则,在得到菲律宾当局同意及协助下,先后四次派员到马尼拉进行蒐证工作,包括在案发巴士取证、进行枪械测试及枪械弹道的取证工作、会见部分案发时目击证人及参与行动之菲律宾警方人员。菲方亦提交宣誓供词、报告及其他所需资料予香港警方。港方调查人员在8月29日曾企图登上旅游巴士被拒,翌日港方与菲律宾司法部长、内政部长、国家调查局负责人及警方代表会面,会后司法部长已承诺并叮嘱国家调查局主管协助香港调查人员蒐证。港方调查人员登车,连续16小时通宵蒐证,在车上进行包括血溅形态分析、玻璃碎裂状况、座位纤维和弹孔位置等法证调查。警方在11月5日完成包括验尸、弹道和化验等调查报告,并呈交死因裁判法庭。

马尼拉人质事件的介绍

马尼拉人质事件,菲律宾政府称为黎刹公园人质事件(英语:Rizal Park Hostage-taking Incident),香港特区政府称为马尼拉人质事件或菲律宾人质事件,中国政府称为8一3香港人质事件。事件发生于2010年8月23日当地时间上午9时半左右,被辞退的前菲律宾国家警察高级督察罗兰多·门多萨手持步枪,登上香港康泰旅行社一个旅行团在马尼拉的旅游巴士,挟持车上23名人质,要求菲律宾政府让他复职。绑匪先后释放了6名香港游客、1名菲籍导游及2名菲籍摄影师,另有1名菲籍司机逃脱。

8·23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的事后影响

多国将菲律宾列为黑色旅游目的地对于菲警方“荒唐的解救”,世界媒体在继续嘲讽的同时,把这一事件称为“菲国家形象的一场悲剧”。法新社称,这一事件将加深世界对这个东南亚国家目无法纪、贪污和混乱地区的印象。英国、尼泊尔等一些国家发出对菲律宾的旅游警告。事件发生的次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布赴菲黑色旅游警告。随后,相继有6个国家对本国公民发出不同级别的赴菲旅游警告。菲律宾前总统埃斯特拉达取消了香港之行,表示“难以想像,甚至尼泊尔和巴基斯坦都发布了对菲律宾的旅游警告,其实这些国家没多少游客来菲律宾,然而他们还是发布了旅行警告。”他指出,菲律宾政府将不得不做出双倍的努力来恢复国际社会对菲律宾的信心。另外,我国内地各省市旅行社普遍得到旅客赴菲律宾的退团要求。香港警察在菲律宾调查遇阻 港人大游行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下令,政府跨部门小组“事故检讨委员会”(IRC)须于三个星期内提交人质事件调查报告。 菲总统拒警方入调查小组 被吁保持调查独立原建议的5名小组成员之中,除保留司法部长和内政部长外,阿基诺拒绝让国家警察总长贝尔索萨、国家调查局(NBI)局长和国警内部审计部主管担任小组成员,改由3名来自私人组织的代表取代,包括当地知名“反罪恶斗士”洪玉华。当地反贪污自愿组织VACC认为,应由独立机构调查,并邀请香港警方代表加入,以防有人企图掩饰真相。香港特区署理警务处长曾伟雄表示,7名香港警务人员已在菲律宾马尼拉参与调查工作,包括已登上肇事旅游巴士搜证、约见相关证人以及作弹道检证等。不过,菲律宾传媒报道,当地警方禁止香港法证人员登上旅游巴士调查,只容许他们在外观察。菲媒ABS-CBN引述领导调查工作的菲律宾警长的话指,要待菲当局完成调查,才可让香港警方调查,又指他们必须得到菲司法部和警方批准,才可登上旅游巴士。港府保安局强调,香港警方已经获得菲律宾警方书面授权,保证提供协助,而中国大使馆正协助,以取得菲政府合作。港府保安局副局长黎栋国29日在电台节目中说,希望在调查期间,资料搜集得越详尽越好,透过与菲当局交换及分享数据,令调查报告更完整。黎栋国又说,到马尼拉协助受害人家属期间,觉得菲律宾官员相当重视他们提出的要求。黎栋国表示说,香港警方已完成8名死者的验尸工作,特别是其中3具尸体没在菲国检验,即使已解剖的5具尸体,仍可察看子弹进入身体时造成的创伤有多大,身上的弹头、碎片也可详细检验,而警方稍后也会向幸存的旅游团成员录取口供。另外,港媒引述菲律宾媒体ABS-CBN报道指,菲警方改口称在旅游巴上发现的50个弹壳虽然全部由M16步枪发射,但未肯定是否全部由枪手门多萨的步枪发射,也不肯定8名遇难港人是否全被门多萨射杀。2013年8月27日,菲律宾警方公布了对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否认误杀人质传言,称8名港人均遭劫持者枪杀。就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劫流血事件,连日来,中国中央政府已多次向菲方强调尽速全面完整彻查等有关立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28日也表示,会继续与菲政府跟进调查进展,已去信阿基诺三世,要求全面、专业地进行调查。菲律宾康泰团挟持人质事件以流血告终,引发香港社会对菲律宾政府的处理手法极度不满。香港立法会所有政党联合决定,不分党派于死难者“头七”的周日,号召市民走上街头,发起首个跨党派的示威游行,只为向菲律宾政府发出一个信息:“沉痛悼念遇难同胞,强烈要求菲律宾政府彻查事件、公布真相。”发起政党之一的民建联主席谭耀宗说,游行会以最简单的形式进行,不会邀请事件死伤者家属,亦不会用政党标志。大会将安排议员手举两块写上中英文的“沉痛悼念遇难同胞,强烈要求菲律宾政府彻查事件、公布真相”的黑布,引领整个游行,并希望市民穿着黑、白色的素服出席,亦要求市民出席活动时避免使用有种族歧视的说话。大会预计,至少有5万市民会参与有关游行。据香港媒体报道,要求彻查菲人质事件的游行将于周日下午3时,由维园游行至遮打花园。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将于活动上宣读立法会议员达成共识的4大立场诉求,包括促请特区政府严正要求菲律宾政府尽快就事件进行调查,并积极争取直接参与有关彻查行动;从速采取措施及行动向伤者、幸存者及死伤者家属提供全面的支援;制订应变机制,以供日后处理类似事件,并清楚界定特区政府在涉及港人在海外遇事时的交涉渠道及角色;及与旅游界商讨有关的跟进工作。

菲律宾警察劫持香港游客是怎么回事?

菲律宾警察试图打开被劫大巴车门。昨日,一辆载有22名香港游客的大巴在马尼拉被劫持,劫持者是一名被解职的菲律宾警察。


23日上午,一名因涉嫌勒索被解职的菲律宾前警察在首都马尼拉持M16步枪,劫持了一辆载有22名香港游客和3名菲律宾人的旅游车。在与警方谈判和对峙十余个小时后,这名劫车者被击毙。截至23日晚,8名香港游客在事件中遇害,还有2人伤势严重。

视频:菲律宾旅游客车被劫持事件全程回顾

来源:CCTV新闻频道
劫车 以搭便车为名持枪登车

劫持旅游车的是55岁的菲律宾前警察罗兰多·门多萨。

23日上午,当康泰旅行社的旅游车离开马尼拉市内景点西班牙王城时,身着警察制服、携带一支M16步枪的门多萨以搭便车为由上了这辆旅游车。旅游车行驶至马尼拉湾边的荷赛·黎刹公园时,门多萨宣布将这辆旅游车劫持,并让司机把车开到基里诺大看台。随车导游躲在后排座位给旅行社打电话,通报了劫持事件。

旅行社总经理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被劫持的旅游车上共有22名香港人,其中有3名儿童。他们于20日离开香港前往马尼拉旅行,并计划在23日返港。

门多萨劫持旅游车后提出条件,要求警方恢复他的职位,并赔偿损失。2008年,门多萨由于勒索等指控遭解职。

门多萨还曾多次把自己的要求写在纸上,并粘在被劫持旅游车的窗玻璃和挡风玻璃上。

他在挡风玻璃上贴出一张写着“撤销最终决定”的字条。另一张贴在车门上的字条写着:“用错误纠正错误决定。”

下午2点,门多萨又在旅游车的玻璃上贴了一张纸条,写着:“下午3点将会有大事发生。”

下午3点半,门多萨又将一张写着“现在,让媒体来”的纸条贴在旅游车玻璃上。

谈判 劫车者要求复职遭拒绝

记者从菲律宾媒体获悉,在劫持事件发生后,菲警方立即派出曾在美国受过专业训练的谈判专家,与劫持者交涉。马尼拉成立了由该市副市长领导的危机管理委员会。

马尼拉警方发言人马加雷奥曾表示,警方认为门多萨在下午3点前就会投降。但警方与门多萨的谈判持续了一天,直到入夜。

但在劫车数小时后,劫犯释放了两名女游客、三个小孩,一个糖尿病患者和三个菲律宾人,其中包括一名导游和一个摄像师。

旅游车上的窗帘都被拉了起来,谈判人员通过司机座位附近的车窗与门多萨交谈。此外,警方也通过旅游车司机的手机跟门多萨通话。门多萨说,如果他的复职要求得不到满足,他就将采取行动。他还要警方告诉媒体,不要在节目中破坏他的形象。为说服门多萨释放人质,警方还专门向旅游车上拉了一条电话线。

马尼拉警方发言人马加雷奥说,门多萨一直在与警方的谈判人员合作,态度很“客气有礼”。但与此同时,大约20名全副武装的特种部队成员部署在现场,随时准备展开救援行动。

谈判期间,警方为人质提供了食物,并为旅游车提供汽油,以确保旅游车的空调能继续运转。

门多萨的2个兄弟和妻子都来到现场。门多萨的弟弟格里高里奥也是警察。格里高里奥手持一支手枪试图靠近旅游车,但遭警方扣押并解除武装。格里高里奥称,他是希望帮助他的哥哥,并充当哥哥的发言人。格里高里奥说,门多萨在被解职以后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此间,一名反腐败部门的官员与门多萨通了电话,并承诺重新考虑他的案子。但下午晚些时候,反腐部门拒绝了门多萨的复职要求。菲媒体报道称,反腐部门将这一决定以书面形式密封在一个信封中,并由谈判人员交到了门多萨手中。

强攻 司机大叫“所有人都死了”

晚6点,门多萨接到了反腐部门拒绝他复职要求的信件。他随即在车内鸣枪一声表示不满。此后,形势急转直下。

8点以后,警方开始采取行动,警方突袭人员包围了被劫持的旅游车。媒体报道称,门多萨当时情绪变得紧张起来,他威胁说,如果警方人员继续靠近,他就将采取“更激烈的行动”。突击队员曾打破旅游车的窗户玻璃和挡风玻璃,试图从前部进入旅游车,但是车内传来枪声。警方随即后撤并暂时停止了行动。

门多萨与警方通话说:“我打死了2名游客,如果你们不停下来,我就打死他们全部。”他还说:“我看到许多特种部队靠近,我知道他们会杀死我,他们必须离开,不然我随时会杀死人质。”

大约10分钟后,之前一直被铐在方向盘上的旅游车司机突然从车窗跳出逃脱,他当时大叫着:“所有人都死了!”此时,为了防止门多萨开走旅游车,警方还开枪打爆了旅游车的轮胎。

1小时后,警方突击队员试图从后门进入旅游车,但是车内再度传出枪声。

警方在短暂地停止后再度强攻,门多萨被逼到了旅游车的前部,狙击手遂将其击毙。菲律宾警方高级官员亚布特说,门多萨先被狙击手开枪打伤,接着狙击手一枪击中他的头部将其击毙。不久后,6名游客从车里被救出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23日说,车上留下的15名香港游客中,8人已确认死亡,2人重伤,其他5人情况尚待确认。

屠杀 漫无目标地朝人质开枪

一名幸存的女性香港游客在医院接受治疗时说,门多萨从当晚8点以后开始漫无目标地朝着人质开枪,她说,她的丈夫用身体护住她,挡住了门多萨的扫射,但是他本人却被打死了。

在警察包围旅游车几分钟前逃出来的司机也称,劫持者当时已经向车上的游客开火。

菲律宾警方高级官员亚布特说,在砸碎旅游车的玻璃后,警方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才再度强攻进入车内,这主要是因为门多萨把人质排成一排,让他们站在车窗前充当“人盾”,而且当时下起了大雨,警方不得不暂时后撤。


菲律宾劫持人质事件 (中国人来)

第一:匪徒的要求其实并不过分,他只是要拿回福利。只是恢复官职就可以解救人质,菲律宾政府竟然没有当机立断作出决定。

第二:事件发生期间,警方可以派人上去送饭,记者可以清楚的拍出那么清晰的照片,匪徒的抢都没有握在手里。菲律宾的狙击手TMD是吃软饭的不是,警方连带政府都蠢死了。那送饭的人拿块板砖趁匪徒不注意说不定都拍的死他,还警方行动。

第三:我怎么就觉得菲律宾根本就对这事件不上心。要不是司机那混蛋喊人全死了, 警方不会强攻,人质说不定都不会死亡。

第四:我认为,菲律宾政府比匪徒更要付出责任。我觉得匪徒还算是一个比价慈祥的人,只是菲律宾警方一再相逼,MD人家不就是想要个官职,给他你会死啊!

总之,我要看看菲律宾政府最后给我们中国13亿人一个什么样的解释!


菲律宾劫持人质事件失败的原因在哪里

专家总结了菲律宾人质事件失败的原因有十个方面:
1:谈判期间直接拒绝劫持者要求;
2:突击行动前没有进行仿真演练;
3:营救突击没有在第一时间展开;
4:营救突击没有进行多路突击;
5:没有选择正确的“砸窗”工具;
6:没有准备用于夜间作战的器材;
7:没有对每个营救动作进行验证;
8:没准备攀登高处用的简易梯子;
9:突入车内前没有投放失能武器;
10:错失数次绝好“狙杀”时机。


菲律宾人质事件感想

菲律宾警察非常的烂,有故意不作为,并故意逼疯劫犯的嫌疑。而且后期实行救人时又显得太无能,拿大锤打车玻璃亏他们想的出,还打不碎,然后还要打半天,从尾打到头。上帝啊,看那样的直播简直是在挑战让人的愤怒的极限。
成龙猪头,还要为菲律宾警察辩护。让人无话可说,中国香港怎么有这样的没有国格的艺人。后来的所谓道歉还是在为自己辩解,一点诚意都没有。所谓的诈捐门,就是大众对他的惩罚。这个人还是封杀吧,别带坏了那些小子。


菲律宾人质事件现在处理的什么结果?这么长时间了!

  并无实质性的调查结果. 虚的多. 以下是截止目前的报道:

  菲律宾司法部就人质事件举行的听证会不断爆出惊人内幕。有谈判专家披露,凶徒门多萨当天行凶前,曾在电话中指控副申诉专员索求15万披索。也有负责执行拯救行动的特警投诉,特警装备落后,用越战时代的枪械及过期避弹衣,而且训练靠自觉,其中一人宣称对上一次接受正式射击训练已是6年前的事。

  谈判专家萨尔瓦多上周六作供指,他听到门多萨跟申诉专员通电话,要求重审其被
  革职的案件,后者答应跟进。但当话筒转交副申诉专员冈萨雷斯时,门多萨突然激动大骂:“你已就此事索求15万披索(约2.6万港元),若这里有人死了,你要负责!”调查人员怀疑有人勒索门多萨,才肯处理其复职个案,也因而触怒门多萨,种下祸根。菲律宾当局表示会调查两人之间的金钱纠纷所指为何。

  61岁的副申诉专员冈萨雷斯上任3年,专责处理涉及军警的投诉个案。他昨晚回应勒索事件时否认曾勒索凶徒门多萨。冈萨雷斯接受当地传媒访问时回忆当时跟门多萨对话∶“他对我说∶"你要15万披索?"我便答他∶"这并非事实,我不认识你,也未见过你",然后他说:"你设局陷害我"。”

  另外,3名参与攻坚行动的特警也作供,警员西马孔称:“我们缺乏设备,若我们有用来炸碎玻璃窗的爆破装置,也许可以做得更好。”他补充道,特警队没有夜视镜,而且武器落后,“若我们用突击步枪,也许会好一些,我们目前使用的是越战时代产品”。菲律宾传媒指,西马孔口中的新设备应是多国反恐部门配备的较新型M4卡宾枪,它们近距离作战的效能优于菲律宾特警队使用的M16步枪。而门多萨也是用M16行凶。

  另一警员翁科抱怨,特警穿着的避弹衣防弹能力差,当天被大雨淋过后更不可靠,“我们不清楚它们是否还能挡住子弹……我们的避弹衣有使用限期,它们由纤维制造,不应浸在水里。”翁科说,特警队员最好穿着有钢板夹层的避弹衣,这样才能挡住M16步枪的子弹。但他强调:“虽然装备差,但我们的自信没有受到影响,我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特警队在人质惨剧当天花了逾一个小时才攻入旅游巴。3名特警向调查委员会披露,3队参与拯救行动的特警队在突击前均进行了模拟演习,各自花了15分钟便控制场面,但他们不知道被挟持的旅游巴车窗由纤维玻璃制造,结果在正式行动时迟迟无法打碎玻璃。他们还称,由于有一具尸体挡着,所以他们无法打开车门。

  听证会昨日暂停,调查委员会今日将会传召旅游巴司机卢邦,及另一位谈判专家耶夫拉作供。卢邦在事发当日,与遇事香港团友同样被枪手挟持大半天,直至枪战爆发前成功逃离旅游巴捡回一命,相信卢邦目击不少事发过程,属最重要证人之一。

  而负责督导行动的菲律宾国家警察总长贝尔索萨表示,要为行动及过失负责,他原定今年底退休,事发后打算将退休日期提早3个月至本月中。


8.23 菲律宾马尼拉康泰旅行社事件,提问~紧急~

  康泰旅行社最新消息 康泰旅行社承诺有包机送人质家属赴菲律宾马尼拉

  昨晚7点多后,在菲律宾被劫持的香港旅行团的大巴上陆续传出多起枪声。香港康泰旅行社总经理刘美诗今晚9时20分召开记者会表示,被劫持的旅游巴士上至少有6个生还者。特区政府将派一架包机送被劫持人质的家属由香港飞往马尼拉,包机将于昨夜或今晨起飞。

  据悉,特区政府保安局代表、康泰旅行社代表、香港医疗人员、警方、入境处人员、心理学家等,将随包机前往马尼拉。

  事件回顾:

  菲律宾警方23日说,一辆旅游观光客车当天上午在首都马尼拉遭劫持,车上有25名乘客,其中大部分是中国香港游客。

  警方说,这辆香港康泰旅行社的观光客车是当天上午9时左右在马尼拉市中心基里诺大看台附近遭劫持的,劫持者是一名被辞退的菲律宾警察。截至当地时间中午12时,劫持者释放了6名人质,其中包括3名儿童。

  事件发生后,菲律宾总统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呼吁劫持者尊重人质生命。

  新华社记者在现场看到,被劫持客车所在区域已被警方封锁,警方正在同劫持者展开谈判。

  香港康泰旅行社总经理刘美诗当天证实,一个22人的香港旅行团在马尼拉被劫持。旅行团中包括21名香港游客和1名香港领队,其中有3名儿童。她说,康泰旅行社已寻求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的协助。

  目前,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领事部参赞和其他官员正赶往出事地点了解情况,展开相关救援工作。

  被劫持大巴再有1名人质获释 现共有7人获释

  目前再多一名团友获释,继较早前获释的3名小童及3名成人,现时共有7人获释,离开旅游巴。

  菲律宾当局正派人与枪手谈判,目前仍有18人被挟持,他们全部安全。最新获释的是一名男子,他在香港时间大约下午1时许离开巴士。

  康泰旅行社最新消息 康泰旅行社承诺有包机送人质家属赴菲律宾马尼拉


菲律宾康泰团惨剧是什么原因。枪手为何要杀那么多人质?

一名菲律宾枪手23日在首都马尼拉劫持一辆载有25人的旅游车,该车搭载着一个来自中国香港的21人旅游团。在菲警方的武力解救行动中,人质8死多伤,劫持者被当场击毙。

据悉,劫车者竟是菲律宾的一名前“十佳”警官。在劫持行动中,他曾表露“善意”,释放了包括3名儿童和一名老人在内的9名乘客。然而,形势在当天傍晚急转而下,和平解决的希望破灭。

负责的菲导游 拦匪失败

劫持者名为罗兰多·门多萨,现年55岁,当地时间23日9时(北京时间9时)左右在马尼拉市中心基里诺大看台附近持M16式步枪劫持一辆旅游客车。

客车车身写着“康泰旅行社”名称。这家旅行社提供的信息显示,车上有20名香港乘客和一名香港导游,游客年龄在4岁至72岁之间,20日抵达马尼拉,23日为最后一日行程,原定当晚乘飞机返回香港。

康泰旅行社总经理刘美诗对媒体说,这辆客车当时抵达基里诺大看台附近知名景点黎刹公园,游客们正准备下车游览时,门多萨手持一枝火力强大的M16自动步枪登上客车,要求众人留在巴士上,并让司机把车开到基里诺大看台。

菲律宾方圆旅行社负责人王世荣对记者说,该社是康泰旅行社的合作伙伴,负责接待这批香港游客。事发时,身着警服的门多萨要求搭顺风车,故未引起车上人的警觉。

而刘美诗则称,劫持者企图混在游客中上车,在被一名当地导游喝止后亮明身份,强行上车,并用手铐扣住司机。趁着局面混乱,躲在后排座位上的香港领队偷偷拨打电话通知旅行社香港总部。

菲警方赶到现场后封锁客车所在区域。记者在现场看到,约40名特警手持步枪、身穿防弹衣,蹲守在距被劫客车约600米处待命。

据悉,在大批狙击手布置到现场之前,门多萨曾一度站在客车门外向记者招手。由此可见,这位前资深警察很有经验。

解职的前警官 已近疯狂

马尼拉当天气温大约32摄氏度。解救行动负责人波萨达斯说,警方向人质提供食物,为客车提供燃料以保持车内空调运转。

从当天中午开始,菲律宾警方经由客车司机的手机与门多萨展开谈判。

门多萨曾是当地的一名前高级警督,因涉嫌与其他4名警员在2008年敲诈马尼拉一家酒店经理,受到敲诈罪等多项指控,遭解职并被取消所有退休福利。他原本可在今年退休。

门多萨劫持客车后提出条件,要求警方恢复他的职位,并补偿他被解职期间的损失。

他在客车挡风玻璃上贴出一张写着“撤销最终决定”的字条。另一张贴在车门上的字条写着:“用(劫持客车的)错误(行为)纠正(解职的)错误决定。”

门多萨的妻子和弟弟在事发后都赶到现场。其弟弟格雷戈里奥也是一名高级警员。

门多萨稍早前定出23日下午3点为解决挟持事件的期限,但稍后把期限延后到3点30分。第2次期限过后,门多萨在巴士车窗上贴出写有“媒体,现在”字样的字条,似乎是想通过媒体放话。

而当格雷戈里奥与哥哥通电话时,记者听到他要求哥哥延长时限时间。

格雷戈里奥说,门多萨在电话里表示,只要廉政法庭取消针对他的革职令,并把命令送到他面前,他就马上投降放人。

格雷戈里奥说,门多萨觉得“自己遭不公正对待……(遭解职)没走正当程序,没有听证会,没有申诉”,“他感到失望,觉得自己在警察岗位上干得不错,却因自己没做过的事遭解职”。

根据菲警方公布的资料,门多萨曾于1986年成为菲律宾十大杰出警员之一。

警方发言人马加雷霍说:“我们正全力尽快解救人质……武力解救是最后选择。”

机智的女游客 救出孩子

截至18时,门多萨释放9名人质,包括一名菲律宾籍摄影师、3名儿童和一名老人。

波萨达斯对此说:“他在表露善意,我想一切会和平解决。”

部分香港游客获释后,康泰旅行社23日下午召开记者会介绍最新情况。该社总经理刘美诗在会上表示,获释的6名香港游客包括一对老年夫妇、一名妇女和3名儿童。

刘美诗说,一名获释的女游客还在电话中向她透露了部分细节。她和丈夫此次带着两名子女参团旅行,在被劫持一段时间后,劫持者突然走到她和孩子们身边,要求他们下车但没有解释原因,于是她谎称另一名团友的孩子也是自己的亲属,最终成功带着3名儿童先行离开。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23日下午表示将亲自处理事件。而特区保安局局长李少光表示,已成立由他牵头的专责小组处理此事。

中国驻菲律宾使馆负责领事保护工作的官员王晓波对记者说,先前报道说车上共有22名香港游客,但经确认,车上共有香港游客21人,其中1人是领队,其余4人是菲律宾人,包括一名司机、一名摄影师和一名翻译。

王晓波表示,已经向菲律宾外交部交涉,要求当局立即采取行动,但一定要克制,避免过激行为,确保香港旅行团安全。

强攻的众特警 敲窗太慢

劫车事件发生后,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呼吁劫持者尊重人质生命。

菲媒体报道称,基里诺大看台是阿基诺三世总统就职典礼的举行地。

不过,到了当天晚些时候,菲总统府发言人里基突然表示,总统府不会与劫匪谈判,这样会助长劫匪的嚣张气焰。

而从当天下午16时开始,警方突然驱离劫车现场附近的记者,500米外的特警队也有缩小包围圈的动作。

现场气氛因此骤然紧张,也使门多萨陷入绝望。他的“善意”终于没有继续。

记者看到,遭劫持的大客车曾试图向前开,警察开枪打爆轮胎,以阻止其移动。

菲律宾籍司机逃出汽车,告诉警方,门多萨已向人质开枪。

不过,也有消息称,客车司机也是被门多萨释放的。

全副武装的警察向客车逼近,准备强攻。

见到警察靠近,门多萨借助电话告诉媒体:“我看到很多特警靠近……我知道他们会杀了我,我让他们离开……我已经杀了两个人,如果他们不停下来,我会把他们都杀掉。”

随后,强攻开始。多名特警试图以铁锤把客车的后挡风玻璃打碎,但并未成功。后来,警方向车内投掷数枚催泪弹,并在车外与门多萨进行交火。

强攻持续1个多小时后,特警终于打开客车后方的太平门登车,车内响起激烈枪声。电视画面显示,有两名特警立即跳出车外。

菲当地电视台稍后报道称,据逃脱的司机说,劫车歹徒已枪杀了所有未释放人质。

不过,菲红十字会人员稍后表示,至少4名人质自行走出大巴,有人情绪激动地哭喊。

据菲警方最终证实,劫匪已被击毙。在营救行动中,7名人质死亡,2名人质重伤、6名人质轻伤,另外10名人质获释。此外,一名在现场围观的女士脚部中了3枪,但无生命危险。

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当晚说,15名在车上的香港游客中8人已确认死亡,2人重伤,其他5人情况尚待确认。

据悉,香港特区政府正安排包机,于23日晚或24日晨安排被劫持人质家属前往马尼拉。特区政府将于24日下半旗向遇难同胞志哀。

香港对菲律宾

虽然东南亚地区是中国游客出境游的首选,但菲律宾吸引的中国游客人数远没有其他东南亚国家多。近年来,随着菲政府出台的种种优惠措施,赴该国的中国游客人数明显增长。

菲律宾观光部长里姆23日表示,他担心此次劫车事件会影响该国旅游业。

康泰旅行社总经理刘美诗23日说,目前,康泰仍有3个团共53人在马尼拉旅游,将改变部分行程。她表示,相信这起事件属于个案,不影响该旅行社日后发团赴菲律宾旅游。自24日至28日还将有3个团共68人按期赴菲旅游。

不过,在当天晚些时候,香港特区政府提高对菲律宾的外游警示级别至黑色。特区政府已通过旅游业议会要求在当地的旅行团尽快返港,而未出发的亦要取消行程。

业内人士表示,此前虽然发生过多起中国人在菲律宾遭绑架的事件,但多为在偏远地区的打工者。此次中国游客在马尼拉出事实属意外。

09:00 载有香港游客的观光客车遭劫持。

12:14 劫持者释放6名人质。

至15:30 又有3名人质先后获释。

16:00始 菲律宾警方开始压缩包围圈。

19:03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说,中国政府要求菲方在保障人质安全前提下积极营救。

19:32 客车被劫持现场传出枪声。

19:40 菲警方对客车发起强攻。

19:42 电视画面显示,大巴车玻璃出现多处破裂。有一名香港记者被流弹擦伤。

20:29 据马尼拉当地电视台报道,劫车歹徒枪杀了所有未释放人质。

20:43 电视画面显示,客车上已经有尸体挂在车门上,据分析死者为劫匪。随后,陆续有获救人质走出客车。

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警方放了他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