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是如何形成的?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1、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坡降大、流域形态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够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碎屑物有堆积场所。 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层破碎,滑坡、崩塌、错落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层结构疏松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同成层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3、水源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重要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水体等形成。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泥石流是怎么形成的?
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它们包括岩性构造、地形地貌、土层植被、水文条件、气候降雨等。泥石流既然是泥、沙、石块与水体组合在一起并沿一定的沟床运(流)动的流动体,那么其形成就要具备三项条件,即水体、固体碎屑物及一定的斜坡地形和沟谷,三者缺一不可。水体主要源自暴雨、水库溃决、冰雪融化等。固体碎屑物来自于山体崩塌、滑坡、岩石表层剥落、水土流失、古老泥石流的堆积物及由人类经济活动,如滥伐山林、开矿筑路等形成的碎屑物。其地形条件则是自然界经长期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高差大、坡度陡的坡谷地形。
当具备了泥石流发生的三项条件,泥石流又是如何形成暴发的呢?一般有三种形式:
(1)地表水在沟谷的中上段侵润冲蚀沟床物质,随冲蚀强度加大,沟内某些薄弱段块石等固体物松动、失稳,被猛烈掀揭、铲刮,并与水流搅拌而形成泥石流。
(2)山坡坡面土层在暴雨的浸润击打下,土体失稳,沿斜坡下滑并与水体混合,侵蚀下切而形成悬挂于陡坡上的坡面泥石流。北京山区农民常称之为“水鼓”、“龙扒掌”。
(3)沟源崩、滑坡土体触发沟床物质活动形成泥石流。既崩、滑体便发生溃决,强烈冲击并带动沟床固体碎屑物的活动而形成泥石流。
如何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减少泥石流灾害的五方面措施:1.防止和削弱泥石流活动的防治体系--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和治理流域环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2.控制泥石流运动的防治体系-采用拦挡坝、谷坊、排导沟、停淤场等工程措施,调整和疏导泥石流流通途径和淤积场地,减少灾害破坏损失;3.预防泥石流危害的防护工程体系——修建渡槽、涵洞、隧道、明硐、护坡、挡墙、顺坝、丁坝婡洎头樤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4.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一一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及时搬迁、疏散,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减少灾害破坏损失;5.加强宣传教育。
泥石流灾害【泥石流灾害系统防治方法初探】
摘 要 泥石流是具有突发性、毁灭性的一种地质灾害,已在世界范围?引起广泛的重视。本文针对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对泥石流的系统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对预防防治泥石流提供借鉴。
关键词 泥石流;形成机理;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1)36―0072―01
0 引言
针对泥石流防治的来讲,除了要考虑泥石流的条件、性质、发生趋势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要需要从全球的角度,以实用,相互关联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预警措施和有效的行政管理措施,泥石流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因此,泥石流的防治不是单个的具体的预报或防治措施,而是若干个措施的结合,是泥石流预警预报、应急求助、灾前防治、灾后治理和重建等一系列工作的系统结合。目前,针对泥石流防治的研究已经进取得了一定进展,各种软硬防治方法层出不穷,但由于泥石流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宣传预防、紧急抢救和治理重建等众多环节,因此,如何以系统的理论来统领整个泥石流的防治,把各种方法有效结合起来,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安排到泥石流防治的各个阶段,以到达安全最大化,效益最大化,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 防治方法
1.1 防治概述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3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诱发因素: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规模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因为人为因素诱发的泥石流数量正在不断增加。
1.2 防治方法
经过上面分析讨论,泥石流防治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硬性措施和软性措施,基本手段为在构筑强制性硬性措施的和行政管理方法为主,尽量有效避开泥石流灾害的软性措施。
一方面对于硬性措施来说,主要形成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综合预防体系,能有效强制性的对泥石流形成进行限制,也就说更为有效的控制泥石流发生源地,从而避免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或者利用此方法降低灾害的暴发频率,能够减小规模或者消减灾害危害作用。但是同时,这种方面由于需要采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只有对于重点地段才采用硬性措施,因而难以普遍采用。
另外一方面,对于软性措施来说,就是从过相关监测工作,来研究泥石流的气象、水文等主要因素的动态变化,来分析泥石流的发展变化,从而更为有效的对于泥石流灾害进行预测、预警处理,同时更为有效对于人畜进行疏散,从而安全能撤出灾区。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进行科学决策,对于划分泥石流危险区并指导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和避灾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针对实际工作情况,对于我国泥石流灾害现状及治理方法探讨,重点从3个方面探讨泥石流防治工作的开展。
1)重点在于预防,软性措施为先
预防为主的策略主要对于对潜在威胁和可能发生的灾害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利用软性措施为先的方针,可以有效减少灾害的影响,节省资金进行重点地段的整治工作,能够从全局的角度说明如何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根据流域危险区划制订防避方案;铁路、公路、航道、水渠、电力及通讯等线路工程,在勘测选线和运营阶段,做好通过具有严重危险泥石流沟的绕避方案和线路通过泥石流活跃地区的选线绕避方案是防避泥石流灾害的有效方式。
2)应该把单项治理普遍化
对于我国铁路、公路部门来说,包括排导工程程、分洪工程、拦蓄工程和停淤工程等是普遍采用并运用多年、行之有效的泥石流治理方法。所谓的单项治理,主要是指,将泥石流与保护对象实行隔离,或将泥石流拦蓄停淤,或将泥石流疏导排泄,具有工程简单,功能可靠,造价节省,容易维护等优点,而不是直接在发源地对于泥石流进行治理。但是需要注意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其防灾减灾的效益较为有限,也就说它不具有、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泥石流发生、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
3)重点地段应综合治理
针对不同泥石流地段,包括上至流域水源区、形成区,下至流通段、堆积区,可以选取不同方法,采取多种措施对于泥石流形成与活动的全过程实施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目前,这也是我国城镇、工业矿区泥石流的防治处理主要方法。综合治理主要包括生物的、工程的、预报报警的、行政与法制管理的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采用方法多种,措施多样,功能互补,覆盖范围较宽的多种措施。这样的处理方法能有效避免人为主观判断,同时也避免了由于设备故障,设施缺陷,管理维护不当引起的错误判断,从而能保证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但是也需要注意,周期长(3年-5年或更久),需用人力和经费较多是这种方面的局限性所在,还难以普遍展开英勇,而仅限于重点实施。
2 结论
本文介绍了泥石流的防治原理和方法,对台风暴雨和植被对泥石流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但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及微观机理还不太明确,尤其是在台风暴雨的反复作用下,植被的防水固沙作用到底有多大等问题,仍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崔鹏.我国泥石流防治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7(5).
[2]陈野鹰,唐红梅,陈洪凯,等.公路泥石流防治结构?泥石流体运动规律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5).
舟曲泥石流是哪一年?
2010年。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达97毫米,持续40多分钟,引发三眼峪、罗家峪等四条沟系特大山洪地质灾害,泥石流长约5千米,平均宽度300米,平均厚度5米,总体积750万立方米,流经区域被夷为平地。截至2010年9月7日,舟曲8·7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557人,失踪284人,累计门诊治疗2315人。地质地貌原因。舟曲是全国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区。舟曲一带是秦岭西部的褶皱带,山体分化、破碎严重,大部分属于是炭灰夹杂的土质,非常容易形成地质灾害。“5 12”地震震松了山体。舟曲是“5 12”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地震导致舟曲的山体松动,极易垮塌,而山体要恢复到震前水平至少需要3 5年时间。气象原因。国内大部分地方遭遇严重干旱,这使岩体、土体收缩,裂缝暴露出来,遇到强降雨,雨水容易进入山缝隙,形成地质灾害。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由于岩体产生裂缝,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深入岩体深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地质灾害自由的特征。地质灾害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强,难以排查出来。
舟曲泥石流的原因
解密舟曲灾难发生原因 陕西蓝天民航技术学院8月8日凌晨,连降暴雨造成的泥石流喷泻而出,顷刻间,舟曲遭受重大灾难。截止8月9日下午2时,山洪泥石流灾害已造成337人死亡,1148人失踪。舟曲为什么会发生这么严重的灾难呢?一、破坏森林;解放前,舟曲的泥土曾孕育过举世闻名的原始森林。在舟曲老一辈人印象中,森林茂密的舟曲常被冠以“不二扬州”、“甘肃江南”的美誉。1950年代,舟曲以丰富的森林资源支持国家建设,由此,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林业开发拉开了帷幕。与无节制砍伐相伴而生的是,外来木头贩子的大量涌入,以及老百姓的乱砍乱伐。“林地太大,什么人都不管不住,砍就砍点吧。”姜海红说。就这样,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一路从最初的67%,下降到现在的20%。二、乱建水电站;短短十年间,舟曲县获得审批的大小水电站55座,共54万千瓦的装机容量,目前建成的有27座,仅在拱坝河上就聚集了大小水电站十多座,几乎每隔10公里就有一座。水电已然替代林业成为舟曲的经济支柱,“争取在2012年税收过亿。”舟曲副县长杨学锋说。走资源掠夺经济的老路,可能会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但对环境的破坏却跟砍伐森林一样致命。“修水电站要炸山征地,岩体被松动,植被被破坏,会引起新的滑坡,弃渣堵塞河道,在沟道中胡乱堆积也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松散固体物质。”一位舟曲官员说,高悬的水库还威胁下游群众的安全。“2007年,拱坝河有一处水电站曾发生过水库溃堤事故,农田被淹,下游的一座桥也被冲垮。”三、混乱开矿;舟曲的金矿是小而富。来舟曲开金矿的陕西老板王涛已有十多年的金矿开采经验,今年4月刚到舟曲投资,“一下子可能挖到几十克、上百克金子,其他地方还很少见。”据杨学锋介绍,到去年为止,获得矿产开采权资质的企业已有29家,不过已经开工的仅有甘肃盛达集团一家国有金矿企业。先是森林,再是水利,最后是矿产,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就像嚼甘蔗一样,一节一节地把舟曲嚼干。到最后当环境无法承受的时候,人们便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舟曲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是中国四大泥石流灾害频发地之一,作为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只有2.2平方公里的县城装下了4.5万人,一旦发生泥石流,必然是毁灭性的灾难
舟曲泥石流是哪一年,伤亡多少人?
舟曲泥石流是2010年,伤亡702人。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达97毫米,持续40多分钟,引发三眼峪、罗家峪等四条沟系特大山洪地质灾害。
造成灾害发生主要有以下5个原因:
一、地质地貌原因
舟曲是全国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区。舟曲一带是秦岭西部的褶皱带,山体分化、破碎严重,大部分属于是炭灰夹杂的土质,非常容易形成地质灾害。
二、“5·12”地震震松了山体
舟曲是“5·12”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地震导致舟曲的山体松动,极易垮塌,而山体要恢复到震前水平至少需要3-5年时间。
三、气象原因
国内大部分地方遭遇严重干旱,这使岩体、土体收缩,裂缝暴露出来,遇到强降雨,雨水容易进入山缝隙,形成地质灾害。
四、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
由于岩体产生裂缝,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深入岩体深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
五、地质灾害自由的特征
地质灾害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强,难以排查出来。
舟曲特大泥石流是哪一年?
2010年8月7日。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达97毫米,持续40多分钟,引发三眼峪、罗家峪等四条沟系特大山洪地质灾害,泥石流长约5千米,平均宽度300米,平均厚度5米,总体积750万立方米,流经区域被夷为平地。截至2010年9月7日,舟曲8·7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557人,失踪284人,累计门诊治疗2315人。造成舟曲特大泥石流主要有以下5个原因:一、地质地貌原因。舟曲是全国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区。舟曲一带是秦岭西部的褶皱带,山体分化、破碎严重,大部分属于是炭灰夹杂的土质,非常容易形成地质灾害。二、5.12地震震松了山体。舟曲是5.12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地震导致舟曲的山体松动,极易垮塌,而山体要恢复到震前水平至少需要3 5年时间。三、气象原因。国内大部分地方遭遇严重干旱,这使岩体、土体收缩,裂缝暴露出来,遇到强降雨,雨水容易进入山缝隙,形成地质灾害。四、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由于岩体产生裂缝,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深入岩体深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五、地质灾害自由的特征。地质灾害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强,难以排查出来。
舟曲特大泥石流是哪一年?
舟曲特大泥石流是2010年。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达97毫米,持续40多分钟,引发三眼峪、罗家峪等四条沟系特大山洪地质灾害,泥石流长约5千米,平均宽度300米,平均厚度5米。其它因素在舟曲泥石流受灾严重的三眼峪排洪沟上游,正在修建拦洪坝,灾害发生前,包括4座拦渣坝在内的工程尚未完工。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工程终止;而在刚建完的4道拦洪坝中的1号坝,在其残体内部堆着石块、沙砾,稍微用些力便可徒手抽出石块。在灾害发生时,这些工程不仅没有发生其作用,反而还产生了不利影响。
甘肃舟曲泥石流原因是怎样产生的
舟曲破坏环境三宗罪
一宗罪:乱砍滥伐
中国园林网8月13日消息: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舟曲曾经是水草丰茂、山林葱翠的陇上江南,但在持续大规模砍伐后,失去植被的山体逐渐风化流失,每遇狂风暴雨就会出现泥石流甚至塌方。据统计,从1952年8月舟曲林业局成立到1990年,累计采伐森林189.75万亩,许多地方的森林成为残败的次生林。加上民用木材和乱砍滥伐、倒卖盗用,全县森林每年以10万立方米的速度减少,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
此外,当地地少人多,生计所迫,开荒种地、伐木为田的行为时常发生,森林面积萎缩,失去植被的保护,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二宗罪:胡乱开采
白龙江沿线都是高山峻岭,资源丰富,也成为不少人的发家之所。据舟曲网友介绍,白龙河沿岸山上常年有上几千台机器都在挖,山料、玉石都是宝贝,好料一年挖不到几块,看不过眼的连俄料和青海料都不如,山都被挖得一塌糊涂。此外,在山上挖玉石也要冒一定风险,上去几乎是一个月不用洗澡,只喝雪水,吃点饼干、牛肉什么的。生活艰苦的,还很容易摔死。
三宗罪:过度开发
一条白龙江,沿线水利工程无数。舟曲网友介绍,从下游的四川广元开始,一直到上游的文县、舟曲,一条江有无数个梯级水电大坝,还有几个采矿场,本来就狭窄的河道一半多被矿渣填了。江中还有无数台淘金挖沙的挖掘机以及卡车,整条白龙江水比黄河都还黄。
“陇上江南”今何在
四川九寨沟,与甘肃舟曲县仅一山之隔。九寨沟的山清水秀,让很多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然而就在直线距离约60公里外的甘肃舟曲,却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山不见翠绿,水不显清澈。
记者从九寨沟寻车前往舟曲,尽管价格开的不低,但很多司机还是不愿意跑。问其原因,几乎众口一辞地答说“泥石流”。从九寨前往舟曲必须绕行300多公里的山路,这一路不少地方都是泥石流频发地段,非常危险,记者沿途就看到不少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留下的痕迹,有些路段还因此必须绕行。
甘南地区,素有“陇上江南”之美誉,气候宜人,生态优美素来让甘南人备感自豪。然而泥石流过后的舟曲县,却让记者怎么也无法将其场景与“陇上江南”联系起来,满目疮痍的城区,伤痕累累的山体,就连当地居民也直言“惨不忍睹”。
近些年来,甘南地区已成为地质灾害多发地带,不少盘山公路也因此改道或加固。每当雨季来临,很多司机都不愿意再跑那条饶不完弯的山路。舟曲县也可谓是多灾多难,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处在地震带尾巴上的舟曲县就是重灾区之一。不少舟曲的居民都说,这场历史罕见的泥石流,跟地震多少也有些关系。
舟曲的资源优势,以水力和矿产为主。如何开发这两项资源,又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素来都有不少争议。从舟曲县城穿流而过的白龙江,近年来兴建了不少水电项目,而这也被认为与此次泥石流灾害有着一定的联系。舟曲出产的木材材质十分优良,是甘肃省天然用材林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泥石流是否与林业资源的过度开采有关,也让外界充满疑问。而分布在山间的各种金、铁、煤矿,除了给舟曲带来经济效益,也难免造成了一定的水土流失。
惨痛的教训已经有了,究竟孰轻孰重,今后又何去何从,应当到认真考虑的时候了。
今天的结果不是每个人愿意看到的,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沉痛打击.忘各位兄弟姐妹节哀.
不为指责,但要我们警诫!
甘南舟曲泥石流灾害是怎样的?
2010年8月7日夜,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致使1434人遇难,失踪331人。舟曲5千米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舟曲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全国“5?12”特大地震的重灾县,也是全国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区。此次发生特大山洪地质灾害的三眼峪沟、罗家峪沟、硝水沟和寨子沟位于县城的北部。8月7日晚11时左右,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达97毫米,持续40多分钟,引发三眼峪、罗家峪等四条沟系特大山洪地质灾害,泥石流长约5千米,平均宽度300米,平均厚度5米,总体积750万立方米,流经区域均被夷为平地。此次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共造成舟曲县城区1850多间商户被掩埋或遭受水淹,总面积超过了4.7万平方米,经济损失高达2.12亿元人民币。其中,被泥石流冲毁掩埋650间,面积1.2万平方米,经济损失3200万元人民币;被洪水淹没商铺1200间,面积3.5万平方米,经济损失高达1.8亿元人民币。
舟曲泥石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解密舟曲灾难发生原因 陕西蓝天民航技术学院8月8日凌晨,连降暴雨造成的泥石流喷泻而出,顷刻间,舟曲遭受重大灾难。截止8月9日下午2时,山洪泥石流灾害已造成337人死亡,1148人失踪。舟曲为什么会发生这么严重的灾难呢?一、破坏森林;解放前,舟曲的泥土曾孕育过举世闻名的原始森林。在舟曲老一辈人印象中,森林茂密的舟曲常被冠以“不二扬州”、“甘肃江南”的美誉。1950年代,舟曲以丰富的森林资源支持国家建设,由此,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林业开发拉开了帷幕。与无节制砍伐相伴而生的是,外来木头贩子的大量涌入,以及老百姓的乱砍乱伐。“林地太大,什么人都不管不住,砍就砍点吧。”姜海红说。就这样,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一路从最初的67%,下降到现在的20%。二、乱建水电站;短短十年间,舟曲县获得审批的大小水电站55座,共54万千瓦的装机容量,目前建成的有27座,仅在拱坝河上就聚集了大小水电站十多座,几乎每隔10公里就有一座。水电已然替代林业成为舟曲的经济支柱,“争取在2012年税收过亿。”舟曲副县长杨学锋说。走资源掠夺经济的老路,可能会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但对环境的破坏却跟砍伐森林一样致命。“修水电站要炸山征地,岩体被松动,植被被破坏,会引起新的滑坡,弃渣堵塞河道,在沟道中胡乱堆积也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松散固体物质。”一位舟曲官员说,高悬的水库还威胁下游群众的安全。“2007年,拱坝河有一处水电站曾发生过水库溃堤事故,农田被淹,下游的一座桥也被冲垮。”三、混乱开矿;舟曲的金矿是小而富。来舟曲开金矿的陕西老板王涛已有十多年的金矿开采经验,今年4月刚到舟曲投资,“一下子可能挖到几十克、上百克金子,其他地方还很少见。”据杨学锋介绍,到去年为止,获得矿产开采权资质的企业已有29家,不过已经开工的仅有甘肃盛达集团一家国有金矿企业。先是森林,再是水利,最后是矿产,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就像嚼甘蔗一样,一节一节地把舟曲嚼干。到最后当环境无法承受的时候,人们便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舟曲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是中国四大泥石流灾害频发地之一,作为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只有2.2平方公里的县城装下了4.5万人,一旦发生泥石流,必然是毁灭性的灾难
2010年8月7日夜至8日凌晨,甘肃舟曲县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作为一名富有同情心
t铅sq∏'&rㄙ┑jkˉcq∏'&m取n心5会跟爱在一j起 丽水6市民悼念舟曲遇难同胞 5080年03月135日2 60:14:0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07月581日3讯 7月583日0,举国沉浸在哀恸之i中8。国务院决定,为6表达全国各族人l民对甘肃舟曲县遇难同胞的深切1哀悼,3月435日5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i半旗志哀,停止1公2共娱乐活动。 这是我国第三t次动用国家的力f量,对生命表达最高的尊重。3040年1月13日1夜至4日8凌晨,甘肃舟曲县突发特大t山v洪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g人g员伤亡f。根据甘肃舟曲特大q山g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指挥部最新通报,截至41日186时,泥石流致使5242人g遇难,121人w失踪。 自从8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以2来,舟曲的灾情也n深深地牵动着每一p位丽水7人z民的心7。昨日4上s午7,记者采访时看到,市委、市政府等党政机关和一n些事业单位,都下z半旗志哀,以8悼念在甘肃舟曲特大h山c洪泥石流中6遇难的同胞们。 “灾难一d定会被我们征服” 当日1上t午13时许,市消防支f队5举行升4旗、降半旗仪式。支m队0全体消防官兵,列队6、敬礼、脱帽、肃立、默哀,沉痛哀悼舟曲泥石流遇难同胞。“向舟曲灾区v的遇难同胞默哀!”随着指挥员一u声口l令,国旗徐徐降至半旗,默哀三j分1钟。 “逝者安息,存者坚强。”特勤中0队3指导员龚军强表示6,近年来,在一v个x又l一e个l天k灾面前,48亿o中4国人q民一u次又x一y次站了v起来,空前团结。“灾难并不b可怕,团结的力x量是无v穷的。只要全国人x民众志成城,灾难一t定会被我们征服!” 消防官兵还表示1,前几j天o从4新闻中6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a泥石流灾害,虽然不e能去一s线抢险,但是大s家的心6与q一j线的消防官兵联系在一q起,我们会在后方4默默地为1他们加油鼓劲,希望他们能更好地展现消防战士z的风8采,把任务完成得出色。 此外,景宁消防大f队8等基层消防部队1,也l举行了f降半旗默哀仪式。 “愿逝者安息,为8生者祝福” 昨日5上c午250时,全国各地的公8祭活动开v始。在市区p纳爱斯广z场,记者看到很多行人n自发地停下w了f脚步,有的摘下u了v墨镜,面对大q屏幕为2遇难同胞默哀。街头行人q一t如往日6般熙熙攘攘,但每个z人c脸上r除去匆忙的表情更多了w一o份沉重与m肃穆。沿街的商家或停放或更换了t往日3欢快的音乐。记者随机采访了q一v位李姓市民,他说:“看到的国旗都降了x半旗,到处都在祭奠舟曲遇难的同胞,想到在泥石流中6遇难的那些人t,我心7里很不u是滋味,愿逝者安息,为1生者祝福吧。” 在中0东路小w转盘附近的国美电器里,记者到达这里的时候,电视上w正在播放着武警舟曲县中5队1副中7队0长1王b伟的感人w事迹,几t位来这里买彩电的市民都忘记了w挑选彩电,眼睛不d停地聚在电视屏幕上x,关注着舟曲救援的最新进展。在这里做销售的陈小t姐说:“我一r直都在关注着舟曲的同胞们,希望他们快点好起来。” “我相信舟曲人u民能重新站起来” 家住金田小w区r的退休老人o周春法,是位麻将爱好者。每个t周末1都会和几w个k老朋友v聚在一t起打麻将。0月657日1他没有约朋友i来打牌,而是和38岁的小t孙女i在电视机前关注舟曲的救援状况。 看到电视里播放着泥石流掩埋房屋,吞噬家园的画面,周春法眼眶湿润:“这么g一t个g地方4被泥石流一z夜就毁了m,真的很痛心0,许多比2我孙女a还小w的小w朋友g都失去家园,真是太i可怜了j。” 当看到武警战士l、消防官兵用身体来协助搭建铁桥,舟曲县的供水2供电一w步步恢复,许多伤员都及d时得到了r救治的画面后,他的心7又d稍稍放了l下m来,“有党中8央的坚强领导,有我们全国人f民大l力f的援助,我相信舟曲人b民一k定能重新站起来,他们的生活也y一k定会好起来。” 【专n题】汇爱成河 全国哀悼舟曲遇难同胞
造成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它们包括岩性构造、地形地貌、土层植被、水文条件、气候降雨等。泥石流既然是泥、沙、石块与水体组合在一起并沿一定的沟床运(流)动的流动体,那么其形成就要具备三项条件,即水体、固体碎屑物及一定的斜坡地形和沟谷,三者缺一不可。水体主要源自暴雨、水库溃决、冰雪融化等。固体碎屑物来自于山体崩塌、滑坡、岩石表层剥落、水土流失、古老泥石流的堆积物及由人类经济活动,如滥伐山林、开矿筑路等形成的碎屑物。其地形条件则是自然界经长期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高差大、坡度陡的坡谷地形。
当具备了泥石流发生的三项条件,泥石流又是如何形成暴发的呢?一般有三种形式:
(1)地表水在沟谷的中上段侵润冲蚀沟床物质,随冲蚀强度加大,沟内某些薄弱段块石等固体物松动、失稳,被猛烈掀揭、铲刮,并与水流搅拌而形成泥石流。
(2)山坡坡面土层在暴雨的浸润击打下,土体失稳,沿斜坡下滑并与水体混合,侵蚀下切而形成悬挂于陡坡上的坡面泥石流。北京山区农民常称之为“水鼓”、“龙扒掌”。
(3)沟源崩、滑坡土体触发沟床物质活动形成泥石流。既崩、滑体便发生溃决,强烈冲击并带动沟床固体碎屑物的活动而形成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