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李时珍为什么要写《本草纲目》吗?
李时珍花了27年,游遍大江南北,终于编成了《本草纲目》一书。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医德高尚的医生,所以他看不惯社会上假药冒充真药的现象。他在他的家乡蕲州、湖广、安徽,江苏、江西等地方外出采访。还去了太和山一些等盛产药材的名山。李时珍从小就接触到了医学,对医学也特别感兴趣,因为他爸就是当地著名的医生。所以他从小耳濡目染。当时其实最初他并没有要编成本草纲目的想法,只是后来发现,社会上许多那些用假药冒充中药的现象,所以他决心要干一番事业,让所有的药铺都有标准的真药。但是他的父亲总是干扰他当医生,他觉得要成才必须要科举,所以李时珍花了很多功夫来读书,但是却没有取得效果,反而还落下了一项病。而正是这场病,他爸才改变了观念,决定让李时珍专心研究医学。而李时珍也没有辜负他爸的心愿,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医生,而且医德非常好,经常救济那些贫困百姓。后来他的医术得到了社会上的认可,朝廷就邀请他来做太医,但是那里的医生大多数都是昏庸无能,李时珍看不惯,当了一年的官就辞职不干了。随后就安心的游历大江南北,编著了《本草纲目》。李时珍知道,行万里路,犹如读万卷书。于是他决心带上弟子,跋山涉水,去一些野外和民间去搜索观察药物标本,并且访问了许多有名的医生。他首先在他的家乡采访,后来他又去了一些江西,江苏安徽等地方,还有一些盛产药材的庐山,茅山,牛首山。很多地方都有它的足迹,后来就慢慢的,《本草纲目》一书就形成了。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是什么?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李时珍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一边行医,一边写书。李时珍知道当归有止血的功效,但他看到的当归都是晒干的,不知道原来的样子。李时珍觉得自己见识太浅,于是就走遍了神州大地。 出门走遍全国,此时的李时珍已经47岁,他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穿山甲有药物的作用,但是穿山甲咋吃蚂蚁的,他只在书上看到,于是他亲自去观察。所以《本草纲目》里,有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等等,不光是一部医书,而是一本百科全书。 65岁《本草纲目》写完了,但却出版不了。第一,到了万历年间,万历皇帝杀了许多儒生,且不允许儒生出书。第二,之后各地又爆发了农民起义,出书的事也就搁浅了。76岁李时珍死了,直到他死后三年,家里人才将《本草纲目》印刷出版。《本草纲目》民间流传,李时珍永垂不朽,对医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李时珍的主要成就李时珍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书中还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叙述甚详,丰富了本草学的知识。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啊?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他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本草纲目》共有五十二卷,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可谓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本草纲目》造福于民《本草纲目》这本书,李时珍携家人及弟子,呕心沥血历经近三十年的时间后终于问世,这本书的问世,书中详细记载了药物和一些医方,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每一味中药都进行分析再综合,非常严谨。因此,这部巨著是一部造福于民的巨著。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
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他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本草纲目》共有五十二卷,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可谓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被人们尊称为“药圣”。李时珍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很有特色,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改善了古代科学方法,积累了科学研究的新经验。李时珍成功地运用了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批判继承和历史考证方法。
李时珍是怎么完成《本草纲目》的著作的
1、在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李时珍为了弄清穿山甲的生活习性,跟随猎人进入深山老林,跟踪穿山甲的踪迹,进行实地考察,还捉来穿山甲亲自解剖,后来他修订了宋医药学家陶弘景著的《本草经集注》穿山甲捕食的错误记载。2、为了要研究曼陀罗的详细特性,李时珍喝了曼陀罗泡的酒,要亲身体验曼陀罗的功效。以至于最后昏迷倒地,被人灌了解毒的药后,清醒的第一时间就赶紧记下曼陀罗的产地、形状、习性、生长期,写下了如何泡酒以及制成药后的作用、服法、功效、反应过程等等。就这样,又一种能够作为临床麻醉的药物问世了。3、李时珍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就这样,他历尽了千辛万苦,积累了大量的医药资料。李时珍从30多岁动笔,到54岁才把《本草纲目》初稿写出来。扩展资料轶事典故1、死人诊活一天,李时珍和大徒弟王广和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让抬棺材的人停下来,众人听了,面面相觑,不敢相信。李时珍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醒了。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原来这名妇女是因难产而陷入假死。2、活人诊死李时珍还可以“活人断其死”的。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大吃大喝后,纵身翻越柜台,请李时珍诊脉,李时珍告诉他,小兄弟,你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原来是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时珍
李时珍本草纲目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9GuyBN-R55FQou574vUQaQ 提取码:6666《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190多万字,52卷,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还绘图1160幅,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这部药典,无论其严密科学的分类,还是其丰富的内容、流畅的文笔,都远超当时任何一部本草著作。本书以实用为原则,浓缩原著精华,基本上保留了原书的叙述结构,力求使读者既能管窥原著风貌,又能集中精力学以致用。该书最早出自于李时珍之手,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共载药1800余种,其中1000余种为植物药,其他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不仅考证了我国古代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对药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分类,特别是李时珍对动物药的科学分类,说明他当时已具备了生物学进化思想。该书在我国对本草学、生物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曾先后刻印数十次,出现英、法、德、日等多种文字的节译文或全译本。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共分几部?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全书首列总目、凡例、附图。
卷一卷二为序例,主要介绍历代诸家本草及中药基本理论等内容。
卷三卷四为百病主治,大致沿袭宋以前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诸风等一百十三种病证为纲,分列主治药物,或于病证下再分若干证,类列药物用法,复设草部、菜部、果木等为小纲,并详其主治,编次有序,便于临证参考。
卷五至卷五十二为药物各论,总目原称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经实核为一千八百九十七种。
拓展:
本草纲目虽为中药学专书,但涉及范围广泛,对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农学等内容亦有很多记载。如在矿物学方面对石油的产地、性状作了详细记述;在化学方面,阐述了检验石胆真伪的方法;在物理学方面,从空气中的湿度变化,以推测雨量的大小;在农学方面,阐述采用嫁接技术,以改良果树品种的方法等。本书通过对药名的探索与考证,阐明某些汉字的字形、读音;也载述一些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药名的读音和含义。还记载契丹族用羊皮、羊骨占卜和写字,吐番人用燕脂化妆等习俗,蒙古族裹于牛皮内治疗外伤方法等。本书保存了16世纪以前大量文献资料,其中有的原书已佚失,有关资料可从本书得以窥见。
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初刊于金陵。子建中、建元、建木及诸孙皆参与绘制药图,孙树宗、树声为之校对。甫及刻成,时珍即逝。对脉学亦深有研究,所撰《濒湖脉学》(1564年)能融会先贤脉学之精华,删繁去芜,讲求实用,论述较为通俗简要,以韵体文写成,便于记诵。此书归纳脉象为二十七种,各撰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另著有《奇经八脉考》(1572年),于奇经循行路线及证治规律阐发尤多。已佚医著有《三焦客难》、《命门考》(或以为实系一书)、《五脏图论》《濒湖医案》《濒湖集简方》等。次子建元,从父业医,有医名。父卒,献《本草纲目》于朝廷。四子建方,精医,中年入选太医院医士。弟子庞鹿门,传其医学;瞿九思,传其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