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万家岭大捷电影

时间:2024-07-20 20:58:12 编辑:阿旭

前几天在电视上看了《万家岭大捷》片中只说了全歼日军1万6千多人,而未说我方人员牺牲人数?

薛岳3个军9个师10万大军围攻松浦淳六郎一个师团。最后因各部队伤亡均极惨重,薛岳命令各部撤出战斗,全军退守永丰桥、郭背山 、柘林一线。360团团长杨家骝,725团团长郑克已殉国。击毙日联队长津田大佐、大队长寺川少佐也叫大捷?
为纪念万家岭战役而建立的"抗日阵亡官兵纪念碑"铭文"为纪念在万家岭战场上英勇杀敌,为国捐躯的二万余名官兵,敬立此碑,永垂千古。"


为什么以前港片电影都喜欢说山东话?

港片电影在最初发展时,是在45年左右,当时中国还未规定北京话为普通话,而当时中国香港地区的人大部分是从山东地区过去的 ,自然说话会带有山东口音。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也随之兴起,电影行业的萌芽也在渐渐成长,同时又有更多的广东地区的人们过去,香港本地人其实是没有很多的,人们文化的融合,语言上也就大多数都说成广东话。人们再拍电影的时候,不论是拍电影的投资人还是影视演员和导演都是一口广东话。所以在最初拍电影时,会听到很多人讲的都是山东话。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各个地区的文化大融合,香港电影传入中国,但由于广东话中国内地都听不懂,就又进行了配音。但其实在很长的的一段时间内,香港电影都是用广东话的,香港人都是从广东过去的,要不祖籍都是广东的,广东话自然说的很顺口的。我们再看老式的香港电影,其实他们都说的是广东话,我们听到的都是配音。再后来香港与大陆文化相互交融,中国的电影事业的进一步,内地一个庞大的市场的吸引,香港电影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开始说普通话,和用一些大陆演员,但是由于长期说广东话的原因,所以中国电影也在很长时间有广东话和普通话两种,而且也有很多知名的导演也是香港的,说的也是广东话,语言是沟通的基础,所以就出现很多电影讲山东话。

万家岭大捷的战役经过

1938年7月,日本开始进攻武汉外围广大地区。大战总司令为畑俊六大将,投入陆海空三军35万兵力,另拟新增调40万大军配合作战。调动飞机500余架,军舰120余艘,作战经费32.5亿日元。据战后发现日军文件证明,连日本本土仅留的一个近卫师团,也待命随时增援武汉大战。日本大本营陆军部文件说:“陆军为汉口作战倾注了全力,没有应变之余力。”8月22日,日军大本营下达188号、参谋总长第250号命令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攻占汉口附近地区”;第二,“把蒋政权逐出中原”。日本天皇的命令明确表示:“此次大战所期待的是使蒋政权降为地方政权。”国民政府则调集全部海空军,计有战舰40余艘,飞机100余架,陆军120个师总兵力约110万人。蒋介石亲自坐镇武汉直接指挥。蒋亲自到中央广播电台发表继起悲壮的讲话:“中国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压迫到最后限度,中国军队为了民族之生存,决心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决一死战。抗战爆发以来,已经作战的经历,足以证明在阵地战上我军力量之坚强,将士作战之勇敢无畏。”不过他也强调了另一个目标:“我军此次作战,将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进退为重,而在于自动地选择有利的作战地区,达成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之目的。”战至7月26日,张发奎九江失守。8月1日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薛岳奉命指挥九江至南昌以及鄱阳湖周围战事。他把7个军的兵力部署在德安、瑞昌、庐山地区,摆下一个他自称为“反八字阵”的阵势,迎战冈村宁次的第11军。薛岳说:“我这个反八字阵势,如袋捕鼠,又如飞剪,敌犯右则左应,犯左则右应。敌若钻进来,就很难逃出去。”7月下旬至8月初,日军第106师团沿南浔铁路两侧向德安方向推进,在沙河镇、南昌铺一带与薛岳部第8军及第64军进行了7天7夜的反复争夺,遭受重创,参与进攻的16000多人伤亡过半,冈村宁次不得不下令第106师团暂时停止进攻,在沙河镇附近休整。8月24日,日军第9师团攻陷瑞昌,并由瑞昌向西南推进。为配合第9师团作战,第106师团又开始发起进攻。8月27日零时起,在空军及炮兵的火力支援下,日军第106师团向薛岳部第70军、第64军及第4军正面阵地展开猛攻。9月4日占领马回岭,因伤亡过大,又被迫停止进攻,在马回岭地区进行休整,并补充兵源,为了加强该部的战斗力,冈村宁次还将从杭州地区调来的第11 军第22师团的山炮兵第52联队配属给106师团。9月下旬,冈村宁次从空中侦察了解到薛岳第1兵团主力在瑞(昌)武(宁)路方面作战,南浔铁路与瑞武路之间的守军兵力薄弱,出 现空隙,便命令整补后初步恢复元气的第106师团向西推进,企图切断南浔路与武宁路中国 守军间的联系。第106师团接到冈村命令后迅速行动。10月2日,第106师团主力孤军深入到了万家岭地区。 当发现日军第106师团孤军深入之后,薛岳认为机会难得,随即给武汉军委会和9战区司令 部发电请示,拟抽调大军,歼灭突入该敌,以定后方。蒋介石迅速回电同意,并表示再调 遣部队支援薛岳。决心既下,薛岳乃从德星路、南浔路、瑞武路三个方面抽调第66军、第74军、第187师、第139师的一个旅、第91师、新编第13师、新编第15师的一个旅、第142师、第60师、预备第6师、第19师,会同负责正面阻击106师团的第4军,四面包围,全力出击。10余万军队开始在崇山峻岭中运动。10月1日至3日间,第74军部第58师向已占领万家岭、哔叽街一带的日军连续攻击。日军在飞机掩护下拼死反击,双方伤亡均重。直到4日,双方在小金山、万家岭、张古山、箭炉苏一带连续激战,阵地几度易手。此时,薛岳调遣的各部队两万余人已陆续靠拢,对106师团已形成合围之势。身在九江的冈村宁次从空军侦察中发现薛岳给他的106师团伏下了一个口袋阵,立即命令106师团向北转进,向第27师团靠拢,同时命令27师团警戒106师团右翼,企图把106师团接出重围。日军第106师团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中将接到冈村命令,急忙行动,但紧要关头,松浦淳六郎和他的参谋发现难于识别地图!这次武汉会战中,日军所使用的五万分之一比例的军事地图,正是1926年冈村从孙传芳那里窃取来后,由参谋本部印刷发至各部队的,里面多有不准确之处,无法比照参照物予以纠正,他们试图借助指南针标定方向,可当地又有磁铁矿藏,指南针失灵。如无头苍蝇般在山中冲撞一两日,处处遭到中国军队阻击,也未找到一条生路。106师团注定了在劫难逃。10月5、6日两日,第1兵团主力第74军(即后来的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的前身)等部在长岭、背溪街、张古山、狮子岩等处与日军第106师团激战。10月7日,薛岳认为歼灭当面日军的时机已到,下达了对敌第106师团展开总攻击的作战命令,当晚8点,总攻击开始打响,第66军以第195师及160师向石堡山攻击前进。74军第51师在师长王耀武指挥下,153旅作为主攻,151旅作为预备队,以主力向张古山进攻,并占领张古山主阵地。当夜日军反攻,战斗至烈,“305团预备队用尽,营长王之干阵亡,连长以下,伤亡亦众”。到8日早晨,在日军二十多架飞机轰炸下,日军发动反击攻势,双双激战,305团团长唐生海、营长胡雄均负重伤。黄昏,国军再次攻占张古山主阵地,305团代团长于清祥殉国,官兵伤亡惨重,不得以退回。9日,从51师挑选400名突击队员,由第51师153旅副旅长张灵甫率领,从晚上8点进攻,再次占领张古山主阵地,并配合援军乘胜向哔叽街进攻,至10日上午全歼哔叽街日军。 在中国军队的打击下,日军第106师团损失惨重,特别是日军基层军官伤亡惨重,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亲自组织向万家岭地区空投了200多名联队长以下军 官,以加强力量,这在整个中国抗日战争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阵地对日军突围至关重要,以飞机重炮攻击,51师只得退下,入夜又夺回,经五昼夜反复争夺,张灵甫带伤坚持战斗,终于牢牢控制该阵地。蒋介石命令薛岳,务必在10月9日24时前全歼该敌,结束战斗,作为给“双十节”的 献礼。15时,薛岳命令各部队选拔勇壮士兵200至500人组成奋勇队,担任先头突击。同时各部长官一律靠前指挥,薛岳自己也亲临一线。18时,炮火准备。19时,奋勇队出击,各主力部队紧随其后,向箭炉苏、万家岭、田步苏、雷鸣鼓刘、杨家山等地全线攻击。各部队前赴后继,踏尸猛冲。经一夜血战,106师团的防御阵地彻底崩溃。激战至10日晨,第66 军收复万家岭、田步苏,第4军收复大金山西南高地和箭炉苏以东高地,第74军收复张古山 ,第91师收复杨家山东北无名村,第142师收复杨家山北端高地。战斗中,第4军前卫突击 队曾突至万家岭第106师团司令部附近不过百米,因天色太黑,加之自身也伤亡重大,未能及时发觉松浦中将。据战役结束后一名日俘供认:“几次攻至师团部附近,司令部勤务人员,都全部出动参加战斗,师团长手中也持枪了。如果你们坚决前进100米,师团长就被俘或者切腹了。”未能生擒松浦淳六郎,成为此次会战中最大的遗憾。11日,第106师团残部千退守雷鸣鼓刘、石马坑刘、桶汉傅、松树熊等不到5平方公里的地区内固守待援。冈村宁次严令各部不惜代价,增援万家岭。鉴于基本歼灭106师团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而各部队伤亡均极惨重,薛岳命令各部撤出战斗,全军退守永丰桥、郭背山 、柘林一线。随后,薛岳电禀武汉军委会:“此次敌穿插迂回作战之企图虽遭挫折,但我集中围攻,未将该敌悉歼灭,至为痛惜。”薛岳在整个战役进行期间,始终坚守在指挥岗位上,他让部下安置一张行军床,疲倦至极就在床上迷糊一下。战事紧张或遇到苦战,他便亲临前线指挥,“硝烟起前,弹雨纷集”,随从们都万分紧张,他依旧“指挥泰然”,全然不顾任何危险。  万家岭战役的前敌总指挥为国民革命军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吴奇伟。和薛岳一样,吴奇伟也是身先士卒,亲临第一线指挥。有次他正与第四军军长欧震通电话,敌机俯冲扫射,吴奇伟毫不理会,直至敌机把他的电话机打碎。战斗主力是蒋介石的嫡系第74军,万家岭战役打响之前,蒋介石致电薛岳,要他把伤亡惨重的74军调到长沙休整。薛岳回电:“调不下来。”蒋二次来电:“第74军在岷山伤亡甚大,应予调下整补。”薛岳回电:“赣北各军作战时间都比74军长,伤亡都比74军大,各军都未调下整补,对74军也请缓予调下整补。”好一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架势,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地道战片段描写作文

1. 地道战 精彩片段作文 xx月xx日,我观看了电影《地道战》,它主要是讲:1942年到1944年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实施了三大策略:“杀光、抢光、烧光”。 冀中人发由于军力不足,不能对抗敌人,就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创建地道战以后,敌人就往里面攻击,想方设法地破坏。 但是聪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来防备,敌人没有得逞,他们既怕又恨,但又对我们没办法。在地道里作战时,民兵队长高传宝利用人群来传播消息,使队长的意思能传播给人群。 人们有了地道战,敌人的“扫荡”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胜利。 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古代的中国人民如此聪明,而现在的中国人却如此地脆弱无能,就拿诺贝乐奖这个事例来说吧,在外国已经有很多人得了诺贝乐奖,但我们中国却只有几个人获得了诺贝乐奖,真是天壤之别啊!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别人笨,为什么会这样?告诉你吧,因为我们中国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为自己争权谋利。 我们回想一下《地道战》吧,如果他们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吗?如果他们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吗?所以我呼吁大家不要再争取权谋利了,你倒不如把争取谋利的时间来为国家作奉献,这样也许对你会更好。 同时,我也希望我们小学生好好学习,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长大为国家做奉献。 以史为鉴,珍爱和平!(Ps.推荐你不要抄吧 要自己学习写作文的)参考资料:现学现卖。 2. 地道战精彩片段作文 xx月xx日,我观看了电影《地道战》,它主要是讲:1942年到1944年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实施了三大策略:“杀光、抢光、烧光”。冀中人发由于军力不足,不能对抗敌人,就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创建地道战以后,敌人就往里面攻击,想方设法地破坏。但是聪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来防备,敌人没有得逞,他们既怕又恨,但又对我们没办法。在地道里作战时,民兵队长高传宝利用人群来传播消息,使队长的意思能传播给人群。人们有了地道战,敌人的“扫荡”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胜利。 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古代的中国人民如此聪明,而现在的中国人却如此地脆弱无能,就拿诺贝乐奖这个事例来说吧,在外国已经有很多人得了诺贝乐奖,但我们中国却只有几个人获得了诺贝乐奖,真是天壤之别啊!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别人笨,为什么会这样?告诉你吧,因为我们中国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为自己争权谋利。我们回想一下《地道战》吧,如果他们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吗?如果他们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吗?所以我呼吁大家不要再争取权谋利了,你倒不如把争取谋利的时间来为国家作奉献,这样也许对你会更好。 同时,我也希望我们小学生好好学习,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长大为国家做奉献。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Ps.推荐你不要抄吧 要自己学习写作文的) 3. 关于地道战的场景的写作五年级作文 开始了,场面由低潮转向 *** ,同学们的欢呼声,跺脚声融成一片,好不容易挨到了我们班,男同学们马上上阵,站好了,摆好了姿势,成“工”部式,用脚顶着脚,勾住脚;身子住后倾,双手像只铁钳似的,用力抓住大麻绳。 等待哨声一响,同学们便使出吃奶的劲,像一只只猛虎似的。我们手上的筋脉突兀。 肌肉紧绷,身上的汗毛发直,头发竖起,额头上缩成一圈,手心被绳子勒得发红,有的甚至起泡了,汗珠滚滚。尽管这样,我们还是使劲地拔着,越拔手上就越“狠”,我们咬紧牙关,忍着疼痛,心想: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放松,要赢,一定要赢。 我们的腿不断地往后移,越挪越远,红领巾从中点慢慢地向我们这边移近。眼看我们就要胜利了,六15班也不甘示弱,个个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腮帮子鼓起,面红发肿,像一个个钢铁战士。 我们原本以为我们赢定了,所以不注意对方了,可六15班的同学们趁我们不甚留意,来了个突然“袭击”。这下,可把我们搞得晕头转向,摇摇晃晃,像是喝了 *** 似的。 红领巾离对方愈来愈近,怎么办呢?周围的一些老师为我们鼓舞,为我们加油,同学们也开始镇定,振作了起来,啦啦队也给我们助威:“六16班,加油,六16班,加油……”听了啦啦队的助威声,我们顿时浑身充满了力量,用力把绳子往后拉,红领巾慢慢地向我们靠来,“赢了!”我们欢呼道。 4. 围绕地道战写一篇作文,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挑一部分你 抗日战争中,我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1942年,日寇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我根据地人民为了抵御和打击日寇,想出了不少巧妙的办法,地道战就是其中之一。 冀中地区高家庄人民,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把几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几处出口,用以和日寇周旋。但是在一天夜里,黑风口据点的日寇偷袭高家庄,高老忠敲钟警告壮烈牺牲,地道遭到了敌人的破坏。 高家庄人民总结教训,将仅能容身的地道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击的多功能地道。 1943年夏天,高传宝利用地道的翻口击毙了混进高家庄的特务。 日军分队长山田纠集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但却被在地道内神出鬼没的高家庄民兵们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高家庄人乘胜前进,把地道从村内沿伸到野外,成为纵横交错的地道网络,变防御为进攻。 区长赵平原制订了“围点打援”的战术,想吸引黑风口的日伪军出洞,但是狡猾的山本,却以偷袭高家庄的办法来解西平之围。 高家庄民兵和八路军主力及游击队一道并肩作战,一举拔掉了黑风口据点,消灭了进犯高家庄的敌人,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该片以冀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地道战,显示人民战争的无穷威力。它将丰富多彩的战争史实、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和军事教育的内容巧妙地融合为一体,生动地描述了由隐蔽地遭到战斗地道再到联防地道这一特殊战场中的发展过程,展现了抗日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人民游击战争恢宏瑰丽的场景。 充满机趣的细节构思和昂扬。乐观的音乐基调,为影片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5. 写地雷战精彩片段的作文400字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 在抗日战争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 *** 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 “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中国 *** ,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 *** 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因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05年 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 6. 写地雷战精彩片段的作文400字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在抗日战争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 *** 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 “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中国 *** ,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 *** 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因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05年 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 7. 地道战作文 [地道战作文] 1942年,日本军侵略了我们北平的高家庄、赵庄,用烧光、抢光、杀光的方法把美丽的村庄变成了飘着狼烟的恐怖世界,地道战作文。 侵略军再次开始侵略高家庄,用火将游击队呛得难受,游击队开始反抗,用麻雀战术弄得敌人惊慌失措、晕头转向。几个冒充武工队的敌人来到高家庄,说要看看地道,连长看出他们是特务,就引他们到地道,把通道堵上,再用步枪刺死了们。 最后一次是恶毒的战争。太君用水把地道淹了,不过游击队又巧妙的把水放回了原地。 日本军还把毒气灌到地道里,而游击队把洞口关上,再挖了个洞,让毒气回到地面上反攻日本人。村外也发生了战争,游击队将日本人打倒了,这是人民光辉的一页。 游击队用鲜血、团结、勇敢、智慧打败了日本人,直得我骄傲,小学一年级作文《地道战作文》。日本人有先进的武器,我们有人民的智慧,他们有他们的方法,我们有自己的方法。 我们打不了他,就在不让他们打我们。最后我们终于取得胜利,烈士们终于保护了祖国。 地道战作文350字小学生作文(/)。 8. 地道战作文 [地道战作文] 1942年,日本军侵略了我们北平的高家庄、赵庄,用烧光、抢光、杀光的方法把美丽的村庄变成了飘着狼烟的恐怖世界,地道战作文。侵略军再次开始侵略高家庄,用火将游击队呛得难受,游击队开始反抗,用麻雀战术弄得敌人惊慌失措、晕头转向。几个冒充武工队的敌人来到高家庄,说要看看地道,连长看出他们是特务,就引他们到地道,把通道堵上,再用步枪刺死了们。最后一次是恶毒的战争。太君用水把地道淹了,不过游击队又巧妙的把水放回了原地。日本军还把毒气灌到地道里,而游击队把洞口关上,再挖了个洞,让毒气回到地面上反攻日本人。村外也发生了战争,游击队将日本人打倒了,这是人民光辉的一页。游击队用鲜血、团结、勇敢、智慧打败了日本人,直得我骄傲,小学一年级作文《地道战作文》。日本人有先进的武器,我们有人民的智慧,他们有他们的方法,我们有自己的方法。我们打不了他,就在不让他们打我们。最后我们终于取得胜利,烈士们终于保护了祖国。 地道战作文350字小学生作文(/)


地道战观后感400字作文

《地道战》讲述的是许多村民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的故事。他们利用村子巧妙的地势,挖出了许多地道,其出入口更是隐蔽,有的在床下面,有的在井底下,更有的在灶台里。除此之外,他们还设置了不少陷阱,让敌人纷纷落网。有时还趁敌人寻找地道入口时,钻出地道打他个出其不意。这部影片充分反应了抗日人民的机智与勇敢。就说那地道入口吧,竟能想出在灶台下这个点子,他们的聪明真是太令人佩服了。不仅如此,他们的勇敢更是显而易见,能一下子冒出地道英勇射击。虽然敌人随时可能发现他们的举动并击中他们,可他们没有一个人感到害怕,仍坚持作战。尽管中国现在已经没有战争,可象《地道战》影片反映的人民的智慧被用在了科学研究上,用在了航天事业上,用在了保家卫国的准备工作上。如果真的有一天外国侵略我们的祖国,我们一定会用高科技击败他们,我相信,象《地道战》那样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仍会上演。《地道战》是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电影,由任旭东执导、朱龙广主演,于1966年元旦在全国上映。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截至2012年,已创造出共30亿人次观看的纪录。

观后感作文500字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
在抗日战争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
“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国进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战争,而日本则进行的是一次国民战。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因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
同学们,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
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谁能告诉我抗日英雄的资料?

  抗日民族英雄
  永远的丰碑:杨靖宇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1914年加入冯
  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
  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
  1933年初,日本侵略军越过山海关,开始侵袭热河省(今并入河
  北、辽宁、内蒙古等地),在3月4日攻占了承德后,开始向长城各口
  发动大举进攻。10日,日军逼近喜峰口。赵登禹率部星夜跑步急行军
  40华里,在日军之前抵达喜峰口孩儿岭,并将敌先头部队击退,在孩
  儿岭及口门一线稳定了前沿。为了有效消灭进攻阵地的敌军,赵登禹
  要求部队待敌进至百米之内,再突然出击,以手榴弹炸,用大刀砍。
  由于两军混杂,使敌飞机、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入夜,赵登禹
  又利用敌军警戒疏忽,率部从两翼迂回敌人侧后,进行包抄袭击,打
  得敌人措手不及,死伤甚众。战斗中,赵登禹腿部被炸弹击伤,但仍
  裹伤出击率部众与敌肉搏相拼。激战数日,敌人多次攻击不果,锐气
  尽挫,中国军队取得喜峰口战役胜利。喜峰口战役,共歼灭日军五六
  千人,狠狠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下旬,日寇调集数以万计的日军在飞机和
  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担
  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
  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
  发动猛烈攻击。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
  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
  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
  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
  时年仅39岁。
  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赵登禹等国民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在执
  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他们“给
  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
  布命令,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将。1945年后,北平市政府将北沟沿改
  名为赵登禹路,以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卢沟桥
  西道口的赵登禹烈士墓进行了多次修缮。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
  的抗日部队——回民支队。这支部队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给日本侵
  略军以沉重打击,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
  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马
  本斋就是这支英雄的回民支队的司令员。
  马本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早年投
  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土沦丧,
  报国无门,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
  甲,回到了故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
  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
  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
  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任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
  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
  众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战斗力
  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从
  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
  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
  平原和冀鲁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
  胆。
  在党组织帮助下,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和抗日战争烽火硝烟的考
  验中,马本斋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党的伟大,决心
  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为打败日本侵略军,为祖国和民族的
  解放而奋斗。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
  伟业。”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底,马本斋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
  颈后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不久
  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出发前,他抱病
  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叮嘱同志们“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
  战到底!”同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县不幸病逝,时年42岁。
  抗日战争时期,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顽强
  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
  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她们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
  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
  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冷云,原名郑志民,1915年生,黑龙江省桦川县人。1931年入桦
  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
  活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1936年,
  与具有爱国思想的吉乃臣(后改名周维仁)加入东北抗联第5军,后
  经组织批准俩人结为革命伴侣,志同道合,共同进行抗日斗争。冷云
  先在军部秘书处做文化教育工作,后调到5军妇女团担任小队长和指
  导员。1938年夏,冷云强忍丈夫英勇牺牲的巨大悲痛,告别刚刚出生
  两个月的婴儿,随5军1师部队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
  在西征队伍中,妇女团的战士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英勇作
  战。7月12日参加了攻打楼山镇战斗。10月上旬,该部在牡丹江地区
  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的
  上述8名成员,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
  分成3个战斗小组,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
  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是她们却被敌围困于河边。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冷云坚定
  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
  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毁掉枪支,挽
  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年龄最大
  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为弘扬八女先烈的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
  江纪念碑”奠基典礼。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
  为工程奠基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http://www.sxdaily.com.cn/data/gnkryx/


求一位中国抗日英雄的资料(简短)

1、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2、吉鸿昌,字世五,原名吉恒立,抗日英雄,爱国将领,河南省扶沟人,祖籍陕西韩城县西原村吉家巷。1913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军长,骁勇善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举为主任委员,准备在家乡河南发动中原暴动,向国民政府发难。经党组织同意,吉鸿昌与南汉宸、宣侠父等一起拟定了暴动计划,准备将在江西的吉鸿昌旧部两个师调回河南,与河南当地的地方武装结合起来,进行暴动。 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遭工部局逮捕。为置吉鸿昌于死地,宋美龄不遗余力,她拿公款向租界行贿,将吉鸿昌引渡到北平军分会。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3、白乙化,字野鹤,满族,辽宁省辽阳县石场峪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经校方同意,保留学籍回家乡抗日。1932年5月在家乡组建“平东洋抗日义勇军”,任司令。由于他好穿白衣,指挥作战灵活机动,人称“小白龙”。 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被誉为运动中的“虎将”。 1939年任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司令员;年底,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团长。1941年,时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团长白乙化的在指挥密云马营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30岁。4、孙永勤,热河兴隆(今属河北)人,自幼习武,崇尚忠义,性格直爽,敢于扶弱抑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永勤积极进行抗日救亡活动。热河沦陷后,孙永勤于1933年12月12日宣告成立民众军,并出任军长。到1934年4月,队伍发展到5000余人。1934年5月,孙永勤将民众军改名为抗日救国军。整编后的抗日救国军以总队为单位,分散活动在青龙、兴隆、承德、平泉、迁安、遵化等县,不断打击日伪军。之后,日伪军大举围剿抗日救国军,使抗日救国军伤亡惨重。5、李红光,朝鲜族,朝鲜京畿道龙任郡丹参洞人。因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残酷压榨,并积级投入到反对日本侵略者和军阀、地主的斗争之中。是南满抗日游击队的主要创始人,曾任东北抗日军联合指挥部参谋长。1935年5月12日在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栖牲,年仅25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靖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吉鸿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乙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永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