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时间:2024-07-23 00:18:25 编辑:阿旭

如何理解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通常指对财务报告的内容负有法律责任的单位或个人批准财务报告向企业外部公布的日期。这里的“单位或个人”,是指所有者、所有者中的多数、董事会或类似的管理单位。因为财务报告在股东大会召开之前已经报出,所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不是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的日期,更不是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的日期。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什么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由董事会研究并批准向企业外部报送财务报告的日期。财务报告全称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的书面报告,其主要反映了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资料拓展会计报表按其服务对象,分为外部报表和内部报表两大类。外部报表是企业向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报告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的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这类报表一般有统一的格式和编制要求。内部报表是用来反映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具体情况,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计报表。这类报表无规定的格式和种类。会计报表按照编制的时间可分为中期报表和年报。年报是年度终了以后编制的,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报表。中期报表是指短于一年的会计期间编制的会计报表,如半年末报表、季报、月报。半年末报表是指每个会计年度的前六个月结束后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季报是季度终了以后编制的报表,种类比年报少一些。月报是月终编制的会计报表,只包括一些主要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会计报表按其编制单位可分为单位会计报表、汇总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单位会计报表是由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编制的,用以反映某一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汇总报表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专业公司根据基层所属企业所编制的报表加以汇总编制的报表,汇总编制时还包括主管部门、专业公司本身的业务。合并会计报表是控股公司把其本身与其附属公司看作是一个统一的经济实体,用一套会计报表来反映其拥有或控制的所有资产和负债,以及其控制范围内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合并报表反映的是控股公司与其附属公司共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财务报告董事会批准报出的依据

财务报告董事会批准报出的依据主要是公司内部和外部的财务信息进行核算、分析和审查,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财务数据支持。而且,财务报告是公司各方面工作的终极报告,以及财务活动的结果重要呈现之一,所以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规范性和透明度尤为重要,只有董事会对其进行审批确认后才能对外发布。【摘要】
财务报告董事会批准报出的依据【提问】
财务报告董事会批准报出的依据主要是公司内部和外部的财务信息进行核算、分析和审查,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财务数据支持。而且,财务报告是公司各方面工作的终极报告,以及财务活动的结果重要呈现之一,所以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规范性和透明度尤为重要,只有董事会对其进行审批确认后才能对外发布。【回答】
老乡,真心没听懂,可以再说得具体一些不【提问】
财务报告董事会批准报出的依据主要是公司内部和外部的财务信息进行核算、分析和审查,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财务数据支持。而且,财务报告是公司各方面工作的终极报告,以及财务活动的结果重要呈现之一,所以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规范性和透明度尤为重要,只有董事会对其进行审批确认后才能对外发布。【回答】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与“所得税汇算清缴日”什么关系?销售退回分别怎么做会计分录?

1、关系:严格来说没啥关系,但一般实务中,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后进行汇算清缴,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由公司董事会决定,汇算清缴由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每年年度终了后5个月内。2、销售退回分录:(1)、借: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应收账款(赊销)或银行存款(现款退款)。(2)、结转商品,借:库存商品,贷:主营业务成本扩展资料:一、对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企业应当 在该段时间内 按照 履约进度确认收入,但是 履约进度不能合理确定的除外。 1、企业应当考虑商品的性质 采用产出法或投入法确定恰当的履约进度 。其中产出法是根据已转移给客户的商品对于客户的价值确定履约进度投入法是根据企业为履行履约义务的投入确定履约度。2、对于类似情况下的类似履约义务,企业应当采用相同的方法确定履约进度 。当履约进度不能合理确定时,企业已经发生的 成本 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 应当 按照已经发生的本金额确认收入,直到履约进度能够合理确定为止 。二、对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企业应当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点确认收入。在判断客户是否已取得商品控制权 时,企业应当考虑下列迹象1、企业就该商品享有现时收款权利,即客户就该商品负有现时付款义务现时付款义务。2、企业已将企业已将该该商品的商品的法定法定所有权转移给客户所有权转移给客户,,即即客户已客户已拥有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拥有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3、企业企业已将该商品实物转移给已将该商品实物转移给客户,客户,即即客户已客户已实物占有实物占有该商品该商品。4、企业已将该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客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客户户,,即即客户客户已已取得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取得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5、客户已接受该商品。6、其他表明客户已取得商品客户已取得商品控制权控制权的迹象的迹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日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通知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全部事项。这句话哪里错了?

“全部事项”错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告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扩展资料非调整事项的发生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的财务报表数字,只说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了某些情况。对于财务报告使用者来说,非调整事项说明的情况有的重要,有的不重要。其中重要的非调整事项虽然与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数字无关,但可能影响资产负债表日以后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故准则要求适当披露。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相对应。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下列各项:1、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2、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3、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什么是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由董事会研究并批准向企业外部报送财务报告的日期。财务报告全称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的书面报告,其主要反映了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资料拓展会计报表按其服务对象,分为外部报表和内部报表两大类。外部报表是企业向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报告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的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这类报表一般有统一的格式和编制要求。内部报表是用来反映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具体情况,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计报表。这类报表无规定的格式和种类。会计报表按照编制的时间可分为中期报表和年报。年报是年度终了以后编制的,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报表。中期报表是指短于一年的会计期间编制的会计报表,如半年末报表、季报、月报。半年末报表是指每个会计年度的前六个月结束后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季报是季度终了以后编制的报表,种类比年报少一些。月报是月终编制的会计报表,只包括一些主要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会计报表按其编制单位可分为单位会计报表、汇总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单位会计报表是由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编制的,用以反映某一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汇总报表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专业公司根据基层所属企业所编制的报表加以汇总编制的报表,汇总编制时还包括主管部门、专业公司本身的业务。合并会计报表是控股公司把其本身与其附属公司看作是一个统一的经济实体,用一套会计报表来反映其拥有或控制的所有资产和负债,以及其控制范围内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合并报表反映的是控股公司与其附属公司共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告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1、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2、涉及利润分配的调整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3、不涉及损益及利润分配的事项,调整相关科目。4、通过以上帐务处理后,还应调报表相关数字。日后事项相关涉税问题及处理1、主要判断条件条件1,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前。条件2,乘法允许调应纳税所得额。2、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与税会处理一致,调整"应交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若调减利润,则作相反分录)。3、无法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与税会处理不一致,调整“递延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若调减利润,则作相反分录)。

CPA《会计》备考指导:第23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23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20分) 第一节 概述 
一、关于日后事项的几个概念的区分 
“报告年度”和“本年度”  报告年度  是指财务报告所反映的年度或期间,  
本年度  则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所在的年度或期间,也即报告年度的次年,
比如,对于2007年度报表,2007年为报告年度,2008年为本年度。 
“日后事项”、“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  日后事项  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生的各种事项(包括有利的或不利的,重大的或非重大的)。
日后事项可分为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对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即要通过账务处理,将其反映在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中;非调整事项则不需要调整报表年度的报表。 
“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  1.判断日后事项是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的依据是:该事项表明的情况是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已经存在或发生的,还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的。
2.如果该事项表明的情况是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已经存在或发生的,则属于调整事项,否则为非调整事项。
3.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
4.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情况的事项。非调整事项,又可细分为重要的非调整事项和不重要的非调整事项,重要的调整事项需要在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中适当披露。 
“重要”与“非重要”  判断“重要”与“非重要”的主要依据是:如果不对某事项进行披露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则该非调整事项是重要的非调整事项。
【注意】“非调整事项”专指重要的、需要披露的非调整事项。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内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
(1.1~4.30董事会最终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日)
1.公司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有权批准对外公布财务报告。因此,
公司制企业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不是股东大会,也不是注会出具审计报告的日期。
2.非公司制企业,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分为2类:
与上期有关的事,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调整事项→追溯调表,追溯调账,不披露。
与上期无关的大事,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不追溯调表,不追溯调账,披露。
涉及货币资金的分录,不允许追溯调表,应用科目正常写。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内容  调整事项
12.31前存在
有重大影响
   调整事项的特点是:(1)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得以证实的事项;
 (2)对按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包括:
(1)(未决诉讼结案)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2)(表明某资产减值或调整减值额)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3)(销售退回)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
(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非调整事项
12.31不存在,日后发生
有重大影响  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包括:
(1)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
(2)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
(3)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
(5)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6)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
(7)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
(8)资产负债表日后,企业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润。(不确认为资产负债表日的负债,但应当在报表附注中单独披露) 
【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调整事项;其他利润分配—→非调整事项(如分派股利,只披露,不确认,为非调整事项)。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一、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作出相关账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这里的财务报表包括: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内容,但不包括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现金的收付业务属于本期的事项)。  
1.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借↓贷↑)
2.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
3.不涉及损益以及利润分配的事项,调整相关科目。
4.进行上述账务处理的同时,还应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包括:
(1)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末(资产负债表)或本年发生数(利润表);
(2)当期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或上年数;
(3)上述调整如果涉及附注内容的,还应当调整附注相关项目的数字。 
二、所得税的处理方法 
1.在汇算清缴之前发生的,调整上年的“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在汇算清缴之后发生的,不调上年税费,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相应调整本年度应交所得税。 
三、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一)(未决诉讼结案)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1.服气判决的,决定不再上诉: 
支付赔款方:
(1)支付的赔偿款
①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外支出 (赔款-预计负债)
贷:其他应付款
② 借:预计负债
贷:其他应付款
③ 借:其他应付款  (赔款)【此业务为当年业务】
贷:银行存款
(2)冲回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调整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4)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收到赔款方:
(1)记录应收到的赔偿款
借:其他应收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外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
(2)调整应交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

(5)调整报告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年初数

【注】:
1.未决诉讼;已决诉讼,不服气→用“预计负债”。
2.已决诉讼,服气→用“其他应付款”。
3.程序:预计负债→其他应付款→银行存款 
2.不服气判决的,决定上诉: 
(1)确认预计负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外支出 (赔款-预计负债)
贷:预计负债
(2)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3)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归纳】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涉及预计负债:
1.如果企业不再上诉、赔款已经支付,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是可以调整“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也可以将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
2.如果企业决定上诉,不能确认“其他应付款”,也不能调整相关的“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也不能调整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继续确认新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3.涉及对外担保的预计负债,其实际支付时税法也不允许扣除,所以不产生暂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也不调整“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1.如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应相应调整报告年度的所得税;
2.如果发生在报告年度汇算清缴之后,应将与资产减值准备有关的事项产生的纳税调整金额,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相应调整本年度应交所得税。 
(1)补提坏账准备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调增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3)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调整利润分配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调整报告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资产负债表年初数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
包括:(1)若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的资产已经按暂估金额等入账,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证据,可以进一步确定该资产的成本,则应该对已入账的资产成本进行调整。
(2)企业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确认资产销售收入,但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关于资产收入的进一步证据,如发生销售退回、销售折让等,此时也应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 
【提示】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一般都是发生于所得税汇算清缴前的情况。
1.汇算清缴之后发生的销售退回,不能冲减“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只有汇算清缴之前发生的销售退回,才能冲减“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资产负债表日后报告年度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应调整报告年度利润表的收入、成本等、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缴的所得税等。  2.资产负债表日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应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收入、成本等,但按照法规定在此期间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缴所得税,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 
(1)调整销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
(2)调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成本
(3)调整坏账准备余额:
   借:坏账准备 【注:坏账准备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4)调整应缴纳的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5)调整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6)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调整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调整相关财务报表(略)  (1)调整销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
(2)调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成本
(3)调整坏账准备余额
借:坏账准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4)调整所得税费用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5)调整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6)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调整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调整相关财务报表(略)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日之间发生的属于资产负债表期间或以前期间存在的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这种舞弊或差错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报告年度的年度财务报告或中期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数字。   

  【图示】日后调整事项的所得税调整:

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不调报表,在附注中披露) 
一、处理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不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财务报表。但由于事项重大,如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因此,应在附注中加以披露。 
二、会计处理方法(不调报表,在附注中披露)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每项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无法作出估计的,应当说明原因。


资产负债表日是哪一天

通常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在我国会计年度中,资产负债表日一般是指每年12月31日。不同企业的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是不同的,可能是月末、可能是季末、也有可能是半年末。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日(date of balance sheet)指的是结账日期,即结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日期。通常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在我国会计年度中,资产负债表日一般是指每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包括会计年度末和会计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期末。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每年的12月31日。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是指各会计中期期末。例如,提供半年度财务报告时,资产负债表日是该年度的6月30日。这里的财务报告是指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不包括为企业内部管理部门提供的内部报表。扩展资料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特点:1、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得以证实的事项;2、对按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它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调整事项是指有关情况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以表明依据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状况编制的财务报告已不再可靠,应依据新的证据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的事项。比如,资产负债表日后证实资产发生了减损、销售退回已出现、应收账款证实不可收回等。这些事项的发生,都会对会计报表中的损益项目、利润分配以及相应的其他项目造成影响。

资产负债表日是哪一天?

资产负债表日是什么时间?是不是报出资产负债表的日期。
资产负债表日是指会计年末和会计中期期末。

我国的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1月1日至12月31日。

因此,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每年的12月31日,

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是指各会计中期期末,包括月末、季末、和半年末。



例如第一季度的资产负债表日是3月31日,

而半年的资产负债表日则是6月30日等等。

不同企业的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是不同的,可能是月末、可能是季末、也有可能是半年末。

不是报出资产负债表的日期。
一般情况下,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日和审计报告日大概是什么时候?
资产负债表日都是月末、季末、年末,审计报告日根据审计情况确定,没有规律的。
资产负债日是指什么时候?
资产负债表日,是指结账的日期,即结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日期.

通常,资产负债表日就是指年底,在我国会计年度中,资产负债表日是指每年12月31日。

每个月底结账的抚期,也可以理解为资产负债表日。
资产负债表日指的是哪一日
资产负债表日指要求账务截止的日期,一 般指月未、季未和年未。
合并报表的合并日是指哪一天,是年末资产负债表日吗?
母公司数是母公司本身自己的数据。 合并数是合并会计分录中的数据。
报废的固定资产价值什么时候从资产负债表日的固定资产价值中减掉?
获得批准后,从次月减掉。你减掉干什么,每月计提折旧还能做费用。

你要是想一次性福减成本,得税务局检查批准。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什么时候才冲减所得税费用
1.在报告年度所得税缴清之前:应当调整报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税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在报告年度所得税缴清之后:应当调整本年度(也就是报告年度的次年度)应纳所得税税额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希望对你有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什么时候确认?每个月资产负债表日都要确认吗?
你好,什么时候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看你们企业自己的情况而定了,如果前面确认的有误,可以进行调整,每月末可以确认,季度可以确认确认。企业业务处理正规且较大的话可以月攻进行确认,金额较小的可以季度末进行确认。
请问:哪个牌子的防晒霜效果好?
您好,知我药妆肌肤顾问很高兴帮助您。

性价比高的当然是大众一点的牌子了。碧柔、曼秀雷敦-新碧系列、水宝宝、资生堂、DHC、Za什么的人气都很高,价位比较低点。还有玫琳凯、Olay、欧莱雅、兰芝、美宝莲什么的。如果想要好的,还有雅诗兰黛、碧欧泉、雅顿、兰蔻、娇兰、赫莲娜等等,价位比较高点。防晒品分为防晒霜、防晒乳液、防晒啫喱、防晒喷雾、防晒溼巾等种类。比较常用就是乳液和喷雾。防晒品用起来舒不舒服,主要看透气性和水油性。防晒原理分为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两种,前者有效成分主要是紫外线反射剂,优点是对皮肤造成的负担小,随用随涂,缺点是比较油、比较浮,亲和性不佳。后者有效成分主要是紫外线吸收剂,优点是轻薄、清爽,缺点是对皮肤 *** 性大,需要提前涂抹。选择防晒品主要看肤质,敏感性皮肤建议使用物理性防晒品。

更多肌肤问题欢迎您到知我药妆肌肤专家平台提问,或者到知我药妆官网进行在线咨询。
2010年度财务报表的资产负债表日是哪天
中企年度财务报表日是12.31


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日后调整事项的是( )

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日后调整事项的是发现了财务报表差错或舞弊。资产负债表日就是出资产负债表的当日,一般指会计期末12月31日。由于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报表日数据是此前经济业务的最后体现。有的公司因特殊需要并不一定确定月末或年末是资产负债表日。报表年度因公司和地区不同也不一定确认12月31日为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扩展资料我国的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因此,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每年的12月31日,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是指各会计中期期末,包括月末、季末、和半年末。例如第一季度的资产负债表日是3月31日而半年的资产负债表日则是6月30日等等。不同企业的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是不同的,可能是月末、可能是季末、也有可能是半年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负债表日

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是什么意思

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是什么意思 资产负债表日是指月末或者年末。拿年报来说就是2016年12月31日;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 批准 财务报表可以对外报送的日子,比如说是2017年4月3日你们公司举行了董事会,会上批准2016年年报可以对外报送。那么2016年12月31日到2017年4月3日中间就是“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报告年度损益的事项,也可以通过“以前年度损 在调整报务中需要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来处理。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表批准公布日之间发生的,不论是有利的或不利 应该是B.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这是会计报表审计中需要披露的这一时间段的重要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是什么时间?是不是报出资产负债表的日期。 资产负债表日是指会计年末和会计中期期末。 我国的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1月1日至12月31日。 因此,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每年的12月31日, 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是指各会计中期期末,包括月末、季末、和半年末。 例如第一季度的资产负债表日是3月31日, 而半年的资产负债表日则是6月30日等等。 不同企业的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是不同的,可能是月末、可能是季末、也有可能是半年末。 不是报出资产负债表的日期。 资产负债表日实存数量,账面数量,资产负债表日至抽盘日发出数量,入库数量是什么意思 实存数量是实地盘点的数量,账面数量是账面上的数量,资产负债表日至抽盘日发出数量和入库量是为了倒推至资产负债表日的实际数量而需要统计的,不知道这样的解释你明不明白 资产负债表日的计量单位是什么意思 我国《会计法》规定,以人民币计价,计量单位:元 资产负债表日? 资产负债表日(date of balance sheet)指的是结账日期,即结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日期。通常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在我国会计年度中,资产负债表日一般是指每年12月31日。 资产负债表日就是出资产负债表的当日,一般指会计期末,如1月1日、12月31日。由于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报表日资料是此前经济业务的最后体现。有的公司因特殊需要并不一定确定月末或年末是资产负债表日。报表年度因公司和地区不同也不一定确认12月31日为年度资产负债表日。 一般是按周期不同而划分的: 资产负债表日也指会计年末和会计中期期末。我国的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因此,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每年的12月31日,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是指各会计中期期末,包括月末、季末、和半年末。例如第一季度的资产负债表日是3月31日而半年的资产负债表日则是6月30日等等。 不同企业的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是不同的,可能是月末、可能是季末、也有可能是半年末。 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是什么意思? 资产负债表日简单的说就是报表编制到的那一天,年报一般是每年12月31日。以年报为例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就是12月31日那一天他的公允价值。按你说的最后你记录的是成了106元,这是公允价值,其实公允价值就是这个资产在那一天的市场价格。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就是你编制报表那一天的市场价格,只是加了一个名称而已。如你所说他的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就是106元。同时他的账面价值也是106元。 说一下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是不一样的。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专案后的净额。如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减去相应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为账面价值。 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专案(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因为这题没有备抵专案,所以这题最后的账面价值也是106元。 资产负债表日是什么 资产负债表日(date of balance sheet)指的是结账日期,即结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日期。通常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在我国会计年度中,资产负债表日一般是指每年12月31日。